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今德治思想的异同
更新时间:2024-06-14 01: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孔子德治思想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论古今德治思想的异同
内 容 摘 要
德治是一种重要的治国手段,从古至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文明的社会,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法治的国家,然而由于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滞后与不足,许多精神和意识层面的事物仍需要道德的介入与参与,因此德治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共同构成一个社会良好运行的基础。本文通过考察古今德治的异同,对德治的历史和今天进行简要的概括,以解释德治的本质和变化以及在现代社会的意义。首先,本文对德治进行概述,德治的基础是道德,而道德是一种评价方式和行为规范,它调节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由经济关系决定,需要社会舆论、社会习俗以及内心信念来维持。古代德治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治国思想,《尚书》中就有德治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趋于成熟,汉代以后各主要朝代基本保持德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主张。今天的以德治国是以社会主义新道德为基础的,是大多数人的道德与法律居支配地位。其次,本文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了古今德治的联系和区别。对于古今德治的联系,本文认为由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德治的社会教化作用依然没有改变,同样强调道德的表率作用和内在约束性。对于古今德治的区别本文认为是最根本的,是民本主义与以人为本的区别。古今德治还在利益代表、权力代表、经济基础、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区别。最后,本文分析了以德治国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展示以德治国的社会功效。以德治国,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美德,并且与以法治国互为补充,将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总之,社会主义德治是一个系统,社会主义德治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它必将引导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新时代,成为一个政治文明、国力强盛、民智开明的现代化国家。
关键词:德治 古今 异同 意义
目录
前 言..................................... 3 一、德治的概述............................... 3 (一)德治的含义 .......................... 3 (二)德治的表现 .......................... 4 二、古今德治的联系和区别..................... 7 (一)古今德治的联系 ...................... 7 (二)古今德治的区别 ..................... 10 三、现代德治的意义.......................... 14 (一)以德治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14 (二)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互为补充 ......... 15 (三)以德治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 16 (四)以德治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 16 结 语...................................... 17 主要参考文献................................ 18
2
前 言
德治作为与法治并行的一种治国手段,与法治相辅相成,法治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德治形成人良好的道德素质,在当今社会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我们党首先在十五大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制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效。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法律调整的滞后与不足日益暴露出来,许多领域必须依靠道德的调整与规范,因此,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与依法治国共同实施,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可见,以德治国在当今社会必将重新发挥重要的作用,与依法治国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
一、德治的概述
德治是以道德为基础的,而道德又是一种评价方式和行为规范,它调节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由经济关系决定,需要社会舆论、社会习俗以及内心信念来维持。德治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政治主张,中国自古就有德治的传统,在治国理念中不断被强化和改造为极致,历史上的德治思想可以追溯到《尚书》,春秋战国时期趋于成熟,汉代确立“德主刑辅”、“礼法兼用”的治国主张,以后主要朝代基本上保持德礼与刑法并用,谋求治国方略的和谐、统一。今天的以德治国是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基础的,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并且以法治为基础,与以法治国互为补充,是体现社会主义特色最为科学的治国主张。
(一)德治的含义
1.道德的含义
“道德”在《辞海》是这样解释的: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之
1一,”“道德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要求,
表现为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规范等;主观方面指人们的道德实
1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1页。
3
践,包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等。”1“与利益密切相关总是反映和维护一定的利益。既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依靠社会舆论、习俗和内心信念的力量,以‘应当’如何的方式调节人的行为。”2“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以指导行为为目的。”3
