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2-01 13: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材料
目录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 3 一.复习提纲 .............................................................................................................. 3 二.复习题库 .............................................................................................................. 4 (一)单项选择题 ........................................................................................................... 4 (二)判断题 ................................................................................................................. 11 (三)名词解释 ............................................................................................................. 12 (四)简单题 ................................................................................................................. 12 (五)分析题 ................................................................................................................. 12 三.参考答案: ........................................................................................................ 14 (一)单项选择题 ......................................................................................................... 14 (二)判断题 ................................................................................................................. 14 (三)名词解释 ............................................................................................................. 14 (四)简答题 ................................................................................................................. 15 (五)分析题 ................................................................................................................. 17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 19 一.复习提纲 ............................................................................................................ 19 二.复习题库 ............................................................................................................ 20 (一)单项选择题 ......................................................................................................... 20 (二)判断题 ................................................................................................................. 24 (三)名词解释 ............................................................................................................. 24 (四)简答题 ................................................................................................................. 24 (五)分析题 ................................................................................................................. 25 三.参考答案: ........................................................................................................ 26 (一)单项选择题: ..................................................................................................... 26 (二)判断题: ............................................................................................................. 26 (三)名词解释: ......................................................................................................... 26
1
(四)简答题: ............................................................................................................. 27 (五)分析题: ............................................................................................................. 29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 30 一.复习提纲 ............................................................................................................ 30 二.复习题库 ............................................................................................................ 30 (一)单项选择题 ......................................................................................................... 30 (二)判断题 ................................................................................................................. 32 (三)名词解释 ............................................................................................................. 32 (四)简答题 ................................................................................................................. 32 (五)分析题 ................................................................................................................. 32 三.参考答案: ........................................................................................................ 34 (一)单项选择题: ..................................................................................................... 34 (二)判断题: ............................................................................................................. 35 (三)名词解释: ......................................................................................................... 35 (四)简单题 ................................................................................................................. 35 (五)分析题: ............................................................................................................. 37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 39 一.复习提纲 ............................................................................................................ 39 二.复习题库 ............................................................................................................ 40 (一)单项选择题 ......................................................................................................... 40 (二)判断题 ................................................................................................................. 46 (三)名词解释 ............................................................................................................. 48 (四)简答题 ................................................................................................................. 48 (五)分析题 ................................................................................................................. 48 三.参考答案: ........................................................................................................ 50 (一)单项选择题 ......................................................................................................... 50 (二)判断题 ................................................................................................................. 50 (三)名词解释 ............................................................................................................. 50 (四)简答题 ................................................................................................................. 51 (五)分析题 ................................................................................................................. 52
