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思考题

更新时间:2024-04-18 03: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学概论思考题复习汇总

(按笔记顺序)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与管理协调机制的

一门科学。

2.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

而使人们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 二、问答题:

1.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区别:(1)从研究对象上,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阐明了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社会运行源泉的一般发展规律,而社会学则着眼于具体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研究的是特定的社会关系的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2)从研究方法与知识来源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概括、演绎、推理的方法,它的知识多是间接知识,主要来源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则主要是一系列的经验研究方法和分析综合方法,因而它的知识主要来自对经验知识的直接综合、概括,即对现实社会的实证研究。(3)在学科的作用上,历史唯物主义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社会学则着眼于特殊社会,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具体的科学帮助。

联系: 二者不是对立的,从它们之间的联系看,(1)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起着指导作用,它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社会学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也就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得以科学地成长。(2)社会学的积极发展及其科学研究成果,将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宝库,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个源泉。

2.社会学的学科特征:

1、整体性 2、综合性 3、实证性 4、应用性

3.社会学的研究功能:

社会学的研究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描述性功能,回答“社会是怎样的”

第一,印象描述

这是特写式地记叙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概观描述

这是素描式地记叙社会面貌的一种研究方法,就是运用简练的语言把社会现象的轮廓告诉大家。 第三,类型描述

这是对于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进行分类记叙与分析的一种研究形式。 第四,典型描述

这是对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进行描写与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是解释性功能,回答“社会为什么这样”

第一,因果解释

是一种最普遍的社会学解释,旨在揭示研究对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个产生过程所遵循的规律。

第二,通则解释

通则解释就是根据已知的社会学理论来解释当前的社会现象。

第三,功能解释

功能解释假定一个动态的系统存在,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具有一个功能,此功能对维持系统的存在必不可少。 第四,意向解释

这是一种从行动者主观的精神活动方面所做的解释,意向解释试图寻找引起人们行动的动机与社会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发生解释

这是一种回溯解释,即从被解释对象较早时期开始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解释它为什么以目前的形式存在。

第三是预测性功能,回答“社会将会怎样”

第一,连贯原则,将来的社会是今天社会的延续,这是基于事物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第二,类推原则,未来社会及其变化都按一定的模式运行,而特定的模式是可以认识的,这是基于事物在空间上具有共存性。

第四是规范性功能,回答“社会应该怎样”。

规范性研究分两个阶段 第一,价值定向 第二,政策设计

4.社会学的实践功能

1、规划与决策功能 2、管理与控制功能 3、启蒙与教育功能 (1)自我了解与启蒙 (2)职业准备 (3)日常决策 4、社会批判功能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社会学本土化:

二、问答题

1.古典社会学的大师有哪些?各自的社会学思想是什么?

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并建立了这门学科的大体设想。 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圣西门

斯宾塞: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等。提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著名论点,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是依靠语言、文字、科学、艺术交流来维持其正常生活和活动。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是不可抗拒的。社会进化虽然是充满矛盾的,但基本上是平稳的、进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的过程,有意识的“加速”或“外来的干预”都会给进化造成障碍。 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1)创立历史唯物主义 (2)社会学的实践

2、迪尔克姆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他于1896年在法国创办《社会学年刊》,并在法国大学里第一个

开设了社会学课程,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社会学教授职位的人。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他认为要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

(2)个人与社会。迪尔凯姆把社会团结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类型,一种是机械团结,另一种是有机团结。

(3)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他认为,要对社会现象进行完整的分析,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缺一不可。 3、韦伯:德国早期杰出的社会学家,其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 《城市社会学研究》等。

(1)解释性社会学:即理解社会学,韦伯把社会学定义为理解社会行动的科学,即要通过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与结果,对社会行动作出因果解释。

(2)社会行动的类型韦伯重视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他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 第一,目的合理的行动 第二,价值合理的行动 第三,情感或情绪的行动 第四,传统的行动 (3)科层制

