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模拟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29 00: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考试 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同一感受性接受不同剌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A、适应 B、对比 C、后像 D、感觉阑限 2、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叶。 A、顶叶 B、额叶 C、颗叶 D、枕叶

3、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结构理论称为

A、二因素说 B、群因素说 C、智力结构三维模型 D、独立因素论

4、学生想参加校足球队为学校争光,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这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5、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是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6、良心、羞耻心、荣誉感、自尊心属于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心境

7、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的记忆是-------记忆。 A、形象 B、词语 C情绪 D、动作、 8、生物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

A、反映 B、感应性 C、信号性反应 D、感觉

9、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为语言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A、布鲁纳 B、班图拉 C、维果茨基 D、乔姆斯基

10、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称为

A、知觉特点 B、知觉定势 C、已有知识经验 D、原型启发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即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 2、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了注意--------的品质。

3、强、平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中------相对应。 4、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聚合式思维和------ 5、额外刺激物的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晶体能力2、感受性3、言语4、离差智商5、应激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3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简述阿特金森的场依存与场独立说。 2、简述非条件性抑制及其种类。 3、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4、简述想像的形成方式。

5、通过实例说明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6、能力的概念及其个别差异的表现。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将答案写在答案纸指定的位置上。) 1、论述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2、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 3、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注意规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A 4、 C 5、 C 6、 A 7、 B 8、 B 9、 D 10、 B 二、填空题 1、心理因素2、分配3、粘液质4、发散式思维5、外抑制 三、名词解释

1、晶体能力-----晶体能力是指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努力,与 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2、感受性-----感受性是对适应剌激的感觉能力。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绝 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觉界限来度量的。

3、言语-----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4、离差智商-----离差智商反应一个人在同龄人中智力所处的位置。其依据是人群总体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每一年龄都有一个分数为100的平均智商,智商分布的标准差约为15。这样,一个人的离差智商可按下面公式计算:IQ=100+15Z,Z=(X-X)/S。 (其中Z代表个体的标准分,x代表个体测验得分,文代表相应年龄群体的平均分,S则为群体得分的标准差。)

5、应激-----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四、简答题

1、答t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人的活动有一个核心-----即认识,人是按认识来活动的。所以,可按认识的两种基本方式把人分为两类:一类人的认识是以其本人的储存信息为参照体系,这类人属于场独立型。另一类人的认识是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体系,这类人属于场依存型。并且认为个人在认识上的这种特点可以在知觉上清楚地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在知觉上可以表现出渗透于各种认识中的这种认识特点。因此,可以借考察人的知觉而把这两种类型考察出来。

2、答: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如突然出现强声,会立刻使原来的活动受到抑制。巴甫洛夫对外抑制的解释是额外刺激物的出现引起皮层相应部位较强的兴奋时,这个新的兴奋中心增强了它对周围皮层区域的抑制,使原来的条件反射被抑制。

(2)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它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人在过度疲劳时的睡眠就是超限抑制的表现。 3、答: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个:

(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是否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与任务,对识记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人们就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识记任务上去,并能采取各种有效方法, 因而识记效果好。反之,则差。

(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如果把识记的对象变成人们活动的对象和活动的内容,那么识记效果就好。另外,识记效果也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越要求积极思维的活动,识记效果就越好。

(3)识记方法。识记时采用一定的方法,会增强识记效果。意义识记比单纯重复的机械识记效果好。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识记就是编码,若对输入信息按自己已有经验体系进行编码最好。对同一识记材料,用不同方式进行编码,识记效果就不一样。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增加识记材料的数量,其识记所需要的时间比材料的增加量的比例大得多。另外,识记直观形象的材料比识记抽象材料的效果好;识记课文比识记单独的句子要好;识记诗篇比散文要好。这些都说明材料性质不同,其识记效果也不一样。

4、答:想像主要是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的。

(1)综合。想像的综合就是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想像的综合不是按照事物的特征或方面之间的固有关系进行的。而是从已有的表象中分析出必要的方面或特征,按照新的构思重新加以组合。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就是将猴子的外貌、形态、举止与人的外貌、形态、举止加以综合而成的。 (2)夸张。夸张就是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一些文学作 品中关于自然现象的描述就属于夸张。如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运用夸张方式而形成的想像。

(3)拟人化。拟人化即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如古代神话中关于 \雷公\、\电母\、\风婆\的形象,就是采用了拟人化方式而创造出来的。

(4)典型化。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典型化在文学创作、绘画中被广泛地运用。

5、答:学生的智力技能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要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发展,使它 达到灵活掌握的水平,需要创设应用这种技能去解决问题的机会与条件。以数学演算技能为例,要求学生应考虑下列三个条件:

(1)识别课题类型。在解答课题时,学生若能识别课题属于哪一种类型,就能运用相应的智力技能进行解答。由于问题的性质不同,解题的智力技能也各不相同。

(2)把握住全部情况。要洞察课题的本质关系,不能只抓住个别因素,而要整体地把握全部情况。学生要想形成解决课题的技能,必须养成全面观察事物的习惯,设法找出其内在的关系与规律性,并力求迅速、简便地去进行解答。

(3)摆脱旧经验的影响。借已有的经验去把握课题的本质或关系,一般说来,对了解当 前课题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会产生正迁移的效果。但是由于经验具有定势作用,也常常会妨碍人们去揭示课题的本质或关系。

6、答: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并且有其规律性。如能力在量上的差异遵循正态分布;在质上的差异表现为结构不同。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同一年龄层中,能力的发展水平有明显个体差异。以智力为例,某些人智力超常,某些人则智力滞后。

(2)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表现上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某些人少年早慧,某些人则大器晚成。

(3)结构的差异。能力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且组合方式有所不同。由此就构成能力 结构的差异。这也是个体能力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了解了这些差异,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也使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 尽其用。 五、论述题

1、答: (1)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近20年来,心理学分别与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学交叉,派生出许多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分支学科,这给它带来许多学术增长点。从心理学自身来看,这种学术交叉是其内部的分化或研究层次的分离,同时,也会出现多层次的整合, 虽然这两种过程未必是同步的。

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或分化主要表现为涌现出认知神经科学、心理神经免疫学等新学科。此外,也出现了认知工程心理学、社会认知心理学等。相比之下,心理学内部各层次研究的整合稍嫌滞后。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无疑是当前心理学发展的一个特色,使心理学研究得以深入。

(2)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迅速。近10----20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提出教育改革问题,教 育心理学发展迅速,并且确实提出了一些见解。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研究人一机交互作 用的认知工程心理学受到重视。此外,由于社会的需要,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增多了。这给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上心理学日程。意识、智力产生的问题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过去对它只能做思辨性的议论或猜测,现在由于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与信息科学等的迅速发展,已可以在科学基础上应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此有关,长期困扰学术界的人的心理现象中的遗传与环境、先天与后天的问题,也将获得认真的研究。

(4)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当前,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主要涉及如下方面:认知过 程的心理机制,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智力与脑的关系,意识和无意识的问题,儿童认知发展,学习过程,人力资源开发,认知工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 2、答:(1)教师要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教师只有明确了良好情绪的标准,才能正确识 别和把握学生的情绪状态。良好的情绪有如下几条标准:

第一,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当一个学生取得良好成绩时满心欢喜,而做错事情时十分羞愧,这些情绪反映都符合社会的标 准,学生本人也会因此而努力要求进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但应该鼓励学生表达积极的 情绪,同时也应该允许学生表达消极情绪,因为压抑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是有害的。但在学 生表达消极情绪后,应该正确引导他们予以克服。

第二,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当教师发现学生 对某些事情表现出的情绪过度强烈或过分抑制时,就可以判断这是不正常的。

第三,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如果引起积极情绪的刺激环 境消失了,学生还长时间陶醉在愉快、兴奋的情绪中,这是不适当的。同样的,陷入消极情绪 而不能自拔的学生,也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或活动效率。

第四,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小学阶段〉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情绪稳定性最差,青少年时期虽有很大的提高,但还是情绪最易激动的时期。如果一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情绪特点与他所处年龄阶段相应的情绪特点不相符合,则需引起老师的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2)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一,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词语、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比如,有人用座右铭\忍\字来时刻告诫自己不要感情用事,就能防止或缓和激动的情绪。当沮丧的时候,想一想过去愉快的情景,消极的情绪也能得到一些缓解。转移注意可以改变情绪、情感发生的方向。一个人长期进行脑力活动后,从事一下体力劳动,情绪就能稳定下来。

第二,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学生考试、公开发言都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这是临场经验不足造成的。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种过渡的情景,即从不紧张到稍微有些紧张,最后再到很紧张,使学生积累了各种情景下的情绪体验,这样就能做到\临场不乱\。 第三,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由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解释,所以容易遭受挫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发现问题的积极意义,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年龄越小的学生越需要加以指导。因为他们在情绪发生时容易引起移情,产生不良的心理。小学生往往由于他不喜欢某一科的任课老师而发展为不喜欢该门功课,因而成绩下降,甚至辍学,以逃避的态度应付环境刺激。所以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良好情绪的培养途径。培养良好的情绪,首先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否则就会因自己的志向非能力所及而终日郁郁不乐;对客观事物也要有正确认识,这样才不会因遇到挫折而苦恼。

其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远大理想的人,就会胜不骄、败不馁,情绪稳定而深沉。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往往斤斤计较,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 第三,锻炼身体。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连。身体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等积极的情绪。

