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1-5章练习

更新时间:2024-01-30 06: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1-5章练习题及答案

绪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

B.《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C.《反杜林论》 D.《哲学的贫困》 2.马克思主义是由:

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B.马克思和列宁创立的 C.恩格斯和列宁创立的D.列宁和毛泽东创立的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A.思想和认识相统一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D.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

4.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的是: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 威廉·配弟D.弗朗斯瓦·魁奈

5.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最终形成的重要著作是: A.《反杜林论》B.《资本论》 C.《共产党宣言》D.《法兰西内战》

6.“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论断来自: A. 《哥达纲领批判》 B.《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

C.《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D. 《共产党宣言》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B.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科学发现的问世 C.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 8. 创立帝国主义论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 C.列宁D.斯大林 9.列宁主义创立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新论断的提出 B.《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发表 C.十月革命胜利D.《国家与革命》的发表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B.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 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逻辑推理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

A.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E.欧洲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的近代自然科学成果。

2.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社会客观条件,可以概括为: A.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B.工人运动的兴起

1

C.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E.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

3.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大工人运动,它们是: A.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巴黎公社起义

C.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E.俄国十月革命

4. 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因为他们与同时代的人物相比: A.具有崇高的品格 B.具有远大的志向 C.具有顽强的斗争意志 D .具有无私的献身精神 E.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5. 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B.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C.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 D.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成世界的工具 E.一个完整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理论体系 6.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唯物辩证法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 E.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7. 二十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取得了重大发展和成就,其理论成果是: A.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B.列宁主义

C.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D.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E.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

8. 马克思最伟大的两个理论贡献是: A.创立了唯物辩证法B.创立了唯物史观

C.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D.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E.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

9. 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三大矛盾表现为: A.自由竞争和垄断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E.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10. 列宁主义是: A.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B.由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D.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E.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第一个新的理论形态

2

(三)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个人的学说。

1.此观点错误。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个人的学说,而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继承者坚持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2. 马克思主义学说获得巨大的胜利和广泛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后。

2.此观点错误。马克思主义学说获得完全的胜利和广泛的传播不是在十月革命后,而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和下叶。 3.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是一种过时的学说。

3.此观点错误。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它至今仍然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理论,它并未过时。

4.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主要是坚持。

4.此观点片面。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是要坚持,二是要发展。只强调坚持,忽视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容易犯思想僵化的错误。

(四)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首先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是客观现实及其运动规律的真实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指它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从不把任何现存的事物看作是永恒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在对现实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贯穿于它自身的全部理论体系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同时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不同一切迷信和剥削阶级的偏见相妥协,才能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3.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和应有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一要联系实际学好理论。要坚持认真读书,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前提。不认真看书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那就谈不上什么联系实际。二是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好理论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结果。对于马克思主义,要能够精通它,而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联系实际内容很广泛,包括个人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及社会生活实际,等等。 (五)论述题:

1.试论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构成部分及具内在联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基本内容或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它是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对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系统的说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去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通过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和一分为二的方法,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作了系统分析和阐发,因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又称共产主义,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目的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主要探讨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法和道路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既各具有相对独立性,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的内容,又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3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从哲学方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提供了揭示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从政治经济学看,唯物史观的许多重要范畴(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和一些基本原理,都要借助于经济学的研究和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既以对社会历史规律的科学揭示为基础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也要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剖析为前提即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支柱。从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看,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条件的学说,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变成了改造世界的哲学,也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得到了提升。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都是从不同侧面概括和分析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与阶级关系,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伟大作用和历史使命。这种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逻辑联系,是与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历史联系相一致的,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政治与文化各领域间的辩证关系。 2.试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 2.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地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进入19世纪以来,由于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不断加深,种种弊端日益明显的暴露,开始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构成了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折的时代。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人类历史进入根本变革的伟大时代,世界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因此,创立科学的意识形态,为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科学地说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成为人类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正是为了解决时代提出的变革社会的新课题而产生的。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来看,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人类思想史已有成果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十九世纪初西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思想条件。

最后,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来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具有优秀的品格。如:崇高的品格以及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具有无私的献身精神和顽强的斗争意志,艰苦的科学研究以及亲身实践的经验等。 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伟大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打破唯心理论、剥削阶级在思想领域中的一统天下,它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的崭新的思想理论体系占领了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阵地。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标志无产阶级运动从自发进入到自觉阶段。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A;2.A;3.B;4.C;5.A;6.D;7.C;8.C;9.A;10.C。 (二) 多项选择题:

1.BCD;2.ABCE;3.ACD;4.ABCDE;5.ABCDE;6.BCD;7.BD;8.BC;9.BCD;10.ABCDE。

第一章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的运动和发展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的唯心主义 B.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4

4..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5.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 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正确的 B.只有感性认识才是正确的

C.整个世界都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6.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 A.世界是在人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产物的 B.个人意识是整个物质世界的本原 C.理性认识是最可靠的

7.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8.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9.在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中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有复杂结构B.实物性 C.客观实在性 10.设想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11.设想无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12.俗语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指: A.时间的有限性B.空间的三维性 C.时间的一维性

1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 A.时间和空间无限性原理 B.时间和空间可变性原理

C.时间和空间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14.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A.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15.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 C.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16.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的是: A.唯心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7.科学家的实践表明,猴子经过训练可以学会用水桶从水缸里打水浇灭燃烧着的火。但它不会就近用别的水来灭火。因为它不懂得: A.感觉B.说话

C.“凡是水都能灭火”的道理

5

18.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下列方面: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是否辩证发展的问题

C.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问题 D.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E.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2.所有唯物主义都主张: 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是不可知的 C.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E.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3.唯物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出现过三种主要形态即: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E.原子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十九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B.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C.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D.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E.古希腊哲学。

5.凡是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派别都认为: A.世界是统一的B.世界是可知的

C.事物是相互联系的D.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E.世界是物质的。

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 A.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 B.世界的本原是元气C.世界的本原是存在 D.世界的本原是原子 E.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精神。

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主要缺陷在于: A.把物质归结为某种“不可分”的实物粒子 B.把原子的属性看成是物质的一般属性

C.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同哲学物质范畴的界限 D.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E.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 8.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

B.社会运动也离不开自己的物质主体一生产方式 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的精神运动 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6

E.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9.时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是: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辩证统一、不可分离的关系

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D.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E.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唯一根本特性

10.唯物主义一元论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坚持: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C.思想不要僵化,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认识客观规律,掌握客观规律 E.反对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 11.意识的本质是:

