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淮河水利文物资源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23 03: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阳淮河水利文物资源调查报告

前 言

信阳位于淮河上游,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左扼两淮,右控江汉,承东启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称。8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独具魅力的淮上文化。

周代,信阳境内分封有申、息、弦、黄、江、蒋、蓼等侯国。息国(姬姓),为周文王之子的封地,在今息县城西南6公里的青龙寺。弦国,在今光山县城西5公里处。黄国,在今潢川县隆古乡。江国,在今正阳县,辖地包括本市罗山县北部。蒋国,为周公旦之子伯龄封地,在今淮滨县期思镇。蓼国,在今固始县城东北6公里的蓼城岗。从公元前688年开始,楚国相继吞灭上述各国,委派县尹(尊称为县公)进行管理,设置了直属于楚国中央管辖的地方政权——申县、息县、期思县,是为本市设县之始。

这里曾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是红色的土地,将军的摇篮,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鄂豫皖根据地首府......

信阳地区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水陆交通便利,文化传播快捷,其文化氛围、生活习俗南北兼容。淮河流域占全市总面积的98.2%,属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仅占1.8%。信阳地处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内流长437公里,其中在信阳境内长363.5公里。

多年以来,通过考古人的研究发现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辛勤工作,信阳,逐渐彰显出淮上文化多姿的风貌。

淮河,古名淮水,发源于桐柏县西南太白顶上。干流全长1000公里,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淮河流域东西长约700、南北平均宽约400公里,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海拔在600~1000米,淮河流域上游两岸山丘起伏,支流众多;中游地势平缓,多湖泊洼地;下游地势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

一、信阳淮河上游主要支流

信阳地区跨淮河上游及中游,淮河从原地开始,经桐柏县城东流73公里后,至大坡岭进入本区,经信阳、固始、淮滨、息县、光山、罗山、潢川县境,至三河尖乡建湾村东,呈老鼠尾巴状进入安徽省境内。在本区的河道流程351公里,流域面积17952平方公里。为宽浅式沙质河床,在本区内地一级支流共18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右岸8条、左岸10条。

淮河流域上段信阳地区一级支流有18条:毛河,又称毛集河。发源于泌阳县的贲古顶,流经泌阳、桐柏、信阳三县,于信平桥区半湾村南入淮河。

柳河。发源于平桥区主石顶,经王岗镇至孙寨南入淮河。 十字江。发源于平桥区境内的桂河,至佘湾入淮河。

明河,又称明港河,古名大木水。发源于信阳县西北天目山(古名大木山)。《水经注校》卷三十淮水篇中说:“水西出大木山,山即晋车骑将军祖逖,自陈留将家避难所居也。”经兰店、明港等地,至淮河镇入淮河。

清水河。发源于正阳县境内万楼村,经息县孙庙至息县城西南入淮河。 澺河。发源于息县李庙,至杨庄入淮河。

泥河。发源于息县杨庄,至息县陈庄入淮河,流程48公里,流域面积429平方公里。主要支流乌龙港,发源于息县唐集。

闾河,古名慎水。历史上发源于确山县东南高皇陂,后来上游河段改道入淮。今闾河发源于正阳县城南魏庄,经闾河店、西严店、白土店至息县包信在长陵集东入淮河。

乌龙港,发源于淮滨县防胡乡赵楼村,至王桃园入淮河。

洪河,又称大洪河、洪汝河,古名汝水。发源于舞阳县龙头山,经西平、上蔡、新蔡及安徽省阜南等县,至麻里店进入淮滨县境,到王岗乡刘寨村入淮河。

游河,古名油水。发源于湖北省随州市的罗家山,经草店、

顺河店、游河镇至塔园入淮河,流程62公里,流域面积67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白沙河,又名白雾河,发源于董家河乡车云山,经骆驼店至游河镇入游河。 洋河,古代上游名为冯河、下游名为洋河,后统称洋河。发源于信阳市双井乡周家湾,经洋河、肖王至小李湾人淮河。

浉河,又名浉水,浉口水。发源于鸡公山管理区光头山,经武胜关、谭家河、信阳市、五里店、高店等地至顾寨入淮河。主要支流有4条:飞沙河、五道河、东双河、是杜河。

竹竿河,又名谷水。发源于湖北省大悟县袁家湾,经大悟、罗山、光山、息县至庞湾村入淮河。支流有3条:麻田河、九龙河、小黄河。

寨河,原名壑水,又名柴水。发源于新县仰天窝,经新县、光山、潢川、息县至堡子口入淮河。

潢河,又名潢水。发源于新县的万子山,经新县、光山、潢川三县城关至新台入淮河。支流有4条:晏家河、泼陂河、文殊河、临仙河。

白鹭河。发源于新县小界岭,经新县、商城、光山、潢川、固始、淮滨县境,至淮滨县谷堆乡吴寨村入淮河。主要支流6条:两河口、小汪河、蚂蚁河、紫泥河、春河、期思河。

史河,又名决水,今名史灌河。发源于安徽省金寨县牛山,进入本区后经固始县陈琳、黎集、城关、蒋集至三河尖入淮河。《水经注校》:“决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 ?又北过其县东?又北过安丰县东??又北入于淮。”由于明代万历年间大水,造成黎集以下河床改道西移,今经安丰故城西(故城在今卧龙集附近)北流入淮。主要支流7条:长江河、羊行河、急流涧河、石槽河、灌河、响水河、泉河。