第四,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可以活跃气氛,驱除忧愁。 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不良情绪出现时,不能简单地抑制它。否则一有适当自机会,它还会发泄出来。要消除不良情绪,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二要找出不良情者的产生原因;三是掌握一些控制、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宣泄、自我转移、适应、自我安慰、升华和用意志控制情绪等。

3、答:(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元意注意可以由剌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

刺 激物本身的特点既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素,又可以成为造成学生学习分心的因 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要消除 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教室内布置要简朴等;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在课上轻轻松松地集中注意听讲,如教学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要生动有趣、教学内容要丰富且逻辑性强等。

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学习是经验获得及行为改变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如果学生只能凭借无意注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因此,一方面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为什么学习、每一部分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如果人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在一堂课中,上课之初教师就应采取措施,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对新的一节课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时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但当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则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的有序注意后,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或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例子,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考试

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热爱集体属于性格特征。 A、态度B、意志C、情绪D、认知 2、与意志的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盲从B、任性C、顽固D、优柔寡断 3、感受性与感觉阂限在数量上成关系。 A、正比B、反比C、元关D、比较复杂

4、通过提供概念的各种具体事例来改变概念的元关特征,以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这种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方式称为 A、适当定义 B、变式 C、比较 D、辨别

5、剧院等公共场所的出口门一般多为向外推式的,这主要是考虑了的需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美感

6、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A、记忆的恢复现象B、过度学习C、元前摄抑制的影响D、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7、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叫做 A、疲劳现象 B、起伏现象 C、高原现象 D、极限现象

8、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是处于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 A、感觉 B、知觉 C、思维萌芽 D、表象

9、接收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并传至细胞体的是 A、轴突 B、细胞体 C、树突 D、体液 10、下列的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A、感觉 B、表象 C、注意 D、思维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2、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把人的智力分为--------、操作和产品三个维度。 3、-------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环节。 4、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

5、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自然实验法2、反射3、适应4、注意5、发散式思维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3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简述气质与性格的联系。 2、简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3、简述兴趣的品质。 4、简述条件性抑制及其种类。 5、简述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6、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论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2、通过实例说明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3、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B 4、 B 5、 C 6、 D 7、 C 8、 B 9、 C 10、 C 二、填空题

1、再造想像2、内容3、执行决定4、似动知觉5、负诱导 三、名词解释

1、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它可以研究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而且是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2、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例如,眨眼、膝跳和呕吐等。

3、适应-----一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剌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适应有的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有的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

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5、发散式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 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设。它是一种不依赖常规寻找变异的思维。 四、简答题

1、答:一方面,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更有利于个体适应周围 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气质又会影响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风格,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而且,气质还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一定的性格特性起着促进

或阻碍的作用。比如具有胆汁质与多血质特点的人更容易培养起勇敢和果断的性格品质。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与表现虽然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研究表明,气质不同的人可能形成相同的性格品质,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性格。

2、答: (1)过去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相邻\的概念,对学习邻角、邻边具有促进作用。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不一致时,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如\垂\的概念,日常理解为自上而下,所以在学习几何中\垂线\概念时,也只理解为自上而下。

(2)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直角三角形就有几种变式,既有一条直角边作为底边的样式,也有斜边作为底边的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这是因为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使概念内涵中包括了非本质属性的缘故。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对科学概念的掌握。

(3)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为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直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 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材料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

(4)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 3、答:(1)兴趣广度与兴趣中心。兴趣广度是指兴趣范围的广阔程度。兴趣中心是指一个人在诸多兴趣中的主要兴趣,它形成一种核心,其他兴趣则围绕着它,并与其配合,共同支 配着人的行动。广泛的兴趣与中心的兴趣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广泛兴趣只有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才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2)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转移。兴趣的稳定性也称兴趣的持久性,是指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持续时间长则稳定性强,持续时间短则稳定性弱。兴趣转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对原来感兴趣的某一事物的兴趣消失,而对另一事物发生兴趣。

(3)兴趣效能。兴趣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依据兴趣有无效能,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

4、答:非条件性抑制(又称为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为外抑制。如突然出现强声,会立刻使原来的活动受到抑制。巴甫洛夫对外抑制的解释是额外刺激物的出现引起皮层相应部位产生强的兴奋时,这个新的兴奋中心增强了它对周围皮层区域的抑制,使原来的条件反射被抑制。

(2)超限抑制。当剌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它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人在过度疲劳时的睡眠就是超限抑制的表现。

5、答:20世纪60年代,以汤姆金斯和伊扎德为代表,提出了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都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的功能。汤姆金斯甚至认为,情绪就是动机。他否定了把动机归结为内驱力的看法,着重指出内驱力信号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起这种放大作用的正是情绪过程;而且'情绪是比内驱力更加灵活和强有力的驱动因素,它本身可以离开内驱力信号而起到动机的作用。 伊扎德的动机理论则内涵更丰富。他提出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他从整个人格系统出发,建立了情绪一动机的体系。伊扎德提出人格有6个子系统z内稳态、内驱力、情绪、知觉、认知、动作。这些子系统组合成4种类型的动机结构:内驱力、情绪、情绪一认知相互作用、情绪一认知结构。情绪是这个动机系统的核心。伊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体验,正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伊扎德的情绪理论还包含着更完整的内容。他从进化的观点出发,提出大脑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同面部骨锵肌肉系统的分化及情绪的分化是平行的、同步的。多种

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因此,才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从而导致情绪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的作用。每种具体的情绪都有其发生的渊源,都有特定的意识品性和适应功能。

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既说明了情绪产生的根源,又说明了情绪的功能,为情绪在心理现象中确立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尤其是对人类婴儿情绪发生和功能的解释,具有创新性和极大的说服力。但是,动机一分化理论对情绪与认知的联系缺乏具体的论证和阐述,尚有不足之处。

6、答: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 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2)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如一个人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他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完成任务;读书时作笔记,可以把智力活动与外部动作结合起来,也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

(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个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完成任务。 (4)排除干扰。外界的剌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五、论述题

1、答: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第一是成熟。主要是指神经系统的成熟。皮亚杰认为,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的可能性,但成熟本身不是心理发展的充分条件。

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它同样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而必需的因素。该经验又可分为两类z第一类是物理经验,第二类是逻辑一数理的经验。

第三是社会经验。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

第四是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决定因素。

(2)心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①同化。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②顺应。顺应是指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 ③平衡。平衡是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

(3)心理发展的阶段。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动作图式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关系。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主义,直观形象性、不可逆性、知觉的集中性等特点。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 -12岁)。该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儿童思维发展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具体逻辑推理等特点。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皮亚杰认为,思维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就表明个体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水平。该阶段儿童思维发展具有假设一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分析等特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 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2、答z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遗传、环境、成熟和教育等因素,都会对人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人的性格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遗传因素会对性格的形成发生影响,但在性格形且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遗传,而是社会实践。

0)遗传的作用。人的神经系统在性格的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性格受遗传的作用较小,它主要是由成长的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的。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同卵双生子,气质特征非常接近,但性格特征却迥然不同;并且,随着他们年龄

的增长,分开的时间越长,性格的差别也越大。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只在某些不正常的性格的形成上,才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到遗传因素的作用。

(2)家庭环境的影响。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环境起着重要作用。这里的环境,既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包括和其他人结成的复杂的社会联系。在家庭中,父母的责任感和教养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性格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责任感的父母,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塑造子女的性格,并且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来促进子女良好性格的发展。相反,那些纵容型的父母,往往忽视对子女性格的培养,或只顾自己的事情,结果使子女从小就在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上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进而对自己的整个成长历程都产生不良影响。

家庭气氛对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的人,通常性格完善,待人礼貌、诚恳;而在严厉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甚至丧失自尊、自暴自 弃。当家庭气氛冷漠、死气沉沉时,儿童会养成待人冷淡,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的消极性格。

出生顺序对性格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对长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发现,长子的性格多偏于保守、进取心较差、缺乏自信、易受人暗示、不善于表达情感、自卑、缺乏安全感。

当然,在我国,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出生顺序的问题逐渐不存在了。但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容易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若家长对其过于娇生惯养,会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 心别人、自私自利等不良性格特点。

(3)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在儿童性格的形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与儿童人学时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在学校里,儿童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逐渐形成世界观,从而影响到特定性格的形成。儿童所处的学校班集体对性格形成有特殊的意义。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与同伴的相互交往中,儿童逐渐获得与人相处的经验,形成理解别人、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

(4)社会实践对性格形成的作用。人是活动的主体。人的性格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决定于环境。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需要通过人在环境中的实践活动去实现。因此,对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的性格就是通过他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3、答:1)加强生活的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 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态度。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青少年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 条件。因为只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确立自己的行动目的,并对一切个 人的、团体的思想和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正确评价,明辨是非、善恶和荣辱;只有树立起科学 的世界观,才能使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明确生活的目的,追求崇高的理想。因此,加强对 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的教育,将有助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克服困难,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时,教师应教育他们把崇高的理想同眼前的学习、工作、生活结合起来,用理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只有把崇高的理想融入学生的行动中,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行动的目标时,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才对学生具有真正的意义。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除结合教学内容或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讲述意志锻炼的意义、锻炼的方针外,还应当组织好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应注意:

第一,向学生提出的活动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例如,要求他们坚持独立地完成各种作业,坚持参加科技小组的活动,坚持各种体育锻炼,坚持为集体做好事等。这些活动对于培养意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很有好处。

