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

更新时间:2024-02-13 06:22: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2015中级经济师 财政税收 终极背诵版

2008中级财税终极背诵版

第 一 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1、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2、公共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和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核心特征是:受益的非排他性与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3、.掌握公共财政存在的原因:"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市场失灵的表现: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

4、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5、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配置。

6、公共产品的效率由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组成;实现公共产品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民主、科学的财政决策体制;实现公共产品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公共部门的组织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 7、财政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8、财政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9、社会公平的准则:保证生存权准则(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共同富裕准则

10、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11、财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通过财政预算收支进行调节;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作用;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的调节。内在稳定器——累进所得税制、转移性支出 第 二 章 财政支出理论1、财政支出的分类

1.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2.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积累性支出。目前属于补偿性支出的项目,只剩下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一项。

3.按照财政支出的目的性来分类,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4.按照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财政支出可以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

5.按财政支出的收益范围分类,全部财政支出可以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

2、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3、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4、可以用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常用财政支出的相对量作为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我国选用的衡量指标:财政支出/国民收入。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选用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分母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

5、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主要有: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

1

长模型"等。

6、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择优的标准不同

7、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法以及公共劳务收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特别适用于投资性支出项目;最低费用法适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国防、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公共劳务"收费法。公共劳务的定价:免费和低价政策、平价政策、高价政策。 第 三 章 财政支出的内容

1、购买性支出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财政投资性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还有工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等。

2、从世界各国的一般情况看,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它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我国行政管理费用膨胀的原因:人员与机构双膨胀;政府预算约束软化;行政管理费用膨胀的深层次原因: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错位。

3、财政投资性支出的意义: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投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还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作用。财政投资性支出的内容:基础设施投资、财政农业投资等

4、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

5、财政投融资的五个基本特征:(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财政投融资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6、财政农业投资应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7、社会保障制度由德国的俾斯麦政府于19世纪80年代首创。

8、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和社会优抚。

9、社会保险型、社会救济型、普遍津贴型、节俭基金型 10、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 11、财政补贴的性质: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补助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12、财政补贴的分类:(1)按财政补贴的项目和形式分类,主要有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减免税收、房租补贴、职工生活补贴、外贸补贴等。(2)按补贴的环节分类,分为生产环节的补贴、流通环节的补贴、分配环节的补贴和消费环节的补贴。 (3)按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分为生产补贴和生活补贴。 (4)按补贴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现金补贴和实物补贴。

13、税收支出的形式:税收豁免、税收抵免、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等。 第 四 章 税收理论

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本质:税收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2、税收的职能:财政职能(收入职能)、经济职能和监督职能。其中财政职能是税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

3、税收原则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税收关系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的要求;税收原则理论是税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核心问题。

4、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税收原则的是威廉·配第 5、税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财政原则、经济原则(配置原则、效率原则、中性原则、稳定原则)、公平原则。 6、税收效率原则又可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个方面。

7、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为主体,其他税种为配合发挥作用的税制体系。

8、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掌握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和应用。

9、税收负担: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税收负担是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核心。 10、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的指标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和国民收入负担率;衡量微观税收负担的指标有全部税收负担率和直接税负担率,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税收负担也要高一些。 11、税负转嫁的概念: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应缴纳税金全部或者部分地转给他人负担从而造成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经济现象。

12、税负转嫁的形式:前转(顺转)、后转(逆转)、消转(税收转化)和税收资本化(资本还原),其中前转是税负转嫁的最典型和最普通的形式。

13、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国家在税收领域中的主权,是一国政府行使主权征税所拥有的各种权利。税收管辖权的种类: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 14、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方法:低税法、扣除法、免税法(豁免法)、抵免法。抵免法是目前解决国际重复征税最有效的方法。综合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 第 五 章 商品劳务税制度

1、动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不动产,无形资产以及除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外的劳务,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对于少数消费品,在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再征收一次消费税。

2、增值税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只要发生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3、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生活必需品类、文化用品类、农业生产资料类、农业产品、金属矿采选品与非金属矿采选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零税率——仅限于出口货物;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征收率:商业企业——4%;其他企业——6%

4、销售额范围的一般规定: 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和同时符合两项条件的代垫运费。

