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更新时间:2023-04-15 13:5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第一章蛋白质
1.两性离子:指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上含有等量的正负两种电荷,又称兼性离子或偶极离子。
2.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与其它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机体又必需,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的氨基酸。
3、氨基酸的等电点: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与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 值,用符号pI表示。
4.稀有氨基酸:指存在于蛋白质中的20 种常见氨基酸以外的其它罕见氨基酸,它们就是正常氨基酸的衍生物。
5.非蛋白质氨基酸:指不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而以游离状态与结合状态存在于生
物体的各种组织与细胞的氨基酸。
6.构型:指在立体异构体中不对称碳原子上相连的各原子或取代基团的空间排
布。构型的转变伴随着共价键的断裂与重新形成。
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8.构象:指有机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的空间排布。一种构象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与重新形成。构象改变不会改变分子的光学活性。
9.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中的局部区域内,多肽链沿一定方向盘绕与折叠的方式。
10.结构域:指蛋白质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成几个相对独
立的近似球形的组装体。
1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蛋白质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次级键卷曲折叠
成特定的球状分子结构的构象。
12.氢键:指蛋白质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次级键卷曲折叠成特定的球状
分子结构的构象。
1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多亚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以适
当方式聚合所呈现的三维结构。
14.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的基团之间的静电引力,也称为静电键或盐键。
15.超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
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16.疏水键: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一种弱的、非共价的相互作用。如蛋白质分子中的疏水侧链避开水相而相互聚集而形成的作用力。
17.范德华力:中性原子之间通过瞬间静电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弱的分子间的力。
当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为它们的范德华半径之与时,范德华力最强。
18.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浓度中性盐(如硫酸氨),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
19.盐溶: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20.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
现象。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遭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但其一级结构不发生改变。
21.蛋白质的复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蛋白质分子恢复其原有的天然构象并
恢复生物活性的现象。
22.蛋白质的沉淀作用:在外界因素影响下,蛋白质分子失去水化膜或被中与其所
带电荷,导致溶解度降低从而使蛋白质变得不稳定而沉淀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
淀作用。
23.凝胶电泳:以凝胶为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分离蛋白质或核酸等分子的分离纯化
技术。
24.层析:按照在移动相(可以就是气体或液体)与固定相(可以就是液体或固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将混合成分分开的技术。
25、透析(dialysis)就是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如: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就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与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第二章核酸
1、单核苷酸(mononucleotide):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单核苷酸。
2、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s):单核苷酸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3、不对称比率(dissymmetry ratio):不同生物的碱基组成由很大的差异,这可用不对称比率(A+T)/(G+C)示。
4、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或C…G)与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5、反密码子(anticodon):在tRNA 链上有三个特定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由这些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 链上的密码子。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