2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一.复习提纲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了解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 2.理解道德的主要功能和社会作用 3.了解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2.理解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3.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2.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3.理解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掌握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了解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
二.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
A.社会关系的形成 B.私有制的产生 C.阶级的出现 D.国家的诞生
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
A.社会分工的不同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3.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
A.社会意识 B.生产实践 C.社会认可 D.风俗习惯
4.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
A.传统 B.群居 C.语言 D.劳动
5.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又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对孟子这两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4
A.人和动物非常接近,几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B人有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人有道德 C.这是孟子阐发“性善论”的重要表述
D.其表述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6.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被称为(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教育功能
7.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最突出、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 A.认识功能 B.沟通功能 C激励功能 D.调节功能
8.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
A.道德评价 B.道德引领 C.道德教育 D.道德制裁
9.下列关于道德的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 B.人类道德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 C.人类道德将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D.人类道德在一定时期可能出现停滞或者倒退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兼相爱,交相利”等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的( )。
A.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奉献精神 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怡守诚信 D.重视道德践履,强调道德修养
11.历代英雄豪杰、志士仁人,“重名节如泰山,轻生死如鸿毛”,为了民族生存、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一番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 )。
A.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B.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高贵品格 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 D.重视节操,崇尚志向的精神境界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 )。
A.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C.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6
13.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 )。
A.“科学发展”的问题 B.“以人为本”的问题 C.“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D.“培养‘四有’新人”的问题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追求真理 D.艰苦奋斗
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国际主义 D人本主义
16.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于( )。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C.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D.体现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17.在社会主义社会,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的根本原因在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7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人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明显提高
C.坚持科学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上的协调性
D.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
1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下对集体主义正确的理解是( )。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不可能协调的 D.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19.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
A.爱国守法 B.改革创新 C.诚实守信 D.艰苦奋斗
20.下列选项中,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要求的是( )。 A.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8
21.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被称为( )。
A.道德观念 B.道德品质 C.道德理想 D.道德行为
22.个人品德不是零碎的生活片段,而是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要素的有机统一,这体现了个人品德的( )
A.实践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主观性
23.古人关于道德修养的许多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如《论语·学而》载:“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就是( )
A.闭门思过 B.省察克治 C.知行统一 D.积善成德
24.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很多。其中,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被称为( )
A.慎独自律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积善成德的方法 D.知行统一的方法
25.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
9
实行节制和勇敢变为节制、勇敢的人。”这说明,一个人要想形成高尚的品德,成为合乎道德的人,在自我修养中必须( )
A.认真读书,虚心求教 B.坐而论道,闭门造车 C.常思己过,日省己身 D.躬行实践,知行统一
26.自我修养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只有身体力行,对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把正确的认识化为现实的行为,形成习惯,才能真正达到人生修养的高境界。这说明,自我修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
A.学习理论 B.常思己过 C.躬行实践 D.坚定信念
27.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以加强道德修养,这种方法被称为( )。
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积善成德的方法 D.知行统一的方法
28.刘少奇曾指出:“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这句话强调了( )
A.自我修养必须落实到行动中,身体力行 B.进行自我修养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C.自我修养完美境界的实现是相对的和无止境的
D.自我修养不是单个人而是要和许多人一起共同进行的谦虚谨
10
慎的要求
29.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
A.\仁\ B.孝慈 C.乐群贵和 D.诚实守信
30.下列各句不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 )。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二)判断题
1.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它规定道德的底线。( ) 2.集体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整体利益、崇尚群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
3.作为社会调节规范,道德只调整人的内心动机而法律只调整人的外部行为。( )
4.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合乎伦理的事情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
5.道德是通过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自觉自愿的自我制裁实现的,因而与法律规范相比,道德规范不具有拘束力。( )
11
(三)名词解释
1.道德 2.道德规范 3.集体主义
(四)简单题
1.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2.道德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道德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4.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五)分析题
1.德得相通
一家军工企业生产民用家具,在一批货发出后,发现有一张桌子少漆了一遍。经查找,这张桌子已经被顾客买走了。于是厂方便通过电台连续广播了半个月,寻找那位买主。没想到,这一举措虽然没找到买主,结果却引来了12家商场愿意包销该厂产品
阅读上文,请分析:如果这家军工企业对客户负责是“德”,最终引来12家商场愿意包销该厂产品是“得”,那么“德”与“得”之
12
问的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的?
2.北京大学的美国外教帕垂特教授编写的研究生英语教材的最后一课是《关于诚实》。文中写道:为什么要考试?①测试你对某门课的掌握程度;②测试你的学习技巧和记忆力;③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了解哪些教得不错,哪些需要加强;④最重要的是,测试你是否诚实?假如说你作弊了:①你伤害了老师,给师生关系蒙上了阴影;②你的良心就有罪了;③你改变了你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孩子,你的信誉价值连城,你怎么舍得用一点点考分就把它出卖了?作弊的代价太高了,实在划不来!
