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更新时间:2023-04-23 14: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我们的目的就是借助好的时机,加快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虽然总体融资环境有困难,但是总体还是好的。”徐州市城市房屋征收办公室副主任孙庆恩如是向本报记者指出,“好的时机”就是指国家进一步推进棚户区改造。

6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近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

位于江苏省最北面的徐州市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诸多的棚户区和城中村,2008年之后,徐州也全面启动“棚改”工作。

当地棚户区改造曾因“没有引发社会群体性矛盾和问题,没有发生一起进京赴省信访集访事件”而受到李克强等领导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徐州模式”。

如今,随着国家政策鼓励,当地棚户区改造已开始了二期改造,然而随着物价和房价上涨等因素,拆迁补偿标准近来年也随之增长。据初步估算,今年徐州市仅在拆迁补偿上的成本投入就达到250亿。 这些资金从何而来?据本报了解,除去政府“微薄”的财政补贴,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政府融资平台筹集而来,然而随着融资环境的恶化,巨额的资金投入成为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

当地选择了利用市场手段来吸纳资金。不过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超在本报记者采访时亦提醒,“市场在棚户区改造过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程中的运作关键是加以规范”,其表示政府的作用要在合适的领域加以体现。

记者在采访中亦发现,面对棚户区改造带来的“长远经济利益”,尽管财政压力巨大,地方政府依然对此“充满信心”。

1/3城市居住面积需改造

随着车辆驶出徐州高铁站,记者发现一路周边新建小区林立 ,多处路段正在实施改造拓宽工程,房屋拆迁和高架建设“交相辉映”。 2008年底开始,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徐州当地就完成了总量275万平方米拆迁任务、362万平方米安置任务,涉及3.4万户、11万人。 而截至2011年,当地初步完成前期40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随之启动二期工程,并将市区范围内的城中村等纳入改造范围。 在此期间,徐州曾因“拆迁11万户无一人上访”而受到李克强等国务院的批示,要求各地学习“徐州模式”的棚户区改造经验。

而这一改造速度在2013年得到加速,据本报独家获得的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徐州市已经完成200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计划全年完成500万平方米任务,是前三年任务之总和。

“现在我们所说的棚户区改造,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棚户了,基本上是自建房,大多数属于城中村。”孙庆恩向本报记者指出。 据其介绍,从今年开始,徐州市将三环以内的所有的城中村列入改造范围内,不完全统计,有近100多个行政村、自然村,总面积达到1110万平方米,相当于全市居住面积的1/3 .

如今,在徐州市,处处可以看到拆迁建设施工,俨然一个超级“大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工地”,而徐州只是国内诸多忙于棚户区改造城市的其中一个。 今年拆迁投入高达225亿元

在棚户区搬迁户改造中,徐州市按照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提出了四种棚户区改造安置方式,而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而资金量随着补偿标准的提高也越发增加。从2012年开始,徐州调整拆迁安置标准,由之前8平米/人,调整到15平米/人,这样拆迁范围就进一步扩大、拆迁投入也进一步提高。

这给当地政府带来了较大的财政压力。

庆祝楼,曾经作为徐州地标性的建筑存在了近40年,而如今它已经被拆得只剩下主体结构,已经无法想象其当年的“辉煌”,如今庆祝楼及其周边近1000户的城中村是今年徐州市主要的几个拆迁工程之一。

“6.6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现在基本完成60%。”该项目一位负责人带领本报记者走进几乎是一片废墟的工地查看。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由于拆迁补偿等问题,工程进度一再被延迟。“现在人们的要求高了,总想获得更高的补偿,周边房价才四五千,他却要七八千。”随着拆迁补偿要求的“水涨船高”,政府日益面临着巨额的资金投入。

“2013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近200万平米的拆迁任务,按照4500元/平米的拆迁补偿成本算,我们已经投入近80个亿。”孙庆恩向本报记者大致核算了拆迁投入。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按照官方公布的计划,2013年,徐州市整体的拆迁目标有将近500万平米,初步统计仅拆迁补偿投入就将达225亿元,这还不包括安置房建设及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那么如此巨资从何而来?这也是徐州在棚户区改造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据本报多方了解到,2009年,徐州启动棚户区改造时,政府方面仅能给予12亿的财政投入,对于总额高达过百亿的棚改项目,12亿的政府投入无疑是杯水车薪。