可见,道德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活动的产物,是由经济关系最终决定,以善恶作为评价标准,以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维持的规范,原则和意识的总称。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特点,以善与恶为评价标准,并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以及内心信念来维持。
2.德治的含义
《辞海》:德治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主张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感化来统治人民。”德治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统治者首先要具备道德品质,然后要求人民具备道德水准,以道德的约束作用调整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德治重视行为以前的教化,以道德规范的原则性规定,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引导人们的行为。 (二)德治的表现 1.历史上的德治思想
德治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体现了古人的治国方略,概括了为政之重点。德是一种正大光明、无偏无私的行为。由里而外散发出人格的光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高尚品格,以仁爱为基础,以规律、规范为准绳的治国之道。《尚书》中记载了尧、舜、禹以德治天下的高尚行为,是后世的典范,德治的先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趋于成熟。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当时诸子百家关于德治的争鸣。《管子》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张则国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提出了道德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老子·任德》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指出为君之道首在以民之心为心。《墨子·兼爱》中指出:“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天子为善,天能
1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1页。 2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9页。 3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4页。
4
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孔子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明确主张为政以德。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孟子则认为圣主和暴君决定国之兴衰,君主应该成为道德的楷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赞同行仁义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以上所列春秋战国时著名思想家之言论及主张,足以说明当时德治思想已有相当大的发展,故可谓之成熟,这一时期德治思想、德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君主应顺从天命,以仁德治国,并要求给百姓以看得见的实在利益。“保民”、“恤民”、“惠民”、“养民”、“富民”已经成为德治的重要内容。1
秦代主要思想是任法而治,几乎找不到德治的踪影,法网严繁酷密,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最终二世而亡,可以归结为轻视道德的教化作用,仁义不施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汉初的统治者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认识到“专任狱吏”、“专任刑罚”的严刑酷吏是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从而开始了从崇奉道家无为而治到独尊儒术的转变,把儒家的“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主张作为立法的主导思想。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基本上适应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促进汉代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保护君主专制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汉社会由此步入“人给家足,都鄙庾皆满,而府库余财”的发展道路,出现了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的盛世。
唐朝的德治的一个表现也是“以礼入法”。唐初统治者针对隋短命亡国,总结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哲理,吴兢在《贞观摘要》中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此出发,在“先存百姓”的思想指导下,唐初统治者着眼于王朝的长治久安,提出了“安人宁国”的治国方针。因此,汉代的“德主刑辅”思想在唐初得到了延续,并演化成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立法指导原则。由于唐朝统治者对德治和法治的关系处理得较为恰当,因此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局面,“贞观之治”及“开元盛世”便是明证。唐朝中国的封建制度进入全盛期。2
宋元时期,治国方略基本是延续儒家的政治主张,以德治为国家政治主体。这点可以考据宋代的理学家朱熹,朱熹以儒家正统自命,德治是其一贯主张。他
1
曾凡贞:《秦汉唐德治与法治思想对比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Http://www.cnki.net 2
曾凡贞:《秦汉唐德治与法治思想对比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Http://www.cnki.net
5
曾经论述过政刑德礼的相互关系,认为德礼为治国之本,政刑为治国之具,与德礼相比,只能为末。他说:“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为礼之本年也;此其相为始终,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又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同样,朱熹也重视法律、刑法的作用,两者不可偏废。
明代中期,著名学者丘浚主张德、礼、政、刑兼用,以教化为先,他的思想与朱熹极其相似,同样认为德、礼、政、刑四者,王道之治具也。他把只有政刑而没有德礼,叫做“徒法”;只有德礼而没有政刑,叫做“徒善”;“徒法”与“徒善”皆不足以治国。他认为,为政之本在于“修德以化民”,对化而不服的,就必须“齐之以礼”,用礼来整治他们的行动,但总有教而不化,礼而不齐,这时,就必须使用刑罚。可见,丘浚在处理德、礼、政、刑的关系时,所坚持的仍然是儒家的德主刑辅思想。
