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中探究,在创新探究中成长

更新时间:2023-10-01 05: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果报告书

在综合实践中探究,在创新探究中成长

姓名:王慎茂 李玉珍 单位:王坟中心校

一、成果名称:

在综合实践中探究,在创新探究中成长 二、具体做法: ㈠、课题论证

1、分析课题提出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它是语?数?外?社?美?音?科等课程的综合?在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中,特别设立了一项新的教学活动 ,那就是“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亮点”之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在小学的课程表里占有一席之地了。这标志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步入“常态化”运行轨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四大板块构成: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奋点”,是“亮点”中的“亮点”,它以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宗旨,而这些正是我们教育的“软肋”。从实际的情况看,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三无”课程——无教材、无师资、无模式,因而综合实践课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也仅仅是上了课程表而已,得不到贯彻落实。

2、确定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通过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在我校小学高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适合农村小学高年级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形态,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模式,发展学生的研究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

3、分析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通过搜集资料和网络查找得到的信息看,在国内一些学校对“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的开展进行了不同角度的不同层次的研究。其中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第四小学,自2002年9月,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研究,他们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特别关注学生亲身参加探究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做的能力,从小就养成喜欢观察、喜欢探究的习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柳州市柳石路小学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本校的校本课程,在不同学科间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了一定成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趋向具有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每一个学校都要面临的课题。

4、探究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综合实践课作为小学必修课程已经提出几年了,而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课的重头戏,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师资力量、学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校没有能够有效地开展这门课程的学习,学校没有统一的计划措施,缺乏师资并没有及时进行培训学习,学校领导不重视等存在诸多问题,研究性学习上成了语文数学课,综合实践课程被“主课”占用的现象极其普遍。研究性学习应该怎样开展?农村小学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切实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让老师、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增长才干?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开设的一项新的教学活动,它突破了传统的学科学习特点,实现了跨学科,动脑动手、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总结适合我校实际的学习模式。

5、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山东省“教育新政”在学校的得以实施,学校办学逐步步入正规,课程开设的齐全、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的更新、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的保证,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家长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现在农村小学生的家长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对子女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较迫切,也能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探究活动。

当地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保证。学校历史较久,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积淀。当

地自然资源丰富,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源。 ㈡、课题研究实施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中特别设立了一项新的教学活动。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不同于学科的课程目标,研究性学习则更关注主体意识(参与、体验、分享)、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非智力目标的实现。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内容的不同,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是师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过程的不同,它的内容来自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的学习结果是智力因素和众多非智力因素变量的激活和发展。研究性学习中与在学科教学中角色地位的不同,学生则由单纯接受教师传授间接知识的“容器”转变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大量获取直接经验的学习主体。

研究的依据就在于新课程标准对研究性学习的规定,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特点以及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开发课程资源,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通过实践研究,争取达到每个学科都有研究性学习课题,每个课题研究都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积累较丰富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开发生本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辟一个“以人为本”的学习天地。

本课题研究性学习特别关注学生亲身参加探究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做的能力,从小就养成喜欢观察、喜欢探究的习惯。具体地说,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目标:

①、激发观察、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②、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 ③、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④、养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⑤、培养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⑥、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3、研究内容

①、立足于学校生活和学科学习的校内研究性学习。以小社团或兴趣小组、学习小组为组织,结合各学科学习内容和校园生活,确立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活动是是综合的,往往是跨学科的。

②、家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研究。走出校门,深入农村生活,融入自然,对农村居民的生活现状、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对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自然资源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4、研究过程设计

本课题研究计划时间为一年,从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2007.8—2007.12)

学习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资料及相关理论,进行师资培训;论证和完善课题方案,提请领导、专家审定。成果形式:学习资料、笔记、论文

2.实施阶段(2007.12—2009.8)(全体实验教师)

确定研究性学习开展计划,并制定实验计划和方案。实验教师按计划实验,组织学生研究性学习,并及时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和评价工作。写好实验心得,积累相关资料;检索资料,归纳整理学习成果。成果形式:实验方案、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资料、学习成果。

⑶定期集中研讨,解决实验中碰到的问题。 3.总结阶段(2009.9—2009.12)

课题组完成实验材料的收集和分类整理,课题负责人完成实验报告,举行研究性学习成果展。成果形式:实验报告

5、研究方法设计

“提出问题 ——自主探索感悟——大胆尝试与领悟——拓展延伸”几个阶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yv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