5、折扣销售、以旧换新、还本销售、以物易物、包装物押金(注意押金和租金的区别)、视同销售货物行为、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非应税劳务、外汇销售额折合人民币销售额的计算。

6、一般纳税人: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7、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8、不准抵扣的进项税额:

(1)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2)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3)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4)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5)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扣税凭证不合格 未按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

2

证,或扣税凭证上未按照规定注明增值税税额及其他有关事

项的。 9、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10、应税消费品: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税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

11、从高适用税率的情形:(1)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未分别核算的,按最高税率征税;(2)纳税人将应税消费品与非应税消费品以及适用税率不同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应根据组合产制品的销售金额按应税消费品中适用最高税率的消费品税率征税。 12、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l-消费税税率) 13、进口商品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15、营业税熟悉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都应交纳营业税。

16、营业税税率:

1.税率为3%的: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建筑业、文化体育业。

2.税率为5%的: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3.娱乐业,税率为20%。但其中台球、保龄球税率为5%。 17、注意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的,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第六章 所得税制度

1、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我国境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3、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其他类型为非居民企业。

4、征税对象: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承担有限纳税义务:(1)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预提所得税

5、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法定税率25% 优惠税率:1. 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20%;2.高新技术企业:15% 3.预提所得税税率:10%

6、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1)工业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7、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8、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9、清算所得=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资产净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

10、“不征税收入”包括: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3.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11、免税收入包括: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条件:(1)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2)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12、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相关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 配比原则 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不征税收入形成支出不得扣除原则

不得重复扣除原则 13、限制税前扣除的项目: 1.补充保险 企业为投资者

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 2.利息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

3.职工福利费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4.工会经费 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5.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6.业务招待费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7.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8.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 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 9.境内机构、场所分摊境外总机构费用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10.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含)的,准予扣除。

14、禁止税前扣除的项目:

10.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11.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持有的投资资产成本

12.企业与其关联方分摊成本时违反税法规定自行分摊的成本

13.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14.企业按特别纳税调整规定针对补缴税款向税务机关支付的利息

15.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财产 16.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17.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不得扣除的其他项目 15、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4)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6)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7)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16、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最短折旧年限为10年;畜类生

产性生物资产最短折旧年限为3年。 17、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1.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

所得, “三免三减半”

2.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三免三减半”。

3.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5.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进行摊销。

6.企业安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7.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18、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19、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稿酬所得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其他包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减按5%的比率税率执行。 20、个税扣除: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超标的捐赠支出以及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它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和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 9.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

3

1.工资、薪金收入额2000 2800元

2. 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月减除2000元。

3.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一般公益、救济性捐赠额的扣除以不超过纳税人申报应纳税所得额的30%为限;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21、免纳个人所得税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教育储蓄存款利息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它专项储蓄存款或者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第七章 其他税收制度

1、.房产税纳税人为房屋产权所有人;征税范围: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不包括农村;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从租计征的税率为12%;计税依据为房产的计税余值或房产的租金收入。

2、契税的纳税人是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税率为3~5%;计税依据为不动产的价格

3、车船税以车船为征税对象,向车船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征收的一种税。征税范围:依法在公安、交通、农业等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船,其中车辆为机动车,船舶为机动船和非机动驳船,税率为定额税率。以“辆”、“净吨位”、“载重吨位”作为计税依据。

4、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不包括农村;实行分类分级幅度税额。

5、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使用应税经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征税对象包括经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薄,权利、许可证照以及经财政部门确认征税的其他凭证;纳税人包括立合同人、立据人、立账簿人、领受人和使用人;税率分为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 6、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为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税率为幅度定额税率;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7、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为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实行地区比例税率;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三税税额之和,不包括滞纳金和罚款。

8、教育费附加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

4

附加费。征收率为3%。 第八章 税务管理

1、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

2、税务登记的种类:开业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注销税务登记,停业、复业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3、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领购发票;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办理停业、歇业;其他有关税务事项。税务登记证一年一验证,三年一换证。

4、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设置账簿;扣缴义务人自发生扣缴义务之日起10日内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5、账簿、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等资料,除另有规定者外,至少保存10年。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销毁。

6、增值税专用发票,全国统一由国家税务总局委托中国人民银行印钞造币总公司印制;发票的设计、防伪管理、真伪鉴定由税务机关负责;旧发票存根按规定期限保存,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保存5年。