A.人脑的机能 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C.人脑中进行的各种生理过程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E.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2.人类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区别在于:

A.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的、电子的过程;人类意识主要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B.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的意识却有社会性

C.人工智能是被动的,它只能接受人类意识的“指令\,人类意识则是主动的,它能够支配和操纵人工智能 D.人工智能能解决人类给予的任务是机械的被动的过程;人类意识则具有它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能力 E.人工智能超过了人脑 13.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是: A.意识活动具有能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过程 C.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有能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E.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1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主要是: A.细胞学说B.相对论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牛顿力学 E.生物进化论 (三)辨析题: 1. 哲学就是世界观

1.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当这种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没有经过逻辑论证,没有构成系统的理论的时候,还不是哲学。只有把人们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时,才能称为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世界观。

2. 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2.此观点不正确。因为:①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区分开来的,二者虽有联系,但不能将之混同。②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一般来说唯物主义都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即可知论。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观点。在彻底的唯心主义者看来,世界的本质是思维,人的思想是能够认识作为世界本质的思维的。因此,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一般也是可知论者。只有那些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 3. 存在就是被感知

7

3.此观点不正确。因为:① 它否认了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它把存在归结为被感知,认为客观的物质世界是由个人的主观意志派生的。在此观点看来,主观感觉是本原,有了主观感觉才有物质世界的存在,这就是主观意识第一性,客观存在第二性,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存在即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能被人感知,但并不依赖感觉而存在。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感觉、意识是第二性的。 4. 世界统一于存在

4.此观点不正确。因为:① 存在范畴的涵义十分广泛,既包括一切物质实体的存在,也包括意识、思维的存在。存在这个概念只有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时,才和物质具有同样的含义。 ② 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为存在,并没有说明是物质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是一 个折中主义命题。它不仅没有揭示世界统一性的实质,反而掩盖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唯心主义也可以接受的。

5.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绝对的运动之中不包含相对静止

5.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运动是普遍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们是相互渗透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如果否认相对静止,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导致人们无法认识世界。

6.时间和空间都是客观的,因此它们都是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着的

6.此观点不正确。因为:① 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不依赖于运动着的物质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②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运动着的物质。时间和空间对物质运动的依赖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依赖于它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客观的。 7.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就象肝脏里分泌胆汁一样,意识也是人脑分泌出来的

7.此观点不正确。因为:意识不是人脑的分泌物,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人的大脑不能直接分泌意识。意识虽是物质的产物,但它并不等于物质。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把意识看成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和物质等同起来,抹煞了意识和物质的区别,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总是与客观存在相符合

8.此观点不正确。因为:意识在本质上是客观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世界。但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一定是正确的。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要受许多条件的限制,如主体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被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程度、实践和认识手段发展的水平等。因此,对客观对象反映不可能总是与客观存在相符合。我们承认意识与客观存在的不一致性时,并不是否认意识的内容的客观性,错误的思想甚至荒诞的想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主客之间能达到一致,又总存在着矛盾。

9.错误思想、理论乃至荒唐的宗教迷信观念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9.此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一切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其中,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错误意识包括宗教迷信观念在内,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10.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10.此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精神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的产物,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所知道的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因此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这是因为:(1)一切人的活动都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即认识世界(主观反映客观)和改造世界(主观见之于客观)。这两方面,实质上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思维和存在及其相互关系就成为任何哲学体系都必须进行研究并作出回答的基本问题。(2)对思想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关系到确定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问题,同时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对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不同回答,决定着解决哲学其它问题的基本方向。(4)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因此,历史上的一切哲学理论都依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2.简要回答人生观、社会历史观和世界观相互间有什么关系?

2.(1)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及其发展

8

的根本看法。人生观则是人们关于自身生活的目的、态度和所选择道路与方向等问题的根本观点。(2)世界观包括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并对后者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人们的社会历史观怎样,对于树立和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也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3)但对人生所持的态度也往往直接影响着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中都有人生观的印迹。(4)人生观离不开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也总会表现为一定的人生观。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就很难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人生观;而在人生观上缺乏革命性,也很难真正确立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因此,三者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3.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理解物质定义要掌握三个要点:第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从具体事物和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它既区别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又不脱离物质的具体形态,我们要把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第二,物质是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第三,物质可以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3)物质定义的意义:第一,彻底贯彻了唯物主义路线,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把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属性的理论区别开来。第四,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的本质概括,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它们的区别是:第一,两者所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一个最广泛、最普遍、最一般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的理论概括。而物质结构理论是一个自然科学的具体概念,是对自然界的具体物质形态的物质结构和特性的认识。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所揭示的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是永远不会过时、不可动摇的,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而是相对的。

(2)它们的联系是:第一,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科学基础。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对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自然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只有承认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可知性,才能使物质结构的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5.如何理解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中一切物运动从宏观天体运动到微观基本粒子运动都表现出其时间和空间形式,亦即没有任何一种物质运动不具有时间和空间形式,这就是时间和空间绝对性的含义。但是,宇宙各事物运动方式彼此不同(例如低速运动与高速运动不同),因而各自表现出的时间和空间形式也不同,亦即彼此相对而言各有自己特点,这就是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含义。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一物体处于低速运动和处于高速运动各自表现出的时空形式不同,一物体处于高速或接近光速运动时其空间形式收缩而时间形式延长,即所谓“尺缩钟慢\。 6.怎样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6.(1)物质是世界一切现象的普遍本质,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自然界、人类社会现象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其共同本质是物质的。意识、精神不过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也源于物质。

(2)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世界统一性,不是说世界统一于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而是说世界统一于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性原理,是以承认世界有多样性为前提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但它不否认物质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7.人类意识和动物反映形式有着根本的区别。

第一,动物的反映是以具体形象出现的,而人的意识则以抽象的概念即理性形式为主要特征。感性的形式只能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的思维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动物的感性反映形式没有语言也能进行,而人类意识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就无法进行理性思维。 第三,动物的反映和人的意识具有不同的物质器官,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是动物大脑等物质器官的属性,意识则是人脑的属性。

第四,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没有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有人的意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仍然是这种产物。\

9

总的说来,人类意识和动物反映形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动物反映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生物体适应外界环境的生物活动的需要,而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则服从于人类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 8.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

8.(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第一,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人在脑量、功能、结构等方面都和动物大脑有本质的区别。意识只是人脑具有的属性。第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的机能是在生理过程基础上以条件反射为特征的意识活动。无条件反射是低等动物就有的,条件反射是人和高等动物共同具有的。借助于语言刺激引起的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则是人脑独有的反射机能。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人只有在实践中,使大脑通过感觉器官同客观事物发生联系,才会产生意识。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脱离客观世界,就不可能产生任何意识。 (3)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脱离物质的根源性讲意识,夸大意识的主观形式,否认。庸俗唯物主义抹煞物质和意识的原则区别,把物质和意识等同起来。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9.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包括哪些内容?

