当代社会发展及几个热点问题提纲

更新时间:2023-04-24 22: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发展与当代中国的几个重要问题

李建群

话题一意识形态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一、挑战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1、首先是全球化的背景。

2、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科技革命的影响。

4、社会主义运动挫折的影响。

5、现代性问题和现代性危机。

二、意识形态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

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面临变革与发展

2、重新认识新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

话题二、价值观的冲突与革命性变化

一、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反思与批判

二、由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价值现象和问题引发的价值观的重新思考。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全球化而产生的关于价值的对话。

四、在事关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方面,道路,基本价值取向方

面,非价值化的倾向非常明显。

五、价值观的宣传与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对传统价值的颠

覆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六,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及其负面性对社会发展方向的制约导致人们对价值取向消极面的忧虑和寻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冲动。

话题三、当代社会发展的困境与矛盾呼唤新发展观

一、当代社会的分化与贫富矛盾的形成。

二、发展观滞后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与生态危机

三、腐败问题

四、社会征信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五、改革与改革观

价值观的变迁与公民道德教育

李建群

公民道德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建设符合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社会公共道德价值为基本取向,以具有现代道德意识、并体现现代社会文明的道德思想体系和道德实践的建构为基本着眼点。公民道德建设对于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理论体系,涌现出一大批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它们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个时代所崇尚的道德精神,展现了崇高的道德境界,形象地诠释了社会在道德追求方面的价值导向,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道德理想,他们是社会的道德典范,是全社会公民学习的样板。

众所周知,我国的现代化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全球化、现代性转型和科技革命为特征的背景下发生的。中国的变革深刻的影响着全球化的进程和格局,同时也受到世界全球进程的影响。与其它领域的变革一样,社会意识领域尤其是道德领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新观念,新思想,新思潮层出不穷。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后现代,公民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整体道德行为规范与导向等方面也面临着某种冲突和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为我们建设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公民思想道德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当代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对公民道德观念建构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变化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旧经济体制的转型,导致价值观念发生剧烈的变化。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突破了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诸如大一统、个人无条件服从,高度集权与国家本位,重积累轻消费,政治代替经济等政治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念。代之而起的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和围绕利益关系而形成的诸如自由,民主,个性发展,创新,利润,致富,消费,个人权力,思想解放等等价值观念。

二,新的价值现象与价值问题被不断的提出。随着改革和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价值问题的关注也在由传统向现代进行着不断转换和拓展。以往思想道德理论领域所关注的主要是传统道德及道德观在市场条件下正在发生的哪些冲突。焦点大都集中在义利,理欲,个人集体等长期以来谈论的传统道德问题。但随着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与完善以及所谓消费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的理念的传播,新的问题及其价值观念也不断的生成与确立,比如,投资理财的观念,新消费观,对自然与人的新认识,科学的积极与消极价值,西方文化,公民意识,社会风险,金融危机,腐败,改革与开放的价值,网络及其创造的新的价值,人类的命运与未来发展等逐渐成为现代化过程中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价值领域和价值现象。同时,由于社会的现实变迁与利益格局的重组,社会公平,正义,社会诚信体系的再造等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三,价值观与评价观的多元格局逐步形成与确立。中国三十年来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社会宏观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格局已初步形成,对于各利益主体来说,三十年来的沉浮变迁,也基本各归其位,个人或社会团体,或社会阶层由于在改革中的得失所固化了的对社

会方方面面的评价基本形成,我们看到这些年的关注点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是对改革成果分配的关注,以利益主体为基础的价值评价和相应行动开始有所整合,从法轮功,到传销组织,到黒社会组织及各种带有政治色彩的宗教组织及境外敌对势力的活动更多的不是多元而是组织化的一元,其价值观和道德意识虽然是非主流的,但却对我们宣传主流道德价值观和进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这应该引起政府,社会各界,教育部门等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四,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使价值观的宣传与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随着现代传媒的兴起,传统的具有封闭性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革命性变革。传统的价值观传播方式是被动的,僵化的,统一的以家庭和学校教育为主要的形式,但现代社会以高技术所引领的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使传统的封闭的方式变成了透明和公开,许多在特定的封闭条件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在开放条件下逐渐被人们所抛弃。以传统方式来进行传统内容的教育的特定条件不复存在,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没有了国界,特别是网络的兴起不断创造着新的价值领域,也创造着新的价值现象和形形色色的不同价值观和道德理念,传统道德戒律为这种传播方式所消解,自律道德原则的社会功能更多的让位于它律道德,所谓“道德失范”即是这种情况在道德领域的表现。

