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04-01 22:36:01 阅读量: 观后感 文档下载
篇一:钢琴家观后感
《钢琴家》读后感
这部电影是讲述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记得是在大二的时候看过。片子大概要三小时,我看的忘了时间,直到寝室熄灯电脑自动关闭,但第二天还是看完了。当时失眠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看。纳粹、逃亡、男人、女人、那个世界、离我太远,却又很近。我只能任凭自己跟着主人公一起逃亡,在那里除了活着。其他什么都失去了意义,让正处于感情脆弱期的我获得了救赎。很感激为这部片子付出努力的人们。
看过一本好书,感到心灵的震撼
看过一部电影,感到无比的纠结
人性的光辉,总是在泯灭是闪现
----纪念我最爱的关于二战的影片<钢琴师>
灵动的手指如精灵般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自由跳动,神奇而美妙的音乐缓缓流出,充斥着耳膜,净化着心灵。我们的钢琴师优雅的沉浸于钢琴的艺术之中,然而这一切的美好,在忽然的爆炸声中终止了,拉开了残酷战争的序幕。
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我都是不自觉地用手捂住了嘴,这是为什么呢,同样都是人类,有没有说的清楚德国人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他们呢,这是为什么呢,勒令内心正遭受无限恐惧的犹太人跳舞难道就真的那么好笑吗,枪杀无处可逃的犹太人就真的那么令他们快乐吗?我以为整部影片就是这样了,可是,高潮在我意料之外展开了。面对救命的一瓶罐头,钢琴师仍旧用虚弱的手想办法把它敲开,当罐头掉在地上,一位德国军官的脚出现在眼前时,是面对死亡恐惧,钢琴师的生命似乎停在了这里,必死无疑了吧
我永远也忘不了德国军官桌上的照片,即使在战场上,依旧给人温暖的全家福,我永远也忘不了德国军官将食物拿给我们的钢琴师,我永远也忘不了德国军官坦然地说“我们投降了”,我永远也忘不了德国军官将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钢琴师,说他还有更暖和的。他做的这一切,都不是想要报答,甚至他还以为自己会有机会再从收音机里听到钢琴师的音乐。
钢琴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录音室里优雅的钢琴师在弹奏钢琴,那个人告诉了德国军官的遭遇,然而命运多舛,虽然做了努力,仍然没有得到最圆满的结局。片子结束后,很长的一段钢琴,双手在琴键上,精灵般的跳动。结尾的字母居然告诉我这部片子的故事是真实的,而德国军官死于俘虏的服刑期间。我的泪不自觉地大滴的掉下来,这并不是一个反映战争的编出来的故事,而是真实的事情。战争使人恐惧,然而人性却又让人看到希望。结局并不都是美好,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然他变得不那么残酷,我们依旧有音乐听,依旧有如此感人的故事留给我们不是吗?然而有的人却把德国军官的死归于他救了一个犹太人也不能弥补他
杀害很多犹太人的事实。我想说的是,不要这样好吗,无论让多少德国士兵死,都赎不了这个罪,这个罪不是他们犯的。只是让我们把这位美丽的德国军官的死归为战争的不幸吧,这样他的死才似乎有些价值。真希望有天堂在。
这是一部很有名的电影。据说男主角以此片获得了奥斯卡。我一直先入为主地以为这是一部说钢琴师在二战期间如何弹琴的故事,因此片子买来,躺在碟片包里也有年头了。
其实这部长达140分钟的片子从头到尾,只有两个长镜头是男主角在弹钢琴,其余的绝大部分时间,犹太裔的男主角都是在纳粹的枪口下胆战心惊地躲藏和逃命。他在一个个好心人的帮助下,侥幸没有踏上开往集中营的列车,侥幸被送到不同的房间,在纳粹的眼皮底下每天怀着恐惧和饥饿生活。
能够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幸福的。我们衣食温饱,生活安逸,身体健康,自由自在。而对于生活在纳粹铁蹄下的犹太民族,早已失去了作为人的起码的生存尊严,连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他们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被纳粹就地处决,不需要任何理由。那时杀死一个人,根本就不会引起任何震动,仿佛生命就象灰尘一样,一弹而逝。
