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3:04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2015-2016学年 )

二○一六年十二月

0

目 录

引 言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02 1.指导思路与培养目标 …………………………………………………………02 2.专业设置与招生情况 …………………………………………………………02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02 1.师资队伍建设 …………………………………………………………………02

2.教学经费与设施建设 …………………………………………………………03 3.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 ………………………………………………………04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04 1.专业结构与培养模式创新改革 ………………………………………………04

2.“质量工程”建设成果 ………………………………………………………06 四、教学活动组织实施 ………………………………………………………………08 1.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 …………………………………………………………08 2.实验与实践教学 ………………………………………………………………09

3.创新与创业教育 ………………………………………………………………09 4.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10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12 六、质量保障体系 ……………………………………………………………………12 七、学生学习效果 ……………………………………………………………………14 八、特色发展 …………………………………………………………………………16 九、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7

0

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2015-2016学年 )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形成了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工、管、农、文、理、经、教、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具有38年的本科办学历史,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名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本科教学一直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工作,多年来学校本科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取得较大突破,教学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教学秩序平稳良好,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当前,学校有11个优势本科专业分别获批为国家级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1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综合改革专业试点,7个专业类获批为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5个专业获批为省级“卓越计划(软件类)”试点专业,4个专业列为省级“卓越计划”联盟试点专业,4个专业获批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十二五”期间获省级一、二等教学成果奖5项。

学校按照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要求,围绕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的宏伟目标,着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多科性、开放式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达到本科教学一流、优势学科一流、应用技术先进的办学水平,坚持学、研、产全面协调发展。作为以本科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本科教育争创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学校总体建设工作的战略重点。2015-2016学年,学校继续以全局重点工作任务为牵引,全面带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本着“稳步推进、深化提高、注重实效、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针,启动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以全员教学业绩考核激励教师教学投入,扎实开展“审核评估”迎评促建,推进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强化教风学风建设力度。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各项任务计划得到系统推进和全面落实。

1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为:坚持党和国家的办学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全力发挥学校的社会职能,立足于本校人才培养方向、层次的功能定位,一切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出发,追求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创办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满意的高等教育。“以生为本、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贯秉持的基本原则。学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致力培养“综合素养发展水平高,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和社会实践能力强,专业适应面宽,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在开展常规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知能复合型”、“优秀拔尖型”等多规格人才的培养。弘扬“笃学明德、经世致用”校训精神,造就“吃得了苦、扎得下根、干得成事”的人才特质。

2. 专业设置与招生情况

学校设有15个学院(含张家港校区),开设52个本科招生专业,涉及理、工、经、管、文、教、法、农等八个学科门类。2015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845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6144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202人,国外留学生104人。普通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数的87.50%。经本人申请,学校审批同意为140名本科学生转专业。当学年,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冶区)招收本科生4063人,其中,有25个省(市、自治区)进入本一批次招生,在江苏省招生的规模约占招生总计划的50%。本一批次招生人数占生源总数的60%以上。新生录取志愿率为95.90%,实际报到率为98.10%,与往年基本持平。近三年,招生男女生比例为2.45:1,文理科生源比例为1:4.7,农村考生与城镇考生比例为1.27:1,学生涵盖汉、回、满、壮等24个民族。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1.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始终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保证。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面贯彻“重在培养、积极引进、改善结构、提高水平”建设方针,坚持自主培养和重点引进并举的原则,努力接轨国家、地方各种人才计划,实施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政策,积极探索人才引进评估、青年教师培养、聘期考核机制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取

2

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已初步建成了一支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目标相适应,满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的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086人,外聘教师149人,折合生师比17.1:1。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108人,副高级职称者40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23%。具有博士学位人数523人,占专任教师比48.16%;硕士学位人数456人,占专任教师比41.99%;专任教师中博硕占比90.15%。具有3个月以上境外培训进修经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超过25%以上。多年来,学校坚持实行正高职称教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各学院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其教授总数的比例为75%(含机关教辅部门教授职称人员),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全校总课程数比例为10.99%。

师资队伍在数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不断持续优化。当学年,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同时完善国家、省、学校三级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去海外名校访学平台,加快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进程,鼓励专任教师进行学历学位提升。学校全面滚动施行青年教师助理教学培养制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各学院多样化、常规化地开展各项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大力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2. 教学经费与设施建设