五、导向的统一性、一元性与价值现实的多元取向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更加复杂和困难,公民道德教育与人们的道德实践选择之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倾向。公民道德教育所体现的是社会共同的要求和意志,但个体道德实践过程所遇到的现实道德情景却千差万别非常复杂,道德价值认同和现

实的道德行为选择常常无法统一。举例来说,见义勇为是社会的一般道德要求和全社会所提倡的美德,但由于社会救济制度、社会诚信的缺失,以及是非美丑观的被扭曲,社会道德主体往往不愿采取见义勇为的行为,而家庭教育中也往往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见义勇为”。再比如信用是社会主体之间,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但由于各种经济政治和利益分配方面矛盾的积累,彼此间的不信任和猜疑潜移默化地解构着社会构筑诚信体系的努力。凡此种种,表明了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社会的深刻的变革,同时也表达了社会改革主体社会地位的分化和利益格局的形成及其价值观念的深刻的转型。

我国当代价值观念所发生的深刻变革,决定了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在内容与形式方面也必须与社会的变化相适应。为了应对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变化和公民道德教育面对的挑战,我认为未来公民道德教育要进一步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研究我国当代价值观念变迁的现实状况与基本特点,通过不断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提练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内容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体系,分清主流道德价值与非主流道德价值、分清传统道德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与糟粕,分清哪些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公民道德理念,哪些是与时代与社会发展相悖的错误价值取向,确立明确的具有可操作的当代公民道德的准则与取向,使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与时代同步。

第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制度,逐步建立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序良俗与法治环境,保障社会所提倡的公民道德在法律的柜架下养成

和发展,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离不开法治建设,必须双管齐下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第三,高度重视榜样的力量和作用,我们要运用现代媒体理直气壮的宣传他们的事迹,提高宣传的覆盖率,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传统与现代媒体扩大其影响力与影响面。

第四,普及公民道德观念应以领导干部的普及为工作重点,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领导干部道德素养提高是引领社会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如果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成为公民道德原则的实践者,则其示范效应对社会的正面影响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我国正在进行着伟大的变革,三十年的改革和六十年的建设使我们的国家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化,但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一个国家公民道德水平不一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自然提升,全社会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仍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公民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社会各界关心公民道德教育的理论工作者或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使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能够与时俱进,使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在促进我国公民素质的整体进步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

后殖民理论、文化冲突、中国先进文化的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李建群

〔摘要〕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大趋势下,各民族国家、地区固有的传统文化、支撑主导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与其它文化形态、文化模式之间日益发生着冲突与磨擦,全球化浪潮及市场化过程对于中国文化的冲击尤其明显,这种冲突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进文化建构及对未来中国社会整体走向关系重大。

关键词:全球化冲突建构

思考问题

东西方文化在现代条件下的关系

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复兴过程中的地位与价值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化、后殖民主义及文化冲突理论

1、全球化与文化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现代社会民族国家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全球化问题日益凸现出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各国对全球化问题给予了更加密切的关注与深入的研究。以经济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动力的全球化过程对世界历史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广义的全球化进程早已发生。这一进程的特点,就是世界各区域、民族、国家由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而走向联系更为密切和彼此更加需要相互依存的状态,世界性联系也由单一同质向多样异质转变。对于全球化进程的起始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于15世纪末,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有人认为全球化始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世界历史及其一体化进程才获得了完整的意义。从广义的全球化进程来看,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在全球的扩张不一定是全球化的最终结果。但从19世纪中期英帝国主义在全球霸权地位的确立,到美国日益取代英国称霸世界,直至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美国主导向多元共存格局的发展历史,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及其经济、军事、技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性作用及其影响力。

与广义全球化意义不同,全球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倍受关注的问题,主要在于以经济和科技为纽带的世界性联系的深度、广度、强度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不相同,全球化历史进程已发展到更高的阶段,没有哪个国家会完全游离于全球化过程之外,各民族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必须面对各种影响与挑战。在全球化理论的