一个面包、一杯清水、一张床、一件衣服、一个朋友、一个家庭、一个可以走在大街上不用担心随时被枪毙的日子,这些在我们看来如此唾手可得而从未有过任何感恩的事物,在另一个时空环境下,就会变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么,当我们每天拥有这些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过实际上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失去这一切?我们是否应该用一种更加知足、更加感恩的心去对待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每天争吵、生气、忧虑的事情,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应该每天都想到那个衣衫褴褛、在废墟中发了疯似地四处寻找一口脏水的钢琴家。
第二次是战争结束后,恢复了健康和衣着的钢琴家,在乐棚里灌制着唱片。此刻,他的曲调是柔美的,是舒缓的,是长途奔波的旅人的憩息,是久困牢笼后的解脱,当历经劫波的好友出现在录音棚外时,钢琴家流下了无声的泪水,琴声在继续,影片的结尾,演奏的场景转移到了万众鸦雀无声的剧场中,在经历过战火、生死离别、家破人亡的苦痛之后,人们又可以坐在剧院里聆听一场优美的钢琴演奏,每个人的心中是带有怎样的感慨和激动呵,此时此刻,音乐成为他们历经磨难后接触到的精神上的最温柔的抚慰,抚平他们那饱经痛苦蹂躏的心灵,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音乐,就是他们的精神天堂,,就是他们心中最神圣的精神洗礼。钢琴家放心地、毫无保留地演奏着,尽情地展示着他那炉火纯青的技巧,他要把最纯洁、最优美、最动听的音乐,用尽可能长的时间,充分输送到每一个干涸的心灵中。
姓名:谢昊天 系别:软件学院 学号:106150720095
篇二:钢琴师观后感
当生活剥夺了生存的尊严,还剩下了什么?
——观《钢琴师》有感 犹太——一个差点被残害灭绝的种族,也同时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没有人能知道他们在那样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心理生理上的落差带来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
影片片名是钢琴师,故事情节主线上并没有过多的涉及钢琴,触目惊心的是犹太人的辛酸血泪,遍地尸横,主人公是波兰一位犹太钢琴演奏家瓦列迪斯洛?席皮尔曼,故事开始于1939年的华沙,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犹太在一夜间成为罪恶的代名词,犹太人被所有人唾弃,随意辱骂殴打,每天都要戴着绣着蓝色星星的白袖章,仿佛就是被贴着标签的另类,走在马路上被随意打骂,只因为有人心情不好。这样下去的境况越来越糟糕,1940年,德军在华沙圈了一小块地,将所有犹太人驱赶进入,并在周围修上了高高的围墙,犹太区的街道很挤很混乱,熙熙攘攘到处都是泥土的肮脏感,德军连续近乎荒诞的屠杀的场景被直白地表现出来,围墙分割的对比镜头,使人感觉到围墙两边就是天堂与地狱,围墙内人性的分歧与悲哀被表现的淋漓尽致,酒吧里肖邦的音乐和验金币的商人,墙角小男孩的死与周围人的漠视,为了抢夺食物而发出的无奈的捶打和哭泣……零散的镜头塑造了完整的社会状况,无论是在怎样的年代怎样的境遇,人所表现出的追求喜好都不还改变。
电影塑造了一个幸存者的形象,作为钢琴家的瓦列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从最初的生活窘迫到被拘禁做工,再到流离逃亡,无论身处何地,即使衣衫褴褛,被饥饿病痛折磨的无法忍受,他的行为卑贱,灵魂却是纯洁的,一开始接触这部类似于纪录片的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影片名被定为钢琴师,艺术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绝境中让我们更加坚韧,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心中的信念。