请发表你对此文的感想。
3.我国的一个留学生在德国留学时,每天都要乘地铁,慢慢地他发现德国的地铁没有检票口,他在一次乘车时没有买票,结果没有任何人找他麻烦,他暗自庆幸。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又有几次没有买票,毕业后他以各科全A的成绩去德国各大公司求职均被拒绝,他只好降低自己的求职条件,可是仍不被聘用。在一次求职失败后,他愤怒地质问拒聘自己的人事主管自己成绩优异而不被录用的原因,在他一再的质问下,对方只好说出:非常遗憾,由于您的社会信用上记录着您曾乘地铁没有买票,因此我们不能聘用您。
请用所学理论谈谈对此的看法。
13
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DBDA ADACB DDCAB ADDCB BCBAD CDAAD
(二)判断题
√××√×
(三)名词解释
1.道德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从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理论来看,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对基本道德要求进行的高度概括,是人们判别是非善恶、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选择中应当怎样做与不应当怎样做的基本标准。
14
3.集体主义原则
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四)简答题
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3.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第一,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第二,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第三,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第四,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第五,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六,
15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道德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
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4.“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
5.①大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 ②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③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④向道德模范学习。
16
(五)分析题
1.理解要点: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原理是“德得相通”。其中,“德”指道德,“得’指所得。中国传统道德认为,“德者得于心”,是说一个人信奉道德能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快乐和精神上的宁静。“德者得于道”,是把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作为生命的意义所在,以追求自我道德完善去获得“修齐治平”之道。一个人如果树立起崇高的道德观念和自觉践履道德行为,必定使身心有所得,自然地就会得到物质福利和精神幸福,同时也有助于增进他人幸福和社会福利。
2.理解要点: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成为又一社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作为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蔑视,更是对严肃的学术风气的亵渎;作弊者不仅丢掉了成绩,更丢掉了人格。诚信考试、拒绝作弊是大学生责任心的一种体现,也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严守考试纪律,抵制不良考风,从自己做起,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还考场一片纯净的天空,为自己塑造一个诚信的人格。
3.理解要点:诚信是大学生进人社会的“通行证”。我们要知道大学生诚信与社会的重要关系。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素质
17
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身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未来,我们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基本的人生品德和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18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一.复习提纲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1.掌握法律的含义、特征和本质 2.了解法律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1.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2.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3.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三节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1.理解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2.掌握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3.掌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要法律体系的特征
3.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七个法律部门)
19
二.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法律是( ) A.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B.整个国家公民意志的体现 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2.黄某是某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财的行为。2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留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方面?( )
A.法律适用 B.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 D.法律解释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54年宪法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1957年宪法 D.《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规定,下列哪些人员有选举权和被
20
选举权?( )
A.外国人 B.劳改犯或劳教犯
C.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D.不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
A.政治权利 B.监督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 D.人身自由权利
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这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哪一项职权?( )
A.特定问题调查 B.监督国务院的工作
C.讨论和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D.决定重大的国家事项
7.下列法律中,属于民法商法的是( ) A.劳动法 B.劳动合同法 C.合同法 D.审计法
21
8.下列法律中,属于经济法的是( ) A.个人所得税法 B.公务员法 C.物权法 D.合同法
9.下列法律中,属于行政法的是( ) A.公务员法 B.公司法 C.预算法 D.土地管理法
10.法律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或授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活动。依照上述定义,下列关于法律制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的制定实质上就是法的创立或立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将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
B.中国法律的制定是指中共中央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C.在现代社会,某些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也属于法律制定活动
D.从本质上讲,法律制定实际上就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立法效果的好坏。
22
11.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 C.中华法系也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12.根据我国的法律效力层次,下列法律中效力最高的是:(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政府规章 D.自治条例
13.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 B.公民 C.广大人民群众 D.各族人民
14.我国《宪法》所规定的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各级人民政府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3
(二)判断题
1.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
2.宪法和一般法律,都是国家制定,因而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
3.利用手机发布虚假信息,属于言论自由。(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说明我国不再需要加强法治建设。( )
(三)名词解释
1.法律: 是由国家指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执力保证实施的 2.法律制定 3.法律适用 4.宪法
(四)简答题
1.如何体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24
(五)分析题
1.人大代表因言获“罪”
某市著名民营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李某,在全国人大代表小组讨论会上,论及政府有关民营经济的一些政策和管理措施时,对其所在市领导的某些做法大加批评,言辞颇为激烈。该市领导获悉后极为不满,并安排其秘书对李某的通讯往来密切监控。一个月后,该市公安机关以涉嫌诽谤罪,宣布将李某逮捕。
请结合宪法知识,分析李某的哪些权利受到侵犯,并说明依据。
2.怎么看公民“监督权”与“网络反腐”?