研究阐释方面,欧洲中心主义与国家中心主义一直成为主导的话语霸权,其理论研究的基本视野与方法是民族国家和经典方法论,并带有强烈的欧洲模式色彩。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产生与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跨国集团的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各种全球性问题,如环境、能源、经济危机的出现,要求人们从全球范围来考察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囿于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观察视角和界限被超越。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理论界开始摆脱国家中心论与欧洲中心主义的影响,在国际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提出了“世界社会”、“跨国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等概念与理论,昭示着人们更多的开始从全球性角度审视包括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内的一系列世界性现象。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以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兴起,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民族国家的差异与冲突特别是文化及其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和冲突日益突出。全球化过程中民族国家之间所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差异、分歧及其引发的冲突以及东西方文化与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化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文化殖民主义理论

关于文化殖民主义的批评理论,引起了各国文化研究工作者关注。

美籍巴勒斯坦人萨义德在1978年出版的《东方学》(Orientalism)一书,可以说是后殖民主义批评在理论上成熟和自觉的标志。文化殖民主义理论是为狭义后现代众多流派中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所提出的。以赛义德、斯皮娃克、霍米,巴巴等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学者,对西方的东方学进行了超越性的批判和反思。后殖民主义理论(或后殖民批评)

作为一种文化理论直接针对的是“后殖民主义”的现实。所谓后殖民主义,是指二战结束以来,西方殖民势力撤离前殖民地后,西方对“东方”进行的从经济到文化的控制、支配和渗透。由此激发了东西方左翼学者从文化角度对殖民主义以至后殖民主义进行的一系列反思和批判。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议题从根本上说,是研究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和对立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差异和对立是否可以缓解,如何缓解。后殖民理论家对殖民主义历史的考察,意在通过揭露西方殖民者对东方文化传统的扭曲,强调文化领域里平等对话、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重要性。他们反思文化民族主义的局限,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希望面向未来,在建构性认同中确立民族文化身份,在交流和沟通中展开民族文化建设。

他们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在殖民和后殖民时期西方关于东方的理论本质是什么?应当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来客观的分析西方对东方的认识?在殖民话语霸权条件下民族国家如何对其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做出判断与选择。

在他们看来,西方关于认识东方所形成的东方学,目的并非要在学理上达到对于东方的某种真理性认识,而是以西方的基本信念、权力运作、价值标准为取向,将基于西方基本经济制度之上的文化及其价值观扩展到非西方国家,以达到在前殖民地国家独立之后,西方用经济和文化方式继续对前殖民地国家进行控制的目的。这种西方的东方主义不是东方的一部分,而是西方向全球扩张合理化的知识阐释和理论证明,它以张扬着的西方话语霸权证明西方经济、文化侵略的合理性。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非西方国家必然面临“传统自我”与“现代自我”的断裂,即非西方文化的自然历史进程在西方文化的全球扩张中被强行分割为两段:一是现代性以前的分散世界史中自足的传统的自我;二是进入统一世界史后,被西方话语所控制的丧失了传统本体的复合型的“现代自我”。在已有的世界文化历史中,印度、希腊、埃及、中国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与规律,在全球化进程开始前,这些文化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和“传统自我”。但在全球化过程中,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决定这些文化必须以某种形式在内容、结构、要素等方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使民族文化固有之传统逐渐失去了其自身的一致,而陷入“断裂”的危机,全球化过程中的西方与东方、非西方国家民族文化自身的传统与现代等深层次文化问题及其所造成的冲突便凸现出来。

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同样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冲突理论是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所提出的理论,他认为,除了少数几个历史时期外,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民族国家的历史,这种文明的不同格局及其冲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世界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究其原因,文明的冲突产生于文明的差异,这种文化或文明的差异与分歧是若干世纪的产物并基本变化不大,它与阶级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分歧不同,并非能够随时代的变迁而化解。在他看来,虽然全球化和经济发展进程弱化了地域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意识,但难以消解的文化或文明差异并未随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而弱化,文化冲突更为强化了。

亨廷顿认为,不同文明对于涉及社会的一些根本性理念诸如自由与权威、平等与等级、权利与责任有决然不同的认识,在更为具体的社会、家庭、个人及其相互关系与行为准则方面的理念也不相同,在他看来,文化所属的问题比阶级所属的问题具有更为根本的性质。