清朝康熙皇帝对儒家的一套治国之道极力奉行,崇尚德治。他同样认为治国必须以礼义教化为主。“尚德缓刑”是“是治之极轨”。在德治思想的指导下,康熙很重视吏治,认为“致治之道,首重人才。”治理国家,首要的是要有一大批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官吏,国家的法律要靠刚正的官吏去执行。所以他说:“有治人,始有治法。”“治国家者,在有治人,无患无治法耳。”他治国正是从儒家传统的“人治”思想出发,注重选拔良吏,惩治贪官。
2.今天的以德治国
历史上的“德主刑辅”和“德法兼用”的思想指出了道德和法律在治国中的重大社会价值,对我们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我们今天强调“以德治国”仍然要从古代的“德治”思想中汲取养分。但是,我们今天的“以德治国”,是与中国古代儒家所说的“德治”有着本质的区别。
社会主义国家的道德和法律改变了过去少数人的道德与法律居支配地位的历史,转而由多数人的道德与法律居支配地位,这是性质的不同。我们今天的德治是社会主义的德治。其中的“德”,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
1
潘青:《历史上德治与法治思想的研究》,《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5卷第1期。Http://www.cnki.net
1
6
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今天的“德”是反映和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规范,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的新型道德,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匹配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而不是反映和代表着广大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道德,更不是儒家宣扬的那一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亦不同于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道德。
这里所说的德治,是与法制相辅相成的德治,是在坚持依法治国,把我国建设成一个法治国家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国,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即同时发挥法律与道德的作用,调整社会关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服务。今天的德治,是在法律制度范围内的德治,而不是超越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德治。因而不同于儒家以人治为特点的德治。因此,社会主义的德治,绝不等同于人治,而是法治手段的重要补充,也是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1
二、古今德治的联系和区别
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德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虽然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作为治国手段,以及几千年文明的传承,还是有一定联系的,为了更好的区别古今的德治思想,有必要对其进行比较。 (一)古今德治的联系
道德,古代和今天都是强调的对象,尽管道德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是延传下来,其中就有优良的道德成分,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我们今天的德治,仍然要吸取传统道德的精华,为我们所用,演化成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的新道德,赋予时代的意义。道德在治国中的作用,从古到今,发挥的功能基本没有变化,因此古今的德治有许多相似之处。
1.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
道德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人民的教化作用,使人明理,明辨是非,
1
潘青:《历史上德治与法治思想的研究》,《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5卷第1期。Http://www.cnki.net
7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轻刑罚而崇德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反映,极其重视培育和提高民众的基本道德素养,这是值得借鉴的。道德是一个社会得以维持的基础,失去道德的依托,社会就必然走向混乱。道德是一种隐性的行为规范,其发生作用也是法律不可替代的。孔子明确指出道德的教化作用,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即用单一的行政命令来引导,用严酷的刑罚来要求,老百姓因惧怕刑罚,只求免罪,而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教化来引导,用礼乐来熏陶行动,老百姓就知耻而自觉行善。这就是古代的德育,强调以道德引导人们,让人们发自内心的行善为仁,法令制度仅仅作为退而求其次的手段。孟子也特别强调教化的作用,《孟子·尽心上》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德也,善政民畏,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严格的政治不如好的道德教化,严格的政治百姓害怕,好的道德教化百姓喜爱,严格的政治可得百姓的钱财,好的道德教化可得百姓民心。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也强调人伦的教化,认为以此才能实现“内圣而外王”的王道之治,达到以德平治天下。道德是用来教化人民,法令是用来惩治人民,惩治的手段只能使百姓畏惧,道德的教化可以使百姓信服,道德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如果人民的道德素质不高,各种法令制度是无法推行的,因此治国教民为先,德治的根本即是发挥道德的引导、规范、教化作用,使民顺而听命,知廉耻而为善,以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孟子提出的“仁政”,也是以道德的感化为基础的,仁义不施而众叛亲离,人心向背在政治、军事活动中都有重大的作用。
今天的德治,仍然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我们所讲的道德是社会主义新道德,道德仍然是今天社会的依存,是人们行动的准则。我们的孩子在小时候就要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比封建社会更完备更具体的道德教育体系,我们的各行各业都有相关的职业道德,这些规范用以约束、指导人们的行为,并且具有法律效力。我们今天所进行的“八荣八耻”教育,就是要树立一种道德标准,以外在的口号转化为人们内在的行动,发扬社会主义的新风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说是道德的教化。人们的好行为不会从内部自己发生出来,只有通过外部的教育,使人们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我们今天的以德治国,就是要用社会主义的新道德教育人民,使人民成为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社会主义
8
