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题集锦(答案版)

更新时间:2023-09-25 06: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 2、简述斯大林模式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4、古巴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和主要理论观点。 5、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 6.当代世界科学社会主义面临哪些挑战?

7、论述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8、述评社会主义国家的三次改革浪潮 9.论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10.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历史意义

11.试举例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 12.试分析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

13.如何理解改革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要性? 14. 简要回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15,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 16.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哪些理论成果?

17.试述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 18,资本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论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实践选择。

20.如何正确认识“分不好蛋糕,就做不大蛋糕”的观点。结合社会实际,谈谈对我国当前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2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2.试述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3.试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24.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25.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贡献有哪些?

26.邓小平理论在哪些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27.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28.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新变化? 29.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30、试比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简要说明为什么我们在建国初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 31、简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2、如何理解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块基石? 33、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34、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的理解。 35.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是什么?

36.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37.“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8.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再认识的主要观点

39.中国共产党在50年代中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哪些成果。 40.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目标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41.“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和观点。

42.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基本经验教训。

4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减少空想色彩,增加现实主义精神和科学成分的过程。

44.列宁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

1、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 答: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工人运动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批判了它的唯心史观和不切实际的空想,这种有批判性的继承和创新正是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始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传播,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实践,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与革命的学说,揭示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新课题,在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民主殖民地问题、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此后,斯大林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在这段时间里,无论苏联、中国还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从本国实际出发,用实际行动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诠释。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的实践到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多种模式实践,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完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仍处于飞跃之中,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第三次历史飞跃时期,时代主题已经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国际间激烈的经济较量,实质上是各国间综合国力的较量,表现为世界范围内高科技的竞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由于邓小平能够敏锐把握时代变化,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根据中国国情,抓住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纲领,并在许多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2、简述斯大林模式 答: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在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中,这成为了托洛茨基“意图损害农民利益”的罪证。

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经济方面的特点:斯大林模式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计划管理体制,它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并片面发展重工业,过多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实行高积累,多投资。政治方面的特点: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管理一切,直接发布命令;管理一切国家事务,民主法制不健全,领导的终身制,基本不受群众的监督,最后形成个人权力的高度集中。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一是理论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汲取众多发展理论精华、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和时代要求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发展论。 二是实践意义。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在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全面回顾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发展历程、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源的理论。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又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过程就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三是政治意义。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确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确定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的方针,这使得全党、全国人民在工作方针上形成了一致,从而有利于我们在政治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民主集中。 四是经济意义。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好字当头”,又为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了机遇。五是社会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去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有利于形成自然、人和社会的良性、协调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六是人文意义。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推动人的最终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坚持发展为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人文精神。七是国际意义。发展问题是全球问题,中国的发展既是中国内部的事,也是全球的事。中国的发展,一方面直接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问题,构成了全球发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还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保障。八是创新意义。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所实践的不同于先工业化国家和发达

国家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发展道路的创新,这一创新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都有众多的借鉴意义,当然,这一创新也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了全球的发展。

4、古巴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和主要理论观点。 答:古巴在改革开放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在坚持这个原则和方向的同时,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精简党政机构,裁减冗员,提高党政机关运作效率,重视党的廉正建设和党风建设,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领导,增强他们防腐拒变的能力。(2)积极稳步地推进经济改革,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合理发展,加强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制度,实行政企分开,适当扩大企业自主权,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对国家的税收制度、价格体系、市场管理体制和金融体制等进行相应改革,以适应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在农村改革中,一方面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变过去以蔗糖为主的单一经济,大力发展农牧业,扩大粮食和蔬菜的种植面积,积极解决国内严重的缺粮困难;另一方面,在农业经营机制上,减少国家对土地控制的范围,下放土地的生产经营权。在农业利益分配机制上,实行个人收入和生产效益挂钩的奖励制度,重新开放被关闭的农村市场,允许农民公开出售农产品并以美元定价。(3)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古巴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还改革了对外贸易体制,取消了国家对外贸的垄断权。(4)奉行多样化、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其外交重点是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同时积极调整同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与中国、越南等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同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外交关系和经贸往来,并主动发展同美国企业、新闻媒体、宗教人士和旅美古侨的关系。这些改革措施的实行,使古巴党在危难时刻,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认识,稳定了国内局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并渡过了苏东剧变后最为困难的时期,初步走出了困境。 主要理论观点:学者们认为,古巴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某些理论、方针政策进行了调整,并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一些理论观点,主要有:认为如何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既不学苏东国家毁灭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做法,也反对照搬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强调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认为没有效益就没有社会主义;在所有制问题上,古巴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在分配机制上,古巴强调按劳取酬,调整了过高的社会福利性分配,要求逐步减少平均分配财富的比例,但同时强调免费教育和医疗等基本福利体系的格局不会变。

