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更新时间:2023-05-04 15:21: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根据---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精神,全面落实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功能和价值,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特制订本体系。

一、评价目的

客观反映辖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状况、学生劳动素养发展水平,深入分析影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相关因素,为改进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把劳动教育评价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纠正以升学率和分数作为评价学校和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促进新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纵深发展,教育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二、评价理念

(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把握育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知行合一,发挥劳动育人功能,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强化过程、多元评价。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方式、参与主体多元。

(三)科学规范、智慧评价。遵循教育评价的基本要求,

严格规范评价方法程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劳动教育评价融合创新,促进评价大数据应用、智能化管理、常态化实施,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精准。

(四)强化应用、以评促学。将劳动教育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结果的科学应用,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与激励等功能,将学校劳动教育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促进劳动教育目标有效达成。

三、评价体系

学校评价

(一)组织管理(20分)

1.组织机构(2分)。学校有由校领导和专职管理人员及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劳动实践工作组织管理机构,分工具体,职责明确。

2.发展规划(4分)。有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发展规划,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有本年度工作实施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力。

3.管理制度(8分)。有完整配套的管理办法、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4.档案管理(6分)。有完整全面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档案;分类清晰、装订规范,存放妥善并便于查阅。

(二)劳动实践场所建设(30分)

1.建设规模(6分)。有劳动实践场所(如种植、养殖、苗圃、果园、水塘、菜园、温室、大棚、花卉、药园、劳技

教室等);基地大小以能组织班级学生开展活动为宜。

2.建设标准(12分)。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具有“景观性、育人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并与校园整体环境和谐统一;挂设知识性、系列化的规范性标牌;做到劳动文化与校园文化巧妙融合。

3.产品开发(4分)。开发一些教材中涉及到的和适合本地区气候生长的动(植)物,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品种和新技术。

4.资金投入(8分)。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产品开发逐年有资金投入。

(三)其他奖励加分

1.在新城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课题研究、劳动实践教学优质课、示范课、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中获得奖励的。

2.承办新城级及以上劳动教育现场会、观摩会、研讨会的;被新城级以上主管部门表彰或宣传报导的。

3.奖励按国家级6分,省级4分,市级3分,新区级2分,新城级1分/次叠加。

教师评价

(一)教育教学管理(25分)

1.教育教学(5分)。依托劳动实践场所资源,对学生进行劳动知识和技能教育和简单、规范的操作训练;能圆满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劳动实践课时计划。

2.学科整合(5分)。依托劳动实践场所资源,能与相关学科紧密结合进行教育教学;整合内容丰富充实,效果好。

3.活动管理(7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并能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各种活动记录和总结、有心得体会,且注重安全教育,无事故发生。

4.师资配备(3分)。配备有一定劳动技术和经验且综合素质较高的专兼职劳动实践课教师。

5.教育手册(5分)。能结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编写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劳动教育指导手册,可以分低、高年级进行编写。

(二)教育教学效果(25分)

1.落实课程计划(3分)。依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积极开设劳动实践课,有学校劳动实践教学计划;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加活动,有安排,有课表,有过程性资料。

2.教育教学质量(6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掌握劳动技术(3分)。初步掌握一些劳动知识、劳动方法和简单的劳动技能。

4.操行评价(3分)。有切实可行的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评价方案,有评价成绩和学生劳动表现鉴定。

5.课题研究(5分)。有劳动教育相关课题,能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热难点和焦点问题,突出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6.成果展示(5分)。有劳动实践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平台,展品种类形式齐全(含各级奖励证书,实物、影像、图表、案卷、标本、模型等),摆放规整,标牌清楚,展视效果良好。

学生评价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鼓励、支持各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一)平时表现评价

要在平时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学生及时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要覆盖各类型劳动教育活动,明确学年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注重从行为表现中分析把握劳动观念形成情况。以自我评价为主,辅以教师、同伴、家长、服务对象等他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改进。要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情况,收集整理相关制品、作品等,选择代表性的写实记录,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二)学段综合评价

学段结束时,要依据学段目标和内容,结合综合素质档案分析,兼顾必修课学习和课外劳动实践,对劳动观念、劳

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建立诚信机制,实行写实记录抽查制度,对弄虚作假者在评优评先方面一票否决,性质严重的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在高中学段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要将学生考核结果作为毕业依据之一。推动将学段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

(三)开展学生劳动素养监测

将学生劳动素养监测纳入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学生劳动素养状况调查,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的监测。发挥监测结果的示范引导、反馈改进等功能。

四、结果运用

(一)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认真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相关要求,将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情况、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及时指导学生记录、遴选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经历及主要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成长档案。

(二)开展“大展示”“大比拼”系列活动。各学区、学校要对劳动教育开展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做好劳动教育成果的积累(如汇总家务劳动日记,家务劳动的感受体会,家庭成员对孩子家务劳动的评价感受等等),同时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每学期定期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示”、“劳动技能大比拼”系列活动,对学生劳动技能、综合运用等情况进行考评,对优秀

学生进行表彰奖励。

(三)树立典型,打造品牌。教育卫体局将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年终考核重点工作范畴,对其进行及时跟踪督导,总结经验,激励先进,打造新城劳动教育品牌。对学校在课程建设、课程开发、经费投入、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等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每年评选“劳动教育达标校”“劳动教育示范校”“劳动教育示范基地”等先进集体;根据教师劳动教育工作手册编写、课题研究、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情况,每年评选新城级“劳动教育优秀教师”10名,在教师节予以授牌表彰。对支持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企业和家庭,颁发“支持学校劳动教育优秀企业”“劳动教育示范家庭”奖牌,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宣传报道,总结新城劳动教育典型事例,通过媒体宣传、正面报道,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社会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44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