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之浅析如何提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

更新时间:2023-12-23 14: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如何提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

成效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的必要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应突破旧的教育培训定式,重点围绕以技能提升、能力发展和辐射带动为方向的培训对象,强化分层分类农村人才培训模式,形成服务社会、打造精品的培育导向,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一、影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际成效的几个问题

一是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主要表现出“两多一难”现象。“两多”是指教育培训实行多头管理,多部门实施。各培训机构在培训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各管各的,为完成各自任务,彼此间不进行教育培训沟通,培训课程重复,降低了农民接受培训的兴致。“一难”就是难以形成合力,培训机构各自为政,资源互不共享,师资交流较少的现象,造成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愿望不断降低,甚至出现了抵触情绪。

二是农民教育培训投入相对不足。当前农村教育培训投入以部省级农业培训项目的经费为主要来源,县配套资金基本没有落实。加上项目资金使用有规范的管理规定,这样一来农民培训的软硬件建设就明显滞后,容易形成一种今年培训今年说、明年工作以后再谈的怪圈。尤其是镇村一级的培训工作,由于条件所限,学员生产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技能提升目标就很难实现,不仅使整体培训工作缺乏延续性,也使培训管理者或参与者培训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是培训内容与市场和农民需求脱节。当前农民群众对参加教育培训活动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并不是农民不想参加素质培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是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伴随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也体会到了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农民朋友迫切希望通过掌握技术来发展生产,实现增收。但

由于当前的一些教育培训只重形式,不讲实效,课程设置上不是从客观方面选择教学内容,存在主观随意安排的现象,这就造成培训的内容农民不想学,农民想学的培训班没有。结果是我们的培训工

作与市场、与农民的实际需要存在严重脱节,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得不到提升。

四是农民教育培训方式不够创新。在教学方法上,现阶段基层不少地方还延续着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就是教师讲、学员听。学员学习反思能力普遍存在不足,动手能力差,培训效果不明显。在组织管理上,还有“大勺烩”现象,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培训任务,对培训对象的筛选不严,“数量不够干部凑”的现象普遍存在,不按照类别和层级进行细分,造成了有的学员“被撑死”,有的学员“吃不饱”的现象。从教学安排上看,只注重理论教学,不注重学员生产实践和训后的跟踪服务,培训完了就认为任务完成,对学员如何进行技术应用和学员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较少关注,甚至不管不问,影响了技术的转化率。

五是农民教育培训一线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农民教育培训效果的提升离不开一支专业水平高且稳定的师资队伍。近年来随着不少农民培训项目的实施,组建并固化了讲师团队伍,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显着改善,质量与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但是,随着编制缩减,县镇部门通过退休而不进人的方式连年“缩小”,尤其是基层一线农技推广人员不断老化,随便抓3个就超过150岁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给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选拔带来了极大困难。如在宝应县173名讲师团队伍中,40岁以下占5%,40~50岁占40%,50~60岁的占50%,60岁以上的外聘教师占5%。像这种状况再发展几年,真正能够从事一线农民教育培训的人才数量将会逐渐萎缩,专家型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培养和引进人才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

六是农民科技素质对培训工作的影响。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农村留守的农业从业人员,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这就造成农村基层从事一线生产的农业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较大的下降。从宝应县农民培训情况调查看,在参加农民培训数量方面,一年之内接受过一次科技培训只有不足三分之一农民,接受过三次以上的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3%,这说明农民培训的覆盖面还很小。在文化程度方面,高中以上只占到8%左右,文化程度偏低不利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和学习,也给培训教师课堂教学带来很大挑战。在科技素质上,留守农民的科技种养水平也存在问题。抽样调查表明,了解常规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农民大概有30%左右;有11.7%的农民,还不能正确处理种养殖过程当中的最常见的技术问题。加大

农民培训力度也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要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二、提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效的七点设想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与培训的实际成效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要以提升农民素质为着眼点,整合教育资源,着力提高农民专业技术水平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依托体系建设,建立培训实效标准。首先是明确技能提升标准。农民培训实际效益是一个软效益,不能直接通过量化体现。为提升农民实际培训效果,就必须制定合理的技能转化标准,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通过间接方式量化。比如可以将农民培育程度占比、学员创业占比、典型学员占比、实训基地建设等情况作为量化标准来反映。其次对培训效果标准进行拆分,把效果标准分为训中和训后两个层次的量化指标,训中量化指标包括:课时安排、教材组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员交流课时等。训后量化主要包括:跟踪指导次数、电话回访情况记载、主导品种的推广率、主推技术的入户率等。再次是实际培训设施的登记和检查,尤其是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看看有没有对比田块,有没有专职的讲解员等等,防止部分培训部门进行形式培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x7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