5、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 答:民主社会主义(亦称社会民主主义)是社会党国际及其所属社会党的理论旗帜。作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的改良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早在19世纪初中期的国际工人运动中就存在。后来,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上,欧洲国家建立的工人政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同时又自称为“社会民主党”和“社会民主主义者”。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斯坦等人以民主社会主义修正了马克思主义,这种社会改良主义就逐渐成为社会民主党的主导思想。经过上世纪初期的历史分野,民主社会主义在百年来的发展演变中,与科学社会主义愈行愈远。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待资本主义的不同。科学社会主义基于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刻分析,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实现对人的解放,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担负着实现这一代替的历史使命。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但这种批判更多地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把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完全局限在资本主义的框框里,争取到执政和参政地位也仅限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二是在指导思想上不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

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直接行动指南。共产党及其科学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而民主社会主义则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有的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完全从自己的纲领中排除了出去。三是追求的制度目标不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与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标是探索出一种更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并最终达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民主社会主义从最初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目标,逐步变为把社会主义仅仅视为一种价值追求和一项不断追求美好社会的持久的运动,目标是通过对现存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不断调整改良,达到一种所谓更民主自由的社会。四是在社会变革的方式上不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可以有两手,在坚持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形式的同时,也绝不放弃任何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而民主社会主义把通过普选取得议会多数作为取得政权的唯一方式,主张渐进地变革社会,反对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五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态度不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取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有步骤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民主社会主义否认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主张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代消灭私有制,实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6、当代世界科学社会主义面临哪些挑战? 答:(一)当代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当代资本主义是指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现代科技革命为资本主义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力飞速提高、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给社会主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共产党组织有的更名易帜, 有的则继续保持共产党的名字(如日共、西共)继续进行艰苦探索;另一方面,现存的5 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顶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压力后, 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曾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占有的社会产品、教育程度和国民收入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经济全球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促进了资本所有者在世界范围内的联合,同时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仍处于中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全球化以经济为中心,逐渐向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扩张,西方利用全球化的趋势,把自己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乃至生活方式推向全球,谋取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全面霸权,并按照自己的战略需要构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这些无疑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造成极大的困难。(三)“和平演变”战略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诞生和发展, 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使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感到了严重的威胁。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复辟资本主义,始终是帝国主义势力的既定战略。他们加紧意识形态的渗透和进攻;利用经济援助、技术转让和贸易往来, 诱迫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实行多元化,经济上实行私有化;推行人权外交,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同时大力培植亲西方的“民主势力”和“持不同政见者”,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反对派势力。虽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期,但是资本主义国家从来也不可能放弃对社会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只不过是演变的方式和手段更加隐蔽罢了。

7、论述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答:人类社会从起先的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制社会,又到资本主义,继而又到社会主义逐步改善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渐变式发展与进步。人们形象地认为经济文化越是强大的国家必然 先于其他落后国家进入更加文明,更加完善的社会制度。但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一系列的世界变革来看趋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步入社会主义。这看似违反规律,但实际上却是历史的一种必然选择。原因如下: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