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成千上万,每个人的遭遇各不相同,瓦列作为钢琴家,有着别人没有的柔韧,他所追求的物质享受比他人少,他所需要的仅仅是生存和温饱,因此他活下来的可能性比他人大。在那样的年代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更别提追求艺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影片里最令我感动的是几个他碰触钢琴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是由于生活窘迫,家里入不敷出,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于是瓦列决定卖出自己的琴,他痛苦的
坐在桌边,淡漠的看着来调琴的财大气粗的收购者,在家人与其争执后,无奈的作出悲伤的决定,眼神凄凉,动作悲伤,满眼的不舍。
第二个场景是在一个被反锁的公寓,因为隔壁住的是秘密警察,待在房子里不能发出任何声音,简单的公寓并没有过多的华丽陈设,唯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一架钢琴,瓦列轻轻的掀开琴盖,深情抚摸琴键,手指在空气中飞舞,在想象的世界里奏出最美的音符……
第三个情景发生在一个破旧的小医院里,那是一个静谧的清晨,好不容易逃过一劫的瓦列静静的坐在房间中央,手指轻动,美丽柔美的音符在心间流淌,那一刻,至少那一刻一切仿佛已经归于平静,窗外雪花慢慢飘落,时间一瞬间被拉的很长很长。
最后的场景或许是所有观者都最为感动震撼的场景,瓦列被一个德国军官发现,军官让他弹奏一曲以证明身份,瓦列尴尬的走到钢琴前,双手交握,指尖略显僵硬的轻抚琴键,或是许久都没有真实的触碰,他的思维一开始显然没有进入状态,几个短暂的片段过去后,琴声渐渐缓和,渐露和声,一缕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洒落在坐在钢琴前的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光辉的圣洁,琴音仿佛出自人们的内心深处,从缓慢渐渐热烈,时而沉重时而轻缓,仿佛要将这么多年他所受的煎熬倾泻而出,却又含着某种隐忍,是不能言说的凄苦,还是对战争的愤恨,最后的最后,坚毅的指尖留下几个稳健的强音后戛然而止,留下一片沉默寂寥。德国军官并没有逮捕瓦列,反而常常来阁楼看他,给他提供食物和必需品,没人能说清这是为什么,是对瓦列的同情还是对音乐的折服钦佩,又或许只是人性的一次同情。
电影情节很冗杂,蕴含着深深的现实感与美学价值,粗浅的我并不能完全体会那样一种深刻内涵,只是纯粹的被瓦列的那份坚持艺术的精神打动,犹太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思想文化的先进性注定了他们是不能被打倒的民族,艰苦的境遇只能使他们更加坚信美好,当瓦列看到火红的朝阳时,他眼中的那份虔诚,是经历苦难之前所不曾有过的纯净,很多事情没有为什么就这样发生了,经历之后的感触只有当事人自己知晓,苦难只会使人们愈益沉静更加优秀。
篇三:钢琴家读后感
《钢琴家》读后感
这部电影是讲述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
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
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
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记得是在大二的时候看过。片子大概要三小时,我看的忘了时间,直到寝室熄灯电脑自
动关闭,但第二天还是看完了。当时失眠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看。纳粹、逃亡、
男人、女人、那个世界、离我太远,却又很近。我只能任凭自己跟着主人公一起逃亡,在那
里除了活着。其他什么都失去了意义,让正处于感情脆弱期的我获得了救赎。很感激为这部
片子付出努力的人们。
看过一本好书,感到心灵的震撼看过一部电影,感到无比的纠结人性的光辉,总是在泯灭是闪现----纪念我最爱的关于二战的影片<钢琴师> 灵动的手指如精灵般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自由跳动,神奇而美妙的音乐缓缓流出,充斥
着耳膜,净化着心灵。我们的钢琴师优雅的沉浸于钢琴的艺术之中,然而这一切的美好,在