2012年8月26日凌晨,陕西延安境内发生重大车祸致36人死,2人重伤。余波还未来,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视察事故现场开心嬉笑的照片又引起轩然大波,民众对他进行了人肉搜索,从这位官员身上“搜”出了各种名表。截止2012年8月31日,杨达才被网友发现的名表总数已达11块之多。其中高级手表5枚,每块价值万元以上,最高达20-40万元;此外,网友指出那条裤带也要2000多元。2012年9月5日,网友“晨曦直播”在微博上贴出照片,称杨达才的眼镜超过10万元。同时在该微博后面还配上了杨达才戴4副不同眼镜的图。不仅如此,其系的皮带又被网友“扒”了出来呈于网民。网友“延庆老农”在其微博以“表哥全身都是宝”为题,用一组图片证明,微笑局长除了左手手表,右手手镯之外,还拥有各种裤带。
2012年09月21日,陕西省研究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
25
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2013年8月30日,西安中级人民法院在3号法庭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杨达才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同年9月5日判刑14年。随后,不少媒体竞相呼唤这是“网络反腐的又一次胜利”。
结合上述材料,请分析以下问题: 怎样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BABB BCAAD CABD
(二)判断题:
××××
(三)名词解释:
1.法律: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6
2.法律制定: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行使国家立法权。
3.法律适用: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4.宪法:宪法是规定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调整国家与公民及其他社会主体之间权利关系,集中体现个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四)简答题:
1.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在法律方面的特有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本质上看,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具
27
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第一,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要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第二,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放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公民的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平等权
第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三,宗教信仰自由; 第四,人身自由权;
第五,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第六,社会经济权; 第七,文化教育权; 第八,特定主体权利。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未统帅,以法律未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28
(五)分析题:
1.理解要点:(1)对李某在人大会议上的言论,该市公安机关以涉嫌诽谤罪逮捕,侵犯了人大代表李某的言论免责权。言论免责权是指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2)“该市公安机关以涉嫌诽谤罪,宣布将李某逮捕”很明显侵犯了人大代表李某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如果人大代表确属犯罪,必须在得到人大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的许可后才能实施逮捕。(3)李某享有宪法规定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的权利,而“领导安排其秘书对李某的通讯往来密切监控”很明显侵犯了该项权利。
2.理解要点:权力始终是一把“双刃剑”。要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要及时揭露腐败行为,坚决查处腐败案件;二要在容易产生滥用权利的领域、环节和部位,建立有针对性的权利制约机制,防范腐败的发展蔓延;三要提高权利运行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要依靠法治制约权利,使国家机构和公务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这样才能确保权力在“刚性”的制度笼子里运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预防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29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一.复习提纲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理解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2.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要法治思维方式 1.掌握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2.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第三节 维护社会主要法律权威 1.理解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2.理解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二.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的是(A.科学立法 B.依法行政 C.公正司法 D.全面守法
) 30
2.下列不属于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的是( ) A.公平正义 B.以人为本 C.保障人权 D.文明执法
3.某法学理论讨论会上,甲和乙就法治的概念和理论问题进行辩论。甲说:①在中国,法治理论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②法治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至高无上的权威;③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乙则认为:①法家提出过“任法而治”、“依法治国”的思想;②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③“法治国家”概念最初是在德语中使用的。下列哪一选项所列论点是适当的?( )
A.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① B.甲的论点①和乙的论点③ C.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② D.甲的论点③和乙的论点②
4.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制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