第二,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而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 如,当学生在社会工作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让他们独立地完成任务,不要 越组代店。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如,对于容易盲从的学生,教师应多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培养其对社会、集体和劳动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于怯懦的学生,则应多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以增强其信心和勇气;对于任性和固执的学生,应该从目的性和原则性方面着手培养,使他们理解固执与顽强的区别;对于胆小且易受暗示、犹

豫不决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对于经常轻率作出决定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沉着、耐心的品质,使他们理解勇敢与蛮干、沉着与轻率的区别;对于过分活跃而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要提高他们控制行为的能力;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激发他们的坚韧精神。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中,周围人们的影响、整体的委派任务、榜样的教育等,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逐步形成,他们已能认识自我、评价自己,这就为学生意志的锻炼提供了前提条件。研究表明,中学生是能够进行意志自我锻炼的。如,他们在学习自觉性、坚持性方面的自我锻炼通常采用了下列方法:第一,经常用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第二,经常与周围学习好的同学作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直到赶上或超过为止。第三,坚持制定学习计划(包括学期、月、周的计划及每天的安排) ,严格执行计划,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持去完成。第四,每天坚持写日记,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改正等。

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使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习惯。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考试

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一名儿童在智力年龄是10岁,实足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 A、80

B、 100

C、 120

D、 125

2、场依存-----场独立说是由--------提出的。 A、荣格B、阿特金森C、艾森克D、卡特尔 3、接受的刺激是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

A、外受感觉B、内受感觉C、本受感觉D、内部感觉

4、例如,钢笔、铅笔、毛笔、签字笔各种笔外观不一,但都可以写字,这是指思维过程中的

A、分析和综合B、比较C、概括D、抽象

5、对优美的自然风景的欣赏,对良好社会品行的赞美,这指的是情感中的 A、美感B、道德感C、理智感D、成人感

6、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A、冯特B、巴甫洛夫C、艾宾浩斯D、斯金纳 7、--------是开展性程度最高的言语形式。

A、对话言语B、独自言语C、书面言语D、内部言语 8、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A、反映B、信号性反应C、感应性D、感觉 9、人在过度疲劳的睡眠就是的表现。

A、超限抑制B、外抑制C、消退抑制D、内抑制

10、由实验者主动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称做 A、自变量‘B、因变量C、实验变量D、元关变量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主题统觉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等人开创的一种人格测量技术。

2、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和----------

3、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四个方面。

4、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著名的\情绪归因论\的实验,说明情绪体验对于情绪反应起着决定作用。

5、-----------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极化状态2、心理过程3、信度 4、知觉的恒常性5、听觉性失语症 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简述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2、简述性格的特征。

3、简述叶克斯一道得生定律。

4、简述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高原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5、简述动机冲突的类型。 6、简述测验的标准化。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将答案写在答案纸指定的位置上。) 1、通过实例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

3、运用实验说明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三因素在情绪的发生与变化中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C 4、 D 5、 A 6、 C 7、 C 8、 B 9、 A 10、 A 二、填空题

1、莫瑞2、结构的差异3、坚韧性4、沙赫特5、定势 三、名词解释

1、极化状态-----在平时,神经细胞的膜内因负离子占优势形成负电位,膜外因正离子占优势形成正电位,膜内外产生一定的电位差,这就叫做极化状态。

2、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信度-----信度是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也可称做可靠度。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

5、昕觉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颗叶的颜上回的后方,它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当其受伤后,病人虽能讲话,但言语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的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因此这种病人,与人谈话时常常答非所问,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四、简答题

1、朱智贤从唯物辩证法出发,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观点。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朱智贤从19世纪50年代未开始,一直坚持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的观点。具体来说:①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传素质还是生理成熟,它们都只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可能性;②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③承认遗传,但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要反对遗传决定论;④强调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但不能夸大,要反对教育万能论。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朱智贤认为,在儿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内因,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具体来说就是:①活动是心理发展内

部矛盾产生的基础;②需要在儿童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它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 ③已有的心理水平,即原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代表着稳定的一面;④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形成心理发展的动力;⑤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朱智贤提出,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具体来说:①教育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在指导着儿童的心理发展;②教育本身却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现状出发,才能实现它的决定作用;③教育并不能直接地、立刻地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教育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以儿童的领会作为中间环节;④儿童领会知识的过程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

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的、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我 们才能说儿童心理真正得到了发展。

(4)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朱智贤提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为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仅有稳定性,而且也有可变性。在同一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特点。 2、答:(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对现实的态度的多样性。 这一类性格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与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第 二,与对劳动和劳动产品的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第三,与对自己的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品质是个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 坚韧性、勇敢、沉着或盲目性、依赖性、软弱、冲动等都属于这类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指影响人的活动的情绪倾向性。主要表现在情绪反应的强弱、快慢、波动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以及主体对于个人情绪的控制能力等方面。

(4)性格的认知特征。性格的认知特征指人们在各种认知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如感知倾向、思维倾向和想像倾向的不同等。

3、答:叶克斯一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愈偏高手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愈偏低。

4、答:离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升之间出现一段水平相近的线段。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z①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②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③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④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p⑤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⑥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p⑦自满情绪;③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成绩未显现出来等等。就学生而言,由于学习兴趣下降,或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或因身体疲劳、疾病等情况,成绩也会出现停顿状态。

高原现象并不是技能形成过程的普遍规律,若技能结构比较简单,或者不具备以上各种原因,练习中可能不会出现高原现象。

5、答: (1)双趋冲突。有时,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有时,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像 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既怕学习上的困难又怕学习不好受到处分,因为在他看来,这两者对他都是一种威胁, 都想逃避,但他必须选择其一。

(3)趋避冲突。有时,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像这种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如,学生想参加校足球队为学校争光,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6、答:为了减少测验结果的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的影响。这个控制过程就叫标准

化。

(1)内容标准化。标准化的首要条件是对受测者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如果测验的内容不同,所得的结果就无法比较。

(2)施测过程标准化。尽管对受测者使用了相同的题目,但如果在施测时各行其是,使受测者在不相同的环境下完成测验,所得的分数同样不能进行比较。为了使测验条件相同,必须有统一的指导语、时间限制和相关情境的要求。

(3)评分标准化。评分的标准要客观,否则不能把分数的差异完全归因于受测者的个体差异。

(4)解释的标准化。同样的得分,若没有统一的解释方法,将会造成结果的混乱。大多数测验通常使用常模作为解释分数的依据。 五、论述题

1、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知觉特点。人的知觉的整体性有时会使人偏离问题解决的方向,使思维陷入困境。例如,让人用四条直线将九个点全部连接起来,但中间不能间断,不能重复。在解决此问题时,由于受知觉整体性的影响,人们常容易把九个点子连接起来看成一个正方形,这就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在正方形内,使问题解决遇到困难。如果人的知觉克服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倾向,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2)定势。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4有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如小学进行四则运算作业时,如果前面运算的作业题都是加法题,在计算加法题后再作乘法题时,易把\号看做\号,而使计算出现错误。这是知觉定势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思维定势即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人在解决一些常规问题时常常采用已掌握的解决同类事物的方法,从而加速了问题的解决。相反,人在解决一些新问题时,采用一些已掌握的、熟悉的方法有时就会使问题解决出现困难。

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功能固定\是指当一个人了解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特别是最初看到的它的功能影响更大。如人们看到钳子是钳东西的,很难想到它还能当锤子使用。\功能固定\作用,对问题解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针对定势的上述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应采取相应措施:如通过言语暗示,启发学生从定势中解脱出来;教育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和一些习惯倾向的消极影响。

(3)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动机。具备有关问题的丰富知识及运用知识于实践的丰富经验, 均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活动,人必须具备相应的需要和动机。问题解决的需要和动机使人对问题的解决持积极态度,并使思维处于活动状态d如果缺乏这种需要、 动机或这种需要、动机太弱,就会对问题持漠然的态度,思维活动就不会活跃。有关实验表明,在解决一般难度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人的动机强度应适中f在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人的动机强度应偏强一些;在解决很困难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效率,人的动机强度反而应偏弱一些。因为所要解决的问题过难,人往往处于一种高度焦虑状态,这时如果动机强度过高,反而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4)个性差异。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一 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意志坚强、勤奋好学及创新进取精神的人,是能够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的。相反,一个缺乏理想、意志薄弱、懒惰散漫的人,对问题往往持消极态度或 容易使工作半途而废。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一个智力水平高的学生, 在遇到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假设、推理、试验,促进问 题的解决。想像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不仅效率高,还会找出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个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容易受定势的消极影响或圃于书本和固定程序,导致问题 解决的效率不高。

2、答: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复习不是单纯的机械重复,复习的作用是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对所学的材料不断地进行再编码,不断提高编码的适宜性。不是任何复习都能得到同等的良好效果。复习的效果与其说决定于复习的次数,不如说决定于复习的合理组织。

1)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遗忘规律指出,识记后开始一段时

间遗忘得快,以后逐渐减慢。根据这一规律,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

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问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的好。

(2)复习中的尝试回忆。研究证明,在复习过程中,拿全部时间复习,不如只拿部分时间复习,而用另一部分时间去进行尝试回忆。尝试回忆与识记交替进行,一方面通过尝试回忆,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通过尝试回忆了解材料的难点,从而使下一次复习更有目的性,以便在难点上多下工夫。

(3)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对于不太长的材料,整体复习比部分复习效果好。但若材料很长,部分复习又比整体复习效果好。

(4)复习的形式多样化。运用多种多样的复习形式能提高复习效果。如把新旧材料加以对比来复习;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写、昕结合起来复习;把所学材料加以系统的组织,自己编写提纲等等。