学校每年预算安排都把教学经费放在重要位置优先考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逐年增长。

当学年,本科专项教学经费3195.54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0.24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0.04万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0.03万元。教学经费投入能够较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条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善。学校全日制在校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62平方米,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6.72平方米;折合在校生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03万元,当学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320.43万元。学校注重信息、情报资源建设,学校馆藏图书188.37万册,折合在校生生均图书94.20册,已建有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各类中、外文文献检索数据库38个,提供270万种电子图书和3.2万种电子期刊的阅览支持服务。本科教学教务管理系统、课程辅助教学与数字化资源建设平台系统、毕业设计教学平台系统等已投

3

入多年使用,教学管理信息化与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已具规模。

3. 校内外实验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现有36个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建有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教学保障平台。实验室专业布局合理,很好地满足了实验教学需求,在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积极开展校、企间的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资源共享、联合办学的新途径,与海军政治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等单位保持着深入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学校共建立、建设各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200余个,各专业平均有4~5个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4805厂、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等10多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国内知名大型造船企业,共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三、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

1. 专业结构与培养模式创新改革

学校专业规划与建设委员会专项负责论证审核新专业设置与已有专业的调整,切实加强对专业建设规划的审定与执行指导力度。出台《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专业结构优化与发展规划(2015-2033年)》(江科大校[2015]24号),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的发展思路,力求合理设置本科专业。不断彰显船舶、海洋和蚕桑特色,适当拓展涉海学科专业,淘汰不适专业,专业总数预期稳定在65个左右;构建工学占60%左右、管理学占20%左右、理学占10%左右、其他学科占10%左右的专业结构布局。着力形成“优先建设类、重点建设类、培育建设类”专业建设体系,集中办学资源对重点学科相关专业进行优先建设,通过分层建设带动全校本科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同步实施《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实施方案》(江科大校[2015]27号),每两年开展一次本科专业状态调查,围绕招生、就业、师资队伍结构、教学和科研水平四个方面对专业进行监测预警和动态调整,不断优化学校本科专业结构与布局。

4

表3 现有本科专业分类数据统计表

学科门类 工学 管理学 理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农学 合计

专业数 29 10 5 2 1 2 2 1 52

占总数比例(%)

56.0 19.2 9.6 3.8 1.9 3.8 3.8 1.9 100.0

近年来,学校实施“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保障提高优势专业建设水平。系统规划设计改革方案,推出系列教学改革举措,从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学风考纪、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等诸多方面同步实施。2015年制定颁布《江苏科技大学品牌专业建设管理办法》(江科大校〔2015〕230号),对优势专业在建设内容、项目管理、考核验收、经费使用等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新立项建设11个校级品牌专业,其中有4个专业获批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在此基础上,依托已有的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专业类重点建设项目、国家和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深入推进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系列改革。

实施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2015年出台了《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子选拔与培养计划(试行)》和《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子导师聘任与管理办法》,成立深蓝学院,实施“1+3+X”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确立了造就“理想远大、创新创业潜能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分别配备全程指导老师,开出3类素质教育创新课程,构建“多类别-多层面-多学科”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模式。施行“3+1”人才培养模式,编制“学校与企业学习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课内主渠道教学与课外养成教育相结合”、“全面素

5

质提升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及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措施,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先后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4805厂等多家国内著名企业,正式签署“‘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协议。企业不仅参与制订培养目标、参与课程体系建构、梳理教学内容,而且参与实施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评价,承担学生到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和管理任务。

试行宽口径本科人才大类培养模式。出台《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大类培养实施办法》,实施“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素质突出”大类人才培养。在经济管理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部分专业进行先期试点,学生进校后两年内淡化专业方向,加强基础课程教育。在第一、第二学年打通公共通识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为学生合理搭建宽口径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结构。从第三学年起,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大类培养模式的实施,在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人才适应性,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质量工程”建设成效

当学年,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回归、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促使教职员工正确认识大学本质,坚守大学精神,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抓“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 ”实施力度,大力加强优质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建设。近年来,先后制(修)定、颁布了《江苏科技大学“十三五”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工程实施规划》《江苏科技大学精品课程评选与奖励办法》《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江苏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与奖励办法》《江苏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奖”评选与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和保障政策文件,从体制和机制上为“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学校先后有11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在继2011年获批为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高校、省级培养计算机服务外包人才试点高校之后,学校又获批“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9个专业也同步获批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立项(含“卓越联盟”专业)。另有7个专业类获批省级“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立项(内含20个本科专业),4个优势专业获批省级“十三五”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资助。