二、信阳淮河段历史上较大的水患

由于信阳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季风环流一年之中变换较大,进入6月,季风雨带多停滞在江淮一带,冷暖湿空气相遇,受季风、气压强弱的影响,而造成干旱洪涝,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旱后又涝,涝后又旱,旱涝交错,形成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高频灾害地区。

信阳地区水患的主要原因是雨涝、连阴雨和暴雨洪水。1949年夏季水灾成灾面积达368.58万亩,由于建国后兴建了防洪排涝工程,提高了水利工程抗灾标准,1987年年夏季水灾成灾面积,缩小为140.36万亩;1990年夏季,水灾成灾面积仅8.24万亩。当然,水灾成灾面积的大小,与降水时空,降水雨型密切相关,

是一个不定数。

雨涝,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至1949年的989年间,豫南地区共发生雨涝灾害共有270年,占总年数的27.3%,平均3一4年发生一次涝灾。其中一般涝灾211年(指降水时长,淫雨数月,河流洪峰不高),大涝共有57年(两个地区以上的河流发生大水,沿河两岸农田受灾减产,灾情较重),特大涝2年(两个水系以上皆大水,河堤决口,漂没庐舍,大面积谷物无收)。在270年涝灾中,连年或连续数年遭涝灾者达43次,平为14~15年一遇。据《乾隆重修固始县志》记载,明神宗万历21年(1593)雨涝特重,“七月二十七日(注阳历8月23日夜),南山蛟蜃同起,雷雨大作,水漫山腰,人畜随雨而下,漂没市集、庐舍居民无数。是发颖、毫、陈蔡流莩数以千计,觅食来境,合邑骚然,亦数十年未有之灾变。”清道光28年(1848)“淮水漫溢,陆地行舟,人畜伤者无算。信阳大水溪河莫容,溢出数里,傍河居民,多遭淹没,房屋倒塌,人畜漂流不计其数......,其日夜间大雨如注,继以风雷,水即陡涨,高于檐齐,河不能容,冲断河神庙前石桥,水绕北而东,居民从梦中惊起,不知所逃,淹毙无数??浉河前本为土河,至此随变成沙河”。〔1〕《嘉庆息县志》载:公元961年(宋太祖建隆二年)“淫雨害稼,陆地行船”。 1163年(南宋孝宗隆兴

元年)“光州······皆大水,浸城郊,坏庐舍、圩田、军垒,操舟行市者累日人溺死者众,越月积阴苦雨,水患益甚”。(2)历史上,平地行舟,禾谷尽没的悲惨景象屡见不鲜。

新中国建立后的1951一1987年,共发生雨涝34次,其中春涝11次,夏涝15次, 秋涝8次。

在这37年内全区严重的涝灾年平均约每3年出现一次。全区以夏涝最多,山区春涝和夏涝出现基本一致,平原秋涝多于春涝,中部丘陵地区季节性雨涝差异不明显。危害强度以夏涝最重,秋涝重于春涝。全区严重的春涝年平均4一5年一遇,淮河以南多,涝期降水量可达300一500毫米,最多的超过600毫米。强度大的为5年二遇,严重的夏涝从1954——1983年,平均3一4年一遇。涝期多为10天左右,20天雨涝时间出现的较少。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易在此期出现。1968年7月12日至18日出现强度很大的暴雨,全区平均降雨516.4毫米,淮河上游支流堤防普遍漫决,淮滨城关被淹,全区淹没耕地200余万亩。秋涝一般发生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严重的秋涝从1964——1985年,平均4-5年一遇。1979年全区秋涝成灾,降水量185一39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一3倍。 连阴雨。信阳、淮滨、新县1964一1979年间,共出现春秋两季连阴雨22一37次。淮河以南秋季连阴雨频率高于春季,在50一61%;淮北平原春秋连阴雨出现次数各占50%。连阴雨持续时间秋长于春,南长于北,过程最大降水量秋大于春,南多于北。

春季低温连阴雨多出现在4月份,1955-1980年间全区性的低温连阴雨年份从1956——1975年,平均9年4遇。出现次数以大别山区为多,年均1.3次,其余地方年均0.7次。

