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选词填空解题
更新时间:2023-08-07 22:5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行测选词填空解题
【顾斐老师点拨】
在熟练掌握上述词表的基础之上,我们结合实例对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旨在提高考生作答的准确性及速度。希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按部就班地顺序进行,首先讲词表的基础打牢,其次讲方法融会贯通,再结合历年真题详解进行总体复习,最后通过题型演练做到选词填空这种题型的全面提升。
(一)实词辨析
学习和掌握近义词辨析的方法,最主要的是从词义上对近义词加以辨析。一般来说,词义包括理性意义、色彩意义、搭配意义、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
1.词语的理性意义
要确切地了解词语的意义,首先要区分近义词的理性意义,一般来说,几个近义词之间多带有相同的语素和不同的语素,相同的语素是他们意义相近的基础,而不同的语素则体现着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别。如“亲密”“亲切”和“亲热”,三个词都有共同的语素“亲”,意思上也都带有“关系近、感情好、态度好”的意思,但是他们又有不同的语素“密”“切”“热”,这三个语素又体现了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密”和“疏”相对,指距离近,因此“亲密”侧重指关系近、关系紧密,常常用来描写关系、友谊等;“切”侧重“密切”“恳切”,因此“亲切”侧重表示感情真挚、恳切,常常用来描写照顾、关怀、教导、声音等方面,可以用来形容人在感受某一事物时的心情;“热”是“热情”的意思,“亲热”侧重指“亲密而热情”,常用于对人的态度等方面。 在词语的理性意义里,我们给出考生几方面的标准进行量化考察,从而能够提高速度和准确性。 ①词义的大小
一般来说,不同的词语有着其不同的使用范围,如“平凡”和“平庸”,两个词语都是指“一般的,不突出的”,但是“平庸”多指人,或者人的所作所为;而“平凡”则不仅限于人,还可以用于事物等多个方面。又如“事件”和“事情”,两者都表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活动和社会现象,但是“事件”多指那些重大的、不平常的活动或社会现象,而“事情”则是泛指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社会现象。显然“事件”的适用范围要比“事情”小。因此下面的句子应该选择“事情”,而不是“事件”:
“这两年,发生了不少令人心烦的 ”(事件/事情)。 同样的还有“年代”和“年月”,“时代”和“时期”,“边疆”和“边境”等。
②词义的轻重
有的近义词之间基本意义相近,但是词义程度的轻重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词义的轻重主要是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差别,有的词语适用于比较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则适用于一般性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则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这就是词义的轻重。
如“放纵”和“放任”,两个词都有“不加以管理,让其任意所为”的意思,但是在词义程度上“放纵”要比“放任”重得多。又如“等待”和“期待”都 等待的意思,但是在词义程度上,“期待”要更重,意义更强烈,适用于意义较重的场合,如“全国的球迷都期待着中国足球队能获得这场比赛的胜利。”这里用“期待”比用“等待”更能突出全国球迷的急切地希望的心情。
此外还有“处罚”和“惩罚”,“显著”和“卓著”,“研究”和“探讨”,“希望”和“渴望”,“担心”和“担忧”,“轻视”和“蔑视”,“失望”和“绝望”等等
③词义的侧重点
不同的词语,尽管意义差不多,但是其语义上的侧重点却不一定相同。如“事变”和“事故”,两者都可以指突然发生的某一事情。但是“事变”侧重在“变”上,意指那些能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造成某些重大改变的事件,多用于政治、军事等大的方面;“事故”则侧重指以外的损失或者灾祸,多用于一般性的生产、工作、生活、交通等方面。因此,下面的句子要选择“事故”而不是“事变”:
“在离前门不远的一个十字路口处,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交通 。(事变/事故) ④词义的具体与概括
词语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映,如“桌子”这个词并不是指客观世界的某一张桌子,而是指所有的桌子这一概念,但是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这是指某一具体的桌子,这样的词语的意义是具体的。
还有一些词语只能表达集合性的、概括的概念,不能表达具体的事物,如“家具”“工具”等。有一些近义词的差别就在具体与概括的不同上。如“船”和“船只”;“花”和“花朵”;“车”和“车辆”等。这三对词语每对都看起来差不多,但是意义不同,如“船”和“船只”都是指水上的一种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但“船”的意义是具体的,可以指称某一艘具体船,可能是木船、轮船、游船等;而“船只”则是结合性的概括性概念,不能指称某一具体的船。如我们说“江面上来往的船只很多”“江面上远远地漂过来一只船”。同样,“花”和“花朵”;“车”和“车辆”也是如此。如“这朵花真是太美了,可惜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孩子们就像是祖国的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的呵护”“门口是停着一辆车,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所有报废的车辆,都将统一回收并销毁”。同样的还有“书”和“书籍”,“河”和“河流”等
2.词语的色彩意义