7、发票领购方式:交旧领新、验旧领新、批量供应

8、纳税申报的方式: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和委托代理申报。

9、延期申报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

10、税收征收管理的形式:行业管理、区域管理、按经济性质管理、巡回管理和驻厂管理,了解其适用的情形。

11、税款征收的方式: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

12、纳税担保人担保、纳税保证金担保、纳税担保物担保,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不得作为纳税担保人。

13、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前提和条件第一,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第二,必须是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和责令限期缴纳税款的期限内

14、注意税收强制执行与税收保全措施的异同:①时间的不同②对象的不同:税收保全措施——纳税人;强制执行措施——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 15、税款追征的时间规定

(1)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2)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5年。

(3)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

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15、出口退税的形式:不征不退,免、抵、退,先征后退法 第 九 章 纳税检查

1、纳税检查的主体、客体、对象以及依据。

2、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可以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3、纳税检查的基本方法 详查法和抽查法、顺查法和逆查法、联系查法和侧面查法、分析法以及盘存法,注意各个

紫堇出品,必是精品,2008财税100分

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第 十 章 国 债

1、国债的概念: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国家信用的形式。注意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

3、国债与公债的关系。 公债=国债+地方债,由于我国不允许地方政府以举债的方式筹措财政收入,所以我国的国债=公债。

4.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差别在于发行的依据或者担保物不同。国债的担保物是政府的信誉。国债比私债要可靠得多,通常称为“金边债券”。

5、国债的特征 有偿性、自愿性和灵活性。熟悉国债特征的具体内容

6、国债的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的功能;筹集建设资金;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中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的功能是国债的最基本功能。 7、国债的分类

(一)按照国债发行的区域为标准,可以分为国内债务(内债)和国外债务(外债)。

(二)按偿还期限为标准,可以分为短期国债(1年以内的)、中期国债(1~10年)和长期国债(10年以上)。

熟悉各种国债偿还方法的具体适用环境。

18、偿债的资金来源 偿债基金、依靠财政盈余、通过预算列支、举借新债。 19、国债市场的功能

实现国债的顺利发行和偿还;合理有效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第十一章 政府预算管理理论

1、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和制度保证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

2、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 法律性、预测性、集中性、综合性。

3、政府预算的各种模式。

1.按政府预算编制的结构划分: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的典型形式是双重预算,分为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最早实行复式预算的国家是丹麦和瑞典

2.按预算编制的方法划分: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

3.按预算编制的政策导向划分:投入预算和绩效预算。 4、我国政府预算的模式选择(一)基于预算结构的选择

按照《预算法》的要求,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等各有分工又功能互补的复式预算体系。(二)基于政策导向的选择——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5、政府预算的原则 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

6、政府预算政策 1.健全财政政策——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采用;健全财政的标志是保持预算平衡。 2.功能财政预算政策 3.周期平衡预算政策是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汉森提出 4.充分就业预算平衡政策5.预算平衡政策

第十二章 政府预算管理制度1、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以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财政预算从部门编起,从基层单位编起;财政预算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预算管理以部门为依托;“部门”本身要有严格的资质要求,限定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为预算部门。 部门预算是一个综合预算。

2、部门预算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稳妥性原则、重点性原则、透明性原则、绩效性原则

3、.部门收入预算主要包括一般收入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

4、政府性基金管理的原则: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全额上缴国库,先收后支,专款专用;在预算上单独编列,自求平衡,余额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5、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原则是:综合预算原则;科学论证、合理排序的原则;追踪问效的原则。

6、政府采购是指由财政部门以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为行政事业单位及政府投资项目选择供应商,集中采购所需货物、工程和服务的一种交易活动。政府采购制度最早由英国创建。

7、我国《政府采购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是: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8、政府采购的基本方式 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 9、招标采购分为:公开招标采购、选择性招标采购和限制性招标采购。

10、非招标采购主要有:单一来源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国内或国外询价采购。

11、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纳入集中采5

(三)按照债券是否流通,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

国债。

(四)按照利率情况为标准,可以将国债分为固定利率国债、市场利率国债和保值国债。(五)按照借债的方法不同,可以将国债分为强制国债、爱国国债和自由国债。其中自由国债是国债发行采取的最普遍的形式。

