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调研报告 湿地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9 08: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十八大调研报告:天津生态文明建设

—天津七里海湿地建设调研

调查时间:2013年1月-2月

调查手段:网上、新闻、电视搜集,电话咨询。 调查地点:天津七里海湿地 调查对象:相关机构

报告内容:一、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原文;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探索;

三、在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四、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天津贯彻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介绍; 六、天津湿地调研介绍; 七、为加强湿地保护采取措施;

正文内容:

一、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原文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十八大报告原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

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重要地位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二、重大意义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三、严峻形势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

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 四、思想理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 五、本质特征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 六、政策方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针,十八大报告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七、途径方式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方式,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八、重要目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强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九 战略任务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 一是优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节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保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

变化。 四是建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十、根本目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各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探索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在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新华网)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跨入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 什么是生态文明?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们熟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使发展变为不可持续。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

回眸历史,人类文明进化的轮廓清晰可辨。首先是原始文明,至少经历了170~200万年。考古资料佐证,中国的原始文明,始于距今约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那个时期,极少的人口以狩猎采集为生,主要以石器为生产工具,对地球数千亿吨计的净植物生产力来说,人类的“消费”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后来缘于原始农业的出现,虽已产生了生态问题,但地球生物圈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自我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这种人类与生物、环境之间自然有序的协同进化关系,堪称原始“绿色文明”。到了农耕文明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相应的生态问题日渐显现、突出。由于农业过度开发林地、草地、丘陵岗地与河湖滩地,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致使文明衰落的变故屡见不鲜。但总的看,这个时期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的负面作用是渐进的,有一定的限度。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大自然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征服运动,以掠夺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据有关统计资料,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其余的85%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面对剩下的不到50%的地球一次性资源,要实现工业化,如果沿袭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还有多少余地和空间?!这让人们看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社会,第一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开始了生存与发展的深刻反思和艰难探索,生态文明顺势而生。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20世纪后半叶以来,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从对大自然的掠夺型、征服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环境友好型、协调型、恢复型的生态文明,是革命性的变化和进步。这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被迫之举,也是由“自在”走向“自为”的明智之举。 实践一再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在上下约万年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和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之所以消亡、衰落,其共同的根源,就是过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垦荒和盲目灌溉等,使广袤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坏,河道淤塞,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肥沃的表土遭到侵蚀、剥离,失去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矿物质营养,于是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所支持的文明也就必然日渐衰落、消亡。我国黄河文明的兴盛与衰落,根本原因亦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繁茂与破坏。

“顺自然生态规律者兴,逆自然生态规律者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西方发达国家既是工业文明的先行者,又是最大的环境破坏者。工业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是一次灾难。英国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法国于20世纪初期,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和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完成了传统工业化,又都经历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过程。自上个世纪初期开始,工业化国家环境重污染的“公害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轰动一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污染事件、美国多诺拉污染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以及富山、四日米糠油等有害气体与毒物公害事件),向全球敲响了危害千百万公众生命与健康的生存危机警钟。

最早享受工业文明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尝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苦果之后,率先反思过去、转换发展方式,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多数发达国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经济结构的主体已由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转变为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三产、现代服务业。据《国际统计年鉴》资料,以英、美、法、德、日为例,2004年其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6%、73%;1%、22%、77%;2.5%、21.7%、75.8%;1%、26%、73%;1.4%;27.9%、70.7%。其结果,不但经济增长质量高,效益高,就业率高,民生状况改善,而且生态、环境也大为改观。尽管这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其经济技术乃至政治、军事优势,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嫁“污染公害”完成的,但是它说明了一条真理: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其所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民生效益,是传统工业化所根本无法比拟、企及的。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革命迟了一大步,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跳出“怪圈”,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

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至关重要。为什么生态文明能够破解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局,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决定的。 就本质与含义而论,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性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行事的文明,还是一种遵循特殊规律的文明,即遵循科学技术由“单一到整合、一维到多维”综合应用的文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生态文明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升高的文明。

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与实践而论,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审视的整体性。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关注的重点,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创造物质财富的角度审视,这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但其致命的弱点是,不顾地球生态圈大循环的整体、全局,忽视了环境容量和自然生态的承载力,以致带来了环境恶化和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而现代生态文明,则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短处。生态文明理念所强调的是,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按自然生态规律行事。经济社会发展,既要考虑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又必须顾及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同步、双赢。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质,就是认定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

础,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这个基础,从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实际出发,任何超出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发展,都将带来不良以至得不偿失的后果。强调发展必须坚持“自然生态优先原则”,即“量体裁衣”、“量入为出”、“索取适度、回报相当”,而不可“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肆意妄行,与自然规律、生态法则撞车。这也正是为什么惟有生态文明能够根治工业文明导致的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的痼疾,使发展与环境变为良性循环、可持续的奥妙要诀所在。

调控的综合性。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尽管都蓬勃发展,硕果累累,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最大的弱点在于,相互独立分割,切断了相互间固有的内在有机联系,呈现了各展其长、各行其是的格局。其结果,一是导致整个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大循环,难以统筹谋划、正常有序实现,带来种种顾此失彼的失衡现象,造成资源巨大浪费和其潜在生产力发掘的束缚;二是孤立的不同学科研究的局限性,又很容易陷入某种片面性、表面性、盲目性、主观性,导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民生之间不协调、不平衡,甚至互相矛盾、抵消,形成恶性循环,不可持续。而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就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边缘学科。这种联结和组合,不是多个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追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有机统一,综合研究、分析、解决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中的重大问题。这种立足于大自然与人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研究,能够准确观察、判断整个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民生等的总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找出诸多运行链条中究竟哪些是长的、强的,哪些是短的、弱的,从而提出恰当的调整优化对策,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预想目标。

比如,长期以来,“先污染,后治理”似乎已经成为工业化不可逾越的定律。我国不少的公职人员也都这样认为。那么,推进工业化是不是就一定跳不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实践证明,既要工业化,又不陷入环境恶化困境,是可以做到的。芬兰等北欧一些国家,爱尔兰、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就走了一条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其经济实现了高度现代化,生态、人居环境又一直良好。关键在于这些国家把优化生态、保护环境纳入了治国方略,从发展规划、政策设计到法律、法制,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同步的生态理念,从而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在我国,此等范例也是有的。威海、珠海、厦门、廊坊、三亚等一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生态环境质量也一直良好。诀窍在于其发展理念、方针和政策,把保护和优化环境放到了应有的位置,做到了“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发展与环境双赢”。

物质的循环性。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是全球所有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构成要素。实践证明,发展循环型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使经济活动变成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无废弃物”的反馈或循环过程,是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消除传统工业化“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简单直线生产方式弊病的有效举措。实践证明,循环型生态经济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从根本上节能降耗减排,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这种生产方式,工业可行,农业可行,环保、商贸、服务业等也都是可行的。近些年来,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业、工业园区和城市,效果之显著,令人瞩目。 发展的知识性。传统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高投入(资金、资源、环境、民生),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难以为继。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则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突破,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真正变为“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并转化为人力资本。这种大趋势把智力开发、技术进步推上了主导发展

的“帅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才、智力在生产力构成中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其重要性在不断升级:在农业经济时代是“加数效应”,在工业经济时代是“倍数效应”,在生态与知识经济时代是“指数效应”。科学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体能、技能、智能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分别为1∶10∶100,即一个仅具有体能而无技能、智能者,与一个既有体能又有技能者对社会的贡献率的差距为10倍;与一个体能、技能、智能兼备者相比,对社会的贡献率则是100倍的差距。据世界银行测算,投资于物质资本,其回报率为110%;投资于金融资本,其回报率为120%;投资于人才开发,其回报率为1500%。正因为如此,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抢占人才、科技与知识的制高点,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人才培育、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资。统计资料表明,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间,中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由2.3%上升至3%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由5.2%上升至7%;发达国家则由5.5%上升至9%。世界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50%。可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不仅是理念转换和更新,更是经济发展投入要素的转型,即现代知识、技术和智力资本唱了主角,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生态文明与传统工业文明的又一显著区别。 上述四大特征说明,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文明,其优势和优越性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那么,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又是什么关系呢?这要作科学辨证分析。就其领域属性而论,四大文明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特征和功能,四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现代文明的总体。就时代而论,生态文明既是建立在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而又处于这一基础的主导位置,即这个时代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与道德准则贯穿于经济、社会、人文、民生和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发挥导向、驱动作用,使所有的发展都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新的文明时代特点。如果不懂得这一点,思想、理念、道德、行为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阶段,那么,这种人就是时代的落伍者。可惜,目前我国这种人还占了一个相当的数量。这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在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则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战略意义。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以能源、效益、效率为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极低,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

