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监理措施

更新时间:2023-10-18 00: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绿色施工监理措施

一、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二、绿色施工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

(1)根据《绿色施工导则》的规定,监理按照与绿色施工相关的强制性标准及规程规范、验收标准的要求,编制包括绿色施工监理内容的项目监理规划,明确绿色施工监理的范围、内容、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以及人员配备计划和职责等。编制绿色施工监理实施细则,明确绿色监理工作的方法、措施、工作流程、控制要点和评价指标,以及对施工单位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检查方案。

(2)监理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绿色施工的主要内容:

①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了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②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了绿色施工责任制。 ③检查施工单位是否配备了专职绿色施工管理人员。 ④检查分包单位绿色施工规章制度的建立情况。

(3)监理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和与绿色施工有关的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审查项目经理和专职绿色施工管理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合法资格,是否与投标文件一致;审查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是否合法有效。

(4)监理在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时,审查施工单位是否编制了独立成章的绿色施工方案,绿色施工的内容是否符合《绿色施工导则》的要求,绿色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审查绿色施工应急预案和绿色施工费用使用计划。

(5)绿色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②节材措施:在保证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建筑垃圾减

1

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

③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④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⑤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⑥人员安全与健康施工措施:从施工场地布置、劳动防护、生活环境和条件、医疗防疫、健康检查与治疗方面,制定施工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措施。

2.施工阶段

(1)制定绿色施工监理控制节点、评价内容和标准。

(2)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及时制止违规施工作业。

(3)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巡视检查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工序作业情况。

(4)检查施工现场主要施工设备是否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5)检查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标志和绿色施工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6)督促施工单位进行绿色施工自查工作,并对施工单位自查工作进行抽查。 (7)督促施工单位制定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

(8)检查施工单位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证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障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及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9)督促施工单位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10)督促施工单位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绿色施工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11)督促施工单位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的培训,增强绿色施工知识。

3.项目验收阶段。

(1)督促施工单位对照《绿色施工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

2

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评估。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含绿色施工内容的竣工资料。

(2)协助业主组织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施工,进行综合评估。

(3)及时组织包括绿色施工内容的工程预验收,对验收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整改工作。

(4)总结施工过程中有效的绿色施工监理措施和经验,查找控制不力或不足的环节,提出改进意见。 三、绿色施工监理措施

监理作为工程建设参与主体之一,在切实做好“三控二管一协调”的同时,监理工作中还要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和《绿色施工导则》的要求,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节约土地

优化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土方开挖施工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1)临时用地指标

①根据现场条件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② 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2)临时用地保护

①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②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③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3

(3)施工总平面布置

①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②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③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

④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⑤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⑥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2.节能

施工现场应制订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量大的工艺必须制定专项降耗措施。

(1)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与使用,应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形体、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 夏季利用自然通风。

②临时设施宜选用由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

③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 ④照明器具宜选用节能型器具。

(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②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③ 220V/380V 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用三相平衡。

4

④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3.节水

(1)建设工程施工应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 (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3) 建设工程施工应采取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新开工的工程限制进行施工降水。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降水的工程,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审查。

(4)施工现场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保持水体循环,有条件的宜收集屋顶、地面雨水再利用。

(5)施工现场应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 4.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

(1)优化施工方案,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2)根据施工进度、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3)加强保养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4)实行限额领料,严格控制材料的消耗,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提高废料利用率。

(5)建设工程施工所需临时设施应采用可拆卸可循环使用材料,并在相关专项方案中列出回收再利用措施。

5.环境保护 (1)扬尘污染控制

①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 ②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③施工现场大门口应设置冲洗车辆设施。

④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

⑤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⑥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 应进行绿化、美化。 ⑦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 ⑧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⑨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2t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