6

表4 学校获批省级以上专业建设项目情况一览表

序号 1

专业名称 船舶与海洋工程

建设荣誉或建设立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

2

焊接技术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省级特色、品牌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品牌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

4

自动化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

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动化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业工程 会计学 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土木工程 软件工程 物联网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工业设计 能源与动力工程

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计划”联盟专业

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品牌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省级“卓越计划”联盟专业 省级“卓越计划”联盟专业 省级“卓越计划”联盟专业

学校完善课程评优制度,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与培育体系。每两年组织评选一次校级精品课程,建立滚动评选和复评机制,使精品课程评选工作制度化、常规化。共建成省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34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门。积极引进“泛雅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教学互动、资源共享和移动学习。搭建基于互联网的辅助学习、自主学习交互式教学应用平台,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先后立项建设“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课程”41门,建成一批特色示范课程。进一步规范教材建设立项条件、立项程序、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办法,加大对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力度。近三年,学校获评国家级规划教材1

7

部,江苏省立项建设重点教材13部,出版教材、教学参考书57部。

学校重视“名师培育工程”建设,陆续出台了《江苏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奖评选办法》《江苏科技大学实施“中青年教师海外进修计划”暂行办法》《江苏科技大学公派出国进修管理办法》《江苏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工程实训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科技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江苏科技大学各类优秀人才工程配套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优秀教师培养政策文件,着力选拔、培养、造就一批直接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能够发挥示范性作用的高水平教师。学校重点培育了近200名校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和教学新秀,有多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劳动模范、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名师工程”的实施,培养造就了一支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政治上成熟、业务上精湛、作风上严谨的优秀教师队伍。在江苏省首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1名教师荣获特等奖,2名教师荣获一等奖,居全省高校领先地位。三年来,在全国微课比赛中,2名教师分获二、三等奖;在江苏省微课比赛中,2名教师获一等奖,10名教师分获二、三等奖。另有2名教师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4名教师分获二、三等奖。

学校历来重视教学研究,每两年组织一次校级高教研究课题和教改课题立项。三年来,有12项教改课题获省教育厅立项资助(含重中之重课题2项),3项成果荣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学校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重点课题研究,立项校级重点研究课题3项,培育课题1项。同时,加强省、校课题的过程检查与验收管理力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的,以点带面,着力将教育教学改革推向深入。

四、教学活动组织实施

1. 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

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由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主干及方向课程等构成。各专业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理工科专业平均为 26.73%,其他经、管、农、文等类专业平均为23.93%,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7.47%。2015年,学校颁布《江苏科技大学自学考试自办助学专业本科第二学历教育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了专业学历证书辅修制度。学校长期坚持对专业、学科基础和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实行小班化和中班化教学。当学年,全校共开设课程2230门。学校长期开展校、院两级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有力保障了重点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青年教师中涌现出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多年来,绝大部分

8

教师的学生评教满意度得分保持在90分以上。在近几年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军事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建设和教学质量考核中,学校均取得“优秀”成绩。

2. 实验与实践教学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能力达成为导向,系统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了以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第一课堂为主线,以学生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第二课堂活动为辅的多层次、多模块的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明确了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工作标准。要求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工程背景和社会生产实际,人文管理类专业选题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1名学生1个课题。校、院两级督导组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写作规范及答辩等环节坚持进行过程跟踪检查。学校应用毕业设计(论文)信息管理系统,使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过程实现无纸化和网络化。运用“大学生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所有毕业论文进行查重检测,达到规定标准方可进行答辨。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复检制度,将毕业设计(论文)抽检结果作为开展专业动态调整的重要观测点,抽取500份毕业设计(论文)送校外专家评审。近三年,学生在全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中共获得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2 项、三等奖 18项以及 4 项优秀团队奖。

学校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不断提高计划内实验教学效果的同时,坚持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全校性实验室联合联动开放日活动,同步开放14个工程性校内实验、实践教学基地,有组织地全天候接待、指导学生参观考察和体验操作,充分挖掘、利用已有教学资源,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系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在校外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研究设计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参与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问题。“十二五”以来,学校有近5000名学生在上海各大造船企业接受严格和规范的训练,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3. 创新与创业教育

