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PDF版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7 05: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都市石室中学高2018届2015—2016学年度下期4月月考

语文答案

一、(24分,每小题3分)

1 C 【A. 象弭鱼服(mǐ)B. 管窥蠡测(lí)D. 便可白公姥(mǔ)】

2 A 【B. 着落(zhuó)C. 混混沌沌(hùn)D. 颤抖(chàn)】

3 C 【A.烦躁、取缔 B.急不暇择 D.涸辙之鲋】

4 D 【A.两个错别字。倾泻,坐镇。B.两个错别字。寒暄,再接再厉。C.三个错别字。葱茏,垝垣,虚无飘渺。D.四个错别字。震撼,提纲,两全其美,集腋成裘。】

5 B 【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指不可更改。)A.瓜田李下: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用“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与“田园生活”无关。C.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幸福。此处应用“不负众望”。D.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语本《诗经·小雅·巧言》),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此处褒贬不当。】

6 D 【短小精悍:多义成语。(1)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2)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A.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也说如饥如渴。形容迫切之状,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不能用来形容饥渴。B.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非“请假”。C.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句中“从根本上”重复。】

7 A 【B.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发生”。C.否定失当。“切忌”“不要”重复,应删去其一。

D.歧义。不负责任的是对象是在野党的指责行为还是财务大臣公开谈及的行为,表述不明。】

8 B 【A.并列不当。“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 C.暗换主语。“进入”前应加上“安排其”。 D.照应不周(一面对两面)。应删去“能否”。】

二、(9分,每小题3分)

9.B(“它往往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错,依据原文第二自然段中“谷氨酸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既可以形成蛋白质或多肽以结合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知,以游离态形式出现的是谷氨酸,而不是味精。)

10.C(依据原文最后一段中“这些微生物菌种在生长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基本上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可知,本项缺少必要的条件“基本上”。)

11.D(依据原文第六段“我国的味精生产将粮食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以谷氨酸产生菌为发酵工具,经发酵产生谷氨酸,最后中和为谷氨酸钠”,可知,将粮食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应当是以谷氨酸产生菌为发酵工具。)

三、(6分,每小题3分)

12 C 【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一咏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

13 D 【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

四、(15分,每小题3分)

14.答案:B 【A 替:废弃,贬斥 C 鄙:名词作动词,作边邑 D 谢:谢绝】

15.答案:B 【A 穷困:走投无路。流亡:随着流水而消逝。自由:自作主张。丁宁:也

写作“叮咛”,反复地嘱咐。古今同义。 B 处分:处理。以为:把…作为。改错:改变措施。至于:到达。 C 安慰:心里慰藉。否泰:运气的好坏。古今同义。守节:遵守规矩。

1 / 3

沉吟: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D同心:感情深厚。可怜:可爱。浩荡:荒淫无度。伶俜:孤单。古今同义。】

16.B 【①日:名作状,每天。②贰:数作动,有二心。③群:名作动,合群。

④夙:名作状,在早上。⑤屈:使动,使……受委屈。⑥死:为动,为……而死。⑦荣:使动,使……荣耀。⑧东南:名作状,向东南。⑨远:形作动,远离。⑩步:使动,使……步行。⑾回:使动,使……回】

17.B 【A.①③代词,我;②副词,还是,表商量;④,代词,这B.①定语后置标记,助词②主谓间取消独立性,助词③的,助词④这种情况,代词C.①姑且,副词②③并且、又,连词,表并列;④尚且,副词D.①④介词,被②偏指一方,我③看见】

18.答案:A

五、(9分,每小题3分)

19.C 【类,类似】

20.C 【①指所写文章的文采、风格,③是间接表现,⑥是设想。】

21.D 【“以隐逸登诸史传”是自范晔之后的史家,而不能笼统地说“古代史学家”;同时,因果关系亦不完全成立。】

六、(14分)