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和韩国的1/7。差距就是潜力,后进蕴藏着发展机遇。如若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引领发展,不要说能耗、效益、效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面临的种种难题都可以大为缓解,并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以产出单位GDP所耗能源相比,若以日本为1个单位,那么,德国为1.5个,美国为2.67,而我国为11.5。这意味着1单位(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在我国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为3.2美元,日本则达到10.5美元,德国达到7美元,美国约为5美元。这也就是说,若以1美元比7.4867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我国单位能耗创造GDP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以目前的能耗总量,就可产出超过14.35万亿美元的GDP,人均GDP将超过1.1万美元!同样的能耗水平,2007年我国GDP仅为3.14万亿美元。二者差距之大,可谓天上地下!我国能耗如此之高,恰好说明了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多么迫切、紧要!其潜力又是多么巨大!如果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在行动上切切实实这么做了,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岂不可以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资料显示,“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治理污染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在一些地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食无公害食品,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致病早亡。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

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注重解决好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思想观念问题。思想是行动先导,“观念决定成败”。尽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可喜的进展,但是相当多的人,包括某些领导者和公职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占主导地位,还在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高速增长。显然,若不破除种种陈旧的传统思想观念,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并见诸于行动,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伐。看来有必要在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结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实际,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的问题进行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是继续因循传统工业文明的旧观念、老路子,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指导发展?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破解了,认识飞跃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变成各级各行各业和全民族的自觉行动,大步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沿用了传统工业文明的方式,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二十几年间,西方工业化初期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以及种种社会、民生问题便集中显现出来。实践证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当前最紧要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到强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当调控第二产业(重化工),改变“二产比重高、三产比例低、一产发展滞后”的不协调现状;实现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的转变;调整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立发展方向、重点;坚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民生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应当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好。

偿还生态欠债问题。长期以来,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中国生态赤字知多少?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6年地球生态报告》称:2006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量(自然资源消耗量)为1.6地球公顷,生态赤字为0.8地球公顷,比世界平均指数高近一倍。专家测算显示:仅“十五”期间我国生态赤字就达到5万亿元之多。生态赤字带来的后果,就是环境恶化、灾害加重、发展不可持续。要根本扭转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偿还生态欠债,做到“多还旧债,不欠新债”。严峻的环境情势、巨额生态赤字,对国人而言既是严肃的警示,发聩的震撼,又是无情的挑战。偿还生态欠债,是全国上下、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共同的责任。虽然政府、企业、社会、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大小各有不同,但是为偿还生态欠债做出贡献,则责无旁贷。

改革、完善政绩考评标准。实行以GDP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考核标准和办法,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不顾及资源、环境成本的政绩考评标准和制度,也助长了种种非理性的发展理念和行为。如“以GDP论英雄”,盲目追求、互相攀比经济增长速度,“拼资源、拼环境,追求高速发展”。这同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要求是相悖的。解决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问题,关键在于改革、完善经济核算和政绩评价制度体系。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设计、试行的“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核算评价体系,把资源、环境、民生等纳入了核算考核内容,有效弥补了原有单纯以GDP作为考评主要标准的缺陷。目前全国已有若干省(区、市)试行,效果非常好,使各级干部由原来主要关心经济增长速度变为全面关心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的协调持续发展。若将这项改革在全国推开,普遍实行,那么,树立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破解改革与发展中的难题,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加强领导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牵动改革、发展全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开,卓见成效,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应当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定期检查,总结经验,具体指导。这是有决定意义的环节,也是有待突破的环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不少人中间有认识误区,认为生态文明只是一项具体任务,还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时代的高度,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性转折来看待。这说明,很有必要加强对生态文明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搞清楚生态文明的内涵、本质、特征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和深远意义,并结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失时机地推行、实施好生态文明建设。

四、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系统性地提出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在我党历史上尚属首次。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乃至其战略地位提升,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把握进一步科学的结果。一段时期,各地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快速做大了社会财富蛋糕,也显著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表现在生态层面,就是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约束愈发趋紧,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愈显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农业密切相关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

生态产品是人力利用自然力产出的各种高效率的产品,这也是文明。生态是自然的,文明是人类的,两者要结合在一起。最重要、最典型的生态产品就是中国的农产品(5.94,-0.01,-0.17%),还有茶叶、水果。中国如此多的农产品就是生态文明的成果,这么多的农特产品就是人力和自然结合的结果,也因为这是可持续的,这是符合自然的条件和规律的,并不仅仅是农药化肥的结果。中国这么多的农特产品是中国最重要的财富,但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现在很多的东西在丧失,农业产业化使得很多农特产品消失,因为它们不适

合大规模耕种。

农业跟自然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说农业就是一种生态产业。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现代农业阶段。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是一种完全的生态化农业,但是其效率低下。工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的成果使农业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极度依赖,却一度走向了“控制自然”的另一端。工业革命使农业摆脱了传统靠天吃饭、效率低下的问题,迎来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技术化、商品化、工业化。工业化农业开始于20世纪中叶,工业化农业以美国“石油农业”为典型,其农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基本特征,需要大量的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和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工业化农业的出现改变了全球粮食供应的紧张状况、在消灭饥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高能耗和高成本。 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代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变动、生态资源丰富程度的依赖越来越强。同时,农业的经济效益在生态环境恶化中相对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日益明显,且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农业还承载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功能,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对于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广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可以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达到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即把工业文明时代的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征服”、“挑战”变为农业生产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一样,走的是一条主要依靠石化产品支撑的“石油农业”路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化学产品,对农业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解决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此带来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面源污染、环境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凸显。 目前,我国单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是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规定的上限的2倍,农药使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全国土壤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左右降到不足1.5%,其中有11%的耕地低于0.6%。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盐渍化加重,耕地质量退化。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另一个不良后果是土壤和水体污染。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资料已经显示,全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2010年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污染排放已占到全国“半壁江山”,农村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占全国的43%、总氮量占全国的57%、总磷量占全国的67%,长江、黄河等7大水系和许多江河湖泊(水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广大农村,一方面依靠高投入的石油化工产品,消耗了大量矿物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大量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源弃之不用,既浪费了资源,又加重了面源污染。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化肥、农药等化学品过量投入,部分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以致消费者食物中毒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我国各地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说明,破解农业发展不可持续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理念及其行为方式理顺被工业文明扭曲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之步入和谐共生、相互依存、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比如,浙江省宁海县建设的10万亩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初步建立起畜禽粪便加工还田、沼气工程、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循环体系,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形成

了农林牧渔产业门类齐全,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呈现良性循环态势。甘肃省实施沃土工程试点,探索出“高茬收割、根茬秸秆还田、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种植绿肥”等沃土技术推广模式,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封草禁牧、退耕还林还草、制止滥采发菜、建设绿色长廊等生态工程,治理荒漠化,全区天然草场及其可利用面积分别占到总面积的58.25%和50.7%,荒漠化面积由165万公顷减少到125万公顷,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逆转。事实说明,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活动将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农业必须实现高产出,满足粮食等食物的自给自足。而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对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兼顾高产出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则是在创造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改善生态环境 远离农药伤害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意义非常重大。我认为,首先,党中央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的方针是完全符合我国现有环境需求的,而且势在必行。从农业的角度来讲,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息息相关,大气、水和土壤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既是资源,又是环境要素。也就是说,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不良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就停滞甚至遭到破坏。相反,现代化农业所产生的诸多不良影响,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耕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令人担忧。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元态农科一直以来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并不断从自身做起,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千亩生态科技园,打造盘锦第一生态文化基地。做强做大生态品牌,致力打造最环保、最优美、最宜居的生态园区,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扎实推进盘锦的生态建设,和谐发展。 元态农科成立以来, 秉承“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待客户”的企业精神,实行“人才为本,科技领先,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贯彻国家现阶段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以让中国人因元态而远离农药伤害为己任,在促进无农残安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无农残安全食品标准建立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元态农科在国家各级部门的引领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农业专家战井春教授、中科院沈阳分院、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清华大学范庆桦教授合作及协助下,在种植过程中采用元态战氏生物农残降解技术将农药降解为零,超有机标准、无农药残留,110项农药及重金属检测指导达到并优于欧盟SGS检测标准,保证食品安全。采用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体系(GLOBALG.A.P.)和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体系(CHINAGAP)双重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生产基地针对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均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均能达并高于国家及欧盟标准。成为首家了在水稻领域得到该认证的企业,真正实现了产品的可追溯性。 在2012年中国谷物食品博览会获得“中国安全放心大米产品金奖”称号,更荣膺了伦敦奥运会国家训练基地奥运健儿指定用米的殊荣。

