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兴隆庄矿3460Mt新井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更新时间:2023-04-29 20: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8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 兴隆庄矿3.0Mt 新井设计

目录

1 矿区概况与井田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矿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2井田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井田境界与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井田境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矿井工业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矿井可采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矿井工作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井田开拓............................................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井田开拓的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矿井的基本巷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煤层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带区车场选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带区主要硐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采煤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采煤工艺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回采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井下运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7.2带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大巷运输设备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8矿井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主、副井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9矿井通风及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带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全矿井巷通风阻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10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1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井概况

1.1.1、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兴隆庄煤矿位于山东省兖州市城南偏东,距兖州市约8km。自矿井建设以来,井田范围经历了多次变动,目前井田范围为42个拐点顺序圈定,具体范围为:北以滋阳断层为界;东与东滩矿为界;东南以A-XB点连线与鲍店煤矿为界;西部以铺子断层与杨村煤矿为界;西北至17煤露头。井田平面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走向长约13.1km,倾斜宽约6.8km,面积57.6948km2。

区内津铺铁路贯穿。西北侧有新(乡)兖(州)铁路及日东高速通过;由兖州市向东有兖(州)—石(臼港)铁路;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图1-1)。

4

图1-1 兴隆庄煤矿交通位置图

1.1.2、地形特点

区内为第四系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坡度极为平缓。地面标高变化于+52m~+44m之间,井口附近地势较高,工业广场标高为+49.20m。

1.1.3、工农业生产和原料及电力供应

矿区内工业以煤炭为主,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间杂有果园、桑园、菜园和苗圃等。

本矿井建设期间,所需要建设材料,除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需由国家计划供应外,其它砖、石、砂等土产材料,均由当地供应,满足建设需要。

矿区已建有110Kv罗广区域变电所,向本矿井供电的两回35Kv输电线路已建成送电。

1.1.4、矿区气候条件

本区为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大陆与海洋间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据兖州气象站1959~2003年的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4.1°C。多年平均气温最低月为1

5

月份,平均气温-2°C,最高气温为7月份,平均气温29°C,最高达40°C以上。日最高气温40.7°C (1960年6月12日),日最低气温-19°C(1964年2月17日)。

年平均降雨量712.7mm,年最小降雨量347.90mm(1988年),最大降雨量1179.3mm(1964年)。最大月降雨量506.3mm(1995年8月)。雨季多集中在7~8月,有时延至9月,其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5%。年平均蒸发量1884.8mm,最大蒸发量多在4~7月,约占全年蒸发量的45%。风向频率多为南及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73ms,极端最大风速24ms(1965年3月15日),最大风速的风向多为偏北风。结冰期由11月至翌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0.45m,最大积雪厚度0.19m。

1.1.5、自然地震

兖州市的地震烈度为7度。据《中国地质资料年表》记载,本区地震活动性不强。但本区无感地震频发。

1.2 井田地质特征

兴隆庄井田位于兖州煤田东北隅,属全隐蔽井田。北部以滋阳断层为界,南邻鲍店井田,东接东滩井田,西靠杨村井田,西北以兖州城安全煤柱接上组煤层露头为界。

1.2.1地质特征

兖州煤田为一轴向北东、向东倾伏的不对称向斜。兴隆庄煤矿位于兖州向斜的北翼,为一走向北东~北西,倾向南北~北东,倾角2°~14°的单斜构造。主要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煤系和煤层沉积稳定,为华北型含煤岩系,无岩浆侵入,平均厚度310 m,全部为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井田地层综合柱状图见图1-2。

6

7

。1.2.2构造特征

井田位于兖州向斜的北翼。为一倾向南东至北东,倾角2.3~14.3°,一般为4°~8°,走向北东至北北西的单斜构造,煤层地质构造整体比较简单,但有的采区比较复杂,局部不能开采。