学校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才素质需求,明确将创新性特征列入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江苏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系统谋划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在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渗透创新教育的同时,积极构建“点、线、面”紧密结合的课外创新教育活动体系。以参与、举办“挑战杯”等各类科技竞赛为带动,以资助本科创新计划项目为支撑,以组织各类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实现全覆盖。“挑战杯”竞赛组织工作围绕参赛作品

9

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应用性,争取经费到位、场地到位、政策到位,努力做到项目特色鲜明、团队组合精良、作品水平精湛。施行本科生创新计划导师制,加强组织领导、过程管理、重点建设和目标考核,搭建全校性常规化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教育平台。2015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总分入围全国前30名,学校首次捧得竞赛“优胜杯”。当年,学校立项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89项,投入资助经费70余万元,有1400余名学生参与项目科研创新活动。在学校组织资助立项基础上,推荐申报并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85项。参与当年资助项目的学生共计发表论文128篇(其中100篇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完成实物模型和系统软件126个,申请或公开专利37项。

学校重视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创业教育》统一设置为各专业培养计划必修课程,并列入重点核心课程开发、建设规划。依托经济管理学院,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做到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创新创业教育全程化,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和新途径。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创业培训专家、优秀校友等作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指导大学生创业活动,引导教师吸收学生参加科研工作,为创业活动奠定基础。成立创业协会,加强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工作室的管理,推动校园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校地联手,搭建孵化平台,助推项目实体落地。与镇江市开展创业合作,建立高新科技园区大学生创客中心、“江科大-京口区”创业指导服务站和“‘京口E客’梦工厂”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咨询和优惠政策,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支持学生成立的移动互联网创业俱乐部已有50余名成员,成功开发多款手机游戏,推荐参加首届江苏移动MM(Mobile Market)大学生手机应用策划大赛获得全省第一名。学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第二届、第三届MM百万青年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并获全国精品大奖1项及全国优秀奖1项。

4.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学校通过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课外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建设”以及“国内外合作交流”等统筹规划,有机融合,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为强化课外教学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学校将其列作“实践能力与素质拓展”必修模块(要求完成6学分)明确列入各专业培养方案,作为学生通过毕业资格审核的必要条件。先后制(修)定《本科培养方案第二课堂要求选修学分评定管理办法》《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计划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科技大学“挑战杯”竞赛组织工作组织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积极开拓建设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每年对第二课堂投入专项活动经费和奖励资金,形成了完善

10

的组织、政策、场所、经费等保障体系。

学科竞赛是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学校以本科生创新计划为基础、“挑战杯”及各类学科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三年来,立项校级本科生创新计划800余项,获批江苏省、国家级250余项。在精心承办多种校级学科竞赛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等30余个高层次学科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特别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上,参赛学生连续多年均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获得“挑战杯”发起高校资格,捧得“挑战杯”竞赛“优胜杯”。

精彩纷呈的高水准课外科技、文化、艺术、公益活动也成为学校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一大特色。学校注重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在坚持高、雅、精的基础上,追求寓教于乐,有教有乐。2015年,举办了以“中国梦?科大情?青春志”为主题第三十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十佳歌手大赛、青春风采大赛、民俗文化进校园、“金话筒”主持人大赛、“群英汇”戏剧节、舞蹈大赛、“激扬青春,情系科大”合唱比赛、“科大杯”、“好好杯”系列体育比赛、“走向未来”辩论赛等活动共计40项。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地域民俗文化、体育文化、专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成为广大同学学习生活中的文化大餐。学校还组织了若干场《梦想公开课》活动,提升了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情操。

当学年,学校打造了船舶科技文化节、机械科技文化节、IT科技文化节等10个学院科技文化节,开展各类科技活动72项,参与学生达4000余人。培育了“启航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江苏现代造船杯”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四洋杯”柴油机拆装大赛、焊接操作与模型设计大赛等一大批主题鲜明、参与面广、成效显著的品牌特色活动项目。学校始终坚持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延伸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努力实现社会实践全员参与、全程追踪、全面考核,扎实推进社会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紧密围绕“中国梦、科大梦”主旋律、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和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重心,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内容,在全校大学生范围内组织开展以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成功申报1支国家级重点团队,14支省级重点团队,组织了83支校院两级重点团队。各学院累计申报各类实践团队540余支,合计6400余人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学校坚持“校—院—团支部—个人”四级实践组织网络,采取重点团队立项资助、一般团队示范带动、团支部团队广泛参与、实践个人全员覆盖的实践网络体系。在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率达100%。

