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风暴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5-29 10: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假期读了学校推荐的《新教育风暴》,感慨颇多,头脑也如同经历了一次风暴,使我对教育和现状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引发了对自己教育实践的思考。

书中王能智老师的“校本地理”课程、地理实践活动,把地理的学习拓展到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把高中的地理两年学完了,这一切,深深吸引了我,这是我从做学生时就梦想的授课方式,现在我已经做了老师,可这依然是一个梦想,作为教学在第一线的教师深感惭愧而又无能为力。

作为老师,我也认识到了: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窗边的小豆豆》)可是作为一个老师,如果成绩上不去,谁会认可我们?我们哪有机会去发现这“优良品质”?哪有机会去发扬光大?哪有机会培养有个性的孩子?我们只能一方面将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另一方面将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在夹缝中寻找机会,等待机会。还记得王能智的徒弟何英茹留给作者的最后一句话是:“没办法,我们很渺小。”有多少普通的教师在这种现实的压力面前屈服。

最近新教育又喊得沸沸扬扬,各种形式的阅读也拭目以待,真希望大家不要搞花样,不要图虚名,能扎扎实实的将这项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教学工作中,能向王能智老师一样给孩子设计一堂堂属于他们的课程,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作为一名教师,关于教育问题的书,我也读过一些,且无不为之动容。然而,王宏甲老师的《中国新教育风暴》却在我的思想里掀起了从未有过的风暴。收获如下:

一、不要扼杀孩子的天赋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譬如独立思考,其实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个孩子天生就是有个性、有思想的。一个人如果不会独立思考,那不是没有培养出来,而是在成长中被大人们扼杀了。

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某种天赋或智能,要去诱导启发他们,不要苛求他们。比尔.盖茨曾对他的母亲说“我爱您,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是在我干的事情里寻找值得表扬的地方,我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时光。”相反,如果家长的要求太过苛刻,就会扼杀孩子身上的某种天赋,压抑某项智能的发展,因而耽误孩子的一生。不要去学鲁迅先生笔下的“母鸡般的爱\,要付出真爱,就要理智,要讲科学性。更有甚者,有些家长或老师,不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去平等对待,而是把孩子作为一种为他人争强好胜的工具,一种体现他们赌注人生的筹码,苛求孩子必须这样那样,来满足自己的这样那样的梦想。

二、探究是学习的一种艺术

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能够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内部琢磨出什么,不管多么调皮的孩子,心都是向上的,是“正螺旋状态”。

国际2 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完整意义上的学习。“学会认知”,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怎样去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学习者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才能具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经历像科学家一样的研究、探索、创造的过程,感受到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

三、中国的教育转型势在必行

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就像拔河那样争夺,撕扯着学生和老师。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虽然现在社会一再要求减负,可是情况又怎样呢?语文新教材,课文多又长,生字多而难,知识点繁且杂。数学新教材,知识点增多,又不系统。许多知识像挤牙膏似的,从一年级一点点挤到六年级。在各年级,力大了,学生胃胀,会消化不良;力小了,学生又吃不饱,会营养不良。新教材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导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比较辛苦的,只有少数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为什么不等到学生有能力学时再去学呢?

四、教育要充满信心

“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望。”这是作者对老师和家长提出的希望。那么我想说只要不对孩子失望,我们的教育就大有希望。

我们经常这样想,是否应该释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地玩耍、欢乐,享受成长的快乐?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和八股取士制度在内容和形式虽然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本质没有发展,新课改口号喊得地动山摇,但应试教育却稳如泰山,缺乏人性,没有尊重个性。

中国教育界的改革必将经历一场更猛烈的风暴。面对这场即将来临的风暴,作为一名教师,我就像那只搏击长空的海燕,高声欢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人类文明史是通过教育才得以代代延续和发展的。早在1995年,宏甲就想写本有关中国教育的报告文学。他在写《智慧风暴》的同时,关注、思索着中国教育的许多问题。从那时起,他对我国教育的现状和世界教育大趋势进行了广泛调研和深度思考: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面对一场世界性的教育大转型,中国应该有怎样的新教育?中国何以要进行这次重大教育转型?何于一定要告别旧教育,迎接新教育?我们已经做了哪些变革,还有哪些不足?

