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

更新时间:2024-05-05 20: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

1 总论

1.1项目背景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最大淡水湖棗鄱阳湖西北角,处于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北部,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于198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400公倾,栖息着鸟类312种,数量多达数十万只。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世属罕见。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数量占全球的95%以上。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越冬群体所在地,数量达6万只以上。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48种(其中包括4种哺乳动物),有13种鸟类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

保护区建立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为有效地保护越冬水禽,保护区在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社区共管、保护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实施GEF项目和搬迁工程项目,保护区的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基础设施和设备正在逐步完善,各方面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建区以来长时间的投入不足,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仍然与国家级保护区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各方面的工作尚未完全步入规范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轨道,在区划布局、保护设施、科研设备、人才培养、机构设置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社区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为加速保护区的建设步伐,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和建设更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系统,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按照国家林业局的有关要求,编制本总体规划,以实现永久性保护和维持以白鹤为主的迁徙水禽及其栖息地的完整性;达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谐一致的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最终目标。

1.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5)《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管理办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10)《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 (11)《江西省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1.3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3.1指导思想

以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对象,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工作方针,坚持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水禽鸟类为中心,严格

核心区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活动对鸟类的干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在保护、恢复、发展生物资源和不降低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开展经营利用和生态旅游,达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1.3.2原则

(1)从实际出发,高标准起步,突出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2)规划要本着精简节约,讲求实效,结合实际,逐步提高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技术;着眼未来,满足国家级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需要,充分考虑与国际接轨。 (3)坚持保护第一、持续发展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认识自然、改善和利用自然相结合,力求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区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利益。

(4)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最大限度地使各种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在抓好保护、科研、经营三大任务的前提下,将保护区建设成为湿地生态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示范基地。 (5)规划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6)保护与开发结合,经营与利用结合,在强化保护管理、不破坏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条件下,在实验区划出一定区域,建设必要的项目和设施,开展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

1.4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9年,即2002-2010年。规划分为两期实施:近期2002-2005年,远期2006-2010年。

2 基本情况及现状评价

2.1基本情况

2.1.1地理位置与范围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北部,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至116°03¢,北纬29°05¢至29°15¢,地跨两市三县,即九江市的永修县和星子县,南昌市的新建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辖9个湖泊及其草洲,即:大汊湖(8500公顷)、蚌湖(7300公顷)、大湖池(3000公顷)、沙湖(1400公顷)、常湖池(700公顷)、中湖池(600公顷)、象湖(400公顷)、梅西湖(300公顷)、朱市湖(200公顷),总面积为22400公顷。

2.1.2自然条件 2.1.2.1地质地貌 2.1.2.1.1 地质

鄱阳湖的地质构造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湖口至星子段为湖口地堑,南部大水域属于“鄱阳湖断凹”。因此,鄱阳湖盆地是地壳拉张作用产生的规模较大的断陷盆地。从白垩纪末新生代早期即开始发育,至第四纪晚期,盆地中部继续断陷,接受古赣江河流相沉积,此时尚未形成湖泊,至全新世中期以后,始演化成现代鄱阳湖。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即位于“鄱阳湖断凹”的西北侧。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水域约形成

于距今1700年前后。

保护区范围内出露地层较为单一,除构成吴城丁家山基座阶地基底和特枯水年分修水河床底部局部显露第三纪紫红色砂砾岩和砂岩外,全区基本上被第四纪地层所覆盖。其中丁家山中下部由中更新统网纹红土和砾石层组成,上部由晚更新统浅棕黄色含粉细砂粘土组成,吉山、太阳山由晚更新统中细砂组成,其余地区基本上由全新统河湖相、粉砂粘土组成。

2.1.2.1.2 地貌

(1)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湿地的特点

在自然界分布的天然湿地中,按其成因和分布主要有潮间带滩涂和入湖三角洲形成的湖岸湿地;季节性漫滩与泛滥洼地形成的河流湿地;水位消落区滩地与入湖三角洲形成的湖泊湿地。各湿地的成因类型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具有各自的生态特点,但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A. 在空间上往往分布在水、陆结合部的过渡带; B. 在时间上呈现周期性干湿交替的动态变化; C. 在生态上表现为水、陆环境诸因子相互作用、互为依存,兼有水、陆特征的独特的生态系统。

鄱阳湖湿地不仅在时空分布和生态特征上具有上述全部特点,而且湿地面积(即水位消落区及其邻近浅水区)达2500多平方公里,占鄱阳湖面积的78%。在鄱阳湖湿地中,吴淞高程16-12米处的湿地最适宜越冬候鸟栖息,但候鸟主要集中在吴城镇周围大小9个洼地。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除了具备最适宜候鸟越冬栖息的优良环境外,还在于这里人类经济活动较少(与其它地区比较而言),基本上保留了天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而具有典型湿地的基本特征。 (2)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沉积-地貌特征

保护区位于鄱阳湖最大的入湖河流赣江主支(赣江三角洲分支河流,有主支、中支和南支)与修河下游河湖交汇处,洪水期被水淹没,枯水期广泛出露的水位消落区及其毗邻的浅水区,介于陆上三角洲平原向湖区常年淹水区的延伸过渡带,即三角洲前缘沉积带。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典型湿地断面高程一般为17-12米(吴淞高程),地形平坦,最大地面坡度为0°17¢422。在地貌组合结构上,湿地由分支河道两侧天然堤-侧缘缓坡-碟形洼地所组成。在沉积断面结构上,地面高程由高到低分别为高漫滩(草滩)-低漫滩(包括过渡稀疏草滩和泥滩)-积水洼地等沉积单元。沉积物主要为细粉砂、极细粉砂和粘土。

保护区局部还分布有岗地,其中有丁家山、吉山和太阳山。丁家山南北走向,西高东低,最高点距朱市湖南岸520米,高程45.01米,向东、北降低,高程一般为25-20米,吴城镇即位于丁家山北端。丁家山主要由中更新统网纹红土和砂砾石层组成,为残留的古河流沉积阶地,其表层覆盖晚更新统棕黄色黄土。丁家山是本区人类主要经济活动区。吉山位于梅西湖东北岸,西北-东南走向,最高点84.7米,与松门山同称为大沙山,是南部大水面通向北部入江水道的门户。太阳山位于中湖池东北,与吴城隔江相望的,最高点44.4米。吉山和太阳山均由晚更新统浅黄色中细砂组成,为古河流沉积后经风力改造和叠加形成。在地貌景观上,上述山丘,在枯水季节处于湿地平原上的高地,汛期时沦为湖水包围的岛山。

保护区九个湖泊位于赣江、修河两岸,海拔为12-17米,地势低平,向鄱阳湖稍微倾

斜。由于河床往返推移与分汊,形成扇形冲积,泥沙淤积成沙坝、天然堤、湖沼等独特地貌。管理局原所在地-吴城是由沉积岩构成的平缓“小岛”,最高处在狮子山,高程为45.01米。地层断裂和河水侵蚀共同作用形成了吴城现在的地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在仲夏洪水季节各湖全部被淹,只留下少数的山头和人工修建的河堤。当水位下降到17米时,开始出现陆地。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北面是吉山沙丘,吉山高84.7米。沙丘的形成可能是由北风刮起的较粗砂粒于湖岸堆积而成。