随着文明之间作用的加强和世界交往的日趋频繁,对于文明差异与分歧的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并由此导致文明冲突的不断加剧。尽管亨廷顿本人在其尔后的著作中对其观点进行了某些修正,并将着眼点放在如何对付非西方文明的崛起和挑战等方面,但他关于文明或文化冲突的理论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描述了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特别是非西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分歧甚至冲突的客观事实。

尽管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也难以摆脱其西方价值观的倾向,但客观上为非西方民族国家反思自己的传统,重构既保持文化的自我特性又适应现代化的新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同时为非西方国家特别是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自我定位与重新审视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令人警醒的忠告。

从后殖民理论引入我国思想界的情况来看,与我国文化思潮的涌动及对文革的反思批判有关。改革以来的数十年间,西方思潮如精神分析派、存在主义、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批评、女权主义批评等理论学派和理论家的学说与思想理论体系被引入到中国,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文学批评理论的饥饿状态,难免我们在接受、引进西方理论时囫囵吞枣,甚至还未来得及消化、理解,大家就又都“争后恐先”地去寻找最新的理论。后殖民理论的引进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走

入中国的。另一方面,八十年代中后期,诸如“寻根文学”、“痞子文学”、“新写实小说”、“先锋文学”等小说创作流派的出现,很多作品的内容与传统的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历史观都有不同程度的悖离,一些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评论者面对这样一些作品心存疑虑,欲想批评又无更好的理论武器,只能是“欲说还休”。而正值此时,“后殖民理论”进入我国,原先对西方文艺批评话语和中国比较激进的年青一代的写作持保留意见的文学评论者就更多的是从情感上和意识形态批评上认可和接受了此种理论。

后殖民理论、文化冲突与先进文化的建构

1、后殖民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国家关系的变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各洲一大批殖民地相继获得政治上的独立,传统的帝国纷纷解体。然而,帝国主义并没有立即终止而彻底成为“过去”,仍然是经济、政治与军事关系中最强大的力量。例如传统的联系仍然将阿尔及利亚、印度这样的国家与法国和英国连在一起,众多来自前殖民地的穆斯林、非洲人和西印度群岛的人仍愿住在欧洲宗主国。一些西方人始终坚信自己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对全球负有领导责任,不断把自己关于法律和正义的观念强加于世界,惯于在自由和人权的幌子下干涉他国内政。与此同时,获得独立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和失误,这也不可避免地强化了某些西方人的信念,似乎前殖民地国家依然离不开西方的引导,甚至需要再度殖民化。特别是美国,一直对第三世界进行干涉,从战争、政变和公开的颠覆,从暗杀到对反政府军的财力支持,尽管其国内不乏反对声音,但政府、决策者、军方、思想库、新闻媒体和学术界,都一致赞同美国干预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从其所使用的为美国在全球扩张做辩护的理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就可窥见一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看待殖民主义时期及其之后的世界,就成为至关重要的理论议题。后殖民主义正是这种理论议题的产物。

(2)具有东方血统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西方学术界世界上存在

着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它们奉行不同的甚至是相去甚远的价值观,以当代人的眼光来看,每一种价值观都有其特定地域、民族、社群的适用性,不能简单地以高下优劣来评判,更不能把西方启蒙时代以来培育的价值观视作惟一的取向。这些今天看来是常识性的东西,实际上直到20世纪中期后才逐渐为西方学术界所开始讨论与容忍乃至开始有人接受。其结果是,人们不再简单地把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区别看作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关系,而是承认多元文化的同生共存。特别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承认美国社会多种文化并存的事实,开始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与之相应,以少数民族等社会边缘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逐渐得到发展,并成功地在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获得立足之地。这些学科试图从边缘的、弱势的立场出发对社会主流文化展开批评,那些出生于边缘群体、具有社会底层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自然就具有优先的发言权。表现在东西方关系研究领域,就是一些具有东方血统、并在前殖民地国家生活过的人开始进入美国的学术界,并获得比较高的位置。如原创性的后殖民理论家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都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漫长之路,他们的特殊经历使得后殖民主义获得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并在广大后殖民国家引起相当的反响。