1.2.3煤层特征

井田含煤地层共含有26层煤,总厚度27.88 m。其中稳定可采的有3、4、16上、17三层煤,局部可采的2煤、6煤以及暂不可采的10下、15上层煤,可采煤层总厚度13.14 m,约占煤层总厚的73.5 %。而第三层煤和第四层煤全区稳定,平均厚度均为10.5m,占可采煤层总厚的63 %,是矿井的主采煤层。设计时只考虑3煤和4煤。

1.2.4煤质特征

本区煤质稳定,各层煤的主要指标变化很小,均为中变质程度的气煤。山西组煤层(第2、3层煤)属低硫中灰中等可选至易选煤,是良好的炼焦配煤或动力用煤;太原群煤层(第6~16、17层煤)属中灰富硫至高硫的易选煤,不宜单独作炼焦配煤,为动力用煤。见图1-2井田地层综合柱状、

1.2.5开采技术条件

1)地温

据钻孔测定:非煤系地层地温梯度较小,一般为每百米1.6 ℃;煤系地层地温梯度相应增高,一般为每百米2.7 ℃;综合平均梯度每百米2.44 ℃。通常-650 m以上层段的地温不超过31 ℃;-650~-750 m层段的地温为31~37 ℃。

2)瓦斯、煤尘及自然发火

根据地质资料,本矿井第3、4、16、17层煤都属于氮气带,沼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很底,均小于10 m3t,属低瓦斯矿井。可采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尘爆炸指数一般为37 %~42 %。各煤层都有自燃发火倾向,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

2井田境界和储量

2.1井田境界

2.1.1井田划分的依据

在煤田划分为井田时,要保证各井田有合理的尺寸和境界,使煤田各部分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煤田范围划分为井田的原则有:

1、井田范围内的储量,煤层赋存情况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

8

2、保证井田有合理尺寸;

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划分,如地质构造(断层)等;

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号相邻矿井间的关系。

2.1.2井田范围

兴隆庄煤矿位于山东省兖州市城南偏东,距兖州市约8km。自矿井建设以来,井田范围经历了多次变动,目前井田范围为42个拐点顺序圈定,具体范围为:北以滋阳断层为界;东与东滩矿为界;东南以A-XB点连线与鲍店煤矿为界;西部以铺子断层与杨村煤矿为界;西北至17煤露头。井田平面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走向长约13.1km,倾斜宽约6.8km,面积57.6948km2。。

2.1.3煤层最小可采厚度

该井田煤层倾角小于18°,各煤层经洗选后均能达到炼焦用煤要求,根据《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规定,确定煤层的最小可采厚度为0.70 m。

2.2矿井工业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是指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与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可供利用的可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矿井工业储量一般即A+B+C级储量。

井田范围内全区可采煤层为3煤一层煤。3煤平均厚度为8.28m。

矿井的工业储量根据经纬网网格法来计算。经过计算,得出井田范围内有146个经纬网格.煤层平均倾角8°。每个经纬网方格的面积为S=5003500=250000m2,煤的容重取1.35 tm3。矿井工业储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Z g = N3S3M3γcosα(2—1)

式中Z g——矿井工业储量,万t;

S ——每个经纬网方格的面积,m2;

N——煤层部分面积,m2;

M——煤层平均厚度;

γ——煤的平均容重,tm3;

9

α——煤层平均倾角,°。

则矿井的工业储量为:

Z g = N3S3M3γcosα

=250000314638.2831.35cos8°

=41199.3335万t

根据兴隆庄矿地质勘探资料,矿井各级储量具体情况见表2—1。

表2—1 矿井工业储量表(单位:万t)

(其中,百分比为该级储量与其对应工业储量的比率。)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井田范围内A+B级储量占工业储量的78.8%,大于40%;

