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中考语文二模试卷B卷

更新时间:2023-05-01 09: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海南省中考语文二模试卷B卷

一、基础积累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列各组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烧灼(zhuó)冗杂(rǒng)闭塞(sāi)戛然而止(jiá)

B . 辐射(fú)惬意(qiè)粲然(càn)叱咤风云(chà)

C . 嗔视(chēn)凛冽(lǐn)羸弱(léi)怏怏不乐(yàng)

D . 乙醚(mǐ)虫豸(zhì)峰巅(diān)孜孜不倦(zī)

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纯粹报怨臀部急据

B . 书籍渲哗倒置篮箍

C . 脉膊故障陶醉脊椎

D . 垒球退役胡茬蓬乱

3. (2分)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 . 十八岁是成人的年纪,那时我们绝不可以继续惴惴不安地挥霍父母辛苦所赚的金钱。

C . 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D . 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本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4.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成语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B . 我们的先辈们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第1 页共12 页

C . 当时他对自己能否获奖,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进入决选名单的五位作家都非常强。

D . 由于浏览处理网络信息会浪费太多时间,让不少网络大V宣布退出微博和朋友圈。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5.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对称

①对称,是自然界一种普遍而又奇妙有趣的现象。镶嵌天际的恒星、行星呈球状对称;小巧玲珑的雪花,精巧细腻的蜂巢呈平面对称;大多数花朵呈辐射对称;有中央叶脉的叶片呈左右对称,人和鸟兽虫鱼的五官、四肢左右无不对称。

②“对称”能给人以整齐、沉静、稳重的美感,但由此也造成变化少、不自由,限制了灵动和飞跃。曹雪芹是古代第一个对“对称”显得不安分的人。如他笔下的芳官,连戴耳环也是一边大一边小的,显得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韵。事实上,正如古代有位哲学家所说,世界上没有两样完全相同的东西。仔细观察有中脉叶子的细微结构,两边叶脉的数量和分布、叶缘缺刻或锯齿的数目和分布都是不同的。绝大多数人的面部发育也不对称,66%的人左耳稍大于右耳,56%的人左眼略大,59%的人右半侧脸较大。人的躯干、四肢也不完全对称,左肩往往较高。75%的人右侧上肢较左侧长。人的两手的掌纹,不但细脉络不同,粗纹也不完全一样。可以说,生物界里的不对称是绝对的,而对称是相对的。实验研究证明,这是由于细胞内原生质的不对称性所引起的。从生物体内蛋白质等物质分子结构可清楚地看到,原生质一般呈不对称的结构形式。研究发现,不对称原生质的新陈代谢,比起左右结构相等的化学物至少要快3倍。由此可见,不对称性对生命的进化有重要意义,自然界的发展,正是一个对称性不断减少的过程。

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这就是瑰丽多姿的自然界。

(1)造成生物界不对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2)“人的躯干、四肢也不完全对称,左肩往往较高。”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

(3)“研究发现,不对称原生质的新陈代谢,比起左右结构相等的化学物至少要快3倍。”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6.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梵天寺木塔

第2 页共12 页

沈括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①患其塔动()②是吾剑之所从坠()③虽乘奔御风()④项为之强()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履:郑人有欲买履者/人履其板

B . 于: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C . 之:至之市/钱帅登之

D . 以:何不试之以足/乃以瓦布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逐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②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4)上文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找出文段中描写喻皓心理活动的一个词语,说说表现了他当时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四、感悟、鉴赏与默写 (共2题;共12分)

7.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第3 页共12 页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请你将五,六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8. (2分)背诵默写。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 。

五、现代文阅读理解 (共2题;共45分)

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时,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摩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老天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爱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就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起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

第4 页共12 页

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的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假,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耳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二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

(2)根据相应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起了童年。(剧中划线词“只有”在这里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这样”代指什么内容?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第一段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文中先后两次写到“我自己也以为孝顺”这句话,两处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父亲死后,“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请你仔细揣摩,写出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60字)

10. (20分)阅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回答问题。

第5 页共12 页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试写出本文的论点?

(2)论证方法就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

第6 页共12 页

比喻论证。第③段划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你能再写一条有关“责任”的名言吗?

(3)如何理解第⑸段中划线的句子。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链接材料】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说有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六、语言综合表达 (共3题;共21分)

11. (2分)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的主人公________十二岁时被学校开除,因为在________节时,把一小撮烟末撒在做蛋糕的面团上。

12. (4分)认真读图,完成图后的问题。

(1)从图1中可以提炼出的主要信息是(30字以内):________

(2)从图1中可以提炼出的主要信息是(30字以内):________

(3)根据图2写一则戒烟的警示语:________。

(4)根据图2写一则戒烟的警示语:________。

13. (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①中央电视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对朗读的情感。《朗读者》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如节目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其中一段开场白是这样的:“其实,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而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

第7 页共12 页

材料二:《朗读者》节目将文字、声音和情感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到文字、声音以及情感之美。有研究表明,大声朗读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有利于记忆;大声朗读会使脑神经处于于极度兴奋状态,有利于思考;②大声朗读还有利于再现文章的“诗性美”。

材料三:当我们被另一档热播的文化情感类节目《见字如面》中的信件感动得眼角湿润时,有没有想过,③在信息化时代,习惯了在键盘上“敲字如飞”,还能不能写出几个像样的字代表我们的“面”呢?现在,我们也许已懒得动笔写字了;也许提起笔来,不是忘了字就是写了错别字;也许即便写出来,字体也实在有碍观瞻。

材料四: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写字。”我们总结说“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写得一手好字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机遇。④练字如修面,可以增强一个人的内在气质。

(1)探究以上材料,说说你的发现。(回答不超过30个字)

(2)如果《朗读者》下一期的主题词是“碰撞”,请你围绕它写一段开场白,表达形象生动,句式大体匀齐即可。

(3)以上材料中四个划线的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七、作文 (共2题;共10分)

14. (5分)半命题作文

请将半命题“”补全,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书写要求:工整,美观,大方。

15. (5分)作文:

“和、静、怡、真”四个字,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②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第8 页共12 页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5-1、

5-2、

5-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6-1、

6-2、

6-3、

6-4、

四、感悟、鉴赏与默写 (共2题;共12分)

7-1、

7-2、

第9 页共12 页

8-1、

五、现代文阅读理解 (

共2题;共45分)

9-1、

9-2、

9-3、9-4、9-5、

10-1、

10-2、

10-3、

10-4、

第10 页共12 页

六、语言综合表达 (共3题;共21分)

11-1、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七、作文 (共2题;共10分)

14-1、

15-1、

第11 页共12 页

第12 页共1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zz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