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19年自考复习重点
更新时间:2023-04-16 22: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预防医学-自考本科:复习讲义
预防医学-自考复习讲义
高仁甫老师整理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题型
单选:20题,20分;多选题:5题,10分;填空题:10题,10分;名词解释:5题,15分;简答题:5题,25分;综合题:2题,20分。
二、考试大纲内容提炼
名词解释
1.原生环境(P46)
2.生态系统(P48)
3.二次污染物(P49)
4.一次污染物(P49)
5.化学物的联合作用(P54)
6.温室效应(P58)
7.适宜摄入量(P72)
8.可耐受最高摄入量(P72)
9.平均需要量(EAR)(P72)10.食品添加剂(P88)11.心理因素(P112)12.性格(P114)13.应激(P114)14.行为(P115)15.社会诊断(P128)16.地方病17.自然生物源性地方病(自然疫源性地方病)(P131)18.肥胖(P169)19.骨质疏松症(P179)20.病原携带者(P189)21.食物中毒(P181)22.成组匹配(频数匹配)23.个体配比(P314)24.归因危险度(P320)25.正确指数(P323)26.必要病因(P329)
简答题
1.简述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P49)
2.试述介水传染病主要包括的疾病和流行特点。(P62)
3.饮用水污染的健康危害有哪些?(P62)
4.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P65)
5.住宅建筑内的污染因素有哪些?(P66)
6.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74)
7.如何评定食品营养价值?(P79)
8.防止食品腐败的保藏方法有哪些?(P90)
9.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是什么?(P92)
10.简述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P96)
11.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是什么?(P100)
12.应激对健康的影响有哪些?(P114)
13.简述职业病的特点。(P146)
14.简述职业病诊断的依据。(P147)
15.简述中暑患者的康复护理原则。(P164)
16.简述痛风患者膳食指导的基本原则。(P178)
17.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的原因有哪些?(P181)
18.简述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P181)
19.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P188)
20.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P188)
45.简述病原携带者按携带状态和临床分期的3种类型(P189)
21.病原携带者携带病原的种类有哪些?(P189)
22.吸毒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P222)
23.举例说明无序分类变量的类型。(P227)
24.简述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制表原则。(P230)
1
预防医学-自考本科:复习讲义
25.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P257)
26.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P271)
27.秩和检验的优点是什么?(P288)
28.论述疾病暴发应急调查的步骤和内容。(P310)
29.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P313)
30.试述队列研究的优缺点。(P317)
31.队列研究的类型有哪些?(P318)
32.筛检的用途有哪些?(P322)
33.试述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P333)
第二部分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题目精选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概述
1.医学模式;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
2.健康: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3.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
4.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群落的数量、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生态系统可不断通过反馈调节系统来保持其内部组成和结构的稳定性。
5.公害病;是指由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经过政府认定的一类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
6.人类环境:是指地球上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分为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两大类
7.自然环境: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根据其有无人为活动污染,自然环境又可以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8.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等)所组成的生物环境体系。是生物圈内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功能单位。
9.食物链:是指环境中较低级别的生物体以食物形式被另~种生物体吞食,而后者又被较高级别的生物体吞食,在生物体之间构成不同营养级别的生物体逐级被吞食的生存链关系。
10.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
11.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污染原因,使得进入环境的污染因素的量或作用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了改变,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并对人类健康产生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12.二次污染物:是指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后,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理化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
13.剂量-效应关系:指某化学物质的摄人量与其引起机体生物学效应强度之闻的关系。
14.剂量-反应关系:指暴露于某化学污染物的群体中,暴露剂量与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学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15.化学物的联合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并相互影所产生的综合毒性效应.称为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16.拮抗作用:指多种化学毒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小于各化学毒物单独作用时毒效应之和
17 。社会环境又成非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思的社会劳动与生
2
预防医学-自考本科:复习讲义
活活动所形成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总和。
18. 预防医学: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探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和维护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劳动能力和生命质量目的的学科群。19.生命质量:指生命体的结构、形态和功能的优劣程度及其生存、繁衍、发展的的能力,是一个
生理学概念。
20.生活质量:指人在社会环境中生存的状态以及享受物质文化生活的程度、实现自我需要的层次
高低等,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21.公共卫生:是为了保护、促进、恢复人们的健康,是通过集体的或社会的行动,维持和促进公
众健康的科学、技能和信仰的集合体。
22.医学模式:即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宏观认识。