为此徐州专门成立了四家融资平台公司来运作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规模超千亿,并且两次发行地方债券,同时财政支出也对棚改进行支持,政府投入逐年增加。

“主要是推进拆迁地块出让、安置房出售、小区配套商业开发等商业性开发,从而避免棚改资金的断裂。”徐州市新盛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该公司是徐州市主要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之一。

上述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徐州市现在的政府负债率排在江苏省倒数第二,外界因此也有声音质疑,如此低的负债率与其大规模的建设投入并不相符。

“我们是花小钱办大事。很多项目走的都不是现金流,所以很难去折算整个改造项目的成本。数目确实很巨大,但是我敢保证没有窟窿。”上述负责人这样回应。

政府市场应互补促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棚户区改造的“徐州模式”,引入和发挥市场机制是其突出的经验。因为依照其他地区的棚改经验,棚户区改造资金的筹措,政府财政的专项投入和补助资金,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几乎是仅有的来源。 不过问题接踵而来,“现阶段城市中心区的棚户区都已经改造完毕,目前棚户区改造主要集中在商业开发价值较小的城市区域”,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和城镇化助理研究员徐春华说,“由于商业价值很低,利润太少,市场化的运作很难,所以资金主要还是要靠财政投入。”

“市场的本性难以保证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利益受损主体的利益表达和满足,所以市场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的运作关键是加以规范。”张超说。

徐春华则强调政府在棚户区改造引入市场机制后的监管作用,“政府应该做市场不愿意做的事情。”

“企业和市场介入棚户区改造后,因为动迁成本问题,市场往往难以保障动迁居民的利益,所以此时市场必须规范和监管市场行为。”徐春华说。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 “我們的目的就是借助好的時機,加快城市化、城鎮化的進程,雖然總體融資環境有困難,但是總體還是好的。”徐州市城市房屋征收辦公室副主任孫慶恩如是向本報記者指出,“好的時機”就是指國傢進一步推進棚戶區改造。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6月2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棚戶區改造。近日,國務院又印發瞭《關於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

位於江蘇省最北面的徐州市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瞭諸多的棚戶區和城中村,2008年之後,徐州也全面啟動“棚改”工作。

當地棚戶區改造曾因“沒有引發社會群體性矛盾和問題,沒有發生一起進京赴省信訪集訪事件”而受到李克強等領導批示,要求有關部門研究“徐州模式”。

如今,隨著國傢政策鼓勵,當地棚戶區改造已開始瞭二期改造,然而隨著物價和房價上漲等因素,拆遷補償標準近來年也隨之增長。據初步估算,今年徐州市僅在拆遷補償上的成本投入就達到250億。 這些資金從何而來?據本報瞭解,除去政府“微薄”的財政補貼,大部分資金都是通過政府融資平臺籌集而來,然而隨著融資環境的惡化,巨額的資金投入成為棚戶區改造過程中最大的困難。

當地選擇瞭利用市場手段來吸納資金。不過江蘇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超在本報記者采訪時亦提醒,“市場在棚戶區改造過程中的運作關鍵是加以規范”,其表示政府的作用要在合適的領域加以體現。

記者在采訪中亦發現,面對棚戶區改造帶來的“長遠經濟利益”,盡管財政壓力巨大,地方政府依然對此“充滿信心”。

1/3城市居住面積需改造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隨著車輛駛出徐州高鐵站,記者發現一路周邊新建小區林立 ,多處路段正在實施改造拓寬工程,房屋拆遷和高架建設“交相輝映”。 2008年底開始,在短短一年半時間內,徐州當地就完成瞭總量275萬平方米拆遷任務、362萬平方米安置任務,涉及3.4萬戶、11萬人。 而截至2011年,當地初步完成前期400多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任務,隨之啟動二期工程,並將市區范圍內的城中村等納入改造范圍。 在此期間,徐州曾因“拆遷11萬戶無一人上訪”而受到李克強等國務院的批示,要求各地學習“徐州模式”的棚戶區改造經驗。

而這一改造速度在2013年得到加速,據本報獨傢獲得的官方數據顯示,上半年,徐州市已經完成200萬平方米的拆遷任務,計劃全年完成500萬平方米任務,是前三年任務之總和。

“現在我們所說的棚戶區改造,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棚戶瞭,基本上是自建房,大多數屬於城中村。”孫慶恩向本報記者指出。 據其介紹,從今年開始,徐州市將三環以內的所有的城中村列入改造范圍內,不完全統計,有近100多個行政村、自然村,總面積達到1110萬平方米,相當於全市居住面積的1/3 .