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2.强调道德的表率作用
道德是人的品行,道德是相互效仿的,只有一个人首先作出了道德行为,才有资格要求别人也这么做。早在西周,周公就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作为皇帝没有什么可依靠,只有作出好的德行使人民信服,皇帝贵为九尊,仍然要为人民做出榜样。不但如此,孔子认为,国家各级官吏的品德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和治理的成效,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就是说,为政者只要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命令,事情也有人照办;若是自身的行为不端正,纵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信服。孔子还认为,政治风气直接影响着民德、民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意思是说,为政者的道德行为好比是风,老百姓的道德行为好比是草,风往那边吹草就向哪边倒。看来各级官吏只有首先以德修身,才能“以德取心”、“以德服人”。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强调的也是统治者的个人道德品质,孔子坚信,只要统治者有德,国家才能治理的好。由此可见,中国历史上的德治思想,都把官吏的道德自觉和修身看成是实行仁德的前提。无良法又无良吏的社会是黑暗而可怕的,而有良法却无良吏的社会则更可怕。1
在今天的德治建设中,我们仍然要强调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法律制度固然重要,是德治建设的保障,我们今天倡导的虽然不是古代的人治,只是依靠官吏的道德自律,今天具备强有力的法律约束,但是,国家的领导干部代表着政府的形象,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国家执政行为的象征。因此,国家各级官员只有首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治理人民,为人民服务,国家的政令才会畅通。温家宝总理强调为官要为人民办事,办真事,办实事,办好事,强调为官要有官德,要爱护人民,以德治国更加重视对领导干部的道德培养,强调讲正气,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担负执政为民的重任。
3.强调道德的内在约束性
道德不同于法律的特点,法律具有强制性,规定人们必须这么做,否则就会受到制裁,道德却教化和引导人们这么做,以言传和身教去感化人们,法禁乎于
1
李君奇:《德治与法治简论》,《河北法学》,2002年1月,第20卷第1期。Http://www.cnki.net
9
已然,礼禁乎于未然,法律在人们犯错之后去惩戒人们,道德在人们犯错之前去教化人们。孔子曾经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事以和。”(《左传·昭公廿年》)可见孔子强调为政宽猛相济的观点,宽以济猛,猛以济宽,但他还是把刑罚放在道德之下,以道德去约束人民,以仁政治理人民,即所谓的“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人民才能知耻行善。儒家始终把德治放在比法治高的位置上,以德服人,以道德约束力量教育人民。孔子那种把道德摆在刑罚之上的思想,也被东汉的董仲舒所继承和发扬。在董仲舒看来,“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王者成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为政而任刑,民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主张道德高于刑罚,治国应当任德远刑,以道德自律。道德可以约束人民,比法要柔和的多,而且可以不失民心,法的惩戒作用,往往是统治者不愿为之,因为它显得太为生硬,又不得民心,为政以德成为各朝明君推崇的德治之道。
道德评价不同于法律的是其内在的约束性,道德可以使人们明辨是非,知善恶,明美丑,道德不但能调整人的行为,还能调整人的思想,它可以使人们的行为动机高尚、善良,这是法律不能做到的,对人们行为时的心理的“内在”影响是道德发挥作用的特殊机制。可见,道德之所长,恰恰是法律之所短;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法律的作用,法律以强制的手段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要长于道德,道德之所短,恰恰是法律之所长。我们今天的德治建设,仍然要以德治的内在约束性教育人们。对于古代的道德文化,我们要有扬弃,继承什么,反对什么,都要经过思考,以树立社会主义新的道德风尚。今天的社会经济建设,更要注重道德的培养,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容易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一个道德滑坡的社会经济建设早晚会停滞,进入混乱的状态。道德是抵挡物欲横流的最好武器,道德是重建人的信仰和信念的基石,社会主义国家更要落实以德治国,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德治和法治作为两个互补的优势,成为国家腾飞的保证。 (二)古今德治的区别
今天的以德治国虽然和古代的德治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其中优良的部分仍然
10
要继承发扬,中国古代就有德治的传统,这不同于西方社会,西方社会是以法制为传统的,这也体现中西两种政治制度不同的人性假设。中国政治制度的假设是人性本善,人是可以教化的,教化的作用大于法律的惩治作用,西方政治制度的假设是人性本恶,体现为一种基督教文化,人是有原罪的,人天生都是犯罪的,于是《圣经》记载上古犹太人就有摩西《十诫》,创建法律就是为了规范人们和惩戒人们,所以当代西方社会的法制程度要高于中国,法律体系也较为完善,而中国的仁政以及仁政中的人情味道要远多于西方,这是中西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传统。古今德治是有本质区别的,古代的德治可以归结为一种民本主义,今天的德治则是以人为本,民本主义是古代对民众力量的肯定,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则国宁”,唐太宗也曾言:“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又把民和君比作水和舟的关系,“水亦载舟,水亦覆舟”。以人为本则是一种科学的德治观,它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评价手段。古代的德治的民本主义之是以人为目的,今天的以德治国将人既作为目的又作为手段。统治者只是关心人民这个目标,并没有把人民作为手段,把权力交给人民,民本只是他们统治的基础,维护自己的统治才是民本的目的,可见民本主义实际人民得不到实际的利益,而以人为本,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权力属于人民,这样人民的利益就有了保证。因此,古今的德治思想具有着以下的区别。
1.不同的利益代表
古代的德治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制定政策当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虽然他们高喊“爱民”、“富民”的口号,是因为他们深知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秦朝统一六国,威震四方,但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土崩瓦解,二世而亡,每朝的封建统治者的开国之君,无不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小心谨慎,兢兢业业,勤政爱民,如履薄冰,因为他们深知,如果他们继续搜刮民脂民膏,涂炭百姓,农民起义的洪流就会迅速冲决他们的统治,任何封建的政权在农民起义的怒潮下都是风雨飘摇,不堪一击。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总是高于人民的利益,即使是太平盛世,虽然百姓的生活富足,但是真正享受荣华富贵的还是统治阶级,他们穷奢极欲,铺张浪费,纸醉金迷,直到国家的财富挥霍一空,可孰知那些都是百姓的民脂民膏。虽然,统治阶级重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可那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基础,百姓只是他们拉拢的对象,百姓的生杀予夺的权力永远掌握在统治