2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超越生物医学模式的新模式,立足于人具有生物性喝社会
性的双重属性,要求在更广阔的背景下,从更高的认识水平来对健康与疾病进行观察。
24.健康决定因素:指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的因素,即影响健康的因素。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1.生活环境:是指人类生活活动所依存的各种外界环境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大气、水、土壤、住宅以及健康相关产品等。
2.急性危害:当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高,使当地居民吸入大量的污染物可造成人体健康的急性损害作用。
3.慢性危害:居民长期接触低浓度的大气化学污染物可引起各种慢性危害,还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变态反应,甚至可导致肿瘤与胎儿畸形等。
4.温室效应:指地球表面大气中的CO2、CH4、N2O和CFC5等气体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温度增加的现象。
5.臭氧空洞: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部分紫外线,是地球的保护层。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被广泛应用的氯氟烃和溴氟烃等物质进入大气,导致污染区臭氧层臭氧被消耗,即出现臭氧层空洞。
6.大气卫生标准:是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群健康,评价大气污染程度,对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以法律形式做出的限值规定。
7.集中式供水: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集中净化的消毒后,通过输水设施输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8.介水传染病:是指机体通过饮用或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者食用被该中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
9.住宅:是人们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和人为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防止其不良环境因素影响而创造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室内空气污染:是指由于住宅室内存在能释放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源,加之室内环境通风不良而导致室内空气中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进而引起人体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11.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强烈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
12.公害:指因受到废水、废气、废渣的严重污染,或者其他一些原因,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以致影响人的生活和健康,破坏工农业生产,甚至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对整个社会造成公共危害。13.公害病:是指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
14.生物放大作用: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会随着营养级得提高而逐步增大。
15.化学转化:指化学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中和或水解反应发生的转化。
16.生物转化:指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
17.特殊毒性作用: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免疫功能受损四个方面。
3
预防医学-自考本科:复习讲义
18.内分泌干扰物危害:指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可模拟或对抗天然激素生理、生化作用,干扰或抑制生物体内分泌、神经和免疫系统等诸多环节的功能,从而对机体或后代产生可逆或不可逆有害效应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第三章食物与健康
1.营养素;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即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为人体需要的5大类营养素。
2.平均需要量: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群体对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3.推荐摄入量;:等于平均需要量+2SD(标准差)。推荐摄人量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人群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这个水平,可以使组织维持适当的储备。4.适宜摄入量:是通过观察或实验研究获得的健康人群的某种营养索的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应该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其主要用作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同时用作限制过多摄人的标准。
5.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平均每日可以摄人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几乎所有的个体都不至于引起不利健康的结果;当摄入量大于可耐受最高摄人量(UL)时,可能导致损害健康的危险性增大。UL的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人量过高的可能。
6.食品营养价值: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7.膳食结构:又称为食物结构,是指消耗的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构成,它表示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组成关系。
8.食品添加剂:系指为改菩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天然物质。
9.食品污染:是指食物从种植、养殖到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有害物质进入食物,使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10.食品的外源性污染:是指食品在加工、运输、储藏、销售、食用过程中,通过水、空气、人、动物、机械设备及其用具而导致的微生物污染,亦称第二次污染
11.营养:是指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水平。12.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或者健康膳食。是指全面达到营养供给量的膳食。
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
1.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或劳动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或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2.职业生命质量:是指劳动者对工作的感受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心效应.如劳动者对本身职业的满意度、工作安全感等。
3职业健康促进:是指综合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政策、法规、制度和组织进行卫生干预,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环境条件,加强职业卫生服务等,达到促进劳动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的目的。
4.职业健康监护:是指通过各种检测和分析手段,评价劳动者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影响及其危害程度,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及早地发现劳动者健康损害的征象,许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防止职业性疾患的发生与发展。职业健康监护属于二级预防即临床前预防。