井田内A级储量占水平工业储量的48.6%,大于40%。

根据《矿井设计指南》中关于矿井井型与矿井设计的高级储量比例之规定,本矿井的储量符合煤炭设计规范的要求。

2.3 矿井可采储量

2.3.1各类永久煤柱的计算

1、各类永久煤柱留设宽度及其依据

各类永久煤柱包括津浦铁路煤柱、工业广场煤柱、西风井煤柱、矿井边界煤柱、断层煤柱。具体留设如下:

(1)铁路煤柱

津浦铁路煤柱

按照原煤炭工业部[79]煤半字第270号文批复“关于印发山东省东滩矿井初

10

步设计审查意见的通知”,确定津浦铁路煤柱保护等级为Ⅰ级,保护煤柱围护带宽度为20m。设计留设岩层移动角为:第四系35°,上侏罗红层55°,煤系地层75°。由于京沪铁路基本上垂直煤层走向方向,所以铁路两侧岩层走向移动角可认为近似相等。根据垂直剖面法作图,如图2—2所示。

图2—2 津浦铁路保护煤柱剖面图

由此算得的铁路一侧煤柱宽度为:

b=95.57tan35°+350.26tan55°+383.14tan75°

=136.4881+245.2547+102.6621

=484.4049(m)

根据兴隆庄矿现场生产经验,取b=500m,以保证津浦铁路大动脉的安全。

则津浦铁路煤柱总宽度为:

B=50032+60=1060(m)

(2)工业广场保护煤柱

根据《关于煤矿设计规范中若干条文修改的决定(试行)》之规定:井型在240万ta及以上,占地面积指标为1.0公顷10万t。据此,确定工业广场占地面积为24公顷,工业广场的形状为长方形,长600m,宽400m。又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之规定,工业广场属二级保护,其围护带宽度为15m。因此,加上

11

12

围护带,工业广场需要保护的尺寸为:长3宽=6303430=270900m 2。

根据垂直剖面法作图,如图2—4所示。

1317

图2—4 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剖面图

由作图法可得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尺寸为: AD=1370.5922m ;BC=1424.1821m ;。 (3)风井保护煤柱

根据垂直剖面法作图,如图2—5所示。

1317

图2—5 西风井保护煤柱剖面图

由作图法可得保护西风井煤柱尺寸为:

AD=720.9039m;BC=731.6219m;。

(4)矿井边界煤柱:在矿井周围边界内侧各留20m,作为与其他矿井之隔离煤柱(国建设字[1979]207号文批准)。如以断层为边界时,按断层煤柱留设。

(5)日荷高速公路煤柱:以道路红线为起点,向两侧各留20m的围护带,然后第四系按35°,基岩按75°的移动角斜且至各可采煤层,作为高速公路煤柱。(6)断层煤柱

根据兴隆庄矿井现场生产经验,断层按性质、落差大小及其对煤层破坏程度,断层煤柱留设如下:

断层按其落差大小不同,落差>50m的断层,两侧各留50m的煤柱;落差>20m ~ ≤50m的断层,两侧各留30m煤柱;落差>10m ~ ≤20m的断层,两侧各留20m 煤柱;落差<10m的断层不留设断层煤柱。

2、各类永久煤柱损失的计算方法

各类永久煤柱损失的计算公式如下:

P=S3M3γcosα(2—2)式中P——永久煤柱损失煤量,万t;

S——煤柱的面积,m2;

M——煤层平均厚度;

γ——煤的平均容重,tm3;

α——煤层平均倾角,°。

1、各类永久煤柱损失的计算结果

各类煤柱不可避免会有重叠,当各类煤柱相互重叠时,应根据优先级不同,其储量应算入优先级较高的煤柱之中。例如,津浦铁路煤柱与工业广场煤柱相重叠部分,其储量应算入铁路煤柱;矿井边界煤柱与断层煤柱重叠部分,其储量应算入矿井边界煤柱,其余类推。计算结果见表2—2。

13

表2—2 各类永久煤柱损失煤量计算结果表(单位:万t)

