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876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更新时间:2023-05-09 02: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2017年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876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2)

2017年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876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10)

2017年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876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17)

2017年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876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24)

2017年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876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32)

第1 页,共37 页

2017年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876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

卷(一)

说明:本资料为2017复试学员内部使用,终极模拟预测押题,实战检测复试复习效果。————————————————————————————————————————一、名词解释

1.荒诞

【答案】荒诞是西方观代审美范畴之一,指呈现在极其不和谐的形式中并引起人的复杂感受的现代基本情绪。表现荒诞是为了征服荒诞。

2.荒诞主义戏剧

【答案】荒诞主义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在法国兴起和形成,而后流行十戏剧舞台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是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它是作者对20世纪50年底啊在欧洲出现的贝克特、尤内斯库和品特这类剧作家作品的概括,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定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对人类社会失去了信心,这是二战后西方一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荒诞主义戏剧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只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3.味

【答案】“味”是中国传统的一个美学范畴。它不同于“五味”的“味”,最早使用这个美学范畴的是老子。“淡乎其无味”是老子对“道”的理解,恬淡的味是最高的味。后来陶潜、王维、司空图、梅尧臣、苏轼等人都延仲发展了这种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史的一种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平淡。

二、简答题

4.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

【答案】(1)“迷狂说”

“迷狂说”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迷狂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神明凭附”,它是“迷狂说”的基本内涵,即神灵凭附在一般诗人身上,使其打造出动人的诗歌作品;一是“灵魂回忆”,它要比“神明凭附”更“高贵”一些。“灵魂回忆”中灵魂对美的追求小是出于被动的“神灵凭附”,而是出于某种对理念美的怀恋,因而是自觉的灵魂,这种自觉的灵魂按照美的阶梯有次序地逐步上升。

(2)“迷狂说”的理性主义立场

柏拉图的迷狂说揭示了灵感的来源和非理性特征,并极大地弘扬了非理性精神,但迷狂说在

第2 页,共37 页

他整个理性主义体系下仍坚持了理性主义的立场。

在古希腊,迷狂往往是与宗教巫术联系在一起的,柏拉图沿用了这一观念,认为神圣的米矿石“神灵的享赋”,在柏拉图看来,灵魂依附肉体只是暂时一现象。它本质上是努力向上的,竭力挣脱肉体,飞升到天上神的世界,即永恒普遍的“理念”世界。如果它再次依附于肉体,投身人世时,人世的事物使它依稀回忆“理念”世界的美的景象时,创作者欣喜若狂、眷恋爱慕的情绪。但是,这种境界并不是丧失理智、陷入激情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而恰恰是热爱理智而置世俗一切于不顾,才被执著于尘世幸福的人说成是迷狂。因此,迷狂说本质上是理性主义的。

5.请简单陈述美育的功能。

【答案】(1)培育审美心胸

这是审美主体进入审美活动的前提。审美态度是人对待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不同于科学认识的态度和实用伦理的态度。

(2)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就是审美感兴能力,审美直觉能力。也就是对无限丰富的感性世界和它的丰富意蕴的感受能力。审美活动与科学研究不一样。科学研究是要去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研究的结果是得到一种知识,或者一个知识体系。

(3)培养审美趣味

审美偏爱是个体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就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

6.简述沉郁的审美特征。

【答案】沉郁的审美意象,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带有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再一个是往往带有一种人生的悲凉感,一种历史的苍茫感。这种哀怨郁愤的意象和风格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传统。他对于人的有限性和认识去精神家园的孤独有深刻的体验。这说明沉郁的美感需要有一种审美的“穿透力”和“洞察力”。简述飘逸的审美特点。:飘逸即道家的“游”,是精神的自由超脱,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与天和”的美感。表现为:

(1)雄浑阔大、惊心动魄的美,“阔大”是超越时空,无所不包的大;

(2)意气风发的美感,庄子的“游”,不受任何束缚,放达不羁的美感;

(3)清新自然的美感,庄子所说的“物化”境界,天真朴素的美感。

7.简述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

【答案】(1)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

艺术教育与美育是教育过程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既联系又存在区别。

①艺术教育与美育的联系

美育与艺术教育有着最密切的联系,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在历史上,最初的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而且至今艺术教育还是美育的核心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由于艺术具

第3 页,共37 页

有审美娱乐、审美认识、审美教育等独特的功能,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艺术中的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对提高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人的审美理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②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区别

a.二者内涵不同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审美教育不一定涉及艺术技巧的培养,即便涉及对艺术感受力的培养,其目的也是为了形成、完善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健康的人格。

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艺术教育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艺术技巧的教育,并以培养人的艺术感受力与创造力为主。

b.二者所拥有的教育手段不同

艺术教育主要以艺术作品为教育手段,而审美教育除了艺术作品之外,还要以广泛的审美活动为教育手段。所以,审美教育是不等同于艺术教育的。若把单纯艺术技巧的训练等同于艺术教育或美育,就会干扰、阻碍审美教育的开展。

(2)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日标与美育的任务和目标根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包括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等。

8.简述丑的历史。

【答案】(1)在原始巫术和图腾崇拜时期,是没有美丑之分的。

(2)美和丑到了有文字记载的古代社会已经分的很清楚了。凡是形式上和谐、一致的,看上去令人愉悦的东西就是美的(实际上是优美),凡是形式上零乱、不和谐的,看上去让人不舒服的东西就是丑的。而且,美的东西和“善”相联系,丑的东西和恶相联系。

(3)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大约在隋唐之前,西方大约在十八世纪浪漫主义之前,人们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人们提倡和追求的都是美——优美,而丑却被抑制了。丑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人们给了它一个位置,就是作为美的衬托而存在。

(4)随着实践的加深加广,人生境界的扩大,审美主体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人们可以正视丑、面对丑,并且能够欣赏丑。现代派兴起后,丑就堂而皇之地被表现了。

9.简述美感的差异性和普遍性辩证统一关系的表现。

【答案】美感的共同性与普遍性表现于美感的时代性之中,没有差异性也就没有普遍性。差异性与普遍性,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美感也有共同性

①在不同时代的人们中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审美趣味、审美观念、

第4 页,共37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1t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