(六)按照国债的计量单位为标准,可以将国债分为货币国债、实物国债和折实国债。

8、国债的结构:国债的结构指一国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 9、国债的规模包括三层意思:(1)历年发行国债的累计余额;(2)当年新发行国债的总额;(3)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10、国债规模的指标体系,熟悉国债规模衡量指标的具体内容

(1)国债绝对规模的衡量指标: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当年发行国债的总额;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2)国债相对规模的衡量指标

11、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主要:国民经济的分配结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任务,认购者负担能力,政府偿债能力以及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 12、我国国债情况(一)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二)1954年~1958年发行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行的国债

13、国债的发行机关:中央政府或者中央财政部门。 14、国债的推销机构:金融机构、邮政储蓄系统、中央银行、财政部或国债局

15、国债的发行方式 公募法、承受法、出卖法、支付发行法以及强制摊派法 16、制定国债利率需考虑的因素:国债利率主要是参照金融市场利率、银行利率、政府信用状况和社会资金供给量等因素来确定的。 17、国债的偿还方式 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轮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替旧偿还法。

篇二:收入分配与国家财政税收

收入分配与国家财政税收

1.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44 000元 26 000元 B.36 000元 19 000元C.49 000元 21 000元 D. 44 000元 11 000元

2、小杨是一名国有企业的普通员工,他用自己的工资收入购买了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并用所赚的钱在网上开了一家网店,由于经营有方,很快就盈利了。材料中小杨获得收入的方式依次是

A.按劳分配 非法所得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C.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 非劳动收入

3.“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这是较为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要求(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社会公平 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A.②③ B.①③C. ②④ D.①④

4、库兹涅茨曲线(右图)表明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中国近年经济发展状况处于AB区间,要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AB区间转向BC区间,必须

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财富蛋糕 B 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A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强调节,力促公平

④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通知:从2012年4月1日起天

津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160元、每小时6.7元,调整为每月1310元、每小时7.5元。本次调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表明天津市政府

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改善民生,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在2014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指出,2013年全国财政收入预计达到12.9万亿元,增长10.1%,圆满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目标。财政赤字在人大批准的预算之内。关于财政,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决算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②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③经过审批的预算方案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④国家的分配政策对财政产生基础性的影响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7、2013年1月17日财政部消息,2013年春节前,将为8953.4万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总金额达到215.9亿元。这是自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第四次在春节前为全国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这体现的财政的作用是

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8、国家发改委表示,国家计划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推广高效节能产品,使高效节能产品份额到2013年达到30%。财政在这里主要发挥了

A.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B.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9.2011年6月国务院决定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结构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新农保的实施()

C

①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②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③说明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作用④说明财政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为抵御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下列图示对各项措施所带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增加扩大?商品供给 ????????生产规模???A.降低利率企业投资减少

增加增加????????国内需求 ????B.增发国债财政收入政府投资扩大

减少增加提高????消费需求 ????????C.发展经济就业岗位居民收入

增加增加刺激????????????经济发展 D.降低关税商品出口国内需求

11.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社会总供给大大超出总需求时,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形之手”

就应该放得松一些,即

①增加税收,缩减财政支出②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支出

③下调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 ④上调利率,减少货币流通量

A.①③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 “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 ) ①国家增发国债,增大财政补贴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4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3%。为有效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1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下列对应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是 ( ) ①当经济过热时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②当经济滞缓时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③当经济滞缓时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④当经济过热时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2013年中国经济面临外部经济复苏缓慢、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有所加剧的形势,在这种背景下,下列符合国家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 ( )

①严格控制社会融资的总规模②通过财政盈余压缩政府支出规模

③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④保持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稳定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4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措施中符合“积极的

财政政策”的是

①中国人民银行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元

②山东省财政将投入212亿元,加强环保和节能

③“营改增”税收改革,今年减税规模预计全年达两三千亿元

④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A.②③ B.①③ C.①④D.②④

17.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政府对此高度关注,为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政府可直接采取的经济措施有

①减免企业税收 ②降低贷款利率 ③提供信用贷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④增加财政专项资金

18.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4 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 500亿元,代地方发债3 500亿元。这主要是考虑到结构性减税的滞后效应,今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但财政刚性支出增加,特别是要增加保障改善民生支出,保持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是必要的。”这一政策发挥影响的路径是 ( )