宏甲思想敏锐,视野广阔,看问题深刻,有思辨的大智慧。他把中国教育放到世界文化背景中去观察思索、感悟探索新教育之路。以上这些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在《中国新教育风暴》一书中有了鲜明的前瞻性的答案。此书全方位真实记述当今中国教育正发生重大转型,其间“包含着需要改变教育思想、改变国家《教学大纲》、改变课程标准和教材、改变教学方式、改变考试评价制度的巨大工程,将深刻改变新世纪所有中国人的知识构成和命运。”宏甲在书中深情地呼唤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教育新风暴中接受神圣的洗礼。

全书十五章,前十三章从“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什么”,说到“国内外大学变革走向”;从“保护天赋”说到“放下成才观念,培养生存能力”。书中既介绍了“北京的探索”、“浙江教育转型”、“中国西部边远地区的教育”和“国家发动课程改革”等情况,讲述了我国教改先行者们艰难而卓有成效的足迹,还介绍了美国教育转型的来龙去脉。宏甲把自己亲历亲见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学生、对老师、对家长以及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深切理解。

“今日之教育,就是未来之中国”,书的后两章是探究篇,分述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嬗变和大清帝国的教育转轨,这是我国历史上先后两次的重大教育转型,而我们当前正进行有史以来第三次重大教育转型。为什么说是第三次?宏甲在序章中说:

第一次基于铁耕问世,“官学制度”在春秋战火中失去垄断,新兴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开始聚徒讲学,出现了孔子等诸子百家。第二次是蒸汽机出现,西方工业的冲击致使中国教育从学“四书五经”全面转向“文史地数理化”。第三次就在当今。

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中充满睿智,许多独到的见解体现在每一章后所附的“相关思索”中。宏甲认为当今学子生长在信息化平台上,他们的能力被低估了,旧教育的“小鞋”已经让他们穿得很难受;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机器,读书学习不该是漫长的苦役,并非苦读就能成功;“加强班”其实是花高价加强过时的学习方式等等,所有这些提法都在我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宏甲在书中指出众多急需变革的同时,还给我们绘出新教育波澜壮阔的远景——

“现在,一个新教育时代正躁动于母腹,它的出生,必将改变学生们的学习命运,改变很多人的前途。”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熟悉宏甲的作品,是良知和责任驱使他呕心创作。读了宏甲的新作,我再次体会到,作家写出的东西要有分量,有独特的风格,一要有曾经沧海、丰富独有的阅历;二要掌握渊博的知识,有独到的眼光;三要有崇高的人格,有颗善良的心。宏甲用热血铸成的《中国新教育风暴》,是一部广阔的中国教育纪实。我相信这本新力作,必将会像他的《无极之路》、《智慧风暴》等书一样,再次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及良好的社会反响。

看完第一篇《一堂“经典教学”课》,我不竟拍案叫绝,作为深受应试教育迫害的我们这一代,是多么希望后人能脱离苦海,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可以轻松的要学,而不是被迫的硬塞。 “学生们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已经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一句话点透了中国填鸭式的教学现状,刺破了原本自豪的蒂固根深。前辈们总是毫无保留,无私地把自己的学识、经验传授给辛辛学子们,希望他们能少走弯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可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掌握的只是枯燥的数字,干巴的文字,学生们学起来会有劲吗?真的学进去了吗?良苦用心回报给您,回报社会的又是什么,高分低能儿,还是被拦在校园门外的“独脚”?

我的一位同窗好友,一直被我们这班同学羡慕、佩服,因为他理科出奇的好,可可笑而又残酷的一考定终生,击碎了他年轻的心梦,因为他烂烂的英语。可能有些人会对我的抱不平说,谁让他不用功呢。我曾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学外语,他的回答是“不感兴趣”。那时如果他能能够碰到一位像王智能一样的老师,搞一次社会实践研究什么的,让他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学,让他产生学习的兴趣,那他的人生从此将可能会被改写。可惜当时的老师只是说大三门,很重要。

当然老师也有他的无奈,因为考试的制度,因为教学的大纲。现代的考试沿袭着旧时的科举,大喊大叫的课改,为什么是更多的补课和悲惨的自杀事件,一句俗语点之“换汤不换药”。王宏甲老师通篇长论,对我很有感触,可我现在能做的也只有拍手叫好罢了。那么这篇文章该让谁看呢?不仅仅是我们,更为要好好琢磨的应该是那些制定文字的人,为什么课该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更糟?

