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应知应会知识手册

更新时间:2024-01-25 13: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屯兰矿职工防治水应知应会知识学

习材料

屯兰矿地测科

二○一五年

I

二、防治水基础知识

1、矿井发生水害的三要素是什么?

矿井发生水害三要素是指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强度。矿井水害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即有充水水源,且水源丰富,可能成为灾害水源,如奥灰水、老空区积水等,这些水源有进入矿井的通道,如构造通道、人工导通等。当矿井充水强度小,充水能够及时被排出,则形成不了水害,如正常情况下,西山煤田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较弱,开采上组煤时大部分只有少量淋滴水,只要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一般不会形成水害。

2、矿井的充水通道有哪些?

所谓充水通道就是各种水源井入矿井的通道。矿井充水通道主要有:采空冒落带及导水裂隙带、断层破碎带、导水陷落柱、基岩和煤层露头风氧化带、松散冲积层孔隙、岩溶裂隙、坚硬及较坚硬岩石中裂隙带、地面封闭不良或没有封闭的各种钻孔及水井、井下探放水钻孔、井巷工程直接与水体贯通、采掘活动对底板的扰动破坏裂隙带等。

3、造成矿井水害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地面防洪系统不完善,防洪系统没有清淤、防排水措施不力,造成洪水冲毁防洪工程,溃入井下,造成水害;

(2)与矿井连通的小窑井口没有封闭或封闭不合格,地面采空塌陷及裂隙没有及时充填,汛期洪水溃入或渗流至井下造成水害;

(3)井巷位置设计不合理,布置在不良地质体或邻近含水体附近(没有留足或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在矿山压力与水压力作用下,发生顶、底板突水水害;

(4)滥采乱掘破坏了河流、煤层露头、导水钻孔、导水断层或陷落柱、奥灰突水危险区等防隔水煤岩柱,井巷工程直接与井上、井下水体贯通或剩余煤柱承受不住水压而造成突水水害;

(5)井下水闸墙或有涌水的通风密闭排水管堵塞、或没有安装排水管、造成积水鼓破墙体而突水;

(6)采掘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不清,工作面防治水安全评价与实际不符,没有采取探放水措施或者探放水设计不合理,造成无计划与积水体贯通而形成水害事故;

- 2 -

(7)探放水时没有安装孔口套管或安装不合格、放水点排水系统不完善,造成探放水失去控制而形成水害;

(8)矿井各级排水能力不足或排水设备平时维护不当,水仓、水沟不及时清挖,突水时排水设备失效而造成水害事故;

(9)巷道施工测量错误,致使巷道打偏而与积水体贯通造成突水; (10)没有进行井上、下全面的防治水隐患排查,工作面班安全评估检查不认真,汛期防排水巡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水害隐患或透水征兆而造成水害事故。

4、什么是老空区?

老空区是采空区、老窑和已报废井巷的总称。当老空区有积水时,称为老空积水。

5、什么是带压开采?

带压开采是指煤层或巷道顶、底板有含水层(一般是顶板的太原组薄层灰岩含水层、底板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并且含水层水位高于工作面或巷道的标高,在这些工作面或巷道中进行的采掘活动叫带压开采。简单说就是采掘工作面标高低于含水层水位标高。带压开采的危害是当采掘过程遇到导水通道或有效隔水层不能承受水头压力时,含水层中的水会通过导水通道进入采掘工作面空间而造成水害事故。在西山煤电所属各矿,带压开采主要指带奥灰水带压开采。

6、什么是煤层露头?

煤层露头是指地下煤层延伸到地表的薄煤层线,煤层出露地表长期受风氧化作用,煤厚变薄,煤质变差,煤层碎裂成粉沫或碎块,呈出为浅灰色或灰色的薄煤层线。有时井田地表被黄土大面积覆盖,煤层露头基本上均隐伏在黄土之下,地表一般看不到。

7、什么煤层埋深(盖山厚度)?

煤层埋深是指煤层底板至对应地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盖山厚度,煤层埋藏深浅对地表水的防治影响较大,煤层埋藏浅时,采空区导水裂隙带甚至冒落带可直达地表,地表水及大气降水可直接渗入井巷。

8、采空区冒落带(垮落带)高度、导水裂隙带高度一般是采高的多少倍? 采空区冒落带高度一般是采高(煤层厚度)的3至4倍;导水裂隙带高度一

- 3 -

般是采高(煤层厚度)的10至15倍。当采空区上部导水裂隙带范围内有水体时,工作面回采冒落后就会与水体发生沟通,导致异常涌水。

9、雨季“三防”指什么?

雨季“三防”是指防洪、防排水、防雷电。

10、对老空积水要实行“三线”管理,三线分别是什么意思? “三线”是指老空积水的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

积水线是指由采空区、井巷及积水水面圈定的充水范围的边界线,也即积水边界线;探水线是沿积水线平行外推30~100m确定的,距离的远近根据所调查老空积水区资料的可信度来确定,一般本矿采空积水区,由于积水情况清楚,由积水线向外水平推移30m作为探水线,小窑破坏区的探水线距积水线不小于60米,巷道进入此线必须进行专门的探放水工作;警戒线是沿探水线平行外推30~150m确定的,进入此线要引起警戒,加强工作面水情观测。

11、什么是探放水钻孔的钻距(孔深)、超前距、帮距、允许掘进距离? 钻距(孔深)是指从掌子面或巷帮开钻位置至钻孔终孔的距离,一般根据打入钻孔的钻杆数量来度量,必须在现场进行验收;

超前距是指钻孔终孔位置应该始终超前掘进工作面的一段距离,它是为了保证开掘工作面与水体间始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也称超前安全距;

帮距是指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外侧探水钻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

允许掘进距离是指经探水证实无任何水害威胁,可安全掘的长度; 钻距(孔深)=允许掘进距离+超前距

12、在探放水过程中关于超前距、帮距、孔径、套管等有什么要求? (1)超前探放水要求超前距不小于30米,帮距不小于20米,当水体水压大时,超前距和帮距要依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

(2)探放水钻孔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75毫米;

(3)探放水压大于0.1兆帕的水体时(相当于10米水头压力),必须安装孔口安全套管,套管要固定结实;

(4)套管长度根据水压大小来确定,探放老空水时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米; (5)探放水套管安装好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一般为预计水压的

- 4 -

2至2.5倍;

(6)探放水钻孔疏放完积水后要全长封孔。 13、防治地表水的主要措施(工作)有哪些?