如今,在徐州市,處處可以看到拆遷建設施工,儼然一個超級“大工地”,而徐州隻是國內諸多忙於棚戶區改造城市的其中一個。 今年拆遷投入高達225億元

在棚戶區搬遷戶改造中,徐州市按照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提出瞭四種棚戶區改造安置方式,而無論哪種方式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而資金量隨著補償標準的提高也越發增加。從2012年開始,徐州調整拆遷安置標準,由之前8平米/人,調整到15平米/人,這樣拆遷范圍就進一步擴大、拆遷投入也進一步提高。

這給當地政府帶來瞭較大的財政壓力。

慶祝樓,曾經作為徐州地標性的建築存在瞭近40年,而如今它已經被拆得隻剩下主體結構,已經無法想象其當年的“輝煌”,如今慶祝樓及其周邊近1000戶的城中村是今年徐州市主要的幾個拆遷工程之一。

“6.6萬平方米的拆遷任務,現在基本完成60%。”該項目一位負責人帶領本報記者走進幾乎是一片廢墟的工地查看。

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由於拆遷補償等問題,工程進度一再被延遲。“現在人們的要求高瞭,總想獲得更高的補償,周邊房價才四五千,他卻要七八千。”隨著拆遷補償要求的“水漲船高”,政府日益面臨著巨額的資金投入。

“2013年上半年,我們已經完成瞭近200萬平米的拆遷任務,按照4500元/平米的拆遷補償成本算,我們已經投入近80個億。”孫慶恩向本報記者大致核算瞭拆遷投入。

按照官方公佈的計劃,2013年,徐州市整體的拆遷目標有將近500萬平米,初步統計僅拆遷補償投入就將達225億元,這還不包括安置房建設及配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那麼如此巨資從何而來?這也是徐州在棚戶區改造中面臨的最大的難題。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據本報多方瞭解到,2009年,徐州啟動棚戶區改造時,政府方面僅能給予12億的財政投入,對於總額高達過百億的棚改項目,12億的政府投入無疑是杯水車薪。

為此徐州專門成立瞭四傢融資平臺公司來運作棚戶區改造項目,融資規模超千億,並且兩次發行地方債券,同時財政支出也對棚改進行支持,政府投入逐年增加。

“主要是推進拆遷地塊出讓、安置房出售、小區配套商業開發等商業性開發,從而避免棚改資金的斷裂。”徐州市新盛建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該公司是徐州市主要的政府融資平臺公司之一。

上述負責人向本報記者介紹,徐州市現在的政府負債率排在江蘇省倒數第二,外界因此也有聲音質疑,如此低的負債率與其大規模的建設投入並不相符。

“我們是花小錢辦大事。很多項目走的都不是現金流,所以很難去折算整個改造項目的成本。數目確實很巨大,但是我敢保證沒有窟窿。”上述負責人這樣回應。

政府市場應互補促棚戶區改造

棚戶區改造的“徐州模式”,引入和發揮市場機制是其突出的經驗。因為依照其他地區的棚改經驗,棚戶區改造資金的籌措,政府財政的專項投入和補助資金,以及金融機構的信貸,幾乎是僅有的來源。 不過問題接踵而來,“現階段城市中心區的棚戶區都已經改造完畢,目前棚戶區改造主要集中在商業開發價值較小的城市區域”,江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蘇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城市經濟和城鎮化助理研究員徐春華說,“由於商業價值很低,利潤太少,市場化的運作很難,所以資金主要還是要靠財政投入。”

“市場的本性難以保證棚戶區改造過程中利益受損主體的利益表達和滿足,所以市場在棚戶區改造過程中的運作關鍵是加以規范。”張超說。

徐春華則強調政府在棚戶區改造引入市場機制後的監管作用,“政府應該做市場不願意做的事情。”