11
阶级的手中,谁会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今天的以德治国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国家的执政政策始终围绕着人民,关心人民的疾苦,为人民谋幸福,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所以,我们的以德治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以人为本,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是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但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要提高人民的精神文明水平,把人作为以德治国的手段。
2.不同的权力代表
古代的德治权力在统治阶级,皇权是任何人无法逾越的界线,皇权无上,君权神授,皇帝是代表天的意志实行统治,老百姓不能违背皇帝的意志,更不能违背天的意志,老百姓只能做个“顺民”、“良民”,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丝毫没有权利可言。没有政权的人民,无法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自古以来的统治阶级和政治家,研究治国之道,只是为了统治本身的需要,没有真正关心民利和民生,可见其德治本身的虚伪性。我们今天的以德治国,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归人民,主权在民,利益在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顺应历史的需要,因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权力当然应该属于人民。今天的以德治国,是人民自己治理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人民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选择德治,不是任何人意志的强加,也是丰富自己精神的需要,使社会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的政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指的是“全体有公民权的人民。”1
3.不同的经济基础
古代的德治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人和人相互依赖,没有获得独立性;他们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的,但这种群体不是真实的集体,而是虚幻的集体,冒充的集体。因为这种集体中的个人“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人对立起来。”2我国封建社会“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说到底就是这种虚幻的集体的反映。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的发达,人与物相互依赖,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所以人们以真实的集体存在。在这种真实的集体里,人与人既
1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摘出版社,1991年版,第32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12
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 1因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人身自由。” 2、3古代德治的统治基础是封建君主专制,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因而,不可避免的以土地为经济活动的中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统治者的家天下思想贯穿始终,其德治也表现出统治阶级的私有性的特点,是利己的本质表现。今天的以德治国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民主专政之上,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相互协作,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每个人具有平等的权利。因而,以德治国对每个人也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以德治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了今天的德治是以人为本的,以全体人民为本,以劳动者为本。
4.不同的价值观念
古代的德治是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维护者,礼治也强调名分等级,封建社会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礼治最初是用来制定统治阶级的各种活动的仪式、礼仪规则,最后演化成为治国手段,因此,古代的德治包含许多等级的规定,皇权不可逾越,下级不得反对上级,百姓必须服从官吏,有着许多名分、级别之分,比如什么“亲亲”、“尊尊”、“贵贵”,古代的德治是维护封建统治和礼仪传统的工具。后来,德治中包含了许多伦理道德的规定,比如“三纲五常”,这些封建的价值观念,限制人们的自由和平等、思想和行为。人民在封建的礼教中沦为统治阶级的压迫对象,思想受到毒害,人格受到扭曲,“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视”,人民成为“顺民”、“良民”,只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一个符号。今天的以德治国弘扬的是社会主义新道德,是爱祖国、爱人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是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道德,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民主权利,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人们在工作、学习中结成平等的关系,人民享有平等的人权,诚信是社会主义新道德的体现,八荣八耻是新道德的实践标准。总之,以德治国是建立在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之上,每个人的道德不是任何人强加的而是个人意志的体现,个人良好行为情操的体现,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集体平等、互助、互利、互惠的原则,构成新的道德体系。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3