9.(1)物质决定意识。第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即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还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第二,意识是高度发展着的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把握客观规律,指导人的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反映客观实际的思维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起促进作用;错误地反映客观实际的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发展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决定精神,否认意识的能动性。唯心主义颠倒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认为意识决定物质。两者都是错误的。

10.意识活动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的控制。 第四,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五)论述题:

1.怎样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1.它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伟大发现之一。使得唯物主义成为最完备的、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和不完备性,把自然观和历史观结合起来,使得社会历史现象也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获得说明。唯物史观的创立还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为什么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第一,既然世界是不依赖于我们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中,无论观察事物、想问题、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等,都要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如果说假话,办假事,用主观意识代替客观实际,那就违背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第二,既然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从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如果客观实际变化了,而工作方法、思想方法还停留在老地方,按老皇历办事,那就不能做到真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同样是背离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第三,既然客观物质世界有着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不仅违背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而且也会犯“左\或“右\的错误,给我们的实际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总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3..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对实际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3.(1)规律是物质运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主观能动性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表现在既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

(2)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第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只

10

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认识和掌握规律,达到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

(3)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对于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方面,我们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科学的求实的态度进行现代化建设,不尊重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硬要办那些办不到的事,就会出现“左倾\冒险蛮干,欲速则不达。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它是认清我国国情,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革命精神统一起来,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4.试述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4.实事求是就是指,我们在认识研究问题时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然后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从现实事物本身揭示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观点。这是因为:

第一,实事求是肯定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肯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反映的客观实在。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这同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点是一致的。实事求是要求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

第二,实事求是肯定了规律的客观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另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肯定规律的客观性。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实事求是中的“是\就是指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事求是\还强调尊重客观规律,以规律作为人们的行动向导,按规律办事。

第三,实事求是肯定了规律的可知性及人们的自觉能动性。实事求是中的“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去探索,要求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认识规律、运用规律,都离不开自觉能动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C;4.C;5.C;6.A;7.A;8.C;9.C;10.C;11.A;12.C;13.B;14.A;15.C;16.B;17.C;18.C; (二)多项选择题:

1.AC;2.ADE;3.ACD;4.BC;5.CD;6.ABD;7.ABCDE;8.ABC;9.BCD;10.ABCDE;11.AD;12.ABCD;13.ABCDE;14.ACE;

第一章 第二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客观事物的存在及其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否认: A.事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界限 B.世界的普遍联系 C.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 2.各种运动形式的区别,取决于: A.它们复杂程序的不同

B.它们所具有的不同的物质基础和各自的特殊矛盾 C.每种运动形式都具有的相对稳定性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4.唯物辩证法有关范畴告诉我们,当不利条件多于有利条件时,不必灰心丧气,当必要条件尚不具备时,也不要束手等待。这是因为: A.条件是可以任意创造的 B.条件是会自然到来的 C.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5.“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A.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B.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11

C.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正确观点 6.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A.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B.矛盾双方的完全一致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7.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A.相互依存

B.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C.绝对的对立

8.社会生活中的对抗性矛盾是指: A.对立双方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B.不可调和的矛盾

C.对立双方在根本利益互相冲突基础上的矛盾 9.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

10.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是: A.维持矛盾双方的平衡

B.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C.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的分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 11.作为质和量的统一的度是指: A.事物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B.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C.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 12.质和量的关系是指: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C.在度的范围内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13.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是指: A.凡物皆有量,凡量也皆属物

B.事物保持其质就保持其存在,丧失其质就丧失其存在质的变化不影响事物的存在 C.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质 14.量变的复杂性是指:

A.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B.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15.质变的复杂性是指:

A.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B.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C.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转化

16.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说的都是: A.质变引起量变的道理 B.量变已达到关节点的道理 C.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17.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奋斗中,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胜利,同时又要头脑清醒,看到我们前进中的困难,这是一种:

12

A.辩证法观点B.循环论观点 C.直线论观点。 18.事物的否定产生于:

A.矛盾斗争的可调和性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C.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19.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表现为: A.同果必同因,同因必同果 B.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 C.同果必异因,同因必异果 20.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是由于:

A.新事物利用了旧形式,或旧事物采用了新形式 B.内容相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保守、稳定 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和运动、发展有密切关系。因为: A.运动是由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的 B.离开事物的运动,也不能理解事物的联系 C.运动是移位和数量的增减 D.运动包括社会历史的一切过程 E.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 2.不同物质运动的形式的关系是:

A.高级运动形式与低级运动形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B.高级运动形式与低级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C.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 D.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

E.高级运动形式与低级运动形式是完全对立的 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 A.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B.不仅包括重复而且主要是质变 C.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D.由事物内在根本矛盾引起的变化 E.量变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 A.对立统一规律最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B.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C.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一切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D.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E.对立统一规律可以替代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 5.唯物辩证法是: A.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B.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宇宙观

C.是一系列规律和范畴内在联系所构成的科学体系 D.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全盘否定 E.关于发展的学说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相互依存的关系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相互包含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13

E.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7.在矛盾的同一性问题上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 A.否认同一中包含差别和对立 B.认为同一是绝对的自身等同 C.否认有同一性的概念

D.把同一性和斗争性割裂开来,否认差别和对立的同时承认同一 E.认为同一是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 8.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包括: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B.矛盾调和

C.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双方所代替 D.矛盾双方通过缩小差别达到对立面的融合 E.矛盾激化

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

A.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B.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C.有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区别

D.每一矛盾双方有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E.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区别。 10.质和量的关系是: A.具体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物

B.质和量不能单独存在,即不存在无量之质和无质之量 C.质和量在度的范围内辩证统一 D.质是量的内容,量是质的形式 E.质和量是完全对立的

11.质变和量变的相互渗透包括: A.量变就是质变

B.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 C.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D.量变中渗透着质变,质变中渗透着量变 E.质变就是量变