忽然的爆炸声中终止了,拉开了残酷战争的序幕。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我都是不自觉地用手捂住了嘴,这是为什么呢,同样都是人类,
有没有说的清楚德国人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他们呢,这是为什么呢,勒令内心正遭受无限恐惧
的犹太人跳舞难道就真的那么好笑吗,枪杀无处可逃的犹太人就真的那么令他们快乐吗?我以
为整部影片就是这样了,可是,高潮在我意料之外展开了。面对救命的一瓶罐头,钢琴师仍
旧用虚弱的手想办法把它敲开,当罐头掉在地上,一位德国军官的脚出现在眼前时,是面对
死亡恐惧,钢琴师的生命似乎停在了这里,必死无疑了吧我永远也忘不了德国军官桌上的照片,即使在战场上,依旧给人温暖的全家福,我永远
也忘不了德国军官将食物拿给我们的钢琴师,我永远也忘不了德国军官坦然地说“我们投降
了”,我永远也忘不了德国军官将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钢琴师,说他还有更暖和的。他做的这
一切,都不是想要报答,甚至他还以为自己会有机会再从收音机里听到钢琴师的音乐。 钢琴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录音室里优雅的钢琴师在弹奏钢琴,那个人告诉了德国军官
的遭遇,然而命运多舛,虽然做了努力,仍然没有得到最圆满的结局。片子结束后,很长的
一段钢琴,双手在琴键上,精灵般的跳动。结尾的字母居然告诉我这部片子的故事是真实的,
而德国军官死于俘虏的服刑期间。我的泪不自觉地大滴的掉下来,这并不是一个反映战争的
编出来的故事,而是真实的事情。战争使人恐惧,然而人性却又让人看到希望。结局并不都
是美好,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然他变得不那么残酷,我们依旧有音乐听,依旧有如此感人的
故事留给我们不是吗?然而有的人却把德国军官的死归于他救了一个犹太人也不能弥补他 杀害很多犹太人的事实。我想说的是,不要这样好吗,无论让多少德国士兵死,都赎不
了这个罪,这个罪不是他们犯的。只是让我们把这位美丽的德国军官的死归为战争的不幸吧,
这样他的死才似乎有些价值。真希望有天堂在。 这是一部很有名的电影。据说男主角以此片获得了奥斯卡。我一直先入为主地以为这是
一部说钢琴师在二战期间如何弹琴的故事,因此片子买来,躺在碟片包里也有年头了。 其实这部长达140分钟的片子从头到尾,只有两个长镜头是男主角在弹钢琴,其余的绝
大部分时间,犹太裔的男主角都是在纳粹的枪口下胆战心惊地躲藏和逃命。他在一个个好心
人的帮助下,侥幸没有踏上开往集中营的列车,侥幸被送到不同的房间,在纳粹的眼皮底下
每天怀着恐惧和饥饿生活。能够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幸福的。我们衣食温饱,生活安逸,身体健康,自由自在。而对
于生活在纳粹铁蹄下的犹太民族,早已失去了作为人的起码的生存尊严,连生存的权利都被
剥夺了。他们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被纳粹就地处决,不需要任何理由。那时杀死一个人,
根本就不会引起任何震动,仿佛生命就象灰尘一样,一弹而逝。一个面包、一杯清水、一张床、一件衣服、一个朋友、一个家庭、一个可以走在大街上
不用担心随时被枪毙的日子,这些在我们看来如此唾手可得而从未有过任何感恩的事物,在
另一个时空环境下,就会变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么,当我们每天拥有这些最重要的东
西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过实际上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失去这一切?我们是否应该用一种更加
知足、更加感恩的心去对待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每天争吵、生气、忧虑的事情,真的那
么重要吗?我们应该每天都想到那个衣衫褴褛、在废墟中发了疯似地四处寻找一口脏水的钢
琴家。
第二次是战争结束后,恢复了健康和衣着的钢琴家,在乐棚里灌制着唱片。此刻,他的
曲调是柔美的,是舒缓的,是长途奔波的旅人的憩息,是久困牢笼后的解脱,当历经劫波的
好友出现在录音棚外时,钢琴家流下了无声的泪水,琴声在继续,影片的结尾,演奏的场景