5.就业前健康检查:是指对准备从事某项工作(或转换从事新的工作)的人员在上岗之前进行的健康检查。目的是了解受检者就业之前的健康状况,收集各项健康基础数据(作为今后定期健康检查的对照基础和用于建立健全健康档案),以及发现受检者的职业禁忌证。
6.职业禁忌证:是指不宜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或接触某一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7.定期健康检查:是指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从事某种职业或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健康状况的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和有针对性内容的检查),以及时、及早地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早期损害或可疑征象,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
4
预防医学-自考本科:复习讲义
重要内容,属于第二级预防。
8.应急性健康检查:是指对出现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事故的工作场所或劳动环
境中受有害因素暴露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受事故影响的职业人群范围和劳动者受事故的危害程度,确定事故的处理措施和劳动者的救治方案。
9.基础职业卫生服务(BOHS):是一项通过初级卫生保健,利用科学合理的、可接受的职业卫生方法为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健康提供保护,促进劳动者健康、幸福和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预防疾病和事故的基本服务。
第五章医院环境与健康
1.感染性废物:是指可能含有病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或真菌)的废弃物。
2.护理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对存在的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的职业接触。
3.医院护理区:是指医院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活动所涉及的区域范围,包括病房、门诊(注射室、换药室)、急诊室、手术室、供应室等。
第六章非物质环境因素与健康
1.非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与社会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体系,它由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人际关系、人口状况、生活方式与行为等非物质要素构成,是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所创造的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体系。
2.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存在于社会人文环境体系中的各种非物质要素的综合,如社会经济、宗教信仰、文化教育和人际关系等。
3.心理因素: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与个性有关的因素。心理活动过程由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构成。个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3个方面。
4.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5.气质:即通常所说的脾气,是个人在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人的情感体验特点的综合。
6.性格:是指人类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定型化(即一贯性)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
7.应激:是指人们面对困难与逆境而产生的压力和反应。亦指机体与环境缺乏
适应的一种心理状态,又称为心理压力或紧张刺激。
8.行为:是具有认识、思维能力的人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能动反应,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9.行为医学:由于行为活动比心理活动易于观察,因此,通过研究行为、分析心理活动过程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的学科称为行为医学。
10.人际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11.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
12.酗酒:是指长期大量饮酒,令人产生身心依赖,不能自制,对个人健康或完成本职工作及社交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行为。
第七章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
1.疾病的三级预防:预防工作可以根据疾病自然史的3个不同阶段即发病前
期、发病期、发病后期,分别采取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的综合措施与对策来保护人类健康,这就是疾病的三级预防。
2.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以消除或控制危害人类健康的生物、物理、化学、社会与心理等方面的致病因素,使人群免受致病因素的危害,并对人群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3.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或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它是发病期所进
5
预防医学-自考本科:复习讲义
行的防止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
4.特殊预防:是有目的地针对某种致病因素消除某类可能危害居民健康的事件而采取的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措施。
5.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阻止残疾、促进康复、延长寿命而采取的及时而合理的治疗措施。
6.健康教育:是指让人们重视自己的健康,了解维护健康的卫生知识,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达到控制和消除致病危险因素所进行的宣传教育活动。
7.自我保健:是指居民自己利用所掌握的卫生知识和保健方法,不依赖医务人员、完全靠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力量,对身体进行自我监测、观察、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和养生,并建立适合自己和家庭成员健康长寿的卫生保健方法。
8.计划免疫:是根据人群免疫状况与疫情监测分析,按照规定程序,在特定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疾病疫苗的预防接种。
9.环境保护: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并依据人类的意愿,优化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存的不利因素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10.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1.卫生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有关卫生方面的法律性文件。12.卫生法规:是以宪法和卫生法律为依据,针对某一特定卫生事务工作由国务院制定或卫生部提出的法规草案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发布的法规性条例、办法、规定、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13卫生规章:是卫生法律和法规的补充,由卫生部或卫生部与其他部委联合或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卫生法律,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14.卫生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对人类环境及其介质(空气、水、食物、土壤等)中涉及人体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生物)所规定的浓度或暴露时间的限制值即安全限值,它是卫生监督过程中评价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的法律依据。