(1)为防止地表水由河流、沟谷的塌陷裂隙向井下渗水或灌水,可对河流进行改道,使洪水不流经渗漏段;对河床(沟底)用粘土或混凝土进行碾压铺底,防止入渗;对塌陷坑下部使用矸石上部使用粘土或三合土进行充填夯实;汛期前要清理沟谷里的淤泥垃圾;对山体垮塌在沟底形成的堰塞湖及时进行疏通。

(2)为防止地表洪水由小窑井口进入井下,对小窑井口使用黄土或粘土及钢筋混凝土进行进行永久充填或封闭。

(3)为防止较大洪水由工业广场通过井筒灌入井下,汛期在井口要备用防洪砂袋;对工业广场排洪沟、涵洞提前进行疏能,保证水流畅通。

(4)汛期加强对井田内主要沟谷、工业广场排洪沟、可能滑塌的边坡、小窑井口、采空塌陷裂隙等进行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置。

(5)为防止地表水由煤层露头、采空塌陷裂隙进入井下,对煤层露头及受地表水影响的煤层留设防隔水煤岩柱,不进行回采。

14、小窑老空积水及水害的特点是什么?

(1)小窑老空积水多分布于煤层露头及煤层埋藏浅的区域,地表采空塌陷裂隙发育,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影响大,一般均有大量老空积水;

(2)小窑老空区由于没有采掘资料或采掘资料不详细,水体分布范围不确定,当防治水措施不落实而发生突水时,单位时间涌水量大,来势凶猛,伴有大量煤泥矸石,破坏性极强,工作面人员一般来不及避险;

(3)老空积水多呈酸性,含有大量瓦斯、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会随突水进入井巷空间,腐蚀设备,使井下避险人员中毒致息;

(4)当老空积水与地表水或其他水体水力联系密切时,涌水持续时间长,水量大,难以排完,对抢险救灾不利;

(5)小窑老空水害多发生于开掘工作面,小窑老空水害占矿井水害比例的90%左右,山西省近几年发生的水害全为小窑老空水害;

(6)小窑老空水由于积水时间长,井巷工程接近水体时,巷道滴淋渗水、挂红、煤层发潮光泽变暗淡等透水征兆明显,现场易于辩识,需立即停工停产撤

- 5 -

人采取探放水措施。

15、探放老空水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1)探放老空水前,要分析老空积水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采取“分阶段由高水位到低水位”的原则探放;

(2)必须安装孔口安全套管,并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要达到预计水压的2至2.5倍,并稳定30分钟以上;

(3)探放水时,必须撤出探放水点以下部位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所有人员; (4)钻孔接近老空,预计可能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工在现场值班监测,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调度室,及时处理;

(5)探放水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

16、钻探过程中发生孔斜(飘钻)的原因有哪些?

(1)钻头切削下来的岩石碎屑在钻头下方堆积,因岩楔作用而容易发生钻孔右偏;

(2)钻探过程中钻孔冲洗液量小(泵量小)时,切削下来的岩屑冲不走,易造成钻孔往上飘钻;

(3)当钻进速度大时,钻孔易往上飘钻,尤其是遇到软硬分界面时易向硬岩层飘钻;

(4)钻进中遇煤岩层中的结核(结核有软有硬),钻孔就往软的方向飘移; (5)由于钻头钻杆受重力作用,钻孔一般往下飘钻。 17、采取什么措施可保证钻孔平直?

(1)根据钻探过程中煤岩层的软硬,控制好泵量及钻进速度,使煤岩屑能及时被冲走;

(2)遇到岩层分界面或结核时,要调低钻进速度,平缓钻进;

(3)在煤层中掘进,要总结钻孔由于重力作用往下飘钻的规律,根据钻探要求在设计和开钻前适当增大钻孔倾角;

(4)采取钻孔保直措施,在钻头后等间距安装三个钻孔扶正器; (5)使用内凹三翼、内凹四翼PDC钻头,可起保直作用。

- 6 -

18、解决钻进过程中由软进硬岩层时顺层跑的措施有什么? (1)适当调低泵量,增加钻进速度;

(2)使用上仰组合钻具,即在钻头后安装一个钻孔扶正器,间隔2至4根钻杆后再安装2个钻孔扶正器,这2个扶正器间隔1根钻杆。

19、钻探中发现有出水征兆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常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拨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汇报,并派人监测水情。如果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0、什么是滑坡?

斜坡(边坡)上的黄土、岩石在降水、洪水冲刷、地下采煤、地表开挖破坏、地震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在重力直接作用下,整体沿着滑动面(软弱面)向下移动、滚动的地质现象。

21、滑坡发生的征兆有哪些?

(1)斜坡前缘土体发生垮塌,垮塌边界不断向坡上扩展;

(2)斜坡前部发生鼓起,顶部有张开的扇形裂缝,斜坡局部出现沉降; (3)斜坡上人工建筑物发生变形开裂;

(4)斜坡上泉水突然变大变小,水质浑浊,坡体上干燥的地方出现潮湿渗水;

(5)当出现裂缝加宽,产生新裂缝,坡体上出现错落台阶等现象时是滑坡将要发生的征兆,要加密监测。

22、什么是化探?

水文地质化探是指通过水质测试分析、比对、统计建模等方法来确定各种地下水、地表水的常规化学组分(钾、钠、钙、镁、氯、硫酸根、碳酸氢根、重碳酸氢根离子)、微量元素(铁、锰、铜、铬、锶、锌、铅、镉等离子)、水环境同位素的组成模型,并借助地下水连通示踪试验来确定地下水赋存规律。当矿井发生透水事故时,可根据水质化验结果与已有数据对比、通过连通试验来确定矿井充水水源、充水通道的探测方法。矿井对各涌水点和含水层(体)的水质化验即是化探工作的一部分。

- 7 -

23、目前国内防水闸墙和防水闸门设计最大承压是多少?

防水闸墙设计最大承压一般是1至2兆帕;防水闸门设计最大承压一般是5兆帕。

24、报废井筒如何封闭?