“企業和市場介入棚戶區改造後,因為動遷成本問題,市場往往難以保障動遷居民的利益,所以此時市場必須規范和監管市場行為。”徐春華說。

“我们的目的就是借助好的时机,加快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虽然总体融资环境有困难,但是总体还是好的。”徐州市城市房屋征收办公室副主任孙庆恩如是向本报记者指出,“好的时机”就是指国家进一步推进棚户区改造。

6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近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

位于江苏省最北面的徐州市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诸多的棚户区和城中村,2008年之后,徐州也全面启动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棚改”工作。

当地棚户区改造曾因“没有引发社会群体性矛盾和问题,没有发生一起进京赴省信访集访事件”而受到李克强等领导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徐州模式”。

如今,随着国家政策鼓励,当地棚户区改造已开始了二期改造,然而随着物价和房价上涨等因素,拆迁补偿标准近来年也随之增长。据初步估算,今年徐州市仅在拆迁补偿上的成本投入就达到250亿。 这些资金从何而来?据本报了解,除去政府“微薄”的财政补贴,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政府融资平台筹集而来,然而随着融资环境的恶化,巨额的资金投入成为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

当地选择了利用市场手段来吸纳资金。不过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超在本报记者采访时亦提醒,“市场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的运作关键是加以规范”,其表示政府的作用要在合适的领域加以体现。

记者在采访中亦发现,面对棚户区改造带来的“长远经济利益”,尽管财政压力巨大,地方政府依然对此“充满信心”。

1/3城市居住面积需改造

随着车辆驶出徐州高铁站,记者发现一路周边新建小区林立 ,多处路段正在实施改造拓宽工程,房屋拆迁和高架建设“交相辉映”。 2008年底开始,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徐州当地就完成了总量275万平方米拆迁任务、362万平方米安置任务,涉及3.4万户、11万人。 而截至2011年,当地初步完成前期40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任务,随之启动二期工程,并将市区范围内的城中村等纳入改造范围。 在此期间,徐州曾因“拆迁11万户无一人上访”而受到李克强等国务院的批示,要求各地学习“徐州模式”的棚户区改造经验。

而这一改造速度在2013年得到加速,据本报独家获得的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徐州市已经完成200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计划全年完成500万平方米任务,是前三年任务之总和。

“现在我们所说的棚户区改造,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棚户了,基本上是自建房,大多数属于城中村。”孙庆恩向本报记者指出。 据其介绍,从今年开始,徐州市将三环以内的所有的城中村列入改造范围内,不完全统计,有近100多个行政村、自然村,总面积达到1110万平方米,相当于全市居住面积的1/3 .

如今,在徐州市,处处可以看到拆迁建设施工,俨然一个超级“大工地”,而徐州只是国内诸多忙于棚户区改造城市的其中一个。 今年拆迁投入高达225亿元

在棚户区搬迁户改造中,徐州市按照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提出了四种棚户区改造安置方式,而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而资金量随着补偿标准的提高也越发增加。从2012年开始,徐州调整拆迁安置标准,由之前8平米/人,调整到15平米/人,这样拆迁范围就进一步扩大、拆迁投入也进一步提高。

这给当地政府带来了较大的财政压力。

庆祝楼,曾经作为徐州地标性的建筑存在了近40年,而如今它已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经被拆得只剩下主体结构,已经无法想象其当年的“辉煌”,如今庆祝楼及其周边近1000户的城中村是今年徐州市主要的几个拆迁工程之一。

“6.6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现在基本完成60%。”该项目一位负责人带领本报记者走进几乎是一片废墟的工地查看。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由于拆迁补偿等问题,工程进度一再被延迟。“现在人们的要求高了,总想获得更高的补偿,周边房价才四五千,他却要七八千。”随着拆迁补偿要求的“水涨船高”,政府日益面临着巨额的资金投入。

“2013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近200万平米的拆迁任务,按照4500元/平米的拆迁补偿成本算,我们已经投入近80个亿。”孙庆恩向本报记者大致核算了拆迁投入。

按照官方公布的计划,2013年,徐州市整体的拆迁目标有将近500万平米,初步统计仅拆迁补偿投入就将达225亿元,这还不包括安置房建设及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那么如此巨资从何而来?这也是徐州在棚户区改造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据本报多方了解到,2009年,徐州启动棚户区改造时,政府方面仅能给予12亿的财政投入,对于总额高达过百亿的棚改项目,12亿的政府投入无疑是杯水车薪。

