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

更新时间:2024-04-21 23: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

“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是科普策划专家团队通过十余年科普活动沉淀、积累,依托中科院国立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各科研领域科学家资源,针对学校科技教育和学生需求制定的具有多学科、多层次,兼具普及性和专业性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它使更多的优秀学生能够及早接触国家级科学资源,得到科学家培养和指导,为学生搭建一个提升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平台和建立“未来科学家”培养基地。因此,该“计划”是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与实践课堂;是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和通向未来科学家的桥梁;是接触国内高端科学资源和世界科技前沿的平台;是走向一流大学的桥头堡和全国青少年科技精英的沙龙。

那么,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能够做些什么?

它首先是一个整合了中国科学院百余家国立研究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大的科学装置、形成科学研究的各类科研设备和仪器;提供中科院各学科科学家智力资源,极大满足社会、学校、学生需求的高端、权威的科技资源。旨在传播科学知识,增强科学素质,提高科研能力,摆脱应试教育困惑,引导学生在科技日益被受到重视的时代中快乐、健康成长。

“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能够提供的资源和项目:

1、系列科技体验活动:针对学生“数、理、化、天、地、生”学习课程,相应整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等相关国立科研院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科学家报告资源,加之纳米、航天、载人深潜等前沿科技为学生编排了第一批12个主题的“走进中科院” 科技系列体验项目。

2、体验科学营。国内:数理化能力提升夏令营;太空夏令营;科学用脑学习集训营;港澳台科学营;国际科学营:美国科学营;德国科学营;俄罗斯太空营。

2、专家指导:科学家各学科报告;理工科老师培训;赴各地科研辅导。 3、科普落地项目:多智科普体验中心;多功能科普天文台。 4、科学实验、科技制作、机器人等研发体验项目。

5、针对各地各校需要,结合中科院科学资源,帮助策划科普活动。

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

一、背景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将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加强学生科技与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与创新能力,造就未来优秀科技与创新人才是中国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促进我国科技发展,提升国家实力,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和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关于《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加强青少年科技知识传播、培养创新与科研人才,强化我国科技人才基础性、战略性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在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支持下,依托中

国科学院科普资源,发挥老科学家作用,搭建中科院资源与学校、学生科技教育需求平台,推进以“大手拉小手”为纽带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在中小学(含港澳台地区)实施“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旨在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具有发展潜质、创新素质和探究能力的优秀学生,结合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科研方向,对青少年加以系统、专向培养使其成为“未来科学家”。真正把“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打造成为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摇篮,为我国科技人才发展作出积极努力,为中国成为世界创新中心奠定人才基础和储备。 二、实施

“未来科学家”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协调更多部门参与其中,中国科学院传播局于2013年将此项活动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型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 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项目之一,在更大范围实施并推广。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院)所在活动中给与了大力支持,众多专家积极参与和指导。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已在中国科学院和社会引起一定反响,产生了较好社会效果。

为进一步推进”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开展,各地教育部门和其他科技与创新教育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参与”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各项活动和基地建设,使更多的青少年早日成为未来科学家,进一步提高对科教兴国重要意义的认识,紧紧把握新机遇,从战略上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英才的发现和培养。

三、内容

● 开展“科学阅读与体验”活动

为系统普及科技知识,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中科院组织数十位老科学家专为青少年编写了《中国科学院21世纪科普丛书》,该丛书充分体现了其权威性和准确性,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科学精神食粮。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科学阅读与体验”活动,由丛书作者、老科学家与学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并带领学生走进研究所进行科技体验,使学生加深对科技理解,进而对学生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综合科技素质。 ● 教师培训:“科技与创新”

教师科技素质与能力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针对科技教师实际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科技与创新理论基础、综合技能、前沿科技三个模块系统培训。 ● 科普讲座:“科普进校园,走近科学家”

开展科普讲座进校园主题活动,组织中国科学院科学家进校园举办科普报告、科学成长报告,提高学生整体科学素质,为学生提供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机会。科普报告突出知识性、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科学成长报告,把科学普及、学习能力、成长发展融为一体,围绕学生就如何科学成长而设计。 ● 科学营:“今天发明家,未来科学家”

以兴趣为前提在学生中通过笔试、面试、选拔有科学兴趣、科技特长的学生,依托科学家资源,系统对学生进行科技培训,在专

家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和课题研究专向培养,使学生创造力和科研潜质得到最大限度开发。科学营学员成果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进行专利申报及科学家推荐,进行未来科学家成果汇报。

●开展活动:“探秘中科院,感受高科技”

依托中国科学院资源,组织 “探秘中科院,感受高科技”活动,走进中国科学院:参观研究所、实验室、科学家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制作、与博士交流、创新发明、科研课题等,以及赴海南、云南、长白山等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和野外观测基地的科学科考(冬)夏令营。 ● 建设科技:“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对接,形成一般性科研在学校,深度科研进研究所的“所校结合”科研模式,聘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为实验室科研指导专家(或顾问、名誉主任),在“重点实验室”与科技类大学间建立科技与创新人才直通车。重点实验室:服务型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3D打印重点实验室、物联网重点实验室、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创新重点实验室,空间科学重点实验室、生物重点实验室及古生物化石博览园、科普植物园等。 四、计划目标

(一)“百、千、万”发展目标

(1)在全国100个以上的城市或区(县),开展“未来科学

家培养计划” 活动;

(2)在1000个学校(或单位)设立“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基地;

(3)选拔10000名有学科专长和发展潜质的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专向培养。

(二)论文、发明专利成果目标

计划使参加专向培养的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

(1)争取使经过科学家培养和指导的学生,都能完成一份专题科研论文;

(2)培养一定比例学生经过创新训练,拥有某一项或多项创造发明,并帮助部分具有发明成果的学生进行专利申请获得专利证书。

(三)个人、团体成果目标

为鼓励中小学生、各学校(单位)积极参与”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行动,设立个人奖和团体奖项,表彰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学校(单位)。 (1)个人奖项

1、有计划地通过择优的方式,选择符合要求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分别授予“小小发明家”、“小小科学家”、“未来科学家”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状和证书,并作为未来科学家培养对象,由专家重点进行跟踪指导;

2、对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教师授予“未来科学家优秀辅导员”称号,并颁发证书;

3、对积极参与,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单位)领导,授予“未来科学家伯乐”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 (2)团体(学校、单位)

1、学校(单位)作为“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的具体组织者和承担者,是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的关键环节。为鼓励团体(学校、单位)的积极性,对组织活动取得优秀成绩的团体,授予“未来科学家培养优秀组织奖”, 并颁发证书和奖牌;

2、获得“未来科学家培养优秀组织奖”的团体,可申请成为“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学校基地,并参加基地评选。 五、组织机构

为保障“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成立组委会,并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实施等有关事务和日常工作。 名誉顾问 专家顾问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领导和专家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演讲团成员 主 任

魏立新 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执行主任

李泉声 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科教处处长 副 主 任

胡万明 博士 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科技处处长 委 员 (排名不分先后)

张冬梅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科技处副处长

黄铭瑞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规划战略室副主任

钱 航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博士 郭 亮 中国科学院力学学会博士 宋 楠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 王 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 果瑞全 北京自我成长发展中心主任 杨小莉 广东汕头快畅机器人科技公司总经理 王 丹 北京海淀区校外教育协会秘书长 梁范栋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副秘书长 孔祥彬 《环球科学》杂志社

杨秀玲 《中小学生创新》杂志社总策划、秘书长 成 员

王克起 李豫 赖艺平 于文博 张雪超 戴晨毅 牛嘉 李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vo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