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

更新时间:2023-10-09 10: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

要把握社会互动的特征,需要对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即从互动的维度和类型等方面进行考察。

一、社会互动的维度

互动的维度分析,是用一些具体指标来描述特定的互动状态,一般来说,互动有五个维度。

(一)向度--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 ◇ 情感关系:亲和?排斥?融洽?对立? ◇ 利益关系:一致?冲突?冲突程度多大?

◇ 地位关系:平等的?不平等的?权力分配的格局如何?

不同方向的互动在模式上、结果上都大不相同,在一定条件下方向可能变化。调解人际冲突要了解这种条件的机制。

(二)深度--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 ◇ 双方利益关联大小 ◇ 情感投入的大小 ◇ 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 ◇ 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

(三)广度--广度指互动范围,双方交往领域大小,有全面互动的,互动涉及多方面,互动方式较灵活,如朋友间,家庭成员间;也有属于特定领域的,互动时明确行为规范。

(四)频度--指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寡。

互动频度差别往往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深浅和好坏。例如:我们怎们看出一个班级里哪些人是好朋友呢?是那些互动频度高的,交往多,经常在一块的同学。

(五)强度--反映存在情感投入的社会互动的强弱,表明双方互动时情感的强烈程度。情绪控制大小与参与者个性有关。

二、社会互动类型 在社会学的先驱乔治·齐美尔(George Simmel,19世纪末德国社会学家,研究形式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区分出并且分析了许多种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那些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突出的互动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及强制。下面我们分别加以简单说明,但实际上它们常常是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一)交换

个体或群体采取某种方式彼此交往,这种交往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这样形成的关系就是交换关系。

这种交换不同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以利他为目的,照顾他人利益; (2)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3)自愿的;

(4)利他者本身会有所损失。

◇ 由交换而形成的交换关系,比如雇主与受雇者的关系,双方都要求回报,有形的或无形的。许多社会交换关系提供情感回报、感谢或感激、荣誉、认可、赞同、关心等。

◇ 与目的明确的行动相比,人们更多的是无意识地期待别人感激。像帮忙行为,隐含着期待别人感激你。

◇ 在亲密交往中,交换也是很重要的。虽然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爱并不完全是基于某种预期的回报,然而期待回报却是这种关系的一部分。 因为多数社会交换遵循的一基本原则是人际互酬或互惠原则

为什么呢?

,强调相互性。按

照这一原则,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的每一次让渡或付出都包含着关于某种回报的期待。这种回报可能是当场兑现,也可能是日后再说的。如果一个人完全不能从他或她所付出的爱中获得任何感情或感激的回报,那么其爱的感觉有可能消失。现实中有些恋爱中人或婚姻中人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分手的。所以说,关于最终可以获得相应回报的某种预期指导着整个关系。

◇ 交换关系是交换理论的研究主题。哈佛大学教授乔治·霍曼斯(George Homans)对微观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做了最好的阐述。 受同事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的影响,霍曼斯指出,在人们

彼此交往的背后,自我利益是一种普遍具有的动机,就像斯金纳实验中的小白鼠一样,人们做事情是为了酬赏。并且,如果某种行为得到正面强化或奖赏,那么这类行为将来更有可能出现。 按霍曼斯的观点,人们交往时会计算这样的公式:净收益=收益(所获酬赏)-成本(心理痛苦或时间等),只要所获得的酬赏继续大于所付出的成本,交换关系就不会终止。

按交换论者的观点,许多人类社会生活可以还原为某种酬赏与成本的计算。比如婚姻、友谊、甚至包括仅仅为人做好事的行为。

◇批评的声音:社会学内部对交换理论和行为主义的批评非常激烈。符号互动论者认为交换理论在概念上狭隘,它根本不考虑意义、价值、动机、意图以及自我等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而这些在符号互动论者看来是极其重要的。虽然有这些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各种社会中交换关系的重要性。目前交换理论在社会学中越来越重要。 (二)合作