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19 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简单地来说就是由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比较完善,人民之间没有很严重的矛盾,所以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的土壤,革命的阻力比较大。而对于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人民矛盾非常尖锐,所以人们的革命斗争积极性比较高,这样就造成了这样的国家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我认为从封建社会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是这样的情况。西欧在清朝以前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是远远落后与中国的,但是他们却能先于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为何?其 实资本主义的出现首先是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宋朝,宋朝巅峰时期人口 1.1 亿,据我查询资料,此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到世界的80%。 可以说这是中国封建制发展的巅峰时期,人民富足,社会矛盾极少,终宋一朝,并没爆发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个时候资本主义虽然萌芽却没有很好的生长土壤,发展所受阻力较大。再加上后来被奴隶制异族入侵,经济文化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资本主义也夭折了。后来的明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经济总量一度接近宋朝巅峰,后期资本主义又开始萌发。奈何天亡华夏,奴隶制异族又入侵,从此中华经济文化一蹶不振,到现在还没恢复。西方也就是在明末清初慢慢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从此西风压倒东风。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历史规律可知,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有着历史的必然性。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发生于中国却在西方取得成功,社会主义起于欧洲的德国却在俄国、中国等落后国家率先取得成功。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 发展水平上,但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了,某个阶段,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 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关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中国在社会主义之前一直是属于半封建半殖民的状 态(民国长期处于战争,基本属于殖民状态),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想要在不改变生产关系的情况下发展生产力的可操作性是不高的。就像一个久病无医病入膏肓的病人,你再使用那些药性温和的药已经没有办法,必须使用一剂猛药才有一线生机。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个烂 摊子,套用当年明月的一句话:要收拾这个烂摊子只能 用力过猛,如果不这样,就只能收摊走人了。当时的中 国也是这种情况,想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打破原有的生产关系,推倒重来,打破地主农民的生产关系,驱除剥 削人民的资本家,打破了这层壁垒,中国的发展也就没有了层层限制。虽然看似用力过猛,却也是中国最后的一线生机。

8、述评社会主义国家的三次改革浪潮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亚洲的不少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带领与迫使下,许多国家倾向于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依照苏联体制建立起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虽在短时期内达到特定目标、取得一定成就,但它们忽视了本国国情,随着国家进入正常的经济发展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明显暴露出来。在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生产效率底,经济效益差,人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在政治领域,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特权和专权现象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此基础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可划分为三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三次改革浪潮都分别取

得了不同的成就。 一、第一次改革浪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首先由南斯拉夫发起,由于南斯拉夫坚持走自我发展道路,与苏联产生矛盾,为摆脱苏联的控制,南斯拉夫进行了自治改革,扩大民主,下放权利,对高度集权的苏联体制提出了全面的挑战。随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也逐渐暴露出苏联体制的弊端,并先

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以苏联为例,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全盘否定斯大林,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个人崇拜之风,有利于党内的民主化。之后他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性的改革,在外交上,他提出“和平相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意欲“苏美合作,主宰世界”。在经济上,他大力进行农业改革,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同时,他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虽扩大了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总的说来,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一些成就,但成效不大。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他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也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的改革使得苏联社会重新焕发了活力才有了后来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短暂繁荣。 在苏联的影响下,东欧各国也先后开始进行调整与改革,如波兰、匈牙利等,它们都是在基本保持原体制的前提下而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虽力度不大,也不彻底,但都开始注意“市场”在经济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企业自主权,对于今后经济发展的探索有积极作用。 二、第二次改革浪潮: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的势头开始明显减弱,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不能适应集约型经济的发展,推动苏联东欧国家提出改革传统体制的问题。 匈牙利想要通过改革建立一种“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模式”,以弥补苏联模式出现的弊端。在改革前期,匈牙利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到70年代中期,基本上形成了这一独特的社会主义模式。捷克斯洛伐克也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措施,实行民主,采用市场竞争,扩大企业自主权,形成了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但其改革却因苏联领导华约五国入侵而中途夭折。苏联勃列日涅夫于60年代中期也实行了全面改革。政治上,他主张集体领导,通过加强政治体制的集中和统一、加强党的领导和中央政治局的权利、提高干部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加强人民监督、扩大人民权利等来稳定局势和秩序,未能真正改变苏联存在的根本问题——单一的所有制形式、排斥市场经济的产品计划经济、难以调动广大民众积极性的官僚体制,最终导致政治体制有稳定向僵化发展,政治思想僵化无力。经济上,实行新经济体制,其中心内容是引进经济方法,加强物质刺激,完善计划管理办法,收到不少成效,企业生产力提高,工人积极性有所增强,因此70年代中期成为了苏联历史上人民生活最好的时期。 三、第三次改革浪潮: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加入了改革的行列,中国、苏联、东欧各国都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政治与经济体制的变革,它把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推向了高潮。到了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普遍由于累积的各种问题而导致社会不稳定、政局动荡、经济大幅下滑。东欧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面对日益严重的国内危机,在国内各种敌对势力的逼迫下,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宣布实行政治多元化或多党制,使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中国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改革的方针和原则,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也进行了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1985—1988年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前期,也可以说是经济体制改革时期,1988—1989年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期,主要是从事政治上的改革。前期改革中,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即在不变动旧体制总体框架的前提下加以改进与完善,所谓的“改进与完善”其实是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取消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非国有化、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经济上的改革不但未见成效,反而还造成社会生产的全面停滞。后期的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其实在意识