元态农科以辽宁盘锦为生态农业发展基地,不断将“元态战氏生无农残降解技术”向全国推广,如今已经在天津市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要求,“大力实施产业融合,现代农业联动发展”

的号召。成功在天津宝坻区打造了占地面积22万亩,全国首家最大无农残蔬菜基地。在农业部发改委级辽宁省农垦局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元态还将在辽宁省农垦局打造2万亩的水稻,水果及棚菜的种植,并将元态战氏农残降解技术全国范围内推广。我们还将持续的把生态农业和环保理念以生态实体项目予以实现,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造福全国人民的餐桌。为 “让中国人因元态而远离农药伤害”的美好愿景的进一步实现而努力。

乡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突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乡村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是生态建设宝贵财富。近些年一些生态村、最美丽乡村的涌现,不仅体现着乡村的价值,也为城乡一体化的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乡村在新农村建设的口号下不断遭到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明确乡村的生态地位和价值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十分重要。

乡村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丹麦学者曾经提出生态村的概念,并这样定义生态村:“一个以人类为尺度、全特征的聚落。在聚落内,人类的活动不损坏自然环境并融入自然环境,支持健康的人文发展且能持续发展到未知的未来”。所谓“以人类为尺度”,就是指村落的规模不宜过大,村子里的所有人都彼此认识,社区里的所有成员都感觉到自己能够影响社区的发展。所谓“全特征”,就是村落的所有主要功能(包括居住、食品供应、制造、休闲、社会生活和商业等)都完整齐全,并协调一致。所谓“健康的人文发展”,就是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综合平衡的发展,也即人的身体、感情、智力和精神均得到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学者进一步提出与生态村相似的另一个概念—“永恒文化村”,这也是一个寻求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社区建设运动的概念,其宗旨是将人居聚落、小气候、动植物、土壤水资源融入稳定、高效的社区发展中。永恒文化村最初的主题是进行生态农业景观的设计、强调作物的多重利用和挖掘有利于环境的乡土知识,后来逐步将生态聚落建设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内容作为其追求目标。 中国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需要认识乡村价值,保护和传承那些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乡村生态文化首先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基本信念,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最早的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在对待自然问题上认为人只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主张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而不是改变、掠夺、破坏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对反思“人定胜天”的所付出的代价,对遏制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浪费行为,树立善待自然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循环利用的生态理念,在乡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之间构成了周而复始的有机循环,农户把一切可利用的废物变成肥料返还给土壤,犹如自然生态系统的枯枝落叶归根还给土地变成养分一样,从而能维持地力长久不衰。农民创造出了许多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种养结合是保持地力常新的重要手段,动物粪便是传统农家肥的重要来源。在农村养猪和种田是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国传统的畜牧业很大程度上是为农作物种植提供肥料而存在的。农民通过养猪将农作物的一些副产品和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垃圾转化为肥料,用于粮食生产,形成猪多、肥多、粮也多的良性循环。循环利用是优秀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基础。其三,勤俭持家和低碳的生活方式,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是按照节俭的生活方式构建的,无论是民居建设,还是日常消费,都贯穿着节俭的原则。近些年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经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为人们所提倡,勤俭持家与低碳生活的共同点都是“节约”,它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生活的更加幸福简约生活。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必须推动消费革命,这可以在乡村文化中找到其存在依据和发展的路径。

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为眼前的利益牺牲长远和根本利益,应该看到由于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生态文明认识不够,甚至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忽视生态建设以至于破坏生态文化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农村循环农业文化的丧失、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与水的污染、对地力掠夺等现象十分严峻,导致发展目的的迷失。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挖掘乡村的生态功能,明确乡村的生态功能定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融合,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目的,才能建设成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五、天津贯彻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介绍

1.【新闻标题】 天津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5年8区达国家标准 (渤海早报)

人民网·天津视窗1月3日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记者从天津市环保部门了解到,天津市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2015年,市内六区、滨海新区、西青区将全部达到国家生态市标准,全市10%以上的社区达到市级绿色社区标准。

天津市将加强生态创建和示范工作,推动全市人居环境建设。到2015年,市内六区、滨海新区、西青区将全部达到国家生态市标准。据介绍,生态市具体包括多项标准,如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等。天津市将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三个方面来实施,在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给自然生态以优先考虑,最大限度的予以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一方面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内,另一方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强其健康性。

同时,到2015年,已获得命名的1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成国家级生态镇,市示范小城镇都要建成生态镇;60%规划保留村建成生态村,1/3规划保留乡镇建成生态乡镇;推进中新生态城建设,创新发展模式,成为“能实施、能复制、能推广”的宜居生态示范新城。同时,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津南新城、西青新城和武清新城为绿色社区建设示范区,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绿色社区示范推广;规划绿色社区示范区内新建社区全部达到绿色社区标准,并逐步改造不达标老社区;到2015年,全市10%以上的社区达到市级绿色社区标准。

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天津将继承传统文化脉络,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如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保护,任何开发行为都要进行保护论证,凡存在破坏街区空间形态和历史风貌的,一律不予实施。推进“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计划”,对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濒危项目和项目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

天津市还将全面推行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素质。如将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编制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加强生态教育能力建设。

2. 【新闻标题】天津委员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改善“海陆空”环境

(天津日报)

火线救助东方白鹳 正能量在湿地燃烧 【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天津北方网讯:环境保护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天津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

联防联控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刘云生委员在提交的《进一步改善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提案中指出,我国在节能减排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很多硬性的措施,但仍存在区域性的大气污染。要进行治理,不是一个城市能做到的,必须联防联控,实现区域共治。

他建议,提升我国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参照世界先进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空气检测方法,将空气质量纳入到政府考核体系中。积极推进相邻城市之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加强区域治理,确定区域的合理产业结构,制定特殊的产业标准。 推广农业清洁工程保护农村环境

孙太利委员在提交的《关于大力推广农业清洁工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提案》中指出,大力推广农业清洁工程,是防止农村环境污染,营造生态宜居的重要举措。 他建议,政府应制订关于本地区实施农业清洁工程的行动计划,建立农业清洁工程专项基金,实行农业清洁补贴与现有的相关补贴政策挂钩,形成制约机制。通过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肥、节药的项目,使农业清洁工程向工厂化、立体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王玉佩委员在提交的《关于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建议》提案中提出,要贯彻陆海统筹理念,减缓海洋环境压力,坚决防止不计代价地盲目开发海洋,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要评估海洋环境容量,实施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海洋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加强海洋环境监管。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和污染严重的海域,探索实行区域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限批政策,并限制使用海洋倾倒区。鼓励和扶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海洋应急管理,防范海洋环境风险,提升对赤潮、绿潮、海上溢油等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监测监视、预测预警和鉴定追查能力。

3.【新闻标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天津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天津。”这是“市委201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的目标,其中明确提出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昨天记者专访市市容园林委相关负责人了解到,“2013年,本市将持生态环境发展战略,既要市容又要繁荣,既要环境又要民生,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大地披上美丽绿装,为城市增添高雅气质,为群众创造宜居环境,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管理更有序,把天津打造成全国最整洁城市之一。”

建筑风格 首选“优雅精致协调”