(1)报废的立井应当填实封堵,或在井口浇注1个大于井筒断面的坚实的钢筋混凝土盖板,并设置栅栏和标志;

(2)报废的斜井应当填实封堵,或在井口以下斜长20米处砌筑1座混凝土墙,再用泥土填写至井口,并加砌封墙;

(3)报废的平硐,应当从硐口向里用泥土填实至少20米,再砌封墙; (4)报废井口的周围有地面水影响的,应当设置排水沟。 25、矿区降大到暴雨时如要采取什么防治水措施?

要安排人员对地表洪水影响范围内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 降雨前后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

受地表洪水影响的矿井,要撤出井下所有作业人员,撤人制度要明确启动标准、指挥部门、联络人员、撤人程序等;

所有巡查、观测的汛情、水情、隐患要及时汇报矿调度,以便领导决策。 26、防治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防治水技术体系包括预防技术和防治技术。

预防体系包括“三测原则”和“绕避原则”两个方面。

------其中“三测原则”就是超前探测技术、水情水患预测技术和水情动态监测技术;“绕避原则”就是对可能造成水害的区域留设防隔水煤岩柱的技术。

防治体系包括“改造原则”、“降势原则”、“适应原则”、“隔离原则”和“排水原则”五个方面。

------其中“改造原则”就是对有底板突水危险的区域加固或改造底板,对涌水水源进行帷幕截流,防止地表水进入井巷,对渗漏的河流沟谷进行充填、铺底、改道等技术;“降势原则”就是对带压开采域打放水孔进行疏水降压,减小水害影响和工作面涌水量的技术;“适应原则”就是改变采掘方法,减小对隔水层的破坏;“隔离原则”就是在控制部位施工防水闸门、防水闸墙,对水害进行有效控制技术;“排水原则”就是完善井上下各级排水系统,加强排水工作。

- 8 -

27、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括: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各矿井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提交普查报告。

28、探放老空水时需要注意什么?

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探放水孔应当钻入老空水体,并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当钻孔接近老空时,预计可能发生瓦斯或者其它有害气体涌出的,应当设有瓦斯检查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者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应当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处理。

29、矿井遇突(涌)水点时,水文地质观测包括哪些内容?

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记录出水层位、岩性、厚度,记录出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和含砂量等,观测附近的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和水位的变化,并分析突水原因。

30、当井巷穿过含水层时,井下水文地质观测应做的工作有哪些? 详细描述其产状、厚度、岩性、构造、裂隙或者岩溶的发育与充填情况,详细描述揭露点的位置及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和水温等,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31、工作面排水系统能力是如何要求的?

井下工作必须设置防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要大于工作面预测最大涌水量的2倍。

32、西山煤电集团公司防治水“十五条红线”规定具体内容有哪些? (1)专用探放水设备、探放水队伍、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2)必须制定年度地测防治水工作计划、带压开采防治水措施、汛期防治水措施以及防治水制度并严格执行;

(3)掘进工作面施工前必须进行超前探测设计,采掘工作面施工必须有地

- 9 -

质说明书、防治水安全评价、地质及水情水患预报,大型贯通必须有贯通设计;

(4)严格落实超前探测闭合管理规定,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不连续、对物探异常区不进行钻探验证、资源整合矿井超前物探和钻探不连续不得施工;

(5)超前钻探施工与设计要一致,严禁钻孔验收资料弄虚作假; (6)采掘工作面影响范围内积水没有探放完时严禁顶水作业; (7)严格落实探放水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8)出现透水征兆或相邻矿井发生水害事故时必须及时停产撤人,受洪水影响的矿井在暴雨和洪水期间必须停产撤人;

(9)严禁采掘各类保护煤柱,严禁越层越界开采行为; (10)各级排水系统不完善严禁进行采掘生产;

(11)重大水害和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前必须制定专项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12)防治水、地质灾害、小煤窑隐患排查必须符合规定,严禁弄虚作假; (13)受小窑老空水、奥灰水等严重影响的采空区必须构筑防水闸墙,并严格管理;

(14)井巷工程和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必须真实、全面填图; (15)严禁谎报、瞒报地测防治水事故 33、探放水施工前对现场如何验收?

探放水施工之前矿井要组织地测、机电、通风、安监、调度、采区等部门对钻场支护、通风系统、通讯系统、供水供电、排水系统等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34、山西焦煤关于加强“有掘必探、有采必探”七条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矿井在采掘作业前,必须采用物探、钻探、化探等相结合的手段查清工作面及周边的含水层(体)、采空区积水情况、 构造及其导水性,严禁水害未查清而进行采掘作业。

(2)采掘工作面超前探测前,必须编制“有掘必探、有采必探”设计并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设计中要有物探、钻探内容,煤层厚度大于3米时要实行“长探加短探”,严禁未探强行施工。

(3)工作面探测点附近必须悬挂有掘必探牌板,牌板内容要 与设计一致,

- 10 -

必须标明允许掘进距离、物探异常区、钻探揭露的异常现象等,严禁牌板内容欠缺、弄虚作假。

(4)超前钻探必须使用专用探水钻机,作业现场必须保证一面一机,严禁使用非专用探放水设备进行探放水作业。

(5)钻孔在巷道两帮及工作面迎头要留有痕迹,每次钻探结 束后要有相关人员现场签字验收,严禁出现钻探空白区。

(6)物探、钻探及探放水结束后,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进行 专题安全评价,严禁隐患未消除而盲目作业。

(7)必须建立探放水工程专用图纸,图纸要明确标注物探及钻探相关参数、涌水情况、物探异常区及验证情况等相关内容, 严禁图纸与实际不符。

- 11 -

三、矿井透水征兆及避水灾措施

1、采掘工作面透水征兆有哪些?