2.1.2.2气候

保护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1)气温

保护区年均气温为17.1℃,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9.1℃,极端最高气温40.2℃;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4.5℃,极端最低气温为-9.8℃。 (2)日照

保护区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1970小时,以8月最多,2月最少。湖面上年平均最高气温比陆地上低0.3℃左右,而1月份平均气温比陆地上高0.5℃左右,水温一般高于气温,最大温差可超过4℃,但在14:00-16:00时期间水温低于气温,温差不超过1℃。 (3)辐射

保护区年辐射总量为45000×106J/m2,是江西省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光能资源富有区域。除7月外,其它各月均是散射辐射大于直射辐射。这是鄱阳湖大水体效应与鄱阳湖盆地效应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4)风

保护区地处老爷庙以南,由于庐山和湖口水道的狭管效应,老爷庙水域是长江中下游湖泊中的大风区。因此,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风速较大,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3.9米/秒,最大风速为12-17米/秒,很少超过13.9米/秒。 (5)降水

保护区年降水量744.1-2363.2mm(最大值出现在1954年,最小值出现在1962年),年平均为1426.4mm。雨量充沛,但时间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4-6月份,占全年的47.4%。11-1月是少雨期,降水量仅占全年的9.9%。 (6)相对湿度

保护区为半湿润区域,区内相对湿度稳定。3-6月相对湿度较大,在82%以上;10月到翌年1月较小,在78%以下;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2.1.2.3土壤

根据候鸟对栖息地的要求,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分成候鸟栖息地土壤和非栖息地土壤两大类型分别进行描述。 (1)候鸟栖息地土壤

候鸟栖息地土壤可分为草甸土、草甸沼泽土和水下沉积物三种类型。 A.草甸土

分布在16.0米以上高程地带,占12.9%。淹没期较短,1993-1994年二年平均淹没天数仅93.5天(16.0米),最短仅59.5天(18米),地下水位一般变化在1-1.7米。草甸土是草甸植物下发育而成的半水成土壤。表层0-6cm。 B.草甸沼泽土

分布在16.0-14.5米左右的枯水期水陆过渡带,占26.7%。淹没期较长,1993-1994年,二年平均淹没天数达178天(4.5米)。地下水位随湖水位波动而变化,一般为0.7-1.0米。草甸沼泽土的表层草甸土为植物残留层,植物根系密集,疏松而有弹性,厚度一般也为6cm左右。

在14-14.5米环状地带还分布着草甸沼泽土和水下沉积物之间的过渡土壤类型-沼泽土。因该带淹水时间长达半年以上,最长达200天以上,植被稀疏或呈裸露泥滩。 C.水下沉积物

13.8米以下的常年积水洼地均属水下沉积物,占27.7%。只有水生植物生长。质地粘重,一般属极细粉砂和粘土,剖面无锈斑纹,青灰色,表层0.4cm。 (2)非栖息地土壤类型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非候鸟栖息地土壤主要有下列几类:

A.黄棕壤:主要分布在丁家山、吉山和太阳山一带,占10.5%。

B.潮土:仅见于吉山坡麓缓坡地上部,是经过旱耕熟化过程形成的旱作土壤,基本上脱离了洪水影响。

C.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圩区或水源充足的山麓湖河平原,占9.63%。前者有八分场和新争圩,后者有吉山、太阳山山麓沿湖平原,此外在居民点附近有零星分布。

2.1.2.4水文

保护区的9个湖均处在赣江西支、修河尾闾入湖洲前缘,其水文特征受赣江西支、修河及鄱阳湖水文情势的三重影响。 (1)水位

保护区水位与鄱阳湖水位的年内变化趋势一致,月平均水位以7月最高,其次是8月,以1月最低,12月次之。

赣江吴城站历年最高水位22.29m;历年最低水位10.46m。都昌站历年最高水位21.78m;历年最低水位8.84m。赣江吴城站和鄱阳湖都昌站的年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5-9月,出现在7月的年数最多(占58%左右)。两站的年最低水位为10.46-12.61m和8.80-11.63m,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1.34m和9.77m,一般出现在12-3月,出现在1月的最多(占50%左右)。两站年最高水位的一致性好,时间一般是前者比后者提前1天或出现在同一天。年最高水位值前者比后者偏大0.50-0.60m。两站年最低水位不仅出现时间(日期)相差很大(或偏早,或偏迟,有的差40天以上),而且水位差值的变幅很大,因此一致性差。

修河吴城水位与赣江水位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枯水时期差异较小。 (2)水量

赣江西支和修河来水直接进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再经鄱阳湖北部湖面进入湖口水道汇入长江。其中赣江西支来水量约占赣江入湖总水量的1/4,占“五河”(赣江、修河、抚河、饶河、信江)入湖总水量的14%;修河来水量占“五河”总量的9.20%。 赣江西支与修河年平均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 (3)水温

保护区周围的鄱阳湖区,平均水温18.3℃,比平均气温偏高1.2℃。历年极端最低水温0℃,极端最高水温37.8℃。月平均水温以8月为最高,7月次之;以1月最低,其次是2月,年较差21.8-26.0℃,平均24.3℃。

日最高水温一般出现在15:00-17:00时,日最低水温一般出现在6:00-8:00时。水温日较差与季节和天气有关,8-9月水温日较差较大,2-3月水温日较差较小,晴天水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表层水温的日较差一般为1.5-2.5℃,底层水温的日较差一般在1.0-1.5℃;个别晴天表层水温的日较差可达3-5℃,底层水温的日较差可达2.0-4.5℃。

水温一般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约滞后1-2小时。每日大部分时间(约16:00至次日10:00)水温高于气温,故日平均水温高于日平均气温。

水温随水深的变化较小,一般在1℃以下,以混合型分布为主。 (4)湖流

保护区与鄱阳湖分割后,其水体基本属于静态,其周围湖区水体流向与河槽一致,流速0.3-0.8m/s。

在汛期,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湖泊与草洲被洪水淹没,与大鄱阳湖融为一体,湖流以吞吐流为主。其中中低水位期以重力型湖流为主,吴城以西流向为自西向东北,吴城以东流向为自南往北或自东南往西北,流速0.3-1.0m/s;中高水位期以顶托型湖流为主,也经常出现倒灌型湖流,顶托型湖流的流向与重力型湖流基本相同,倒灌型湖流的流向则与此相反,流速均较小,在0.1-0.2m/s之间。 (5)波浪

当遇偏南大风时,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处于背风岸,波浪相对湖中部及北岸偏小。当遇偏北大风时,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处于迎风岸,波浪很大;4-6月和8-10月多处于迎风岸,且水位较高,波浪大;11月至次年3月虽处迎风岸,但湖水已落槽,风浪较小。子湖因水面小、水深也小,风浪都不大;遇大风时,仅蚌湖、大湖池、大汊湖等子湖有较大波浪。 (6)冰情

冬季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由于湖泊封闭,水深较浅,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容易产生冰冻。如1953、1955、1963、1965、1972、1976、1980、1991年各湖均出现过严重的冰冻,四周滩地也结了冰。1969年曾出现长时间封冻,冰厚10cm以上,据当地居民反映,这一年的大冰冻曾造成大量珍禽死亡。 (7)泥沙