“今年将瞄准城市发展目标,打好环境优化牌,继续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据市市容园林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城市空间将实现布局科学、层次分明、富有韵律,“天津城市风格将在大气、洋气、清新、亮丽的基础上,改造建筑风格,以优雅、精致、协调为首选。”此外,城市环境质量将显著改善,生态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使市民生活更加安逸,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园林绿化 天津动物园将实施迁建

今年本市将继续实施城市绿化工程,积极拓展绿化空间,提升绿化品质,“十二五”末,全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将分别达到30%、35%和10平方米。 据介绍,今年本市将坚持“内挖外扩、城郊结合、区县联动”原则,推动实施外环线500米绿化带、郊野公园、大型绿地建设,实施天津动物园迁建和植物园建设。“在积极拓展城市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均衡绿地分布,加强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的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紧密结合市民日常游憩、出行等需求,加快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化和绿道建设。” 本市将对城市边角地、弃置地实施绿化,结合市政基础设施开展墙体、屋面、阳台、桥体、公交站点、停车场等立体空间绿化,同时均衡城市绿地分布,结合城市改造项目,通过拆迁建绿、拆违还绿、破硬增绿、增设花架花钵等形式,加强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等绿化薄弱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

本市将加快公园绿地建设,不断提高公园服务半径,倡导文化建园,加大对地域、历史、文化元素的挖掘,提高公园文化品位和内涵,打造精品公园。在社区绿化方面,结合居民使用需求,对老旧小区绿化进行提升改造。“此外,我们还将提高绿化品质,推广节约型园林绿化。推广使用微喷、滴灌、渗灌、再生水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节水技术,探索并推广集雨型绿地建设。”相关负责人表示。 城市管理 生活垃圾 无害化管理

今年本市将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加强城市管理标准化建设。据介绍,近年来,本市建设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在对市容环境的管理上起到显著作用,乱扔乱放、践踏绿地、乱摆乱卖的行为有了极大改善。

今年将完善各区县及管理部门的数字化城管平台,形成快速协同办结机制,落实网格化管理。对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推进环境卫生、公园绿地、环境秩序分级分类管理。据介绍,12319城建热线服务中心与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日前实现正式对接,能够对对方转办的事件工单进行处置。

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也是未来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本市还将全面推进城市规范化、常态化管理,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全面推进城市设施分级分类管理、公园绿地星级达标管理,构建人性化服务、网格化覆盖、智能化应用、精细化管理系统,努力把天津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

4.【新闻标题】天津推进生态文明 建好生态新城(天津日报)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惠风劲吹,作为引领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潮流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就要勇于站到时代前列,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的典范。

2007年11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签署了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翌年9月,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全球第一个政府间合作建设的生态城市,天津生态城经过近五年的开发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生态新城已初步矗立在渤海之滨。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建设历程,展望发展前景,就是要更加清晰地把握生态城前进的脉络,努力取得推进生态文明实践的更大突破,圆满完成中新两国政府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和重托。 1生态文明:生态城建设的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作为一种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取得重大进步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毫无疑问地成为天津生态城建设的前进方向。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生态意识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新天津生态城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此,生态城的开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生态意识,坚持“四三二一”的建设发展基本理念。“四”是指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及生态社会;“三”是三和三能,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二”是指走新型的产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一”就是要走出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之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生态城要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生活低碳化,努力探索一条“绿色发展”的城市化新路。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绿色家园 生态城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为目标,努力建立约束条件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利用体系,并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此,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高起点谋划产业布局、高水平搭建产业平台、高标准引入产业项目、高速度培育产业集群,以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打造绿色宜居新城,努力创建中国绿色发展示范区。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做好制度保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仅仅依靠思想观念转变还不够,还必须加强制度等软环境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系。为此,我们必须在体制机制、建设模式、方式方法、规范条例等方面进行集成创新,打造一个能够支撑生态城可持续发展的软环境。比如:我们建区以来就确定的政府主导、政企分开、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区域开发建设新机制,大部制扁平化的行政管理架构和开发建设的资金循环链等。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并进行有效整合,使之形成制度体系,真正实现生态城建设理念和模式的复制推广。 2绿色发展:生态城建设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让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作为引领中国生态城市发展潮流的天津生态城,我们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其作为推动生态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促进绿色产业,在“楼宇经济”上做文章

建设生态文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楼宇经济作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向立体空间要效益的产业形态,对于产业用地非常有限的生态城来说至关重要。生态城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在“楼宇经济”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

第一,聚焦企业总部,打造产业集群。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现代服务等无污染、低能耗产业,把不占资源、少耗能源、没有污染的集团型、基地型、链条型的都市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努力打造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规划建设了国家动漫园、国家影视园、科技园、信息园和产业园等载体,对具备实力的品牌企业给予重点政策扶持和配套服务。截至目前,生态城已注册企业850家,注册资金600多亿元。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二级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培训中心、营销中心、生活中心的引进力度,使总部经济成为生态城的一大特色产业。 第二,拓展产业空间,提升投资效益。以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为动力,不断优化用地配置结构,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基地:利用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和国家3D影视创意园的品牌效应,打造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以生态住宅产业化为依托,形成建筑技术、材料、设备、设计、家居等方面的产业集群,建立全国绿色建筑的试验和应用推广基地。目前,纳税额过千万元的产业项目14家,其中文化创意类11家;产业项目创造税收5亿元,其中75%来自文化

创意和互联网企业。我们将进一步提高产业用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使土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改变传统产业园区扁平式、占地广、调整难的平面式用地模式,使新兴产业用地由平面铺开向立体拓展转变,实现土地资源共同享用、集中使用、集约利用,提升综合投资效益。 第三,打造一流环境,形成竞争优势。如果说硬环境是生态城的表面肌理,是外在形象,那么软环境则是生态城的中枢神经,是内在灵魂。生态城着力在打造软环境上下功夫,建立综合性行政服务中心,筛减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大力引进人才,对创业型领军人才予以住房补贴和购房退税,对为城市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给予优厚奖励并资助科研经费;作为新型保障性住房的首批“公屋”已交付使用,它在设计建设中体现了生态、环保、宜居、精品的住宅理念;以改善建筑工人生活条件,提升生态城整体形象为目标,精心打造“建设公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独一无二的支持政策,形成具有生态城特色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推动绿色建设,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

生态城始终把创新发展作为推动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以“探索—实践—完善—推广”的模式,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建设之路。

首先,着力做好城市绿色规划。生态城选址盐碱荒滩,体现了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是对缓解城镇化过程中人地矛盾的有益探索。在生态城建设之初,就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并分解为具体的实施路线图,形成以量化指标为导向的新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模式。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设计、后施工,先地下、后地上”的基本思路,制定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开展了城市建设。

其次,不断加强城市绿色建设。为实现100%绿色建筑的目标,出台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体系。在实践中尝试建设零能耗住宅,以公屋展示中心为代表的多个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建筑已投入使用;广泛采用地热、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为100%。国家动漫园集成采用多种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已超过20%;着力建设以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公交、慢行系统为主的绿色交通模式,积极鼓励居民采取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确保到2020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90%;大力实施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60%。

第三,创新完善城市绿色管理。努力创新城市管理,初步建立了涵盖市容、环卫、绿化、公共设施及部分规划、工商、市政、交通等方面管理权限的“大城管”模式。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逐步建立涵盖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体系,努力将生态城建设成为现代“智能城市”。

三、打造绿色环境,在“美丽宜居”上出亮点

建设美丽家园,打造宜居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向往,更是生态城建设者不懈的追求目标。通过我们的工作,要逐步将原来的盐碱荒滩、不毛之地,改造成美丽宜居、焕发活力的生态之城。 第一,规范建筑风格,让城市靓起来。为了让建筑具有稳重的风格、亲切的尺度、融于自然的色彩、经得起推敲的细节和丰富的内涵,我们对建筑的规划布局、方案设计、景观绿化、夜景灯光等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尤其是在施工建设阶段严格把关,注重顶部、立面等细节处理。同时,在道路景观、建筑外檐、绿化景观、小品雕塑等方面创新设计,体现大气、融合的风格,从整体上创造出“现代、简约、大气、融合”的建筑特点,形成独有的临海亲水的海滨城市风格。在建筑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上,一改往日城市灰暗冷的面貌,以米黄色为主,配以驼色、砖红色、白色等主色调构成生态城主要色彩,禁用、少用黑色和灰色等重色、暗色调,形成“清新、靓丽、简洁、明快”的城市色彩。