12.坚持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

A.坚持量变和质变的对立统一B.反对“激变论” C.把远大革命目标和理头苦干精神结合起来

D.既反对因循守旧、停步不前,又反对不顾量的积累,冒险蛮干,陷入空想 E.反对庸俗进化论。 13.辩证否定是:

A.事物的否定方面吃掉肯定方面 B.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C.事物内部矛盾运动造成的

D.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质之所在

E.事物的自我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即扬弃 14.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转化: A.是有条件的

B.只表现为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过渡

C.是相互的,在一定条件下,现实性产生可能性,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D.一切可能性必然在当前条件下转化为现实性 E.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有一定过程

14

15.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二者关系的复杂性告诉我们: A.同一内容只能有一种形式 B.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形式

C.同一形式可以表现和容纳不同的内容 D.新内容必然采取新形式 E.旧内容只能利用旧形式

16.在掌握可能性这一范畴时,必须对事物发展的各种复杂情况加以区别: A.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B.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C.区别相对的可能性和绝对可能性 D.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E.区别本质的可能性和现象的可能性 (三)辨析题:

1.承认不承认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是划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1.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

① 形而上学有时也讲事物的变化,但只承认事物量的变化,如数量的增加和减少、场所的变更,它否认事物的质变。因此,只看是否承认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并没有划清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界限。

② 辩证法认为,宇宙中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事物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有质的变化。辩证法还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因此,是否承认事物是因内在的矛盾而引起运动变化才是划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2.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2.此观点是正确的。因为:

在宇宙中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一切事物都依赖于周围的其他事物。周围的其他事物就是这一事物产生、存在、发展和灭亡的条件。我们所讲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就是讲离开了条件,任何事物都将无法存在、无法理解,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条件论的。 3.人们不能创造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 3.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人们对于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并利用它为人类服务,但人们不能创造、也不能改变规律。认为规律可以改变的观点,实际上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4.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因此斗争就是对抗 4.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①矛盾的斗争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哲学范畴。在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中,凡是表现矛盾双方互相排斥倾向的,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是矛盾的斗争。

②矛盾的斗争有对抗和非对抗多种斗争形式。对抗是指表现为剧烈冲突的斗争形式,它只是斗争的一种形式,不是斗争的一切形式。把对抗这一斗争形式当成了斗争的一切形式,混淆了矛盾斗争范畴和对抗范畴的区别。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5.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①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要丰富。

② 整体和部分是反映事物的全体和它的局部之间的关系。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整体具有不同于部分的性质,部分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两者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范畴,不能把两者等同。 6.任何量变都引起质变 6.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

此观点混淆了量变和质变的界限。量变是事物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量变本身不是质变,不是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的,当量变保持在事物度的范围之内时,这种量变不管怎样变都不会引起质变。只有当量变达到或超过了事物的度,才能引起质变。 7.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变化是否显著

15

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第三,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整个世界的发展,是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因此,我们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要有创新精神,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去促进和实现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推动事物不断地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综上所述,“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它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发展的观点,前途是光明的。

10.现实性和可能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什么指导意义?

10.(1)现实性是指一切合乎规律的现存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是和现实性相对立的范畴,它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2)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统一关系:①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是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发挥的余地。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并在自己参与造成的现实中展示出继续前进的新的可能性。②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对立,又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发挥的必要。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一定的条件,而社会发展中条件的改变和创造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③在现代化建设及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立足于现实,不要把可能当现实。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B;2.B;3.B;4.C;5.C;6.C;7.B;8.C;9.B;10.C;11.B;12.C;13.A;14.A;15.B;16.C;17.A;18.B;19.B;20、B;

(二)多项选择题:1.ABE;2.BCD;3.BCD;4.ABCD;5.ABCE;6.AC;7.ABD;8.ACD;9.BDE;10.ABC;11.BCD;12.ABCDE;13.BCDE;14.ACE;15.BC;16.ABD;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特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特有的观点 C.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2.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能动的观点

4.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5.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对感性认识的综合

B.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 C.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6.“一切真知都发源于直接经验”。这是:

21

A.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错误观点 C.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 A.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B.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C.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8.真理是:

A.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 C.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9.相对真理是指:

A.基本上正确但不完全正确的认识 B.不含有绝对性的真理

C.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10.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 B.真理发展中的两个阶段 C.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C.只有实践才既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又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2.对待马克思主义“一要坚持、二要发展”的理论根据在于: A.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观点 B.一分为二的观点

C.实践和认识反复循环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表现为: A.实践是认识的源泉B.实践是认识的对象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E.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客观的物质活动B.人类的精神活动 C.人类自觉的能动活动D.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E.生物的适应环境的活动

3.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是: A.没有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 B.否认世界是可知的

C.不能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 D.否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 E.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 A.经验论B.诡辩论 C.唯理论D.目的论 E.主体论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A.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两个阶段

22

B.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

E.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部分的认识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A.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根本对立 B.与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根本对立 C.与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根本对立 D.与不可知论根本对立

E.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原则的区别

7.“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这一认识发展总规律表明: A.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B.人的认识运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 C.人类认识是不可靠的

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E.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

8.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由以下几方面决定的: A.认识的本质B.实践的能动性 C.真理的相对性D.真理的本性 E.实践的特点 9. 真理是:

A.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的反映 C.同谬误相对立的正确认识 D.多数人同意的意见 E.对人类有用的认识 10.真理与谬误是:

A.相比较而存在的B.相斗争而发展的 C.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D.没有确定的界限和区别的 E.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1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相互包含是指: A.相对寓于绝对之中

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C.相对真理中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

D.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移的界限 E.任何真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12.逻辑证明:

A.是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 B.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C.是建立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 D.它可以校正实践的错误 E.它能代替实践检验 (三)辨析题:

1.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1.此观点是正确的。因为:

“批判的武器”是指革命的理论,“武器的批判”乃指革命的实践活动。前一个“物质力量”是指客观世界,后

23

一个“物质力量”是指群众的实践活动,这一论断的意思是说,革命的理论不能代替革命的实践,客观世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改造。实践与理论相比具有第一位的、头等重要的意义。革命理论可以指导革命的实践活动,但必须为群众所接受,并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革命理论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2.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 2.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这个观点混同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尽管也坚持了反映论,但它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了认识论,是一种科学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3.一切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3.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不可知论最终都会陷入唯心主义。但并非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但它是在精神第一性基础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4.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 4.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侧面,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并依赖相对真理而存在。该观点把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割裂开来,看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两个不同的真理,因此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 1.简析“跟着感觉走”。

1.“跟着感觉走”从认识论来说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其一,感觉属于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通过感觉器官之间接触客观世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片面的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上升到理性认识。其二,“跟着感觉走”夸大感觉的重要性,轻视理性认识、轻视革命理论的指导作用,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不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2.为什么在重视实践的同时,又要强调读书?