6、顺反子(cistron):基因功能的单位;一段染色体,它就是一种多肽链的密码;一种结构基因。
7、核酸的变性、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 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 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 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与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这个DNA 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
8、退火(annealing):当将双股链呈分散状态的DNA 溶液缓慢冷却时,它们可以发生
不同程度的重新结合而形成双链螺旋结构,这现象称为“退火”。
9、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当DNA 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 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10、减色效应(hypo chromic effect):DNA 在260nm 处的光密度比在DNA 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 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与小得多(约少35%~40%), 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11、噬菌体(phage):一种病毒,它可破坏细菌,并在其中繁殖。也叫细菌的病毒。
12、发夹结构(hairpin structure):RNA 就是单链线形分子,只有局部区域为双链结构。这些结构就是由于RNA 单链分子通过自身回折使得互补的碱基对相遇,形成氢键结合而成的,称为发夹结构。
13、 DNA 的熔解温度(Tm 值):引起DNA 发生“熔解”的温度变化范围只不过几度,这个温度变化范围的中点称为熔解温度(Tm)。
14、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不同的DNA 片段之间,DNA 片段与RNA 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称
为分子杂交。
15、环化核苷酸(cyclic nucleotide):单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3’-OH 及5’-OH形成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称为环化核苷酸。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第三章酶与辅酶
1.米氏常数(Km 值):用Km 值表示,就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Km 值就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M 或mM)。米氏常数就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与酶浓度的影响。
2.底物专一性:酶的专一性就是指酶对底物及其催化反应的严格选择性。通常酶
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反应,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程度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可分为三种类型: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
3.辅基:酶的辅因子或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与酶或蛋白质结合得非常紧密,用透析法不能除去。
4.单体酶: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称为单体酶,它们不能解离为更小的单位。分子量为13,000——35,000。
5.寡聚酶:有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称为寡聚酶。寡聚酶中的亚基可以就是相
同的,也可以就是不同的。亚基间以非共价键结合,容易为酸碱,高浓度的盐或其它的变性剂分离。寡聚酶的分子量从35 000 到几百万。
6.多酶体系:由几个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称为多酶体系。多酶复合体有利于
细胞中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同时便于机体对酶的调控。多酶复合体的分子量都在几百万以上。
7.激活剂:凡就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激活剂,其中大部分就是离子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8.抑制剂:能使酶的必需基团或酶活性部位中的基团的化学性质改变而降低酶的
催化活性甚至使酶的催化活性完全丧失的物质。
9.变构酶:或称别构酶,就是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的催化活性受其三维结构中的构象变化的调节。
10.同工酶:就是指有机体内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11.诱导酶(induced enzyme):就是指当细胞中加入特定诱导物后诱导产生的酶,它的含量在诱导物存在下显著增高,这种诱导物往往就是该酶底物的类似物或底
物本身。
12.酶原:酶的无活性前体,通常在有限度的蛋白质水解作用后,转变为具有活性的酶。
13.酶的比活力:比活力就是指每毫克蛋白质所具有的活力单位数,可以用下式表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示:
活力单位数比活力= 蛋白质量(mg)
14.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15、竞争性抑制作用(competitive inhibition):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以逆转的
一种酶抑制类型。一个竞争性抑制剂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配体竞争同一个蛋白质
的结合部位。这种抑制使得Km增大,而Vmax不变。如磺胺药就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
竞争性抑制剂,进而减少菌体内四氢叶酸的合成,
15.非竞争性抑制作用(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抑制剂不仅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以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Vmax 变小,但Km不变。