3、答:情绪的发生与变化涉及三个因素:即剌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心理学家沙 赫特做了一个著名的\情绪归因论\的实验,用来查明这三种因素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他把大学生分为三组,各组的被试先都同样接受肾上腺素的注射(不告诉他们药物名称) ,给第一组以药物效应的正确资料,如告诉他们会产生心悸、手颤、脸面发热等现象; 给第二组以药物效应的错误资料,如告诉他们注射后身上稍有些发痒,手脚有点发麻,此外无兴奋作用;对第三组则不作任何说明。然后三组被试分别进入两种实验性的休息情境:一是惹人发笑的情境(有人做滑稽表演) ,另一是惹人发怒的情境(强迫回答一些烦琐的问题, 加上吹毛求疵地横加指责)。结果发现,虽然三组被试都因药物激起同样的生理变化,并处于同样的两种剌激情境中,但第二组与第三组被试大多感到并表现出更加愉快或愤怒,而第一组被试由于已经预知药物的效应则不显示出偷快或愤怒。研究者因此认为,外界情境或生理变化,虽然也是产生情绪的因素,但人对自己状态的认知(情绪经验) ,对情绪反应起着决定作用,或者说是主要因素。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考试

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学生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2、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 A、概括性B、批判性C、间接性D、灵活性 3、作家对小说情境、人物形象的构思称为 A、再造想像B、创造想像C、无意想像D、梦

4、\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热情B、激情C、应激D、心境

5、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说明整个号码在你的大脑中经历了一个 A、瞬时记忆B、长时记忆C、短时记忆D、陈述性记忆

6、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称为 A、有意识记B、元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 7、人类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教育条件D、遗传素质 8、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 A、反射B、反映C、感应性D、感觉

9、心理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应用科学D、边缘科学 10、懒惰属于人的特征。 A、能力B、气质C、情感D、性格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注意的品质有注意的范围、稳定性、分配和--------- 2、----------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之间的关系。

3、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剌激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

4、----------的\特质因素分析理论\将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5、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似动知觉2、去极化状态3、效度4、记忆表象5、理智感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3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什么是测验法?简述其优点与不足之处。 2、简述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3、简述艾森克的性格三维度说。 4、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 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 6、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论述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2、论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3、观察的品质有哪些?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B 4、 C 5、 C 6、 C 7、 D 8、 A 9、 D 10、 D 二、填空题

1、转移2、叶克斯一道得生3、分化4、卡特尔5、随意运动 三、各调解释

1、似动知觉-----似动知觉又叫似运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

2、去极化状态-----如果有一个剌激物,刺激到神经细胞膜的一定部位,这时膜上受剌激的部位的通透性就会发生改变,允许膜外的正离子进入,于是膜内外的正负离子就大多可以通行了。这时,原来膜内外的电位差发生变化,即原来的电位差由减小到消失。这种状态叫做去极化状态。

3、效度-----效度是指所测验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效度有:构想效度、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

4、记忆表象-----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断性。

5、理智感一-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属于高级情感,与人的认识成就的获得、需要和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

四、简答题

1、答:测验法是指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如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等等。

测验法的优点是:①测验法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②测验法结果的量化程度高。测验法用数字对人的心理或行为进行描述,施测容易控制,减少了被试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数据比较客观,测验法的结果处理十分方便。③有常模进行比较。测验法有设立好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比较。④简便省力。 测验法的不足之处是:①测验是一种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要测量的心理。如果行为样本未选准,项目所引起的反应就难以推断所要测量的心理。②测验不可避免 地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③测验法对施测者要求较高。他们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和较熟练的测验技能,熟悉测验手册的各种要求。④测验成绩只表明\结果\,不能反映过程。

2、答:情绪和情感有四种品质,每种品质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比如,在强度方面,有强弱之分;在紧张度方面,有紧张与轻松之分;在快感度方面,有快与不快之分; 在复杂度方面,有简单与复杂之分。 此外,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为:

1)积极的和消极的体验。如果外界的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人们对之产生满意、愉d快古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否则,就使人们对之产生否定的态度和引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2)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增力性表现为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人和动物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这就是情绪的增力性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减力性表现为情绪和情感有时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灰心失望等。

3、答:美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可以从内外倾、稳定性和求实性三个维度来考察性格的差异。

艾森克根据这三个维度将人的性格分为八种类型:①内倾、稳定而求实;②内倾、稳定而不求实;③外倾、稳定而求实;④外倾、稳定而不求实;⑤内倾、求实而稳定;⑥内倾、求实而不稳定;⑦外倾、求实而稳定;③外倾、求实而不稳定。

并且,艾森克把三个维度定为坐标构成立体坐标系,形成性格的三维度量表。每个人的性格依其在三个维度上的坐标值定位。

4、答: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这一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乔姆斯基首先区分了语言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认识的内容,语言的表层结构则是对认识内容的表述。同样的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另外,不同的深层结构,有时也可以用相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

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呢?乔姆斯基认为,这个转化不是通过学习,而是人先天就具备这种转化的本领。

5、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 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的需要占优势,而后产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但是,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6、答:在儿童教育方面华生主张:

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华生认为,在教育儿童时,方法应该多样,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确定教学方法。同时,对儿童进行教育和训练的标准,要根据不同文化有所变化,不能是统一的。

第二,反对体罚儿童。华生认为,父母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具有与团体行为准则一样的行为,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不应有\体罚\一词。如果想要采用体罚来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只会造成不良后果。这是因为z首先,体罚不及时,达不到体罚的目的;其次,体罚时家长或教师容易失去理智,把体罚当做发泄自己不满的手段,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最后,体罚的程度不易掌握,体罚有轻有重,太轻不起作用,太重则对儿童健康不利。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华生认为儿童有三种习惯系统:一是内脏或情绪习惯z二是喉头或发音习惯;三是身体技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在养成儿童习惯时,一定要注意区别不同年龄。

第四,对幼儿养护的要求。华生从行为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成为一个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诚恳、有创造力、没有怯懦 和自卑心理的人。

第五,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如何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华生主张:①儿童出生后,家长要注意不让孩子的生殖器接受不良的刺激;②要让儿童青少年懂得性器官及其功能;③克服儿童青少年的手淫习'惯,要用言语进行开导和矫正;④指导男女儿童青少年进行正常交往,不要只让他们局限于同性交往;⑤要在学校里,特别是大学里,开设性教育课程,使他们正确对待恋爱、结婚和性问题。 五、论述题

1、答: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则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时是有规律的,其基本规律有二:

(1)扩散和集中。在剌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

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当兴奋或抑制的强度过强或过弱时,易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集中。例如,当人们某处受到非常重的打击时,浑身都感到震颤,这说明强兴奋易于扩散;当身体某处的皮肤受到轻微的触摸时会感到浑身发麻,这说明弱兴奋也易于扩散;只有中等强度的皮肤刺激,人们对它感觉的定位才最分明,说明中等强度的兴奋易于集中。

(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两种。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性诱导(发生在不同部位上)。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一部位上)。例如,我们聚精会神地看书,对周围有人走动或出现其他情况,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负诱导现象。小孩临睡前往往容易兴奋,出现所谓的\闹觉\现象,这就是正诱导所致。

2、答: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对一个事物有所知,才能有所感,即只有对客观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引起一定的情感。而且,随 着认识过程的深化,情感也会随着变化。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σ这种作用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它可以加强或提高认识过程的积极性,提高人们认识活动的效率,也可以降低认识过程的积极性,甚至起到阻碍的作用。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过程的前提。人只有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在进行意志活动时正确地确定自己的目的,选择实现目的的途径、方式、方法等等。此外,在执行意志决定的过程中,通常要通过认识活动预见行动的进程,注意情况的变化。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认识过程。另一方面,意志也可影响人的认识过程。意志使人在认识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不断克服困难,使认识更加深人。可以设想,一个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是不可能完成复杂的认识活动的。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第一,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影响。积极愉快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消极不愉快的情感会降低人的

活动积极性,削弱人的斗志,妨碍意志活动的进行。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的情感,不畏困难,在逆境中干出一番事业来。相反,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他就会被消极的情感所左右,最终将一事无成。

3、答z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也称\思维的知觉\。 主要的观察品质有:

(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观察的目的性使观察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与选择性。

(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观察是对客观事物的有意知觉。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观察的基本特性。

(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的特征的品质。精细地知觉事物,才能发现事物有价值的特征,才能提高观察的效应。

(4)观察的敏锐性。它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一个具备观察敏锐性的人,能够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一些新的方面。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对于擅长精细把握事物细微处或局部的分析型学生,应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与技能;对于擅长把握事物全貌而对细微、局部易忽略的综合型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技能。 在学校教育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方面人手:①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③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④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⑤学会做观察记录;⑥观察后的归纳、总结。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会他们自觉养成观察习惯。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考试 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 置上。)

1、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性格分为

A、独立-----顺从型B、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C、内倾型-----外倾型D、场独立型-----场依从型

2、 \一心二用\现象反映了注意的品质。 A、范围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3、下列属于无条件抑制的是

A、内抑制B、外抑制C、消退抑制D、分化抑制

4、人能够根据目的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使客观事物服务于自己,这反映了人类心 理的特点。

A、概括性B、目的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制约性

5、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这种现象称作 A、同时对比B、继时对比C、后像D、色彩适应 6、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称做 A、形状知觉B、深度知觉C、方位知觉D、大小知觉

7、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想像形成方式中的 A、综合B、夸张C、拟人化D、典型化