2.其一,人们的经验和知识分为直接经验、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间接知识。读书是获得间接经验、间接知识的重要途径。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实践,所以一个人知识的大部分是靠读书、接受前人和他人的间接经验获得的。每一代人也只有把前一代人的认识作为自己认识的起点,才能推进认识的不断发展。其二,承认读书重要并没有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是密切联系、相对而言的。对我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而对亲自在实践中取得这些经验的人来说又是直接经验。所以重视实践、强调认真读书二者是统一的。 3. 为什么说由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意义更加重大的飞跃?

3.其一,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是检验理性认识和发展理性认识的过程。由实践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符合客观真理性,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其二,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4. 试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4.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个客观真理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二者的关系是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表现在:其一,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真理之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存在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真理中包含着相对真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其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相互转化。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的认识总是不断地深化,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 5.为什么认识运动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5.①由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发展又有一个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只能是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逐步深化和扩大,因此,人们对客观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不断反复的过程。

②由于人们的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并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因而是有限的。 只有通过实践和认识的反复的交互作用,人们才能逐步克服主观性和片面性,达到比较正确的认识。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主观是否符合客观,主观认识自身不能作为标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会开口说话,只有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具有这个特点的,只

24

有社会实践。

其次,实践是主客观联系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所谓直接现实性,就是实践可以把主观的东西客观化。这样就可以把客观效果同原来指导实践的认识加以比较、对照,就能直接检验出原来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五)论述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同旧哲学的认识论的根本区别表现在哪里?

1.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对此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去理解:①它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把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作为认识论的根本原则。②它主张实践第一的观点,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在此基础上,然后才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③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它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考察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认为认识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升华为理性认识,又能动地用理性认识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的辩证过程。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旧哲学认识论的根本区别表现在:①以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同唯心主义先验论根本对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它的根本前提是承认认识的对象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可知论观点同不可知论相对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承认世界是可知的,承认人的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不能完全认识的。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观点和辩证法观点,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脱离实践和缺乏辩证法的观点相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基础,运用辩证法去考察人的认识,因而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能辩证地考察人的认识,因而是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2.如何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运用这一原理分析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其具体表现是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对立的。它们在性质、内容、形式和特点等方面都是相互区别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的形式,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的形式。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第二,运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在于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教条主义片面强调理论,轻视实践经验;经验主义则片面夸大感性经验,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教条主义否认感性认识,片面夸大理性认识,认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主义否认理性认识,片面夸大感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所以,二者都是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主观主义的形而上学片面性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历史表明,这两种形式的主观主义都是有害的,特别是教条主义的危害更大。 3.如何理解马克思认识论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人们行动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概括起来就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更高一级的程度。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只有依据科学的认识论制定的思想路线才是正确的。同样,认识论只有化为思想路线,指导人们的实践才有意义,并且认识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进一步证实、丰富和发展。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一致性,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体现。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相脱离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依据这条思想路线,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研究现实情况,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反对一切“左”和“右”的错误倾向。

4.试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25

4.第一,绝对真理亦称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人类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能够获得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完备的正确的认识。相对真理亦称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二者是对立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虽然是同一个真理的两重属性,但是从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来看,二者则是人们获得真理认识的两个不同方面,两者是有区别的。其次,二者又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在:其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份、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其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真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如此。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并用于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普遍真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客观真理,也就是包含着绝对真理因素的正确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绝对真理,因此,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要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错误倾向。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个别观点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这说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时也是相对真理,不能把它变成僵死的万古不变的教条。因此,必须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反对“顶峰论”和“绝对权威说”,只有这样,才能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把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B;5.C; 6.A;7.C;8.C;9.C;10.C; 11.C;12.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ACD;3.AC; 4.AC; 5.ABCD; 6.ADE; 7.ABDE;8.DE;9.ABCE; 10.ABCE; 11.BCDE; 12.ABC。 第

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社会的上层建筑D.地理环境 2.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的人与人的关系D.三者的统一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C.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现存的种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C.符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5.判断一种上层建筑是否先进,取决于: A.它是否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

B.它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它是否为它的经济基础服务 D.它是否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26

6.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在于:

A.社会意识不是人对于自然的意识,而是人对于社会生活的意识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全部意识现象的抽象,因而是永恒不变的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D.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7.生产方式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8.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社会心理

B.自然科学、语言学和普遍逻辑学等

C.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 D.群体意识

9.在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各种条件中,具有决定性的条件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文化水平 C.传统观念 D.科学技术水平

10.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必然得出: A.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结论

B.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的结论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结论 D.人人创造历史 (二)多项选择题:

1.“劳动创造了人”,基本根据在于: A.劳动使人们结成社会关系

B.劳动创造生产工具使猿手变成人手 C.劳动推动语言的生产和发展 D.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以形成

E.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的过程 C.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所有细节

D.它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的全部具体特点 E.它的发展变化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 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在:

A.唯物史观承认人民群众的作用;唯心史观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 B.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的精神生活,唯心史观则相反

C.唯心史观认为人的思想动机决定历史的发展,唯物史观则认为思想动机背后还有物质根源 D.唯物史观承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唯心史观则否认发展的规律性 E.唯物史观否认社会意识的作用,唯心史观则相反。 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

A.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客观性的生产方式 B.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的

C.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社会运动和人的意识无关

27

E.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E.它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

6.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办法是: A.在社会主义制度外“自我解决” B.实行“自我完善”、“自我改革”

C.通过进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 D.建立不同于社会主义的另一种社会制度

E.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体制方面的改革 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A.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B.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 C.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E.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 8.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是:

A.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 D.青铜器代替石制工具 E.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 9.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群众的一切意见都要遵从

C.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

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原理 E.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10.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 A.无产阶级 B.体力劳动者

C.居民中的先进分子 D.居民中的大多数人 E.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11.目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发生革命,是因为: A.已不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 B.没有形成革命的客观形势 C.革命的主观条件尚不成熟

D.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不再发生革命

E.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暂时掩盖了雇佣劳动制度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对立 12.社会革命的作用在于: A.它是历史的火车头

B.它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 C.它能代替生产力的发展 D.它能代替科学文化的进步

E.它可以更大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 13.宗教的特点是:

28

A.宗教萌芽于原始社会,形成于阶级社会

B.宗教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反映 C.是由对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D.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同人类社会共存亡 E.宗教是粗俗的唯心主义。 14.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 A.无产阶级 B.体力劳动者

C.居民中的先进分子 D.居民中的大多数人 E.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15.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 A.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一切服从群众的观点 D.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E.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

16.历史人物在历史上起的显著作用表现为: A.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B.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 C.历史人物决定历史任务的性质

D.历史人物决定历史事件发展的根本方向 E.历史人物是历史过程的影响者 (三)辨析题: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1.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 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正是体现了先进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的反作用。 ② 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并不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相矛盾。因为,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

③ 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要同社会主义现行政策结合起来,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辩证统一。

2.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2. 这是正确的观点。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因为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 有着自身客观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之所以说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因为: 第一,人们所面对的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第二,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

第三,它是当代人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因此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3.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而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 3.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

生产力要求变革的只是与其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对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不仅不要求变革,而且还要求巩固。只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才应变革生产关系。\\ 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

① 看一种生产关系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看其公有化程度高低,而是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状况。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即使公有化程度低一些,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即使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很高,不能适应生产力状况,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不仅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② 看一种生产关系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唯一标准,是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状况。这个观点把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高低看成是生产关系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标准,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因而是错误的。

29

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5.此观点不全面。 因为:

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当旧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而统治阶级又运用它所掌握的全部上层建筑极力维护旧制度时,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改变生产关系,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② 改革不是否定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长期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而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加快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认为改革只是发展生产力是不全面的。 6.在我国现阶段,已消灭了剥削阶级制度,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因此, 不存在阶级斗争了。 6.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虽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了,但由于还存在着剥削制度的残余的影响和国际资产阶级的影响,还存在着国际敌对势力的影响,由于在国内还存在着极少数敌视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因此,阶级斗争还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认为我国现阶段已不存在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熄灭论的错误观点。

7.人民群众在阶级社会是划分为阶级的。因此,人民群众是一个阶级范畴 7.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① 人民群众在阶级社会是划分为阶级的,但人民群众不是一个阶级范畴,而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和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反之,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则不属于人民群众。可见,人民群众不是专指哪一个阶级,而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它所包含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② 这个观点没有认清人民群众是一个社会范畴,而不是阶级范畴,把两个不同的范畴混同在一起,因而是错误的。 8.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因而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8.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

人民群众虽然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如: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等)的限制和制约。同时,还要受到人民群众自身状况(如:阶级属性、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身组织程度等)的影响。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本身的具体样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首要前提。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整个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不断更替的历史。 2.简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体现着它们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主要包括: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一个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所揭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概括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内容主要包括: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0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对生产力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对生产力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是一个从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适合的不断矛盾运动的过程,正是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使生产方式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4 .简述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

4.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经济基础而产生。它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特殊表现。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产生,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激化及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b.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确立和巩固又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适合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社会化大生产,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基本适合其经济基础。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又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方面,但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觉调整和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解决。 5 .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一定完全同步。 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的各种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落实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地阻碍作用。

6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因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革命来实现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人心向背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五)论述题:

1.如何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特点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1.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其运动规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也是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

②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上相适应的。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还存在着某些不相适应的情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方面还存在着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还存在着某些制度与环节的缺陷,如国家政治法律制度方面的某些环节还不完善,管理工作中的官僚主义作风,剥削阶级思想影响的存在,等等。这些都是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

③上述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完善来解决,无产阶级政党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领导群众通过调整、改革和发展等方法,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弊端和薄弱环节,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④改革必须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要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检验一切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

31

2.试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分别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文明是指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是人类在一定社会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的总和。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精神文明是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包括科学、教育、文化水平和理想、信念、道德、风尚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产生、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物质文明的特点决定精神文明的特点;物质文明发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发展精神文明。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又具有反作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总之,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和源泉,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目标,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特征,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能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社会主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自觉抵制和消除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剥削思想的影响,纠正不正之风,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怎样正确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统一?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是统一的。这表现在:

①人民群众改革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历史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变革社会制度的种种实践活动实现的,这些实践活动又是人民群众不断地追求自己目的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是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为基础的。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只能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下,在已有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条件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创造自己的历史。如果不顾这些条件,超越这些条件许可的范围,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就不能进行,就要遭到失败。 ③客观存在的历史条件既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基础,又使他们的这种活动受到制约。也就是说,既使他们的能动性得以发挥,又使他们的能动性受到制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不断突破限制,又不断受到新的限制。因此,从发展来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能动性是无限的,但在某一历史阶段,这种活动却又是有限的。 ④只讲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就会保守消极;只看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作用,忽视历史规律,就会急躁冒进。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 4.试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4.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根据。党的现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其运动的客观规律提出来的。 (一)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①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社会基本矛盾主要地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一改造完成之后,社会基本矛盾则主要地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已经由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把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党的工作重心应当及时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要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走向成熟和完善,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出它赖以巩固和完善的社会物质基础。为达此目的,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即把经济建设从注重依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外延地扩大再生产,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内涵地扩大再生产。这样,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的需要。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所决定的。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质上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基本上是适合的,它不需要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2

(三)坚持改革开放,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运动的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改革的必然性、性质、对象、任务和方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虽然是基本上相适应的,但还始终存在着矛盾,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调整和解决。社会主义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即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决定了改革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改革的任务是建立和完善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体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也决定改革的根本方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是新质的不断积累和旧质的逐渐消亡的渐进过程,渐进过程中的质变是非爆发式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保持一个国内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改革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波浪式向前发展。

5.试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后阶级斗争的特点。

5.①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还有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进行着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就是人民同这些敌对分子的斗争。

②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阶级斗争,有着不同于过去斗争的新特点:A.从对象和内容上说,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不象过去那样,是劳动人民向完整的剥削阶级进行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斗争,而是同少数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之间的斗争。B.从地位上说,过去的阶级斗争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现在已不是主要矛盾,阶级斗争要从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重心。C.从斗争的形式上说,过去的阶级斗争是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现在则主要是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反社会主义分子作斗争,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处理一切犯罪活动。D.从发展趋势上说,虽然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但总的趋势不是越来越尖锐,而是逐渐削弱、缓和、直至最终消灭。

③在阶级斗争问题上,我们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精神准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既防止与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又要防止与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C;4.A;5.B;6.C;7.C;8.C;9.A;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ABE;3.ABCD;4.ACDE;5.ABC;6.BE;7.BDE;8.BC;9.ACD;10.DE;11.ABE;12. A B E 13. A B C E 14. D E 15. A B D E 16. B E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货币的本质是: A.等价物 B.交换价值