2.3.2矿井可采储量的计算

矿井可采储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Z K =(Z g–P)C(2—3)式中Z K——矿井可采储量,万t;

Z g——矿井工业储量,万t;

P——永久煤柱损失煤量,万t;

C——采区采出率。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规定,3煤采出率取0.75,计算结果见表2—3。

表2—3 矿井可采储量汇总表(单位:万t)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1 矿井工作制度

3.1.1矿井年工作日数的确定

按照《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按年工作日300天

14

15 计算。所以,本矿井设计年工作日数为300天。

3.1.2矿井工作制度的确定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采用“四六”工作制,即三班采煤,一班准备,每班净工作时间为6个小时。

3.1.3矿井每昼夜净提升小时数的确定

按照《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矿井每昼夜净提升时间14小时。这样充分考虑了矿井的富裕系数,防止矿井因提升能力不足而影响矿井的增产或改扩建。因此本矿设计每昼夜净提升时间为14小时。

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2.1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由于兴隆庄矿井田范围大,煤炭储量丰富,地质构造较简单,煤层生产能力大,开采技术条件好,应建设大型矿井,初步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为240万t 年。

3.2.2矿井服务年限的核算

矿井服务年限的计算公式为:

T=K

A Z k ? (3—1) 式中 T ——矿井的服务年限,a ;

Z k ——矿井的可采储量,万t ; K ——矿井储量备用系数,取K =1.4;

A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 。

由第二章计算结果可知:矿井可采储量为23390.5064万t ,则矿井服务年限为

T=4

.124023390.5064?= 69.6a ?60a 以上结果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规定。

经过矿井服务年限的核算,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之规定,因此最终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为240万ta。

4井田开拓

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4.1.1井筒形式及数目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井筒的形式有立井、斜井和平峒三种。斜井适用于井田内煤层埋藏不深,表土层不厚,水文地质情况简单,井筒不需要特殊法施工的缓斜和倾斜煤层。平峒适用于地形条件合适,煤层赋存较高的山岭、丘陵或沟谷地区,且便于布置工业场地和引进铁路,上山部分的储量大致能满足同类井型水平服务年限要求。综合兴隆庄煤矿的实际情况:(1)表土层较厚,平均为95.57m,且风化严重;(2)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地面标高平均为+50m 左右,煤层埋藏较深,距地面垂深在300~500m之间。因此,斜井及平峒均不适用于兴隆庄矿。

由于立井开拓的适应性较强,一般不受煤层倾角、厚度、瓦斯、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采深相同的条件下,立井的井筒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对辅助提升特别有利;井筒的断面大,可满足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需风量的的要求,且阻力小,对深井更为有利;当表土层为富含水的冲积层或流沙层时,立井井筒比斜井容易施工;对地质构造和煤层产状均特别复杂的井田,能兼顾井田浅部和深部不同产状的煤层。因此,综合以上因素并结合兴隆庄矿的实际情况,确定井筒的形式为立井。

本矿井采用一对立井开拓:主立井采用箕斗提煤;副立井采用罐笼提升矸石,升降人员、设备、材料,且兼作进风井。副井安装梯子间,作为一个安全出口。考虑到兴隆庄井田范围较大,矿井通风方式经过比较后确定为两翼对角式通风(具体比较情况见第九章),在井田西翼和东翼各掘一个风井,即西风井和东风井,每个风井均安装梯子间,作为回风井并兼作安全出口。

4.1.2井筒位置的确定

井筒是井下与地面出入的咽喉,是全矿井的枢纽。井筒位置的选择对于建井期限、基本建设投资、矿井劳动生产率以及吨煤生产成本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井筒位置一定要合理选择。

选择井筒位置时要考虑以下主要原则:

1、有利于井下合理开采

(1)井筒沿井田走向的有利位置

16

当井田形状比较规则而储量分布均匀时,井筒沿井田走向的有利位置应在井田的中央;当井田储量分布不均匀时,井筒应布置在井田储量的中央,以形成两翼储量比较均衡的双翼井田,可使沿井田走向的井下运输工作量最小,通风网络较短,通风阻力小。应尽量避免井筒偏于一侧,造成单翼开采的不利局面。

(2)井筒沿煤层倾向的有利位置

在倾向上井筒宜布置在中偏上的位置,同时考虑到减少煤损,尽量让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圈住一些影响生产的地质构造和断层。

2、有利于矿井初期开采

选择井筒位置要与选择初期开采区密切结合起来,尽可能使井筒靠近浅部初期开采块段,以减少初期井下开拓巷道工程量,节省投资和缩短建井期。

3、尽量不压煤或少压煤

确定井筒位置,要充分考虑少留井筒和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做到不压煤或少压煤。为了保证矿井投产后的可靠性,在确定井筒位置时,要使地面工业场地尽量不压首采区煤层。

4、有利于掘进与维护

(1)为使井筒的开掘和使用安全可靠,减少其掘进的困难及便于维护,应使井筒通过的岩层及表土层具有较好的水文、围岩和地质条件。

(2)为加快掘进的速度,减少掘进费用,井筒应尽可能不通过或少通过流沙层、较厚的冲积层及较大的含水层。

(3)为便于井筒的掘进和维护,井筒不应设在受地质破坏比较剧烈的地带及受采动影响的地区。

(4)井筒位置还应使井底车场有较好的围岩条件,便于大容积硐室的掘进和维护。

5、便于布置地面工业场地

井口附近要布置主、副生产系统的建筑物及引进铁路专用线。为了便于地面系统之间互相联接,以及修筑铁路专用线与国家铁路接轨,要求地面平坦,高差不能太大,专用线短,工程量小及有良好的技术条件,应尽量避免穿过村镇居民

17

区、文物古迹保护区、陷落区或采空冒落区、洪水侵入区;要尽量少占农田、果园经济作物区,尽量避免桥涵工程,尤其是大型桥涵隧道工程。为考虑长期运输的行车安全和管理,要尽量避免与公路或其他农用道路相交,力求使接轨点位于编组站配线一侧。

另外,井口标高应高于历年的最高洪水位;还要考虑风向的影响,防止污染。总之,选择井筒位置要统筹井田全局,兼顾前期和后期、地下与地面等各方面因素。不仅要考虑有利于第一水平,还应兼顾其他水平,适当考虑井筒延伸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为了减少煤柱损失,缩短煤炭外运距离,减少运输费用,平衡井田西、东两翼的运输和通风系统,主副井布置在井田储量的中央,以形成两翼储量比较均衡的双翼井田。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在井田开采后期再设一个风井,已解决矿井通风问题。

为此,确定主井,副井,西风井,东风井具体位置见兴隆庄煤矿开拓平面图。

4.1.3 工业广场位置、形状和面积的确定

工业场地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尽量位于井田储量中心,使井下有合理的布局;

(2)占地要少,尽量做到不搬迁村庄;

(3)尽量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同时工业场地的标高要高于最高洪水位;

(4)尽量减少工业广场的压煤损失。

根据以上原则并结合本矿井的实际情况,工业广场与主副井筒位置相同,靠近铁路布置。依据《关于煤矿设计规范中若干条文修改的决定(试行)》之规定:井型在240万ta及以上,占地面积标准为1.0公顷10万t。由此确定工业广场占地面积为24公顷。工业广场形状为矩形,其尺寸为:长3宽=600m3400m=240000m2。

