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上岗考《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更新时间:2024-07-08 13: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学习与发展

熟记学习的定义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这一界定指出了学习的定义至少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无论是低级动物或高级动物还是人类,在其整个生活中都贯穿着学习。

2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3学习是“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二、人的学习的定义:

人的学习即狭义的学习可以定义为: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三、学生学习的特殊性或特点(表现在):

1、学生的学习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不同,是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4、学生的学习具有多重目的性。

学生学习的定义:(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

描述学习的类型

一、按学习内容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分为五类:

1、智慧技能的学习。2、认知策略的学习。3、言语信息的学习。4、动作技能学习。5、态度学习。 二、按学习性质分类

加涅按照学习活动的性质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

1、信号学习。(最简单的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或原理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最难的学习)。 三、按学习方式分类

奥苏贝尔从两个独立的维度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四、我国学者的分类

1、我国学者潘菽把学习分为四类:①、知识的学习。②、运动和动作技能的学习。③、智力技能的学习、④、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2、冯忠良等人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社会规范的学习。

列举学习理论的派别

一、联结派学习理论

(一)、试误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把人和动物的心理过程,特别是学习过程,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尝试—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试误过程习得的。 桑代克提出了著名的学习定律以解释联结形成的规律。这些定律分别是练习律、效果律、准备率。

1、练习律——谓所谓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因不断使用而得到增强,因练习的中断而消弱。

2、效果律——所谓效果律是指针对刺激的反应受到奖赏而使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得到加强,因受到惩罚而使这一联结消弱。 3、准备率——所谓准备率是指有机体准备做出反应时,让其作出反应会使其产生满意的效果,不让其做出反应会产生不满意的结果,当有机体不准备做出反应时,强化其作出反应也会产生不满意的效果。 (二)、条件作用说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学说——用狗做实验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者。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说——用小白鼠做实验的操作条件反射。强化理论的建立者。对事物实施的好的强化为正强化,如奖励。对事物实施的坏的强化为负强化,如惩罚。 (三)、观察学说

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的习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以观察学习为核心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个体

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即可获得的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子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学习影响因素方面的见解,对于我们研究学习有重要的启示:

1、榜样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①、直接模仿。②、综合模仿。③、象征模仿。④、抽象模仿。

2、强化学习过程的影响。

班杜拉对最能硬起儿童模仿的榜样的特点进行研究,发现:①、儿童最喜欢模仿他们心目中最重要的人物。②、儿童最喜欢模仿与他同性的别人。③、儿童最喜欢模仿曾获得荣誉、出生于高层社会及富有家庭的儿童的行为。④、同级团体里,有独特行为甚至是受到惩罚的人,不是一般儿童最喜欢模仿的对象。⑤、同年龄、同社会阶层出生的儿童彼此间较喜欢相互模仿。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一)、顿悟说

苛勒反对桑代克的学习试误说,用黑猩猩做实验得出结论:学习的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 (二)、认知发现说

代表人物为布鲁纳。布鲁纳学习理论有以下主要观点: 1、学习的实质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即:

①、新知识的获得过程。②、知识的转化过程。③、知识的评价过程。 3、发现学习是学习的最佳方式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具有如下特点:①、发生早。②、发现学习的内容是尚无定论的实际材料,而不是现成的结论,学生不能通过教师或教科书所讲的内容来获得知识,找出规律和原理,而必须是独立地分析事物的各种属性和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原理。③、学习的过程较为复杂。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具有许多优点:①、发现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潜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②、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有助于培养其对知识和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会增加他们主动学习的心向和学会知识的信心,形成独立自主地学习知识的习惯和愿望。③、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④、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

(三)、认知接受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认为,所谓有意义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在学习知识的规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

奥苏贝尔进一步提出,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 ①、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②、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观念。

2、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3、先行组织者。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其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教学任务本身所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的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三、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客观主义的观点不同主要表现在:①、知识观。(情景教学)②、学生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并存在世界观的丰富性和差异性。)③、学习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个方面。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1、学习与教学的目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也就是使学生整体人格得到发展。

2、学习的类型与过程。

人本主义认为,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可以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与意义学习两大类。

3、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促进以医学系的基本条件包括: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②、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心,一个人只会有意义地学习他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而这种相关性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的速度和效果。③、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④、强调要注重从做中学。

复述心理发展的含义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包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 狭义:一般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 二、分析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又有阶段性的过程。 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3、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5、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6、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

阐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就是儿童的心理的内部矛盾。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可以归纳为在活动中心的要求和需要与他原有的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

教育是心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因为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有意识地引起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 二、童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①、心理发展的有意性逐渐变强。②、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通过识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从口头语言逐步过渡到书面语言。③、他们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个性的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三、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少年期又称为学龄中期。主要心理特征表现为:①、这时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②、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占优势,但仍是经验型的。③、思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存在片面性和表面性,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

学习与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学习与学习准备

1、学习准备是指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二、学习与关键期

2岁时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和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时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概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瑞士心理学家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二、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思维的可逆性。 ②、去自我中心。 ③、反映事物的转化过程。 ④、具体逻辑推理。

考点拓展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特征

1、意义非凡的过渡时期。2、身心发展速度不均衡。 3、心理发展过程不协调。4、个性心理结构发展不完整。 5、自我认知能力有所发展。6、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 7、集体意识和个性的逐渐形成。8、心理活动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9、开始步入青春期。

第二章 知识学习与学习迁移

概述知识学习过程

一、知识的概念

1、广义:广义的知识是指主体通过以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狭义:一般仅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如各门学科中的基本事实、概念、共识、原理等。 二、知识学习的概念

所谓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追求符号的意义是知识学习区别于技能学习的根本标志。 三、奥苏贝尔认为,课堂中的知识学习主要是言语信息的学习,其实质是一种意义学习。知识学习就是意义学习。 四、知识学习的类型

(一)、按知识本生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分类

奥苏贝尔根据有意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把有意义学习分成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三种类型。 (二)、按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分类

根据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为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学习。

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一般分为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0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