C.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使用价值 3.资本的本质是:

A.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料B.积累到一定限额的货币 C.资本家用来剥削工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4.剩余价值的来源是: A.流通中的贱买贵卖

B.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 C.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的剥削

33

5.在技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一般采取的剥削方式是: A.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B.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 C.超额剩余价值的方法 6.资本主义的工资是:

A.劳动的报酬B.劳动力的价值 C.劳动的价值

7.我们把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时间,使剩余劳动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叫: A.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B.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 8.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 C.商品生产

9.我们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叫做: A.一般劳动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10.商业利润是:

A.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商业流通中产生的 11.平均利润是通过:

A.相互协商确定的B.进行竞争实现的 C.国家规定的

12.资本主义的绝对地租是:

A.由于土地好坏产生的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产生的 C.农业资本家的剥削所产生的 (二)多项选择题:

1.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使用价值和价值互为基础和前提 E.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等的 2. 价值规律的内容主要包括: A.商品的价值量由私人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C.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 E.商品交换以供求关系为基础进行 3. 商品的价值:

A.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B.是不同商品间进行交换的尺度 C.是确定商品使用价值的标准

D.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E.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4.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其区别是: 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B.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34

C.流通中的媒介不同D.流通的动机和目的不同 E.流通的极限不同5. 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有: A.市场主体B.私有制 C.市场客体D.市场行为 E.国际贸易

6. 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就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的。市场机制包括: A.价格机制B.决策机制 C.竞争机制D.供求机制 E.计划机制 7. 商品的价值量: A.取决于商品的交换价值

B.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和劳动生产率反比

D.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E.决定商品的价格

8. 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阶段有: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复杂的(或经常的)价值形式 C.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D.一般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

9. 决定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主要因素是: A.参加流通商品数量B.商品价格水平 C.货币流通速度D.纸币的价值量 E.商品的价值总量 10.商品的价格:

A.是由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决定的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C.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E.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11.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这是因为: A.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转化形式 B.价格不能长久地背离价值,更不能完全脱离价值 C.价格背离价值是暂时的 D.价格决定价值

E.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的差额会互相抵消,商品的总价格和总价值是一致的 12.等价交换的原则是: A.自然经济通行的原则 B.简单商品经济通行的原则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通行的原则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通行的原则 E.一切社会经济通行的原则

13.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依次经历的三个循环阶段是: A.购买阶段B.分配阶段 C.生产阶段D.销售阶段 E.组织阶段

35

(三)辨析题:

1.工人的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此观点不正确。

这个观点混淆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区分。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2.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它的内容是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

2.此观点不正确。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不是以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 3.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3.此观点不正确。

商品经济的存在,就意味着市场存在,但有商品经济和市场,不等于就是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是同自然经济相对应的,两者的区别是在于看它是否同市场打交道。但是,存在市场,不一定就是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是同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有所不同。 4.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 4.此观点不正确。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能使价值存在的形式发生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但如果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领域购买劳动力商品,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和实现 (四)简答题: 1.货币有哪五种职能?

1.货币的五种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2.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的阶段,最后才产生了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不是金银所具有的天然属性,也不是人们协商的产物,更不是聪明人的发明。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3.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第一,资本周转时间。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第三,受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比例的影响。

4.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会给资本家带来损失,为什么资本家还要积极地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

4.第一,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也叫精神损耗。它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相对贬值。另一种是由于出现新技术、新发明和新设备引起原有固定资本提前报废。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资本家的预付资本受到损失,所以,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避免这种损失。如延长工作日、加强劳动强度、采取轮班制等等,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从而加速机器设备的折旧,以便在最短的时间,把固定资本的投资全部收回,避免由无形损耗而造成的固定资本的贬值。

第二,竞争又迫使资本家进行固定资本更新。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为了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在生产中率先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他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获得超额利润。这对资本家来说,比由于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所造成的损失更为有利。所以,虽然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会给资本家带来损失,但资本家仍然要积极进行固定资本更新。

36

(五)论述题:

1.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并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1.(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②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从宏观上说,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为此要给企业自主经营权,由市场调节价格,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从微观上说,企业要注意产品质量,注重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2.运用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两种实现方式的原理说明我国当前应当采取何种扩大再生产实现方式?具体的措施是什么?

2.(1)马克思指出,任何社会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看,都可以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以及扩大再生产场所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则是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情况是,在生产技术较低的条件下,以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则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所占比重会随之不断提高。

(2)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既有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也有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但总体上是以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为主。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提出并反复强调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主要依靠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是从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向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转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土地、矿产和水等资源的扩大消耗潜力已经基本耗尽,有些资源还出现过度消耗和透支现象。总之,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潜力已基本耗尽。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这就是当前我国应当采取的再生产实现方式。

(3)为了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把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作为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方法。第二,必须努力消除内涵发展的技术制约,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三,消除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体制障碍。要克服按照行政区域组织经济建设的一些弊端,逐步转向按照经济体系的内在层次结构来进行规划、布局和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和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在社会范围内改进经济发展成果的核算方法;改变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B; 5.B; 6.B; 7.B; 8.B;9.C; 10.A; 11.B; 12.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CD; 3.ADE; 4.ABCDE; 5.ACD; 6.ACD; 7.BCDE; 8.ACDE; 9.ABC;10 、ABC; 11.BCE; 12.BCD;13.ACD。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 A.自由竞争B.垄断利润 C.垄断统治D.资本主义私有制 2.垄断是:

A.私有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B.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C.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必然趋势 D.货币发展的必然趋势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私人垄断资本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最根本的目的是:

37

A.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使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利润 B.稳定币值,防止通货膨胀 C.保证国家获得巨额的财政收入

D.限制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4.金融资本是:

A.通过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资本

B.通过工业垄断资本和商业垄断资本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资本 C.通过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资本

D.通过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资本 5.垄断资产阶级对外输出资本是因为: A.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B.各部门投资已饱和 C.已无落后部门需要投资 D.劳动力短缺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 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 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

7.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已经自我否定B.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仍无任何变化D.本质未变,但有局部调整 8.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 A.资本原始积累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10.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A.垄断产生后竞争不复存在B.垄断本身不会产生竞争 C.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与自由竞争没有什么区别 D.垄断没有消灭也不可能消灭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A.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实现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C.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使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12.二次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国家干预经济职能的增强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 C.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D.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的改变 (二)多项选择题: 1.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 A.卡特尔B.辛迪加 C.托拉斯D.康采恩

