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
更新时间:2023-06-01 15:2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06年11月
第35卷 第6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
Nov.,2006
Vo.l35 No.6
草原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
白音查干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 草原文化是草原旅游业的灵魂,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必须紧紧围绕草原文化这个核心内容进行开
发,才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强有力的吸引力。目前,内蒙古的很多草原旅游景区景点已经无法满足国内外游客渴望领略大草原和了解草原文化真谛的愿望,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产品供给互不对称现象;内蒙古草原旅游业中的大多数景区景点以及很多旅游企业已经意识到草原文化对草原旅游业的重要价值,并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浅层开发现状表示不满意,他们有着深层开发的要求,渴望在文化和技术方面得到有效支持。因此,当前内蒙古草原旅游产业中缺少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制约草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试图从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度、知名度、开发难度进行阐述和分析,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 草原文化;旅游开发;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7623(2006)S2 0011 15
一、简谈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度
地理决定历史,远古时代尤为明显。草原历史文化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地理背景,亚洲大陆东南面临太平洋,受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明显,而西北远离太平洋,加上印度洋暖流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由此中国西北部地区湿润度越往西北越低。正是这种气候、地缘、地貌的影响,即在距离递减规律的影响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普遍温暖湿润,西北内陆地区普遍干燥少雨。这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的北部地区形成为茫茫的大草原和雄浑的大沙漠戈壁,南部地区为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之国,形成了南方的农业文明和北方的牧业文明。明代长城路线走向基本与400毫米降水线重合,明长城实为一条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线,以北为蒙古高原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以南为中原湿润气候区,因此历史上以明长城为农牧分界线和农牧文明的分界线。
中国历史疆域及其变迁,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很难理清的问题。但现在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以鸦片战争前上下5000年,方圆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时空范围内的民族和所建立政权均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这个大家庭中历史上以明万
里长城为界,形成南北两大文化单元,即中国北方草原地区以游牧民族为主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单元和中国中原及南方地区以农耕民族为主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单元。因此,一部完整的中国历史是由中原及南方农耕民族的历史和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历史组成;一部完整的中华文明主要由中原及南方的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组成。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及其草原文化,作为鲜明地域特点的文明,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经过鸦片战争后巨大而深刻变迁的社会环境中,在中国境内比较完整地保留和传承草原文化的地区和民族,唯独内蒙古大草原和蒙古民族。因此,今天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只有内蒙古自治区有资格成为草原文化的真正载体。内蒙古能够拥有中华文明两大主源之一的草原文化,从体量上几乎占据中国古代历史文化1/2分量,因此,内蒙古在全国是文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内蒙古不仅拥有世界级草原,更拥有辉煌厚重而世界知名的草原文化,因此,从理论上,讲内蒙古草原旅游业拥有可开发利用的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
(一)关于草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先开发内容
长城以北,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北方草原,
[收稿日期]2006 07 15
[作者简介]白音查干(1949 ),男,蒙古族,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自远古以来就是人类聚居的家园。从大窑文化、河套文化和红山文化看,上至4、50万年,下至5000年前,整个石器时代,这里一直有古人类的活动,并留下自己极具特色的丰富文化遗产。进入夏商周时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先民荤粥、土方、鬼方、犬戎、严狁、北狄等部族,已经活跃在北方草原历史舞台上。战国秦汉以后,中国北方草原上首先出现过匈奴、东胡、月氏、鲜卑、乌桓、乌孙、柔然、突厥、回鹘、黠嘎斯、党项、契丹、女真、蒙古等很多阿尔泰语系草原民族,这些民族对北方草原地区进行开发经营过程中和自身的繁衍生息与兴旺发达过程中创造了北方草原原生文化。同时,这些草原民族不仅在草原上建立过很多地方性政权,而且往往奋发南下,在中原建立过许多王朝,或挥师西进在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建立过许多国家,甚至建立过横跨亚欧大陆的世界帝国。这些民族在南下和西进过程中与东西方民族交汇融合,在新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又创造了次生文化,深深影响了其他文化,并永远留下自己的文化痕迹。中国24部正史中都有专纪专门记载草原民族的历史,其中的9部正史全部记载了北方草原民族史,波斯文、阿拉伯文等其他多种文献中也保留下大量的历史记载。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创立了辉煌的历史,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并且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和世界历史的格局。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原历史文化资源,但不一定所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都具有旅游资源本质,因此,我们要依据旅游资源学理论对内蒙古的草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筛选。本着系统完整地展示草原历史文化的原则,从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近期最起码应该选择大窑文化、河套文化、红山文化、匈奴文化、鲜卑文化、突厥文化、契丹文化、蒙古文化,进行旅游开发,争取尽快建立起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业的完整系统,解决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缺少文化内涵的问题。
大窑文化。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33公里处大窑村南山二道沟发现了数千件石器以及灰烬遗址和动物化石。1979年,文化部确认它为目前已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人类石器制造场所,并命名为 大窑文化!,证实 大窑文化!遗址的时代为距今40-5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相当于周口店北京猿人生存时期。大窑文化遗址不仅有石器、化石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展示着草原历史文化的远古开端,更有背靠阴山,面临土默川,黑河水环绕其边的优美环境。而且文化遗址区内还有具备观光价值的无字天书、磨光巨石、双龙含蛋、百米古洞等景观。大窑文化位于首府城市呼和浩特近郊而有了中心城市依托,并处在北京至呼和浩特的110国道近旁而拥有了现代交通的优势。因此,大窑文化具备了现代旅游的价值和开发条件,经过努力把大窑文化开发成为草原文化旅游链中的一环,加强呼和浩特市的民族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草原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
河套文化。1922年,中外考古学家在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苏河畔首次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后经多次深入考察和科学发掘,发现了数十件古人类化石、石器、炭屑和大量的动物化石。考古学家们经过研究正式命名为 河套人!,并确定为距今3-7万年前的人类,属于晚期智人。河套人遗址中出土了丰富的实物文化,不仅标志着远古草原历史文化延续中的重要节点,而且在中国原始社会历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早已被写入各类历史专著和大学教材中,成为众人皆知的著名文化。河套文化散落在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地带,这里沙漠和黄土相间,地貌丰富多样,地形浑厚迭次,尤其萨拉乌素遗址正好处在国内仅有的沙漠大峡谷中,得到自然环境的有力支持。河套文化地处内蒙古、陕西、宁夏交界处。西安至银川和西安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交通在此交汇。元朝以前,萨拉乌素周边地区是整个鄂尔多斯高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区,有着统万城等多处其他文化遗址,并在这些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基础上三省区已经开发了巴图湾、统万城、水洞沟等旅游景点。因此,河套文化以其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较高旅游吸引力的同时,具备了现代交通条件和三省区联合营销的优势市场。充分利用上述优势条件,把河套文化开发成为整个草原文化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完善草原文化旅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红山文化。在内蒙古地区从东到西普遍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其中东部的扎赉诺尔文化、中东部的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中西部的庙子沟文化和白泥窑子文化、西部的阿善文化和朱开沟文化等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些文化的发现足以说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人类活动的频繁性和草原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诸多文化中红山文化在国内国际最为著名。红山文化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1955年正式命名。之后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属于红山文化类型的多处遗址和大量文物。红山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通过多年的挖掘和研究,最终发现了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辽河流域古代文化圈,震撼了整个考古界和史学界。红山文化中发现的坛、庙、冢为代表的大型礼仪性建筑群体,石雕和泥塑的祖神造像,以及铜器的冶铸等文化遗址和实物的发现,证实了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并存的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存在。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经过长期研究和著书 中国文化源新论#,认定红山