张莉:《以人为本与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区别》,《实事求是》,2006年,第3期。Http://www.cnki.net
13
三、现代德治的意义
古代德治是国家统治的基础,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治国手段,统治者用以推行“仁政”,带有封建的烙印。而今天的以德治国是我党的执政基础,是社会主义国家繁荣昌盛的保障,是社会主义人民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的保障,它将焕发出新的光彩。因为,时代赋予了“以德治国”新的涵义,它必将是社会主义国家高度文明的象征。
(一)以德治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历史是延续的,文明同样有传承,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不少文明的瑰宝,中国同样是礼仪之邦,以礼仪制度的完备而著称,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不可避免地要从文明的宝库中汲取精华,成为我们今天的文明元素,为此,我们就要保护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对美德的定义作出了不少杰出的贡献,构建了比较完美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的美德体系,不但在政治上提出为政以德,在道德上也提出许多堪称经典的思想。我国古代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品质的一部分,我们今天仍要继承和发扬,虽然,我们要除去其中愚昧无知的部分,以及古人做法极端的部分,比如对君主的愚忠,对他人的愚信,对朋友的愚义,以及面对剥削压迫的顺从、不知反抗,而要用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重新定义。这并不说明这些礼仪信条是错误的,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基本概念没有错,只是做法需要重新审视,使其具有时代的特色,因此这些信条仍具有我们学习的价值。我国古代的为政以德,对于我们今天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党是人民的政党,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立党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就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新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新型的德治观。党的作风和形象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与否。我国古代许多清官都作出了“立身为正”、“率先垂范”、“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榜样,其精神风貌和天下为公的作为值得我们的领导干部学习,这样,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才会使“天下归心”,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我们的根,它维
14
系了我们的文明,如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德治建设要好好地利用这个宝库,使它优秀的一面继续闪烁光芒,让我们的血液中的美德传统都绽放新的光彩。
(二)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互为补充
“法律是公意的表达,体现着某种程度的正义、公平、公正和理性,反映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公正、秩序和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取向。”1这里现代“法治”的基本内涵“是一种严格贯彻法律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事的治国方略。”2在法治条件下,法律作为评价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唯一准绳,因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遵行。这样法治社会在良好的规范约束之下,具有规范、稳定、一致、连续的特征。然而法治具有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法律永远无法穷尽社会生活的全部,法律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法律对精神层面的调整不存在,因此,法治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遭遇尴尬。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以社会存在和实践活动为基础,因此,道德可以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作用于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的行为与一定的道德规范相符合。因此,道德可以是一种自律,而作为个体的自律形成风气之后,社会又会对个体形成一种良好的他律。道德的自律性明显高于法律,法律的他律性明显高于道德。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道德治心,法律治形,道德能深入到人的内心,法律能规范人外在的行为,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法律是一个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德治和法治高度文明的社会,任何德治和法治的偏颇都是不合理的,德治和法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前,我们只强调建设法治社会,而忽视道德建设,导致道德水平下滑,出现信仰危机,腐败现象严重,而现在同时要倡导德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人们,美化人们的行为,注重人性的修养,以社会主义新道德教育人们。德治和法治都是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治国手段,两者只有互为补充,同时发挥作用,社会主义国家才会走向繁荣昌盛。
1
王忠智、郭炯:《浅议“德治”与“法治”的并重与耦合》,《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9卷第4期。Http://www.cnki.net 2
李文彬:《道德自律是法治秩序的最高实现形式》,《现代哲学》,2000年,第2期。 Http://www.cnki.net
15