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38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 C.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E.垄断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3.资本输出采取的主要形式有: A.借贷资本输出B.商品输出 C.原材料输出D.生产资料输出 E.生产资本输出

4.新殖民主义的统治手法是:

A.打着“援助”的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受援国的政治经济 B.通过赤裸裸的军事侵略,直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

C.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掠夺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和占领商品销售市场 D.对发展中国家当地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暴力统治; E.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不等价交换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取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E.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

6.马克思说“资本正是以此自觉不自觉的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A.为社会主义创造物质条件 B.产生和锻炼了无产阶级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D.为社会主义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提供了组织形式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垄断资本发展的新现象有: A.生产集中发展到跨部门集中 B.相当数量的大企业被兼并或合并 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D.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8.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技术,在一定时期内仍能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A.垄断的统治并没有消除竞争 B.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C.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不等价交换 D.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9.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 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作用的表现形式 10.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的政策手段和措施,主要有: A.宏观财政政策的实行 B.宏观货币政策的实行

39

C.对个人收入的政策调节 D.对产业的政策调节 E.采用计划调节

12.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这是因为: A.资本主义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统治经验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有调整的余地,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生产力继续发展

C.落后国家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物质技术基础上超过资本主义需要相当长时期 D.社会主义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面对国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可能出现倒退和反复 13.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生产的全球化 D.企业的全球化

E.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 (三)辨析题:

1.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均以生产价格为中心,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1.此观点不妥当。商品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垄断组织控制了大部分的生产与销售,限制了资本的流动,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发生障碍。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垄断价格,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使垄断价格长期、稳定地背离生产价格以致价值,使价值规律进一步改变了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也存在非垄断价格,竞争依然存在。因此,商品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的表现形式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2.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股份公司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社会化,意味着资本主义占有关系的改革。

2.此观点不妥当,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股份公司是一种新的集资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它使企业资本形式由个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使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它顺应了资本主义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社会化。但“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占有关系的性质。实际操纵股份公司的仍然是大资本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公司是为垄断资本服务的企业组织形式。 3.金融资本是“银行支配而由工业家运用的资本”。

3.此观点不妥当。金融资本是在生产集中和垄断成长过程,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生长而成的,它不是由银行支配,工业家运作的一种资本,而是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渗透的资本。金融资本是帝国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它不同于垄断前的银行资本或工业资本。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4.此观点不妥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尽管在宏观上采取了某些调节经济的政策和手段,但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它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部的阶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保证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物质准备,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四)简答题:

1.金融寡头是如何实现其统治的?

1.(1)金融寡头是指掌握金融资本的最大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他们掌握大量的社会财富,操纵国民经济命脉,控制国家政权,是帝国主义的实际统治者。

(2)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股票的办法来实行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3)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来实现的,个人联合是指一方面自己出马或派亲信任政府要职,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收买政府要员直接控制国家机器。金融寡头还设法控制新闻、出版、广播、教育等上层建筑领域,为其统治服务。

40

2.简述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2.(1)垄断的产生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包括: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和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其中主要是垄断竞争,而非垄断竞争占次要地位。

(2)垄断竞争的特点:①竞争的目的不再是获得平均利润,而是高于平均利润的高额垄断利润。②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除了经济手段之外还采用各种非经济手段。③竞争的程度更加激烈,更具有持久性,其后果更具破坏性。④竞争的范围更加扩大,涉及各个部门、遍及各个领域,从国内扩展到国外。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国家所有制的存在和扩大,既没有也不可能破坏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也不可能消除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关系。控制和掌握着国家垄断资本并由此获得巨额利润的依然是垄断资产阶级。国家的各种调节措施,归根到底,仍是为了巩固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是国家通过各种经济杠杆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分配和再分配,是垄断资产阶级直接利用国家的财力和物力来保证和提高自己利润的手段。 4.新殖民主义同旧殖民主义有什么区别?

4.新殖民主义同旧殖民主义的区别在于:旧殖民主义是通过赤裸裸的军事侵略,扶植傀儡,直接控制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为垄断资产阶级掠取高额的利润服务。新殖民主义则采用比较隐蔽的、间接的办法,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诸如打着“援助”的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受“援”国的政治经济;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以掠夺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和占领其商品销售市场;利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不等价交换、利用在先进科技上的垄断地位对发展中国家盘剥等,继续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 (五)论述题:

1.美国有比较完善的反垄断法,但是在生产力本已非常集中的飞机生产行业中,波音兼并麦道被认为是“合法”的,而政府和国会对微软的技术开发却总是虎视眈眈,微软甚至被勒令“肢解”,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有效形式。从表现形式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包括发挥国有经济成分的作用和国家干预、调节经济。其中国家干预,调节经济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主要有财政政策,计划调节,福利政策和行政、立法等手段。

(2)国家通过反垄断法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调节的职能的体现。但是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国家是否干预,如何干预完全取决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取决于垄断资产阶级谋取垄断利润的需要,而不是法律本身的公正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波音兼并麦道,有利于美国航空业在国际上的扩张,有利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与欧洲空中客车的对抗,被裁定为“不违法”也就不足为奇。而微软公司的技术开发、连锁产品、整体销售等,显然有悖于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因为在技术、信息、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垄断”只会使资本主义自身窒息,使资本主义经济的“龙头”陷于被困的境地,使资本主义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受阻。这正是微软被确认“违反反垄断法”的原因所在。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身范围内的调整,尽管它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它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的矛盾。垄断作为自由竞争走向生产集中的必然结果,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2.试分析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和曲折的历史过程。

2.(1)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的部分调整,能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情况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达到顶点的积累时间有所延长,从而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一种新社会制度要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社会制度比旧社会制度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由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大多脱胎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要有一个很长时间来建立自己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加上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时间还很短暂,这使得社会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不可能很高。另一方面,具有数百年经济发展历史的资本主义制度,在劳动生产率上具有优势。这种状况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

41

动生产率,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3)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各国社会主义革命主客观条件成熟不平衡,使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一个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C; 5.A; 6.D; 7.D; 8.C; 9.C; 10.D; 11.D; 12.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AE; 4.ACE; 5.ABCDE; 6.ABC; 7.ABCD;8.ABCD ;9.ACD;10.ABC ;11.ABCDE; 12.ABCD;13.ABCDE。

4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21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