15.卫生技术操作规程:是根据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或卫生标准的要求而制定出来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标准性操作准则与规程。
16.国际卫生条约: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签订的、相互认可的有关卫生方面的条约或协定。
17.卫生监督:是政府卫生行政机关依据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涉及公共卫生与居民健康安全的各种行为或活动所实施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18.预防性卫生监督:是指国家授权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从保护人类健康角度出发,对新、扩、改建的工矿企业、城乡规划、民用建筑、公用设施(包括公共交通、学校建筑、医疗卫生设施)、大型水利工程等的设计、施工、竣工各个环节所进行的卫生审查和监督活动。
19.经常性卫生监督:是指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个人或社会组织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所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日常性监督活动。20.应激性卫生监督:是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环境污染事故、传染病爆发流行、药物中毒等事件所进行的紧急性调查、处理、信息通报等活动。
21.初级卫生保障:是最贴近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科学可靠而又能被居民广泛接受的而技术和方法,通过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是国家政府和社区居民依靠自力更生和创新精神在各个发展阶段上又能力负担的卫生保健工作。
22.疾病监测:又沉更流行病学监测。是指疾病监测机构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资料,并将有关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有关单位,以便及时采取干
6
预防医学-自考本科:复习讲义
预措施与对策,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的目的。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而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八章地方病防制
1.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由于地质化学因素的特殊性使地区生活环境中的某种化学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而引发的一类区域性疾病。
2.自然生物源性地方病:又称自然疫源性地方病,是指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引发的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
3.碘缺乏病:是因碘摄入量不足所导致机体以智力发育障碍为主要危害的-系列
障碍,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亚临床型克汀病、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4.地方性甲状腺肿:是指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食物摄入低于生理需要量的碘,从而引起的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体征的一种地方性疾病。
5.地方性克汀病:是指由于外环境缺碘,胚胎或胎儿时期碘摄入不足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严重影响脑发育造成的一种疾病。
6.地方性氟中毒:是指由于特定地区外环境中氟元素过多,使当地居民通过饮
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一的一种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7.地方性砷中毒:是指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食物或空气摄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色素沉着和掌跖皮肤角化或癌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其发病有明显的区域性。
第九章职业病防制
1.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特指国家政府立法明文规定的职业病。
2.矽尘作业:通常将劳动者接触的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作业称为矽尘企作业。
3.职业性病损: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由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以及不良的生产工艺过程或不良劳动状态所引起的健康损害,包括职业病、工伤及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4.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生产劳动过程中所遭受的意外性伤害,亦称为职业性伤害或工作伤害。
5.工作有关疾病: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能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导致劳动者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原有疾病加重,从而表现为职业接触人群中某些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或劳动者的病情加重。6.生产性毒物: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或在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存在于工作场所中可对劳动者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亦称职业性毒物。
7.职业中毒: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人体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生产性毒物(或工作场所毒物)所引起的组织器官或系统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疾病。
8.生产性粉尘:是指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车间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其颗粒直径一般多为0. 1~10um。
9.尘肺:是一类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10.矽肺: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人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11.煤工尘肺: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煤粉尘所引起的一类尘肺。
12.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13.职业性噪声聋: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感音性听觉损害。
14.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
7
预防医学-自考本科:复习讲义
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一肌肉的损伤,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
第十章食源性疾病的防制
1.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营养性疾病:是指因摄人营养素过多或过少,或不平衡引起机体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以及营养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3.膳食指导: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其恰当的营养素,借以增姒机体抵抗力.促进组织修复,减轻器官负担。
4.营养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使其具有一定的营养知识,了解膳食和健康的关系,自觉采用合理的膳食结构。