文化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原生文明,应该称其为 中华文明曙光!,并由此发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了 多元一体!论,得到学术界的共鸣和普遍承认。红山文化中首次出土了玉龙而令文化界惊奇不已,被誉为 中华第一龙!。龙是中原农耕民族崇拜的图腾,更有后来的中国人都称之为 龙的传人!一说。红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在各种书刊中不断地出现,同时进入大学教科书,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红山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拥有很高的知名度而吸引着国内外客人。围绕红山文化出现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博物馆和文物展览室,最初的红山文化遗址也已开发成为森林公园。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周边地区,主要文物就在市博物馆展出,最初的选址也坐落在市郊,具备了良好的旅游开发条件,并且早已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今天我们要重新认识红山文化在草原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在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在已有的基础上作为一个重要品牌加强对红山文化的旅游开发,文化上有力支持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业。
匈奴文化。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和河套地区,是匈奴民族的发祥地。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建国至公元91年北匈奴西迁欧洲,匈奴人整整300年成为草原历史舞台的主人。匈奴人创造的游牧文化为整个草原文化奠定了基础,其政治、经济、文化、民俗被后来的北方草原民族全面继承和光大。匈奴人在其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北方草原各民族和第一次统一整个北方大草原地区。在当时,中国历史上出现中原地区400年的秦汉王朝和草原地区300年的匈奴帝国,形成两大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集团并举的局面。匈奴冒顿单于把草原地区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与中原发生频繁的交往,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为以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匈奴呼韩邪单于推行附汉政策,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标志着汉匈政治上的统一。公元48年匈奴人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逐步南迁进入中原,并与汉族杂居不断汉化,其后裔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建立过汉、前赵、北凉、大夏等政权。其中,南匈奴首领刘渊,利用匈奴等各民族人民的起义,推翻腐朽的西晋王朝,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 永嘉之乱!,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产生过巨大影响。北匈奴西迁进入欧洲,引起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奠定了今天欧洲民族格局形态,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确立。匈奴民族是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民族,今天匈奴人已离我们远去了,然而他们又给后人留下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匈奴文化中至今保留下来的有昭君墓、匈奴青铜器,以及在汉匈关系中产生的秦汉长城遗址等有形文化;也在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北史#等正史中以文字记载形式保留下来的大量的无形文化。匈奴有形文化中的昭君墓早已被开发为旅游产品,并被评为3A级景点。呼和浩特市又每年定期大搞昭君文化节,利用昭君文化促进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匈奴青铜器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观赏价值很高,鄂尔多斯市已建成相当规模的青铜器博物馆,游客可以参观欣赏。秦汉长城遗址在内蒙古境内分布最广,保存最好,其包头段秦长城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沿居延汉长城一线发现了大量汉简,引起世人瞩目。现阶段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对匈奴文化的开发利用非常有限,深入研究和开发的余地很大。要在现有匈奴有形文化基础上,物化匈奴无形文化,把匈奴文化作为北方草原民族文化中的亮点,进行重点开发已成为当务之急。
鲜卑文化。鲜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北方草原民族,他们兴起于内蒙古大兴安岭一带,活跃于汉晋北朝时期。匈奴人退出草原历史舞台以后,鲜卑人由大兴安岭走向草原历史舞台,在其首领檀石槐率领下,建立了鲜卑军事大联盟国,定都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上的弹汗山。据 后汉书 乌桓鲜卑传#记载,鲜卑 南抄缘边,北距丁零,东却扶余,西击乌孙!,尽据 匈奴故地!。此后,鲜卑人分裂,以部落为单位不断进入中原,鲜卑慕容部在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其中的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鲜卑宇文部在北朝时期建立了其中的西魏和北周等国;鲜卑拓跋部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建立了代国和北魏王朝。其中尤以鲜卑拓跋部,乘淝水之战和前秦的土崩瓦解,公元386年建立北魏王朝,定都在内蒙古和林县境内的盛乐城,并奋力征战,统一中国北方地区,结束了中国自五胡十六国以来13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在北方草原民族中,鲜卑虽不如匈奴在欧亚大陆影响广泛,但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却比匈奴更值得重视,因为鲜卑人开创了北方草原民族入主中原的先河,在中国北部建立一系列政权,把广大的北方草原游牧区和黄河流域农耕区置于同一政权之下。鲜卑拓跋人建立的北魏王朝不仅统一了中国北方,而且为了维护和巩固这种统一,孝文帝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各民族和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空前加强,对中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自我更新注入活力,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鲜卑人最终融入中原汉族和其他草原民族之中,鲜卑人也为旅游业留下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鲜卑人的无形文化主要保留在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北史#、 魏书#、 北齐书#、 周书#等正史之中,其中 北
史#和 魏书#、 北齐书#、 周书#是中国24部正史中专门记载北方草原民族历史的史书。中国佛教四大石窟,都与鲜卑人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些有形文化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点,给所在省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内蒙古作为鲜卑人的故乡,有拓跋鲜卑的发祥地嘎仙洞,有北魏早期首都盛乐城遗址,有北魏皇帝的度假圣地辉腾锡勒草原,有参合陂之战的古战场。但内蒙古至今还没一个展示鲜卑文化的旅游景点,对鲜卑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的研究开发,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如何开发利用鲜卑文化,已经成为内蒙古旅游业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突厥文化。今天的准噶尔盆地和阿尔泰山是突厥人的真正发祥地。 周书#中称: 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突厥人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再次统一草原,成为草原历史舞台的主人长达200年,而且突厥文化覆盖整个蒙古高原,其影响延续400多年。突厥人,与匈奴人和蒙古人齐名,在所有北方草原民族中,曾经是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三个民族之一。突厥人的无形文化主要在 周书#、 北史#、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等多个朝代断代史中。这些正史中对突厥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等做了很多介绍。突厥人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建立过突厥汗国,东突厥汗国、西突厥汗国、后突厥汗国等政权。唐以后突厥沙陀人进入中原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唐、晋、汉三个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东突厥人和后突厥人不断南迁,进入中原逐步融合于汉族中,同时将突厥文化带到中原引起李唐一朝的胡化风潮,并对中国文化做出重大贡献。西突厥不断西迁,进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建立很多国家,其影响今天尤在。突厥人是我国北方草原民族中第一个有自己文字的民族,用突厥文刻写的 阙特勤碑#、 毗伽可汗碑#等石刻碑流传至今。突厥人在大草原上也留下很多有形的文化,例如大量的突厥石棺墓、突厥石人、城市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有很多突厥石棺墓和石人以外,在呼和浩特市境内有东突厥国的首都大利城遗址和后突厥首都黑沙城遗址。尤其关山九十九泉是突厥可汗的度假圣地,东突厥启民可汗盛情款待隋炀帝于此。今天的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就是历史上的草原民族历代帝王的度假圣地,但是内蒙古草原旅游业中至今还没有一个突厥文化景区,这是一大缺憾,最起码在辉腾锡勒草原景区依据真实的草原历史文化开发突厥文化景点,有利于现有十几家雷同性景点的改造工作,同时有利于全区草原文化旅游系统的确立。
契丹文化。契丹人为鲜卑族宇文部的一支。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地区是契丹民族的发祥之地。契丹民族在中国北方建立过长达200多年的辽王朝。辽朝灭亡后,契丹人又在我国西域和中亚地区建立过长达80多年的西辽王朝,西辽灭亡后又有部分契丹族在今伊朗建立过长达80多年的起儿漫王朝。契丹人建立横跨草原和中原的辽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贡献多、影响大的古代民族。契丹人创造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契丹人的历史文化主要记录在 辽史#、 金史#、 宋史#、 新五代史#、 旧五代史#等正史和 契丹国志#、 金辽史#、 资治通鉴#等其他重要史籍中。契丹人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和中原地区留下大量的有形文化,其中辽代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尤为突出,保留下的建筑很多,例如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山西大同华严寺、辽宁义县奉国寺、河北蓟县独乐寺等契丹寺庙;又如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木塔 山西应县木塔,以及风格独特的辽代八角砖塔遍布河北、北京、山西和内蒙古。契丹的寺庙和契丹的佛塔,都有距今900多年的历史了,个个成为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吸引着现代旅游者。内蒙古是辽王朝的龙兴之地,辽朝的首都临潢府遗址和辽大明塔、林西县白塔,呼和浩特市万部华严塔等三个辽塔,尤其从内蒙古境内出土了很多辽代文物,成为省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中契丹陈国公主墓和吐尔基山辽墓震惊国内外。内蒙古有着丰富的契丹文化资源,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展示契丹文化的旅游景区,因此,加强对契丹文化的开发研究,是摆在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业的迫切任务。