为此徐州专门成立了四家融资平台公司来运作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规模超千亿,并且两次发行地方债券,同时财政支出也对棚改进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行支持,政府投入逐年增加。

“主要是推进拆迁地块出让、安置房出售、小区配套商业开发等商业性开发,从而避免棚改资金的断裂。”徐州市新盛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该公司是徐州市主要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之一。

上述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徐州市现在的政府负债率排在江苏省倒数第二,外界因此也有声音质疑,如此低的负债率与其大规模的建设投入并不相符。

“我们是花小钱办大事。很多项目走的都不是现金流,所以很难去折算整个改造项目的成本。数目确实很巨大,但是我敢保证没有窟窿。”上述负责人这样回应。

政府市场应互补促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改造的“徐州模式”,引入和发挥市场机制是其突出的经验。因为依照其他地区的棚改经验,棚户区改造资金的筹措,政府财政的专项投入和补助资金,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几乎是仅有的来源。 不过问题接踵而来,“现阶段城市中心区的棚户区都已经改造完毕,目前棚户区改造主要集中在商业开发价值较小的城市区域”,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和城镇化助理研究员徐春华说,“由于商业价值很低,利润太少,市场化的运作很难,所以资金主要还是要靠财政投入。”

“市场的本性难以保证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利益受损主体的利益表达和满足,所以市场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的运作关键是加以规范。”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张超说。

徐春华则强调政府在棚户区改造引入市场机制后的监管作用,“政府应该做市场不愿意做的事情。”

“企业和市场介入棚户区改造后,因为动迁成本问题,市场往往难以保障动迁居民的利益,所以此时市场必须规范和监管市场行为。”徐春华说。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 “我們的目的就是借助好的時機,加快城市化、城鎮化的進程,雖然總體融資環境有困難,但是總體還是好的。”徐州市城市房屋征收辦公室副主任孫慶恩如是向本報記者指出,“好的時機”就是指國傢進一步推進棚戶區改造。

6月2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棚戶區改造。近日,國務院又印發瞭《關於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

位於江蘇省最北面的徐州市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瞭諸多的棚戶區和城中村,2008年之後,徐州也全面啟動“棚改”工作。

當地棚戶區改造曾因“沒有引發社會群體性矛盾和問題,沒有發生一起進京赴省信訪集訪事件”而受到李克強等領導批示,要求有關部門研究“徐州模式”。

如今,隨著國傢政策鼓勵,當地棚戶區改造已開始瞭二期改造,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然而隨著物價和房價上漲等因素,拆遷補償標準近來年也隨之增長。據初步估算,今年徐州市僅在拆遷補償上的成本投入就達到250億。 這些資金從何而來?據本報瞭解,除去政府“微薄”的財政補貼,大部分資金都是通過政府融資平臺籌集而來,然而隨著融資環境的惡化,巨額的資金投入成為棚戶區改造過程中最大的困難。

當地選擇瞭利用市場手段來吸納資金。不過江蘇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超在本報記者采訪時亦提醒,“市場在棚戶區改造過程中的運作關鍵是加以規范”,其表示政府的作用要在合適的領域加以體現。

記者在采訪中亦發現,面對棚戶區改造帶來的“長遠經濟利益”,盡管財政壓力巨大,地方政府依然對此“充滿信心”。

1/3城市居住面積需改造

隨著車輛駛出徐州高鐵站,記者發現一路周邊新建小區林立 ,多處路段正在實施改造拓寬工程,房屋拆遷和高架建設“交相輝映”。 2008年底開始,在短短一年半時間內,徐州當地就完成瞭總量275萬平方米拆遷任務、362萬平方米安置任務,涉及3.4萬戶、11萬人。 而截至2011年,當地初步完成前期400多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任務,隨之啟動二期工程,並將市區范圍內的城中村等納入改造范圍。 在此期間,徐州曾因“拆遷11萬戶無一人上訪”而受到李克強等國務院的批示,要求各地學習“徐州模式”的棚戶區改造經驗。

而這一改造速度在2013年得到加速,據本報獨傢獲得的官方數據顯示,上半年,徐州市已經完成200萬平方米的拆遷任務,計劃全年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完成500萬平方米任務,是前三年任務之總和。

“現在我們所說的棚戶區改造,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棚戶瞭,基本上是自建房,大多數屬於城中村。”孫慶恩向本報記者指出。 據其介紹,從今年開始,徐州市將三環以內的所有的城中村列入改造范圍內,不完全統計,有近100多個行政村、自然村,總面積達到1110萬平方米,相當於全市居住面積的1/3 .