从近义词的色彩角度进行辨析,主要是指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态度色彩等几个方面加以衡量。 ①近义词的感情色彩
一定的句子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而这个语境往往就是作者所褒扬或者所贬斥的,感情色彩指的就是词语中蕴涵着的对人或者对事物的褒贬的感情。如“沟通”和“勾通”仅一字之差,意义上也都带有“彼此相通”的意思,但是“沟通”的意思是使彼此通连、相通,如“沟通思想”“文化沟通”等,感情色彩是中性的,而“勾通”的意思则是相互串通、勾结,多是为了进行某种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勾结或暗中想办法使言语串通一致,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如“勾结土匪”等。因此在进行近义词辨析时,不仅要注意词语的理性意义,更要注重其色彩意义。
②近义词的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是指不同的词语适用于不同的语体的风格而形成的风格色彩意义,如口语语体、书面语语体,小说语体、公文语体、散文语体、韵文语体等。一般来说,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在对话、文艺作品中常常使用口语;而书面语则具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的场合、理论性强的文章等。 如“父亲”和“爸爸”都和“儿子”相对,但是“父亲”带有书面语色彩,而“爸爸”则有很强的口语色彩。前者适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后者则比较随便,适用一般性的场合。如我们说“他是一名伟大的父亲”,却一般不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爸爸”,因为“伟大”是一个书面语色彩比较强的词,如果和口语色彩强的“爸爸”搭配,则有些显得不伦不类的感觉。
③近义词的态度色彩
近义词的态度色彩指的是词义中包含的对某事或某人的态度。如“庄重”“尊敬”“轻视”等。如“诞辰”和“生日”都指出生的时辰日期,但是“诞辰”带有庄重、敬重的色彩,而“生日”则没有,是一般性的表达。因此我们说“毛主席诞辰XX周年”而不说“毛主席生日XX周年”。
又如“驳斥”的意思是对错误的言论或者意见进行反驳;“反驳”的意思则是用自己的理由否定别人的看法。“反驳”多用于一般性争论,语义程度较轻;“驳斥”多用于非一般性质的争论,着重在反驳的同时加以斥责,语义程度较重。正是因此“驳斥”的语义程度重,带有“斥责”的意思,也使得“驳斥”带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色彩,而“反驳”则没有。
3.近义词的搭配意义
①近义词的搭配范围
近义词的搭配意义是指不同的词语有着不同的搭配范围,对与之搭配组合的词语的意义有着不同的要求,如“严密”和“周密”,“严密”侧重指“周到、严格、紧密而没有疏漏”,多用于安全防范等方面;“周密”侧重“考虑周到、细致”,多用于思想、计划、安排等方面。两个词语的适用范围不同,是其最大的差别所在。 再如“坚定”和“坚强”,都有“坚持,不改变”的意思,但是“坚定”多和“立场”等搭配,而“坚强”多和“意志”等搭配。
这种搭配的习惯往往是固定的,约定俗成的,没有什么理据可言,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掌握。如“发扬”的对象常常是“优点”“工作作风”“传统”等;“发挥”的对象常常是“创造性”“积极性”“作用”等;“改进”的对象常常是“工作”“方法”“技术”等的缺点、缺陷;“改善”的对象多是“生活”“关系”“条件”等。
②近义词的适用对象
从词语的搭配意义来区分近义词还包括对词语的适用对象的分析。如“爱戴”和“爱护”都指有深厚的感情,但是“爱戴”的意思是敬爱而且拥戴,其适用对象是“下级”爱戴“上级”,而“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加以保护”,其适用的对象是“长辈”爱护“晚辈”,或“上级”爱护“下级”,两者的适用对象正好相反,不能混用。
又如“关怀”和“关心”,前者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只能用于对人;而后者则对人对物都可以用,也不分等级。再如“抚养”和“赡养”,“抚养”侧重长辈对晚辈的养育,多指抚养孩子;“赡养”则是晚辈对长辈而言。
4.近义词的语法功能
近义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近义词的词性和组句功能,一般来说,不同词性的词,尽管理性意义可能相同,但其做各种句子成分的能力不一样,如“金”和“金子”在理性意义上几乎一样,但是“金子”是名词,主要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如“金子是很值钱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金”是区别词,其主要语法功能是做定语,修饰名词,如“她有一头漂亮的金发”“河面上浮动着一层金光”。
又如“公开”“公然”都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的意思,但是“公然”是副词,在句子中只能作状语,而“公开”是动词,也兼形容词,能在句子中充任谓语、定语、状语等。如“X国竟然公然侵犯我国领海”“我们俩之间的事儿早就被公开了”“这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明天法院将对三名犯罪嫌疑人进行公开审判”。同时,“公然”侧重无所顾及,多用于不好的场合,带贬义;而“公开”则侧重让人都知道,是中性词。
(三)成语的辨析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诗文等。对于成语,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把握,一是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二是正确地使用、运用成语。要想准确地使用成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成语的准确含义