蒙古文化。蒙古民族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和自治民族。蒙古民族源于鲜卑、契丹和室韦鞑旦,蒙古人从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走向大草原历史舞台,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北方草原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之后蒙古人数次西征建立了四大金帐汗国,同时不断南下建立元朝统一了全国。成吉思汗及其子孙,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最终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帝国,对中国历史,乃至对世界历史做出巨大贡献,其影响至今尤在。蒙古民族有自己的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蒙古民族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舞蹈、绘画艺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蒙古民族创造的蒙古文化极其丰富而知名度很高。内蒙古的旅游主要依靠内蒙古大草原和蒙古民族文化民俗两大垄断性资源,打出 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内蒙古草原上出现了数百家以蒙古文化为基本特色的草原民俗旅游点;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庙、元上都遗址等蒙古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陵寝和文化遗产早已开发成为旅游景点,大召寺,五当召等很多蒙古黄教庙宇也成为游人必去的观光
点;以草原文化为背景的蒙牛等现代企业也成为旅游热点。蒙古民族的马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等在旅游业中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就连以蒙古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也取得不小的成绩。总之,在旅游市场的作用下,全区旅游业打草原和民族品牌已成共识,并且对蒙古文化的开发利用确实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蒙古文化的开发水平,整体上讲仍然处在肤浅或简单层面上,远远没有得到全面、正确、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全区草原旅游景区景点和其他旅游企业迫切渴望在蒙古文化研发方面得到有力支持,因此对蒙古历史文化的旅游开发仍然是内蒙古草原旅游产业的首要任务。
(二)关于草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内容
蒙古民族民俗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亚洲大陆北部地区的茫茫大草原上繁衍生息和兴旺发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自身的发展和从草原一次又一次走向中原以及走向世界的历史跨越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公元8世纪开始,蒙古人出现在大草原上,公元9世纪开始,原来的突厥化大草原转变成蒙古化的大草原,蒙古人成为亚洲北部大草原历史舞台的真正主人。在草原历史的演替中蒙古民族全面继承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蒙古民族还发展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并将其推向巅峰。今天,蒙古民族仍然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她们至今仍然保存和传承着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因此,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记录在各种文字资料中的北方草原民族文献民俗和传承至今的民间民俗。
世界性现代大众旅游兴起之后,神圣而神秘的内蒙古大草原和蒙古民族民俗,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由此开始,内蒙古大草原和蒙古民族民俗具有旅游资源的性质。根据大草原和蒙古民族民俗两大垄断性旅游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开展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草原旅游业,并取得巨大的成功。蒙古民族民俗成为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的文化核心,内蒙古大草原因为有了蒙古民族民俗内容而具有文化性、多样性、综合性旅游资源,从而提高了草原本身的品位和吸引力。同时大草原为蒙古民族民俗提供了背景环境,成为展示蒙古民族民俗的大舞台。蒙古民族民俗正因为有了大草原自然环境而变得那么和谐立体,充满生命活力。因此,内蒙古大草原和蒙古民族民俗相互补充,相互加强,成为不可分割的资源统一体。蒙古民族的民俗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对草原旅游来讲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但是不一定所有的民俗内容都具有旅游资源性质和旅游开发价值。我们应该以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的双重身份出现在旅游资源地,按照旅游筛选原则,从蒙古民族民俗文化宝库中选取旅游业所需要的内容,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目前,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业主要开发利用了以蒙古包为主的居住民俗、以蒙古袍为主的服饰民俗、以摔跤赛马为主的竞技民俗、以肉乳为主的蒙古餐饮、以牧户为载体的草原牧业、以马队迎接为特点的接待礼仪、蒙古歌舞为主的表演艺术等七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内容。经过实地调查,上述七项主要内容中,对蒙古歌舞和蒙古接待礼仪的开发利用最为成功;对蒙古包,蒙古服饰,蒙古餐饮的开发利用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不少;对蒙古竞技文化和草原牧业旅游内容的开发利用相对较差,需要加强研发力度。总体上讲,由于过去对蒙古民族民俗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或受转化能力的限制,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业对蒙古民族民俗文化内容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因此,深入研发蒙古民族民俗文化,提高草原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已经成为今后内蒙古旅游工作中的重点。
1 蒙古歌舞与草原旅游。蒙古歌舞蜚声国内外,中外游客来内蒙古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亲身享受到纯正的草原蒙古歌舞。在调查中了解到,来草原的旅游者有三大兴奋点,其中之一就是听到和看到草原歌舞无不兴奋和激动。尤其在草原旅游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鄂尔多斯婚礼!等节目,将蒙古歌舞与蒙古族的民俗相结合,并打破舞台演出的局限性,直接走进游客中间,与游客互动,游客可一边享用蒙古餐饮,一边观看蒙古歌舞,还可以不时参与婚礼歌舞节目当中,做到演员和游客共欢,取得巨大成功。因此,蒙古歌舞一开始就成为内蒙古草原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和一个重要产品,满足了来内蒙古的所有中外游客欣赏和亲身感受蒙古歌舞的需求,成为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业的一大品牌。虽然蒙古歌舞是内蒙古草原旅游业中开发最为成功的产品之一,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仍然存在着美中不足的问题,继续深入开发的余地还很大。例如蒙古歌舞的专业化和舞台化现象仍然过强而民间化相对弱,这样无法满足游客参与其中的要求,因此,今后各草原景区景点注意开发像安代舞那样的歌舞结合的易唱易跳的,老少皆宜的蒙古民族民间歌舞,丰富草原旅游内容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同时要探讨自治区、盟市、旗县各级各类专业文艺团体如何为草原旅游服务的途径和方式,把蒙古歌舞和草原旅游推向新的高度。
2 蒙古接待礼仪和草原旅游。蒙古民族是一
个十分好客的民族,蒙古民族的接待礼仪内容特别丰富,甚至有时几乎多得达到繁琐的程度。近年来,内蒙古草原旅游业从丰富的蒙古民族接待礼仪中有选择地开发出了马队迎接、敬献哈达、唱歌敬酒、下马酒和上马酒等接待礼仪,把握和体现了蒙古民族接待礼仪十分隆重热烈的基本特点。蒙古民族的接待礼仪主要由迎接礼仪、敬客礼仪、送客礼仪三大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内蒙古的草原旅游业根据旅游本身的实际情况较好地开发利用了蒙古民族接待礼仪,为草原旅游增添了色彩,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调查中也存在一些缺憾,例如送客礼仪做的不到位或干脆不做。如果我们依照蒙古民族礼仪,在路边设立敖包,马队送客送到路敖包,并顺时针绕敖包一周,祝福游客一路平安的同时热情话别。这样不仅使蒙古民族的接待礼仪更加完整,而且真正体现蒙古民族对客人自始至终敬客尊客的传统民俗;在敬献哈达的礼仪中也存在一些失误,献哈达时一定献给客人的双手之上而不能直接套在脖子上,蒙族和藏族献哈达的区别就在于此。另外,唱歌敬酒过程中存在过分逼酒现象,要求唱歌后必须喝干杯中酒,其结果严重歪曲蒙古民族饮酒文化规则的同时对外界造成不良影响,结果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有人害怕逼酒而不敢来草原。蒙古民族饮酒文化中只有敬酒而没有干杯和碰杯这个概念,而且敬酒时敬三杯,每杯礼让三次,以此表示三三九杯敬酒的重礼。蒙古酒文化的核心是量力而行,在饮酒过程中尊客的礼仪必须到位,一定要喝者唱歌用银碗敬酒,客人接过敬酒做完萨查礼之后能喝则喝,不能喝则可以不喝,敬酒者绝对不能逼酒。蒙古民族饮酒禁忌有一条 不可逼酒!的忌讳,如果逼酒被视为用心不良。据了解过去由于草原旅游景点缺少各种活动项目而为了留住游客,把唱歌敬酒的敬客礼仪篡改成恶意逼酒的手段,久而久之不但形成一种很坏的酒风,而且给外省人留下蒙古人或内蒙古人好喝酒、好逼酒的可怕印象,损坏了草原旅游业的声誉,甚至损坏了自治区的对外形象。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对蒙古民族传统民俗的开发利用中存在大量的失误,如果我们把这些失误彻底改进,真正恢复蒙古民族中的高雅隆重、热情友好、轻松欢乐的文化氛围,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将出现新的面貌。
3 蒙古包与草原旅游。蒙古包对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业来讲,既有观光功能又有使用功能。通过蒙古包既能展现蒙古民族风俗民情,又利用蒙古包做游客接待中心、餐厅、客房和歌舞厅等服务设施。蒙古包已经成为内蒙古所有草原旅游景区景点的基本建筑形式和文化特色,可以说没有蒙古包就没有草原旅游业,蒙古包对内蒙古草原旅游业产生的极其重要的价值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对蒙古包及其居住民俗的开发利用确实取得一定的成绩,旅游景区景点出现了大量的传统蒙古包,同时利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创造了多种新式蒙古包,甚至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包和最豪华的蒙古包。在新的时代和新的需求下,蒙古包及其居住民俗取得新的突破已经成为内蒙古草原旅游业迈上新台阶一个标志。但是,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对蒙古包及其居住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深入,已开发的新的产品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失误。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的传统居室,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蒙古包的形状、结构、色彩、布局、功能、尺寸比例、制作技术、装饰装修,不仅完全适合蒙古高原上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民族游牧征战的社会生活,同时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包含着许多文化信息和科学技术内容。由于蒙古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从事的经济活动不同,所追求的审美要求不同,因此,蒙古包具有形圆、色白、计时、环保、折叠等几大基本特征。蒙古包的 圆形!特征是由蒙古高原平坦辽阔的地形、冬春季节多大风和秋冬季节多暴雨暴雪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的;蒙古包内部的天地日月组合造型独特,与蒙古民族对天地日月的认识和崇拜有关。蒙古包的乌尼杆围绕天窗形成日月光芒四射状,并具有了计时功能,这是蒙古包与其他任何居室相区别的又一大特征;蒙古人自古尚白贵白,象征纯洁、真诚、光明和希望的白色做蒙古包的基本颜色,以此祝福大草原的光明未来;蒙古包由木制构件、毡制构件和带索构件等三大基本结构组成,在建造和迁居过程中从不使用泥土和砖瓦,因此不产生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而具有难得的环保居室的特点;蒙古包完全适合于蒙古人的游牧和征战生活,具有折叠式可拆装移动的特点,而且拆装和搬迁规范化和程序化,速度十分快捷方便;蒙古包的天窗、乌尼、哈那三者之间有严格的黄金比例,每一个构件都要标准化生产,每一个构件都有严格的选材要求,整个制作技术科学简单,蒙古包的结构和制作在建筑学上得到极高的评价;蒙古包的内外布局规范,艺术性文化性装饰装修十分讲究,尤其围绕蒙古包的生活起居形成的一整套民俗文化。
