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教案1(岳麓版八年级上册)

更新时间:2023-10-13 10: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 第15课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学习目标】: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故事背景:东北军老兵陈广忠,黑龙江人,16岁进入东北军。2010年09月07日老兵非常愤慨。为何?

学生阅读资料:钓鱼岛事件: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列岛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2010年9月7日 一艘载有约15名船员的中国渔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而后又与追踪的另两艘日本巡逻船中的一艘发生碰撞。随后日方登船检查。之后日方非法逮捕渔船船长詹其雄,通过中日双方的交涉,2011年09月25,船长才被释放,而詹其雄之奶奶应其事件火急攻心,撒手人寰。

钓鱼岛事件使陈士兵的思绪拉回1931年,日本又一次侵略中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事变? 【自主梳理】: 自主梳理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_________年9月18日。 2.概况:

⑴日军炸毁______________的一段路轨,诬称中国军队破坏,向东北军驻地_________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占领_________。

⑵国民政府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______________奉命将东北军撤至关内。 3.结果: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______________。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1.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表现:

⑴东北人民: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2)国民党部分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将领 、 英勇抗击日寇的进攻。

2.一二?九运动

⑴背景:1935年,日本策划_________________事变,中国___________危机进一步加深。 ⑵概况: ①时间:_________年12月9日。 ②领导:中共北平______________。 ③主力:北平_______________。

④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掀起了全国 的高潮 三、西安事变

1.背景:①华北事变后, 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

②在全国 浪潮的感召和 争取下

2.经过:__________年12月12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发动“兵谏”,扣押_______________,通电全国,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张。

3.结果:中国共产党以________________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应张、杨的邀请,___________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在共产党代表和各方努力下,蒋介石被迫答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基本结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形成。

一、九一八事变

合作探究:

九一八事变是偶然还是必然的?

资料阅读:战争前夕的日本:1927年6月13日,田中急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和驻上海、天津、沈阳等地总领事回国,研究解决“急务”。最后决定召开一次有军事、外交主要头目参加的专门会议,即后来被人称之为“东方会议”。会上详细讨论中国时局,内阁再次做出出兵济南干涉北伐的决定,公然将中国领土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会议的另一产物就是田中密奏日本天皇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这就是著名的《田中奏折》。《田中奏折》包括21项内容,确定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战略。 师:日本真是国小心大,心达到了哪里? 陈士兵看着兄弟挨抢却不能开枪。这是谁下的命令?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府的反应:事变前: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不顾。”

九一八事变后,又电令东北军:“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自便”

东北三省沦亡,陈士兵撤至关内,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眼睁睁看着3000万东北同胞流离失所。心理十分惆怅。接下来的一幕幕更让他触目惊心。

一幕:伪满洲国成立,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师:其性质?受控于谁?)

一幕:沈阳的沦亡: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东北航空处的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唯一的金库所存现金7000万元,亦被洗劫一空。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 (师:日军占领沈阳,烧杀抢掠,一个沈阳城的损失就达18亿) 一幕:日本在东北的暴行:(多媒体展示:师:日本的残暴使东北同胞们只能流浪他乡) 过渡:面对日本的暴行,东北人民就原作亡国奴吗?

就在陈士兵沮丧的时候,留在东北的战友给他传来一封信,让陈士兵点燃了回乡之梦。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阅读:陈士兵战友的信的主要的三项内容: ⑴东北抗日义勇军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2)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1940年,他中弹牺牲,日军将他进行解剖。日军剖开他的肚子时非常惊讶。敌人在他的肚子发现枯草、树皮、棉絮,就是没有一粒粮食。 )

(3)国民党部分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英勇抗击日寇的进攻。

看了信以后,陈士兵感觉回家的路有了星星之火。可是这点星星之火马上就要被浇灭了。因为日本又将他的侵略魔爪zhao伸向了华北。 1935年秋日本策动了 事变。(师:九一事变,日军占领东北,东北成为日军殖民地,华北事变,日本目的?如果华北成为日本殖民地,那下一步呢?国将破家即亡的危险,所以作为学生,你还有心思读书吗? 应该怎么做? 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去。 学生阅读课本:华北事变

陈士兵一筹莫展的时候,随手拿起一份《解放日报》

报纸来看,看了以后陈士兵按耐不住了。因为报纸头条刊登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救国运

动。

2.一二?九运动

师:性质,意义?(以谁为主体?) 《解放日报》

报刊的副版还刊登了一二九运动后的几条重大新闻:(多媒体展示)(从这可以看出一二九运动后,全国各界纷纷响应,掀起了一股什么浪潮?)

一二?九运动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的高潮,陈士兵也在一二九运动的感召下,也积极筹划还乡大计。这时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一位新战友,并与他金兰结义,但这位战友是一位共产党员秘密加入东北军。一位共产党和一位东北军怎么就志同道合了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目标?

陈士兵和这位新战友追随张学良到达西北,这时陈士兵将新战友引见给了张学良,新战友向张学良宣传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深受感动。 三、西安事变

张学良的三谏:苦谏---哭谏----兵谏

苦谏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亲抵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率军向红军发动进攻,不然就调防东南一带,张苦苦劝说蒋介石,希望他改变内战政策,联共抗日,却遭到蒋介石的训斥。

哭谏:1936年12月7日,张再一次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甚至双方发生了激烈争论,激动处,张学良声泪俱下,痛苦陈词。蒋介石表示:你就是拿枪打死我,剿共政策也不能改变。

张学良被激怒: 1936年12月9日,西安学生纪念一二?运动一周年,举行游行示威,并向蒋介石请愿,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要张学良制止,如果学生不听,就拿机关枪扫射。这道命令深深激怒了张学良。无奈之下发动兵谏。 师:兵谏的时间?

生:了解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

补充:蒋介石派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进攻红军中打头阵,是想让他们在红军作战中两败俱伤,企图坐收渔翁之利。东北军和西北军在进攻红军时受到沉重打击,蒋介石不仅没安慰,反而减少军费,取消被消灭部队的番号,使张,杨认清蒋介石的用心,不甘心再当炮灰。 发动西安事变后,陈士兵忐忑不安。到底怎样处置蒋介石?你们觉得是放还是杀?

辩论会----为何要放掉蒋介石

第一组:何应钦:哈!哈!蒋介石呀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着。(师:学生扮演)

第二组:日本:哼!哼!哼!我一定要挑拨中国人打内战。让他们自相残杀吧!等到他们打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中国就是我的了。

第三组:英美:喔,上帝!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华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促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第四组:(宋氏家族)宋美龄:上帝保佑我的丈夫!我决定明天亲自飞往西安营救蒋介石。有了亲英派的哥哥宋子文的支持,我还要努力争取美国的支持 ,有了英美的支持,我坚信一定能救出我的丈夫。

第五组:中共:杀掉蒋介石会让中国陷入内战中,给日本以可乘之机,也会违背张、杨逼蒋抗日的初衷 。 (师:其实中国共产党也很恨蒋介石,蒋介石一直都想灭了共产党) 第六组同学:代表人民喊出你们的心声:停止 一致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44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