赣江西支和修河是鄱阳湖各入湖河流中含沙量较大者,年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26g/m3和145g/m3,年输沙量分别为284.0×104t和224.6×104t(包括悬移质和推移质)。 湖水含沙量随水位的变化而改变,两者关系密切。吴城(赣江)水位13m时,含沙量最大,约120g/m3;水位超过13m时,含沙量随水位升高而减小,如水位16m时,平均含沙量约50g/m3,水位20m时,平均含沙量仅10g/m3。水位低于13m时,含沙量随水位上升而增大,如水位9m时,平均含沙量约90g/m3;水位11m时,平均含沙量约100g/m3。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是鄱阳湖泥沙淤积较严重的区域。赣江西支尾闾河床平均每年约淤高20mm;自然堤淤高速度相对慢些,平均每年约淤积10-15mm;自然湖堤内的洼地泥沙淤积速度很慢,均在1.5mm/a以下。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1.3.1行政区域

保护区在行政区划上涉及南昌市的新建县和九江市的永修县与星子县,二市政府组

织机构与三县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大致相同。以永修县为例,永修县政府共有31个局(委),其中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关系密切的有林业局、农业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林业局负责对本县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的管理;农业局负责对水生野生动植物的管理;司法部门负责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刑事案件的处理。

2.1.3.2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

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涉及永修、星子、新建三县和桑海、共青两个企业集团,包括16个乡(镇、分场、区),81个自然村(占三县两企业集团自然村总数的1.54%)。三县两企业集团,共有301094户,1242029人,其中乡村人口993798人。与保护区有关的16个乡(镇、分场、区)共有35575户,174155人,其中乡村人口162162人,分别占三县二企业集团总户数的11.82%,总人口数的14.02%,乡村总人口的16.32%。村庄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小山丘脚下,或者是围堤内。一般都有小道、水井等公共设施,部分村庄还有零售商店、个体医疗所、小学、娱乐设施(如放像厅)。多数村庄都缺少通讯设备和卫星地面接收站。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在16个乡81个村中采用PRA方法进行调查的有21个自然村,7395人,其中渔业人口996人,占调查总人口的13.47%;男性3935人,占53.21%;女性3460人,占46.79%;调查总户数1603户,户均4.61人。据此推算,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周边81个自然村中对保护区有重大影响的居民为28524人,其中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口约有3842人。 根据PRA调查资料和二手资料分析,社区居民有以下特点: (1)人口数量变化大 (2)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差 (3)家庭户均人口多

2.1.3.3交通、通信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地处赣江、修河交汇处,有着优越的水运条件,逆赣江而上,可直达南昌,逆修河而行,可达永修县城,顺赣江而下,可达九江,进入长江。水运业是吴城农民的第四大产业。

保护区内的公路、围堤及河流构成了保护区的道路系统。夏季丰水期,区内所有河流及湖泊、草洲都与大鄱阳湖融为一体,部分公路也被洪水淹没,因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2.1.3.4土地(资源)权属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管辖的9个湖泊,仅大湖池、沙湖2个有湖权,其中其余7个湖泊归当地集体所有。

2.1.3.5土地现状与利用结构

保护区位于鄱阳湖滨湖地带,素有“三山六水一分地”之称,湖区内水资源丰富,耕地少(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图)。吴城镇共有土地502311.20亩,其中耕地18032亩(水田10368亩,旱地7664亩)、山地62232.02亩、水面391958.27亩及道路与村庄30088.92亩。1991-199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吴城镇的耕地面积没有变化。主要种植水稻和蔬菜。

2.1.3.6地方经济

可分为农业、渔业、交通运输业、畜牧业、生活服务业、林业和乡镇企业。下面是保护区所在地吴城镇的生产体系情况。

(1)农业

A.农作物类型及耕种方式: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豆类、薯类、油料(油菜籽、芝麻、花生)、棉花、甘蔗、蔬菜等。种植指数为一年一熟(水稻除外)。 B.耕种面积和产量:早稻7,449亩,产量2486吨;晚稻4951亩,产量2230吨;薯类1755亩,产量527吨(鲜薯5折计算);棉花3500亩,产量144.4吨;甘蔗6亩,产量6吨;蔬菜5219亩,产量5219吨,其中以冬瓜、荞头、红萝卜居多。 (2)渔业

以天然捕捞为主,人工养殖为辅,水产品主要有鱼、虾、蟹、贝类等。整个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都有捕鱼活动,捕鱼采用抛网、拖网、定置网,也有少部分人利用鸬鹚捕鱼。在冬季竭泽而渔的现象非常普遍。95年吴城镇的水产品总量达到1556.3吨(包括养殖产量155吨),其中鱼类1301吨,虾蟹类253吨,贝类2.3吨。 (3)畜牧业

主要饲养猪、牛,近年来又发展了养羊业,吴城镇已有羊400头左右。每年生猪出栏11500头,养牛4439头(其中黄牛529头,水牛3910头),家禽达到42580羽(鸡38320羽,鸭4120羽,鹅140羽)。 (4)交通运输业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地处赣江、修河交汇处,有着优越的水运条件,逆赣江而上,可直达南昌,逆修河而行,可达永修县城,顺赣江而下,可达九江,进入长江。水运业是吴城农民的第四大产业。 (5)生活服务业

各乡(镇)的城镇居民开设了一些餐馆、商店、发廊,到95年底,吴城镇的生活服务业达到84家。 (6)林业

吴城地处滨湖地区,林业不发达,村民在山岗上种植了几十公顷的茶叶和少量的杉木,永修县经济委员会在大湖池、沙湖种植了几百公顷的意大利杨。 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村民年户均收入6629.0元,其中农业3679.3元,水产业1509元,运输业(主要是水运)210元,副业(主要是劳务输出、牧业和手工艺品加工等)943.5元,其它287.2元。分别占总收入的55.5%、22.8%、3.2%、14.2%、4.3%。在已调查的21个自然村中,户均总收入最高的是永修县吴城镇的河东村(为9600.9元),最低的是星子县蚌湖乡的土牛咀村(为2900元)。耕地的多少是直接影响户收入的重要因素。

1995年户均支出为5930.8元,其中生活性支出3098.1元,生产性支出1704.8元,文化教育支出425.8元,医疗保险支出324.6元、税费支出344.9元,其它32.6元,分别占总支出的52.2%、28.7%、7.2%、5.5%、5.8%和0.6%。

2.1.3.7社区发展

(1)教育:湖区基础教育比较落后,一个行政村只有一所小学,没有幼儿园或学前班,乡(镇)政府所在地也只有初中,上高中只有到远离乡村的县城就读。 (2)医疗卫生: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均有卫生院,村里只有个体医疗所,有些乡(镇)还设立了血防站。

(3)文化生活:大部分乡(镇)都设有文化站、广播站和卫星地面接收站。

(4)交通:社区乡镇基本上都没有公路,吴城镇有一条高低不平的简易公路,在夏

季被洪水淹没,不能通车。

(5)通讯:社区乡(镇)政府所在地都有邮电所,安装了程控电话交换机。村里无程控电话,无邮电所。

(6)供水供电:社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均有供电设施,无供水设施。村里基本上通了高压电(吴城镇吉山村例外),但供电不正常。