蒙古包是草原文化的结晶,是展示和了解蒙古民族风俗的一座殿堂。但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很多旅游景区景点的蒙古包存在着结构不完整,比例不对称、布局不合理、色彩不正确、装饰装修的文化风格混乱等诸多问题和失误,已经影响到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的形象。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必然要以蒙古包为蒙古民俗文化的基本载体,在开发利用蒙古包及其民俗文化过程中,必须遵循蒙古包的基本文化特
点和技术标准,任何创新都要坚持蒙古包的基本特征。内蒙古的草原旅游的提升,首先用规范的文化和技术标准改造旅游景区景点的各类蒙古包开始,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蒙古包建设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和歪曲现象,使内蒙古草原旅游景区景点焕然一新。
4 蒙古饮食与草原旅游。蒙古民族的饮食及其饮食文化古老而自成体系,不仅成为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而且成为内蒙古草原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内蒙古的草原旅游景区景点都在经营蒙古餐饮,把蒙古餐饮作为 风味餐!推向旅游市场。来内蒙古的游客都要品尝蒙古民族的饮食和领略蒙古民族的饮食文化,蒙古餐饮及其文化通过草原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早已从旅游景区景点进入大中城市,甚至出现大有从内蒙古走向全国的发展势头。但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蒙古餐饮及其文化在开发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蒙餐依旧是在家常菜系阶段而宫廷菜系的挖掘不够、蒙餐的加工工具开发不够、餐具器皿不配套、蒙餐用中餐技术制作、蒙古饮酒文化被篡改、餐饮文化过于市场化、蒙餐厨师队伍的文化水平普遍低,至今没有正规化培训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蒙古餐饮及其文化的正常发展和提高。对此全区旅游界和蒙餐界早已迫切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蒙餐及其文化的研发、规范和培训工作,改变目前的落后状况,早日向中外游客展现蒙古餐饮及其文化的真正魅力。
蒙餐是世界三大菜系中的重要组成之一,蒙古民族在蒙古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里,长期从事狩猎和游牧经济过程中,以及不断南下和西进与东西方文明的接触过程中,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创造了丰富独特的饮食品及饮食文化。蒙古人习惯把食品以其基本颜色分为白食、红食、紫食、青食等几大类。所谓白食是指以奶为基本原料加工制作的奶食品,所谓红食是指用牛羊肉为基本原料加工制作的各种肉食品,所谓紫食是指以粮食为基本原料加工制作的各种食品,所谓青食是指用蔬菜瓜果制作的各种食品。蒙古人习惯把传统饮品以其基本原料为依据划分为奶饮料、茶饮料、汤饮料、酒饮料等几大类。奶饮料是指以牛奶、马奶、驼奶、羊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各种饮品,茶饮料是指用青砖茶、红茶以及其他植物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饮品,汤饮料是指用不同肉和骨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各种汤,酒饮料是指用酸牛奶酿制的奶酒和用马奶酸化制作的马奶酒。蒙古餐饮不仅拥有草原羊肉、牛肉、马肉、驼肉和牛奶、马奶、羊奶、驼奶,以及高寒农作物炒米、莜麦、荞麦和野葱、野蒜等多种野生菜果等亚洲北方草原独有的多种原料和调味品,而且有自己配套的宰杀、储存、烹制加工的技术、方法和程序,也有成套的加工工具和使用器皿。蒙古人尤其精于肉食品和奶食品的加工,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奶粉和肉粉的加工方法,并依靠精心加工制作的高营养、高热量、高浓缩的肉奶食品作为军粮,为征服世界和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提供了重要保证。征服世界的民族,首先必须有征服世界的食品,蒙古餐饮为蒙古民族兴旺发达做出过巨大贡献,也对世界食品菜系做出贡献而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蒙古饮食由蒙古民族的生存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决定,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蒙古人早已认识和特别重视新鲜饮食品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每当重大庆典和招待重要客人时都要现宰羊,用新鲜饮食品招待客人,蒙餐具有十分讲究新鲜饮食品的特点;蒙古人在蒙古高原的干燥环境中从事户外游牧经济活动,这样,人体水分容易消耗而饮品的需要量往往高于食品需要量,因此蒙餐具有十分讲究各种饮品的特点;蒙古人为了适应长期游牧和征战生活的需要,特别擅长提炼饮食品的精华,经过精心提炼出来的浓缩食品,具有高营养、高热量、耐食用、体积小、重量轻、不易变质、便于携带的特点,完全适应了游牧生活和行军菜系的加工制作的实际需要;蒙古传统饮食品以肉、乳为主,又精于提炼加工饮食品的精华,这些食品均属于高营养、高热量、高浓缩食品,少食即可满足人体需要,蒙餐具有 少食为上!的十分科学的饮食文化特点。蒙古人自古就有 分餐就食!的传统习惯,这种习俗今天仍然有所保存,蒙餐文化中有十分讲究卫生和文明的分餐制特点;另外,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多次南下入主中原和西进统治中亚西亚乃至东欧当过统治民族。蒙餐中的烤全羊、火锅系列等很多蒙菜十分豪华大气,宴席间都有歌舞表演,敬酒和上烤全羊时都有 德吉礼!、 祝福礼!、 萨察礼!等烦琐的礼仪,蒙古传统饮食及其文化习俗中至今保留着浓厚的贵族化特点。蒙餐不仅像中餐一样讲究 色、香、味、型!,而且更讲究菜肴对人体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元朝御厨忽思慧的 饮缮正要#充分反映了这一思想。忽思慧是蒙古人,他成为中国药缮的鼻祖。书中反映了蒙餐、中餐和中亚西亚菜肴,充分证明蒙餐的博大精深和它的世界性特点。
蒙餐中包含的分餐、健身、营养平衡等文化内容,非常符合当代人的消费理念而深受游客的欢迎。蒙餐中的豪华大气和贵族化文化特点,非常适合大型庆典和各种宴请场面,因此,内蒙古当地人都到蒙餐馆请客已成时尚。只要我们认识和重视蒙餐及其文化对草原旅游业的重要作用,认真挖掘整理蒙元时期的宫廷菜系,完全可以恢复和创新蒙餐及其文化。
5 蒙古服饰与草原旅游。极具民族和地区特色的蒙古服饰是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蒙古服饰与草原自然环境,以及牧区社会生活组合成为一道靓丽的景观,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了蒙古民族的风俗和民情。内蒙古的草原风情旅游业,把蒙古服饰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在考察中仍然发现蒙古服饰时装化、舞台化、趋同化等现象十分严重,存在着文化上的深层挖掘不够或各地区各部落服饰的开发不够等诸多问题。
丰富性是蒙古服饰的第一大特点,蒙古人生存在蒙古高原四季分明的气候环境中,人们必须有四季服饰;尤其蒙古高原地区的冬季漫长而寒冷,人们不仅使用各种面料而且还需要用各种贵重的皮毛来制作衣服;再加蒙古民族居住的地域辽阔多样和部落众多,蒙古服饰与其他民族服饰相比,显得特别丰富多样。豪华性是蒙古服饰的又一大特点,蒙古民族长期以来主要从事游牧经济,人们把好多财产转变成金银珠宝并以服饰的形式随身携带在身上。蒙古服饰显得珠光宝气,十分豪华,尤其由游牧文化的开放性特点决定,蒙古服饰极为华贵张扬。文化性是蒙古服饰的又一大特点,以蒙古帽为例,帽顶子象征一个人的气质或朝气,帽缨子象征一个人的兴旺与发达,帽檐象征一个人的气运的升腾和飞黄,帽子后边的飘带象征着为主人召唤福气;以蒙古袍为例,白色标志纯洁和吉祥,红色标志温暖和热情,蓝色标志辽阔和雄伟,绿色标志繁衍和生息,黄色标志灿烂和崇高,蒙古服饰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也极为丰富。蒙古服饰的功能性特点也十分突出,以蒙古袍为例,具有多功能性特点,白天可以穿着,晚上可以当被子盖,而且穿着快速方便和完全适应马背生活的要求;以腰带为例,同样具有多功能性特点,使蒙古袍紧贴人身起保暖作用,而且保护骑马人的内脏不受颠簸,还可以在腰带悬挂刀剑、弓箭、火镰等物件,便于游牧和征战中随时使用;以蒙古靴子为例,它能护踝壮胆,防止骑马时磨破小腿部,同时在草原上行路时保护脚部,防止被荆棘撕破或虫蛇袭击。蒙古服饰的艺术性装饰特点也十分突出,以男女蒙古袍为例,不仅色彩鲜艳丰富,而且都要滚边镶边,用金银做纽扣。以男女装饰为例,主要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翡翠、琥珀、绿松石、青金石等重要材料制作,把蒙古民族服饰的艺术性、装饰性、使用性、保值性和随身携身性特点体现的特别突出。蒙古服饰具有部落性特点,由于蒙古民族分布地域广阔,部落众多,加之各地区的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促成了各地区和各部落蒙古服饰的一定区别。
总之,蒙古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许多独具风采的衣冠服饰。蒙古服饰完全适应了蒙古民族生存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和海拔高、地形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符合了蒙古民族从事的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和社会生活,也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审美观念、思维特点和风俗习惯。蒙古服饰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早已形成鲜明的民族特点、地区风格和独特的缝制工艺,以及服饰民俗文化。蒙古服饰及其民俗极为丰富多彩,对蒙古服饰文化的开发中必须充分尊重蒙古服饰的基本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发出不同功能、不同部落的使用性强的蒙古服饰,才能克服目前草原景区景点在服饰文化方面的存在的各种缺陷,还可以解决不同草原景区景点在服饰上存在的雷同现象,提高整个草原风情旅游业的民俗文化品位。
6 草原牧业经济与草原旅游。大草原自然环境、草原牧业经济环境和蒙古社会文化环境才能完整地具备一个草原旅游环境。同时草原牧业经济又是草原旅游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草原上的地形、地貌和植被,草原上的蒙古人、蒙古包和民俗,草原上的成群牛马驼羊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性的草原旅游资源。草原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依据草原旅游资源的综合性特点进行平衡开发才是。虽然有些草原景区景点也开发了访问牧户、骑马、骑驼等一般的牧业观光性和参与性旅游活动项目,但是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业对草原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落后于其他内容,存在着开发不合理或结构失调现象。甚至草原旅游景区景点多由外来投资商投资经营,把当地牧民排出在草原旅游之外,牧业和旅游相互完全脱离,存在着旅游效益大量外流现象。
蒙古民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游牧民族。蒙古人历史上长期牧养牛、马、驼、绵羊、山羊等五畜。他们的这种五畜混养的多样化的畜牧经济模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内涵着深刻的先进经济思想。首先蒙古人的五畜共养的畜牧经济,对自然草场的利用率很高,可在同样的草原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其次,五畜共养才能完全满足游牧民族一年四季的衣食住行必需的生活资料。北方草原民族正是在这种相对独立的畜牧经济基础上形成了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集团,对中国历史文化做出巨大贡献。再次,五畜可相互补充,共同兴旺,促进了草原畜牧经济的发展和长期繁荣。又次,五畜共养才能有效进行四季游牧,有效利用草原的同时保护草原和躲避自然灾害。蒙古民族从事的草原游牧经济,完全适应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天然草场,形成没有投入只有产出的高效益的经营模式,从中可以了解到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蒙古民族从事着世界上十分独特的多样化游牧经济,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牧业生产技术和游牧文明。尤其蒙古民族是世界上养马最多的民族,他们依靠马的力量和马的速度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蒙古人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马,不仅骑马打仗、围
猎、放牧、旅行、运输,甚至可以骑马健身和骑马治病。蒙古人对马的开发利用达到极致。在长期的牧马、相马、驯马、用马的过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马文化。今天的牧区蒙古人仍然传承着草原游牧文化,其中的马奶节,珍珠节等很多生产性节日,以及唱歌认仔、五畜起名、做耳记、打马鬃等很多有趣的牧业生产技术和民俗,完全可以开发成为多种旅游产品。