11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学校围绕建设一流造船大学宏伟目标,积极拓展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设立了覆盖多学科专业的教育合作项目,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学资源,努力提升本科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不断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法国巴黎高等计算机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合作举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设立“2+2、4+1”等学分互认项目及短期访学项目。2015年选派83名学生赴境外大学进行学历、学位或短期进修等不同形式的交流学习。引进国际通用NIIT课程进行嵌入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也是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从印度NIIT公司引进师资及先进教学资源,已培养339名软件方面的专门人才。合作办学在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先进专业知识和跨国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的同时,相关专业、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校一贯重视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质量监管,相继出台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管理规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师出国(境)培训管理办法》《中澳项目英语教学管理办法》《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督导制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在“中法”、“中澳”合作项目以高分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中外合作办学水平评估之后,“中乌”合作项目也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

学校积极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由原来的试点性培养转化为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学历留学生以及中短期研修生。共招收本科生11人,硕士生20人,博士生3人以及汉语语言生70人。学校制定“留学江科大计划”,重视加强国际教育质量内涵建设,不断提升留学生教育培养水平。设立专项基金资助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全英文授课课程《线性系统理论/Linear System Theory》荣获“2015年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

六、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高效运行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有力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实施“决策-计划-实施-评估-反馈-改进”的闭环质量保障模式,实行“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质量评价、培养工作持续改进与优化”四步联动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教学运行系统、教学建设系统、管理服务系统”工作效能的发挥,使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12

学校建有校、院、系三级质量监管组织。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务处、评估办、校教学督导专家组等组成校级质量监管组织,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院学术分委员会、教学工作分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院教学督导专家组、教务管理办公室等组成院级质量监管组织,专业系(或教研室)和实验中心主任及相关教师履行基层教学组织的质量管理职能,

学校实行教学质量“校长、院长”第一责任人制度,建有完善的教学指导、审查与决策制度,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检查制度,落实教学意见信息反馈与工作整改制度。学校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健全, 《江苏科技大学师德公约》《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江苏科技大学教学工作基本规程》《江苏科技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合格标准及实施办法》《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江苏科技大学学生教学质量助理调研员制度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的严格执行和实施,为构建高效、有力的全方位、多层次教学质量监控运行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的整改落实。教学督导组将听课、教学资料检查、走访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及时向教师或有关部门反馈。教务处将学生评教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学院和教师;对发现的典型性问题,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OA)进行书面反馈督办,密切跟踪整改情况;将每次专项集中检查的结果,在教学工作例会上进行通报,及时总结成绩、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学校职能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大规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人才培养质量专项调查,编写《基于质量评价反馈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调整咨询报告》;委托具有公信力的社会第三方调查机构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形成《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

13

告》。这些都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实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和学院教学年度工作考核。学校建立了教师教学业绩年度考核制度,从“教学效果、教学工作量、教学改革与建设”三个方面考核教师年度教学工作情况。考核结果直接与教师的评优评奖、职务晋升等挂钩。每年末开展学院教学工作综合考核,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指标、教学效果形成要素指标、培养质量指标”20余个常规项目,结合当年度学院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学院专项奖励基金分配的主要依据。

持续组织开展课程和专业建设水平滚动测评。依据“精品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对重要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建设水平定期评估。落实“本科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实施方案”,从“招生就业、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三个方面对所有本科专业的办学状态进行定期监测。结合新办专业学士学位授权审核,对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条件进行全面的内审评价。多方面常态化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开展,有效保障了课程教学水平和专业办学实力的稳步提升。

七、学生学习效果

学校良好的教学建设机制和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质量提供了保证。近年来,全校学生考试课程保持较低的不及格率,学生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学生进校学习两学年后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CET)四级通过率保持在90%以上;全国、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保持在40%以上;毕业班学生体育测试达标率也长年保持在94%以上。近年来,学校保持较为理想、稳定的学生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为94.78%,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为93.14%。学校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86.14 %。据具有权威公信力的社会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2012届、2013届、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职业吻合度等多项指标均居省内非211高校前列。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也体现出了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学习水平。近年来,在学校组织的历次毕业设计质量抽检中,学院精心的组织工作、教师严谨良好的指导工作和绝大部分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受到校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在2016届毕业班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作品中,有154篇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1篇获评校级优秀团队毕业设计(论文)。在201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作品中,有10篇毕业设计、2篇团队毕业设计获评为省级优秀毕业设计。