合作是这样一种互动形式,即由于有些共同利益或目标对于单独个人或群体来说很难或不可能达到,于是人们或群体就联合起来一致行动。

合作的意义:广义上讲,所有社会生活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合作,社会不可能存在。我们如何对付诸如洪水、饥荒及疾病等灾害,如何满足单靠自己很难或不可能满足的个人需要,如何保证安全,以防来自环境与其他群体的威胁等,这就需要结成群体和社会,分工协作。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增强,知识信息增多,完全掌握是不可能的,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合作。 研究者区分了四种主要的合作类型:

1、自发合作或互相援助: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直接产生于某种情况下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如在突发事故或灾难现场,目击者参与其中,一起工作以救助

伤员。

2、传统合作:有些自发的合作,逐渐变为稳定的社会习惯,因此合作被制度化了。这种合作叫做传统合作。美国早期的边疆地区,居民们有一种传统,即大家一起互相帮助搭建谷仓和收获庄稼,我国农村也有一些地区有这样互助的习俗,尤其在农忙时节。

3、指导合作,是现代社会所更多依赖的合作形式。所谓指导合作指双方在具有权威地位的第三方的管理和协调下进行的合作。这个第三方可以是领导、雇主(要求属下协力完成某项工作)、有经验的前辈、或体育教练(强调团体胜利的重要)等。

4、契约合作:指个人或群体之间正式同意以某种方式进行合作,并对彼此的职责进行清楚的界定。大多数职责规定是成文的。契约合作在现代社会居多,如项目合作,研究合作等均属于此类。

有些年轻父母依据时间决定轮流照顾彼此的孩子,以便各自能抽出时间做别的事情,这也是在进行契约合作,只不过其中的职责是不成文的。 (三)冲突 合作的对立面,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和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和过程。冲突是针对珍稀物品或价值的斗争。

特点:为了达到所向往的目标,打败对手是必要的。

正如冲突论所强调的,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和有价值物是有限的,尽力去征服别人以达到自己愿望的满足。

齐美尔概括了冲突的四种主要类型: (1)群体之间的战争,冲突的最高形式; (2)群体内冲突;

(3)打官司(指合法处理并且通常是在法院加以解决的冲突)诉讼;

(4)理念之间的对立,与由于各种具体财产和物品等的各种冲突相比,理念之间的冲突通常是最残忍和最具破坏性的。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与封贵族之间冲突是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是从观念到具体形式上的对立。在今天,世界许多地区最严重的冲突背后都可以看到理念上的的差异,掺杂着宗教观念,民族和种族意识。

冲突的另外一些形式如 辩论、口角、决斗,械斗等。

人们一般都对冲突持否定态度,因为冲突通常导致苦难,具有破坏性。但一些当代社会学家如科塞

已指出,冲突也有一些正面效果,它可以成为一种促进对方紧密团结的

力量,冲突也可能导致必要的社会变迁。它可能以暴力革命的形式出现,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突出的一种互动形式。 (四)竞争

遵循某些规则的一种合作性冲突,在这种形式的互动中,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比打败对手更重要。 特点:

1、必须对一个相同目标追求,竞争者通过各自的努力去获得目标,并且彼此之间处于竞赛状态;

2、一个被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少和比较难得的,有人争取到了就意味着另一些人失去了得到的机会。与冲突一样,一方获取了目标,另一方则面临失败。但在竞争中打败竞争者不是主要目的,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要比打败对手更重要。这与冲突不同;

3、竞争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如法律制度及各种规范,防止竞争转变为冲突,竞争双方必须预先就“游戏规则”达成一致意见,在遵守这些规则上必须协作。如市场竞争,体育比赛,总统竞选等。西方社会里的竞争是很普遍的。现在的中国社会,人们参与竞争的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习惯了竞争,社会也在为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而努力。 (五)强制

当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另外一方时,强制这种互动形式就出现了。 从本质上来讲,强制说明了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有被迫意味,其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所有形式的强制都是以使用物质力量或暴力的威胁为最终基础的,但一般而言,强制的表现却微妙得多。从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到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甚至国家法律意义上的强制,在性质上区别很大。强制也被看作是负面的社会互动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19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