第二,加快景观建设,让城市绿起来。绿化作为看得见的“生态”,是诠释生态城内涵的重要方面。我们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提高绿地建设和养护水平,丰富城市景观面貌。积极探索盐碱地绿化的新思路、新工艺、新技术,大量选种本地适生植物,形成特有的

盐生植物、原生植物、水生植物、地被植物等组成序列的植物群落,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通过努力,蓟运河故道示范段、慧风溪、永定洲、动漫园等四个公园基本建成,南部片区道路、永定洲公园、蓟运河沿岸的绿化已经完成,累计完成绿化面积300多万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生态城绿地率不低于40%,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第三,大力治水节水,让城市活起来。按照治理修复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历时三年彻底完成污水库的治理,共治理污水215万立方米,污泥385万立方米,2平方公里的污水库即将变成“清净湖”,凤凰涅槃地成为北方“西湖”。加强对蓟运河、故道河、清净湖藻类植物的清理,建设各类设施,构建水循环体系,确保水清水动水活。倡导节约用水,更加合理利用水资源,编制节水导则,普及节水器具,实现生活节水;严格产业限制耗水标准,实现产业节水;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现绿化节水。通过污水再生利用、雨水和淡化海水利用等多渠道开发,使生态城非传统水源使用率超过50%,满足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 四、倡导绿色生活,在“幸福快乐”上求实效

生态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百姓至上的理念,努力做到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着力建立快乐的生活方式,打造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和谐社会。

首先,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提高宜居生活品质。按照均衡布局、平等共享的原则,使生态城全体居民享受各类公共资源,提高生活品质。大力发展教育惠民,积极推动南开中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建设生态城分校,与多所国内外名校开展合作办学,建立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筹建文化中心、图书档案馆、生态规划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做到寓教于乐;积极开展医疗利民,建设生态城国际医院,通过引入优秀医疗资源,将该院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国际化的三甲综合医院。同时,将医院的优质资源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为每个社区建设社区活动中心,配置卫生、文化和体育服务设施,配合城市商业中心,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公共服务体系。

其次,创新社区管理机制,提倡快乐生活方式。以社区为单位,建立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基层管理机构,使居民直接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采取税费减免、交通补贴、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等方面优惠政策措施,加快居民入住步伐,形成有吸引力的宜居环境。借鉴新加坡等国先进理念,规划布局了10多个邻里中心,创建以居民个人为主体、全方位、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集成化的综合社会服务体系。今年已选派18名社工赴新加坡挂职学习培训三个月,以进一步提高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水平。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幸福生活指数。为解决生态城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为产业招商创造条件,生态城大力建设融合中国、新加坡两国保障性住房特点的“公屋”。目前首期600套公屋已建成交付使用,全部成本价、精装修、小户型、配家电、送家具,首批公屋居民已正式入住。在起步区兴建了3.1万平方米的建设公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善了建筑工人居住和生活环境,把建筑民工正式纳入到城市产业工人行列,这一举措将成为生态城建设和谐社会的典范。生态城还将建设亲老社区,配套各类老年活动设施,提供完善的服务。通过多种举措,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打造现代化的幸福之城。 3 探索新路:生态城建设的历史使命

回顾生态城近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正是科学发展观引领着生态城的建设发展,赋予了强大生命和巨大动力。五年来,天津生态城坚持创新引领,统筹处理硬环境与软环境、速度与水平、建设与招商、体制与机制、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是确定了规划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内涵;二是建立了规划建设管理的指标体系;三是制定了规划建设的体系和方法;四是确定了一系列生态环保节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五是明确了以绿色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六是走出了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的开发建设之路;七是确立了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开发建设模式;八是建立了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资金链;九是确定了全面快速开发建设新城区的方式方法;十是开发出中新双方项目合作的新模式。这十条经验印证着生态城绿色发展的方向和轨迹,阐释了我们对生态文明的探索和追求,凝聚着建设生态城市的辛劳和智慧,这是我们足可引以为傲的财富。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对于天津生态城来说,就是要继续发扬“创新、水平、速度、细节、拼搏、合作”的生态城精神,坚持并发展“十条经验”,努力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新城,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一、坚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创新 解放思想的实质,在于突破和创新。生态城的创新发展就是在低碳经济上探索一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规划设计上探索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在建设管理上探索一种能够适应加快建设要求的全新开发体系,在社会发展上构建一个和谐社区的模式,在体制机制上探索新型功能区建设和发展管理的全新体系,真正做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二、坚持博采众长,提高建设水平

坚持“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博采众长、独树一帜,中国领先、世界先进”的工作标准。要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紧跟世界生态城市发展的潮流,熟知各类生态技术的发展趋势,借鉴移植先进理念,消化吸收成功经验,尽可能地与生态城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形成独树一帜、独具特色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建设生态城市的热潮中拔得头筹、引领未来,抢占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制高点。 三、坚持好中求快,加快发展速度

坚持“好字当头、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方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生态城市的建设方兴未艾,天津生态城必须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求速度、求效益、求发展,在提高质量的同时讲求发展速度,在速度中体现水平,在水平上加快速度。这不仅仅是为了区域早出形象,更为重要的是抢占先机、抢占商机、抢占发展的主动权,同时也是积累经验,为其他生态城市的发展起到参考借鉴和示范引领的作用。 四、坚持精益求精,把握工作细节

细节问题直接关系到生态城未来的形象和发展。要始终坚持重细节、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以“精、准、细、严”四个字贯穿于工作整个流程,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每一项工作做精做细,在精心谋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精心服务上下功夫,做到“平中见细、平中见巧、平中见奇、平中见实”,用精心和细心,创造精品和极品。 五、坚持干事创业,全力以赴拼搏

生态城的建设已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继续保持“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以良好的作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断开创生态城建设的新局面。 六、坚持互利共赢,深化中新合作

通过多年的合作沟通,中新双方对生态城开发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更加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分工、重点以及合作的领域、内容和方式,沟通机制更加完善,工作团队的合力不断增强,合作不断深化。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新双方工作团队要继续加强沟通、促进协商、增进理解,在沟通协商中增进友谊,在通力合作中实现双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秉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一座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态之城,一座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之城,一座经济蓬勃的活力之城,一座引领健康生活的宜居之城,一座实现互惠共生的和谐之城,一座展示现代文明的未来之城必将矗立在滨海之畔。党的十八大勾勒的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必将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得到完美呈现。

六、天津湿地调研介绍

一、天津湿地

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即: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根据湿地公约定义,天津市现有湿地面积为17.18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13.37万公顷,人工湿地面积为3.81万公顷。分别占天津国土总面积的11.22%和3.2%。在天然湿地中,河流湿地面积最大,占湿地总面积的32%,其次是湖泊和水库湿地,占湿地总面积的29.4%,河流湿地与湖泊湿地构成了天津湿地的主体,天然湿地是天津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 一、天津市天然湿地的类型及分布特点 天津市天然湿地主要有四种类型:

1.近海及海岸湿地主要分布于天津市大港、塘沽、汉沽三个行政区,海岸线全长153公里,海岸湿地面积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33.9%。此类湿地又可划分为浅海水域湿地和潮间淤泥海滩湿地,浅海水域湿地分布于浅海水域,此类湿地湿水生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潮间淤泥海滩湿地位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为典型的非沙淤泥质湿地。

2.河流湿地分布于天津平原的大部分地区,河流众多与支流纵横交错是本市的水生态景观特点。其中一级河道总长1453公里,具有典型的平原区河流特点,河床较宽,水流缓慢,河漫滩发育,河流湿地主要分布于一级河道的河漫滩中,由于二级河道相对较窄,湿地发育并不明显。 3.湖泊湿地遍布天津市各个区县。全市湖泊湿地类型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29.4%,湖泊湿地又可分为水库湿地和永久性淡水湖湿地。

4.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在天津市的分布很少,据调查,此类湿地约占全市湿地面积的4.7%。 二、天津市湿地的演化