转移到了万众鸦雀无声的剧场中,在经历过战火、生死离别、家破人亡的苦痛之后,人们又
可以坐在剧院里聆听一场优美的钢琴演奏,每个人的心中是带有怎样的感慨和激动呵,此时
此刻,音乐成为他们历经磨难后接触到的精神上的最温柔的抚慰,抚平他们那饱经痛苦蹂躏
的心灵,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音乐,就是他们的精神天堂,,就是他们
心中最神圣的精神洗礼。钢琴家放心地、毫无保留地演奏着,尽情地展示着他那炉火纯青的
技巧,他要把最纯洁、最优美、最动听的音乐,用尽可能长的时间,充分输送到每一个干涸
的心灵中。 姓名:谢昊天 系别:软件学院 学号:106150720095篇二:看钢琴家有感看《钢琴家》有感
第一次看到《钢琴家》这个名字,说实话,没有太大看下去的欲望,因为我这个人没什
么艺术细胞,以前看过《海上钢琴师》,以为这个电影也是一部讲音乐的电影,但看着看着,
原来,他是在讲述一段比中国的南京大屠杀更残忍的历史,在讲述着在艺术和生命之间我们
该如何抉择??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不太明白,德国人为什么要疯狂地屠杀犹太人,后来我查了很多二战
时期的资料,才知道其中的一些原因。 第一,犹太人会做生意,比较有钱,欧洲大陆的那些富商犹太人很多。而且基督教的教
义是不许放高利贷的,否则要下地狱。犹太教教义就没这个说法,所以基督教徒比较憎恨犹
太教徒。因为在欧洲传统文化里,放高利贷的都是恶魔。文学作品也是如此,比如莎士比亚
的威尼斯商人里面的夏洛克和欧也妮葛朗台,基本都被作者给塑造成了恶魔的形象 第二,希特勒本人就是个狂热民族主义者,自从他一上台,就疯狂迫害犹太人。其实并
不是他的个人观点,他只是利用了欧洲当时人民普遍讨厌犹太人的心理才得以成功的。 第三,宗教差异,欧洲大陆普遍信仰基督教,犹太人在他们的眼里是异教徒。信仰的不
同导致了互相的仇视。这种事情历史上很多的,历史上很多战争都是因为宗教问题引发的,
比如十字军东征。
电影在开场时似乎就预言了这样一个结局——当人类面临艺术与生命的选择时,我们不
得不放弃浪漫而选择实际——没有生命,从此便再不会有艺术。艺术在战火面前显得羸弱而
无助得如同寒风里最后一朵战栗着开放的玫瑰,虽然美丽依旧,但这份奄奄一息的羸弱美丽
又能坚持多久呢?记得曾经听到过一个比喻,战争与艺术,就像枪炮与玫瑰——即使在枪林
弹雨中,玫瑰也能够瑟缩着盛开,可是盛开了,又能在炮火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多久呢? 而在战争的炮火里,仍然不能扼止我们追寻爱情的本性——钢琴家以轻佻和嘲讽的表情
轻笑着说,也许某天我们可以一起演奏肖邦,他在大提琴家面前展示了他的无畏。可是到影
片结束时,我不禁想问,他真的无畏么?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毕竟他最终没有选择玉碎,而
是选择了瓦全。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可是当我们的脖子已经被战争紧紧的勒住的时
候,我们甚至连建业水都无法喝到的时候,我们还能选择什么?或者说,我们其实已经没得
选择了。
影片自始至终,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感觉二战对波兰及波兰犹太人的伤害。比如
在szpilman最初被隔离在犹太人小区的时候,当他看到走私食品的孩子被活活的打断脊椎骨
而死去,眼神充满了无助和恐惧。到了影片的结尾,看着一批批的犹太人在各种方式下死亡,
这个时候,他的眼中已经没有了任何多余的表情。死神在这个时候,如同一个影子,随时出
现,用各种方式表演关于死亡的一切。他穿梭在其中,只是为了生存,生存。他跪在德国纳
粹的脚边,只是为了生存,生存。如同影片中一个地下党人说的那样,“活着,要比死更难。”
to be or not to be?是生存,还是死亡?这一点都不是个问题。 唯一让我们欣慰的是,当人性残忍的践踏艺术时,我们的艺术家并没有践踏自己仍旧高
尚的灵魂——他依然心中有爱的存在,相信爱的存在,依然热爱着他的钢琴,他的艺术以及
他的生命。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经常出现——犹太钢琴家的手指常常神经性的痉挛着——仿
佛钢琴的琴键就永远的凝固在他的手指下一样,此时往往会有悠扬轻远的钢琴声作为背景音,
缓缓的扬起,又缓缓的飘落。对于很多人称赞这部影片里描述的二战中德国军官和犹太钢琴家的友谊,以及德国军官