形态上已背离了社会主义,而走向了资本主义,最终改革以失败结局。 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三次改革浪潮虽然成效不大,但它反映了作为新生制度的社会主义

的艰难探索历程,这三次改革浪潮的成功与失败为继续前行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中国的社会主义在改革的荡涤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本国国情,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9.论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伴随着高速工业化、农业令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形成的。 ②.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a经济上: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重要经济特征,苏联在30年代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也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从1982年起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部门。3)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也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经济上的重要特征,苏联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从1982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苏联一直坚持指令性计划制度,国家机关包办一切。b政治上: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苏联国家政权采取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统一的苏维埃形式。2)苏联政治体制的另一个特点是苏联共产党独掌政权,而且苏联共产党是苏联唯一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在存在与之合作的政治党派,这样缩小窒息了党内民主,集权给个人崇拜创造了条件,影响社会主义建设。 c文化上:苏联实行的也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各种文化单位均由国家包下来。文化上,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内组织或党的领导人说了算。 ③.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成就a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它在反对法西斯主义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它推动了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产生。 ④.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a政治上民主少,容易产生个人专权;b经济上管得过死,总体效益差;c思想文化上的严格控制导致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d对外关系上,大国

主义,大党主义导致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 10.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历史意义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标志 1848年

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接受为同盟起草新纲领的委托。1848年2月,同盟的新纲领发表,这就是《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绝牧人,正确指出了改造资本主义的途径。从此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

列宁对《共产党宣言》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于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以对这个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是最好的阐述。”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因此,《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历史意义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的号召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11.试举例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

①“科学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他们当作科学来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总是随社会发展和自己认识水平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理论。

②马克思恩格斯不惟我独尊,用宗派主义态度对待别人,包括资产阶级的学者。 ③马克思强调自己的理论不是教条,而应该是方法。使用时应该实事求是的考虑实际出发点,而不应该照搬结论。

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是达到共产主义的方法则需要各国

无产阶级根据本国具体情况,独立自主的探索本国道路,制定自己方针。 12.试分析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 答:这个综合作用包括(一)两个直接原因:西方“和平演变”得手与“改革”变成“改向”。(二)两个深层根源:党已陷入深重危机与经济建设长期没搞好。(三)一个根本教训:背

离和抛弃了马克思主义。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只是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只起到了催花雨促进的作用。根本原因是苏东国家的共产党在改革中偏离马克思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消弱及至取消共产党的领导,从而诱发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国家的全面危机,是导致剧变的主要内部直接原因。 13.如何理解改革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是因为具有调整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动力机制——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 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1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2“经常变化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特征。3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4社会主义是各具特色的。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体实现形式、运行方式方面存在着矛盾,不适应的一面。为了把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从一个发展阶段推向另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就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旧的体制,适时地调整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主义通过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总体上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中先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年轻的社会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各国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特点,通过改革,完善各国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反映,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必然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的先导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理论品格2突破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理论概念 3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发展要结合各国的具体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用科学的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利于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要冲破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特色化的道路,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全面、准确的把握马克思理论体系,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社会主义的改革进程。 14. 简要回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科学社会本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19世纪40年代资主义在欧洲已经经历了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的发展达到了大机器工业阶级,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加剧,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因此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条件(政治条件):马克思指出: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前提的,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最初经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 总之,19世纪40年代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社会背景和事实依据,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 15,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95-100