22. 人生百年,能有几天?难以如愿的,就是顺心罢了。其他的东西还有什么值得顾念的吗?(“旦暮”“遂”“适意”“恤”词语落实)(4分)

【参考译文】

竹溪逸民小时候研读儒家经典,长大后学习诸子百家,写文章文采华美,风格奔放,声名显赫,被士大夫举荐,料想功名可以轻易获得。(某一天)忽然掌击案几,说:“人生百年,能有几天?难以如愿的,就是顺心罢了。其他的东西还有什么值得顾念的吗?”于是戴上青霞冠,披着白鹿裘,不再与俗世接近。

他居住的地方靠近大溪,竹子长得高大。当明月高照的时候,波光闪动,和月亮争辉,逸民就腰插短箫,乘着小船,在空明的溪水中荡漾,箫声借着秋天的肃杀之气更加豪放,直入云霄,像龙在深潭中鸣叫一样婉转悠扬,非常动听。吹箫完毕,逸民拍打着船舷唱道:“吹玉箫兮弄明月,明月照兮头成雪,头成雪兮将奈何!白鸥起兮冲素波!”人们见到,感叹说:“这确实是世外高人。想要常常见到(他)尚且不能够,何况是亲近他接近他呢!”

(逸民)特别喜欢菊花,满园子种着菊花,看待它们像对待小孩一样。菊花一开,一个人举杯对着菊花饮酒,天天到园子里也不厌倦。有人责备他沉溺于玩物,他生气说:“世上没有人了解我,了解我的只有这些花,我自我快乐一会儿,还能说是沉溺于玩物吗?”他又喜爱梅花。梅花的绿色花萼刚刚吐苞,(逸民)赤脚踩在雪中,好像不感到冷,见到梅花就凝神观赏,长时间眼睛都不眨一下。而且大声说:“了解我的只有菊花,菊花已经辞我而去了,幸而有你梅花跟着来了;假如你梅花又辞我而去,那么我就应该上白鹤山采五芝罢了!”白鹤山就是溪上的山峰。

逸民五十岁,更加淡泊没有挂念,有时私下里对他的朋友说:“我对人世滋味(或社会人情)更加厌弃了,将要到山上捕鱼到水里砍柴了。”他的朋友觉得他有点荒唐。逸民说:“到水里砍柴,心意难道在柴吗?到山上打鱼,心意难道在鱼吗?这样做不是为了获取利益。不是为了获取利益,所以就快乐了。你们认为我真的沉溺于梅花和菊花吗?”君子认为他说的近于道,和古代的隐士相似。

史官说:从前李白和孔巢父等六人隐居在徂徕山,世人敬慕他们,认为他们不可接近,于是称他们为“竹溪六逸”。短短七百年后逸民也用竹溪来自称,如出一辙,难道是闻风而兴起的吗?即使说地方不同,人数的多和少有差异,(但是)高尚的风范超绝尘俗,先后照映,

2 / 3

难道哪里有什么不同吗?沉醉于名利而不知道改变的士子,为什么不知道自我警觉呢!自从范晔写《后汉书》把隐逸写入史传以后,后代修史的人都向他学习而没有人废弃,他们的用心又难道不是激励人们吗?

23.(10分)

(1)体无咎言

(2)雨雪霏霏

(3)还顾望旧乡

(4)榆柳荫后檐

(5)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七、(13分)

24.(4分)AE(每点2分)

25.(5分)①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流露出无奈、欲哭无泪的表情。②种植杏树,每一步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③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整个杏树的美。④乡亲们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⑤乡亲们谈论杏花的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父母对子女的无边牵挂之情。(每点1分)

26.(4分)①颂扬了乡亲们对杏花、杏树真挚的关爱和欣赏之情;(2分)②暗讽了吟咏杏花文字的城里人和追求“杏花节”种种成绩的官员,他们也只是在利用杏花,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已;(2分)③外行者只欣赏外在美是肤浅的,创造美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呵护美、欣赏美的人。(2分)(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八、(60分)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0d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