在江苏省和全国性学科、科技竞赛中取得的良好成绩,也体现了学生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2013年,获得“挑战杯”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总

14

分位居全国前70名,获得“挑战杯”发起高校资格。2014年,“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获江苏省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3项,获全国铜奖2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2015年,获“挑战杯”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竞赛总分累计280分,列全国前30名,首次捧得“挑战杯”竞赛“优胜杯”。在以往参加的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等全国及省级学科竞赛中,均取得过优良成绩。

为海军培养国防生军事、军政指挥人才,也是学校本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02年学校与海军建立依托培养关系以来,已为军队输送毕业国防生1073人,其中161名考取研究生,1人被评为“十佳国防生”,11人被评为海军“国防生标兵”,158人被评为海军“优秀国防生”,2个团队获得省先进集体,16人获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个人等称号,国防生培养得到海军、舰队机关和用人部门的肯定和好评。

2015年末学校开展学风建设问卷调查,覆盖所有专业和年级,共回收有效问卷10739份,学生参与面达77%。统计显示,78.2%的学生对自己的自主学习状态评价为“满意”或“基本满意”。在最近一次毕业生校友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活动中,共回收反馈问卷880份。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成长表示满意,特别对自我“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职业岗位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胜任度”评价较高,满意度评价得分在80分以上;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母校本科学习经历对人生成长产生了“很大”或“较大”影响,在“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知识和学科视野,综合文化修养”的影响方面,认可度最高。大部分毕业生对母校本科教育培养工作的各调查项目表示“很好”或“较好”。有76%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很关注”或“较关注”母校的建设发展。

用人单位及部门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较好。有92.55%的用人单位和部门“对学校毕业生总体职业素质的综合评价”为“很好”或“较好”。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在“公民素质、综合文化修养表现,职业岗位专业技术要求的满足度,社会和岗位责任感表现,大局观念、敬业守纪、团队协作表现”等方面相对给予了更高的评价。大部分用人单位及部门认为“毕业生职业素质比较突出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责任感与敬业奉献精神,沟通组织协调与执行能力,业务知识水平,实践工作能力”等方面。有78.37%的用人单位和部门认为多年来毕业生总体培养质量持续稳定或趋向提高,有97.96%的用人单位及部门表示“很想”或“愿意”再选用学校毕业生。据调查信息显示,学校往届毕业生许多已成长为企业或社会事业单位(特别是大中型船舶设计、制造企业)及海军部队的高级管理、技术精英人才,在各类大中型国有、民营企业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15

八、特色发展

历经多年的人才培养历程和本科教育办学实践,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体现了较强优势和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深化校企教育培养合作,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强化。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及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深度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先后与10余家国内外著名造船企业,签署“‘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协议。企业参与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承担学生到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和管理任务。与船企建立“双导师制”,结合船舶行业的理论知识与船企工程技术管理实践,编制“卓越计划”总体工作方案,从认知课程、培养专业工程技能、企业定岗实习等环节入手,明确在校教师与企业技术能手双导师的角色定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企业造船工艺技术具体项目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船舶工程技术实践和创新能力。在长期的本科办学实践中,学校毕业生已遍布全国船舶行业各个科研、生产单位。据统计,全国知名造船企业中,近50%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毕业于我校。仅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中国目前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船舶总装企业),就有20余名中层以上干部、30余名技术骨干为学校校友。一批优秀校友进入船舶行业骨干企业领导层,在船舶技术研究及学术界领域也涌现许多优秀毕业生代表。船舶行业企业对江科大毕业生的普遍评价是“吃得了苦、扎得下根、干得成事”,这种品格已普遍成为学校毕业生的特质。