8、过度的抑制或兴奋有可能导致的产生。 A、心境B、激情C、应激D、理智感 9、愈强,注意就愈集中。

A、外抑制B、内抑制C、正诱导D、负诱导 10、智力技能就其结构而言,具有的特征。 A、准确性B、观念性C、内潜性D、简缩性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德国教育家斯普兰格提出了性格的--------说。

2、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称作----------,它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先天禀赋。

3、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这种兴趣品质称作-------- 4、用脚踩在沙子上,会留下自己的脚印,这种现象称作---------- 5、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第一信号系统2、动力定型3、错觉4、动机5、特殊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3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简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简述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3、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4、简述性格的结构特点。 5、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 6、简述神经活动类型气质说。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及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2、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论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 B 4、 C 5、 A 6、 C 7、 D 8、 B 9、 D‘10、 D 二、填空题

1、文化价值观2、流体能力3、兴趣效能4、反映5、植物性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

1、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2、动力定型→一本来是由一连串剌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3、错觉一→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各种错觉现象中,视错觉表现得最明显,其中几何图形错觉研究较多。

4、动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是理想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

5、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等。它是顺利完成某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四、简答题

1、答:这三种记忆是根据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划分的。

(1)瞬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凡接触到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存贮。这种存贮形式叫做感觉登记。感觉登记的特点是保持的信息量较大,但它们都处于相对地未经加工的原始状态。如果不予注意,感觉登记的信息便很快消失,所以其保存时间相当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

(2)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 操作性和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等特点,其容量约为7士2个组块。

(3)长时记忆是指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等特点,其容量几乎无限。

2、答: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有三种水平。①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例如学生学习家用电器的构造与维修,就需要通过对家用电器的拆装过程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②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它是在头脑中把某种形象划分出来或把有关的形象联系起来,结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③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它是在思想上把某些抽象的知识划分出来或把有关的抽象知识联系起来,结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对于成人来说,上述三种水平的分析与综合,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当人思考问题发生困难时,借助于实际操作或直观形象会使思维活动进行得更顺利。同样,当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起主导作用时,运用语词或符号会使人的分析综合水平得以提高。

3、答:(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 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与人交往的友谊感、与遵守道德行为准 则和规范相关的道德感。

(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体社会的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4)从表现角度看,情绪着重于描述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可测量的方面,带有冲动性, 而情感着重于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始终在意识的控制之下。因此,描述人的主观体验,特别是描述客观事物与主体的思想意识(即需要、态度、观念、信念)之间发生关系时所引起的切身体验或反映,常使用情感的概念。

4、答: (1)性格结构的完整性。每个人的性格都包含了多种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在机能上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 (2)性格结构的复杂性。性格虽然是完整的系统,但它的完整与统一又不是绝对的。这是因为:第一,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反映到人的性格内部,就成为人的各种态度或各种性格特征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会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第二,行为方式与态度之间并非是-----对应的。第三,性格结构的完善和完整程度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些都反映了性格结构的复杂性。

(3)性格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塑性。能认识一个人的性格并对其行为作出预测,正是因为性格具有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性格的稳定性取决于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有关态度与人们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如果性格中某些部分不适应特定环境,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它们进行调整,这种性格调整的变通性就是性格的可塑性。人们还可以因超前意识而主动去改变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以便积极地适应社会。事实上,健全、完善的性格正是出于这种性格的可塑性。

5、答:(1)动作概念的掌握: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从动作概念到动作表象再到具体 动作这样三个阶段。动作概念就是能够说出自己应该怎样去进行动作;动作表象就是能够在 自己头脑中想像出应该如何去动作;具体动作则是自己能够根据动作表象去实际进行动作。

(2)示范: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而范例往往由视觉通道提供。

(3)反馈:有反馈才能有进步,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因为只有通过反馈,才能知道自

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不通过反馈,动作就失去受到强化的机会。只有使合乎要求的动作受到强化,不合乎要求的动作受不到强化,自己才能辨别哪个动作正确,哪个动作不正确。

但当技能已经熟练掌握后,反馈就不一定必要。有一个实验表明:当被试所受强化较少时,如果一旦取消强化,退步马上就会出现;但若已经受过足够次数的强化,则当强化取消时不会出现退步。关键在于必须经过足够次数的强化。

(4)练习中的时间分配:练习中要有间歇,有间歇的练习效率比没有间歇的练习效率高。 6、答: (1)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的特征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2)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不可遏制型(强、不平衡) ,活泼型(强、平衡、灵活) ,安静 型(强、平衡、不灵活) ,弱型〈弱〉。

四种不同类型动物的活动特点是:强而不平衡型的动物易激动,不易约束;强而平衡且灵活型的动物容易兴奋,较灵活;强而平衡且不灵活型的动物难以兴奋,迟钝而不灵活;弱型的动物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容易疲劳。

(3)高级神经活动与气质类型的关系。不可遏制型-----胆汁质;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粘液质; ~SJ型------抑郁质。 五、论述题

1、答: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 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则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

能力与知识、技能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与知识和技能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它既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必要前提,又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为进一步掌握 知识、技能准备条件。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和技能水平的高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则更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 挥。较之能力的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发展良好的能力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识与技能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发展能力。

2、答:兴趣是力求知识、探究某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不是天生的,它可以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兴趣产生于认识的需要。

要激发和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生活。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驱动下的探索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其次,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着重发展高层次的需要。在低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是直接的、暂时的兴趣,随问题的解决而消失。在高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是稳步而又持久的兴趣。再次,兴趣是可以转移的。在培养学习兴趣时要合理地运用兴趣转移规律。大发明家贝尔在学校学习时各门功课都很差,但他很爱玩小动物。后来贝尔的爷爷给他讲了很多有趣的科学故事,教育他学好功课,使他将玩小动物的兴趣转移到学习知识和发明创造上来。

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还要了解哪些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在个人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曾获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人的兴趣。如学生对学习好的功课容易发生兴趣;对学习成绩差的功课一般是不感兴趣的。第二,在未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有成功希望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起兴趣。第三,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兴趣。如学生对那些略超出其智力水平的问题最感兴趣,但如果难度过大,则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就容易引发兴趣。如解决了某一难 题而体验到喜悦感,会增强人对从事相应活动的兴趣。第五,新奇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不论是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新颖的教学内容,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答:(1)社会文化历史学说。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 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 年) ,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维 果斯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有五点:

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即指心理活动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目的而自觉引起的。

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一概括机能。即指心理活动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也就是各种功能由于有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

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儿童的心理结构越复杂、越间接、越简缩,其水平越高。

第四,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即指心理活动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

第五,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个体机能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斯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

第二,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第三,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将\教学\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学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系统的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的发展。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维果斯基认为,重要的不是今天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些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因此,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

第二,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第三,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 如果不考虑学习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在开始某一种教学时,除必须以儿童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之外,还必须将教学建立于正 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4)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内化最初的含义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维果斯基给内化概念赋予新的含义,指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维果斯基提出,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后经过多次反复、多次变化,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内化的过程不仅通过教学来实现,而且也能通过日常的生活、游戏、劳动来实现。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考试 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同一感受性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A适应B.对比C后像D.感觉阈限

2.与意志的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盲从B.任性C顽固D.优柔寡断

3.——接受的刺激是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 A.外受感觉B内受感觉C.本受感觉D.内部感觉

4.“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热情B.激情C应激D-意境 5.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这种现象叫作——。

A同时对比B.继时对比C后像D.色彩适应 6.良心、羞耻心、荣誉感、自尊心属于()。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心境

7.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叫做()。 A疲劳现象B.起伏现象 C高原现象D.极限现象 8.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A反映B信号性反应C感应性D.感觉 9.心理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应用科学D.边缘科学 10.智力技能就其结构而言,具有()的特征。 A准确性R观念性C内潜性D.简缩性

参考答案1.B2.D3.C4.C5.A6.A7.C8.B9.D10.D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5分)

1.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即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_________ 2.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把人的智力分为_________、操作和产品三个维度。 3.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_________四个方面。 4._________的“特质因素分析理论”将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5.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心理因素2.内容3.坚韧性4.卡特尔5.植物性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

1.晶体能力:晶体能力是指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努力,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2.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例如,眨眼、膝跳和呕吐等。

3.信度:信度是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也可称做可靠度。

4.记忆表象: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断性。

5.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等。它是顺利完成某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30分) 1.简述阿特金森的场依存与场独立说。

答: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人的活动有一个核心一一即认识,人是按认识来活动的。所以,可按认识的两种基本方式把人分为两类:一类人的认识是以其本人的储存信息为参照体系,这类人属于场独立型。另一类人的认识是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体系,这类人属于场依存型。并且认为个人在认识上的这种特点可以在知觉上清楚地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在知觉上可以表现出渗透于各种认识中的这种认识特点。因此,可以借考察人的知觉而把这两种类型考察出来。 2.简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答:(1)过去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不一致时,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2)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变式。如果教学中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这是因为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使概念内涵包括了非本质属性的缘故。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3)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认识做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在直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教材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友谊、忠诚等,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4)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理解概念的实质,并以此去辨认事物。 3.简述叶克斯——道得生定律。

答: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愈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愈偏低。 4.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

答: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这一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乔姆斯基首先区分了语言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认识的内容,语言

的表层结构则是对认识内容的表述。同样的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另外,不同的深层结构,有时也可以用相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

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呢?乔姆斯基认为,这个转化不是通过学习,而是人先天就具备这种转化的本领。 5.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

