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放疗精准治疗指南

更新时间:2023-09-16 21:44: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乳腺癌化放疗精准治疗指南

中日友好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2016年3月8日

本指南,结合《NCCN 2015乳腺癌治疗指南》、PharmGKB及其他资料制定。

综合考虑了如何精准地增加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化疗和辅助放疗的疗效,及如何尽量避免和干预治疗中的毒副作用。

乳腺癌精准治疗基因检测内容,分为:辅助内分泌治疗基因检测组套、辅助化疗基因检测、辅助放疗基因组套。在实际应用中,尚可从这些组套中,选测拟用药物对应的基因,以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一、 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基因检测组套:6、8、10、33、243、244、245 药物 基因 06CYP2D6(2850C>T) 基因中文名 细胞色素氧化酶2D6 细胞色素氧化酶2D6 编码 6 8 10 乳腺癌,AA基因型的患者,代谢药物活性只有GG型的15%,药物易蓄积,代33 谢活性成分4-OH-他莫西芬的活性下降,患者总体生存率较GG型高。GA基因型也比GG型高。GG基因型者总体生存率最低。 244 245 243 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使用来曲唑和阿那曲唑时,出现疼痛(including joint pain, muscle pain, bone pain, arthritis, diminished joint function, or other musculoskeletal problems),244位点的CC和245位点的AA为风险基因型。 当244/245为(TT/AA, CT/AA, CC/GG, CC/AG and CC/AA)时,OR为3.151 ER或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243的T碱基者、242的T碱基者,,使用芳香化乳腺癌,PM者,抗雌激素效果最差,预后差;IM者,抗雌激素效果较差,预后也较差。EM者,抗雌激素效果好,预后好。 临床意义 他莫昔芬 08CYP2D6(100C>T) 10CYP2D6(1758G>A) 细胞色素氧化酶2D6 33SULT1A1(638G>A) 磺基转移酶1A1的638位点,代谢酶 244ESR1(454-397T > 阿那曲唑、来曲唑 C) 245ESR1(453-351A > G) 阿那曲唑 243MAP4K4 (T>C) 雌激素受体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依西美坦 激酶4 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或依西美坦,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 二、 乳腺癌辅助化疗,基因检测组套:13、14、18、21、29、46、58、62、68、91、93、153、154、191、230、246 药物 基因 246FCGR3A(175A > C) 62ABCB1(3435T>C) 13ABCB1(2677T>G) 基因中文名 CD16a,靶点 多耐药基因1的3435位点,药物转运体 多耐药基因1的2677位点,药物转运体 细胞色素氧化酶1B1的*3型,代谢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3A5的*3型 细胞色素氧化酶2C8的*3型 多耐药基因1的3435位点,药物转运体 191CYP2B6 (516G>T) *9 细胞色素氧化酶2B6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1,代谢酶 编码 246 62 13 临床意义 AA、AC基因型者,使用赫赛汀,治疗应答下降,无进展生存期更短。CC基因型者,治疗应答高,无进展生存期长。 TT和CT基因型,紫杉醇类治疗,血液毒性和神经毒性发生率高,疾病控制率和总的生存率,较CC基因型低。 GG型,较TG和TT型,紫杉醇类治疗,抵抗风险增加。 用于评估紫杉醇治疗后存活期。野生型(Leu)CC型无进展生存率比CG和GG型高,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紫杉醇、多西他赛 14CYP1B1*3(C>G) 14 突变纯和型(Val)GG型的预后较差。 (注:14号基因,2通道是野生型,CC型;1通道是突变型,GG型) GG基因型,神经毒性的风险比AA基因型低50%。 GA型的神经毒性风险,也比AA型低。 AA型神经毒性(22 %)风险比GG型(8%)高(OR 3.13)。 AA型临床完全应答率(55%)比GG型(23%)高(OR 3.16)。 58CYP3A5*3 (G>A) 91CYP2C8*3(7225G>A) 62ABCB1(3435T>C) 阿霉素/多柔比星 58 91 62 191 21 TT/TC型比CC型,代谢产物浓度升高,生存率提高 TT基因型,五年生存率约55%,TG和GG型五年生存率约90%。 21GSTP1(313A>G) 表阿霉素/表柔比星 14CYP1B1*3(C>G) 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AA、AG型,与GG型比,应答好,毒副作用轻 突变纯和型(Val)GG型和杂合CG型,应答比野生型(Leu)CC型好,但神经毒性的风险也较高。 细胞色素氧化酶1B1的*3型,代谢酶 14 (注:14号基因,2通道是野生型,CC型;1通道是突变型,GG型) 62ABCB1(3435T>C) 多耐药基因1的3435位点,药物转运体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1,代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代谢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1B1的*3型,代谢酶 二氢嘧啶脱氢酶*2A型,代谢酶 二氢嘧啶脱氢酶*13型,代谢酶 62 21 230 68 14 18 153 TT/TC型比CC型,代谢产物浓度升高,生存率提高 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AA、AG型,与GG型比,应答好,毒副作用轻 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TT基因型,10年生存率高达69%;CT型为60%;CC型仅为45%。 TT基因型粘膜毒性和ADR比CT和CC型高;CT型毒性较低;CC型,副作用风险低。 TT、CT型的副作用风险,比CC型高7.1倍。 CC基因型与GG基因型比,应答弱,神经毒性较低。CT居中。环磷酰胺+表柔比星+5-FU治疗乳腺癌。 1、*2A的GG基因型、*13的TT基因型、2846的TT基因型:DPD 活性正常,5-FU、卡培他滨、替加氟使用标准剂量 2、*2A的GA基因型、*13的GT基因型、2846的AT基因型:DPD活性减少30% - 70% ,易出现氟嘧啶药物中毒,5-FU、卡培他滨、替加氟起始剂量至少减少50% 3、*2A的AA基因型、*13的GG基因型、2846的AA基因型:DPD完全失活,21GSTP1(313A>G) 230 SOD(Val9Ala 环磷酰胺 T>C) 68MTHFR(677C>T) 14CYP1B1*3(C>G) 18DPYD*2A(476002G>A) 153DPYD*13(1679T>G) 154DPYD(2846 T>A) 二氢嘧啶脱氢酶2835位点,代谢酶 154 禁用5-FU类药物,换用其他药物 (注:154基因,1通道为A,突变基因;2通道为T,正常基因) 5-FU、卡培他滨 93MTHFR(1298A>C)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1298位点,代谢酶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代谢酶 93 CC基因型与AA型比,粘膜毒性、肝毒性风险更高。CA基因型毒性风险也比AA型的高。AA基因型毒性风险最低。风险高者,疗效也高。 TT基因型粘膜、肝毒性毒性和ADR比CT和CC型高;CT型毒性较低;CC型,副 作用风险低。 TT、CT型的副作用风险,比CC型高7.1倍。风险高者,疗效也高。 综合677和1298判断5-FU的应答。 68MTHFR(677C>T) 68 21GSTP1(313A>G) rs1695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1,代谢酶 X射线修复缺陷基因1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1,代谢酶 多耐药基因1的3435位点,药物转运体 AA基因型,治疗应答差,毒副作用大。 21 AG基因型,居中。 GG基因型,治疗应答好,毒副作用低。 29 46 CC:增加生存率和应答,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但神经毒性风险降低。 CT、TT:降低生存率,粒细胞减少风险低。 AA、AG:增加肾毒性,降低生存率,弱应答 GG:肾毒性低,生存率高,应答较好 GG型血液毒性风险最低、疗效最好 21 AG型其次,有一定血液毒性 AA基因型,血液毒性风险最高,铂类治疗,应答最差 TT基因型者,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生存率较高, 62 CT型较CC型转移风险低,生存率较高。 CC型,转移风险最高,生存率最低。 TT基因型,治疗应答和粘膜毒性等ADR比CT和CC型高;(应同时使用VB12、含蛋氨酸的复方氨基酸、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保护口腔粘膜。若有腹泻,对应68 处理) CT型应答和毒副作用较低; CC型,治疗应答和副作用风险均低。 CC型,MTX浓度相对较低,肝毒性、血液毒性风险较低。 初始剂量:正常。然后,根据患者反应,进一步调整 29XRCC1(1196T>C) 46ERCC1(18191871A>G) 21GSTP1(313A>G) 卡铂、顺铂 62ABCB1(3435T>C) 68MTHFR(677C>T)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代谢酶 62ABCB1(3435T>C) 多耐药基因1的3435位点,药物转运体 62 CT型,MTX浓度较高,肝毒性风险增加4.32倍,粘膜毒性风险高1.16倍。初始剂量:减少~20%。然后,根据患者反应,进一步调整 TT型,MTX浓度较高,肝毒性风险增加8.62倍,血液毒性风险增加1.88倍,粘膜毒性风险高1.3倍。初始剂量:减少~40%。然后,根据患者反应,进一步调整 甲氨蝶呤 68MTHFR(677C>T) 93MTHFR(1298A>C)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代谢酶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代谢酶 68 93 TT基因型粘膜毒性和ADR比CT和CC型高;CT型毒性较低;CC型,副作用风险低,可用较高剂量。 CC基因型,粘膜毒性和ADR比AC和AA型高。AC型毒性较低。AA型毒性低,患者甚至可使用较高剂量,以获得较好疗效。 需要将677与1298位点结合起来综合判断 三、 治疗 乳腺癌辅助放疗,基因检测组套:21、29、94