①筹集建设资金

A.①-②-③-④ ②刺激经济发展 ③增加国内需求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④增加财政收入 D.④-①-③-②

19.如下图所示,宏观经济周期往往有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不同阶段。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下列采取的经济政策恰当可行的是 (

)

A.A→B阶段应增发国债,控制信贷规模B.B→C阶段宜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存贷款利率

C.C→D阶段宜降低税率,减少货币供应量 D.D→E阶段应扩大财政盈余,刺激社会总需求 20、2015年我国拟安排财政赤字15500亿元,财政赤字意味着

①意味着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 ②目的是调节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③说明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④说明我国财政收入逐年减少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1、“拉弗曲线”(见右图)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④ D.③④

22、国家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以下对财政收支关系正确的是 ( )

①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②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所以,要争取更多的盈余 ③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属于收支平衡 ④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属于收支平衡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2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4年我国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②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③运用行政手段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④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A.①③ B.①④ C.①②D.②④

假如你是A市市长,你认为解决上述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最适宜的经济措施是

A.完善分配制度,加强市场调节 B.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C.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25.右图《触手可及》,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使发展成果让普通 老百姓触手可及的是( )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提高个税起征点

③提高个税税率

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6.2012年9月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行1周年。个税

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国民共富”,乃至“藏富于民”。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它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企业和公民都要依法纳税 ②它体现奉献精神,不论收入高低,纳税越多越好 ③它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④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A.①③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7.观察下面甲、乙、丙、丁四幅图片,属于财政收支平衡的是 ( )

A.甲、乙B.甲、丙C.丙、丁D.乙、丁

28.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 000元上调至3 0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月收入3 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 B.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D. 月收入超过3 000元的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29、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和税率。这主要体现了税收的

A.无偿性 B.权威性 C.平等性 D.固定性

30.某企业在申报营业税时,只报通过银行转账获得的收入,却将现金收入隐瞒。这种行为属于

A.偷税行为B.欠税行为C.骗税行为D.抗税行为

31. “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 500亿元。2011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也将进一步向西部和“少边穷”地区倾斜,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这说明 ( )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

③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④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12分)

材料:在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的作用。

26(12分)答案:①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2分)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等方面支出,国民收入再分配,向教育、医药、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倾斜支出,体现了这一点。(2分)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分)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投向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为人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2分)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2分)今年国家要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的作用,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体现了这点。(2分)

篇三:财政税收

单项选择题

1.国家财政属于( )。

A.交换范畴 B.生产范畴

C.分配范畴 D.消费范畴

答案:C

解析:财政的概念可以概括为:“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即国家的分配。”这一概念表明,财政与国家有着本质的联系,财政学界称其为“国家分配论”。

2.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

A.平衡财政

B.分配国有资产收益

C.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满足社会半公共需要

答案:C

3.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者妨碍其他个人或者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减少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公共产品具有的( )特征。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D.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答案:B

解析:考纲要求掌握公共产品及其特征。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来说,公共产品具有备选的四个特征。分别掌握各自的含义和典型事例。

4.充分就业目标中的“就业”是指( )。

A.国家安排工作

B.国家单位就业

C.一切用自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活动

D.劳动

答案:C

5.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财政应采取的政策是( )。

A.财政平衡政策

B.财政结余政策

C.稳健财政政策

D.财政赤字政策

答案:D

6.行政事业单位的投资不包括( )。

A.公共部门征用土地支出

B.办公经费支出

C.建造办公楼

D.购买交通工具

答案:B

解析:行政事业单位的投资,是指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为公共部门的固定资产安排的投资,例如公共部门征用土地、建造办公大楼等设施、购买交通工具、大型办公设施等支出。办公经费支出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常支出。

7.在我国经常居于财政支出首位的是( )。

A.行政经费支出 B.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

C.基本建设支出 D.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答案:C

8.我国财政部门在编制每年收支预算时,作为支出类级科目的划分标准的是( )。

A.按支出的具体用途 B.按国家职能

C.按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D.按经济性质

答案:A

解析:我国财政部门在编制每年的收支预算时,就是以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作为其支出类级科目的划分标准,以便于财政支出的拨付。按照这一标准分类,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9.解决财政各项支出之间的矛盾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A.量入为出 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C.财政分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D.提高效率