5.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6.动脉粥样硬化:指发生在弹性型动脉(如主动脉)以及肌肉型动脉(如冠状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因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沉着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行、增殖,形成纤维脂质斑块或粥样病灶。
7.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8.痛风:是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9.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10.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误为食品、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或添加了非食品级的、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或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第十一章传染病的防制
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以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传染病。
2.流行过程: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传播的过程,其发生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个基本环节。
3.传染病:是指由特异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传染给易感宿主。
4.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
5.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6.临床症状期:指传染病病人出现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期,此期病人的传染性最强。7.恢复期:指病人的临床症状已消失、机体的损害处于逐渐恢复的时期。
8.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9.人畜共患病: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统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又称人畜共患病。10.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11.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疾病的传播。
12.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又称母婴传播。
13.易感人群:是指有可能发生传染病感染的人群。
14.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8
预防医学-自考本科:复习讲义
15.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慢性传染病。
16.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第十二章慢性非传染病防制
1.心脑血管疾病:是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肺循环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一组循环系统疾病。2.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代谢紊乱病。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病因复杂、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第十三章医源性疾病防制
1.药源性医源性疾病:是指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用药不当所产生有害作用超过有益作用而引发的一类疾病,简称药源性疾病。
2.感染性医源性疾病:是指医院内引起的一切感染性疾病,简称医源性感染。
3.医源性疾病:是指在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因各种言行措施不当或管理不当等原因而造成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类疾病。
第十四章社会病防制
1.社会诊断:是对具有社会病的个人、家庭或群体的社会情况(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找出问题并进行分析的过程。
2.临床个案诊断:是针对个体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判断,并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根据疗效进行复验过程。
3.自杀:是因社会心理冲突而产生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蓄意终止自己生命的自我毁灭性行为。4.吸毒: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通过注射、口服、鼻吸或其他途径将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5.毒品: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6.戒断反应: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
7.社会病:是指由社会因素起主导因素,并与现代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的疾病或社会病理现象。
第十五章医学统计学概述
1.同质:统计研究中,给观察单位规定一些相同的因素情况,
2.有限总体;总体明确规定了空间、时间、人群范围内有限的观察单位,称为有限总体。
3.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4.总体参数: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更确切地说,是指有规律分布的总体)的特征量,称为总体参数。
5.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随机误差与非随机误差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系统误差与非系统误差两类。
6.随机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
7.系统误差:是一类恒定不变或遵循一定变化规律的误差,其产生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
8.统计描述:是利用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相结合来描述样本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分布规律。9.统计推断:是使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统计推断包括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10.半对数线图:横轴是算术尺度,纵轴是对数尺度的线图称为半对数线图。
11.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值,常用符号P来表示。
12.数值变量资料:又称定量资料或者计量资料。为观测每个观察单位某项观察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
13.收集资料:是根据设计的要求,获取准确的可靠的原始资料,是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可靠的重要
9
预防医学-自考本科:复习讲义
保证。
14.分析资料:是根据设计的要求,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专业知识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第十六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1.极差:筒记为R,亦称全距,即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反应变量值的离散范围。2.中位数:将一组变量值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位次居中的变量值称为中位数(简记为M)
3.正态分布:也称高斯分布,是医学和生物学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连续性分布。
4.医学参考值:是指绝大多数正常人的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产物等各种生理及生化指标常数,也称正常值。