2.简述社会学在中国的传入、建设、中断、恢复和重建的历史

1、传入时期(1891-1930)

第一阶段(1891—1911)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以口传的非原型社会学到出版原型的社会学 。 1891年,康有为在教学大纲分类学科中提出“群学”之名,并在广州万木草堂开讲。

严复在1897年到1903年间,把英国社会学家 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翻译为《群学肄言》。 章太炎于1902年翻译出版了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 第二阶段(1912—1930)这个时期社会学在中国初步实现制度化。 (1)社会学课程逐步扩充。 (2)建立社会学系。 (3)建立社会学组织。 (4)开展社会调查。

(5)大量译著出版发行。

2、建设时期(1931-1951)明确提出了社会学中国化问题。(社会学本土化,就是使社会学的发展

适应本国、本地、本民族的特色或特征,即在解释、说明、应用由国外传入的社会学时,要适合本国、本地的情况,形成具有本国、本地的特色或特征的社会学知识体系。社会学本土化对中国而言,就是社会学中国化,它的基本内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批判地吸收国外的社会学理论,“为我所用”:二是以中国的经验材料构建社会学理论。) 3、中断时期(1952-1978)社会学系先后被取消,社会学教学和研究中止。

1951年11月—1953年,政府对高等教育及其体制进行改革,社会学系先后被取消,当时,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个,其一,学习苏联办学模式和学科设置。其二,有了历史唯物主义,不要社会学。其三,中国社会主义不存在社会问题,不需要进行社会学研究。

4、重建时期(1979年至今)社会学经历了从重建走向逐步成熟的发展历程。

1979年3月15日到1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共同探讨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问题。

第三章要重点把握各个流派社会学家的主要思想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

的。社会唯名论者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唯名论派的社会学家们确认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有法国的卢梭、美国的吉丁斯、德国的韦伯等人。

唯实论主张一般可以脱离个别,一般是真实的存在。 社会唯实论者把社会看成是超越人类个体的客观存在物,认为社会先于个人而存在,并且事先规定了个人的存在,他们把社会本身及其制度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宾塞、法国的涂尔干等人。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文化的含义:文化就是一种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的,与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及其结果密切

联系在一起的具有象征特性的复合系统。我们认为,除了未经改造的自然环境之外,凡人类创造出来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和为后人学习和传递下去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都是文化。

2.民族中心主义:又称我族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是指这样一种倾向:将本国家、本民族

的文化模式当作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它文化,并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

3.文化相对主义:又称文化相对论,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不能主

观武断地用一种文化标准去衡量和批评另一种文化,因为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4.文化一体化:文化一体化是指在文化这一系统中,风俗习惯、技能、知识、信仰、价值观念和

规范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这就是文化的一体化。

5.主文化、副文化: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就是处在主导或主流位置的文化,即主文

化或主流文化。

在同一社会文化系统中起次要作用、处在次要位置的文化,称为副文化、亚文化或次文化

6.文化传播:定义:是指文化元素或文化丛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方而被模仿、借用和接受的

社会现象和过程。

7.文化采借:文化采借,又译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

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8.文化濡化:所谓文化濡化,是指对采借过来的文化元素,要放在本土文化中进行磨合,乃至改

造,使之与本土文化协调起来,融为一体的过程。 二、问答题

1.文化的主要特征:

1、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出来或经过人类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习得性,文化不是先天遗传得出的,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

3、象征性,象征性指文化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

4、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总是要和别的一些文化现象组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5、多样性,文化都是具体的、特殊的, 因此人类的社会文化多种多样

6、累积性,文化是许多代人共同创造出来的一份社会遗产,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创新的动态过程。 7、共享性,文化是一个社会的人在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并共同遵守和使用的。

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总概念,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成就;文明是一个分概念,指文化发展中的进步方面,任何时代和地域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一定都是文明的,或文明程度不一。

3.文化的层次结构:

1、文化特质

茶文化的特质:茶叶、茶壶、沏茶的方法、饮茶的规矩、动作等 马文化的特质:马匹、驯马、骑乘、马车、马具等 2、文化丛

迎宾活动文化丛 :检阅仪仗队、奏国歌、鸣放礼炮等

春节民间庆祝活动文化丛 :放炮竹、点灯笼、贴窗花、吃饺子、串亲戚等 3、文化模式

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文化模式: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社会,有着众多的农村人口、浓厚的家族观念,重人伦等

4.文化的价值整合功能和导向功能:

文化对个人、群体和社会所起的作用不同。

①就个人而言,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 ②就群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 ③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 1、整合功能

(1)价值整合。价值观的一致是其它一切社会活动一致的基础,价值整合是文化整合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 。

(2)规范整合。规范整合是将社会规范内化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进而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

(3)结构整合。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社会结构才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

2、导向功能

(1)提供知识。文化提供知识,包括提供理论、科学、技术和一些发明与发现,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中起着引导推动作用。

(2)协调社会管理工程。社会进步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包括决策、规划、组织实施等阶段,又包括许多子系统,各阶段和各子系统的协调配合有赖于文化的调适。

(3)巩固成果。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度的创新本身既是文化活动,又必须由文化把它记录下来,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对前人创造的成果的继承发扬都必须通过文化来实现。

5.文化传播的定义、过程和载体

定义:是指文化元素或文化丛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方而被模仿、借用和接受的社会现象和过程。

过程:第一、接触与显示阶段。 第二、选择阶段

第三、采纳融合阶段。

载体:文化传播必须有载体,即传播媒介。人的流动,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

介,电话、电报、传真、电子信件等通讯工具,互联网都是文化的载体。

规律:文化传播的规律是以文化发明地为中心,按照同心圆的轨迹向四周扩散,但因受到的阻力不同,在各个方向上扩展的远近不同。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邻里

2.伙伴群: 伙伴群或友群是具有共同兴趣或共同特征的人经过频繁互动所形成的过基本群体。

3.家庭: 家庭就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包括收养关系)为纽带,以人口生产为特

征的,共同生活、共同消费的社会基本群体。 二、问答题

1.社会群体的特征:

1、具有一定群体纽带

2、群体成员之间有着才继续的相互交往活动 3、共同的群体规范 4、共同的群体意识

2.社会群体的类型

1、按照群体中社会关系的性质,把社会群体区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及志缘群体

2、按照群体成员是否有经常的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把社会群体区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3、按照群体形成及其中社会关系的规范化程度,把社会群体区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4、按照成员对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程度的自我感觉以及对不同群体的态度(人们的归属感),把群体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

5、按照成员的比较标准和渴望目标将社会群体化氛围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6、按照群体规模,把社会群体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

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第一,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员个人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 第二,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能否保持一致。

第三,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 。

第四,群体成员是否了解和信任其领导的才能,以及领导资格的取得是否具有合法性,甚至领导个人是否具有魅力 。

第五,当群体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时,其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

4.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

1、活动空间的接近 2、接触时间长

3、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4、交往各方社会差异较小

5.初级群体的特征及功能

初级群体的特点 1、规模小

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 3、多重角色

4、浓厚的感情色彩 5、成员的难以替代性 6、群体整合程度高 社会初级群体的功能 1、正功能

(1)承担者社会化的任务。 (2)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3)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2、负功能

(1)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

(2)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化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6.邻里关系的淡化问题

首先,某些高层单元住宅的兴起 其次,频繁的社会流动 再次,邻里结构的变化

第四,现代教育制度和大众传媒 第五,不文明和不道德的行为。

7.如何消除妨碍邻里交往的因素

第一,改进现代化住宅建设

第二,将邻里关系的协调与社区工作、社区服务结合起来 第三,帮助流动户适应邻里关系 第四,加强邻里的精神文明建设

8.家庭的社会功能

1、物质资料生产和消费的功能。 2、两性生活和人口生产的功能。 3、抚养后代和赡养老人的功能。 4、休息娱乐和情感交流的功能。 5、教育和宗教的功能。

9.选取任一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详谈(现状、特点、成因、措施)