16.反竞争性抑制作用(uncompetitive inhibition):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
物结合,而不与游离酶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使得
Vmax,Km都变小,但Vmax/Km比值不变。
第四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1. 生物氧化: 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
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与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Cellular oxidation)。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CO2;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CO2 与H2O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 转变成ATP。
2.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电子在逐步的
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3. 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
随ADP 磷酸化生成ATP 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就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TP 的主要方式。
4、磷氧比: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 磷酸化生成ATP。经此过程消耗一个原子的氧所要消耗的无机磷
酸的分子数(也就是生成ATP 的分子数)称为磷氧比值(P/O)。如NADH 的磷氧比值就是3,FADH2 的磷氧比值就是2。
5. 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
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TP。如在糖酵解(EMP)的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后产生的1,3-二磷酸甘油酸,在磷酸甘油激酶催化下形成ATP 的反应,以及在2-磷酸甘油酸脱水后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催化形成ATP 的反应均属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另外,
在三羧酸环(TCA)中,也有一步反应属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如α-酮戊二酸经氧化脱羧后生成高能化合物琥珀酰~CoA,其高能硫酯键在琥珀酰CoA 合成酶的催化下转移给GDP 生成GTP。然后在核苷二磷酸激酶作用下,GTP 又将末端的高能磷酸根转给ADP 生成ATP。
6.能荷:能荷就是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的一种数量上的衡量,能荷大小可以说明生物体
中ATP-ADP-AMP 系统的能量状态。
能荷=[ATP]+12 [ADP][ATP]+[ADP]+[AMP]
第五章糖代谢
1.糖异生Gluconeogenesis: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2.Q 酶:Q 酶就是参与支链淀粉合成的酶。功能就是在直链淀粉分子上催化合成(α-1,6)糖苷键,形成支链淀粉。
3.乳酸循环乳:酸循环就是指肌肉缺氧时产生大量乳酸,大部分经血液运到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肝糖原或葡萄糖补充血糖,血糖可再被肌肉利用,这样形成的循环称乳酸循环。
4.发酵:厌氧有机体把糖酵解生成NADH 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后的产物乙醛,使之生成乙醇的过程称之为酒精发酵。如果将氢交给病酮酸丙生成乳酸则叫乳酸发酵。
5.变构调节:变构调节就是指某些调节物能与酶的调节部位结合使酶分子的构象
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称酶的变构调节。
6.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rthway):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
生成丙酮酸的阶段,就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
7.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与二氧化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碳的过程。就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8.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9.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10.D-酶:一种糖苷转移酶,作用于α-1,4 糖苷键,将一个麦芽多糖的片段转移到葡萄糖、麦芽糖或其它多糖上。
11.糖核苷酸: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的化合物,就是双糖与多糖合成中单糖的活化形式与供体。
第六章脂类代谢
1.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就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2、α-氧化:α-氧化作用就是以具有3-18碳原子的游离脂肪酸作为底物,有分子氧间接参与,经脂肪酸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由α碳原子开始氧化,氧化产物就是D-α-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3、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就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与β碳原子之间断裂,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 与比原来少 2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4、脂肪酸ω-氧化:ω-氧化就是C
5、C