(1)煤层发潮、发暗。由于水的入渗、浸泡,使得煤层潮湿、光泽暗淡。采掘破煤时煤尘变小、甚至出现煤糊的现象(煤层长期受水浸泡),如剥离表面一层,里面仍如此,说明附近有积水。

(2)工作面围岩出现“挂汗”。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透过煤岩体的裂隙而在煤岩壁上凝结成水珠的现象,顶板挂汗多呈尖形水珠。

(3)工作面温度降低,煤壁发凉。工作面接近水体时,温度会骤然下降,空气变冷,人进入后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4)煤壁“挂红”。当积水中有含铁的氧化物时,煤壁上所挂的汗呈暗红色,“挂红”一般是接近老窑水的征兆。

(5)发出水叫声。高压水体的水在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煤壁摩擦会发出“嘶嘶”声响,属于险情征兆。说明距水体已经很近,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

(6)出现雾气。工作面进风气温较高时,从煤岩壁中渗出的积水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这是因为积水区常有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逸散出来。

(8)遇顶板来压(表现为掉渣、开裂、支护变形等)、片帮、底鼓、煤岩体中出现岩爆声,围岩淋水由小变大、甚至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

(9)打钻时孔底变软、出现流水、喷水、喷气(采空区局部封存有瓦斯造成)、煤层中出现煤爆声等现象(出现此类现象时严禁拔出钻杆),说明接近透水区。

(10)涌水的气味、味道和颜色发生变化(一般含水层水无色无味或乳白色;小窑水或采空积水发黄、发涩;奥灰水突水前多发生涌水一段时间清,一段时间发浑的现象;水色黄、水味甜、含细砂,是冲积层水或地表水特征)。

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当采掘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时,如何处置? 答:《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当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

- 12 -

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3、老空水透水征兆主要有哪些?

老空水由于所开采煤层埋深浅、多开采上组煤、主要受降水及地表水补给、积存时间长、水压一般不大的特点,因此采掘工作面透水征兆一般是:围岩有淋滴水,甚至有压力水流(涌水通道畅通或很接近水体时)、出水发黄、水质发涩、有臭味、出水点或水流经过的地段呈现红褐色(挂红)、煤层发潮发暗、钻孔或炮眼有渗水等。

4、老空水水质特点是什么?

老空水水质特点:PH值一般为3至6的酸性水;水质一般呈硫酸根--钾·钠型水;受煤中黄铁矿影响含铁、锰离子多;与地表水水力联系密切时氯离子含量大;开采下组煤的老空水,钙、镁离子含量高。

5、奥灰水突水主要有哪些预兆?

奥灰水由于有水压大、埋深大、一般不与煤系地层有水力联系、主要受降水及地表水补给的特点,因此采掘工作面透水征兆一般是:巷道发生持续的底鼓变形、压力增大、围岩裂隙逐渐增多、裂隙出现涌水、矿压有变化时涌水时清时浑、涌水稳定、补给量充分,一般无臭味等现象,径流条件不好的水中有的含硫化氢气体,受矿压和构造影响在采空区或掘进工作面后部有时会发生滞后突水。

6、奥灰水水质特点是什么?

奥灰水水质特点:PH值一般为7至9的弱碱性水;水质一般呈重碳酸根·硫酸根·氯根--钙·镁·钾·钠型水;永久硬度大;深层奥灰水有时含大量硫化氢气体。

7、什么叫避水灾路线?

在井下发生重大水灾事故时每个人都能由工作地点通过各种巷道撤到安全地点,每个矿井对各个作业场所、各个岗位的人员规定的最畅通、最近便、最有把握的撤出路线就是避水灾路线。

8、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如何进行避灾自救? (1)自身安全防护

①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水流,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和其他安全地点。来不及躲避时,可抓紧顶梁、立柱和

- 13 -

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或冲走。

②如是老空透水,所在地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可能会增高,现场人员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在未确定空气成分时,禁止摘掉自救器。

(2)迅速汇报

透水现场及附近人员脱离危险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涌水大小、现场被困人员情况等,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同时向下部水平及可能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撤离警报。

(3)积极妥善地组织现场抢救

①突水初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在现场领导和老工人的组织带领下,利用现场的人力和物力,迅速进行抢救工作。如突水点周围围岩坚硬、涌水量不大,可组织力量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尽快堵住出水点。钻孔施工过程中出水时不得拔出钻杆。

②在水源情况不明,涌水凶猛、顶帮松散的情况下,绝不可强行封堵出水口,以免引起大面积突水,扩大灾情。

③对于受伤的矿工,应迅速抢救搬运到安全地点,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4)现场组织撤离

①撤离前,应设法将撤退的路线和目的地汇报矿调度室。

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迅速撤往突水地点以上的水平,尽量避免进入突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③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的物料撞伤。

④当迷失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离。 ⑤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

⑥如果是竖井,人员需从梯子间上下时,应保持好秩序,不得争夺,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

⑦撤退中如遇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要尽快寻找其他安全撤退通道。在唯一出口被告堵塞时,应组织好灾区避灾,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

(5)避灾自救

- 14 -

①选择合适地点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避灾,并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迫不得已时,可爬上巷道顶部较高空间等待营救。

②在避灾期间,遇险人员要保持良好精神心理状态,情绪稳定,自信乐观。要作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均应静卧,以减小体力和空气消耗,只打开一盏矿灯。

③避灾时,要用敲击管道的方法有规律地发出呼救信号。

④被困期间要根据长期避险的原则分配食物;断绝食物后,要努力克制自己,不嚼食杂物充饥,需要饮用水时,就近选择巷道中安装的供水施救装置或选择巷道清澈的涌水,并用棉衣等过滤后饮用。

⑤被困期间,若出现空气中氧气不足时,要立即打开就近的压风自救装置,防止发生人员窒息。

⑥避险期间不可采取潜水、游泳等盲目的逃生方法。 ⑦发觉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遇险人员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 9、哪些重大水患情况下必须停产撤人? (1)工作面出现明显透水征兆时必须停产撤人。 (2)受地表水威胁的矿井,大到暴雨时必须停产撤人。 (3)相邻矿发生水害事故时必须停产撤人。

(4)工作面涌量增大,排水系统能力明显不足时必须停产撤人。 (5)影响到生产区域的排水系统失效时必须停产撤人。 (6)其它影响安全生产涌水情况。

10、发现透水征兆后,停产撤人指挥权是如何规定的?

《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现场发现水情的作业人员,应当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报告有关突水地点及水情,并通知周围有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或升井。

山西焦煤规定,出现透水征兆、危急水情时,现场跟班队长、安全员或跟班管理干部有权立即组织现场作业人员撤退并及时报告矿调度。

11、矿井水害应急救援演练有何规定?

《煤矿防治水规定》第115条要求:矿井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每年进行1次避水灾演练。新开工工作面开工前要进行水害应急演练,熟悉避水灾路线。

- 15 -

矿井水害应急救援演练必须提前编制预案,于每年雨季前进行,演练结束后必须对演练效果、取得成果、存在问题等进行评估总结,编制评估报告。

12、班安全评估中地测防治水内容主要有哪些?