据有关资料显示,上个世纪20年代天津全域仅水域面积就达5247平方公里,占当时全区总土地面积的45.9%。当时的自然景观是水域连片、河流纵横,湖泊、坑塘星罗棋布。近一个世纪以来,天津市湿地面积呈现出持续减少的势态,天然湿地面积已由上世纪初占国土总面积的45.9%减少到现在的11.22%,而且近年来这种减少的态势仍在继续。

具体考证天津市湿地的历史,据现存资料,由《天津市及其附近地区20世纪初地表形态图》及《天津市及其附近地区20世纪末地表形态图》可以看出,天津市湿地面积已不足上世纪初的四分之一。

湿地减少的自然因素主要是近百年来,天津地区的降水量处于不断减少的阶段。20世纪后50年,降水量减少的势态更为明显,从1949年—2001年天津年平均降水量减少了近100毫米。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天津的年平均气温也呈缓慢上升趋势,从1949年到2001年天津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近1°C。降水量减少与气温升高无疑使地表蒸发量增大,地表水的减少必然对湿地的存在构成威胁。

天津市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还是应归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天津市湿地面积的减少分为两个不同阶段,第一是上个世纪初至七十年代以前,此阶段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以淤积造田、挖渠引水入海和流域上游大范围兴修水库为主;第二是七十年代至今,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地域扩展、工农业等经济活动对湿地的占用;城市用水量的剧增、上游截留导致的河流断流、地下水的过渡开采等原因使湿地的水源补给受阻,由此造成湿地逐年干涸。 三、天津现存湿地的贡献

天津现存湿地尽管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在整个天津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各方面都发挥了巨大

的作用。

1、在提供资源方面

湿地是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通常接近甚至超过集约农业系统的生产力。据初步调查,天津湿地上生长芦苇、水葱、水稗、狐尾藻、盐地碱蓬等水生和湿生植物群落,各类湿地植物400余种,主要包括盐生灌丛、高草湿地和低草湿地三个植被型、16个群系。这些野生植物资源是食物链的支撑着和工农业原料的提供者。优良的生态环境是鱼类繁殖、育肥的场所,维持着河流、湖泊和海岸渔业的生产力。

2、在防旱、涝方面

湿地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蓄水库,它能保持大于其土壤本身重量3-9倍或更高的蓄水量。天津滨海湿地地处九河下稍,是良好的蓄水库,而且还能够起到缓洪、滞洪、调节气候、防止环境干旱的作用。

3、野生动物资源

湿地是重要动植物物种生命循环的重要生态环境。目前,天津市共有各类湿地动物约600种,主要包括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渔类以及大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等,天津市拥有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中,绝大部分生活在湿地环境。现在,天津已成为重要的水禽和涉禽的栖息地,据调查,天津湿地水禽已达百种左右,占全国水鸟种类的三分之一,并已超过世界总群数量的1%。

4、保证正常的生态环境

湿地具有“地球之肾”的称谓,也就是说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天津市政府对湿地问题日益重视,使天津市的生态环境日益得到改善,空气质量明显变好,沙尘暴天气较周边地区显著减少。从而使天津市逐步迈入了经济、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5、排除有毒物

进入水体生态系统的许多有毒物都是吸附在小沉积物的表面上或含在粘土的分子链内的。在湿地中,较慢的水流速度有助于沉积物的下沉,也有助于与沉积物结合在一起的有毒物的储存与转化。一些植物物种如芦苇能有效地对污染物质吸收、代谢、分解、积累及对水体净化的作用。这一过程能保持甚至是提高水质。 6、提供休闲旅游的场所

天津市湿地由于近几年的恢复,湿地动物逐年增多,湿地植被也越来越丰茂,湿地景观的观赏性及娱乐性越来越强。随着人们逐渐富裕和旅游意识的日益增强,季节性到七里海抓蟹、钓鱼及到团泊洼观鸟、到海滨浴场休闲的游客越来越多,为当地增加了不少旅游收入。 四、天津市湿地的现状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天津开始兴修水利,搞了多项水库工程,水库、坑塘面积有所回升,水域面积的比例有所增加,一些重要湿地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正逐步健全,湿地动物呈多样性发展。由于有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天津湿地水禽已达百种左右,占全国水鸟种类的三分之一。天津市从1984年至今,相继建成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8个自然保护区。2001年初,经市政府批准,将原大港古泻湖湿地区级自然保护区由18540公顷扩大到44240公顷,晋级为北大港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全市8个自然保护区中,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有4个,即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大港湿地市级保护区、团泊鸟类市级保护区和东丽湖区级保护区。

二、七里海建天津最大鸟类自然保护区 视频监测全覆盖

天津网讯每日新报记者郭强记者日前从七里海管委会获悉,天津将在七里海陆续实施一系列保护与恢复项目,将七里海湿地建设成为天津最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整个建设预计到2015年完成。此外,七里海湿地还将启动环境监视监测中心建设。建成后,可实现七里海核心区全域全天候、全覆盖远程监控和公共宣传功能,24小时视频监测鸟类行踪,并为湿地修复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到2015年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

据介绍,按照保护与恢复规划,七里海将实施沼泽地修复、鸟类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植被修复、湿地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湿地水系治理、湿地步道建设、湿地环海林带建设、湿地牡蛎礁保护等一系列项目,到2015年将使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湿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作用将进一步提高。

其中,将在东、西七里海疏浚环海干渠、开挖疏浚苇田骨干和支系沟渠,修复扬水站及闸桥涵洞,恢复蜿蜒曲折、宽窄相间的天然芦苇湿地水系特征,保障其涵养湿地植被的作用。沿七里海南侧约16公里长的津唐运河两岸堤坡种植以野生花卉为主的野生植物,河畔及近岸水域栽植多种水生植物,并适时投放本地鱼虾蟹苗,使水生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有所增加。

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将对已建的东海19个鸟岛进行修复。在兴坨与俵口两个水库之间的2000亩苇田内打通水渠,使两个水库相连调整现有储水规模。在水库两侧一定的安全距离建鸟岛、浅滩10处,总占地200亩;在东海南半部1.3万亩苇田内建鸟岛、浅滩20处,总占地300亩,岛上建“沟中湖”,种植七里海野生和水生植物,改善鸟类栖息环境,使整个七里海成为天津最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

即将启动环境监视监测中心建设

为加强湿地保护,进一步拓展鸟类栖息空间,七里海湿地即将启动环境监视监测中心建设。建成后,可实现七里海核心区全域全天候、全覆盖远程监控和公共宣传功能,24小时视频监测鸟类行踪,并为湿地修复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该中心位于东七里海兴坨水库岸边,将分别在东、西七里海布设若干视频监控和传输系统,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视频监测及光纤传输技术,通过具有夜视功能的高清摄像头捕捉鸟类活动,并传回中心大型电子屏,实现对七里海湿地的实时监控和展示。同时,中心建立科研监测实验室,对环境及水生生物资源进行检测,为湿地修复提供依据,便于开展科学研究。

此外,还将在七里海外围加强保护措施,在七里海核心区边界有条件区域设置围栏,并在关键路口增设哨卡,防止居民误入核心区;在围栏外围种植乔灌木,形成绿色天然屏障;同时在核心区内部重点区域设置栈道4000米,用以开展湿地的监测、科研和日常巡护工作。

1月9日,成群海鸥栖息于天津近海湿地

1月9日,成群海鸥栖息于天津近海湿地。

新华网天津频道1月10日电(记者 张超群) 入冬以来,在天津近海湿地冰面,成群海鸥经停栖息。据了解,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重要海滨城市之一,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等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迁徙的驿站、栖息的乐园。

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

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天津市东北部,距天津市区30公里,距北京100公里,距唐山40公里。七里海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也是津京唐三角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镶嵌在渤海之滨、津沽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天津最大的后花园,是滨海新区北部生态环境区。

景区简介

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作为世界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的七里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景区,景区内设有长达8公里的湿地走廊及6000亩原始湿地。景区内有水生植物展示区、观鸟台观鸟,野鸭子池喂养,天鹅湖看黑天鹅,白天鹅,鱼池观鲤,钓蟹池钓蟹,特色餐饮小木屋,中央喷水舞台,玫瑰庄园赏浪漫花海,婚纱摄影基地、野外烧烤园、亲水观景走廊、儿童乐园、童话城堡,野外拓展训练区域等众多游览项目,同时还可乘坐电瓶车观赏湿地走廊美景,乘坐豪华中式画舫在万亩芦苇荡内游览观光。