如“他的这篇论文,中心不突出,论据不恰当,简直是不刊之论”。这里,“不刊之论”的使用是错误的,关键在于对“刊”的理解上,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理解,“刊”应该是“刊登”的意思,那么“不刊之论”的意思就是“不能够被刊登的言论或作品”,这就和其实际的意思大相径庭了。“刊”的意思应该是“更改”,“不刊之论”的意思就是“不能够更改的言论”,形容言论不可磨灭。
2.成语的感情色彩
如“谭嗣同愿意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没,康有为、梁启超两人确乎少些刚烈。”这一句子中的“始作俑者”是错误的。“始作俑者”的本意是第一个制作用来殉葬的木偶、土偶的人,现在用来比喻恶劣风气的开创者,是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说“谭嗣同”是“始作俑者”显然是褒贬失当。
3.成语与其它词语的搭配
成语的意思往往比较独特,因此在理解了成语意义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成语和其所在句子中其他词语的搭配问题,注意是否得当,是否有语义上的重复累赘等。
如“面对无数个因为 豆腐渣工程 而无辜丧生的人们,面对他们的亲人撕心裂肺的痛苦,我们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了。”“撕心裂肺”在这一句子中的搭配是错误的,一般来说,“撕心裂肺”多用来形容哭声等,而不是用来形容“痛苦”。
又如“他那和颜悦色,平易近人的风度,一下子把大家的拘束感都给驱散了。”这里的“和颜悦色”“平易近人”和“风度”搭配,也是错误的。“和颜悦色、平易近人”是说脸色平和,容易让人接近,其表示的是一种态度,多和“态度”等词语搭配,而不是一种“风度”,不能和“风度”搭配。
4.成语的特殊用法
成语大多是古代沿用下来的,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时其在用法上也有着特殊性。如“望其项背”的意思能够看见别人的脖子和后背,比喻能够赶得上或者比得上。一般来说,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或表示否定意义的反问句当中,否则就是错误的。如“这家公司的雄厚财力是其他公司难以望其项背的。”即使意思符合,其一般也不能用于肯定句中。
5.成语的用法功能
如“有些领导漠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的意思,是形容人对事物态度非常冷淡,不闻不问,丝毫也不关心。尽管“漠”“不”都是修饰“关心”的,,但是作为一个成语,其意义具有凝固性,语法功能上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漠不关心”并不等于“毫不关心”,后者是一个词组,其语法功能与其中心词“关心”保持一致,后面可以带宾语。而漠不关心”则是一个成语,其有着独特的语法功能,不和“关心”一致,后面不能带宾语。
6.成语的使用范围
成语具有约定俗成性,其使用范围也在千百年的使用中得以固定。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骨者、闻鸡起舞者,秉烛达旦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这个句子中的“汗牛充栋”属于误用,“汗牛充栋”的意思是形容书很多,多得用牛来搬运都累得牛出汗,摆放时充满了整个屋子。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形容书多,而不能用来形容别的事物的众多。
7.成语造句的逻辑性
由于成语意义比较独特,有着很丰富的附加意义,因此在使用时,还要注意成语在句子中的意义表达是否与整个句子在逻辑性上保持了一致。
如“在书籍的浩瀚海洋里,学会使用书目,常常能够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这一句子中的“事倍功半”显然用错了,“学会书目”应该是一种进步,不可能“功半”,应该是“事半功倍”的误用。
三.真题详解
l 人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家是“神经质”的,他们的行为像16个月大的婴儿,这种观点是
的,事实上,“发疯”的艺术家是很 的,我所遇到的许多艺术家都是极具组织头脑,非常成熟的个体。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07年国考)
A. 正确 普遍 B. 片面 稀少 C. 偏颇 稀缺D. 错误 少见
【解析】答案D。根据“事实上”这一关联词可知为转折关系,因此首先排除A。根据最后一空可知“稀少”和“稀缺”均不恰当,通常“稀少”与“物种”相搭配;“稀缺”与“资源”相搭配,只有“少见”与题目搭配最为恰当。 l 钧瓷以其古朴的,复杂的配釉,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
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列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07年国考)
A. 造型 技术 B. 外形 工艺 C. 外形 技术 D. 造型 工艺
【解析】答案D。首先根据后一个空可知“工艺”一般用来形容艺术品的加工技术和方法,显然更恰当。工艺,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技术指的是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和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对此知D项正确。“外形”强调“外”,即物体外部的形状。“造型”强调“造”即创造制作出来的物体形象。
l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05年浙江)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否则就是对这一称号的 。
②春节临近,海峡两岸人民“三通”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台湾当局却认为,与大陆谈判的时机还不成熟。本来可以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因此而 了。
③著名足球评论员王健翔认为,要想彻底解决中超联赛中执法不公的“黑哨问题”,就必须 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土壤。