答案:B

10.改革开放以来,在行政经费中业务费的变化趋势是( )。

A.呈现大幅度增长 B.呈现小幅度增长

C.有升有降,但基本保持原来的规模 D.呈下降趋势

答案:A

11.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 )。

A.积累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补偿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答案:B

12.非政府投资的主体主要是( )。

A. 具有独立商品生产者身份的企业

B. 非政府组织

C. 事业单位

D. 社会团体

答案:A

13.建立财政投融资制度,较为成功的做法是发展( )。

A.国有商业银行 B.国有股份制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私营银行

答案:C

解析:建立财政投融资制度,较为成功的做法是发展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从性质上看,既不是商业银行,也不是制定政策的机关,而是执行有关长期性投融资的机构,它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政府投资的代理人,把计划、财政、银行的政策性投融资业务结合起来,形成有效地政府投资运作模式。

14.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源于( )。

A.自身积累 B.政府预算投资

C.吸收存款 D.商业银行的存款

答案:B

15.不属于国家支援农业的方法的是( )。

A.财政投资 B.轻税

C.信贷支援 D.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答案:D

16.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答案:A

17.从世界各个国家来看,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

A.政府预算支出 B.社会保障收费

C.社会保障税 D.企业捐助

答案:C

解析:从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取得工资收入的职工和职工的雇主各交纳一半的社会保障税;二是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资金。从总体来看,世界各国多采用第一种方式。各国普遍征收社会保障税,逐步成为社会保障的主要资金来源。资金来源的两个渠道各有其特色,比较而言,第一种方式的透明度更加高一些,而且可以根据社会保障的状况和发展做出统筹安排,有益于事业的连续性。

18.美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是( )。

A.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B.分散管理模式

C.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D.社会管理模式

答案:C

19.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与价格的关系不同 B.对象不同

C.主体不同 D.目的不同

答案:A

解析:见教材第51页。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转移性支出的两种形式,有明显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与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财政补贴总是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社会保障支出则与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不发生直接联系。

20.下面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现金补贴的影响涉及许多商品

B. 实物补贴主要体现在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上

C. 实物补贴是从补贴接受者手中转移给最终受益者

D. 一般称实物补贴为“明补”

答案:D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财政补贴按补贴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现金补贴和实物补贴。现金补贴是补贴接受主体在自身权利之外得到超额收入的那部分财政补贴,即不发生补贴利益转移的那部分财政补贴,一般称为“明补”。实物补贴则是接受补贴主体并未真正获益的财政补贴,即补贴利益发生了转移的那部分财政补贴,一般称为“暗补”。实物补贴是从补贴接受主体手中转移给最终受益者的。所以D项是错误的。

21.当前,我国在改革财政补贴上的具体设想不包括( )。

A.取消农业补贴

B.取消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

C.改革公用事业补贴

D.增加财政对科研费用的补贴

答案:A

解析:改革财政补贴的对策思考,具体设想有:

(1) 改变农业补贴方式;

(2) 取消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

(3) 改革公用事业补贴;

(4) 增加财政对科研费用的补贴;

(5) 运用财政补贴,加强环境保护;

(6) 运用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

22.从动态的角度看,财政收入是( )。

A. 征税的过程

B. 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

C. 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

D. 一定量的社会产品

答案:C

解析: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法定形式,集中的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式。从动态看,财政收入是组织财政收入、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从静态看,财政收入是一部分社会资金。

23.用收费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主要是基于社会成员的( )。

A. 强制性原则

B. 自愿性原则

C. 效率性原则

D. 专门性原则

答案:B

解析:收费是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从总体上看不具有强制性,主要是基于社会成员的自愿性原则。

24.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 )。在我国财政统计工作中经常采用的就是这种分类方法,也将这种分类方法称为按财政收入项目分类的方法。

A.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

B. 强制性财政收入和非强制性财政收入

C.公有经济收入和非公有经济收入

D.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答案:A

解析:根据财政收入的四大分类依据,可对财政收入分类如下:(1)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2)以征收权力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财政收入分为强制性财政收入和非强制性财政收入。(3)以财政收入来源为标准分类,包括两种具体的分类角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2m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