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3-11-27 06: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人类社会是建筑在一定生产发展阶段上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 根据变

化了的社会结构、社会环境及其现实生活,必须重新认识社会在现实状况下的发展问题。通过对传统社会发展观的科学扬弃,建构一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社会发展观——科学技术。科学作为历史发展动力系统中的革命力量,从人类社会的诞生到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社会发展观自我完善所必需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关键词:科学技术 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 物质生产力 社会变革 生产过程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呢?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人们一般总是把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一起,这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科学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属于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等的总和,是物化的科学。长期以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总是平行地分别发生的。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在当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已经一体化。“科学技术革命”反映的是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1]事实上,社会生产过程并不是发生在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同自然界之间的纯粹个人的过程[2]幻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化过程。因而,仅仅从劳动者以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这样一种对直接生产过程的简化的分析,来说明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就显得过于狭窄了。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4]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5]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

[3]

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6]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7]

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8]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10]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表现

第一,科学技术面临的社会问题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对自然地了解和驾驭能力越来越强,人类在战胜自然地同时,科学技术却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11]恩格斯曾经说过: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第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道德问题

1997年,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使克隆技术从此不断在技术上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克隆技术的成功实践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壮举,是生物学 医学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由此产生的伦理学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比如,个人能否违背自然规律去自由选择后代性别,

[13]

这样。又如何来保证正常的人口性别结构?如何确定无性生殖出来的人与提供遗传信息的人的伦理关系?用克隆技术改造人种,可能导致人的面目本性和情感

[12]

[9]

的改变,家庭和社会秩序、失常,人类遗传进化紊乱和基因库退化,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克隆人必然要将引起人们深深的忧虑,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是诞生在实验室以外的奇迹。”[14]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在人与社会伦理道德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我们需要反思造成这些不利影响的原因是什么并克服之,从而更加有利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影响,从而造福人类社会。[15]

[16]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催化剂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作为社会进步基本动力的科学技术,它对于人类社会的体制进化起了巨大的作用。人类从史前时期 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所谓后工业文明或者诸如此类的称谓(总之,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技术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导致了社会形态的跃进,从而使旧的社会解体、新的社会产生。[17]另外,技术在造就人类文明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人类精神创造的集中表现—艺术,首先必须通过科学技术中手段才能得以表现、传播和保存。从二般发展的观点来看,科学技术带来 的社会变革,必然会使社会向着一个更为进步并且更为丰富多彩的方向前进。新技术的出现乃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我们不可能去阻挠它的进化,而只 能去影响它的进化轨迹,使它朝着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或使社会跃 向一个更为稳定的状态发展。

在目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我们不仅可能而且应该对科学技术的进化进行必要的干预。[18]我们可借助于经济干预、文化干预及政治干预早日完成社会转型,使我们的社会从过去僵化的计划经济社会跃入一个开放的,有着高度经济活力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社会,并且选择一条最先进、最有效的技术进化轨迹,使社会能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变成一个经济上高度发达的社会。[19]同时,我们 选择的技术发展的轨迹必须使我们的社会能够平稳而不受损害地进入到一个新的砷乒状态,以防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社会分叉从而使社会进入一种紊乱的状态。

总之,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的对待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克服其消极的作用 既要反对唯科学主义。又要反对反科学主义,要看到二者合理的一面,反对以偏概全,充分发挥科学的积极作用 我们有理由并且坚信只要人。 类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人类的明天会越来越来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5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杜1963年版,第549页

[3]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 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云南科技管理, 1995, (02): 13.

[4] 刘大椿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6页。

[6]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 组编 《自然辨证法概论》[M].高等教 [7] 黄志斌 刘志峰 著 《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 [M].安徽人民出版

社,2004,1.

[8] 赵常伟 著 《新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

[9] 吴伯田 等著 《科技哲学问题新探》[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2. [10]《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一一九八一二年)第74页

[11] [美] 纳什 著 杨通进 译 《大自然的权利》[M].青岛出版社 1999,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5

[13] (美)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大棋局[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育出版社,1991,5.

[14]林平.克隆震憾[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 997 [ 15 ] [ 德] 汉斯·萨克塞. 生态哲学[ M] . 文韬, 佩云译.北京: 东方出版社, 199 [ 16 ] 李醒民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笔谈[ J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 (1), 20-23.

[ 17 ] 马来平. 科技与社会引论[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 18 ] 袁元. 中国经济竞争力名大于实[ J ] . 瞭望新闻周刊, 2005 , (33), 30- 31. [ 19 ] 陈至立. 时代、国情、使命—— —我国科学和教育的形势和报告[ N] . 学习时报, 2004- 5-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vq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