对音乐和对艺术的崇敬心,我个人认为这是个绝对的误导,影片的主旨显然并非立足于此。
对于这一点,影片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战争的定局已然呈现,而此时再多的屠戮也是
枉然——德国人未必能理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却必定能够理解生命的珍贵。 整个影片对人性的震慑以及对那些不幸生活在战争中的生命的哀悼,如同wlady最钟爱
的肖邦一样,哀怨、悲伤,却永远不会失去生命的活性,音乐如水般潺潺着,生命和艺术也
如水般涓涓不止,即使有战争,即使有磨难,我们依然会坚强的活下去——活下去,就是我
们最大的胜利。《钢琴家》中表现出来艺术的热爱和战争的厌恶,是值得人深入思考,人的贪婪,人的
私利,还是其他让人对于艺术的爱会如此的淡漠,缺乏艺术的人是残缺的人,缺乏艺术的民
族是残缺的民族,于是,我想到了人的精神之所以不会被打倒,就是在于人对艺术的追求。最后,我想谈谈这部电影的导演波兰斯基,他一直都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生在法国,
父母为犹太人。二战时期,他回到波兰。其母死于纳粹集中营,父亲和他幸存。但对于那段
亲身经历的过往,无疑是他一生的伤痛。 当年斯皮乐伯格邀请他拍著名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被他拒绝。因为对他来说,这
段历史太过于痛苦。
1969年,他的妻子沙郎.泰特被“梅森党”杀害,他本人却对此表现漠然。后来他又卷
入一场闹得鸡犬不宁的强奸案,虽然他极力否认,但是他在狱中服刑六个月,另加精神病医
生的监护,最后他认为法官不会公正判决,而在候审期间逃跑,从而在1977年变成了美国在
册的逃犯。从此20年间,波兰斯基再没有回过美国。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人,用如此冷静的镜头拍摄出了《the pianist》,没有仇恨与报复,
只是尽量的重现一段历史。其身心所受的痛苦,非常人能体会。我觉得,这部电影给我最大最大的感悟就是 :我们要重视任何的生存形式。因为,只有
活着,才有希望。也只有活着,才能洗清“活着”的屈辱。更是只有活着,才能永远的记住
历史。篇三:钢琴师观后感 当生活剥夺了生存的尊严,还剩下了什么? ——观《钢琴师》有感 犹太——一个差点被残害灭绝的种族,也同时是世界上最聪明的
种族,没有人能知道他们在那样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心理生理
上的落差带来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 影片片名是钢琴师,故事情节主线上并没有过多的涉及钢琴,触目惊心的是犹太人的辛
酸血泪,遍地尸横,主人公是波兰一位犹太钢琴演奏家瓦列迪斯洛?席皮尔曼,故事开始于
1939年的华沙,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犹太在一夜间成为罪恶的代名词,犹太人被所有人唾
弃,随意辱骂殴打,每天都要戴着绣着蓝色星星的白袖章,仿佛就是被贴着标签的另类,走
在马路上被随意打骂,只因为有人心情不好。这样下去的境况越来越糟糕,1940年,德军在
华沙圈了一小块地,将所有犹太人驱赶进入,并在周围修上了高高的围墙,犹太区的街道很
挤很混乱,熙熙攘攘到处都是泥土的肮脏感,德军连续近乎荒诞的屠杀的场景被直白地表现
出来,围墙分割的对比镜头,使人感觉到围墙两边就是天堂与地狱,围墙内人性的分歧与悲
哀被表现的淋漓尽致,酒吧里肖邦的音乐和验金币的商人,墙角小男孩的死与周围人的漠视,
为了抢夺食物而发出的无奈的捶打和哭泣??零散的镜头塑造了完整的社会状况,无论是在
怎样的年代怎样的境遇,人所表现出的追求喜好都不还改变。 电影塑造了一个幸存者的形象,作为钢琴家的瓦列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颠沛流离居无定
所,从最初的生活窘迫到被拘禁做工,再到流离逃亡,无论身处何地,即使衣衫褴褛,被饥
饿病痛折磨的无法忍受,他的行为卑贱,灵魂却是纯洁的,一开始接触这部类似于纪录片的
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影片名被定为钢琴师,艺术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为了让我们更好
