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江永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13 07: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南省江永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三下五除二”“打小算盘”等词语就与珠算休戚相关,珠算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渗透到中国文化和行为准则中去。然而时过境迁,珠算被日渐冷落。前几年,珠算甚至还被清除出小学的数学课程,这从某个方面也反映出珠算的式微。因此,我们对珠算的研究和传承不能裹足不前,而应与时俱进。

A . 休戚相关

B . 时过境迁

C . 式微

D . 裹足不前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打造出了多少刀光剑影、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同室操戈、弑父杀兄的活剧,其中以争夺皇冠、龙廷最惨烈。

B . 车祸发生后,记者及时赶到事故现场,看到地上流了触目惊心的血,围观的人哀叹不已,其中一人已当场死亡。

C .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每吃甘蔗,必从根部开始,当人们讥笑他时,他则笑眯眯地说,这样吃,可以渐入佳境。

D . 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纪念园将于5月3日开门迎客。

3. (2分)下列礼貌称谓正确的是()

A . 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 . 令嫒这次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第1 页共16 页

C .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戒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

4. (6分) (2015高二上·沈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传说中的夏铸九鼎,大概是打开青铜时代第一页的标记。

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等祯祥意义。饕餮这种兽面纹,是原始祭祀礼仪的符号标记,这符号在幻想中含有巨大的原始力量,从而是神秘、恐怖、威吓的象征,它可能就是巫、尹、史们的幻想杰作。它们远不再是仰韶彩陶纹饰中的那些生动活泼愉快写实的形象,也不同于尽管神秘毕竟抽象的陶器的几何纹样。它们完全是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它们呈现给你的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这些怪异形象有雄健的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

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炫耀暴力和武功是氏族、部落大合并的早期宗法制这一历史时期的光辉和骄傲。所以继原始的神话、英雄之后的,便是这种对自己氏族、祖先和当代的种种野蛮吞并战争的歌颂和夸扬。殷周青铜器也大多为此而制作,它们作为祭祀的“礼器”,多半供献给祖先或铭记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与当时大批杀俘以行祭礼吻合同拍。《吕氏春秋·先识览》说:“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神话失传,意已难解。但“吃人”这一基本含义,却是完全符合凶怪恐怖的饕餮形象的。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在今天是如此之野蛮,在当时则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它尽管非常粗野,甚至狞厉可怖,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崇高美的。人在这里确乎毫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的动物变形。用感伤态度便无法理解青铜时代的艺术。这个动辄杀戮千百俘虏、奴隶的历史年代早成过去,但代表、体现这个时代精神的青铜艺术之所以至今为我们所欣赏、赞叹不绝,正在于它们体现了被神秘化了的客观历史前进的超人力量。正是这种超人的历史力量才构成了青铜艺术的狞厉的美的本质。

同时,由于早期宗法制与原始社会不可分割,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第2 页共16 页

所以,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在夸耀威吓恐惧,却徒显其空虚可笑。它们没有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

(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青铜饕餮》,有删节)

(1)

下列有关“饕餮”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饕餮是神话传说中一种有首无身的食人怪兽,经由巫、尹、史们的宗教幻想演化为了青铜器上的兽面纹饰。

B . 在无法用概念语言来表达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的时代,只能由饕餮纹样来传达出神秘恐怖的象征意味。

C . 作为原始祭祀礼仪的符号标记,青铜器上各式的饕餮纹样对本氏族、部落有保护的神力,对外则有威慑之力。

D . 继原始的神话、英雄之后,歌颂和夸扬自己氏族部落的祖先成为殷周时期青铜器上雕刻饕餮纹样的主要目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已经不同于陶器纹饰中生动活泼愉快写实的形象以及神秘抽象的几何纹样。

B . 从夏铸九鼎开始,青铜器中就凝聚了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以及客观历史前进的超人力量。

C . 殷周时期大批杀俘以行祭礼,青铜器作为祭祀的“礼器”,其饕餮纹饰传达了对于野蛮吞并战争的颂扬。

D . 因为毕竟身处原始社会,狞厉的青铜器纹饰稚气未脱,仍然保持着人类童年时期的造型艺术原始、拙朴的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狰狞的青铜器纹饰大量涌现于早期宗法制社会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离开这个时代则难以成为艺术审美的主流。