2.1.4历史和法律地位 2.1.4.1历史沿革

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自然景观的不断变化全球白鹤数量急剧下降,到了严重濒危的程度,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从1978年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濒危动物调查组的周福璋、丁文宁等在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四省进行了广泛的考察,于1981年1月在鄱阳湖西北部(现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大湖池)发现了白鹤91只。

1981-1984年,江西省林业厅组织鄱阳湖鸟类考察队,对整个鄱阳湖区的鸟类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查。1981年发现白鹤148只,1982年189只,1984年840只,全都分布在吴城附近的9个湖内。因此,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6月批准建立江西省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并确定“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以永修县吴城为中心,包括大湖池、中湖池、大汊湖、蚌湖、沙湖、常湖池、梅西湖、朱市湖、象湖及周围的湖滩草洲。总面积约为336000余亩”。

2.1.4.2法律地位

1983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鄱阳湖候鸟保护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2月被列为具有全球意义的A级优先领域和国际重要湿地。1994年在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批准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被确定为最优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1997年被国家林业局指名加入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自1983年6月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先后被列入中国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重点保护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名录。

2.2现状评价

2.2.1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1)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是白鹤等珍禽的重要越冬地和过境鸟类的停歇地:每年在保护区越冬白鹤的最高数量达2800多只(约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95%),鸿雁60000多只,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白鹤和鸿雁的越冬群体所在地。而且,每年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越冬水禽的种类和数量标志着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状况,是整个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指示剂。

(2)填充地下水:鄱阳湖的水可以从湿地渗到地下的含水层,补充地下水。 (3)防洪:鄱阳湖可接受50-90亿立方米的长江洪水,可以调蓄长江洪峰,使长江下游地区免遭严重的洪涝灾害。

(4)滞留沉积物和降解有毒物质:五河带着沿河工业和生活污水进入鄱阳湖后,水流速度减慢,沉积速率增大。沉积的有毒物质,经湖中各种生物的处理,变成无毒或营养物质,进入湖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净化水质,减少长江河道的淤塞,有利于长江水运的畅通。

(5)保留养分:湿地的泥土和植物可以贮藏养份,避免下游受过氮和磷化合物的污染而出现富养化现象。

(6)生物量输出:鄱阳湖湿地为候鸟、鱼类、牲畜等提供了丰富的水草,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肥料和燃料(湖草)。

(7)稳定小气候:鄱阳湖水体的水文、养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湖区乃至整个江西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有着重要的稳定作用。

2.2.2保护区管理水平评价

保护区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通过GEF项目和搬迁工程项目的实施,保护、科研、宣教、社区共管等各方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规章制度也较为完善,与当地社区关系良好。但由于保护区划建时缺乏科学性,没有把9个分散的湖泊及其间的草洲连为一个整体,使保护区的9个湖泊224平方公里的辖区散落在两市三县近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管辖面积小而巡护范围大,管理极为不便,加上保护区建立以来投入的严重不足,没有经费建立基层保护站点,保护区还难以对其全部辖区和区内所有保护对象进行有效保护管理和监测。

2.2.3保护区经济评价

保护区成立多年,经济主要来源是省财政拨款,最近两年每年大致在50万元左右。 保护区由于受经费的制约,多种经营刚刚起步,现仅在实验区内开展观鸟旅游,年收入2万元左右。

2.2.4保护价值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内栖息着鸟类312种,数量多达数十万只。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世属罕见。“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是形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之多的真实写照。区内珍稀濒危鸟类种类之多也是国内外所罕见的。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数量占全球的95%以上。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越冬群体所在地,数量达60000只以上。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48种(其中包括4种哺乳动物),有13种鸟类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

2.2.5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2.2.5.1来自保护区内部的威胁

大湖池和沙湖是保护区的两个核心湖,划归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后,为保证珍禽的越冬栖息环境,对两湖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限制,两湖的职工没有了生产场所,失去了生活门路,经济上蒙受很大的损失。渔场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已经直接威胁着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稳定和发展。

保护区九个湖泊均缺乏水位控制基础设施棗控水坝、引水渠以及排灌设备,无法对水位进行有效调控,难以保证理想的候鸟栖息环境。

血吸虫病: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地处江西省的重点血吸虫疫区,为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不能进行药物灭螺,致使血吸虫病严重威胁着全体职工的身心健康。目前,鄱阳湖自然保护区95%以上的职工感染了血吸虫病,部分职工因血吸虫病的影响,出现了轻度肝硬化症状。血吸虫病是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最主要原因。

式,组织群护群防,形成共同保护、相互监督、齐抓共管的局面。

(5)对专业保护管理人员实行责任承包制。按不同的保护管理面积、资源状况、维护难易程度定任务、定奖罚,把保护管理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到人。 (6)健全完善保护区管理局与各保护站点和周边地区群众保护组织及各保护管理机构、组织之间的协调联络。 (7)制定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按不同功能区和不同保护对象制定不同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的具体办法,落实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

4.3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

(1)禁止非法狩猎、诱捕、毒杀野生动物和出现其它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行为,创造和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的栖息环境。

(2)在各湖修建控水坝、引水渠,配备相应的排灌设施,对各湖的水位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水禽在各湖的分布情况与各湖的水位和食物状况密切相关。因此,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要根据水禽对食物的需求,及时确定各湖的最佳水位,并予以公告,让当地群众知道各湖的最佳水位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放水,什么时候应该停止放水,必要时采取人工控制措施。

(3)聘请季节性护鸟员。当地护鸟员与农民朝夕相处,对每个村民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聘请责任心强,且热爱保护事业的当地群众为护鸟员,可以增加保护管理的力量。

4.4防火规划

(1)保护区配备转讲台2套,对讲机30个,每个保护站配备基地台1个及扑火工具、个人防护衣物等,便于发生火灾时及时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2)进一步加强草洲防火有关规定的宣传,增强保护区职工和周边群众的防火意识,教育群众不得随意放火烧草洲。

(3)结合实际,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草洲定期进行火烧或割草,为越冬白鹤、鸿雁提供嫩草。 (4)公安分局和管护点工作人员须定期进行防火知识与灭火技术培训,提高防火业务素质。

(5)加强预防工作和火源管理。保护区各主要出入口和居民区设防火警示牌、警示旗和防火标语。

(6)加强与周边社区的防火联防,定期召开联防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应急协调指挥能力。

4.5 保护方式

通过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使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自然保护工作中,形成以保护区管理人员为核心,周边群众积极参与的自然保护网络。

4.6 病虫害防治规划

(1)查清害虫种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建立预测预报的GIS系统,进行定点、定位、定时观测,对主要害种生活史、习性、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开展预测预报工作。

(2)防治措施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物理方法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在保护区内设置病虫害预测预报点,定期观测,及时防治,同时加强外来种苗的检疫工

作,杜绝病虫害的侵入和蔓延。

(3)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能力。 (4)配备防治药具,培养专、兼职防治技术人员。