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 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 D.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
31
(二)判断题
1.法律不是万能的,没有法律又是万万不能的。( ) 2.法律思维是法官、检察官和律师需要具备的思维方式。( )
(三)名词解释
1.依法治国 2.法治思维方式 3.法律权威
(四)简答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2.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3.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4.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的关系。
(五)分析题
1.案例:
张某与李某是同事。2008年4月的一天,经常一起打球的张某、李某下班后和同事尚某、王某等人来到嘉定体育中心篮球场准备打篮
32
球。除了李某穿皮鞋上场外,其余人员均穿着运动鞋上场。比赛进行一段时间后,在争夺防守过程中,李某不慎提到张某左足跟部,张某倒地不起,在同事搀扶下离开运动场。几天后,张某因伤痛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共花费医疗费一万余元。后张某、李某因赔偿问题协商不成而涉诉。
在法院审理过程中,经张某申请,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其伤势进行鉴定:鉴定为张某因外力作用致左足跟腱断裂,未达等级伤残,酌情给予治疗休息四个月。诉讼中,张某要求李某赔偿因人身损害造成的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伤残鉴定费、精神抚慰金等经济损失共计3.9万元。法官根据案情兼顾双方当事人利益,对于双方的责任进行了分析,并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调解。经过法官一番说理解释后,李某表示愿意赔偿张某经济损失2.4万元,并表达歉意,张某表示接受,李某很快自觉履行了付款义务。
请运用法治思维,谈谈对本案的看法。
2.案例:
刚年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廖某进与被害人廖某才是同胞兄弟,廖某进因其兄廖某才经常打骂父母及其本人,并且有偷窃、吸毒等行为,从而对廖某才产生怨恨,2012年3月14日11时许,被告人廖某进在村中与廖某才相遇,双方发生争吵,在争执过程中,廖某进越想越气愤,即进入厨房内拿了一把菜刀冲出,砍中廖某才头部、颈部等部位数刀,致廖某才当场死亡。
33
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害人廖某才的亲属提交了申请书,表示对廖某进杀害廖某才的行为予以谅解,请求对廖某进从轻处罚;被告人廖某进、被害人廖某才所在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某村委提交了一份由126名村民签名按指模的书面材料,请求对廖某进从轻处罚。
公诉机关针对辩护意见和被害亲属、村民从轻处罚请求,认为本案虽事出有因,有证据证明被害人平时劣迹斑斑,但没有证据表明案发当天,其对引发本案存在明显过错,被告人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
钦州市中级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出在青春的叛逆期,文化程度较低,起初还认为自己的行为属“大义灭亲”,经过法庭的再三教育,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被告人有自首情节,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此外,考虑到本案事出有因,被告人的父母年迈体弱、被告人悔罪态度等因素,酌情对其从轻处罚,以让他早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判处被告人廖某进有期徒刑十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1)本案中廖某进的“大义灭亲”行为应如何定性? (2)请从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角度,谈谈自己对本案的看法。
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AAD
34
(二)判断题:
√×
(三)名词解释:
1.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法治思维方式: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
3.法律权威: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四)简单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35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2.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体现为对待和处理法律、权力、权利、程序这四个因素的态度和方式。
第一,法律至上; 第二,权力制约; 第三,人权保障; 第四,正当程序。
3.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权力来源于权利; 第二,权利服务于权利; 第三,权力应当以权利未界限; 第四,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4.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第二,总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
第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各有其独特的、总体上又是相互补充的功能。
36
(五)分析题:
1.理解要点:带有风险性的竞技体育运动,除了受特殊的运动规则约束之外,实际上也可以用法治思维来解读。这类事件,首先当然可以由法律来调整,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理念,本案的纠纷最终就是通过法律程序而解决的。篮球比赛具有对抗性及人身伤害的风险,运动中必然存在冲撞、抢夺、进攻、封盖等运动行为,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出现人身损害事件按常识应在意料之中,运动者之间出现相互碰撞等引发的手上事件属于正常现象。每个人都是法律上自身利益最大的谋求者,运动者自愿参加运动,当然对于可能发生的伤害具有预见性,自身也应当自行承担一定的风险。具有故意或严重过失的一方,理所当让应该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但在现代社会,大型赛事的组织者往往为运动者购买保险,以降低风险。民间自发组织的运动,在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的同时,千万要记得做好赛前各项准备并遵守比赛规则,把赛事风险降到最低。
2.理解要点:中国人讲求人情、天理、国法,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们,从而当看到这类情与法冲突的案件时,有人往往产生疑惑,譬如本案中法院为何没有采纳126名村名的从轻处罚廖某进的请求?廖某进的行为是“大义灭亲”,为何还被处以重罚?等等。实质上,这涉及法治理念的核心问题,法治还是人治的问题。法治理念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非经法院审判,不得被非法剥夺生命。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法律、道德、社会风
37