B . 历史经常要践踏着千万具尸体前行,当时的野蛮年代必须通过血与火的凶残、恐怖来开辟道路向文明跨进。

第3 页共16 页

C . 在远离了巫史文化的今天,青铜器已经成为审美对象,摆脱对暴力杀伐的感伤,今人才可能领略其中崇高狞厉的美。

D . 缺少了青铜艺术中深沉的历史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后世的造型艺术再夸张变形也难掩其空洞乏味。

5. (12分) (2019高一上·玉溪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断桥

蒋寒

接连两场暴雨,上百年的古桥,被山洪毁了。

洪水将山寨与外界天隔一方。孩子们上学,大人们赶集,只能靠树杆、木梯、竹竿慢慢爬过去了。

村民们找到郭支书,请他拿主意。

郭支书住在山寨对岸的郭家坨,郭家坨地势高,再大的洪水也奈何不了它。郭支书听了村民的反映,吧嗒着旱烟,思忖着,不急。乡亲们急啊,挤了他家满满一屋子,支书娘子忙着为大家沏茶添水。

山寨的丙成代表大伙说:“就那样断着,不是个事啊!大人进进出出好办,娃娃们上学呢?你不是常说,一切为了下一代嘛!”

郭支书伸出两指捻了捻火星闪动的旱烟,吧嗒着,不吭声。

有人小声说:“我们知道,你肯定还在生大伙的气。入夏以来,见你没少往古桥下跑,东瞅瞅,西敲敲,大伙说你是盼着古桥垮了,好向上面申请救济款,以便从中捞……”

声音小得没人听得见。

屋外的大狼狗汪汪地叫了,天空还是阴沉沉的。天气预报说了,近期还将有持续暴雨,省市县层层拉响了防汛警报。村委会也早作了安排,这会儿,马主任正带着工作队现场走访……

丙成说:“郭书记,你大人大量,快替大家拿个主意吧。上面要不拨款,我们各家凑也行。”

郭支书翻大伙一眼,说:“钱,我来想办法,力,大家得出。”

“要得要得!”大伙就兴高采烈地散了。

有人见,第二天一早,郭支书拎着包朝镇上去了。几天后回村,他就给望眼欲穿的乡亲们一个天大的喜讯:修桥款弄到了,钢筋水泥什么的都联系好了,接着就送来,天晴就动工……

第4 页共16 页

时不我待,趁着阳光天气,两台吊车就轰轰隆隆开进断桥现场,洪水也下降了许多,山寨老少能动的都出来了,大伙说说笑笑,干得热火朝天……

郭支书和马主任在现场指挥。马主任抹了抹烟嘴,递给郭支书,白烟就从郭支书的鼻孔里冒出来,一脸欣慰。

马主任感慨道:“老伙计啊,真是难为你了,镇上县上一毛不拔,得亏你家老大开明啊,从自己公司支持50万。”

郭支书笑:“我们养育下一代图啥,不就是为我们修桥修路修康庄大道嘛。”

马主任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半个月之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大桥就牢牢地架在了天河上,连接着山寨与外面的世界。

可是随后,村里传出了关于郭支书的风言风语,说是郭支书这回,准是贪了不少上面的修桥款,有人甚至闹着要找郭支书讨工钱。

风言风语被马主任苦口婆心压了下去,大伙听说是郭支书的大儿子公司出的钱,又有话说了,不仗着他老爹是个支书,他能开公司吗?再说,50万啊,没有好处的事情,傻子才干!

马主任听了,哭笑不得。

坐在断桥的残垣上,凝视着旁边雄伟的新桥,郭支书缓缓地吐着烟,对身旁的马主任喃喃道:“汛期过后,我就辞职了,但愿这座桥能管一百年,一万年!”