班安全评估中必须有地测防治水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工作面排水系统是否完善;工作面是否有透水征兆;激光指向仪是否正确指向;工作面过构造措施是否落实情况;超前探测是否实施。

13、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中重大水患指的是什么?

重大水患是指工作面出现挂红、挂汗、出现压力水流、底鼓片帮等透水征兆;受洪水影响的矿井下大到暴雨期间、沟谷行洪期间;相邻矿井出现重大水害事故,可能危及本矿;风井等工业场地出现地质灾害可能影响矿井通风系统;工作面探放水时与之相连通的巷道低于探水点及含水体水位标高以下的场所和人员等。

- 16 -

四、典型水害事故案例 (一)地表水事故案例

1、官地矿“8.4洪灾”地表洪水淹井事故

事情经过:

1996年8月4日,太原西山地区普降特大暴雨,连续下雨半月之久,24小时降雨量110mm,8月4日13点15分官地矿周边的神底沟、风峪沟山洪暴发,神底沟、风峪沟沟内小窑开采堆积的矸石和煤把泄洪通道堵塞,致使洪水水位升高,抬高洪水水位标高高于周边小煤窑井口标高,洪水灌入周边小窑,通过小窑与官地矿井下南北大巷贯通点溃入官地矿,致使矿井被淹。造成井下33人遇难,全矿停产一个月。

经验教训:

(1)应定期对周边煤矿的采掘、充水情况进行调查收集,对已封堵关闭小窑井口、煤层露头、采空区要定期巡查,汛期加密。

(2)各矿在汛期前对工业广场、各主要沟谷的排洪系统进行清淤,在汛期要防止高陡边坡滑塌堵塞排洪系统,加强对排洪涵洞的管控,编制矿井汛期防治水措施,保证矿井安全度汛;严禁将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段,以免冲到工业场地和建筑物附近或者淤塞河道、沟渠。

(3)矿井应当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明确启动标准、指挥部门、联络人员、撤人程序等。当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应当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经确认隐患完全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2、斜沟煤矿23113工作面避免地表洪水灌井案例

斜沟煤矿23113工作面位于矿井21采区最东部,靠近13号煤层露头,西磁窑沟穿过工作面中北部,沟谷出露基岩,沟底最薄盖山厚度20米。23113工作面原设计走向长3243米,采长242.2米,工作面平均煤厚15.19米,采用综采放顶煤回采。依据相关规程及经验公式,该工作面回采后,冒落带高度39-105米,导水裂隙带高度180-305米。

事情经过:

2013年2月28日,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下发斜沟煤矿内部明电《关于斜

- 17 -

沟煤矿23113工作面越过西磁窑河流进行采掘活动存在灌井重大安全隐患的通知》,要求立即停止23113皮带巷掘进工作,重新设计停采线位置,留设西磁窑河段保护煤柱。根据集团公司要求,斜沟矿及时调整工作面设计,缩短工作面至1040米,避开西磁窑沟回采。工作面回采后,地表沉降达10余米,地表开裂严重,由于避开了西磁窑沟,避免了地表洪水灌井事故的发生。

经验教训:

(1)深刻吸取相邻马圐圙煤矿2007年2月23日因西磁窑沟洪水灌井而关闭的事故教训,在矿井东部煤层浅埋薄基岩区开采,留设地表沟谷保护煤柱,避免地表洪水灌井。

(2)矿井工作面设计必须经过地测部门会审,提出防治水意见和措施。 (3)矿井在遇到比较重大的防治水问题,应向上级部门反映,寻求技术上指导和把关。

3、山东省华源矿业有限公司洪水淹井事故

2007年8月17日,山东省华源矿业有限公司发生洪水淹井事故,死亡172人,与其相邻的名公煤矿也被洪水淹没,致使9人遇难。

事情经过:

16日至17日,山东新泰市连续两天集中强降雨,由于强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流经华源矿区的柴汶河水位暴涨漫过河岸,最终冲开65m的决口,冲入岸外低洼处。在洪水强烈的冲刷作用下,形成三个集中溃水点溃入井下导致淹井。由于溃水流量大、速度快,水流湍急,增加了华源矿业井下撤人难度,最终584人安全升井,172人遇难。

经验教训:

(1)暴雨期间井下停产撤人不及时。华源矿业发现井下透水后,没有及时做出人员一次性撤离升井的决定,而是分三次下达撤人命令。延误了部分人员的最佳撤离时机。

(2)开采防隔水煤柱、超层越界开采。与华源矿业公司同一井田内还有9个小煤矿,其中6个生产,3个已报废,各矿井之间基本上都相互沟通,超层越界开采非常严重。报废矿井废弃井筒未填实封死,成为洪水溃入井下的主要通道。 (二)小煤窑采空积水透水事故案例

- 18 -

1、西曲矿28201切眼与陆通矿打通突水事故

事情经过:

28201工作面位于西曲矿最东边,其切眼外侧为原陆通矿小窑破坏区。2004年西曲矿在施工28201切眼时未进行超前探测,在工作面淋水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仍然未引起矿方重视,未组织探放水施工。致使工作面与陆通矿采空积水区打通,淹没工作面100多米,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经验教训:

(1)加强对井田内和周边已关闭矿井采空区积水情况的调查和核实,并准确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充水性图等图纸上。

(2)严格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规定。工作面存在的水害隐患未彻底消除前,不得进行采掘作业。

(3)加强工作面涌水情况观测,发现水情隐患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矿领导,威胁解除后方可施工。

2、官地矿南四采区七尺回风巷小窑出水事故

2009年9月9日凌晨5:40左右,回收2队职工罗建斌在皮带头清理浮煤,突然听到有异常的流水声,经查看,发现西七口密闭往外处流水,经地测科勘察,出水点位于南四采区七尺回风巷距16405工作面西五联络巷往里70米处右帮小窑破坏区。小窑受地表降雨补给总水量不断增加,由于小窑水压力大冲破煤壁,造成巷道被淹,未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安全生产。

事故原因:

官地矿井周边备受小煤窑侵蚀,各类保安煤柱频遭到破坏,甚至与大矿打通,再加之2008年前后关闭矿井,长时间无排水,积水量增多。乃至与大矿七尺风道接壤的煤壁破损,造成透水。另外大矿巡查人员长时间巡查风道见少量渗水,未引起高度重视。

经验教训:

(1)加强对周边小窑开采情况调查,及时留设防隔水煤柱。

(2)对关闭的小煤矿井口重新实施商砼灌浆封堵,封闭长度不少于30米。地面对南华沟、风峪沟、魔沟铺设人工河床,减少地表水渗漏。

(3)井下与小窑贯通处必须构筑防水闸墙并留设泄水管,定期对井下各类

- 19 -

防水闸墙进行巡查。

3、同煤集团姜家湾煤矿“4.19”透水事故

事故经过:

2015年4月19日18时50分,同煤集团姜家湾煤矿综采一队8446工作面从采空区涌出大量积水,将8446工作面局部及其相邻区域局部淹没,24人被困井下。姜家湾煤矿为生产矿井,年产90万吨,属于资源整合煤矿。现综采一队开采的8446工作面上部14m为原小煤窑开采过的7号煤层采空区,存在大量采空积水。开采前对上部7号煤层施工了20多个探放水钻孔,其中3个打通采空区,疏放积水13000多m3。切眼施工的钻孔均打在实体煤里,误认为上部积水已疏放完。当工作面回采约40余米时,老顶垮塌,导致上部采空区积水瞬间下泄,淹没采煤工作面及相邻下部两个掘进工作面。预计透水总量10400多m3。

事故原因:

小窑采空积水情况不清,该矿误认为8446工作面上部7号煤采空积水已疏放完,便组织人员开始回采。老顶垮落后导致上部剩余采空积水瞬时下泄,淹没工作面。

经验教训:

(1)矿方应调查、收集和核实井田内和周边已关闭矿井的采空区积水情况,并准确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充水性图等图纸上。

(2)严格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规定。工作面存在的水害隐患为彻底消除前,不得进行采掘作业。 (三)大矿采空积水事故案例

1、镇城底矿18108工作面上组煤采空区出水事故

事故原因:

18108工作面回采8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4.55m。工作面上覆为12308工作面采空积水区,层间距约89m,预测采空区内积水量为17598m3。矿方认为层间距较大,所以18108工作面回采前未对上组煤采空积水进行探放。2002年9月27日工作面回采至初次放顶时上覆12308工作面采空积水溃入工作面。致使工作面被淹没。

经验教训:

- 20 -

(1)对层间距较大的上覆采空积水,在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制定专门探放水设计提前探放,以消除水患。

(2)工作面生产前必须完善排水系统。施工队组应配备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两倍的排水设施及管路,提前做好排水工作。 2、西铭矿48209工作面上组煤采空区出水事故

事故原因:

48209工作面回采8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4.20m。工作面上覆为33209工作面采空积水区,层间距约73m,预测采空区内积水量约为16000m3。回采前于2008年8月施工了4个探放水钻孔对上覆采空积水进行了探放,12月发现钻孔已不流水,未对钻孔进行疏通就误认为上覆积水已疏放完。2008年12月工作面回采中从采空区涌出大量积水,涌水量约50m3/h,工作面因排水能力不足致使工作面被淹没,影响生产10天。

经验教训:

(1)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对上覆采空积水进行提前探放,并对探水孔进行疏通确认,确保积水完全疏放以后方可回采。

(2)回采前必须完善排水系统,其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放水期间的涌水量。 (四)奥灰水出水事故案例

1、马兰矿18306工作面陷落柱导通奥灰水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马兰矿18306工作面开采石炭系8号煤,平均煤厚4.10米,切眼长度194米,煤层倾角3~4°。2009年2月5日9点工作面在回采至距停采线4米时,在91#架揭露一顶部有空洞的陷落柱,陷落柱长轴×短轴为7.5×4米,空洞高约1米,空洞上部尚有2.30米的8#煤,煤体裂隙充填方解石晶体,陷落柱柱壁、充填物表面及接触处发育钟乳状方解石晶体,柱体胶结松散,有涌水及瓦斯、硫化氢异常涌出现象,经测量涌水量约10m3/h,空洞中瓦斯浓度大于10%,硫化氢浓度达300ppm。陷落柱所处位置8号煤底板标高+891米,奥灰静水位标高+900米。连续采取4个水样进行化验对比,陷落柱处涌水由煤系地层HCO3- K.Na型水逐渐向奥灰HCO3.SO4- Ca.Mg型水转变,确定涌水水源为奥陶系岩溶水。

- 21 -

事故原因:

该陷落柱位于18306工作面停采线附近,坑透未发现有异常,钻探也未揭露,最终造成陷落柱出水。

经验教训:

(1)带压开采工作面应加强对隐伏导水构造的探测力度,制定可靠的安全防治措施,并严格执行。

(2)带压开采工作面回采前必须采用2种对水体敏感的物探手段进行探测。 (3)回采前必须完善排水系统,其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2、河北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梧桐庄矿“7·27”淹井事故

事故经过:

2014年7月25日7时26分,综采一区182306工作面77号支架后尾梁处出水,防治水中心安排人员到现场调查后确定为底板出水,水量55m3/h,水温31℃。21时50分,工作面涌水量增至70m3/h;7月26日0时42分,涌水量增至100m3/h;2时30分,突然增大到200m3/h;11时27分,涌水量达到600m3/h。

182306工作面出水后,峰峰集团与梧桐庄矿启动两级应急预案,组织182306工作面及其下部正在安装的182302工作面人员升井。7月26日15时20分,涌水量突增,瞬间进入一采区泵房,涌水量超出一采区泵房的排水能力1000m3/h。15时26分,组织停产撤人,除中央泵房留守部分人员外,其他人员全部升井。7月27日4时53分,涌水进入井底大巷,估测涌水量超过10000m3/h。4时56分,两套排水系统水泵全部启动。8时40分,在大巷估测涌水量11264m3/h。11时,中央泵房进水。11时15分,撤出井下开泵人员,卧泵停止排水。11时35分,井下所有人员全部安全升井。矿井被淹没。

事故原因:

(1)182306工作面推采位置后方煤层底板存在隐伏导水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综合作用下,诱发该工作面底板小断层与隐伏导水陷落柱沟通,承压水突破底板隔水层形成集中突水通道,发生奥灰水滞后突水,突水量超过矿井最大排水能力,导致淹井。