七里海5000亩湿地公园发挥自然与地理优势,重点打造一条动线、四大景区、二十个景点,并将建立起地区生态框架,为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提供支持,形成自然和文化有机结合,形成巨大的资源系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其中,一条动线为建设一条80%为浅水沼泽、15%为深水沼泽、5%为深水区的水系,该水系如一条动线串起各个景区、景点。

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的未来,通过提升动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及生态建设,使生态链达到平衡,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地理位置

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整体占地1万余亩,位于天津市东北部,生活路以西,七里海大道北侧,属东七里海保护区。距天津市区30公里,距北京140公里,距唐山70公里。

交通状况

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交通四通八达。区域内,津汉、津芦、津榆三条公路贯穿全境潮白河两条大堤贯穿南北。唐津高速公路、津蓟高速公路、及京哈铁路芦台站近在咫尺。津宁高速、112国道、京津唐二线和唐承高速公路等国道、省道擦肩而过。乘车1小时可抵天津,2小时左右到达北京、唐山。 自驾游线路指南

1、塘沽-汉沽-芦台高速-七里海

2、北京-京津2线100公里-芦台-津宁高速-七里海出口 3、唐山-芦台唐津高速-滨保高速-七里海出口-左拐

4、天津市-金钟河大街-津蓟高速-不到收费站5公里-右拐芦台方向-津宁高速-七里海出口下 5、塘沽-塘津高速-清河农场下-左拐-快到永和大桥-海青路右拐 6、武清-京津2线-右转芦台方向-津宁高速-七里海出口 7、武清-杨北公路-七里海大道 公共交通线路图

1、在天津站公交枢纽站乘坐570路(天津-芦台空调专线),在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园区门口下车。

2、大胡同乘坐去往芦台的公交车大巴 “七里海”名字的由来

七里海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5公里,方圆10万亩。这是现在的面积,往前追溯,新中国成立初期,七里海面积相当现在两个大。明清时,据《明世宗实录》记载:“七里海,广袤二百五十二里”,相当现在三四个大。人们不禁要问:偌大的地方,为何偏偏叫七里海呢?

有人说,从前七里海分为前后海,从表口村往南至淮淀村为前海,相距七里;从表口村往北至大海北村为后海,也相距七里,故称七里海。但这只是说七里海的一部分。西海,潘庄、造甲、淮淀三个乡镇所辖的大片区域,显然没包括在内。

最近,通过与当地百姓了解此事,发现群众中还有一种解释。原来,这七里海的起名还有段传奇般的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七里海还是渤海的一部分,后来海水逐渐退却,形成毗邻渤海的一个湖泊。相传在这个湖里有个巨大的水怪,浑身溜圆,油黑闪亮,嘴大如洞,每到夜里,便露出水面,发出惊雷般的怪吼。发脾气时,阴风呼啸,浊浪拍空,污水横流,害的周围百姓不得安宁。为了降伏水怪,人们不知同它斗争了多少次,然而,斗一次,失败一次,虽然怒火填膺,却也一筹莫展。

一晚,人们围坐村头,商讨对策,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从此路过,朗朗说道:“降水怪,莫用慌,一条大河向东南。笛声响,神灵现,九天流霞落玉潭。”人们不解其意,再要盘问时,却发现老人已不见踪影,地上只见一只玉笛,人们恍然大悟,这是仙人在指点迷津啊! 于是,男女老少挥掀上阵,挖河不止,不知经过多少日夜,一条大河终于挖成。

水怪见湖水越来越浅,暴跳起来,,顿时天上黑云弥漫,腥风阵阵,地上洪水咆哮,淹没了农田,吞没了家园。人们突然想起了老人的话,拿出玉笛吹了起来。突然,只见天间一道裂缝,一条金光闪闪的麒麟钻了出来,直奔水怪冲了下去。水怪见麒麟便张开血口迎战,双方战成一团,顿时间天空乌云密布,直杀得昏天黑地。最后,麒麟瞅准机会,一口将水怪咬死,水怪也沉入大海之中。麒麟制服水怪,不时的停下来觅食饮水。因为民间一直把麒麟视为神灵,是吉祥的象征。果然,被麒麟吃过的草越长越旺,被麒麟喝过的水由咸变甜。从此,这边变成了水

草丰盛,鱼蟹成群,鸟语花香,一派男耕女织,渔梁歌钓的景象。

于是人们不忘麒麟的恩情,将此千顷烟波称之为麒麟海,后来渐渐的,就叫成了七里海。

七里海的珍稀动物

七里海不仅是本市最大的芦苇产地和重要的水产品基地,同时还是鸟类的天堂。目前有鸟类200多种。它的牡蛎滩是世界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序列最清晰的古海岸遗迹,对研究海洋学、湿地生态学等学科具有重要价值。

留鸟21种,旅鸟100种,夏候鸟34种,冬候鸟27种。濒危或重点保护意义的鸟类有:国家1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包括白鹤、黑鹤、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1种。

广袤的水面上,有一个占地150亩的兴坨水库鸟岛。小岛上长满了芦苇和水草,土堆边缘浅浅的水面,能让鸟儿清楚地发现鱼类。去年,工作人员在鸟岛上安置了8个摄像头,一年来,监测视频中留下了东方白鹳、遗鸥、大天鹅、白琵鹭等国家一、二级珍稀鸟类的足迹。目前,共收集了50多种鸟类的生活视频。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今年春天以来,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激增,最多时可达1000多只。

数据显示,七里海湿地共发现鸟类181种,国家Ⅰ级、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2种和21种,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的濒、易危鸟类5种,亚太地区具有特殊意义迁徙水鸟名录的鸟类4种,列入中澳、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分别有43种和111种[3] 七里海的鸟类:

七里海是鸟类从澳大利亚、东南亚前往东西伯利亚的重要驿站。根据天津市鸟类普查资料统计,天津地区发现的鸟类共17目48科235种,七里海湿地有16目39科182种,分别占天津地区的94.12%、81.25%、78%。根据鸟类在七里海停留的时间及居留状况划分,留鸟21种,旅鸟100种,夏候鸟34种,冬候鸟27种。濒危或重点保护意义的鸟类有:国家1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包括白鹤、黑鹤、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1种。以下为您简单介绍一下几种鸟类: 海鸥:七里海最常见的水禽。特别是出鱼季节,海鸥闻讯从四面八方飞来,一聚就是成千上万,给七里海增添无限生机。

丹顶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白羽如雪,丹顶艳红,既是美丽的化身,又是纯洁高雅的象征。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丹顶鹤光临七里海。

银鸥:欧科的一种。体型较大,浑身雪白,飞行姿态轻盈潇洒,名叫清脆悦耳,常常出没于七里海的湖塘、沼泽地。

白天鹅:洁白如玉,飞姿健美。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东方白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大型珍禽。我国现有2500-3000只。常在沼泽地、河流、湖泊、水塘活动,以小昆虫,小鱼、植物种子为食。步履轻盈矫健,飞姿优美。

燕鸥:4月中下旬以后,大批燕鸥飞临七里海。鸟儿不大,却很厉害。它们占领一片领地,别的鸟很难靠近。5-9月产卵孵雏。 鱼类:

七里海盛产鱼虾。鱼类有鲤、鲫、草、鲢、鳅等30余种。因水域辽阔,水质优良,水草丰盛,天然饵料丰富,故长得快,味道好。 七里海蟹:

七里海生态蟹生长于水质清纯的茫茫芦苇荡中,以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和草根嫩叶为食。其显著特点为,壳黑肤白。肉嫩味鲜,雌蟹膏黄,雄蟹油满,堪称水产品中之珍品。七里海蟹明清时曾是宫廷贡品。200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是难得的绿色食品,馈赠亲友的佳品。