草原是草原旅游业的自然环境基础,草原牧业是草原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草原旅游业不能脱离草原牧业社会环境,草原旅游产品不能缺少草原牧业内容,草原旅游业的开发应注意其完整性,内蒙古草原旅游业要尽快改变对草原牧业开发利用中的缺憾。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创造的草原牧业经济,内容丰富,知名度极高,吸引力很强。中外游客来内蒙古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观看大草原,而且非常希望通过草原牧业经济亲自了解和亲身参与蒙古人在草原上创造的草原游牧生产活动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俗风情。因此,内蒙古草原旅游业有必要重新真正认识和研究开发蒙古民族游牧经济及文化,必须尽快改变目前对草原牧业旅游开发利用的落后现状和把牧业经济的载体牧民排出在外的做法,通过旅游展现游牧文明的真谛,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促进内蒙古草原旅游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7 蒙古民族竞技、游艺文化与草原旅游。对内蒙古草原旅游景区景点进行全面考察过程中,发现比较大的景区景点都对蒙古民族的摔跤、赛马、射箭等竞技文化进行一定的开发利用,少数大型旅游接待点还可以组织那达慕大会,为草原旅游增添了不少的色彩。但是对整个蒙古民族民间竞技和游戏文化民俗的开发利用还非常有限,已开发的项目也仅仅处在简单的表演阶段,尤为很多草原旅游景区景点的经营者不甚了解蒙古民族的民间竞技和游戏民俗,因此也就没有开发意识。事实上蒙古民族民间的竞技和游戏民俗事项很多。根据其基本特点大体可分为体力竞技和脑力竞技两大类,而且这些竞技和游戏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色,具有很强的竞技性、游戏性、参与性、娱乐性和文化性,非常适合开发成为旅游产品。以蒙古式摔跤为例,有雄壮独特的摔跤服,有美好的入场赞词和长调歌曲。摔跤手入场时都要跳鹰步舞和狮步舞,有传统的游戏规则和裁判,对获胜的前几名进行重奖和授予荣誉称号。以蒙古式赛马为例,根据马的不同步法进行快马赛、走马赛马、颠马赛,也根据马的不同齿龄分大马赛、四岁马赛、三岁马赛、小马赛等多种多样的比赛。赛马开始和结束时都有隆重的仪式,要唱长调赛马歌和十分美好和幽默的祝词。另外还有各种障碍赛和马上技巧、马术表演等内容。如果我们
充分了解和尊重蒙古民族传统竞技和游戏民俗的基
础上,突出这些竞技民俗的群众性、表演性和参与性,进行有效开发,必将获得巨大成功。蒙古民族的竞技和游戏民俗文化中还有射箭比赛、掷布鲁比赛、赛驼、马球、滑冰、滑雪、赛雪橇等很多体育竞技项目,也有吉日格、帕日吉、嗄拉哈、蒙古象棋、木牌等多种智力竞技项目。因此,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对蒙古民族竞技和游戏民俗文化的开发余地很大,通过对蒙古民族竞技和游戏民俗文化的开发来解决很多草原旅游点,因为参与性和娱乐性产品少,进得来,出得去但留不住人的问题。这个长期困扰草原旅游点的问题,如果通过深入开发蒙古民族竞技和游戏民俗文化而得到解决,那将内蒙古的草原旅游业的文化档次和经济效益提高一大步。
二、要谈草原文化的知名度
对旅游产业而言,知名度就是优质旅游资源。
草原文化在历史上的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早已转化成为今天的极高知名度。草原文化的知名度,对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产业来讲,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内蒙古的 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旅游业从产生到发展,不仅要依靠了现有草原和民俗资源优势,同时还得益于草原文化的知名度。事实上,内蒙古的草原风情旅游依靠现有的草原旅游资源和已有的草原文化知名度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拥有了自己的地位。但是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业作为文化型产业,对草原文化知名度的开发利用还比不上自治区内的乳品、羊绒、食品、餐饮等行业内的企业。例如,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集团、草原兴发、小肥羊等与草原畜牧业和蒙古民族餐饮文化有关的企业,依靠内蒙古大草原和草原文化知名度获得全国市场的认可。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纵然有其很多具体的原因和条件,但谁也无法否认草原文化在其背后的巨大促进作用。草原文化的极高知名度对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产生着巨大的广告作用,实际上草原文化的知名度为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业做了数千年的免费广告,只是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她的巨大促进作用,也没有学会充分利用这个巨大的广告效应来发展内蒙古草原旅游事业。
(一)在中国政治文明史上的知名度
在中国封建社会2300年的历史上,将近1000年是由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历史上大草原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和英雄辈出的地方。北方草原民族自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不断越过长城,或饮马黄河长江拥有半壁山河,或统一全国指点江山。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草原民族鲜卑、匈奴、羯、氐、羌,进入中原建立很多政权,史称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草原民族匈奴、鲜卑等入主中
原,建立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5个王朝,史称 北朝!;唐朝皇帝李氏家族到底属于中原农耕民族还是草原游牧民族?学术上至今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但李氏家族最初由北魏北方六镇起家带着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进入中原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李氏家族与鲜卑人的关系密切到理不清的程度,因此整个李唐王朝的胡化特点是历代所公认的。李氏家族本来出身于内蒙古大草原,而文化等很多方面带着浓厚的草原文化特点进入中原建立唐王朝的;接隋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地处中原和主导地位的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中,由北方草原民族沙陀人建了唐、晋、汉三朝;宋辽金元时期,由契丹族建立了辽朝,由女真族建立了金朝,由党项族建立了大夏国,由蒙古族建立了元朝;明清时期,由满族建立了大清王朝。这些北方草原民族作为一种新兴的政治力量不断入主中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内蒙古是上述北方草原民族的摇篮,也是全国32个省、市、区中出皇帝最多的省份。从旅游心理学角度讲,内蒙古大草原是最神秘的地方,也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辽金元、清朝等四次大的民族融合时期。而这四次民族大融合都与北方草原民族南下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南蛮、北狄、东夷、西羌与华夏族融合,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我国主体民族 汉族;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乌桓、铁勒、高车、羯、氐、羌等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与中原汉族融合,中原汉族大量南迁长江流域,与南方山越民族融合,形成全国性的民族大融合,汉民族得到发展;宋、辽、金、元时期,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北方草原民族,像湖水一般层层进入中原与中原汉族融合,使汉族素质得到提高;清朝时期满族大举入关,不断融入到汉族中,中原汉族又大规模闯关东和走西口,不仅再次引起民族大融合,最终彻底改变了东北和华北地区民族地理和文化地理,为关内外的政治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由北方草原民族引起的上述几次民族大融合,对汉民族的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产生巨大积极的影响,至今汉族作为统一的大民族,却由蒙古人种和马来人种等两个不同人种组成,长江以北的汉族多属于蒙古人种,长江以南的汉族多为马来人种,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北方草原民族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做出的巨大贡献。几次大的民族融合不仅促进了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同时通过民族融合推动了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也使两种文化具有渊源关系,这一切非常有利于开展省际旅游。
北方草原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辽阔疆域的奠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蒙古民族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广大的王朝, 元史#卷58 地理志#称: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幅员之广,皆不逮元。!元代将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真正纳入中央王朝的直属版图,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满族建立清朝,再次统一大漠内外和天山南北,加强了对青藏地区的统治,在清乾隆年间疆域达到除元代以外的中国疆域最广阔时期。因此元朝奠定了近代中国疆域的基础,清朝巩固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元朝和清朝均为北方草原民族所建立的大一统中央王朝,他们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辽阔疆域的形成与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今天的北方草原民族汇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我们才有了今天13亿人民赖以为生的辽阔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北方草原民族是我国历史的创造者,北方草原民族是我国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主要开发者,其贡献永远不可磨灭。
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建设也做出过贡献。其中以 省制!为例,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政治生活。政区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之一,政区制度直接关系到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政区制度的变化直接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关系。历代十分重视政区制度的制定,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中国行政区划大体出现过郡县时代、道路时代、行省时代三个阶段,其中第一级政区直接反映中央与地方的敏感关系而变化很大,秦汉为郡、魏晋南北朝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明清为省。源于蒙元断事官的行省制度,打破中原传统,采取 犬牙交错!的新原则,结果成为既能保证中央集权,又能发挥地方能动性的好制度,因此元以后明清两代上承元制执行了省制,进而近现代同样执行行省制。由此也能看出草原文化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贡献和影响至今尤在。
(二)在中国经济史上的知名度
欧亚草原,从大兴安岭一直延伸到黑海之滨。这里纬度相对较高,自然降水较少,不适于发展种植农业。但这里地势平坦辽阔,气候干燥凉爽,分布着大面积的类型齐全的大草原,十分适合发展草原畜牧业。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顺天而为,根据欧亚草原地带的自然环境资源,选择畜牧业生产方式,把捕获的野生食草动物驯化成家畜,开始发展草原畜牧经济。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经营畜牧业的过程中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牛、马、驼、绵羊、山羊等五畜共牧的草原畜牧业。五畜共牧可以充分利用草原,并提高单位面积草场的生产效率;五畜共牧可以充分利用五种牲畜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提高了畜牧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五畜共牧的前提下方可在广袤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可在大范围长