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有着多条道路或多种选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政策,是失败的;新经济政策采用“迂回过渡”的办法,取得成功。正反两方面经验证明,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进行改革。1)要客观地估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 2)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3)利用商品和货币的关系;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5)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 6)洋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 7)加强执政党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①要重视市场作用。 ②要重视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 ③要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④要改

革集权体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1.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搞建设。2.经济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要循序渐进。3.要大胆的采用外国先进的发展经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要。5.要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建设国家的热情。

16.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哪些理论成果? (1)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概念,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强调了改革是革命的论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正,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3)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进一步明确了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思路;(4)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5)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6)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张,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

17.试述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 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根据各自国家具体国情基础上不断完善,虽各有不同,但都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但如今,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处于发展的低潮;社会实践提出大量的新问题需要研究。我们既应坚持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又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它;既要反对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的错误观点,又要反对教条式地对待科学社会主义,这也正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18,资本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之后,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改革与调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显现出了新的发展活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实际出发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情况似乎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 在占有关系方面,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从传统形态的私有制向现代形态的私有制转变。这是资产阶级对生产力社会化性质的某种承认和顺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缓和了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新发展。

第二, 第二,在交换关系方面,市场经济的调节和运行体制的更新。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经济放任主义所助长的频繁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教训,吸取了前苏联前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普遍强化了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的作用和功能,把市场自发调节和政府计划调节这两种手段和机制比较自觉地结合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相对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另一固有矛盾 ——— 单个企业生产的高度计划性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减轻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后果,使世界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第三, 在分配关系方面,西方资产阶级在从国内特别是海外获取的高额利润的基础上,拿出一部分用以调节国内分配,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资本和劳动的对立,维持社会稳定。

第四,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经济、军事、世界市场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地位,创建、操纵、运用 GATT、WTO、世界经济、IMF等国际经济组织,巩固、扩大北约等军事同盟组织,牢牢掌握着世界科技、资源、金融市场的控制权、主动权,获取为过去所不能比拟的高额利润,加剧着世界南北国家间的贫富两极分化。同近

代传统的垄断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现代资本主义的上述新变化、新特点,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方面。这些新变化、新特点是资本主义社会为缓和其日见尖锐的固有矛盾而不断自我调适的结果,是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经济利益而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是频繁变革的和开放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资产阶级不得不顺应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这种特质和要求,通过经济的改革和开放来摆脱资本主义的困境,谋求社会经济的增长。科技革命、现代生产力和现代市场经济推动着资产阶级的改革和开放,而这种改革和开放又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给资本主义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资本主义通过自身调适和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获得了新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则处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低潮。这种情况,容易使人们在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问题上,在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问题的认识上,产生迷茫、困惑和怀疑。在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情况的基础上,需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世界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命运。 首先,资本主义仍然具有自我调适、自我修复的能力,仍然是一个继续发展的全球体系。 其次,现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和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变,它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 再次,现代资本主义虽然仍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资本主义必然向社会主

义转变这一客观规律不会逆转。19,论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实践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鲜明特色和最宝贵的经验,就是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实践证明,它既能充分发扬民主,又能实现高度集中;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富有效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成就,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旺盛生命力。 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那一套。我们必须信念坚定,必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们应当借鉴别国的有益经验,但要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历史实践也证明,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在中国从来不会成功,将会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带来损失,也不是中国人民所能接受的。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能