倏地,山洪从马主任的眼眶奔涌而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头描写古桥被毁,洪水泛滥,村民过河极其不便,不仅巧妙点题,也为下文郭支书带领村民设法修桥作铺垫。

B . 小说中的马主任虽是一个次要人物,但通过他之口交代了资金来源的相关背景,从而使主人公郭支书的形象更鲜明。

C . 古桥冲垮后,文章将郭支书“不急”和乡亲们“急啊”进行对比,充分体现出不同人物在修桥问题上完全不同的立场和复杂心情。

D . 小说通过描述山寨部分村民对郭支书的误会与猜疑,反映了作者对当前农村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大大丰富和深化了小说主题。

第5 页共16 页

(2)小说中的郭支书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断桥”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18分) (2016高三下·海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铁血柔情林觉民

萧萧

林觉民字意洞,号天外生。从小便被父亲过继给了他的叔父林孝颖。叔父对林觉民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在仕途上达到自己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为林家光宗耀祖。林觉民13岁那年,望子成龙的林孝颖把他送去参加科举童子试,厌恶科举的叛逆少年林觉民进了考场,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字后便转身大步离开了。

男儿有志不在年高。青涩年纪的林觉民早早就立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志向,大量阅读进步书刊,还给自己取了“抖飞”、“天外生”的号,从字义上可以看出,林觉民渴望做展翅高飞、打拼出一方天地的热血男儿。林孝颖看着爱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进步青年,不免喜忧参半,甚至可以说忧大于喜。他担心儿子在这条路上走得太决绝,更担心有朝一日白发人送黑发人……当这样的担心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决定——让林觉民娶妻成家。

1905年,18岁的林觉民迎娶了比他小一岁的陈意映。陈意映出身名门,不仅知书达理,还通晓文墨。林觉民与陈意映可谓“一见钟情,爱由心生”,当时,他们的家非常清贫,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和两把椅子。但是陈意映并不在意,有林觉民这样英俊潇洒、才志冲天的男子做夫君,她心满意足。

1907年,林觉民与陈意映婚后仅两年,甜蜜的日子刚开个头,但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他毅然前往日本自费留学去了。林觉民到日本后不久,就加入了同盟会。林觉民对远离陈意映一直心怀歉意。留学日本后,他曾写有一篇记录两人缱绻情感生活的文章《原爱》,文中写道:“吾妻性癖好尚,与君绝同,天真浪漫真女子也。”从中可以看到林觉民对妻子的怜爱之情。

1911年春天,当林觉民以学校正在放樱花假为名,风尘仆仆从日本归来时,陈意映又惊又喜。关于丈夫此行的目的,陈意映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黄兴在香港筹划广州起义,对林觉民委以重任。那些日子,林觉民异常忙碌,根本不能如陈意映所期望的那样朝夕相对。陈意映虽有不悦,可是并无怨言。对她来说,有理想有追求的林觉民才是她最爱的丈夫。

革命起义需要武器弹药,没有财政补贴,如何是好?林觉民就在西禅寺召集人马自己动手制造炸药。炸药准备妥当的时候,运输又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林觉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把炸药装进棺材,然后找一个女人装成寡妇护送棺材去香港。林觉民本想要自己的妻子来完成这一任务,可是当时陈意映已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无法成行。

第6 页共16 页

1911年4月的一天,林觉民对妻子说:“我去趟香港就回来。”陈意映料想不到,这一次的分离竟成永别。

广州起义的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深夜,万籁俱寂。在临近江边的一栋小楼里,林觉民想到尚未成功的革命,想到家中牵挂自己的妻儿和父亲,眼泪突然落了下来——他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但是他有太多的不舍和难过,于是提笔在两块方巾上写下了著名的《禀父书》和《与妻书》。林觉民写写停停,伤情处,曾几次“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方巾上的字眼见越来越小,都小到蝇头了,林觉民还是不想停下来,他满腔的爱此时已浓稠到了极点。那一刻,林觉民非常希望手里的方巾大得没边儿,让他能够淋漓尽致地向陈意映表达他绵延不绝的爱。24岁的林觉民在月光下辗转难眠,不知不觉写到天已破晓,他把方巾折叠包好交给朋友,郑重嘱托道:“我死,幸为转达。”