距离游牧;五畜共牧,才能完全满足游牧民族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形成独立的经济形态。北方草原民族创造的这种五畜共牧,顺时而为,四季游牧的草原游牧业经济,以十分简便的方式科学利用草场,把草原游牧经济变成没有投入只有产出的高效益经济,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下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生产方式。北方草原民族以五畜共牧的形式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畜牧经济体系,解决了游牧民族的生活和生产必需品,同时以游牧的方式保护了草原自然环境,使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游牧的方式躲避蒙古高原上经常发生的干旱和雪暴等自然灾害,保护了畜群。这种先进的草原游牧经济,历史上在欧亚大草原上得到空前发展,北方草原民族正是在这种先进的高效益的游牧经济基础上不仅成为世界上养畜数量和品种最多的著名游牧民族,而且在这个经济基础上形成强大的政治、军事、民族和文化集团向外发展,成为推动古代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种五畜共牧和四季游牧的高效益先进经济基础上产生了世界闻名的草原文化。
中国历史上,秦汉和匈奴时期,中原单一农耕经济和草原单一游牧经济完全形成。由于其单一性决定,两种经济产生内在交换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共生经济区,这就是中国南北必然要走向统一,形成统一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不断交换过程中,草原得到所需的大量手工业品和农产品,丰富了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中原获得所需大量畜力、战马和过冬的皮毛等畜产品,促进了中原牛耕农业的发展和改善了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条件,古代中国最大的物资交流和商品交换发生在中原和草原之间,结果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北方游牧民族从草原一次次入主中原带去很多畜牧业生产技术和其他经济制度,采取了很多非常有特色的经济政策,促进了中原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鲜卑拓跋入主中原建立北魏王朝,之后孝文帝进行改革,其中经济上在草原牧场共用制度的影响下,执行均田制,不分胡汉贫富授给露田和桑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减轻了人民的租调,缓和了社会矛盾, 魏书 食货志#上明确记载: 于是海内安之。!均田制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成功的土地制度自北魏开始北朝五国和隋唐王朝都执行该制度,均田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和生产影响最深刻的土地制度。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国家之后,元朝皇帝忽必烈在中央成立劝农司,采取了一系列的 重农!或 劝农!措施,其中由官方出面编修农书,制定农桑之制和组织指导农业生产,推广农业技术帮助农民科学种地,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总之,北方草原民族入主中原以后,顺应自然环境,逐渐农业化的同时也采取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种政策和制度,曾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做出过独到的贡献。
丝绸之路起源于东西方人类文明中心之间的相互吸引。在这些文明中心之间隔着高山、荒漠和巨川,然而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依靠奔驰的骏马,一直扮演着联系东西方文明的中介人角色。汉唐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通往中亚西亚,直接与东方文明中心连接,出现张骞、甘英、法显、玄奘等著名使者,经济文化交流得到空前发展,但汉唐丝绸之路仍然处在民间交通阶段,路途十分艰辛坎坷,相互交流十分有限。可是到了蒙元时代,东西方陆路交通进入鼎盛时代,出现著名的两条草原丝绸之路,钦察道东起元大都,中经元上都、哈拉合林、阿尔泰、黑海直接通往欧洲;波斯道东起元大都,中经元上都、丰州、黑城、哈密,接西域丝绸之路通往地中海。草原丝绸之路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蒙元时期不仅修路架桥,更是沿途设驿站,派站丁备好马,保证丝路的安全快速和畅通。蒙元时期丝绸之路发生本质性变化,由原来民间道路变为官方道路,天堑变通途,商使相望于草原丝绸,东西方科技、文化、经济、人员的交流出现前所未有的局面。这个时期出现耶律楚材、长春真人、常德、普兰卡尔宾、鲁卜鲁克、马可波罗、汪大生等众多使者和 西游录#、 长春真人西游记#、 西使记#、 柏朗嘉宾蒙古行记#、 东方出使记#、 马可波罗游记#等很多专门记载东西交通的游记。总之,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留下世代传颂的美名。
(三)中外军事史上的知名度
游牧和征战是草原民族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史记 匈奴列传#中称匈奴人 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功以侵伐,其天性也!。从匈奴人到蒙古人,他们所从事的游牧和围猎等主要生产活动本身与骑射征战等军事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日常生产活动每个人得到很好的军事训练。蒙古民族的传统风俗中,男子必须学会和精于骑马、射箭、摔跤三项技能,被称为 男儿三艺!。游牧民族的风俗中从古至今有着让孩子从小学会骑马适应游牧生活的严格要求。男孩儿自幼学骑射增长胆识,因此善于骑射是草原民族的天性。他们每年进行几个月的围猎活动,从观察气象气候和地形地貌,派出多股探马进行不断的侦察,组建中军和左右翼军进行包围,进行有序冲杀歼灭,完全与行军打仗相一致,一场围猎活动
实际上就是一场实战演习。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居室、服饰、饮食等生活民俗很大程度也完全适应了征战的需要。
例如:蒙古包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它是可拆装可移动的居室,拆装完全规范化和程序化,两个人可用半小时便拆卸装运或仅用一个小时可搭建完成。因此,游牧民族的移动速度往往快于中原军队。以蒙古袍为例,正好符合了草原民族历史上长期游牧和征战生活中经常出现紧急情况的要求。蒙古袍一般宽大厚重,白天穿着不仅保护全身,夜晚睡觉时可脱下来当被子盖,出征打仗时无须另外带行装;蒙古袍又穿着极为方便迅速,只要扣上前襟和腋下两道扣子,即可完成穿着过程,每当战争状态,一旦蒙古包外有紧急情况,牧人(战士)立即起身随手穿上盖在身上的蒙古袍夺门而出,显得特别方便迅速。以草原民族饮食为例,他们多以肉乳为食,并精于提炼饮食的精华,创造了奶粉和肉粉等食品和加工技术。把一头牛的肉全部加工成肉粉装入牛本身的膀胱内,用几十斤牛奶加工成一斤奶粉或奶酪,远征时每人随身携带几只装有牛肉粉的皮口袋,意味着一个人带走几头牛的肉,用餐时只取一点点肉粉即可制作出一碗肉羹,完全够一个人充饥和满足人体所需热量;同样骑士们随身携带精制的奶粉和奶酪,每天出征时取一小点奶粉或奶酪放入皮制水壶,加入几碗水后挂在马鞍上,奶粉在水的溶解下,以及马的奔跑晃动中变成一壶奶饮料,饥渴之时只喝几口便可解决问题。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这种经过精心提炼出来的饮食品,如同现代的军用压缩饼干,但远远优于它。这些浓缩食品,营养成分高,耐食用,不易变质,而且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完全适合游牧和征战生活。古代北方草原民族就是凭借这种高营养、高热量、高浓缩食品,解决了大军远征中的后勤供给问题,军事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北方草原民族生产生活中的军事化成分很多,因此他们的整体军事素质很高。再加北方草原民族拥有当时最先进的骑兵部队,军事上长期处于优势,对中原的军事产生很大影响。在中国古代史籍中确切记载,中原地区最早组建骑兵的实例,应该是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开始。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赵国信宫召开五天的会议,会议上做出一个惊人的重大决策,要变俗胡服,习练骑射。要骑射,首先要胡服,于是赵武灵王毅然冲破保守派的阻挠,带头脱掉褒衣博带、宽袍大袖的中原衣冠履,穿上适合骑射的胡服、胡带、胡靴,头带雄雉尾羽装饰的胡冠朝见群臣百官,宣布 胡服骑射!命令,并很快建立起一支新型的骑兵部队。 胡服骑射!使赵国走上了强国之路,赵国的疆域几乎扩大两倍。
从北方草原民族引进骑兵,引发了中原军事史上的一场革命。首先,引起兵种的变化,当时中原诸侯国的主要兵种是战车部队,甚至以战车的多少作为衡量军事力量强弱的标准,但从战国时期赵国开始骑兵作为一种新的兵种出现在中原军队中,并使骑兵和步兵逐渐成为主要兵种,战车部队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其次,引起战争方式的变化,商周和春秋时代用车兵作战,双方都要选择平坦的地方,排列成整齐的车阵,然后交战。但到战国时代,由于兵种的变化,以骑兵为主的野战、包围战、迂回运动战便逐渐代替了车阵作战方式。再次,引起军事防御手段上的变化,由于兵种的变化和在野外运动性进攻战术的普遍出现,迫使防御手段的进步,各国都在国境上利用险要的地形,修筑大规模的长城防御工程,其中燕、赵、秦三国向北与北方草原民族匈奴、东胡、林胡接壤,这些游牧民族精于骑射,来去飘忽,战争的运动性特大,因而迫使三国都在北境修筑长城。
中原王朝不仅引进了骑兵,同时也引进了北方草原民族的军事制度。北朝时期的西魏和北周对兵制进行重大改革,以鲜卑部落军事制度为基础确定了 府兵制!。府兵制采用鲜卑八部之制,设立八个柱国大将军,分领24军。建立府兵制度以后,改变魏晋以来兵和民分离的现象,开始出现兵民合一,兵农合一的趋势。并且府兵制度与均田制度结合起来,府兵分得国家的土地,但从21岁至60岁的服役期间免除本身的租调。府兵不脱离自己的乡土和农业生产,冬季集中进行军事训练的同时,夏秋季节参加生产劳动。府兵的经常性任务是自备一般兵器和军粮,轮班到京城宿卫或到其他地方出征和戌防。所谓 府兵制!,本质上是一种兵农合一制,这一点完全与北方草原民族的军事制度相一致。府兵制经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军事制度,由此也能看到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国军事制度的深刻影响。
成吉思汗是中外军事史上的巨星,他把北方草原民族的军事思想和军事艺术推进到空前绝后的境界。成吉思汗将骑兵作战灵活和机动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宋人彭大雅在其 黑鞑事略#中进行描述, 敌分亦分,敌合亦合,故其骑突也,或远或近,或多或少,或聚或散,或出或没,来如天坠,去如电逝!。成吉思汗用兵,有鬼神莫测之机,有行云流水之势,宋人彭大雅在其 黑鞑事略#中记录, 其阵,利野战,不见利不进,动静之间,知敌强弱,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摧坚陷阵,全籍前峰!。成吉思汗当时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制造了抛石器、大小铜炮、火铳、火箭、火焰喷射器等先进武器,组建了以骑兵为主,包括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在内的多兵种合成部队。成吉思汗,从来都是以少胜多,每战必胜,他和他的军队,踏遍亚欧大陆,灭
掉40多个国家,建立了横跨欧亚的世界大帝国。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战争艺术给人类留下极为丰富的文化宝库。成吉思汗是草原民族军事文化最杰出的代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实践家。
(四)在文化艺术上的知名度
北方草原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为中心的碧野连天的辽阔草原上,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草原文化。同时,北方草原民族不断入主中原,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次生文化。北方草原民族在歌曲、戏剧、舞蹈、乐器、绘画、雕塑等文化艺术方面为中华文明留下巨大的文化遗产。我们仅从草原旅游的视角,要从保留在中原文化中的草原文化里选择 敕勒歌#、 木兰辞#、石窟艺术三个典型例子,充分说明草原文化艺术的千年巨大知名度。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北朝民歌 敕勒歌#是由北齐敕勒族将领斛律金传唱留下来的民歌,其歌词原为鲜卑语,现在流传下来的是汉语翻译。这首脍炙人口的牧歌,描述了内蒙古阴山南北美丽的草原风光。茫茫草原,与天相连,天就像牧民的蒙古包笼罩着草原,天色苍茫,草原无际,茂密的牧草遮住了牲畜,当风吹倒了牧草时,才能看得见牛羊。短短几句质朴无华的歌词,描绘出大草原的壮美和游牧民族热爱草原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十六国!和北朝开创了北方草原民族入主中原的历史,他们进入中原逐渐汉化的同时,也用自己的文化影响着中原汉文化。 敕勒歌#以其粗犷豪放,慷慨激昂,朴实流畅的文化特点,与同时代的东晋、南朝民歌形成显著的对比。 敕勒歌#只有27个字,但有其极强的感染力,被我国人民世世传颂。今天 敕勒歌#已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妇孺皆知的诗歌。 敕勒歌#的广为流传不仅提高了草原文化艺术的知名度,同时对外宣传了内蒙古大草原,牧草连天的辽阔草原已经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梦中天堂。内蒙古草原旅游完全可以直接用 敕勒歌#作为品牌,利用敕勒牧歌极其广泛的群众性和强烈的感染力,提高内蒙古草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北朝时期北方草原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另一篇著名代表作是 木兰辞#。 木兰辞#中描写了一位北方草原民族 鲜卑族女英雄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上前线为国建功立业的动人故事。虽然没有资料说明木兰姑娘是哪个民族的人,但从歌词中的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说可知,木兰不是汉族女子,而是一位鲜卑族姑娘。 木兰辞#塑造了一个替父出征,骑马打仗,为国赴难的女英雄形象,木兰这个人物身上充分展示了北方草原民族女性文化的风格特征,与同时代的中原女性深在闺楼,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文化特征形成明显的区别。 木兰辞#既体现了北方草原民族的尚武精神,也表现了人民大众热爱和平的感情,鲜卑族姑娘木兰作为人民爱戴的女英雄,一直在中国人民中广为传颂。今天 木兰辞#以戏剧、电影、电视,以及卡通片等艺术形式,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女英雄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木兰辞#的传颂,向人们宣传了北方草原民族的文化风俗,也提高了草原文化的知名度。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完全可以借用 木兰辞#的知名度,对外宣传促销,恢复木兰为草原儿女的本来面貌,用女英雄木兰作为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事业的形象,利用其文学艺术的强烈感染力,提高草原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吸引力。