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保持经济发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0.如何正确认识“分不好蛋糕,就做不大蛋糕”的观点。结合社会实际,谈谈对我国当前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做大蛋糕”将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前,“做大蛋糕”的约束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30年前,“做大蛋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素短缺,尤其是资本短缺。当前,“做大蛋糕”仍然有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从现实看,从社会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看,能否“分好蛋糕”成为“做大蛋糕”的主要约束条件。这是因为,不“分好蛋糕”,不仅使“做大的蛋糕”可能成为一块“无效”的蛋糕,而且将直接造成继续“做大蛋糕”的动力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已进入“不分好蛋糕就做不大蛋糕”的关键阶段。 当前,“分蛋糕”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制约了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抑制了有效社会需求的形成;另一方面,“分蛋糕”中的某些不公平问题,将影响进一步“做大蛋糕”。一个社会需求不足、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社会不可能持续地“做大蛋糕”。从社会公共需求变化的情况看,当前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分好蛋糕”的体制机制,包括行政体制、财税体制、社会福利体制等。其中,关键取决于“十二五”时期能够有效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能否实质性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⑴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引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既然客观实际在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着,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必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

而发展。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把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一种把冷静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同坚决承认广大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和革命首创精神出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⑶马克思主义是向人类文明成果开放的思想体系。 22.试述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⑴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揭示雇佣劳动的本质,因而无法论证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②空想社会主义未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不了解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③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找到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因此,空想社会主义只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特定历史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它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必然被科学社会主义所代替。⑵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加剧,与此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开始了,无产阶级在斗争实践中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便找到反抗资产阶级的有效途径,实现其自身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深入工人运动实践,把社会主义置身于现实的基础上,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提出来却无法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工人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②思想条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现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冲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前者是它的起初的、不成熟的、不完备的表现形式。后者是它的成熟的、完备的、科学的表现形式。前者是后者的直接思想来源。③主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23.试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⑴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分别从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四个角度揭示了这一规律。⑵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工人阶级是最有前途、最革命的阶级,他们承担着推翻资本主义旧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无论革命或者建设都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⑶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⑷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社会形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经过一个特殊的革命转变时期,对整个社会进行革命改造,才能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建立真正的共产主义会。⑸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及对未来社会的

科学预测。24.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⑴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之所以要进行改革,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规律的要求。⑵改革是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迫切需要。原始体制的弊端:①它与国际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②它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变化的需要;③它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的要求;④它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高度集中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改革,社会主义就难以继续发展。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一系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走向成

熟和完善。 25.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贡献有哪些?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多方面独创性的内容。主要是:⑴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主要包括: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②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政策;③关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④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⑤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⑵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提出人民民主专

政理论;建国初期,提出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提出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等。⑶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在革命军队建设上,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的思想、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以及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的思想等;在军事战略上,毛泽东提出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⑷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他把马列主义战略和策略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造了一整套适合中国情况的无产阶级的战略和策略原则。⑸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他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革命工作要积极负责,要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及自

我批评的作风。26.邓小平理论在哪些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⑴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至少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市场机制是社会化生产中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⑷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一场革命,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社会。⑸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强调要用教育和法律手段来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现象;强调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抑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6)“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论。“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在香港、澳门、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7.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⑴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巨大的发展;⑵生产关系实现了从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的转变;⑶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使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⑷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⑸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6)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 28.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新变化? ⑴实事求是地肯定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由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国际循环的形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较过去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⑵从世界性视角剖析资本主义的新变化。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一个对立的二元结构,即以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以大多数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为“外围”;②当代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获取,大量地来自资本国际循环过程的“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交换;③“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交换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资本与劳动对立的具体表现。⑶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虽然面貌全非,但本质依旧。我们在观察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时候,既要看到它发生深刻变化的一面,又要看到它没有变化的一面。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节的最后限度,就是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因而也就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⑷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其必然灭亡的命运。①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仍然是私有制经济;②资本剥削现象依然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严重;③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仍然是资本家阶级;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规律仍然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频爆发,并由此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⑤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显示了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最终胜利的客观历史趋势。 总之,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它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又给它带来了更多、更强烈的自我否定因素。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辩证地、发展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坚信