5 科研监测规划

5.1任务与目标

通过开展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监测与科学研究,掌握候鸟及其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解决保护管理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5.2开展科研的原则

(1)紧紧围绕保护和发展的需要而开展项目研究,为保护、管理、开发及资源持续利用服务。

(2)重点是科研能力的提高,包括条件改善、科研队伍的充实和素质的提高。 (3)积极寻求国内外合作研究,锻炼培养科技队伍,促进科研水平提高。 (4)以近期为主,与中长期相结合;科研与宣传教育相结合。

5.3 科研和监测项目规划

(1)每个保护管理站配备办公设备1套(含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1部,普通相机1部,单筒望远镜1架(40倍),双筒望远镜两架,气象观测设施设备1套,水文观测设施设备1套,水质化验仪器1套,土壤分析仪器1套,GPS1部;每个保护点配备单筒望远镜1架,双筒望远镜1架;局配备摄像机两套,投影仪2套,数字经纬仪1台,电脑激光测距仪1台,水准仪1台,复印机2台,传真机2台。 (2)建立一定位监测站,三个监测点(与保护管理站合署办公)。

(3)建立一环志站(与救护、驯养繁育场合署办公),面积400平方米,笼舍800平方米。

(4)建立一信息网站。 (5)开展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本底调查,查清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情况和环境质量状况,为保护区今后的科研与监测提供基础资料,也为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6)开展社会经济本底调查

掌握当地社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了解当地社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对保护区的认识与看法。

(7)开展水禽航空调查

根据有关资料,鹤类对鄱阳湖流域生境的年变化情况反应非常敏感。随着鄱阳湖流域生境的变化,鹤类经常到保护区以外的地方栖息。所以,有必要对整个鄱阳湖的水禽及其栖息地进行调查,了解水禽及栖息地在整个鄱阳湖的分布情况。利用航空调查可以在人力、物力、财力较缺乏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弄清候鸟在鄱阳湖的大致分布情况。

(8)开展定期监测

定期对白鹤等主要物种的种群动态、行为、栖息地和环境条件(如:水文、气象和人为活动等)、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监测,掌握区内受保护物种的种群动态、物种行为、栖息地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了解保护区现有管理措施的有效程度,以便

在今后的保护管理中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 (9)建立数据库

将现有数据和通过科研与监测活动收集来的数据以及购买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为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0)监测白鹤越冬种群动态与生境变化的关系

收集保护区建立以来所有的有关白鹤在区内越冬的数量和分布的资料;用直接计数法统计白鹤在区内的越冬数量;观察、分析白鹤的食性;监测区内的水文、气象因子。监测白鹤典型栖息地的面积,植被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干扰情况;建立白鹤越冬数量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模型。

(11)开展马来眼子菜、苦草属植物生长规律及其与水位之间关系的研究 眼子菜、苦草属植物的地下部分是越冬候鸟,尤其是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主要食物,其生物量、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到白鹤的栖息。因此,有必要对眼子菜和苦草属植物的生长规律及其与水位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掌握水生植物的生长、分布与水位之间的关系,为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开展自然资源持续利用方面的研究

调查区内渔业资源的现状;确定区内各湖中渔业资源的承载力;研究影响渔业资源种类与数量的关键因子;研究区内各湖渔业资源保持稳定增长所需鱼的种类和数量的最低值和最高值。

(13)开展鹤、鹳等珍禽中毒救治及驯养繁育的研究

有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利用呋喃丹等剧毒农药毒杀珍禽。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每年都要收养一些中毒鸟类,其中有鹤、鹳类。通过解毒、疗伤,雁鸭类大都能成活,而鹤、鹳类成活率很低,利用保护区现有的条件,对当地群众送来的中毒鹤、鹳等珍禽进行救护,并进行初步的救治研究。同时开展鹤、鹳等珍禽的驯养繁育研究,以增加种群数量。

(14)开展河麂种群及栖息地调查 河麂是国家二级保护的大型哺乳动物,常在草洲觅食。目前国内仅存两个野生种群,其中一个就在鄱阳湖区。最近几年已很难在野外发现河麂,仅能在沙山由发现其足迹。如不再引起重视,该种群可能在近期消失。 (15)成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科研顾问委员会

科研顾问委员会成员为5-7名,其中至少包括3名来自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和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和教授。科研顾问委员会的职责是指导保护区制定科研计划和开展科研工作。 (16)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利用鄱阳湖的地位和影响,积极与国际、国内有关组织和机构进行交流合作,不断提高保护区的科研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4 科研队伍建设

(1)有计划地培养保护区的科研力量,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提高保护区科研人员的业务水平。

(2)通过提高人才待遇,接收大专院校毕业生等途径,引进有经验的中、高级科研人才,并对现有职工不断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逐步壮大科研队伍。同时,邀请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专家与科研人员来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

(3)注重提高科研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规划,尽快培养出一批结构合理的科研骨干力量和学科带头人。鼓励在职深造,树立优良学风,倡导上进和钻研精神。 (4)积极开展面向保护区内外群众、中小学生的科学普及工作,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5.5科研组织管理

常规性科研项目由科研科组织,重大项目的合作研究,采取国内外较为通行的项目课题研究负责人制。密切与各科研单位、相关院校、中外专家、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合作进行科学研究。本着引进项目、吸引人才、吸引资金的指导思想,激励机制。每年开展一次相关学术活动,对在科研方面有出色表现的人员给予相应物质与精神奖励,吸引更多的人对科研感兴趣,乐于钻研。

5.6科研档案 5.6.1档案内容

A.科研规划及总结。包括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专题研究计划、年度科研总结、科研成果报告等。

B.科研论文及专著。包括在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术及科普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文章和著作等。

C.科研记录及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观测记录、巡逻记录、课题原始记录、统计资料及图纸、照片、声像资料等。 D.科研合同及协议等。

E.科研人员个人工作总结材料等。

5.6.2档案管理

A.加强科技管理,建立科技档案制度。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均纳入科技管理,建立专项科技档案,输入计算机,逐步实现微机化管理。

B.确定专人负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建立科研人员每年编写科研报告制度。将科研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取得的成果定期报告

C.完善档案收集及借阅制度,坚持按章办事,加强档案服务

D.实行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统一规格,统一形式,统一装订,统一编号。对以往缺损的档案设法收集补齐。

E.严格保密措施,确保科研档案不被遗失或损毁。

6 宣传教育规划

6.1对游客和参观者的宣传教育

(1)在门票、导游图和向参观者发放的纪念册上,印制保护对象及与保护区有关的介绍材料、保护生态环境的警语和要求,使游客对保护区重要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2)建设标本室,添置标本一批,购置标本保存和处理设备一套。从不同角度充分展示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集科普、宣教、观赏、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标本馆。

(3)建设宣教馆,配备电教设备3套、桌椅70套,制作光碟材料一套,采用现代科

技手段从不同角度展示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和湿地风光,增强人们对湿地植被及其区内重点保护动物重要性的认识。

(4)在保护区入口处及沿路醒目处,设置永久性宣传标语牌15个,修建形象塑雕2个,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环境、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5)将保护区原吴城局址(即吴城保护管理站)改建为宣教服务中心(同时挂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牌子),与南昌、九江等市、县教育部门开展合作,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