地生活,在绝境中让我们更加坚韧,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心中的信念。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
成千上万,每个人的遭遇各不相同,瓦列作为钢琴家,有着别人没有的柔韧,他所追求的物
质享受比他人少,他所需要的仅仅是生存和温饱,因此他活下来的可能性比他人大。在那样
的年代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更别提追求艺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影片里最令我感动的是几个他碰触钢琴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是由于生活窘迫,家里入不
敷出,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于是瓦列决定卖出自己的琴,他痛苦的 坐在桌边,淡漠的看着来调琴的财大气粗的收购者,在家人与其争执后,无奈的作出悲
伤的决定,眼神凄凉,动作悲伤,满眼的不舍。 第二个场景是在一个被反锁的公寓,因为隔壁住的是秘密警察,待在房子里不能发出任
何声音,简单的公寓并没有过多的华丽陈设,唯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一架钢琴,瓦列轻轻的
掀开琴盖,深情抚摸琴键,手指在空气中飞舞,在想象的世界里奏出最美的音符??第三个情景发生在一个破旧的小医院里,那是一个静谧的清晨,好不容易逃过一劫的瓦
列静静的坐在房间中央,手指轻动,美丽柔美的音符在心间流淌,那一刻,至少那一刻一切
仿佛已经归于平静,窗外雪花慢慢飘落,时间一瞬间被拉的很长很长。最后的场景或许是所有观者都最为感动震撼的场景,瓦列被一个德国军官发现,军官让
他弹奏一曲以证明身份,瓦列尴尬的走到钢琴前,双手交握,指尖略显僵硬的轻抚琴键,或
是许久都没有真实的触碰,他的思维一开始显然没有进入状态,几个短暂的片段过去后,琴
声渐渐缓和,渐露和声,一缕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洒落在坐在钢琴前的他身上,给他镀上了
一层光辉的圣洁,琴音仿佛出自人们的内心深处,从缓慢渐渐热烈,时而沉重时而轻缓,仿
佛要将这么多年他所受的煎熬倾泻而出,却又含着某种隐忍,是不能言说的凄苦,还是对战
争的愤恨,最后的最后,坚毅的指尖留下几个稳健的强音后戛然而止,留下一片沉默寂寥。
德国军官并没有逮捕瓦列,反而常常来阁楼看他,给他提供食物和必需品,没人能说清这是
为什么,是对瓦列的同情还是对音乐的折服钦佩,又或许只是人性的一次同情。 电影情节很冗杂,蕴含着深深的现实感与美学价值,粗浅的我并不能完全体会那样一种
深刻内涵,只是纯粹的被瓦列的那份坚持艺术的精神打动,犹太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思想文
化的先进性注定了他们是不能被打倒的民族,艰苦的境遇只能使他们更加坚信美好,当瓦列
看到火红的朝阳时,他眼中的那份虔诚,是经历苦难之前所不曾有过的纯净,很多事情没有
为什么就这样发生了,经历之后的感触只有当事人自己知晓,苦难只会使人们愈益沉静更加
优秀。篇四:看《钢琴家》有感 看 《钢琴家》有感高中时曾学过一篇文章,叫做《奥斯特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讲的是纳粹德国在奥斯特维
辛集中营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过。当时觉得德军的所作所为不是一个人能想到的、能做到的。
我甚至不敢随着作者的描述去想象那是一个个怎样的场面,因为我是一个人,那会令人窒息
的。
今天,看了《钢琴家》我是真的震撼了。虽然影片中并没有像《奥斯特维辛没有什么新
闻》中描述的那些残忍的死法,但是肆意的屠杀也让毛骨悚然。在二战这样的背景下,波兰
人民的生命没有任何保障,殴打、枪杀就像你在街上见到一个垃圾桶一样的平常。波兰的街
道上随处可见横尸街头的人们,甚至于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故事的主人公波兰钢琴家瓦拉
迪斯罗·斯皮尔曼是犹太人,犹太人在那个时候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先是屈辱的佩戴上代表
犹太人的标志,在社会上经受一系列不平等的待遇,后又被强迫搬出自己的房子,住到犹太