俗等社会规范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发挥作用,当出现规范冲突的时候,法律具有优先性,被优先适用。随着我国公民法治思维的普遍养成,这类案件将会大量减少,公众的疑惑也将慢慢消失。
38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一.复习提纲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 1.了解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2.掌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3.了解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二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1.了解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了解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3.掌握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第三节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1.了解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2.了解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四节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1.理解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2.掌握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3.掌握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39
二.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为了抵御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威胁,在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氏族部落共同体中过着群体生活,这时:( )。
A.公共生活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B.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 C.公共生活领域得到了较大的扩展 D.人类公共生活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
2.伴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普遍,这时:( )
A.公共生活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B.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 C.公共生活领域得到了较大的扩展 D.人类公共生活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
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这时:( )
A.公共生活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40
B.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 C.公共生活领域得到了较大的扩展 D.人类公共生活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
4.公共生活是社会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它涉及的内容是公开的,没有秘密可言。这种特征是:(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交往过程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5.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称为:( )
A.公共生活 B.社会公德 C.公共秩序 D.民法通则
6.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 )
A.公共生活 B.社会公德 C.公共秩序 D.民法通则
7.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说明了社会公德的如下内容:( )
41
A.文明礼貌 B.爱护公物 C.助人为乐 D.遵纪守法
8.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是:( ) A.文明礼貌 B.爱护公物 C.助人为乐 D.遵纪守法
9.我国在刑事民事行政等方面有一系列公共生活法律规范。其基本精神是:( )
A.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与自由 B.保证实施各项法律规范,发挥法律的社会作用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0.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的法津规范是( )
A.《治安管理处罚法》 B.《集会游行示威法》 C.《道路交通安全法》 D.《环境保护法》
11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的主要表现,除了继承性、基础性和广泛性外,还有( )
42
A.遵守性 B.简明性 C.公众性 D.繁复性
12.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征。(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交往时间的延续性
13.公共秩序是由( )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A.一定规则 B.社会公德 C.法律规范 D.道德规范
14.(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A.规范化 B.有序性 C.稳定度 D.安定有序
15.在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方面,法律发挥作用的范围是( )。 A.有限的 B.比道德规范更广泛的 C.比道德规范更深入的 D.与道德规范范围相同的
16.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 )。
A.中坚力量 B.基础层次 C.核心部分 D.最高层次
17.社会公德是指在( )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A.社会交往 B.公共生活 C.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 D.任何场所
43
18.社会公德涵盖了( )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 B.人与人、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19.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 A.继承性和基础性 B.基础性和广泛性
C.广泛性和简明性 D.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和简明性
20.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
A.遵纪守法 B.保护环境 C.爱护公物 D.文明礼貌和助人为乐
21.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 )。
A.学校教育 B.人的社会实践 C.家庭教育 D.榜样的影响