资本主义终究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29.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⑴新科技革命的挑战:①科技革命对社会主义的挑战最直接的就是生产力发展的挑战;②科技革命的挑战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挑战,而是全方位的挑战;③科技成果的应用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历史责任的挑战。挑战也是机遇:①科技革命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发展机遇,面对科学技术的新问题,发达国家在其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更大的探索代价,而后来者则可以减少这种付出,少走弯路,从而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②科学技术是个创新的事业,我们虽然难以在短期内全面赶超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但在某些方面却完全可能走在前面;③社会主义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团结协作,合力攻关,取得一些常规发展难以实现的突破。⑵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带来了不同政治理念、文化思潮的碰撞与整合,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形态,不同的思想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将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经受冲击和考验,进而决定着自己的历史命运。虽然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落后国家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历史契机,但社会主义不能走孤立发展的道路,而应积极面对全球化,相信在全球化发展的舞台上,社会主义将更显生机和活力。⑶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挑战:在和平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使社会主义面临怎样和平共处与如何防止和平演变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会永远和平共处下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劣,要看谁更快更好的发展和利用了生产力。⑷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当代世界,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也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民主社会主义企求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框架内,通过利用和改善议会民主和政党政治对资本主义制度实现逐步的改良。在资本主义世界,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日益超过科学社会主义。

30、试比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简要说明为什么我们在建国初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是指政府通过它的资源所有权和实施经济政策的权力作出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的经济管理方式。 计划经济包括计划生产和平均分配两个环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按计划生产消费品并对它平均分配的经济形式。计划生产是指政府根据国家资源的多少、人口的数量、生产力的大小等情况,合理地安排生产,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平均分配是指

相对的平均分配,绝对平均是做不到的。平均分配有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两种原则。 市场经济是指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它由价格、市场、盈亏、刺激与奖励的机制解决经济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虽然它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效率和积极性,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市场所无法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诸如由于存在垄断、信息不对称和污染等外部性问题所引致的市场不灵;带来的难以接受的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问题;以及在宏观经济问题上难以控制的商业周期影响问题等等。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各有优缺的经济制度,国家对于选择什么样的体制来主导经济是需要从客观国情出发的。 建国初期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期,我国的客观国情是:工农业生产萎缩,全国交通不发达,物资奇缺,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我国的工业基础本来就极为薄弱,帝国主义又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因此我们需要尽快恢复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尽快发展国防事业,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要达到这个目的,在客观上需要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来调配资源,以保证重工业/国防工业

等战略行业的优先发展。计划经济在实行恢复和发展经济中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31、简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重要性]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就会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因此,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1)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2)贯彻科学发展观,是稳妥应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审时度势、妥善解决和处理诸多矛盾和问题。(3)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2、如何理解

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块基石? 唯物史观展现了一条用人们的社会存在说明他们的社会意识的道路。 它告诉我们,人类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缘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换句话说是客观实在在决定这人类的思想活动,是客观实在在决定这历史的发展,历史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的实践活

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更迭必须符合社会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唯物史观要求我们从事实出发,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与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有着很大的差别,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从事实出发,而是从观念出发,把社会主义看作是某位天才头脑中的发现,这必然导致了它将永远停留在空想阶段。直到唯物史观的出现,给了社会主义一个现实的解释。使其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发展开来,因此说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剩余价值论在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矛盾的同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通过揭示矛盾和本质,从经济学的角度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较之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以及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 可以说,剩余价值论是社会主义得到了经济学的科学论证,完全摒弃了以往社会主义纯粹的道义的谴责,而是用纯粹经济学的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发展和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 在马克思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中,虽然与人文主义和启蒙哲学相衔接,但却往往与其同时代的经济学相对立,而不能对社会主义做出科学的经济学论

证,在剩余价值发现后,社会主义成为了经济运动追求的人道目标。因此成为基石。

33、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1848 年 2月,马克思思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结论,即“两个必然”。1859年,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我认为“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重要补充。 “两个必然”理论和“两个决不会”理论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两个必然”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xk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