秋季连阴雨多发生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影响水稻收割和小麦适时播种。1954一1980年出现全区性的连阴雨,平均三年一遇。出现的次数,淮河以南年均1.1一1.2次,淮河以北平均1.1~1.2次,淮河以北年均0.7次。持续时间比春季长15~22天,过程降水量150~200毫米,致使水稻不能适时收割。 暴雨洪水,信阳鸡公山和大别山区,为本地区暴雨洪水多发区。据

1960——1985年降水资料分析,26年来,日雨量大于50毫米的暴雨天数,信阳鸡公山为全区之冠,年均5天多,大别山区年均4.1~4.3天,中部丘陵区次之,年均3.3~3.8天,淮北平原年均2.8~2.9天。日雨量大于100毫米的大暴雨日,仍是淮河以南为多,年均0.7~1.3天,其它地区年均在0.6天以下。但是信阳地区尚未出现过特大暴雨日,可是暴雨日却时有出现。其年出现最多日数,淮何以南最多达7一9天,信阳县1956年出现10天;淮河以北最多的6天。1960年6月25日至30日淮河上游出现大暴雨,河道水位猛涨,流量剧增,27日息县又出现一日降雨331.2毫米的特大暴雨记录。1987年7月20日鸡公山又创一日降雨338.7毫米的新记录。暴雨在本区以夏季最多,机率为63~71%,春季为10~23%,秋季为10~16%的机率。冬季日降雨达到暴雨标准的只有1969年元月在信阳县出现一次。

三、信阳古代的水利事业

信阳水利兴起较早,公元前605年前后,在今固始县境内就兴建了期思雩娄灌区(期思陂)。历史学者认为它是我国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农田水利工程。进入汉代以后,不仅逐渐形成了以塘堰畜水为主的灌溉体系,出现了未垦田先筑塘和民间买卖田地必先问其塘之有无大小的民风,而且陆续兴建了灌田数百顷和数千顷的大型骨干工程。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朝代的更替,这些水利工程虽几经兴衰夕甚至全部湮废,但它在信阳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史上,却占有汲其重要的位置。 水利是随着农业兴起而兴起的事业,在游牧时代,人类是逐水草而居,对水的需求,仅限于生活方面。农业兴起之后,就扩大了对水的需求范围,因为农作物的生长不仅需要充分的水分,且有较强的季节要求,而自然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可能适应农作物生长季节对水分的需求。由于降水与农作物的需要就形成了水旱灾害,于是出现了兴建水利设施,利用人工灌溉或排水调节和改善农田的水分状况,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本区位于豫南,地近吴楚,不仅宜稻宜麦,也宜于亚热带及暖温带的动植物生长。所以随着农业的兴起,水利事业也相应的兴起了。在《尚书·禹贡》中有大禹“导淮自桐柏,东汇泗沂、东入于海”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也说大禹治水涉及到“息慎”二地。桐柏是本区的近

邻,息(县)慎(正阳)本是信阳的辖区,这说明远

在治水的传说时代,信阳地区就开始了治水运动。

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出于争权称霸的需要,一般都把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作为走向列强的基本政策。当时信阳处于楚国的东北部,是向中原进军的跳板。本来就比较发达的农业,进一步得到了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公元前505年前后,孙叔敖在期思县境内(今固始县),兴建了期思陂,后人称其为期思雩娄灌区,“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3)不久又在期思陂附近兴建了芍陂。期思在今淮滨县境内,原为蒋国都城,建县以后,辖有潢蒋廖三国。雩娄是当时期思县辖的镇,在今固始县陈琳乡北的史河左岸,雩娄之野即史灌河平原。期思雩娄灌区就是在古期思县境内的雩娄镇附近,引史何(古称决水)水灌溉的农田水利工程。 秦汉,呈现了封建社会初期生气勃勃的景象。生产力有所发展,农业经济上升,商业也随着农业的发展而繁荣。水利事业进入了高潮时期,本区不仅陂塘工程广泛兴起,而且兴建了一批大型骨干工程。例如,《史记·河渠书》提到的汝南引淮工程,《汉书》及《后汉书》中提到的鸿隙陂工程和东汉时期兴建的青陂工程等,不仅规模很大,而且效益很好。据朱更翎考证,汝南引淮的时间,是西汉武帝元丰2年(公元前109),工程位置虽然不详,但从当时汝南郡所辖的范围看,濒临淮河的仅有信阳、正阳、确山、息县等县,引淮的地点当在霸王台至息县之间。

鸿隙陂位于今息县以北正阳县以东的淮汝二水之间,是一项周围有堤塘400余里、灌田数千顷的大型工程,涉及今息县、淮滨等县。也是兴建于汉武帝时期,到成帝时废毁,东汉光武时期又恢复使用。从《水经注校》的记载看,效益一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23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