5.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和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6.标准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简称为标准误,用σx来表示。
7.参数估计:是指用样本指标值(统计量)推断总体指标值(参数。参数估计分为点(值)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8.置信区间;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是按一定的概率(l-a)用一个区间范围来估计总体均数,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为(1 -a)的可信区间,又称置信区间。
9.假设检验:旧称显著性检验,是统计推断的重要内容々它是指先对总体的参数或分布作出某种假设,再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根据样本对总体提供的信息,推断此假设应当拒绝或不拒绝
第十七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1.率:又称频率指标,是某现象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2.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个体数与该事物各部分个体数的总和之比,用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3.Z2检验:是英国统计学家Pearson提出的一种用途广泛的假设检验方法。该检验以x2分布和拟合优度检验为理论依据。
4.秩和检验:是将定量数据从小到大、等级从弱到强或从强到弱转换成秩后(秩转换),求秩和,计算检验统计量一秩统计量,作出统计推断。
第十八章直线回归和直线相关
1.样本回归系数:在直线回归方程中,σ为直线的斜牢,称为样本的回归系数,其统计意义是当x变化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改变的估计值,它描述了Y依赖x的直线变化的数量关系的大小和方向。2.最小二乘法原则:其基本原理是使观测值y与y差值的平方和达到最小,即使各实测点到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
3.直线相关:直线相关又称简单相关,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联程度与相关方向,适用于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
4.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用来描述具有直线关系的两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是相关系数,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
5.决定系数:定义为回归平方和与总平方和之比,是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中重要的统计量。
第十九章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1.三间分布: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包括疾病在什么地区、什么时间和什么人群中高发,有何规律和特点等,即在人群中对一种疾病测量到的某种变量值或特征类别的频率的总概括,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2.健康疾病连续带:疾病和健康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丰富,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称其为健康疾病连续带。
3.疾病的自然史:疾病从发生到结局的自然发展过程称为疾病的自然史。
4.发病率:是表示某特定人群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出现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10
预防医学-自考本科:复习讲义
5.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
6.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7.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8.病死率: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者占总患病人群的比值。
9.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是指在随访期末仍存活的病例数与随访病例的总数之比。
10.疾病暴发应急调查:是指对特定人群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同一种疾病的大量病例所进行的调查,属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描述性研究。
11.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所进行的调查,也称全面调查。12.系统抽样:也称为机械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个研究对象抽取一个对象的抽样方法。
13.分层抽样:先按照某些人口学特征或某些标志(如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住址、文化程度等)将研究对象的总体分成若干组,这些组在统计学上称为层。然后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各层抽出的对象就构成该项研究的样本。
14.病例对照研究:又称为回顾性研究,是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未患该病的人作为对照组,调查这两组人群既往暴露j于假设危险因索的情况,然后比较两组人群对假设因素的暴露比例。
15.匹配过度:匹配时如果期望使病例和对照完全一致而将不必要的因索列入匹配,不仅会增加工作难度,而且会丢失信息,降低研究效率,这种情况称为匹配过度.
16.队列研究:是选定暴露于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组人群分别作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一定的时期,比较两组人群某种(或某些)疾病的发生或死亡情况,以检验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的一种观察性和分析性研究方法。
17.筛检试验:是指筛检所使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体检、实验室检查、问卷调查等。18.似然比:是指病人中出现某种检测结果的概率与非病人中出现该检测结果的概率之比,说明病人出现该结果的机会是非病人的多少倍。
正在阅读:
预防医学-19年自考复习重点04-16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商务管理学试题01-01
浅谈教师与老师11-22
数据有格式输入输出05-22
东亚文化交流史教学大纲12-20
二期反渗透膜离线清洗技术协议04-17
Coreldraw9.0从入门到精通教程06-01
2018年中国互联网约租车市场未来发展前景报告目录06-06
观《正阳门下》有感精选3篇12-11
雷锋精神心得范文103-19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预防医学
- 自考
- 复习
- 重点
- 19
- 工作报告之开题报告答辩时间
-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 脓肿切开引流术标准操作规程
-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典型例题
- 基督教讲章顺服国家设立的制度.doc
- 【图文 视频】油轮化学品船船舶结构
- 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 (完整版)广州版新版五年级英语上册期末练习题2022.doc
-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螺旋蜗杆式空气压缩机
- 从文化传播角度探析东北方言论文
- 客运专线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检验细则
- 优酷独播视频怎么打开 kux格式转换MP4使用什么软件
- 2014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学考前押题选择题4
- 2022年齐鲁工业大学理学院872数据结构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非英语专业的人的自述:我如何用一年时间考上欧盟口译司【转载】
- 关于集团IT资产管理制度
- 2022元旦晚会主持词学校
- 市场部工作流程制度以及规范管理
- 八年级生物上册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2年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805管理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