A. 污蔑 搁浅 铲除 B. 诬蔑 搁浅 根除
C. 污蔑 搁置 根除 D. 诬蔑 搁置 铲除
【解析】答案A。“污蔑”和“诬蔑”的意思相近,都是指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但“污”更强调“使脏”,而“诬”更强调“捏造事实”,从与题目的符合程度上看,前者显然要好于后者。“搁浅”是比喻事情遇到阻碍而
中途停了下来,“搁置”则指把事情放到一边,不去管它,题目的意思而明显是谈判受到“台湾当局”的阻碍而不能进一步发展,“搁浅”更符合文意。“铲除”和“根除”意思差不多,都是指彻底消除,连根消灭。
近义虚词辨析
1.必定 必然
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如,我们必定会胜利。
必然,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如,缺乏幻想的人,必然缺乏创造力。
2.毕竟 到底
毕竟,表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终归。如,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到底,表经过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表追究。如,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3.不只 不止
不只,不但,不仅。如,企业改革的任务,不只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不止,表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有“不限于”之意。如,他恐怕不止16岁。
4.曾经 已经
曾经,表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如,我曾经去过北京。
已经,强调动作行为的完成或可能还在延续。如,他已经来了。/他已经在这里好几天了。
5.从而 进而
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如,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如,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实施措施。
6.对 对于
两者在很多场合下可以通用。但由于“对”比“对于”动作性强,当“对”引进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者含有“对待”的意思时,它不能换成“对于”。
如,他对孩子很严格。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改“对于”)。
7.赶快 赶紧 赶忙
赶快,抓住时机,加快速度。如,时间太晚,我们赶快走吧。
赶紧,抓住时机,毫不拖延。如,天要下雨了,赶紧走吧。
赶忙,强调动作行为迅速或急促。如,趁下课前赶忙把作业做完。
8.关于 对于
关于,表关涉的范围。如,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只能用“关于”) 对于,主要指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如,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意见是一致的。
9.何曾 何尝
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发生。如,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
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如,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罢了。
10.按照 依照 遵照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如,依照法律条文。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原则指示。如,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11.基于 鉴于
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如,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
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经验教训的事。如,鉴于上次比赛场上各自为战的教训,我不赞成他当队长。
12.即使 虽然
即使,既表让步,也表假设。如,即使你磨破嘴唇,也别想让他回心转意。
虽然,只表让步,不表假设。如,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13.继而 既而
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如,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如,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14.径直 径自
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如,他出了校门,就径直回家。
径自,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如,他没等下课,就径自走了。
15.何必 何苦
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如,我何必跟他过不去。
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如,我何苦跟他过不去。
16.临时 暂时
临时,当时,到时;非正式性,非固定性。如,明天集合的地点,临时再通知你们。
暂时,重在表时间短。如,老师叫我们暂时休息一下。
17.另外 此外
另外,除此之外,表另提下文。如,我还要给你谈另外一个事。
此外,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如,院子里种着两颗桂花树,此外还有几颗梅花树。