(三)以德治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的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社会的国家成员,必须具有公民的意识,作为国家主人的意识。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倡导人民当家作主,但是人民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够,认为国家的建设和管理只是上层领导的事,与自己无关,没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意识,没有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而西方社会,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比较强,认为国家的建设都是纳税人的钱,因此,一旦国家的政策涉及到公民的利益就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因此,人民有更多的自治权,之所以我们人民的公民意识不强,是因为受到长期封建社会意识的束缚,人民只知道做良民、顺民,惧怕国家的领导者,“草民大人”的观念浓厚,因此,国家要走向文明,首先要培养人们的公民意识。作为国家的公民,道德意识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公民的道德是社会主义德治的基础,如果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普遍低下,就无法进行德治,德治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提高国家为文明的程度。公民的道德应该作为一个标准,一个社会成员都遵守的准则,这也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谴责。公民的道德建设应该是社会的“他律”和公民“自律”的结合,公民既要有道德认知,又要有道德行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地建起公民个人、家庭、职业、社会不同层面的社会主义道德新体系,以便使人们有一个道德他律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他律的认知对象。《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出台,在社会主义新型德治观的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实现经济基础之上树立起意识形态领域的公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以德治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人的素质有多方面构成,有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素质,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低,其它就等于零,一个道德素质低而拥有知识和能力的人要比一个道德素质一般而不具有知识和能力的人对社会的危害大,所以说道德是个人素质的基础。评价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不能只看其知识、能力水平,而还要看其道德水准。社会主义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道
1
王忠智、郭炯:《浅议“德治”与“法治”的并重与耦合》,《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9卷第4期。Http://www.cnki.net
1
16
德素质的推动,只有道德素质高的人才能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否则就会破坏社会的发展。对人性的教化应该是人生的第一课,在没有接受知识之前,就应该接受道德教育,从小就应该认识善恶美丑,道德教育不应该让位于知识教育,目前,教育领域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方向,知识和能力只会有害于社会。社会主义的公民应该是高素质的公民,不但具有知识、能力,还应具有道德素质,以德治国就是要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成为社会主义新公民。
结 语
今天的以德治国摆脱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基础,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以社会主义新道德为本,它必将教化人民,服务社会,构建出一个民德高尚,官德清正,社会文明的和谐景象,它同时也必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纽带,将中华民主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将西方社会的道德文明借以为用,成为一个新的基础牢固,内容丰富的道德体系。同时,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必将结合发挥功效,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都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坚固保障,为政以德和治国以法必将在今天赋予现实的意义,社会主义国家有了德治和法治这两种方略,必将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文明、国力强盛、民智开明的现代化国家。
17
主要参考文献
1、曾凡贞:《秦汉唐德治与法治思想对比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Http://www.cnki.net 2、潘青:《历史上德治与法治思想的研究》,《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5卷第1期。Http://www.cnki.net 3、李君奇:《德治与法治简论》,《河北法学》,2002年1月,第20卷第1期。Http://www.cnki.net 4、张莉:《以人为本与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区别》,《实事求是》,2006年,第3期。Http://www.cnki.net 5、王忠智、郭炯:《浅议“德治”与“法治”的并重与耦合》,《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9卷第4期。Http://www.cnki.net 6、陈寒鸣、贾乾初:《“德治”与“法治”: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基本特质及其启示》,《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21卷第2期。Http://www.cnki.net 7、马厉财:《德治与法治的“水乳交融”式结合》,《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Http://www.cnki.net 8、柴毅龙:《儒家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3月,第24卷第1期。Http://www.cnki.net 9、关晓丽:《德治与法治并举是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选择》,《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1月,第23卷第6期。Http://www.cnki.net
18
正在阅读:
论古今德治思想的异同06-14
镇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自查报告08-02
田野访友作文600字07-16
支护器材管理条例09-23
乡镇换届选举工作总结05-26
中级财务会计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4-23
春天的颜色作文250字07-05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题库05-27
外教史习题第14、15、16、17章07-1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德治
- 异同
- 古今
-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