我曾和一位小学老师开玩笑说:“我们幼儿园素质教育是实实在在地搞,可一到你们小学,不到半年,前功尽气了,他们还不得背那沉重的有形或无形的书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老师和家长还是看见着那威严的指挥棒,家长想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可是怕将来孩子快乐不成,老师也希望学子们能在蓝蓝的学海中自由穿梭,可是怕数字不饶你。呵呵!哎~~

先知先觉者,举着旗子领头走;后知后觉者,喊着口号跟着走;不知不觉者,不哼不哈跟着走;反知反觉者,唱着反调,调头走。王智能老师是好,离不开上头的理解和支持。亿万人口中先知不多,反知反觉也不多,多的是后知后觉,更多的是不知不觉,而不知不觉呢,有

的可能假装着不知不觉,怕说了也白说呗。改革需要的是更多的先知先觉,来带动、推动车轮轱辘往前转。而更应该做那先知,成那先觉的可能是那些制定文字的人。 我们现在是很认真地在搞课改,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闪光点,可就像原中国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感叹的一样“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现在市面上的现状是:素质教育是做出来的,来哄那些参观者的;应试教育呢,领导实在不舍得放,也不敢放,因为怕影响了分数,影响了升学率,影响了学生的前途。这就出现了改革所必然要经历的历程,上下脱节,沟通失衡,但常此以往必将自欺欺人,固步不前。那么怎样打破这个怪圈呢?

中国的教育想搞个彻底更新,就要能够大胆的百花齐放,一味的前怕虎后怕狼,将是举步唯艰。改革的过程中总会有不少的不足,我们要事先能有这份勇气。我们需要的是走出去,拿进来,而不是舍不得手中印着青花的碗。

到处喊着下雨了,下雨了,可抬头望望雨在哪呢,昂或落个几滴,有时下一小阵毛毛雨,怎么样?都不解渴啊。让我们心中充满着希望对着那深邃的天空,大声说:“让暴风雨下地更猛烈些吧!”

我深深地希望并相信,我们的后来人能够在暴风雨后,在绚丽的彩虹下,作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更为自由、快乐并幸福着!

一、茅塞顿开——走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境地

新课程改革、新课标的说法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作为教师,我们从2001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不断接触这些字眼了。在认真阅读了《中国新教育风暴》这本书以后,我从宏观理论的高度认识到教育改革是世界潮流,我们中国正处在教育转型的历史时期,而课程改革正是教育转型的关键所在。课程改革的最集中体现就是综合课程的使用。透过课改实验区的种种现象,我深刻认识到那些勇挑实验重担的教师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英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最优秀的老师。这些认识犹如一阵阵清风,拨去我眼前的团团迷雾,使我对全国上下正在进行的课改热潮,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走出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境地。

二、一个变教师为导师的时代

“导师”的理解应该为“引导型”老师,就像《中国新教育风暴》一书中王能智老师所倡导的教师要“设一个圈套让学生去钻”,“让学生把手放开,把脑放开。”新教学理念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就要求我们教师做一个引导型教师,而非“输灌型”教师。新形势下的教学主体在这里发生了改变,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这里,不再是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学,因为老师说的与专家说的可能有很大分歧,专家说的与网上最新出现的也可能有很大不同。到底谁是正确的呢?现在,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于每个学生。学生就在我与课本、我与课堂、我与老师、我与同学、我与学校、我与家、我与人们、我与社会、我与环境、我与未来、我与??中认识我,建设我。这就要求老师是个“通才”,不仅能引导学生学习课本适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去,到生活中去。在这个变教师为导师的时代,我们老师最应该做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三、学习是最好的阶梯

要做好以上这一切并产生效果,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扩展知识面,培养学生佩服的、过硬的教学业务水平,提升教学艺术,完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机灵,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成为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个性魅力的人。这个目标很高,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我相信,树立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第一步。没有目标,偶然的收获只能是昙花一现。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首先,我们应该向书本学习。书本是我们永远的老师。只有不断研究、体会、反复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3u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