6.2 对周边社区的宣传教育

(1)成立专门宣传队伍。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到社区进行与自然保护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环保法律意识。

(2)开展保护区人员定期到社区作报告、开座谈会等活动,促进双方对保护知识的沟通与交流。 (3)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或定期发放材料等形式对社区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促进人们认识到过度放牧、捕鱼、毁草毁林的严重危害,自觉参与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

(4)举办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巡回展览,在社区采取展示板、墙报、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5)为社区学校提供参观、实习的条件,使更多的人们熟知自然保护的重要意义。

6.3 对外宣传

建立一宣传网站,积极开展对外宣传,不断扩大保护区在国际国内的影响。

6.4 职业培训

(1)职工培训采取聘请专家、学者等方式,定期对职工进行动植物保护等业务培训。 (2)对职工进行湿地生态环境及可利用资源适度开发问题的知识培训,使职工正确认识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间的辩证关系,科学、合理地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3)介绍国内外同行的先进、典型事例,使职工从中受到教育与启迪。

(4)订购相关报刊、杂志、书籍供职工学习、了解之用,促进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科学、实用的先进方法、科技成果。

(5)以进修或培训形式,选拔部分职工到附近农林院校接受自然保护、病虫害防治等相关专业技术培训。

(6)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保护区湿地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7)社区居民培训

A.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江西省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法律法规向周边农民进行逐条逐句解释阐明,使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形成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局面。

B.进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培训,使人们了解当前环境状况对于当地人们生活、生产造成的现实或潜在威胁,对所处的生态环境有危机感并理解直至主动配合执行保护区制定的一系列有关保护的规章制度,参与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C.培养学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学生教学中增加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有关部门的教材,让下一代从小树立环保观念,增强热爱自然和绿化美化家园、保护环境的责任

感。

7 基础设施规划

7.1 局、站址规划

(1)在吴城镇局址建一座巡护用船专用码头,长300米,宽6米,钢混结构。 (2)在吴城镇局址建围墙700米。

(3)根据保护区内不同地域特点设置3个保护管理站,15个保护管理点,1个定位监测站,1个宣教服务中心(即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1个环志站(含救护、驯养繁育场)。保护管理站、定位监测站、宣教服务中心和环志站每个占地2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围墙200米;每站配备巡护用越野吉普车1辆,巡护用冲锋舟1条;保护管理点每点占地100平方米,采用活动小木屋(以便洪水季节搬迁),面积40平方米,配备小型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机1台,巡护用越野摩托车1辆。

7.2 界、碑、桩和指示牌规划

为明确分清保护区的范围、边界,加强对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宣传等,需要对保护区某些地段和景点设置保护性设施。保护区需设置周边界分界碑、不同功能区区界标、解说性标牌、宣传性标牌、指示性标牌等。分界碑和区界标应采用永久性的钢质混凝土材料制成,应达到易识别、清晰明显、坚固耐久。

解说性标牌、宣传性标牌、指示性标牌等,用铁木质材料制成,书写时要简明意赅、通俗易懂。在重要的地方可采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 (1)规格及材料

保护区周围边界的分界碑,规格为10×30×100cm,材料为钢质混凝土结构,在分界碑四周,清除裸土4m2地面。分界碑地下埋藏50cm,地上露出50cm,并在分界碑注明“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分界碑标号。

(2)保护区功能区的区界标,规格为20×150×300cm,材料为钢质混凝土结构。 地下埋藏100cm,地上露出200cm,区界标表面贴上优质人造大理石贴面,并注明不同的功能区,及面积,将按比例缩小的功能区图刻在上面。

(3)保护区的标牌,规格为牌面距地上100cm,牌面为100×100cm,150×200cm,200×300cm不同规格,采用木板制做而成,地下部分用混凝土灌注100cm深。 (4)设置标准及数量

保护区除以河为分界线的,其余的分界线上都要建保护区分界碑。考虑到各种地形因素,总需设保护区分界碑340个,各功能区区界标80个,解说性、宣传性、指示性标牌60个。

7.3 道路建设规划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现有道路均为简易路且绝大多数的道路在实验区内,为了满足保护区的经营管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草洲防火、综合利用和生态旅游等综合需要,保护区内需新建林4级路15公里(公司屯-吴城),沿湖巡护道路178公里。

7.4 供电与通讯规

保护区管理局及其家属区供电现已与当地电网连接,无需考虑供电问题。规划建设的3个保护管理站,须架设供电专线,平均距离在1公里左右。各保护点由于距离居

民点很远,架线投资很大,因此,均采用风力(太阳能)发电机和手提发电机解决供电问题。

保护管理站及宣教服务中心应和管理局采用有线和无线两种通讯方式,各保护站(含宣教服务中心)配备有线电话1台,移动电话1台,对讲机2部,通讯塔1座,FT插转台1个,日本708基地台1台;各保护点配备移动电话1台,对讲机1部;管理局配备对讲机18部,有线电话12部,移动电话5部,传真机2部。

7.5生活设施规划 7.5.1给水工程

(1)水源选择

局址用水为地下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各监测保护站附近地下水丰富,水质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因此各站址可打井使用地下水,建立高位水池,利用水泵抽水到高位水池。 (2)给水方式

通过泵房将水打入水塔、高位水池,经管道进入各建筑物。 (3)供水水量

根据实地考察,局址及各站址所需水量如下:局址200m3/d,各站址需水量2m3/d。 (4)建筑防火用水

在局站址设高压水龙头2个,水流流速为20l/s。 (5)供水龙头

设在各建筑物用水入口处,水压不低于0.3mp。

7.5.2排水工程

各站址生活用水及生产用水产生的废水,可通过管道排入化粪池内,经消毒处理过滤后再排入附近沟河,局址所产生的废水可直接进入城镇排水管网,雨水可排入路边排水沟。

8 社区共管规划

8.1 社区共管的原则和目标 8.1.1规划原则

(1)严禁破坏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的开发活动。不破坏土壤、植被,不污染环境,特别是要注意对珍稀动植物生存环境保护,以保护为主。 (2)各种开发项目不在核心区进行,安排在实验区或保护区外围。 (3)项目开展有利于引导农民的参与和脱贫致富,保护和发展的有机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

(4)有利于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兼顾双方利益,优势互补的原则。 (5)发展项目要重视和尊重当地传统文化,发展既有利于资源保护和恢复,又符合社区发展需要和国家与区域产业政策。

8.1.2目标

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群众建立伙伴关系,协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与自然保护的关系,扶持社区发展经济和公益事业。社区主动参与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和资源合理利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开发、立体开发的多层利用目的,实现保、防、治、用相

结合,生产、环境、就业均衡,并达到最佳化。

8.2 社区共管规划 8.2.1组织

成立社区共管委员会,分别由周边社区中受过良好教育,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又有管理经验的人员与保护区管理局有关人员组成委员会。分别聘任相应人员,成立委员会领导下的各分会,分工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经营方案等,负责社区近远期发展决策者决策及对群众的生产、经营、保护等工作的管理。