2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 )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A.职业道德规范 B.公共安全规范 C.社会公德规范 D.网络管理规范
23.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用明显降低,因此,( )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
44
A.法律的惩戒 B.社会舆论的监督 C.个体的道德自律 D.网友间的相互提醒
24.在约束人们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中,最权威的规则是( )。 A.社会公德 B.风俗习惯 C.宗教信仰 D.法律规范
25.法律规范通过( ),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
A.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准则 B.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C.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D.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26.法律规范通过( ),强制人们遵守生活公共生活准则。 A.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准则 B.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C.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 D.告知人们某种行为的法律后果
27.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这里所说的人们,包括( )
A.自然人 B.法人 C.自然人和法人 D.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45
28.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的首要目的是( )。 A.制裁违法分子 B.打击社会恶势力
C.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合法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D.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依法办事
29.《治安管理处罚法》不仅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还规范.指导( )的执法行为。
A.国家机关 B.公安机关 C.人民警察 D.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
30.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 )的行为。
A.刑事处罚 B.民事处罚 C.行政处罚 D.依法处罚 (二)判断题
1.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为经济全球化所代替,公共生活领域越来越小了。( )
2.公共生活虽然为全体社会成员所享有,但是,公共生活也具有排他性。( )
3.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
46
有秩序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行。( )
4.生产场所与生活领域交叉重合的情况,使公共秩序的状况对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
5.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
6.有序的公共生活已成为城市文明风尚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
7.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普通的道德规范。( )
8.在社会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
9.法律的首要目的在于制裁违法行为,在于引导人们的正确行为,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 )
10.我国在刑事民事行政等方面有一系列公共生活法律规范。( )
11.原始社会的群体生活都是公共生活。( )
12.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 )
47
(三)名词解释
1.公共生活 2.公共秩序 3.社会公德 4.个人品德 (四)简答题
1.职业道德是什么? 2.家庭美德是什么?
3.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内容。
(五)分析题
1.2009年9月甲某应聘到乙公司,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部分内容如下:“本人被xxx公司招聘录用为合同制员工后,如果公司因实际情况未能履行劳动合同中部分条款的,本人表示理解并自愿放弃权利,不作异议。本公司实行一周六天工作制,每日8小时。”该合同也未约定劳动报酬。甲某工作3个月后,发现乙公司对劳动合同约定的社会保险费没有缴纳,于是找公司负责人交涉,但公司负责人认为合同已有约定:“如果公司因实际情况未能履行劳动合同中部分条款的,本人表示理解并自愿放弃权利,不作异议。”
48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甲某与乙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效力如何? (2)甲某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3.李强是李雪峰夫妇的独生子,成年后与王艳结婚,育有一子李大海。由于李强夫妇工作较忙,李大海由祖父母李雪峰夫妇抚养长大,与祖父母感情深厚,工作后按月给祖父母生活费。2001年12月李雪峰妻子病逝,半年后李雪峰再婚。此事引起李强的极大不满,与其父争吵后,双方签署了脱离父子关系的协议,从此李强与其父不再来往。2003年2月,李雪峰患重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其再婚妻子因年事已高无法照顾。李雪峰要求李强尽赡养义务遭拒绝,李强要求儿子李大海对其祖父尽赡养义务。
依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双方签署的断绝父子关系的协议是否有效? (2)李强对其父是否有赡养义务?
(3)李大海在何种情况下对其祖父有赡养义务?
49
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ADBC BCDAA BDADA BCDDA BCCDA BDCDA
(二)判断题
××√×√ √√√√√ √√
(三)名词解释
1.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
2.公共秩序:指通过一定的规范,使公共生活处于一种有序化状态。
3.社会公德:指全体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4.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
50
正在阅读:
思修复习资料02-01
【2018-2019】欲望陷阱观后感-优秀word范文 (14页)09-06
大型铣床厂家_龙门铣床厂家【大全】03-29
课程设计说明书10-05
那一世,我为莲子,你为花客10-28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调研报告01-24
英文证明信格式02-10
西安市十二五能源规划03-16
微生物学题库10-2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