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更新时间:2024-06-05 00: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最早提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的标志。成为全党的共识的标志事件:延安整风。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为什么要推进中国化?(即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a. 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b.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c.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战略思想。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内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实现具体化。(实质):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8.新时期进步原因。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0.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1)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背景的时代主题,是马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3)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 1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体智慧的结晶。 ......1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附:(1)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2)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和确立的标志:毛泽东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了斗争,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 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1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方面:1、新民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15.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16.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将他所犯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17.(多选题)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1)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2)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现实根据。(附录:历史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现实根据: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3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完整版: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把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长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e、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2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完整版,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它坚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附1: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附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补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当代世界形势的变化。现实基础:国内环境的发展和深刻变化。历史依据:对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党的建设面临形势新任务。)

4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科学内涵。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工作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工作要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工作要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发挥人民积极性,使他们获得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5.科学发展观(形成、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重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内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附录:1.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常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2.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指

5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注意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26.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十七大)】它的三个表现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27.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明确界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8.中国资产阶级有两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

29.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仍是党在21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

3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3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起,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2.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会上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

6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

33.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1、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系统进行哲学论证的文献、提出实事求是科学内涵的文献 哲学论证文献: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 1937年:《实践论》、《矛盾论》 实事求是科学内涵的文献: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实事求是”。1941年5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2、党的思想路线确立和重新确立的标志 确立:中共七大和《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重新确立: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毛泽东:1.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最先使用“思想路线”的概念 2.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3.新解“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做了重要贡献

4.坚持不懈,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大部分时间里坚持了这条思想路线 邓小平:1.明确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2.提出解放思想

3.科学阐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 江泽民:1.继续强调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2.明确指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江泽民强调与时俱进

(1)提示马克思主义自身具有的一种永不停步,永不封顶的理论品质 (2)提倡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 (3)明确一条常提常新、永无止境的奋斗要求 (4)明确提出了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1.提出大力弘扬求实精神

2.对“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

A.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7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C.从主观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4、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发展的意义:1.有利地推动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2.有利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3.解决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课题4.使我们党成功地找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5.为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提供了科学的精神法宝。(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实事求是。)

5、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6、实事求是思想的重新确立和发展(邓小平贡献):1.“文化大革命”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2.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关系)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2.与时俱进也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3.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目的,也是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4.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9、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什么?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

理论品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进步,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要求她所领导的国家事业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要求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检验和丰富这一伟大学说,不断推向新的发展境界,而不是因循某些原理、结论、章句,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削足适履。

10、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所谓理论精髓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又体现最本质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十六大依赖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8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1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国家兴旺和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动力是创新。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12、解放思想的含义及包含的两种情况: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13、对理论创新的认识: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离开了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理论创新无从谈起。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理论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完全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理论创新的成国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且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使理论创新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14、如何才能正确地实现理论创新?(1)在理论创新的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2)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3)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15、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谈实事求是(老师附加)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思想路线,它包括: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实事求是有重大的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意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只要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进步和发展。如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才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得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发展壮大,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最终使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一旦偏离了实施求实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可能受到损失。如在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没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放弃革命领导权,使得革命受

9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到重大损失。在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由于没有认识中国国情,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受损严重。由上可见,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重大意义,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进步,发展,所以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理论的失败(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也可独立出大题):A、时代条件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B、领导力量的变化:五四运动的后期,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C、指导思想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人的矛盾。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表述的文献及总路线的内容:(文献: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总路线内容: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6、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改革开放的比较:(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3)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化。(4)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7、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1、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决定了其不能领

10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导革命取得胜利2、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能成为中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8、中国革命的“两步走”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倾向: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另一种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左”错误所主张的“一次革命论”(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3.领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帝国主义要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只有它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4.性质和前途: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5.中心问题: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

义共和国所采取的国家政权形式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具体讲: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补充: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⑴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⑵ “民族的”——强调文化的民族形⑶ “科学的”——强调科学的内容⑷ “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

11、为什么说“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同官僚资产阶级相比,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较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必须采取保护的政策。

11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1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内部联系: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内部联系:(1)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1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必然性:① 没有民主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② 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决定了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③ 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 可能性:① 中国的基本国情。② 国民革命影响的存在和良好的群众基础③ 中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④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⑤ 共产党的领导以及正确的政策。

1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1.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为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过条件。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导致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2.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15、“工农武装割据”的含义与中心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16、三大法宝:(1)提出文献:《共产党人发刊词》(2)内容: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包含两个联盟:工农联盟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的斗争形式。3.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3)三者关系版本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三者关系版本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战线只有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存在和发展;武装斗争则只有以统一战线(特别是工农联盟)为基础,才能壮大和不断胜利;而党则是掌握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斗争的指挥部,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只有在共产党的领

12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导下才能发挥其作用。)

17、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2.新民主主义革命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5.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明确指针6.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革命的大联合。)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第一、必须掌握和坚持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第二、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第三、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第四、必须处理好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之间的关系。 19、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两个联盟”: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和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2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及与顽固势力作斗争的基本原则? 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基本原则:“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和“有理、有利、有节”。

21、为什么说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⑴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⑵ 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决定的⑶ 由于敌人的力量异常强大,复杂的社会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2、为什么说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⑴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⑵ 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⑶ 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23、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与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 根本原则:“党指挥枪”的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性质: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24、三大作风与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什么?三大作风:⑴ 理论联系实际⑵ 密切联系群众⑶ 批评与自我批评。(附:党内思想主要矛盾和把思想建设放首位原则。) 25、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

13

(2010修订版教材)毛概各章考点及答案解析(1-6章)

为主体得、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去向何处的问题,正确的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社会形态。(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主体:

内容: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体: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

4、过度时期总路线的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5、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5j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