石窟艺术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佛教四大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都与北方草原民族有着直接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代,政治上长期分裂,经济上不断受到破坏,惟独文化上出现大发展,并且为盛唐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对外开放是空前的,中外文化交流远远超过秦汉,这是该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外国文化的输入,主要来自印度,其中佛教、寺院建筑、石窟艺术盛极一时。敦煌石窟始建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北方以后,将敦煌的僧侣迁往首都平城,开始兴建石窟寺。云冈石窟创建于北魏文成帝时期,而且各窟大佛以北魏的皇帝为模特儿进行雕塑。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同时将云冈石窟的部分僧侣迁往洛阳,从公元495年开始在洛阳伊阙山开凿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宾阳洞中刻画了孝文帝和皇后的礼佛浮雕,十分接近生活现实。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也是北魏末年开凿的。建立北魏王朝的鲜卑人笃信佛教,对开凿石窟寺有着特殊的爱好,因此他们走到那里就把石窟寺建到那里。鲜卑人开凿石窟寺,不仅给后人留下众多石雕佛像和壁画,而且这些雕塑和绘画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信仰、歌舞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敦煌莫高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都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而都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前三石窟被联合国列入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中国佛教四大石窟以其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不仅能满足游客求知、求奇的旅游动机,同时还能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更以其文化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中国佛教四大石窟早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天天迎接国内外无数游客。人人都知道中国佛教四
大石窟,其知名度极高,但四大石窟是由北方草原民族参与建造的历史实事,却很少有人知道。
中国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国佛教四大石窟本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内蒙古的草原旅游必须认识和利用这个关联因素,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适当的和必要的宣传,说清和让人知道两者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四大石窟艺术这个相关因素的极高知名度,增强内蒙古的大草原和草原民族的神秘感,同时应该考虑与北朝石窟所在河南、山西、甘肃等省联合开发鲜卑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总之,我们不能放弃高品质的相关因素,更不能浪费高知名度旅游资源,要凭借相关因素产生的作用,提高自身的价值和知名度,发展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业。
三、开发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难度
自从1979年在希拉穆仁草原设立外事接待点
开始,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业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20多年来,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对草原文化民俗的开发利用取得很大成绩,这一点必须给予充分肯定。在实地调查研究中发现,草原文化民俗资源非常丰富传奇,大家都迫切希望早日开发利用草原文化旅游资源,但总感觉到草原文化民俗的开发利用难度很大,而且以往我们对草原文化民俗的开发能力显得非常有限。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对草原文化民俗的开发利用至今停留在简单的和肤浅的层面上,在以往开发建设的草原旅游景区景点和草原旅游接待点中存在着文化民俗方面的各种缺陷,而且至今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进和提高,更无法满足当前草原旅游业新一轮发展和对草原文化深层开发利用的实际需要。因此,有必要总结以往草原旅游开发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难度问题,找到造成开发难的原因,也就意味着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
草原文化的开发难度,是由以下几个主要原因造成的。首先,草原文化本身具有有形文化少而无形文化的特点。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建立在游牧经济基础之上的,尤其游牧经济的移动性特点决定,草原文化中的物质文明部分必须要适应游牧经济方式的要求。从历史上考察,北方草原民族虽然也兴建了不少的城市和庙宇等大型土木工程,但相比之下,其规模与数量明显小于或少于农耕国家和城邦国家,他们更多的时候居住在可移动的蒙古包中,因而也就自古以来有了 行帐之国!的名称。因此,草原文化的开发利用中有其先天不足的一面。
其次,有限的有形文化在历史的巨大变迁中受到严重的破坏,保留至今的已是所剩无几了。内蒙古地区历史悠久,先后出现过不少王朝和政权的都城,例如匈奴政权的政治中心头曼城、十六国时期大夏国的首都统万城、北魏王朝的建国之都盛乐城、辽王朝的首都临潢府、东突厥的首都大利城、后突厥的首都黑沙城、元朝的首都上都城等,但这些都城早已被毁,今天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观赏价值的怀古和考古的遗址而已。内蒙古地区也出现过很多一二级行政区首府性质的城镇,当时成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但这种城镇的绝大部分也早已被毁,其中过去是地区性中心城市而今天仍然是省级首府城市的只有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主要因为有北元俺达汗古城和清朝绥远古城而被国务院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由于没有得到很好保护,与国内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相比,显得特别单薄。
蒙古地区从16世纪后期开始盛行黄教。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内蒙古境内就兴建了1000多所庙宇。这些庙宇从造价而论,个个比得上今天的星级饭店。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之下,能够建造如此规模和数量的庙宇建筑,这在草原历史上是空前的。但是这些庙宇在新中国成立前和 文化大革命!中几乎全部被毁坏殆尽。可以肯定地说,今天没有留下一座完整的庙宇,残存的庙宇全自治区也不过20-30座,经过简单修缮后纳入旅游观光的庙宇全自治区不足10座。宗教旅游资源是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限的草原有形文化,受到空前的破坏,造成今天可利用的有形文化资源严重匮乏,因而对草原旅游业的开发带来极大的难度。
再次,蒙古人明显汉化,尤其居住在中心城市周边的蒙古人更加明显。内蒙古自治区有2300万人口,其中汉族占80%,蒙古族不足20%。在内蒙古地区汉文化成为强势文化而蒙古文化成为弱势文化早已成为现实。内蒙古的蒙汉回满等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以民族大杂居共同生活在一起。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和自然融合,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蒙古族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早已由从事游牧经济转变为从事农耕经济或农牧结合性经济,还有相当数量的蒙古人进城从事各种职业而走向城市化。正是随着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蒙古人的传统风俗习惯开始发生变化,甚至相当数量的蒙古人忘掉自己的语言文字。当然还有相当数量的蒙古人留在远离城市和农耕区的草原上仍然从事着传统的畜牧业,但今天的草原自然环境和畜牧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牧民都已定居而住进了砖瓦房,传统的游牧和蒙古包几乎看不到了。草原上的牧民虽然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传统风俗习惯,但他们也已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作为蒙古民俗无形文化载体的蒙古人,已经不同程度的汉化,或已经不同程度失去传统民俗文化
的情况下,恢复蒙古民族传统的游牧民俗文化,并以此满足国内外游客渴望来到真草原和大草原的愿望,了解真实的蒙古民族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第四,现有草原旅游景区景点的周边环境不够理想。从全局看,内蒙古自治区的基本情况是南粮北牧,即三山以南基本为农业区,三山以北基本为牧业区,而内蒙古的草原旅游景区景点基本都坐落在农牧交错带或城镇近郊。这样就出现好多草原旅游景区景点被农业和农村包围,例如呼和浩特市东郊的辉腾锡勒草原旅游景区四面被农业和农村包围,呼和浩特市北郊的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景区三面被农业和农村包围。旅游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综合体,被农业包围和靠近农村城镇的草原旅游景区景点,其草原自然环境、游牧经济环境、蒙古民族民俗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无法真正展示大草原风光和蒙古民族传统的游牧经济及其民俗文化。凡是坐落在农牧交错带和城镇近郊的草原旅游景区景点,不但没有得到自然、经济、文化三个重要环境因素的有力支持,反而深受农村和城镇的影响,在这些草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和恢复草原旅游与蒙古民俗文化,难度非常大,搞不好很容易变成河北省北部县市境内的小草原和假草原上出现的所谓草原旅游景点。
第五,现已开发的内蒙古草原旅游景区景点中,有相当数量为招商引资项目。首先,我们肯定外来投资商为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做出的贡献,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这些外来投资中很多人不懂得旅游经济,更不知蒙古民族历史文化,他们开发建设的草原旅游景区景点在文化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当然责任不全在投资商,过去,我们只重视了引进,而没有在草原旅游和蒙古民族民俗文化的开发上,对投资商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具体的帮助。有些景区大量引进外来投资商建设草原旅游接待点的结果,是他们将草原文化民俗的载体 蒙古牧民排出在草原风情旅游之外,这不仅造成文化特色无法体现,而且出现旅游效益大量外流的现象。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凡是懂得民俗是以本民族的人民群众为载体的这个基本原理的草原旅游点,其民俗文化特点跃然再现。例如,由当地五户牧民联合开办的正蓝旗小扎格斯太湖旅游点和由当地蒙古族投资开办的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受到多方专家教授的肯定,尤其受到国内外游客的认可。因此,对那些既不懂得蒙古民俗文化的管理层和又无民俗文化载体的主题式草原旅游景点进行文化型改造难度非常大。