如今,在徐州市,處處可以看到拆遷建設施工,儼然一個超級“大工地”,而徐州隻是國內諸多忙於棚戶區改造城市的其中一個。 今年拆遷投入高達225億元

在棚戶區搬遷戶改造中,徐州市按照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提出瞭四種棚戶區改造安置方式,而無論哪種方式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

而資金量隨著補償標準的提高也越發增加。從2012年開始,徐州調整拆遷安置標準,由之前8平米/人,調整到15平米/人,這樣拆遷范圍就進一步擴大、拆遷投入也進一步提高。

這給當地政府帶來瞭較大的財政壓力。

慶祝樓,曾經作為徐州地標性的建築存在瞭近40年,而如今它已經被拆得隻剩下主體結構,已經無法想象其當年的“輝煌”,如今慶祝樓及其周邊近1000戶的城中村是今年徐州市主要的幾個拆遷工程之一。

“6.6萬平方米的拆遷任務,現在基本完成60%。”該項目一位負責人帶領本報記者走進幾乎是一片廢墟的工地查看。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由於拆遷補償等問題,工程進度一再被延遲。“現在人們的要求高瞭,總想獲得更高的補償,周邊房價才四五千,他卻要七八千。”隨著拆遷補償要求的“水漲船高”,政府日益面臨著巨額的資金投入。

“2013年上半年,我們已經完成瞭近200萬平米的拆遷任務,按照4500元/平米的拆遷補償成本算,我們已經投入近80個億。”孫慶恩向本報記者大致核算瞭拆遷投入。

按照官方公佈的計劃,2013年,徐州市整體的拆遷目標有將近500萬平米,初步統計僅拆遷補償投入就將達225億元,這還不包括安置房建設及配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那麼如此巨資從何而來?這也是徐州在棚戶區改造中面臨的最大的難題。

據本報多方瞭解到,2009年,徐州啟動棚戶區改造時,政府方面僅能給予12億的財政投入,對於總額高達過百億的棚改項目,12億的政府投入無疑是杯水車薪。

為此徐州專門成立瞭四傢融資平臺公司來運作棚戶區改造項目,融資規模超千億,並且兩次發行地方債券,同時財政支出也對棚改進行支持,政府投入逐年增加。

“主要是推進拆遷地塊出讓、安置房出售、小區配套商業開發等商業性開發,從而避免棚改資金的斷裂。”徐州市新盛建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該公司是徐州市主要的政府融資平臺公司之一。

棚户区改造之徐州调查 财政资金投入只是杯水车薪

上述負責人向本報記者介紹,徐州市現在的政府負債率排在江蘇省倒數第二,外界因此也有聲音質疑,如此低的負債率與其大規模的建設投入並不相符。

“我們是花小錢辦大事。很多項目走的都不是現金流,所以很難去折算整個改造項目的成本。數目確實很巨大,但是我敢保證沒有窟窿。”上述負責人這樣回應。

政府市場應互補促棚戶區改造

棚戶區改造的“徐州模式”,引入和發揮市場機制是其突出的經驗。因為依照其他地區的棚改經驗,棚戶區改造資金的籌措,政府財政的專項投入和補助資金,以及金融機構的信貸,幾乎是僅有的來源。 不過問題接踵而來,“現階段城市中心區的棚戶區都已經改造完畢,目前棚戶區改造主要集中在商業開發價值較小的城市區域”,江蘇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城市經濟和城鎮化助理研究員徐春華說,“由於商業價值很低,利潤太少,市場化的運作很難,所以資金主要還是要靠財政投入。”

“市場的本性難以保證棚戶區改造過程中利益受損主體的利益表達和滿足,所以市場在棚戶區改造過程中的運作關鍵是加以規范。”張超說。

徐春華則強調政府在棚戶區改造引入市場機制後的監管作用,“政府應該做市場不願意做的事情。”

“企業和市場介入棚戶區改造後,因為動遷成本問題,市場往往難以保障動遷居民的利益,所以此時市場必須規范和監管市場行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xt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