(3)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在殖民主义时期,殖民统治者随心所欲地划分边界,其结果或者是不同的部落被强行拼凑在一起,或者是具有同一种文化渊源的民族被拆散。在反抗殖民压迫的过程中,殖民地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者,而殖民者被赶走之后,殖民地上获得解放的群众就面临自我身份的认定问题,需要协商建立民族国家的条件。这种情

况在非洲和中东地区都可以看到。在苏美两大阵营对峙时期,意识形态的对抗具有首要地位,民族国家内部及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有所抑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意识形态对抗退入幕后,世界政治格局和秩序重新组合,民族国家内部及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再次凸显出来,一些民族国家分裂为相互争斗的种族区域,以民族的同质性为诉求的分裂运动导致了血腥纷争。这些都要求深入研究殖民主义历史与当今民族国家的关系,民族主义文化与前殖民时期的传统,以及民族文化身份的建设等问题。后殖民主义研究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就在于它前瞻性地触及了这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愈益重要,又推进了后殖民主义研究的深入。

(4)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立性的追寻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现实的客观进程呈现在世界各国面前。作为世界性生产、交往发展与深化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的统一配置等方面,都具有毋庸置疑的进步意义,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民族国家之间的差异主要通过其文化表现出来;而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全球性流动日益促使文化意义的建构不再仅仅同特殊的地域和特定的文化传统相联系,而是置身于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和政治的交往关系中。文化产品的意义,甚至对民族传统文化精粹的开掘和维护,都需要在全球性互动中加以理解。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世界经济、科技体系中的

优势地位,在把商品、资本、技术输入到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时,也在进行公开的文化传输和潜移默化的观念渗透,倾销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由此,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种种矛盾,更多地表现为以宗教和文化传统为根基的文化冲突。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如何在展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就成为举足轻重的问题。借着这些问题,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思考获得了更为现实的研究目标,具有了更为紧迫的研究价值。

2、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资源

(1)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渊源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兴起于非洲大陆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殖民主义批评话语是与民族解放运动相伴而生的,在反对西方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非洲本土的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呼吁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尊严。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并且为后殖民理论家频频称道的,有艾梅·赛萨尔、弗朗兹·法农和希努亚·阿契比等人。赛萨尔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发表的《重归故里》中就倡导黑人文化传统认同。在1955年出版的《关于殖民主义的话语》中,他揭示了西方文明与殖民主义的内在关联,强调黑人文化传统认同精神就是知道自己是黑人,并且接受这一事实,维系自己作为一个黑人的命运、历史和文化。他要求认真研究殖民主义是如何将殖

民者野蛮化从而使其人格降低的。起初他把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视作相关的问题,后来则认为对当今世界的任何分析,都应把种族问题和殖民主义问题放在首位,从而为后来的后殖民理论奠定了基础。赛萨尔的工作对法农等人有很大的影响。在《黑皮肤,白面具》《地球上不幸的人们》《走向非洲革命》等著述中,法农揭示了心理因素和政治因素的相互作用,阐明殖民主义不仅影响社会,而且影响到个人,导致了黑人与自我的疏离。这一思想要求认真对待心理分析,注意宗主国的影响会渗透到殖民地人民的头脑和小说中去。他辩证地看待本土知识分子为捍卫民族文化所做的工作,强调民族文化不等同于民俗,为民族文化而战,也就是为民族的解放而战,只有在人民的斗争中,非洲黑人文化才能获得其特质。赛义德指出:“法农是第一个认识到正统的民族主义走着帝国主义铺设的道路的重要反帝理论家。这个帝国主义虽然似乎是把权威让给了民族资产阶级,但实际上是在扩张它的霸权。所以,简单地讲述一个民族故事就是在重复、扩大并且制造新形式的帝国主义。”在1958年发表的小说《崩溃》中,阿契比以非洲人的视角讲述一个殖民地遭遇的故事,对一些西方视作理所当然的观点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还主张非洲作家有权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后来发表的《非洲作家与英国语言》《非洲的形象:康拉德〈黑暗的心〉中的种族主义》中,他揭露西方文化批评家普适性概念的民族性内涵,呼吁非洲文学应拒斥这样的普适性观念。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一方面强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坚持非洲就是非洲自己,非洲人要从自己的文化源泉中汲取灵感,而不能把西方文化看作普适性的东西,另一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5o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