广州起义失败后,两广总督张鸣岐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惊见一个剪了短发的美少年“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并表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吾死瞑目矣”,这个美少年就是林觉民。林觉民说到痛处,难以遏制激动的情绪,把身上的镣铐挥得哐哐作响。李准被打动了,命人把镣铐解开,允以纸笔。在林觉民口含血痰却含而不吐之时,李准更是亲手拿了痰钵,走到他身边。两广总督张鸣岐亦很动容,他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上奇男子。”当时有人劝总督大人为国留才,而张鸣岐认为这种英雄人物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死亡来临时,林觉民面容平静,甚至没有多眨一下眼睛,“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他用坚定的信念为革命殉情,豪气干云。

(删节自《名人传记》2011年第10期)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为了让林觉民能仕途腾达、光宗耀祖,林孝颖送子参加科举考试,并给儿子迎娶了满意的妻子,足见其拳拳爱子之心。

B . 林觉民婚后两年便加入同盟会,并远赴日本寻找革命真理,但他也没有忘记心爱的妻子,这期间还写文章思念赞美妻子。

C . 起义前夕的一天,林觉民彻夜未眠,在方巾上写下给父亲和妻子的信,并准备以此作为临上战场前与亲人的诀别之言。

D . 本文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行文详略得当,感情饱满,并且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文学性。

E . 本文通过对林觉民革命经历及情感生活的描写,把一个铁血柔情、豪气干云的革命英雄形象有血有肉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7 页共16 页

(2)

林觉民的“铁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

传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有人认为,林觉民明知“此举必败”,却义无反顾的投身光复的事业,是为天下人谋福;但也有人认为,他置父亲的期望于不顾,抛下妻儿,连家人都不能感受幸福,何谈天下!对此,你怎么看?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8 页共16 页

A . 河东凶亦然凶:荒年。

B . 鸡豚狗彘之畜畜:畜养。

C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约束。

D . 王无罪岁罪:作恶。

(2)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邻国之民不加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 . 直不百步耳系向牛头充炭直

C . 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日出江花红胜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 . 孟子的“王道”理想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

C . 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 .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 (2019高三上·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第9 页共16 页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陆畅

其一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①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其二

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②诗酒人。

【注释】①禁漏:漏刻发出的声响,②谢公:南齐诗人谢眺,唐李白《秋登宜城眺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此诗中“谢公“应指崔大夫。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前诗中,首句雄奇磅礴,“压”字写出北楼之高,“满”字则写出北楼上视野之开阔。

B . 前诗写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

C . 后诗中,“别”“笑”二字写出诗人近几年羁旅漂泊的生活状态,达观里有一些苦辛。

D . 两首诗角度不同,前诗从空间切入,侧重写景;后诗从时间切入,侧重写人。

(2)两道诗都写了“月”,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9. (6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 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诗句:________, 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第10 页共16 页

10. (5分) (2018高二上·会泽月考) 下面一则文稿中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招聘启事

本校因发展需要,特面向全国各地招聘中学思维训练、阅读写作、英语、美术、书法全职教师五名。

要求: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力及相关学科教师资格证书,有2年以上学校或培训机构教学经验者优先。年薪15-20万左右,另加保险及其他福利。有兴趣的可将个人材料发送至163@75699ee947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3,并保证材料真实有效,否则取消应聘资格,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欢迎致电垂询,联系电话:3456789。

智慧教育培训学校

2018年6月28日

11. (5分)(2018·天津) 中学生刘星写给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请找出四个有问题的词或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第11 页共16 页

12. (5分) (2017高二上·河池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花费不菲的海归留学生就业现状到底怎么样?日前,启德教育联合前程无忧、应届生求职网共同发布了《2017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调研数据显示,海归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约为10.8万元,年收入在8万元以下的占比最集中,大约有四成。总的看来,多数海归、尤其是没有工作经历的海归收入与国内大学毕业生相差不多。关于留学究竟“值不值”的话题,一直在舆论场上有争议。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判断。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12 页共16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

4-1、

4-2、

4-3、

5-1、

5-2、5-3、

6-1、

6-2、6-3、

第13 页共16 页

6-4、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1、

7-2、

7-3、

7-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1、

8-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9-1、

9-2、

第14 页共16 页

9-3、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10-1、

11-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第15 页共16 页

第16 页共1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23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