6、C10、C12脂肪酸在远离羧基的烷基末端碳原子被氧化成羟基,再进一步氧化而成为羧基,生成α,ω-二羧酸的过程。
5、乙醛酸循环:一种被修改的柠檬酸循环,在其异柠檬酸与苹果酸之间反应顺序有改变,以及乙酸就是用作能量与中间物的一个来源。某些植物与微生物体内有
此循环,她需要二分子乙酰辅酶A的参与;并导致一分子琥珀酸的合成。
6、柠檬酸穿梭:就就是线粒体内的乙酰CoA 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然后经内膜上的三羧酸载体运至胞液中,在柠檬酸裂解酶催化下,需消耗ATP 将柠檬酸裂解回草酰乙酸与,后者就可用于脂肪酸合成,而草酰乙酸经还原后再氧化脱羧成丙酮酸,丙酮酸经内膜载体运回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
乙酸,这样就可又一次参与转运乙酰CoA 的循环。
7.乙酰CoA 羧化酶系:大肠杆菌乙酰CoA 羧化酶含生物素羧化酶、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与转羧基酶三种组份,它们共同作用催化乙酰CoA 的羧化反应,生成丙二酸单酰-CoA。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8.脂肪酸合酶系统:脂肪酸合酶系统包括酰基载体蛋白(ACP)与 6 种酶,它们分别就是:乙酰转酰酶;丙二酸单酰转酰酶;β-酮脂酰ACP 合成酶;β-酮脂酰ACP 还原酶;β-羟;脂酰ACP 脱水酶;烯脂酰ACP 还原酶。
9、酮体(Ketonebodies):由于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很不完全而致体内出现脂肪酸的
中间氧化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就是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此三者统称为酮体。
第八章含氮化合物代谢
1.蛋白酶:以称肽链内切酶(Endopeptidase),作用于多肽链内部的肽键,生成较原来含氨基酸数少的肽段,不同来源的蛋白酶水解专一性不同。
2.肽酶:只作用于多肽链的末端,根据专一性不同,可在多肽的N-端或C-端水解下氨基酸,如氨肽酶、羧肽酶、二肽酶等。
3.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正常人摄入的氮与排出氮达到平衡时的状态,反应正常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
4.生物固氮:利用微生物中固氮酶的作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大气中的氮还原
为氨的过程(N2 + 3H2→ 2 NH3)。
5.硝酸还原作用:在硝酸还原酶与亚硝酸还原酶的催化下,将硝态氮转变成氨态
氮的过程,植物体内硝酸还原作用主要在叶与根进行。
6.氨的同化:由生物固氮与硝酸还原作用产生的氨,进入生物体后被转变为含氮
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7.转氨作用: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把一种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α-酮酸上,形成另一种氨基酸。
8.尿素循环:尿素循环也称鸟氨酸循环,就是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转变成
尿素的过程,有解除氨毒害的作用。
9.生糖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能转变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乙、琥珀酰辅酶A、延胡索酸与草酰乙酸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
10.生酮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能转变成乙酰辅酶 A 与乙酰乙酰辅酶 A 的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
11.核酸酶:作用于核酸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分解产物为寡核苷酸或核苷酸,根据作用位置不同可分为核酸外切酶与核酸内切酶。
1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作用于核酸分子内部,并对某些碱基顺序有专一性的核
酸内切酶,就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酶。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13.氨基蝶呤:对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起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化合物,与四氢叶酸结构相似,又称氨基叶酸。
14.一碳单位:仅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亚甲基(CH2=)、次甲基(CH ≡)、甲酰基(O=CH-)、亚氨甲基(HN=CH-)等,一碳单位可来源于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一碳单位的载体主要就是四氢叶酸,功能就是参与生物分子的修饰。
第九章核酸的生物合成
1.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双链DNA 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 分子由一条亲代链与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2.不对称转录:转录通常只在DNA 的任一条链上进行,这称为不对称转录。
3.逆转录(reserve transcript):Temin 与Baltimore 各自发现在RNA 肿瘤病毒中含有RNA 指导的DNA 聚合酶,才证明发生逆向转录,即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4.冈崎片段:一组短的DNA 片段,就是在DNA 复制的起始阶段产生的,随后又被连接酶连接形成较长的片段。在大肠杆菌生长期间,将细胞短时间地暴露在氚标
记的胸腺嘧啶中,就可证明冈崎片段的存在。冈崎片段的发现为DNA 复制的科恩伯格机理提供了依据。
5.复制叉:复制DNA 分子的Y 形区域。在此区域发生链的分离及新链的合成。
6.领头链:DNA 的双股链就是反向平行的,一条链就是5/→3/方向,另一条就是3/→5/方向,上述的起点处合成的领头链,沿着亲代DNA 单链的3/→5/方向(亦即新合成的DNA沿5/→3/方向)不断延长。所以领头链就是连续的。
7.随后链:已知的DNA 聚合酶不能催化DNA 链朝3/→5/方向延长,在两条亲代链起点的3/ 端一侧的DNA 链复制就是不连续的,而分为多个片段,每段就是朝5/→3/方向进行,所以随后链就是不连续的。
8.有意义链:即华森链,华森——克里格型DNA 中,在体内被转录的那股DNA 链。简写为Wstrand。
9.光复活:将受紫外线照射而引起损伤的细菌用可见光照射,大部分损伤细胞可以恢复,这种可见光引起的修复过程就就是光复活作用。