答:(1)动作概念的掌握: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从动作概念到动作表象再到具体动作这样三个阶段。动作概念就是能够说出自己应该怎样去进行动作;动作表象就是能够在自己头脑中想象出应该如何去动作;具体动作则是自己能够根据动作表象去实际进行动作。

(2)示范: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而范例往往由视觉通道提供。

(3)反馈:有反馈才能有进步,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因为只有通过反馈,才能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不通过反馈,动作就失去受到强化的机会。只有使合乎要求的动作受到强化,不合乎要求的动作受不到强化,自己才能辨别哪个动作正确,哪个动作不正确。

但当技能已经熟练掌握后,反馈就不一定必要。有一个实验表明:当被试所受强化较少时,如果一旦取消强化,退步马上就会出现;但若已经受过足够次数的强化,则当强化取消时不会出现退步。关键在于必须经过足够次数的强化。

(4)练习中的时间分配:练习中要有间歇,有间歇的练习效率比没有间歇的练习效率高。 6.能力的概念及其个别差异的表现。

答: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并且有其规律性。如能力在量上的差异遵循正态分布;在质上的差异表现为结构不同。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同一年龄层中,能力的发展水平有明显个体差异。以智力为例,某些人智力超常,某些人则智力滞后。

(2)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表现上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某些人少年早慧,某些人则大器晚成。

(3)结构的差异。能力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且组合方式有所不同。由此就构成能力结构的差异。这也是个体能力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了解了这些差异,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也使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五、论述题:(每,J、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 1.论述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答:(1)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近20年来,心理学分别与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派生出许多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分支学科,这给它带来许多学术增长点。从心理学自身来看,这种学术交叉是其内部的分化或研究层次的分离,同时,也会出现多层次的整合,虽然这两种过程未必是同步的。

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或分化主要表现为涌现出认知神经科学、心理神经免疫学等新学科。此外,也出现了认知工程心理学、社会认知心理学等。相比之下,心理学内部各层次研究的整合稍嫌滞后。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无疑是当前心理学发展的一个特色,使心理学研究得以深入。

(2)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迅速。近10~20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提出教育改革问题,教育心理学发展迅速,并且确实提出了一些见解。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研究人一一机交互作用的认知工程心理学受到重视。此外,由于社会的需要,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增多了。这给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上心理学日程。意识、智力产生的问题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过去对它只能做思辨性的议论或猜测,现在由于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与信息科学等的迅速发展,已可以在科学基础上应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此有关,长期困扰学术界的人的心理现象中的遗传与环境、先天与后天的问题,也将获得认真的研究。

(4)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当前,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主要涉及如下方面: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智力与脑的关系,意识和无意识的问题,儿童认知发展,学习过程,人力资源开发,认知工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 2.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

答: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复习不是单纯的机械重复,复习的作用是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对所学的材料不断地进行再编码,不断提高编码的适宜性。不是任何复习都能得到同等的良好效果。复习的效果与其说决定于复习的次数,不如说决定于复习的合理组织。

(1)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遗忘规律指出,识记后开始一段时间遗忘得快,以后逐渐减慢。根据这一规律,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

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问时复习的好。

(2)复习中的尝试回忆。研究证明,在复习过程中,拿全部时间复习,不如只拿部分时间复习,而用另一部分时间去进行尝试回忆。尝试回忆与识记交替进行,一方面通过尝试回忆,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通过尝试回忆了解材料的难点,从而使下一次复习更有目的性,以便在难点上多下工夫。

(3)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对于不太长的材料,整体复习比部分复习效果好。但若材料很长,部分复习又比整体复习效果好。

(4)复习的形式多样化。运用多种多样的复习形式能提高复习效果。如把新旧材料加以对比来复习;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写、听结合起来复习;把所学材料加以系统的组织,自己编写提纲等等。 3.论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第一是成熟。主要是指神经系统的成熟。皮亚杰认为,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的可能性,但成熟本身不是心理发展的充分条件。

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它同样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而必需的因素。该经验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理经验,第二类是逻辑一数理的经验。

第三是社会经验。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第四是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决定因素。

(2)心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①同化。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②顺应。顺应是指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③平衡。平衡是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

(3)心理发展的阶段。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动作图式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关系。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主义,直观形象性、不可逆性、知觉的集中性等特点。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该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儿童思维发展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具体逻辑推理等特点。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皮亚杰认为,思维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就表明个体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水平。该阶段儿童思维发展具有假设——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分析等特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考试 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一名儿童在智力年龄是10岁,实足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A.80B.100C.120D.125

2.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叶。A顶叶B额叶C颞叶D.枕叶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关系。A正比B.反比C无关D.比较复杂 4.作家对小说情境、人物形象的构思称为()。A再造想像B.创造想像C无意想像D.梦 5.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说明整个号码在你的大脑中经历了一个()。久瞬时记忆B.长时记忆C短时记忆D.陈述性记忆

6.人能够根据目的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使客观事物服务于自己,这反映了人类心理的()特点。

A概括性B.目的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制约性

7.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称做()。A形状知觉B.深度知觉C方位知觉D.大小知觉

8.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是处于()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A感觉B.知觉

C思维萌芽D.表象

9.()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为语言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A.布鲁纳B.班图拉C维果茨基D.乔姆斯基 10.由实验者主动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称做()A.自变量B.因变量C实验变量D.无关变量

参考答案1.D2.C3.B4.B5.C6.C7.C8.B9.D10.A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5分)

1.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_____。 2.“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了注意的_____品质。

3.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_____。

4.心理学家_____做了一个著名的”情绪归因论”的实验,说明情绪体验对于情绪反应起着决定作用。

5.额外刺激物的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_____。 参考答案1.再造想像2.分配3.分化4.沙赫特5.外抑制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 1.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它可以研究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而且是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2.感受性:感受性是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觉界限来度量的。

3.效度:效度是指所测验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效度有:构想效度、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

4.动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是理想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 5.听觉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叶的颞上回的后方,它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当其受伤后,病人虽能讲话,但言语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的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因此这种病人,与人谈话时常常答非所问,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30分) 1.简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答:这三种记忆是根据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划分的。

(1)瞬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凡接触到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存贮。这种存贮形式叫做感觉登记。感觉登记的特点是保持的信息量较大,但它们都处于相对地未经加工的原始状态。如果不予注意,感觉登记的信息便很快消失,所以其保存时间相当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

(2)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操作性和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等特点,其容量约为7±2个组块。

(3)长时记忆是指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等特点,其容量几乎无限。 2.简述非条件性抑制及其种类。 答: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如突然出现强声,会立刻使原来的活动受到抑制。巴甫洛夫对外抑制的解释是额外刺激物的出现引起皮层相应部位较强的兴奋时,这个新的兴奋中心增强了它对周围皮层区域的抑制,使原来的条件反射被抑制。

(2)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它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人在过度疲劳时的睡眠就是超限抑制的表现。 3.简述兴趣的品质。

答:(1)兴趣广度与兴趣中心。兴趣广度是指兴趣范围的广阔程度。兴趣中心是指一个人在诸多兴趣中的主要兴趣,它形成一种核心,其他兴趣则围绕着它,并与其配合,共同支配着人的行动。广泛的兴趣与中心的兴趣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广泛兴趣只有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才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2)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转移。兴趣的稳定性也称兴趣的持久性,是指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持续时间长则稳定性强,持续时间短则稳定性弱。兴趣转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对原来感兴趣的某一事物的兴趣消失,而对另一事物发生兴趣。

(3)兴趣效能。兴趣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依据兴趣有无效能,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

4.简述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高原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答: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升之间出现一段水平相近的线段。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②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③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④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⑤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⑥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⑦自满情绪;⑧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成绩未显现出来等等。就学生而言,由于学习兴趣下降,或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或因身体疲劳、疾病等情况,成绩也会出现停顿状态。

高原现象并不是技能形成过程的普遍规律,若技能结构比较简单,或者不具备以上各种原因,练习中可能不会出现高原现象。 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的需要占优势,而后产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但是,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商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6.简述测验的标准化。

答:为了减少测验结果的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的影响。这个控制过程就叫标准化。 (1)内容标准化。标准化的首要条件是对受测者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如果测验的内容不同,所得的结果就无法比较。

(2)施测过程标准化。尽管对受测者使用了相同的题目,但如果在施测时各行其是,使受测者在不相同的环境下完成测验,所得的分数同样不能进行比较。为了使测验条件相同,必须有统一的指导语、时间限制和相关情境的要求。

(3)评分标准化。评分的标准要客观,否则不能把分数的差异完全归因于受测者的个体差异。

(4)解释的标准化。同样的得分,若没有统一的解释方法,将会造成结果的混乱。 大多数测验通常使用常模作为解释分数的依据。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 1.通过实例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知觉特点。人的知觉的整体性有时会使人偏离问题解决的方向,使思维陷人困境。例如,让人用四条直线将九个点全部连接起来,但中间不能间断,不能重复。在解决此问题时,由于受知觉整体性的影响,人们常容易把九个点子连接起来看成一个正方形,这就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在正方形内,使问题解决遇到困难。如果人的知觉克服了这种先人为主的倾向,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2)定势。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如小学进行四则运算作业时,如果前面运算的作业题都是加法题,在计算加法题后再作乘法题时,易把“x”号看做“+”号,而使计算出现错误。这是知觉定势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思维定势即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人在解决一些常规问题时常常采用已掌握的解决同类事物的方法,从而加速了问题的解决。相反,人在解决一些新问题时,采用一些已掌握的、熟悉的方法有时就会使问题解决出现困难。