8.2.2措施

(1)采取“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社区群众提供劳动力,配合、支持管理局的管护活动,参与决策、规划、实施、监测等各个环节,可生产、销售和分配总体规划中所规定的经营开发项目与产品;管理局提供科技、宣教培训、技术指导、资金扶持。根据广大村民的意愿和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帮助周边社区脱贫致富,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使社区群众与自然保护区之间建立一种非过度消耗保护区资源的新型依赖关系。

(2)建立信息网络。一是成立由乡村林业、社会科学和对社区管理有兴趣的村民组成的“乡村林业协会”,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建立乡、村级项目联络员制度,做好社区内信息上传下达及协调工作。

8.2.3 项目规划

(1)在吴城镇营造经济林8000亩,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在沙湖山、蚌湖建1000亩养殖场。 (3)发展特种水禽养殖,规划养殖10万羽。 (4)鼓励社区群众退耕还草、还湖还渔,利用基本农地发展节水农业,建高产稳产田,发展高效农业。

(5)路、通讯、取暖、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必需的设备、器材,引导社区群众开展绿化美化、清洁、医疗卫生及开设小商店等其它服务工作,为周边社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8.3 周边最佳产业结构模式

基于周边地区基础薄、起点低,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根据区域比较优势,构建符合本区域特点的产业体系群。选择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选择发展后劲大,综合效益高的服务业作为支柱产业,带动和影响其它产业的发展,形成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生态旅游和服务业为重点,带动加工业、促进农林牧业的发展,形成种、养、加、服务相结合的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产业体系。 重点发展旅游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提高旅游质量,在档次、品位及优势上下工夫。多形式、多角度、多内容、多途径进行宣传,开展项目。各项旅游服务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

因此,该区的产业结构模式为:以农林牧种养业为基础产业,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带动各项服务业、加工业,促进种养业发展的产业格局。

8.4人口控制和社区建设

(1)人口控制

保护区内现有人口14358人,土地面积335km2,人口密度43人/km2。研究表明,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要保持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合理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不超过30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应逐步严格落实计划生育策略,逐步制定有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口控制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2)社区建设

把社区建设作为保护区基本建设内容之一,纳入保护区近远期发展计划中。增设建筑应先申请,审批后再实施,并与周边景观协调,严禁占用公路两旁的位置修建各类房屋设施;区内每一项服务设施或经营设施的建立都应符合统一规定,领取相关部门的资格证或许可证,并定期接受监督与检查;社区共管委员会开展服务工作应有符合规定的资格证书或工作卡片,服务人员有环保知识和意识及高度的责任感,成为正规和人们可信赖的服务点。

9 生态旅游规划

9.1 本区生态旅游的原则

(1)保护优先的原则,保证核心区不受任何干扰,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不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2)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址景观完整的同时,突出重点,讲究特色,合理布局,分期建设。

(3)以宣传教育和普及自然知识为宗旨,通过生态旅游,使游客增长知识和环保意识,成为集科普考察、宣传教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4)景点设计以有效保护自然及人文资源为前提,充分发挥景源的美学、文化及艺术价值;通过适度的景点开发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和湿地特点。 (5)把生态旅游建设成为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和环保意识教育的基地,充分发挥其社会公益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保护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不断发展。

9.2 旅游资源评价 9.2.1 旅游优势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素有“珍禽王国”、“候鸟乐园”的美名,每年来保护区越冬的水禽多达数十万只,是开展观鸟旅游的理想场所;同时,广袤的湿地,壮丽的沙山,更构成了鄱阳湖湿地独特的景观。目前,每年来保护区观鸟的游客近2万人(次),在旅游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9.2.2湿地景观

鄱阳湖丰水时期,整个湖面天水一体,烟波浩渺,云水相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枯水时节,化整为零,形成多湖,各显峥嵘,一条蜿蜒曲折,经历九九八十一道弯的永修河似一条巨龙,艰辛地注入滚滚长江,并将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湖泊纵贯成串,形似一条大小不一的翡翠项链;湖边的草洲一望无际,湖中的沙山秀美壮观,湖的四周碧波蓝天竞现眼前,景色宜人,令人流连忘返。

9.2.3 生物景观

鄱阳湖宽广的湖面,深浅不一的湖水,不仅具有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也发育

了丰盛的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资源,为水禽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饵,成为鸟的乐园。每到秋冬季节,成千上万的各种珍禽候鸟,不远万里,从西北利亚、东北、西北等地成群结队,飞往鄱阳湖越冬。其数量之多,场面之壮观,品种之珍稀实属国内少有,世界罕见。

9.3 旅游发展前景预测

旅游是一项收益高、关联度大的行业,它的兴旺可以带动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接待1.37亿人次的入境旅游者,占世界8.6%的市场份额,均为世界之最,并预测中国将是21世纪世界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字表明,海外来华旅游者正呈稳步上升之势,更让人看到旅游业的巨大开发潜力。

在整个旅游产业中,生态旅游增长最快,年均递增10-15%。生态旅游作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一种高级精神享受,是人们旅游需求结构不断变化后的具体表现,是当前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最为迅速、适应性最广泛的一项旅游活动。

保护区依托其明显的区位、政策及资源优势,适度开发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态旅游资源,将对保护区的宣传、对外交流、科研合作等事业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9.4 环境容量分析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主要取决于人对保护区环境和资源影响的方式和强度,以及大自然对这种影响的消除能力。只有准确地计算环境容量和游客数量,按照科学的合理环境容量控制游客规模,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环境容量即单位游览线路长度能够容纳的合理的游人数量,是衡量游览区旅游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9.4.1确定原则

(1)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条件下,能够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2)满足游客的舒适、安全、卫生和方便等旅游要求

9.4.2 环境容量测算

在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保证旅游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控制游客容量,确保安全、舒适、卫生、方便的旅游环境,对游客进行一定空间和时间内,自然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数量进行了估算。

根据保护区景观景点的分布和不同特点,以及游览方式,拟采取“面积容量法”进行估算。即C日=(A/a)×(H/t)。测算结果日最大容量约为600人。全年为C年=C日×N×B。若全年适宜旅游天数N为180天,游人饱和系数B取0.7,则计算结果为7.56万人次。

9.5客源市场分析

(1)基础客源市场分析

近期内,鄱阳湖旅游区的主体游客来自本省境内的各大中小城市,这是最基本的客源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阶层人士的旅游要求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实行,新增假日3天,使得城镇居民外出旅游人数与次数进一步增加。在目前城市环境喧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条件下,城市市民非常向往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回归自然,调整身心,恢复精力,不失为假日里的最佳

12.2 组织保障

12.2.1 领导管理体系

加强各级政府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把保护区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综合管理部门将自然保护区建设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切实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12.2.2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定期对保护区建设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的建设目标。各级环保部门和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要通过定期检查制度,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保护区建设走上合法、良性发展道路。

保护区决策部门针对各管理部门的反馈意见,作出修改,形成新的决策,在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直至全面通过,付诸实施。

12.2.3定岗定责

实行领导任期内目标责任制,把执行规划预定目标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签定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

12.3 资金保障

12.3.1资金使用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经费由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各级政府要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所需资金要列入当地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予以安排落实。