人的聚居地,生活状况糟的无法想象,连基本的吃喝都难以解决。然后就是失去工作,被运
往集中营接受死神的召唤。影片中有几个片段给人印象深刻。首先就是在聚居区内一个老汉
抢夺一个老妇的粥,粥洒在了地上,老汉立刻趴在地上去舔,老妇捶打着他,用绝望的眼神
看着他。饥饿使人们失去了尊严,使人们走到了绝望的边缘。另一个就是年轻母亲深深的自
责“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这是因为她在躲避搜捕时亲手捂死了
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是没有母爱,我相信如果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一定会乐
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孩子的生命,只是她怕德军,怕到失去了理智,在孩子哭时第一时间
想到的就是不让他哭。
在所有的犹太人中,钢琴家经历了别人不曾经历的曲折与坎坷,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
更加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在那段黑暗的时期,他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了集中营。他被迫
开始了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我很敬佩
那些帮助过他的朋友,因为帮助犹太人是会冒很大的危险,但是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周密地
计划着如何隐藏钢琴家。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
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钢琴家苦苦撑到了二战结束。 既然《钢琴家》写的是一个波兰犹太人在二战时的经历,就是以他为视角,表现了欧洲
人民在二战中所受的苦难,控诉纳粹的暴行,反思历史的成因,告诫人们要珍惜和平。难得
的是影片并没有将镜头放在大的场面上,而是放在了一个微小的生命上,让人欲哭无泪,发
人深省。
我们会注意到,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中,钢琴家寻找食物和水占了很大的比重,而真正
的钢琴演奏却没有多少。最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钢琴家在德国军官面前演奏的是波兰钢琴大
师肖邦的《第一号g小调叙事曲》,该曲目取材于一首讲述波兰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叙事诗,
艺术没有国界,这一点或许就是打动德国军官的原因之一。 对于二战这段历史,太过沉重,那就让它过去吧。我们之所以敬畏历史,也许就是因为
那是不可改变的真实,具有无限的教育意义。 就让我们铭记历史,把握现在吧。篇五:钢琴师观后感 钢琴师读后感
一开始听说《钢琴师》这部电影,感觉应该和另一部《海上钢琴师》相类似,是讲述一
位伟大钢琴家的音乐人生故事。但是当我看完之后发现我错了。这是一部悲剧,一部震撼人
心的悲剧。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斯皮尔曼,当时无数的光环笼罩这这
位才华横溢的英俊的青年。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小提琴手,理所当然的是应该子
正在阅读:
钢琴家观后感04-0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带音标)03-2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优秀教案11-12
光的衍射及其应用11-07
HR法律疑难问题解析11-07
新时期毕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创新11-25
北京中考数学必知压轴题四大破解方法12-30
2012年11月六级写作讲座范文06-21
小学期末评语02-24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