10.重组修复:这个过程就是先进行复制,再进行修复,复制时,子代DNA 链损伤的对应部位出现缺口,这可通过分子重组从完整的母链上,将一段相应的多核苷酸片段移至子链的缺口处,然后再合成一段多核昔酸键来填补母链的缺口,这个过程称为重组修复。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11.内含子:真核生物的mRNA 前体中,除了贮存遗传序列外,还存在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
12.外显子:真核生物的mRNA 前体中,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
13.基因载体:外源DNA 片段(目的基因)要进入受体细胞,必须有一个适当的运
载工具将带入细胞内,并载着外源DNA 一起进行复制与表达,这种运载工具称为
载体。
14.质粒:就是一种在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单元,一般由环形双链DNA 构成,其大小从1—200Kb。
15、中心法则(genetic central dogma),就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就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与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就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第十一章代谢调节
1、诱导酶:由于诱导物的存在,使原来关闭的基因开放,从而引起某些酶的合成
数量明显增加,这样的酶称为诱导酶
2、标兵酶:在多酶促系列反应中,受控制的部位通常就是系列反应开头的酶,这个酶一般就是变构酶,也称标兵酶。
3、操纵子:在转录水平上控制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包括启动子(P)、操纵基因(O)与在功能上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
4、衰减子:位于结构基因上游前导区调节基因表达的功能单位,前导区转录的前导RNA通过构象变化终止或减弱转录。
5、阻遏物:由调节基因产生的一种变构蛋白,当它与操纵基因结合时,能够抑制转录的进行。
6、辅阻遏物:能够与失活的阻碣蛋白结合,并恢复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能力
的物质。辅阻遏物一般就是酶反应的产物。
7、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由调节基因产生的一种cAMP 受体蛋白,当它与cAMP 结合时被激活,并结合到启动子上促进转录进行。就是一种正调节作用。
8、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 焦磷酸裂解产生环腺苷酸(cAMP)的酶。
9、共价修饰:某种小分子基团可以共价结合到被修饰酶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引起酶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分子构象变化,从而调节代谢的方向与速度。
10、级联系统:在连锁代谢反应中一个酶被激活后,连续地发生其它酶被激活,导致原始调节信号的逐级放大,这样的连锁代谢反应系统称为级联系统。
11、反馈抑制:在代谢反应中,反应产物对反应过程中起作用的酶产生的抑制作用。
12、交叉调节:代谢产物不仅对本身的反应过程有反馈抑制作用,而且可以控制另一代谢物在不同途径中的合成。
13、前馈激活:在反应序列中,前身物质对后面的酶起激活作用,使反应向前进行。
14、钙调蛋白: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酶蛋白与钙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调解酶的活性。如磷酸化酶激酶就是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密码子(codon):存在于信使RNA 中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顺序,就是蛋白质合成中某一特定氨基酸的密码单位。密码子确定哪一种氨基酸叁入蛋白质多肽链的
特定位置上;共有64 个密码子,其中61 个就是氨基酸的密码,3 个就是作为终止密码子。
2.同义密码子(synonym codon):为同一种氨基酸编码的几个密码子之一,例如密码子UUU 与UUC 二者都为苯丙氨酸编码。
3.反密码子(anticodon):在转移RNA 反密码子环中的三个核苷酸的序列,在蛋白质合成中通过互补的碱基配对,这部分结合到信使RNA 的特殊密码上。
4.变偶假说(Wobble hypothesis):克里克为解释tRNA 分子如何去识别不止一个密码子而提出的一种假说。据此假说,反密码子的前两个碱基(3ˊ端)按照碱基配对的一般规律与密码子的前两个(5ˊ端)碱基配对,然而tRNA 反密码子中的第三个碱基,在与密码子上3ˊ端的碱基形成氢键时,则可有某种程度的变动,使其有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碱基配对。
5.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一种突变,其结果为导致核酸的核苷酸顺
序之间的正常关系发生改变。移码突变就是由删去或插入一个核苷酸的点突变构
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突变点以前的密码子并不改变,并将决定正确的氨基酸顺序;但突变点以后的所有密码子都将改变。且将决定错误的氨基酸顺序。
6.氨基酸同功受体(isoacceptor):每一个氨基酸可以有多过一个tRNA 作为运载工具,这些tRNA 称为该氨基酸同功受体。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7.反义RNA(antisense RNA):具有互补序列的RNA。反义RNA 可以通过互补序列与特定的mRNA 相结合,结合位置包括mRNA 结合核糖体的序列(SD 序列)与起始密码子AUG,从而抑制mRNA 的翻译。又称干扰mRNA 的互补RNA。
8. 信号肽(signal peptide): 信号肽假说认为,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在翻译时首先合成的就是N 末端带有疏水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它被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识别并与之相结合。信号肽经由膜中蛋白质形成的孔道到达内质网内腔,随即被位于腔表面的信号肽酶水解,由于它的引导,新生的多肽就能够通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最终被分泌到胞外。翻译结束后,核糖体亚基解聚、孔道消失,内质网膜又恢复原先的脂双层结构。
9、简并密码(degenerate codon):或称同义密码子(synonym codon),为同一种氨基酸编码几个密码子之一,例如密码子UUU 与UUC 二者都为苯丙氨酸编码。