第六,意识滞后,加大了对草原文化资源的开发难度。区域性是旅游资源的第一大特点,旅游资源
的规划开发,须有重视、深知地方旅游资源的本土专家,尤其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应该重视真正懂得民族文化的本民族的专家教授的建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做好外来专家和本土专家的相互配合工作,虽然做了很多规划、设计、开发工作,但至今未能解决草原文化资源的物化问题,反而在具体开发工作中出现不少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呼和浩特市 蒙古风情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项目的下马虽是土地纠纷成为直接原因,但绝对掩盖不了该项目一开始就在规划中存在的重大失误。综合性是旅游产业本身的又一大特点,对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由旅游、地理、历史、文化、民俗、经济、艺术、建筑、环保等多学科专家协同工作。但是很多人至今只凭自己的单一学科直接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结果造成种种失误。例如,在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和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等草原旅游景点上建造假长城,出现文化上极不协调的现象。又如,本应建在市场性地区的主题性游牧文化园,却建在资源性草原地区,因此造成损失。总之,文化上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实在太多了。如果总结过去20年的草原旅游开发工作的话,可以说基本上是教训多于经验。因此,内蒙古旅游界加强对旅游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对草原文化的正确理解,从根本上解决意识和知识上的滞后问题。
四、政策建议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全区交通等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使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的外部条件得到空前改善,尤其生态建设的深入使内蒙古草原旅游自然资源的品位得到提升和吸引力进一步加强。本世纪初我国整体进入小康社会,尤其实现小康社会后的旅游市场推动下,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始走热。西部大开发和小康社会旅游市场需求,几乎同时降临到内蒙古大草原,正是这两大因素的有力促使下,短短的几年之内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始出现质的飞跃,由原来的初始阶段迅速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之后,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出现开发和更新两大新气象:首先在新的形势下,旅游投资开始快速升温,很多大企业甚至上市公司看好草原旅游业,投巨资开发旅游资源,参与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饭店的建设,从而已经出现了新的一轮,而且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旅游投资热,因而长期困扰内蒙古草原旅游正常发展的资金投入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其次,以往针对温饱型社会消费市场而开发建设的规模小、档次低、文化内涵肤浅的草原旅游景区景点和草原旅游初级产品,已经不适应实现全国性小康社会后的旅游消费市场要求。很多原有草
原旅游企业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纷纷投入资金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结果新的一轮升级换代性建设正在全面启动。
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的新一轮开发建设和更新换代工作,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更迫切更高的要求;尤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了把内蒙古拥有的丰富的草原文化资源转变成经济优势,提出了 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构想,明确表明草原旅游应该成为转化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对草原文化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只有真实地展示草原文化,才能满足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内蒙古,希望亲眼看到水草丰美的大草原和亲身体会草原民族创造的辉煌传统民俗文化的要求。
但是,草原文化本身的一些特点和已经发生变化的草原文化民俗现状,加大了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难度。因此,如何全面、系统、深入研究草原文化,特别是探索出一套成功的开发、转移、物化草原文化资源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已经成为当前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认为首先从体制、制度、管理上采取措施,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建议组建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研发专家委员会!。依据旅游经济的综合性本质特点,由内蒙古旅游局出面聘请区内外旅游、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民俗、艺术、建筑、规划设计等多方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全自治区旅游规划、设计、开发工作进行智力支持和把关。在组建专家委员会的过程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从旅游资源的区域性特点和草原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特点以及开发难度大要求高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定要多聘请真正懂得蒙古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字的本土专家和本民族专家参与此项工作。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依靠单一学科或少数学科专家无法解决草原文化的开发利用问题,因此必须组建多学科专家委员会,用专业集群的力量确保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攻克具体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草原文化开发工作的落后局面,保证每一个开发项目在文化上的正确性。
第二,建议执行草原文化开发资质认定制度。草原文化是草原旅游业的核心内容,对草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内蒙古旅游业的兴衰。草原文化内容十分广泛而不易掌握,尤其无形文化多而有形文化少,因而加大了开发难度。因此我们要根据内蒙古草原旅游与草原文化的这种特殊性和重要性,专门确立草原文化开发资质认定制度,加强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市场的管理。资质认定条例由内蒙古旅游局组织专家制定,任职人员必须经过专家委员会的严格培训和考核通过后,由内蒙古旅游局发给那些具有深厚草原文化知识和具备开发能力的单位和个人资质证书。今后用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来改变目前草原旅游开发工作中的混乱局面。
第三,建议确立责任追究制度。任何旅游规划、设计、开发都将产生重大的经济、社会、环境后果。因此。高度重视旅游规划、设计和开发工作的同时,尽快确立规划责任追究制度。对以往所做的各种旅游规划进行跟踪评估,对那些因为规划设计失误而造成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必要的责任追究和损失赔偿。由此及早真正确立起规划工作的严肃性。过去由于没有这方面的制度和管理,各种专业背景的人纷纷参与草原旅游开发工作,其中很多人不太懂草原文化为何物,甚至有人根本不懂草原文化,结果参与规划、开发、设计等工作,给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今后要用严格的制度和严肃的执法来避免再度出现重大失误和损失。
第四,建议推行文化准入制度。草原文化是草原旅游业的灵魂,任何草原旅游景区景点不能没有草原文化内涵,但是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业中普遍存在着缺少文化的现象。为了改变草原文化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简单化和肤浅化问题,必须委托专家委员会制定一套完整的 草原旅游业文化准入条例!。该条例应该是强制性的,并由各级旅游行政执法部门严格执行。用推行文化准入条例的办法,对现存所有草原旅游景区景点和草原旅游接待点进行全面衡量,要求他们限期改正,并达到文化准入条例规定的标准,对所有新开工项目要求达到文化准入标准方可批准实施。要求通过推行文化准入条例,在短时间内提高全自治区草原旅游企业的文化档次,一改以往面貌的目的。
第五,建议编制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专项规划。过去,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委托有关单位编制过几部全区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这些总规中都没有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出明确的统一规划,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长期处于无序状态。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业2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不能放弃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有效指导。为了避免草原旅游资源开发中继续存在或再度出现文化上的雷同现象和低层次重复建设,建议委托专家委员会编制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专项规划,确定系统开发内容和重点开发内容,并对文化开发内容进行空间布局。同时制定一套开发原则和开发规范,加强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力度。
[责任编辑 刘成法]
正在阅读:
草原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06-01
2013年高考语文古诗分类鉴赏辑录(咏物抒怀诗)学生 - - - -06-09
2015年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12-10
你遇到过哪些渣女呢?02-21
妇科千金片补血补气作用的实验研究08-09
2016-2022年中国初级形状的聚氨基甲酸酯市场运营态势报告 - 图文06-26
软件工程U20131492401-11
中国电力设备构架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05-17
2012年河南省中考原创仿真卷(二)政治07-25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开发研究
- 草原
- 文化
- 旅游
- 别让风水害了你--装修必知的17条风水禁忌
- 邮政十要、十不准、十必须、十严禁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背景
- 1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理念推进十二五产业用纤维优化发展
- 劳动保障用工备案信息管理系统
- 有关企业管理的故事-有关企业管理的格言
-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安徽卷)
- 初二英语学科试卷
- 2015年小升初英语模拟试卷(5份)
- 小学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混合运算3000题(每页100题_已排版)
- 2013北京高考一模丰台语文
- 考研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 道路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回眸与展望_董大奎
- 青年文明号获奖感言
- 第一章 基础知识 演示文稿1
- 公办中小学校章程参考样本.
- Robust wide baseline stereo from maximally stable extremal regions
- 爬山虎的脚 课堂实录
-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