基因 基因中文名 临床意义 21GSTP1(>G) 乳腺癌放疗 AG、GG,纤维化的风险OR比AA型高2.75倍。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1 AG、GG型,2-3级纤维化的发生率68.3%。 AA型,2-3级纤维化的发生率31.7%。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308A基因型,与AG和GG型相比,放疗后纤维化及其他损伤的OR为2.6-4.0。 位点 2036例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纤维化评分:GG –0.054、GA 0.108、AA 0.421 X射线修复缺陷基因1 乳房纤维化发生率,CC型比AA型,HR高2.03倍 94TNF-α(308G>A) 29XRCC1(1196 T>C)

四、

乳腺癌简介

乳腺癌是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乳腺癌的生长发展与雌激素的关系早被临床所重视,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是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的二种激素受体,了解ER、PR具有以下意义:

1、估计乳腺癌的预后。任何组织分化均包括了形态与功能两个方面,ER与PR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分化高或差功能亦高或差,此即提示ER、PR阳性者预后较好,阴性者预后较差的理论依据。文献报告高分化乳腺癌96.9%ER阳性,即低分化的仅17.7%阳性,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者ER阳性占66.7%,而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ER阳性46.6%,一般认为ER阳性者复发率低,生存率高。同时测定乳腺癌ER与PR,凡ER阳性者约2/3PR阳性,PR阳性的乳腺癌较阴性者复发率低3.6倍,临床Ⅲ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4个者,其ER与PR阳性率均低于I期及II期伴淋巴结转移少于三个者(P<0.01),同时ER、PR与5年生存率有关,二者均阳性者高于阴性者。在晚期乳腺癌患者,ER、PR均阳性者化疗反应率为77%,而两者均阴性者仅11%。有人作大样本PR连续测定9个月随访发现,PR始终阳性者预后明显优于始终阴性者,比较与预后有关的诸因素中,腋窝淋巴结转移数(P<0.0001)及PR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3x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