4.1.4开采水平数目、位置和标高的确定

兴隆庄井田范围内煤层倾角3o~12o,平均8o,为近水平煤层。全区范围内

18

可采煤层为3煤,若采用斜井延伸,由于煤层倾角太小,需要开凿的斜井太长,在技术经济上均不合理,因此决定采用立井单水平开拓。水平标高为-390m,采3煤。

4.1.5开拓方案的确定

根据第三章所核算矿井服务年限,全矿井服务年限为69.6a ,3煤储量丰富,服务年限长,为矿井主采煤层也是本设计开拓方案主要考虑对象。

1、方案的提出

由于本井田地形平坦,表土层较厚,所以采用立井开拓(主井设箕斗),并按井下运输量最小的原则确定了井筒位于井田储量的中央。为避免采用箕斗井回风时封闭井塔等困难和减少开凿风井的数目,决定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具体见第九章),风井位置见矿井开拓平面图。

因本井田瓦斯和涌水都不大,水平内采用下山开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考虑到主采煤层3#煤层为厚度8.48m的特厚煤层,布置煤层大巷及煤层上下山,巷道维护困难,维护费用高。又根据兴隆庄矿地质资料,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因此,布置煤层大巷及煤层上下山在技术和经济上均不合理,故不予考虑布置煤层大巷及煤层上下山。

为减少煤柱损失和保证大巷及上下山的维护条件,运输大巷和上下山均设于3#煤层底板下垂距15~25m的厚层砂岩内,轨道大巷亦设于3#煤层底板厚层砂岩中,与3煤垂距15~100m。其中,轨道大巷和运输大巷的方向与煤层走向大体平行,沿直线掘进。轨道大巷水平布置,只设3?的流水坡度,运输大巷随煤层起伏,坡度相应改变,但变化幅度不大,以与3#煤层保持20m左右的垂距。

井田范围内煤层倾角3o~12o,平均8o,为近水平煤层。因此,其准备方式既可以采用采区式,也可以采用带区式。

根据前述各项决定,提出三种在技术上可行的方案:

(1)方案1

津铺铁路以西块段,采用带区式准备;津铺铁路以东块段,大巷北侧采用带区式准备,大巷南侧深部采用下山开采。

19

(2)方案2

津铺铁路以西块段,采用带区式准备;津铺铁路以东块段,大巷北侧采用采区式准备,大巷南侧深部采用下山开采。

(3)方案3

津铺铁路以西块段,采用采区式准备;津铺铁路以东块段,大巷北侧采用带区式准备,大巷南侧深部采用下山开采。

2、开拓方案技术比较

方案1和方案2的区别在于津铺铁路以东块段,大巷北侧是采用带区式准备还是采区式准备。两方案相比,方案1和方案2的基建费相同,二者差别在生产费上。粗略估算表明:方案2的生产费比方案1多出10.62%,两者相差不大,需通过经济比较才能确定其优劣。

方案1和方案3的区别在于津铺铁路以西块段是采用带区式准备还是采区式准备。粗略估算表明:方案1比方案3多掘轨道大巷、运输大巷,基建费方案1比方案3多出371.32万元;而方案3的生产费比方案1多出966.48万元;总费用方案3比方案1多出10.24%,两者也相差不大,亦需通过经济比较才能确定其优劣。

表4—1 各方案粗略估算费用表

20

3、开拓方案经济比较

方案1和方案2及方案1和方案3有差别的建井工程量、生产经营工程量、基建费、生产经营费和经济比较结果,分别计算汇总于表4—2

表4—2 费用汇总表

在上述经济比较中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1)方案1和方案2在津铺铁路以西块段的带区划分方案及带区巷道布置形式相同;方案1和方案3在津铺铁路以东块段、大巷北侧的带区划分方案及带区巷道布置形式相同;三个方案在津铺铁路以东块段、大巷南侧下山开采方案相同。

(2)大巷和采区上下山的辅助运输费用均按占运输费用的20%进行估算。

(3)三个方案的车场(带区车场、采区车场)虽有差别,但基建费相差不大,故未予比较。

(4)井筒、井底车场、主石门、阶段大巷和总回风巷等均布置于坚硬的岩层中,它们的维护费用低于5.0元a·m,故比较中未对比其维护费用的差别。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xu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