一、性别比例失衡现状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出生性别比是118,就是每出生一百个女孩,会出生118个男孩。

2、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 (1) 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

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在体力、逻辑判断等方面天然优于女性,重男轻女的观念会影响父母对生男生女的意愿。

(2)国家政策干预出生率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已经施行了30多年,也经历过修改和完善,虽然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因为只生一胎的限制,所以有许多夫妇在生产前到医院做检查,将男孩留下来。造成我国男女比例越来越大。

(3) B超预知婴儿性别

1984年, B超在我国比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得到医学上的应用,正是在此时,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高于常态值。越来越多的育龄夫妇能够更加容易地利用B超对胎儿进行非医学的胎儿性别鉴定 (4) 试管婴儿有目的性选择性别

试管婴儿技术的适用人群虽然仅占育龄夫妇的1%左右,但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形成了庞大的医疗需求市场

3、 性别比例失衡的社会不良后果

(1)对婚姻性别造成挤压,婚配困难。

畸高的出生性别比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男性过剩的婚姻挤压会越来越严重。 (2) 对家庭和社会形成冲击,性犯罪增多。

男女比例失衡,对一夫一妻制家庭来说,是一股外来的冲击力,传统家庭的稳定受到威胁。 没有婚姻的适婚男子可能会在心理上出现急躁、失控行为,必然会出现性犯罪率进一步升高、同性恋进一步增多、性行为严重错乱等现象,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 (3)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碍,造成人口萎缩。 人口的再生产主要是通过母亲来实现的。女性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萎缩,必然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

(4)男性劳动力过剩,女性就业压力加大。

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并带动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升高,男性劳动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一些女子占据生产绝对优势的行业不得已只能让男子来承担,女性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 3、 解决方法

(1).国家实施逐步放宽生育二胎的计划生育政策

(2).规范医疗机构B超学医使用的规范制度,加强试管婴儿监管,用明确的法律约束医疗机构的行医道德

(3).各个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保证女性的职业地位,宣扬女性形象,增加女性社会福利待遇,赋予女性更多的社会权利。 二、家庭暴力问题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和现状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特点: 1、 普遍性 2、形式多样 3、暴力发生隐蔽 (二)、家庭暴力的原因

1、 历史原因:家长制及男权思想 2、 社会原因 (1).社会宽容促进家庭暴力的肆虐。 (2).维权意识不高使施暴者更加有恃无恐。 3、 法律原因 4、 其他因素 (三)主要危害

1、家庭暴力侵害了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2、家庭暴力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3、严重影响、破坏了社会组成细胞。

4、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和成长。 (四)、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的对策 1、 进一步完善立法和加强执法力度 2、 广泛开展反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 3、 建立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律援助机构 4、 建立多层次的家庭暴力救助渠道 三,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老年人口基数大。

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3、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4、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 5、高龄化趋势明显。

(三)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

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四)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1、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 2、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3、人口老龄化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

4、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 5、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削弱。 (五)、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对策 1、研究制定适中的人口政策 2、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3、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

4、加强老年产业的研究,积极扶持老年产业发展 5、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发挥社区养老功能 四、离婚问题

(一)我国的离婚率持续升高 1、我国的离婚率逐年上升

离婚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年度)某地区离婚数与总人口之比。

离婚率通常以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离婚率=(年内离婚数/年平均总人口)×1000‰ 2、城市离婚率的增长高于农村

我国的离婚率变化 ,在城乡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别 ,城市的增长一般高于乡村。 (二)离婚率升高的原因分析 1、观念变革是高离婚率的根本原因

2、社会流动的日益频繁是城市高离婚率的客观原因 3、个人享乐主义的盛行是城市高离婚率的内在原因 4、越来越简化的离婚程序是城市高离婚率的间接原因 5、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城市高离婚率的重要因素