(2)182306工作面瞬变电磁勘探设计存在缺陷,探测施工时未按设计进行,未能达到探查目的。瞬变电磁法勘探设计探测角度不符合工作面煤层倾角变化大

- 22 -

的实际情况,且在上巷施工有效探测深度浅;施工时改变了探测方向,且未施工上下两巷朝底板方向探测。

经验教训:

(1)要进一步加大对采煤工作面富水异常区及隐伏导水构造的探查力度。 (2)研究、探索适合本矿实际情况的水害综合探查方法,规范探查设计,严格按设计施工。

(五)探放水钻孔出水事故案例

1、官地矿28408工作面南七顺槽探放水钻孔出水事故

事故原因:

2004年7月,官地矿28408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发现侧帮淋水增大,经分析水源为相邻28406工作面采空区积水,安排钻探队疏放工作面侧方采空水,错误估计了采空区水量水压,打钻过程中安装了套管,但是未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钻孔出水量控制不住,工作面内排水泵、排水管路排水能力小于出水量,致使巷道被淹。

经验教训:

(1)钻孔内水压大于1.5MPa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制定孔口管和煤壁突然鼓出的安全措施。

(2)探放水作业前必须完善钻场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能力满足要求。探放水应从高水位到低水位依次探放。

2、西山临汾公司登富康矿13104工作面进风顺槽出水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登富康矿13104工作面进风顺槽施工接近原古县岳阳镇(已关闭矿井)煤矿。根据原有资料调查分析,原古县岳阳镇煤矿存在越界开采现象,越界距离约为100米左右,矿井关闭后老空区积存大量老空水,预计积水量82000m3。2012年9月13104轨道顺槽掘进工作面掘进至开口位置前416米处,在进行超前钻探时,钻孔施工32米与采空区打透,由于探水钻孔密集,且相互交叉,套管失效,加之随意对探放水孔进行扩孔,钻孔涌水量无法控制,导致工作面顺槽被淹,矿井停产10天。

经验教训:

- 23 -

(1)钻探前,加强资料分析,准确预计积水量,积水范围,钻探人员必须了解钻探设计目的和任务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2)完善探放水钻场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能力满足要求。

(3)合理编制探放水设计,减少无效钻孔,施工中杜绝钻孔交叉,孔口管安装要牢固。

3、屯兰矿18208轨道巷探放水钻孔出水造成水淹巷道的事故

事故经过:

屯兰矿18208工作面位于南二下组煤右翼,该工作面布置在黄达煤矿老空区的下部,工作面回采面临着上部老空区积水的威胁。根据资料分析,上部老空积水面积约15823m2,积水量约4.2万m3,积水标高850-905米,放水点顶板标高784m,最大承受水压1.21Mpa。

2014年3月8日开始在18208轨道巷施工探放水钻孔对上部黄达煤矿采空积水进行探放。4月16日施工K6号钻孔时该孔倾角发生偏移,钻孔打入2号煤实体中,未放出积水。决定继续补打K7号孔,于是拔出钻杆,钻机不动,调整倾角为+56°,施工K7号放水孔。现场拔钻67根,由于K6号放水孔倾角较大,达+59°,钻机夹持器距顶板仅400mm,钻头在闸阀内,无法调整倾角,卸下闸阀后,用麻布片将K6号放水孔封堵,未做其他防止出水措施。钻机调整至+56°后,未安装孔口阀门,随后当班人员关闭钻机电源,钻机打至零位,于21点左右离开工作现场,坐21:30人车升井。21:40分打钻二队值班人员接到工人汇报放水孔出水,水量较大,该孔预计出水量约130—150m3/h。打钻二队值班人员随即向矿调度汇报。22:30分左右相关人员到达现场,18208轨道顺槽水仓处2台37KW水泵已被淹没。4月20日8:00皮带顺槽开口向里880米—970米处积水,最深处1.8米左右,行人无法通过。轨道顺槽开口向里750米—960米处积水,最深处2米左右,行人无法通过。

事故原因:

(1)地测科钻探人员卸下孔口阀门,拆除孔内钻杆后未及时安装孔口阀门,是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采区未能按探放水设计及18208轨道顺槽排水系统设计要求完善6寸排水管路系统。事故发生后,水泵不能及时安装到位,导致20、21日排水进展

- 24 -

缓慢,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经验教训:

(1)探放水钻孔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从高水位到低水位,必须安装孔口套管。

(2)探放水作业前必须完善钻场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能力满足要求。 (六)地质事故案例

1、马兰矿北三采区轨道上山巷道穿层事故

事故原因:

1999年马兰矿北三采区轨道上山正常施工,期间漏编一条5.7米正断层,造成4#、4上煤层与2#、3#煤对接,由于2号煤与4号煤煤岩层结构相近,顶底板岩性均为泥岩,施工段已锚喷,开工后误将2#煤编录为4#煤,工程揭露02#煤后发现编录错误,后打开喷浆层补编了5.7米断层。事故造成多施工岩巷30米,运输系统环节增多。

经验教训:

(1)在日常地质工作中应及时掌握煤系地层煤岩性特征。 (2)对穿层巷道要按规程要求及时进行编录。

(3)特别要注意遇构造变化时的煤岩层变化,并加以必要的钻探验证。 2、官地矿22604副巷巷道穿层事故

事故原因:

2006年1月官地矿掘进二队在掘进22606工作面副巷时,工作面沿二号煤顶板掘进,在13号点前13米处揭露Z6-21陷落柱,巷道共计施工110米陷落柱,施工队伍按照+6度掘进,穿越该陷落柱以后,直接见煤,由于2号煤与3号煤煤岩层结构相近,顶底板岩性均为砂岩,地测人员凭借煤层顶底板及日常经验,判断为2号煤层,继续掘进过程中发现异常后进行了钻探验证,实为3号煤层。

经验教训:

(1)在日常地质工作中应及时掌握煤系地层煤岩性特征。 (2)过构造时地质技术人员多到现场观测分析实际资料。 (3)当标志层判断不清时,及时打钻验证。

- 25 -

(七)测量事故案例

1、杜儿坪矿北三盘区高程偏差贯通事故

2004年5月杜儿坪矿掘进一队施工北三十八尺皮带巷联络巷,按设计与北三九尺轨道巷贯通后,贯通点高程上下偏差2米。

事故原因:

把巷道开口标定所用的起算数据(高程)抄错2米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开口标定方向时,只对水平角和边长进行检查,没有对高程进行检查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有关人员未对开口标定数据进行审核是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

经验教训:

(1)抄录起算数据时,必须由两人独立进行,并对所有数据对算。 (2)巷道开口时,严格按照《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必须对标定时所用的起算点进行检查。

(3)有关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对设计图和各种测量资料数据认真审核。 2、屯兰矿10511工作面提前贯通测量事故

事故原因:

2007年2月屯兰矿在10511轨道巷开口标定中线时用错导线点引起计算错误,致使巷道未能按照设计方位掘进,偏离设计方位1°。南五02#煤进风下山选取导线点时未充分考虑巷道内后续堆砌的设备杂物,导致无法架设仪器进行复测。后续工作没有严格按照《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对上次所测水平角及距离进行检查或者向后检查重新测设导线至10511轨道巷。计算所采用的均为假方位,计算剩余贯通距离时采用的坐标全部为虚假坐标,而被贯通巷道10511皮带巷严格按照设计掘进,导致10511轨道巷到位后通过切眼与皮带巷贯通时提前24米贯通。

经验教训:

(1)煤矿井下施测导线时,现场转角至少有两名以上测量人员进行检核对算;

(2)升井后内业计算时务必两人正副本独立检核对算,特别加强对井下原始记录本上的水平角、倾角及距离全部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核对算。 3、杜儿坪矿南十盘区漏顶事故。

- 26 -

2008年10月30日杜儿坪矿掘进六队施工72101副巷联络巷横穿由新南十轨道巷开口,与南十皮带巷贯通后衔接安排施工南十皮带延伸,后临时决定施工72101副巷开口,由于时间仓促漏发巷道立交警报,致使施工16米时与南翼总回风巷层间距仅剩1.4米,与南翼总回风巷漏通。

事故原因:

(1)工程临时变更未对立交巷道及时核对层间距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未及时发出立交警报通知有关单位采取措施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设计图纸下来后未把所需注意事项提前标定于图上是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

经验教训:

(1)必须对相互交叉巷道空间关系进行逐一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当掘进巷道从巷道回采工作面和危险区域上方下方或附近通过,其间距小于巷道高度或宽度4倍时,必须向有关单位发放立交警报。

(3)设计图纸下来后必须把注意事项标注于设计图上。

(4)生产设计部门需提前发放开工通知单,严格执行安全联系制度。 4、屯兰矿瓦斯抽放管道井泥浆将巷帮挤垮事故

事故经过:

屯兰矿瓦斯抽放管道井由西山钻探二公司于2009年施工,瓦斯抽放管道井地面位置在屯兰矿地面矸石山附近、井下位置在12202工作面轨道巷,钻孔钻至351m—353m处时因钻孔位置距轨道巷左帮较近且钻孔下方还有一临时水仓,钻孔内水压大,将巷帮挤垮造成钻孔泥浆溃入12202工作面轨道巷,所幸未造成人员伤害。

事故原因:

(1)钻探二公司在瓦斯抽放管道井钻孔设计时地质资料收集不全面。 (2)由于岩石软硬不均匀钻探实际操作过快。

(3)屯兰矿未及时将钻孔下方临时水仓填绘上图,导致瓦斯抽放管道井设计施工位置不合理。

经验教训:

(1)所有井下硐室必须及时填绘到采掘工程平面图等图纸上。

- 27 -

(2)地面钻孔在设计时地质资料要尽可能收集全面,设计要充分考虑孔斜的影响,对钻孔井下的具体位置进行实地勘查。 (八)开采沉陷及地质灾害事故案例

1、马兰矿10216工作面地表采空塌陷造成一村庄房屋裂缝事故

事故原因:

1998年,马兰矿10216工作面设计后,没有进行地表踏勘,只是沿用1987年地形地质资料,认为没有重要建筑物。回采前也没有进行地面踏勘。回采后,工作面侧上方新建房屋产生裂缝。后进行了加固处理。

经验教训:

(1)工作面设计、采掘前对地表进行调查,查清地表建筑物情况。 (2)工作面上方的地表村庄建筑物没有搬迁完不允许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2、屯兰矿22120工作面回采后地表厂房产生裂缝

事故原因:

2011年屯兰矿22120工作面回采前,集团公司以文件的形式通知古交市政府,属于屯兰矿采掘范围内地表禁止修建任何厂房和房屋住宅。古交市政府还是批准在屯兰矿采掘范围内地表修建了洗煤厂和硅铁厂,22120工作面回采前未进行地表调查,当工作面回采至洗煤厂下方时导致洗煤厂房屋产生裂缝。

经验教训:

(1)在工作面设计、回采前和回采过程中必须对地面进行巡查和监管。 (2)对违法建筑要及时发放违法建筑通知书,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当地政府进行协调解决。

3、杜儿坪矿72907工作面上方梅洞沟村村民住房墙体产生裂缝

事故原因:

2012年9月,杜儿坪矿72907工作面上方梅洞沟村在没有搬迁情况下,工作面就开始回采到梅洞沟村下方。造成地表村民住房墙体产生裂缝,导致矿综采三队停产三个月。

经验教训:

(1)工作面上方的地表村庄建筑物没有按照合同要求拆除验收前,村庄保护煤柱内不允许进行任何采掘活动,否则造成的不良后果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 28 -

(2)生产科安排衔接时要充分考虑村庄压煤情况,不能安排压煤村庄未搬迁完的回采工作面。

(3)地质科要加快搬迁工作进展,防止村庄压煤影响正常生产。 4、义城煤业35kv变电站施工期间山体滑坡事故

事故原因:

2012年7月义城煤业开始在原镇义小煤窑采空区施工35kv变电站,期间在平整场地时发生山体滑坡。导致拟建场地被迫搬迁,原施工工程报废。

事故原因:

工程设计时未考虑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环境,施工前也未进行拟建场地地质灾害评估

经验教训:

(1)设计过程中应详细掌握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前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拟建场地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

(2)加强对矿井范围内地表巡查和地质灾害监测,对存在的隐患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在工程设计时避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

- 29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y9w.html

微信扫码分享

《防治水应知应会知识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