18.屡次 一再
屡次,多次,强调动作的次数。如,他屡次违反校规。
一再,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的重复。如,我一再说不是他的过错。
19.恰好 恰巧
恰好,正好。如,你来得恰好,我正要找你。
恰巧,凑巧。如,我来找你,你恰巧不在家。
20.索性 干脆
索性,表直截了当,有时含有赌气或一不做二不休的语气。如,讲了几遍都不听索性不讲了。 干脆,直截了当,办事爽快。如,他办事很干脆。
21.通过 经过
通过,以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如,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其他情况发生变化。如,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22.往往 常常
往往,表通常情况下一般怎样或可能怎样,常带有规律性或推论性质。如,那种以松散闲适为乐的人,往往是事业心不强的人。
常常,指动作行为重复的次数多,不一定有规律性或推论的性质。如,他学习努力,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23.一定 必定
一定,重在表示主观意志,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如,海峡两岸,一定要统一,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
必定,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与判断。如,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球赛必定会胜利。
24.一齐 一起
一齐,强调时间,表同时。如,全场一齐鼓掌。
一起,同一处所;一同;一共。强调空间,表合在一处。如,他俩坐一起。
25.一向 一直
一向,表时间时只适用从过去到现在。如,他一向俭朴。
一直,表时间适用于过去,现在,也适用于将来。如,一直坚持写作,肯定会有收获。
26.于是 因此
于是,重在表前后两事在时间上,顺序上的承接关系。如,大家一鼓励,我于是就有了信心。
因此,重在表因果关系;可构成“由于 ,因此 ”格式。如,月亮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因此每月有一次朔和一次望。
27.暂且 姑且 权且
暂且,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如,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明天再去宾馆。
姑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如,你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 权且,暂时地,重在强调不得已。如,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
28不单 不但
不单,A多用于口头语体。B不止。如,不单是我的意见。
不但,通用于书面和口头语体。如,不但 ,而且 。
29.不管 尽管
不管,表示强调排队条件,有较强感情色彩。如,他不管家,一心想治水除害。
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与转折连词相搭配。如,尽管下大雨,但是他还是去了。
30.无论 不论
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有“都,总”呼应。如,无论困难多大,他都不气馁。 不论,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格式“不论如何”。如,不论任务怎么艰巨,一定要完成。
正在阅读:
行测选词填空解题08-07
第二讲-城市的起源与演进05-11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期末考试试卷08-16
党的理论知识考试题05-30
600瀛楁棩璁颁袱鍒?/a>10-29
二年级家校活动总结12-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增47项遗产(2010)07-26
新华师版九年级下期末测试(二)附答案02-27
初二议论文:生活因挫折而精彩作文(2)02-26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11-24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填空
- 解题
-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课__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第二课时)
- 奇迹暖暖5支1少女级怎么搭配 奇怪的主仆S级攻略
- 我为父母做一道菜
-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
- 《我的世界手机版》红石MOD下载
- 人大1997硕士入学经济学说史试题
- 水韵尚城三标段(施工组织设计部分)
- 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完整版)
-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不懈惠民生
- 教育最新K12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项1 模型突破 专题1 绳杆模型高分突破学案
- 讲数学故事比赛主持稿
-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4
- 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 初中常见英语短语与固定搭配
- 锂电池LED灯控制芯片
- 2003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A卷)
- 六管收音机组装实验报告
- 高中同位语从句专项练习与答案
- 蚌埠中环水务实施管网分区计量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