10、核糖体(ribosome): 核糖体就是很多亚细胞核蛋白颗粒中的一个,由大约等量的RNA与蛋白质所组成,就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每个核糖核蛋白体在
外形上近似圆形,直径约为20nm。由两个不相同的亚基组成,这两个亚基通过镁离子与其它非共价键地结合在一起。已证实有四类核糖核蛋白体(细菌、植物、动物与线粒体)它们以其单体的、亚单位的与核糖核蛋白体RNA 的沉降系数相区别。细菌核蛋白体含有约50 个不同的蛋白质分子与 3 个不同的RNA 分子。小的亚单位含有约20个蛋白质分子与 1 个RNA分子。大的亚单位含有约30 个蛋白质分子与2 个RNA 分子。核蛋白体有两个结合转移RNA 的部位(部位与部位),并且也能附上信使RNA,简写为Rb。
11.多核糖体(polysome):在信使核糖核酸链上附着两个或更多的核糖体。
12.氨酰基部位(aminoacyl site):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进入的氨酰-tRNA结合在核蛋白体上的部位。
13.肽酰基部位(peptidy site):指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当下一个氨酰基转移RNA接到核糖核蛋白体的氨基部位时,肽酰tRNA所在核蛋白体上的结合点。
14.肽基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蛋白质合成中的一种酶。它能催化正在增长的多肽链与下一个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在细菌中此酶就是50S 核糖核蛋白体亚单位中的蛋白质之一。
15.氨酰-tRNA 合成酶(amino acy-tRNA synthetase):催化氨基酸激活的偶联反应的酶,先就是一种氨基酸连接到AMP 生成一种氨酰腺苷酸,然后连接到转移RNA 分子生成氨酰-tRNA 分子。
16.蛋白质折叠(protein folding):蛋白质的三维构象,称为蛋白质的折叠。就是由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所决定的。不同的蛋白质有不同的氨基酸顺序,也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就各自按照一定的方式折叠而成该蛋白质独有的天然构象。这个蛋白质折叠就是
在自然条件下自发进行的,在生物体内条件下,它就是在热力学上最稳定的形式。
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面延长,一面自发地折叠成其本身独有的构象。当肽链终止
延长并从核糖体上脱落时,它也就折叠成天然的三维结构。
17.核蛋白体循环(polyribosome):就是指已活化的氨基酸由tRNA转运到核蛋白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18.锌指(zine finger):就是调控转录的蛋白质因子中与DNA 结合的一种基元,它由大约30 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与锌螯合形成的指形结构,锌以4 个配位键与肽链的Cys或His 残基结合,指形突起的肽段含12-13 个氨基酸残基,指形突起嵌入DNA 的大沟中,由指形突起或其附近的某些氨基酸侧链与DNA 的碱基结合而实现蛋白质与DNA 的结合。
19.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这就是真核生物转录调控蛋白与蛋白质及与
DNA 结合的基元之一。两个蛋白质分子近处 C 端肽段各自形成两性α-螺旋,α-螺旋的肽段每隔7 个氨基酸残基出现一个亮氨酸残基,两个α-螺旋的疏水面互
相靠拢,两排亮氨酸残基疏水侧链排列成拉链状形成疏水键使蛋白质结合成二聚
体,α-螺旋的上游富含碱性氨基酸(Arg 、Lys)肽段借Arg 、Lys 侧链基团与DNA 的碱基互相结合而实现蛋白质与DNA 的特异结合。
20.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真核生物DNA 的转录启动子与增强子
等序列,合称顺式作用元件。
21.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调控转录的各种蛋白质因子总称反式
作用因子。
22.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这种蛋白质基元由两个两性α—螺旋通过一个肽段连结形成螺旋—环—螺旋结构,两个蛋白质通过两性螺旋的疏水面互相
结合,与DNA 的结合则依靠此基元附近的碱性氨基酸侧链基团与DNA 的碱基结合而实现。
同化作用:就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异化作用: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自身的组成物质发生分解,同时放出能量,这个过程叫做异化作用。
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与能量的
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就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正在阅读: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04-15
凸轮机构自测题05-07
教案《变量与函数》 - 图文06-29
电站锅炉原理离线作业3答案12-25
中国履行POPs公约国家实施计划编制进入最后冲刺阶段08-06
《四环节教学法》操作解读(A)07-09
2013宏观经济学练习一05-05
中层管理人员的六项修炼05-12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生物化学
- 名词解释
- 大全
- 2022年中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单项选择精讲十七、宾语从句
- 足浴店员工规章制度
- 2022年春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高中英语导学案与练习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 新人教版必修5
- 管道、管件制作焊接工艺
- 部编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2课时参与民主生活同步训练
- 2022年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851毛中特考
- (风险管理)律师事务所业务管理中的利益冲突风险防范
- 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 新编阿拉伯语第二册第八课 老师给学生地信
- 仪器分析练习题07参考答案
-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 国内外著名机床厂简介(全面)
- 九年级思想品德200道问答题
-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题(一)练习试卷
- 化学平衡计算(带答案)
- 桥梁涵洞总体设计原则及相关规定
- 探矿权出资合作协议(法人型)
- 设备基础专项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