资金使用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有关资金合法使用的规定,保证专款专用,各项收支都应有明细帐。

12.3.2资金报帐制度

统一采用资金报帐制度,对资金的来源、使用、节余及使用效率、成本控制、利益分配等作出详细计划、安排、登记及具体报告。先施工、后验收、再资助,促使建设单位以质量换效益,形成共同管理的良好局面。

12.3.3资金审计和监督

设立资金监管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核查、审计和监督工作。监督预算编制和自行过程中财政法规、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财政资金运用和管理过程是否符合规定。保证各项资金使用的合法、合理,杜绝产生挪用、滥用资金状况,提高资金的利用与使用效率。

12.4人才保障

(1)竞争上岗原则

推行岗位聘任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原则。从文化程度、个人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工人实行合同制或在社会上招聘临时工;其余职工录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具有良好素质的人员;关键岗位负责人实行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选择适合各部门发展的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上岗实行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

(2)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

对在岗职工进行定期岗位培训,不断充实新知识,适应时代与当前保护区发展的需要;制定上岗工作的规章、规定,推行持证上岗,保证各项业务、服务水平的标准化、规范化,督促自身不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职工素质。 (3)岗位激励和奖励机制

建立报酬制度和业绩考核制度及相关约束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制定一系列奖惩条例。对为自然保护和湿地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适时开展岗位创优和评选先进个人活动,以鼓励更多的集体和个人关心和保护湿地建设,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氛围。

12.5管理保障

12.5.1完善制度和强化依法行政管理

(1)国家和地方应建立和完善有关生态系统保护的制度、奖惩规定,健全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和条例,明确职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完善执法机构,强化法制宣传。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条例,使保护区工作真正步入法制化、正规化道路。充分发挥公安的职能作用,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3)执行工程监理制度,保证工程质量。充分发挥行政监察部门在执法领域的监察力度,依法严厉查处乱采滥挖、围湖造田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好湿地动植物资源。

(4)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建立对主要保护对象和景区环境质量、自然景观、动植物群落的监测、评价和预测系统,每年旅游旺季以后提出评价预测报告和改进恢复措施。

12.5.2强调科学决策

保护区应形成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文化结构合理的和谐领导班子,努力实现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建议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使导致重大环境破坏或生命财产损失的当事者,真正对环境与发展的大业负起责任。

12.5.3鼓励引入先进管理措施

(1) 建立目标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逐步实现管理科学化、信息系统化,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

(2)在项目实施中,推行量化考核制度,同时开展同行业、同部门或与其他保护区的经验交流。

(3)在生产管理中,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尊重职工和社区群众的意愿与选择,进行协商式的管理,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针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采取实质性环保处罚措施。在项目建设前、在建过程和项目运营后进行跟踪环境影响评价。

13 投资概(估)算

13.1投资概算依据

(1)《林业建设工程概算编制办法》;

(2)原林业部颁发《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 (3)《江西省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

(4)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提供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

13.2投资概算 13.2.1概算说明

由于本规划是在保护区原有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编制的,已有的投资不再纳入本次投资概算中。对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改扩建工程投资以及新建项目投资,则一并列入本规划总概算内。

13.2.2概算范围

(1)保护区基本建设工程投资; (2)保护区建设设备投资。

13.2.3投资估算

经估算,保护区各项工程总投资为5500.7万元。

按工程项目分:保护工程2035.3万元,占37%;科研工程620.32万元,占11.3%;宣传教育工程156.68万元,占2.8 %;基础设施工程663.19万元,占12 %;社区共管工程1134.00万元,占21 %;生态旅游工程380万元,占6.8 %;多种经营工程120.00万元,占2.1 %;其它391.21万元,占7%。 按投资构成分:土建投资3880.8万元,占70.0 %;设备投资1228.69万元,占23 %;其它投资391.21万元,占7%。

13.3资金筹措

本规划项目主要投资5000.7万元由国家投资和地方配套两个渠道解决。其中:国家投资2500.35万元,占总投资的50 %;地方配套2500.35万元,占总投资的50 %。 保护区经营性建设项目投资,即生态旅游、多种经营工程投资500万元,由建设单位通过贷款、引资和自筹方式解决。

14 效益评价

14.1生态效益

14.1.1增强蓄水,调蓄洪峰

湿地可以很好地发挥蓄水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在一般情况下,赣江、修河、抚河、饶河、信江洪水要比长江洪水来得早,五河洪水与长江洪水不同步,在这种情况下,鄱阳湖可以接受50亿立方米的长江洪水,足以调蓄长江洪峰,使长江下游地区免受严重洪涝灾害。因此,项目建成可以更好地发挥鄱阳湖在调蓄长江及五河洪水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4.1.2净化湖水,疏通河道

五河不断被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所污染,并源源沉积不断的注入鄱阳湖,到了水面宽阔的鄱阳湖后,水流速度明显减慢,沉积物质的沉积速率明显增大,并大量的沉积。在这里的有毒物质,经湖中各种生物的处理,变成无毒物质或各种营养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样可以净化入江湖水的水质,减少长江河道的淤塞,有利于长江水运的畅通。

14.1.3保持养分,改良土壤

湿地的泥土和植物可以贮藏养分,避免下游受过氮和磷化合物的污染而出现富养化

现象。湿地为候鸟、鱼类和牲畜等提供了丰富的水草,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肥料。

14.1.4稳定小气候

鄱阳湖水体的水文、养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湖区乃至整个江西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有着重要的稳定作用。

14.2经济效益 14.2.1经济林

规划种植经济林8000亩,年产值可达2400万元。

14.2.2水产养殖

规划水产养殖面积1000亩,年产值可达600万元。

14.2.3水禽养殖

规划水禽养殖规模为10万羽,年产值可达80万元。

14.2.4水产品加工

建水产品加工厂一处,年产值可达200万元。

14.3社会效益

14.3.1促进经济发展

保护区绚丽多彩的景观资源为开展旅游和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生态旅游区和社区发展旅游业和多种经营,可以为保护区内和周边地区的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保护区社区共管的良性循环。同时也为投资经营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促进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周边群众将会认识到,保护区建设的好与坏,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这样又能达到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的目的。

14.3.2提高知名度

随着自然保护事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和游客将纷至沓来,通过科考、探险、游憩、绘画、摄影、录像和宣传等活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将蒸蒸日上,高知名度带来的各种正效益将不可估量。 14.3.3加速信息交流

随着保护区科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化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对外交往,扩大对外交流,加速信息传递。将有利于引进人才、技术和设备,对尽快提高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管理和科研水平,繁荣自然保护事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4.4总体评价

本次规划完善了保护制度,健全了保护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为顺利开展保护区的各项工作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在生物资源恢复和发展方面,对珍稀物种进行必要的救护,使保护区成为水禽的安全栖息地。

通过多种保护措施的实施,保护区内的负面人为影响将大大减弱,湿地生态系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繁衍生存环境。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保护区内的生物种群,

将在保护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将得到有效保护。

社区建设和生态旅游的加强,使保护区和地方的关系得到增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将更好地为保护区建设和维护提供良好的环境,使鄱阳湖生态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总之,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责任编辑:刘文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52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