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功能固定”是指当一个人了解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特别是最初看到的它的功能影响更大。如人们看到钳子是钳东西的,很难想到它还能当锤子使用。“功能固定”作用,对问题解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针对定势的上述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应采取相应措施:如通过言语暗示,启发学生从定势中解脱出来;教育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和一些习惯倾向的消极影响。

(3)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动机。具备有关问题的丰富知识及运用知识于实践的丰富经验,均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活动,人必须具备相应的需要和动机。问题解决的需要和动机使人对问题的解决持积极态度,并使思维处于活动状态。如果缺乏这种需要、动机或这种需要、动机太弱,就会对问题持漠然的态度,思维活动就不会活跃。有

关实验表明,在解决一般难度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人的动机强度应适中;在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人的动机强度应偏强一些;.在解决很困难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效率,人的动机强度反而应偏弱一些。因为所要解决的问题过难,人往往处于一种高度焦虑状态,这时如果动机强度过高,反而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4)个性差异。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意志坚强、勤奋好学及创新进取精神的人,是能够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的。相反,一个缺乏理想、意志薄弱、懒惰散漫的人,对问题往往持消极态度或容易使工作半途而废。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一个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在遇到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假设、推理、试验,促进问题的解决。想像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不仅效率高,还会找出新途径和新方法。一个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容易受定势的消极影响或囿于书本和固定程序,导致问题解决的效率不高。 2.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

答:(1)教师要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教师只有明确了良好情绪的标准,才能正确识别和把握学生的情绪状态。良好的情绪有如下几条标准:

第一,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当一个学生取得良好成绩时满心欢喜,而做错事情时十分羞愧,这些情绪反映都符合社会的标准,学生本人也会因此而努力要求进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但应该鼓励学生表达积极情绪,同时也应该允许学生表达消极情绪,因为压抑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是有害的。但在学生表达消极情绪后,应该正确引导他们予以克服。

第二,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当教师发现学生对某些事情表现出的情绪过度强烈或过分抑制时,就可以判断这是不正常的。

第三,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如果引起积极情绪的刺激环境消失了,学生还长时间陶醉在愉快、兴奋的情绪中,这是不适当的。同样的,陷入消极情绪而不能自拔的学生,也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或活动效率。 第四,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小学阶段)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情绪稳定性最差,青少年时期虽有很大的提高,但还是情绪最易激动的时期。如果一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情绪特点与他所处年龄阶段相应的情绪特点不相符合,则需引起老师的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2)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一,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词语、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比如,有人用座右铭“忍”字来时刻告诫自己不要感情用事,就能防止或缓和激动的情绪。当沮丧的时候,想一想过去愉快的情景,消极的情绪也能得到一些缓解。转移注意可以改变情绪、情感发生的方向。一个人长期进行脑力活动后,从事一下体力劳动,情绪就能稳定下来。

第二,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学生考试、公开发言都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这是临场经验不足造成的。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种过渡的情景,即从不紧张到稍微有些紧张,最后再到很紧张,使学生积累了各种情景下的情绪体验,这样就能做到“临场不乱”。

第三,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由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解释,所以容易遭受挫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发现问题的积极意义,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年龄越小的学生越需要加以指导。因为他们在情绪发生时容易引起移情,产生不良的心理。小学生往往由于他不喜欢某一科的任课老师而发展为不喜欢该门功课,因而成绩下降,甚至辍学,以逃避的态度应付环境刺激。所以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良好情绪的培养途径。培养良好的情绪,首先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否则就会因自己的志向非能力所及而终日郁郁不乐;对客观事物也要有正确认识,这样才不会因遇到挫折而苦恼。?

其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远大理想的人,就会胜不骄、败不馁,情绪稳定而深沉。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往往斤斤计较,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

第三,锻炼身体。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连。身体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等积极的情绪。

第四,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可以活跃气氛,驱除忧愁。 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不良情绪出现时,不能简单地抑制它。否则一有适当的机会,它还会发泄出来。要消除不良情绪,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二要找出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三是掌握一些控制、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宣泄、自我转移、适应、自我安慰、升华和用意志控制情绪等。 3.论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1)社会文化历史学说。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

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维果斯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有五点:

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即指心理活动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目的而自觉引起的。

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一概括机能。即指心理活动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也就是各种功能由于有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

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儿童的心理结构越复杂、越间接、越简缩,其水平越高。

第四,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即指心理活动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

第五,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个体机能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斯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

第二,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一一语词、符号,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第三,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将“教学”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学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系统的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的发展。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维果斯基认为,重要的不是今天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些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因此,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

第二,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第三,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不考虑学习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在开始某一种教学时,除必须以儿童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之外,还必须将教学建立于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4)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内化最初的含义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维果斯基给内化概念赋予新的含义,指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维果斯基提出,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后经过多次反复、多次变化,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内化的过程不仅通过教学来实现,而且也能通过日常的生活、游戏、劳动来实现。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考试 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八)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倩。A.詹姆士B.冯特C.华生D.马斯洛

2.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是()A.技能B.原期C.习惯D.迁移

3.内脏痛觉属于()A.外受感觉B.本受感觉C.内受感觉D.感受性

4.贾维克和()所做的白鼠跳台实验证明了记忆的反响回路说A.埃思曼B.潘菲尔德C海登D.巴甫洛夫

5.人的大脑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这是指思维的()A广阔性B批判性C深刻性D.敏捷性

6.绝望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理智感

7.动机的本能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麦独孤B.武德沃斯C.赫尔D.班杜拉

8.打字员的十指能在打字时充分发挥,这叫注意的()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集中D.注意的转移

9.下列心理现象属于认识过程的是()A情绪B.需要C.想象D.兴趣 10.性格三维度说的提出者是()A荣格B.威特金C艾森克D.谢尔顿 参考答案1.B2.C3.C4.A5.D6.B7.A8.A9.C10.C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奈塞1967年写的第一本____其代表人物为皮亚杰。

2.华生在儿童情绪发展方向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爱。 3.动物进化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____。 4.暗适应是视觉感受性____的过程。

5.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____。 参考答案1.《认知心理学》2.爱3.思维萌芽4.提高5.模糊片断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lO分)

1.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再能引起同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分化。

2.最近发展区:儿童的心理上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将要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3.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力量。 4.诱因:心理学家把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之为诱因。 5.发散式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优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方式。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那些。 答:(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 (3)识记的方法。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2.知觉的整体性及影响因素有那些?教学中如何利用?

答:(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2)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性知觉时,客观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对象中强的部分决定知觉整体性的特点,而弱的部分被掩盖,加强学生清晰反映事物整体的能力。

(3)在教学中,由于知觉的整体性和物体组成部分的强和弱有关,因此,我们应防止事物弱的部分被掩盖,加强学生清晰反映事物整体的能力。 3.怎么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答:能否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1)人对活动的态度。

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越积极,即人对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必要性认识越深刻,并对活动持肯定态度,则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就会发挥得越充分,也就越容易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2)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具有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人,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别人熟知、极为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践中发展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人的知识经验。

人能否善于并及时发现问题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从不同方面或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看到事物的复杂性,从而有利地发现问题。相反,知识经验不足的人易把事物看得简单,因而不善于发现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知识经验不足但具有强烈的认识兴趣时,又会激发他去提出问题。 4.简析教师感染力的作用?

答: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与教育方法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教师的感染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教师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振奋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他们模仿或重复进行某一类行为或活动。教师的批评和表扬都可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如表扬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批评使学生

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他们的行为起着巩固、调整和校正的作用。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向学生提出自己的希望,学生不但不会反感,而且还会感到老师亲

切,看得起自己,因而比较容易与老师配合,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并制定出自己前进的目标,产生前进的动力。

第二,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情绪学习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

评价的学习,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受到老师的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论,从而获得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这种体验逐渐积累,形成个体的经验,不仅可帮助学生借助情绪记忆去推动自己的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助于他们通过迁移来正确地对待人际交往。

第三,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是很自然的事情,有感染力的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信心去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摆脱由挫折造成的消极情绪。 5.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答:(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突出的刺激作用。

(2)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需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即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6.简述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答:①先天素质,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环境和教育,环境包括产前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③实践活动人的条件能力是在社会实制中最终形成的。 ④主观能动性,是能力的载体。 五、论述:(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学中作用。

答:知觉的基本特征是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最后,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3)在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例如: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等。 (二)知觉的理解性

(1)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同,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对事物的理解。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果,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 (三)知觉的整体性

(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2)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性知觉时,客观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对象中强的部分决定知觉整体性的特点,而弱的部分被掩盖,加强学生清晰反映事物整体的能力。

(3)在教学中,由于知觉的整体性和物体组成部分的强和弱有关,因此,我们应防止事物弱的部分被掩盖,加强学生清晰反映事物整体的能力。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恒常性对于人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它使人的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

2.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联系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答:(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世界观。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青少年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因为只的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确立自己的行动目的,并对一切个人的、团体的思想和和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正确评价,明辨是非、善恶和荣辱;只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才能使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明确生活的目的,追求崇高的理想。因此,加强对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的教育,将有助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克服困难,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时,教师应教育他们把崇高的理想同眼前的学习、工作、生活结合起来,用理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只有把崇高的理想融化于学生的行动中,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行动的目标时,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才对学生具有真正的意义。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地直接经验。