二、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课内外结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学校实施基于通识教育基础上的本科专业教育,在努力抓好计划内课堂教学的同时,重视课外科技和文化活动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每年划拨200多万专项经费,直接用于支持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社团和公益活动的开展。将第二课堂教学要求明确纳入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每项活动的育人目标和执行规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深度参与课外教育教学活动。在精心承办多种校级学科竞赛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等30余个高层次学科比赛,取得较好成绩。高水平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公益活动也成为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一大特色。结合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学校多年来承担着为军队培养国防生军事指挥人才的任务,部分国防生课程与普通生课程统筹开放,提供全校学生选修学习,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国防学院还先后聘请杨利伟、胡彦林、徐洪猛、徐建中等高级将领和马伟明、金一南等军事或国防科技专家先后来校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国防文化有力地助推了学校

16

高水平校园文化的建设进程。

三、坚持以“船魂”精神办学育人,树立起良好社会声誉。在8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培育起“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学校一以贯之地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核心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一代代江科大人进取奉献,将“船魂”精神发扬光大,表现出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中国造船教育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悉心育人、鞠躬尽瘁的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优秀学科带头人王充德教授埋头苦干,开创了理论力学教学实验的先河,建成省级一类优秀课程,获得全国教学成果奖。全国优秀教师朱德书教授严谨治学、桃李满园,年逾70仍活跃在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学督导第一线。景荣春教授一辈子呕心沥血、教书育人,在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后,仍然以顽强的毅力编写并出版了两百余万字的教材,患病六年时间里没有耽误一堂课。被大学生和媒体誉为“最简朴大学教师”的周青春教授、被社会公认为坚守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典范的章明炽副教授、获江苏省“最受大学生欢迎教师”称号的杨松林教授、被学生公认为“最负责任的班主任”张学军教授均被中央、省市媒体屡次报道。在他们的影响和带领下,优秀青年教师层出不穷。王蓓、宋向荣、戴俊在全省首届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1人获得全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一代代教师展现“船魂”精神,感染和熏陶着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船魂”精神已成为江科大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

九、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总结多年的本科办学历程,学校教学工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培养工作中还存在着多处薄弱环节。学校本科专业总体结构和建设水平尚不够合理、均衡,高层次领军师资人才建设需要加强,少数教师教学精力投入需要加大,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有待全面深化,更为高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这些都是当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的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学校明确了如下努力方向和工作思路。

1. 优化调整布局结构,实现专业建设水平的均衡发展。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办学基础,以及地方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严格实施专业准入、预警和退出制度,努力推进由第三方主导的专业办学水平评估制度。淘汰办学基础薄弱、社会需求不足、特色不明显的专业,增设学科基础较好、符合地方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加强优势专业与新专业之间的交叉、融通,带动所有专业协同发展。推进大类招生教育模式改革,以共通的主干学科为纽带平台,加强专业群建设。在学校层面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完善激励政策措施,切实发挥负责人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7

2.培育引进领军人才,深度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建立校、院和学科三级人才开发协调机制,通过“博士化工程”“海外进修支持计划”“深蓝青年学者计划”等培养措施,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消除学科壁垒,按照“大学科”“学科群”理念,健全“领军人才+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双创计划”“333工程”“江苏特聘教授”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人才工程项目,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同时加强校内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点培养。完善“人才特区”政策,对引进人才和团队给予特殊配套支持。持续实施教学名师培育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取得显著研究成果并在教学实践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教师。积极发挥名师引领辐射作用,全面带动教师队伍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3.强化教学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严格实施“师德公约”和“教师本科教学工作合格标准”,不断加强教师教学业绩年度考核力度。对在日常教书育人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一步加大物质和精神奖励,在各类评奖评优活动中优先考虑,广泛宣传表彰其先进事迹。全面推广应用启发式、体验式、发现式、研讨式、案例分析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实现由“知识灌输型”和“应试型”教育向“创新素质养成型”教育的转变。在教师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贯彻、落实“卓越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培育高水平教学研究与改革建设成果。

4.强化校园质量文化建设,完善质量保障模式和实施体系。广泛宣传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重要意义,强化全员质量意识,营造浓郁的质量文化氛围。加强院级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明确教学质量管理的主体职责,促进基层教学组织质量保障系统理念的形成,提高全校教职员工主动投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自觉性。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和课程建设标准、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健全本科教育质量宏观监管体系,充分行使教学状态数据收集、办学状态诊断、教学决策咨询、教学质量管控职能。加大高水平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同等地位,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掌握教学研究及测量评估方法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深化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以先进、便捷的现代信息化手段有力支撑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高效运作。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2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