(三)、应对离婚率升高的对策: 1、建立合法并且完善的法律体制 2、加强对新婚夫妇的婚姻教育 3、加强孩子的枢纽关系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指的是,以执行特定的社会功能为目标,在特有的规章制度维系下结合起来

的相对独立的次级社会群体。

2.科层制:韦伯科层制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每个行政人员都有明确的责任范围。 第二,行政组织要遵循等级原则。 第三,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

第四,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 第五,量才用人。

3.“霍桑实验”:

二、问答题

1.社会组织的分类:

1、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不同,把组织分为: 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 整合组织

文化维系组织

2、根据组织对其成员控制方式不同,把组织分为: 强制性组织 功利性组织 规范性组织

3、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不同,把社会组织分为:

互利组织 营利组织 服务组织 公益组织

4、根据社会组织的规范是否严格,把社会组织分为: 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

5、根据组织的人数多少划分为:

小型组织(3-30人) 中型组织(30-1000人)

大型组织(1000-50000人) 巨型组织(5万以上)

2.社会组织的功能

1、整合功能 2、协调功能

3、维护利益的功能 4、实现目标的功能

3.非正式结构的正负功能

正功能:

第一,能缓冲正式结构所带来的压力。

第二,能提供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控制和沟通形式。

第三,能成为组织改革的积极推动力和维护成员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 负功能:

第一,非正式结构过分整合,削弱了组织权威系统的有效性,影响了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二,有意利用非正式结构,拉帮结派、分裂组织,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则会造成内耗不断。 第三,用非正式结构取代正式结构,不按章办事,使工作程序发生混乱,破坏了组织的正常运行。

第四,过多过滥的非正式沟通渠道会导致泄露机密、通风报信、捕风捉影、传播谣言,造成人心涣散等。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所谓社区,是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其成员共同拥有一个地域环境,他们的主

要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并通过与其他成员的经常互动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2.农村社区所谓农村社区,是指成员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并以村落形式为聚居格局的社会

单位。

3.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

形态之一,是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4.城市化(社会学角度):所谓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

型转化的过程和趋势。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问答题

1.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第一,是否强调地域条件

第二,是否强调共同的文化观念

第三,是否强调更为明确和更为专门化的社会功能 2、联系

首先,社区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社区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

其次,社区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之一,理解和认识社区的结构、形成和发展历程,有助于人们认识社会的结构和变迁。

2.社区与行政区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第一,从形成看,行政区是人们为了社会管理的方便或某些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而划定的,因而其界限很清楚。社区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大多数社区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

第二,从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上看,社区由于主要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因而只能是单一形态的。而行政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则可以是多形态的。

第三,从社区研究的历史看,对一个社区的分析一般都限定在范围不是很大的社会区域内。 2、联系:社区与行政区又是有联系的。社区定义中的“一定地域”与行政区的地域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但就大多数类型的社区而言,与行政区在地域上是不重合的。

3.农村社区的类型与“主要功能?”:

类型

第一,根据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性质所进行的分类,按照这一标准,农村社区可以分为农村、牧村、渔村、林果业村落、狩猎业村落。

第二,根据农村社区的规模所进行的分类,可以把农村社区分为大村、中村、小村。

第三,根据农村社区的聚落形态所进行的分类,以聚落形态为标准可以把农村社区分为散村、团聚村、条带村和环村等。

第四,根据离城市的远近所进行的分类,可以分为近郊村和远郊村。

4.城市的类型:

第一,以规模论,按照城市人口多少,可以把城市分为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和小型城市四类。

第二,以功能论,按照城市所呈现的主要功能,可以把城市分为政治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四类。

第三,以作用论,按照城市在某一城市网络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城市划分为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两类。

5.城市社区的特点:

第一,人口高度集中,密度大且异质性强。

第二,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集中,社会结构复杂。

第三,城市社区中,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yh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