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除结合教学内容或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讲述意志锻炼的意义、锻炼的方法外,还应当组织好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应注意: ①向学生提出的活动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例如,要求他们坚持独立地完成各种作业,坚持参加科技小组的活动,坚持各种体育锻炼,坚持为集体做好事等。这些活动对于培养意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很有好处。 ②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而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如学生在社会工作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让他们独立完成任务,不要越俎代庖。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如对于容易盲从的学生,教师应多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培养其对社会、集体和劳动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于怯懦的学生则应多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以增强其信心和勇气;对于任性和固执的学生,应该从目的性和原则性方面着手培养,使他们理解固执和顽强的区别;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中学生有好高鹜远的想法,却不知道在小事上都不能克制自己的人,遇到大事怎能不冲动,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中,周围人的影响、集体的委派任务、榜样的教育等,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学生一般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常常用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 ②经常与周围学习好的同学作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直到赶上或超过为止; ③坚持制定学习计划,严格执行计划,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持完成; ④每天写日记,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改正。

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使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习惯。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

答: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人的能力在一生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的发展变化既有一般趋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人的一生中的不同时期,能力变化的一般趋势也有所不同。能力的发展除了有它的一般趋势外,还存在着发展水平、表现早晚、结构上的差异。

(二)能力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实践的经验以及个人主观的努力,都会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发生性质不同的作用。正确认识这些因素,有利用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1)先天素质。人的各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所具有一定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其中高级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特点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能力发展的直接特质基础。在心理学上,把这些造成人们之间天生差异的解剖、生理特点称为素质。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决定着能力发展的潜力。

(2)环境和教育。环境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学前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早期环境,对能力和形成和发展更有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都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学校教育对能力形成和发展所在地起的作用系统性的。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必备和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力也不断得到发展期。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发展能力是与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分不开的。

(3)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掌握知识对于能力发展是重要的,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个人直接经验的积累在人的能力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经验和掌握事物,也就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形成应对事物的能力,人的最终能力的不同,归根

结底是由于实践的性质、广度和浓度不同造成的。

(4)主观能动性。个人自身是能力的载体。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他的主观努力。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远大,付出的努力越多,经历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他的能力也就相应地获得越大、越多、越广和越深的发展。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考试 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九)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A.感觉B.知觉C.记忆D.注意 2.听觉中枢位于()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

3.提出关于心理发展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说”的是()A.维果斯基B.皮亚杰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

4.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形象记忆 5.人的大脑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这是指思维的()A.广阔性B.批判性C深刻性D.敏捷性

6.眼望天上的白云自然而然想象成为草原上的羊群,这是()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7.学生临考时的怯场属于()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 8.教师在上课时不能让学生处于同样强度的注意在()分钟以上。A.10分钟 B.20分钟 C.45分钟D.30分钟

9.优势心理机能说的提出者是()A.阿特鑫森B.培因C艾森克D.卡特尔

10.主要用来了解人们的需要和成就动机的是()A.评定法B.墨渍测验C问卷法D.主题统觉测验

参考答案1.A2.C3.A4.B5.A6.B7.C8.B9.Bi0.D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心理现象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进行研究。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按序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

4.想象主要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 5.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是克服困难。

参考答案1.心理过程2.自我实现3.观察的客观性4.夸张5.克服困难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

2.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3.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4.随意动作:可以由意识支配的动作。

5.成分性智力: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它包括两种能力,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造旧经验,创造新经验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叶克斯一道得生定律。

答:叶克斯一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来说,就是作业的效率在适中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

2.简述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1)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同,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对事物的理解。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果,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

3.简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答: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综合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在认识中总是相互联系的。(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是肤浅的、空洞的。(2)只有分析,分析的材料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3)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面,从而导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加深化。(4)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人展开进行的。 4.简述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表现。

答:情绪和情感有四种品质,每种品质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比如,在强度方面,有强弱之分;在紧张度方面,有紧张与轻松之分;在快感度方面有快与不快之分;在复杂度方面,有简单与复杂之分。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情还表现为:

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如果外界的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人们对它产生肯定的态度和引起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视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增力情表现为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相互配合,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人和动物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这就是情绪的增力作用。增力性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能鼓舞人去进行活动,甚至于忘我地进行拼搏。情绪和情感的减力作用表现为情绪和情感有时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灰心失望等。 5.简述注意的功能。? 答:注意的功能:

(1)选择的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映。

(2)保持的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印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5)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 (6)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 (7)自满情绪;

(8)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成绩末显现出来等等。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答: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和抑制过程。

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则与有机体的

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兴奋和抑制虽然作用相反,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某一部位有时兴奋占优势,有时抑制占优势,就整个大脑来说,清醒时兴奋占优势,抑制占优势。

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两类。 (一)非条件抑制

非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外抑制:额外刺激物的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2)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 (二)条件抑制

条件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1)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叫消退抑制。

(2)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中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有二:

(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临近部位的神经细传达,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

(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结合,其中一种神经过程能够引起或加强另一种,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6.高原现象及其成因。

答: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停顿的现象。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 (2)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 (3)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 (4)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

(5)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 (6)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 (7)自满情绪;

(8)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成绩末显现出来等等。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答: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和抑制过程。

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则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兴奋和抑制虽然作用相反,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某一部位有时兴奋占优势,有时抑制占优势,就整个大脑来说,清醒时兴奋占优势,抑制占优势。

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两类。 (一)非条件抑制

非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外抑制:额外刺激物的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2)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 (二)条件抑制

条件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1)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叫消退抑制。

(2)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中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有二:

(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临近部位的神经细传达,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

(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结合,其中一种神经过程能够引起或加强另一种,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2.联系实际谈谈情绪情感的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 答:(一)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

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与教育方法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教师的感染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教师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振奋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他们模仿或重复进行某一类行为或活动。教师的批评和表扬都可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如表扬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批评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他们的行为起着巩固、调整和校正的作用。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向学生提出自己的希望,学生不但不会反感,而且还会感到老师亲切,看得起自己,因而比较容易与老师配合,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并制定出自己前进的目标,产生前进的动力。

第二,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情绪学习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的学习,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受到老师的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论,从而获得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这种体验逐渐积累,形成个体的经验,不仅可帮助学生借助情绪记忆去推动自己的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助于他们通过迁移来正确地对待人际交往。

第三,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是很自然的事情,有感染力的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信心去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摆脱由挫折造成的消极情绪。 (二)情绪与学习效率在学习中的作用.

根据叶克斯一道得生定律表明:进行较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适中;进行简单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高;进行高度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低。

(三)教师对学生情绪的识别和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

教师要想善于识别学生的情绪状况,就必须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良好情绪有如下几条标准:

第一,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但应该鼓励学生表达积极的情绪,同时也应该允许学生表达消极情绪,因为压抑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是有害的。但在学生表达消极情绪后还应该正确引导他们予以克服。

第二,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当教师发现学生对某些事情表现出的情绪过度强烈或过分抑制时,就可以判断这是不正常的。

第三,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如果引起积极情绪的刺激环境消失了,学生还长时间地陶醉在愉快、兴奋的情绪中,这是不适当的。同样,陷入消极情绪而不能自拨的学生,也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或活动效率。

第四,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一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情绪特点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应有的情绪特点不相符合,则需引起老师的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

首先,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词语、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比如有人用座右铭“忍”字来时刻告诫自己不要感情用事。当沮丧的时候,想一想过去愉快的情景,消极的情绪也能得到一些缓解。转移注意可以改变情绪、情感发生方向。一个人长期进行脑力活动后,从事一个体力劳动,情绪就能稳定下来。 其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种过渡的情景,即从不紧张到稍微有些紧张,最后再到很紧张,使学生积累各种情景下的情绪体验,这样就能做到“临场不乱”。

最后,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由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解释,所以容易遭受挫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发现问题的积极意义,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 (四)良好情绪的培养途径

培养良好的情绪,首先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否则就会因自己的志向非能力所及而终日郁郁不乐;对客观事物也要有正确认识,这样才不会遇到挫折而苦恼。

其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远大理想的人,就会胜不骄,败不馁,情绪稳定而深沉。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往往斤斤计较,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第三,锻炼身体。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连。身体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等积极的情绪。

第四,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可以活跃气氛,驱除忧愁。

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不良情绪出现时,不能简单地抑制它。否则一有适当的机会,它还会发泄出来。要消除不良情绪,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二要找出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三要掌握一些控制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适应和用意志控制情绪等。

3.通过实例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联系。

答: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则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能力与知识、技能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它们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所属的范畴不同。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而能力则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生理机制不同。知识、技能赖以获得的神经机制,是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和动力定型,而能力的神经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暂时神经联系形成和巩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特性。

第三,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知识是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中对相应经验的根据化结果,技能是在行为方式的练习巩固过程中对相应行为方式的概括化结果,而能力则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结果。

第四,迁移的范围不同。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范围都比较狭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能力则有相当广的迁移范围,可以在很多场合间(即使它们并不很相似)发生作用。

第五,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同步的。较之能力的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能力也不是永远随知识、技能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展。能力与

知识、技能又是紧密相联的。一方面,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能力又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掌握系统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则更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把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发展学生的能力简单地等同起来,也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来衡量他们的能力高低。同时,也要注意通过教学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使能力得到发展。如:对于光有知识,对于只能动手操作缺乏知识的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

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通常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实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一个人在个性中具备了完成一种活动需要的各种能力,并且能够将这些能力用合理的方式结合起来,出色完成一种活动,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具备了从事这种活动的才能。完成任何活动,单凭一种能力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多种能和的合理结合。

(潍坊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苗乃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10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