七里海湿地 珍稀植物

湿地植物——益母草

——璀璨的绿色明珠七里海地势低洼且常年积水,一般年景,水域面积在3—4万亩,苇地面积5万亩。潮白河、蓟运河与上游于桥水库相连,永定新河、北京排污河与之相通。区域内,河道纵横,沟汊交织;沼泽遍地,洼地广布;芦苇丛生,草木竞秀;百鸟云集,鱼美蟹肥,凸显独特的原始、静谧、秀丽、朦胧之美。

七里海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展示出特殊的生态功能。其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比大城市中心区高出几十倍到百倍,被誉为京津地区的“天然氧吧”和“绿色肺叶”,成为天津地区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调节器,其绚丽的自然风光为津门营造了一个幽静、秀美的环境,对于净化京津地区空气质量、调节区域小气候、防洪滞洪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七里海湿地植物----苦苣菜

——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基因库七里海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植物有41科153种,占天津滨海地区湿地植物的93%。有的可食用,如地肤、盐地碱蓬、马齿苋、绿苋、小蓟、菊芋、皱果苋、苦苣菜、稗子等,过去用以充饥,如今上了高级宾馆餐桌。有的可入药,如曼陀罗、蛇床、车前、酸浆、中华补血草、益母草等,在清热解毒、镇咳去痰、平气降压等方面颇具疗效。有的更为珍稀,如野大豆被列入《中国稀有濒危植物》红皮书;而野绿豆则是培育优良品种的重要基因植物。[4]

视频全天监测 鸟岛成无人区

七里海湿地保护区广袤的水面上,占地150亩的兴坨水库鸟岛就在中央。为了不影响鸟类生活,以前工作人员只能在几百米外用观测镜观察,仅能大概分辨出鸟的种类,且不能留下资料。去年开始

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 鸟类动物

,工作人员在鸟岛上安置了8个摄像头,通过鸟岛上的8个具有夜视功能的高清摄像头,对鸟类活动进行远程实时观测,并实现视频信号全覆盖。一年来,视频中留下了东方白鹳、遗鸥、大天鹅、白琵鹭等国家一、二级珍稀鸟类的生活资料。目前共收集了50多种鸟类的生活视频。随着环境的改善,今年春天以来,鸟儿的种类和数量激增,最多时可达1000多只。尤其是白天鹅,以往只有几只,今年有40多只,白琵鹭也来了10多只。为了让鸟类在原生态的环境下生活迁徙,有关方面已将鸟岛列为无人区。 “四不像”再现七里海“麋鹿之乡”

七里海湿地的麋鹿

“似鹿非鹿,似驼非驼,似牛非牛,似马非马”——“四不像”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占地150亩的七里海麋鹿园深处,麋鹿在草丛里、水沟中觅食、嬉戏。七里海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 每只麋鹿的耳朵上都有一个号码,就是“身份证”。工作人员还给它们设立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检查。据了解,麋鹿原本就是七里海这片湿地上的主角。到清末在华北平原上已绝迹,只有皇家南海子围场还有120只。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麋鹿被抢劫一空。1985年,英国乌邦寺庄园主人塔维斯托克勋爵在保护自然国际组织的协助下,将赠送给我国的第一批22只麋鹿运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目前我国已有2000只左右。多年前,七里海地区曾发掘出大量的麋鹿角。经考证,年代为距今2700年-3000年左右。据了解,5年后,麋鹿园预计繁衍麋鹿40至50头,将逐步再现远古时期麋鹿成群、觅食嬉戏景象。 七里海自然遗迹

七里海蕴藏着丰富的古地质遗迹,主要有牡蛎礁、古泻湖、古河道、古海岸、古岭地遗迹及鰛鲸骨、麋鹿角等古生物残骸。

七里海古牡蛎滩

古牡蛎滩:七里海湿地南北两侧各有一组牡蛎滩聚集带。以表口村南最为典型。

古泻湖:七里海古泻湖最早形成距今3000年以前。最早有记载的北魏时期(公元520年前)成为湖塘遍布的洼淀。

古河道:在宁河县有两组,其中一组发源于西北部冲积扇前缘洼地,向南延伸至七里海洼地,向东至芦台镇,与蓟运河古河道交汇进入渤海。

古海岸:在宁河从北至南有4条,其中第三条穿过造甲城镇、七里海镇一带。

古岭地:在宁河从北至南有4条。其中第三条古岭地位于第二条和第三条古海岸之间,分布于东塘坨表口一带。

牡蛎滩: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牡蛎堆积体,形成于距今7700-2500年。壳体一般长40mm左右,最长的70mm,一般宽15-20mm,厚10-15mm,多达40-50层。一般埋藏地下2-3米处。表口一带的牡蛎滩厚达5-7米,形成数千米长、六七百米宽的堤坝,其规模之壮观,排序之清晰,保存之完好,国内绝无仅有,世界亦属罕见。它真实地记录了一万年以来天津古海岸的演变历程,对于追索天津滨海平原的成陆史,研究第四纪地质以及新构造运动,包括古气候、古生物、古环境等自然信息,具有极重要的科学价值。

鳁鲸骨:前些年,在七里海修建水利时,在乐善村挖出一具巨大鳁鲸骨,全长12米,下额骨2.5米,经碳14测定距今5000年。《津门考古》记载:“远古时,这样大型海生动物游弋至此,说明当时七里海泽宽水深。”考古专家认为,距今5000年以前,七里海与渤海是连在一起的,内陆湖是无法容下这庞然大物的。

麋鹿角:麋鹿,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故称“四不像”,外国人称之“天下奇兽”。前些年,在七里海区域内的表口、潘庄、淮淀,及毗邻的东棘坨、大龙湾、忠兴沽村,发掘出大量麋鹿角,经碳14测定,距今3000-3400年。这说明,3000年前七里海为退海后的沼泽地,正适宜麋鹿的繁衍栖息。 生态修复项目预计年内完成 七里海管委会表示,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5000亩的七里海西海生态修复项目已全面启动,预计年内建成后,将成为本市最大的集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湿地文化展示基地。七里海西海生态修复项目位于七里海大道北侧,旨在通过水道疏通达到涵养植被的目的,工程预计年内竣工。该项目将建珍稀植物恢复区、野鸭放养区、麋鹿放养区、鱼类涵养区和湿地探险区五大功能区。

倾力打造国家级5A景区 空间布局“一心两海”

七里海总面积95平方公里,潮白河从北至南穿“海”而过,空间结构分为“一心两海”“一环六园”“四镇四心”和“万顷良田”。其中,“一心两海”指的是七里海湿地核心区和东七里海、西七里海;“一环”指环海景观带,“六园”指七里海渔家风情公园、表口乡村风光公园、潘庄历史商埠公园、造甲城动物观赏公园、北淮淀科技体验公园和大坨园艺博览公园;“四镇”指生态工业小镇、颐养小镇、客居小镇、文化古镇,“四心”是科技文化创意中心、文化商贸中心、旅游度假中心、健康疗养中心。 各具特色的经典

七里海初步建成的景区景点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七里海生态园位于东七里海南侧,总面积175亩,呈一塘、二带、三岛、四水格局。园内有130多种七里海地区的野生植物。兴海湖鸟类保护区坐落在东七里海,建有观鸟长廊、水榭凉亭,是鸟类理想的栖息繁衍之地。

七里海水生植物园位于兴海湖鸟类保护区内,占地30亩,园中栽植数十种观赏性野生植物。西七里海湿地风光园占地1万亩,开辟了500亩水面,建鸟岛2个,浅滩8处。另外,七里海还建成了梁斌文学艺术馆、《红旗谱》拍摄外景地、环海生态林、七里海麋鹿园等景区。 牡蛎滩记录古海岸演变

七里海在建和近期拟建的重点工程包括七里海西海湿地走廊、牡蛎滩展馆、西海湿地修复与综合利用项目、七里海湿地博物馆、七里海湿地游览园、七里海名人馆等。七里海西海湿地走廊位于七里海大道北侧,全长8公里,北岸以打造水景为主,南岸建设水榭凉亭、亲水平台、水上舞台、水上酒吧屋等人文景观。七里海的牡蛎滩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牡蛎堆积体,它真实记录了一万年以来天津古海岸的演变历程。 七里海特殊的生态功能

天津的后花园:七里海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为天津市区、滨海新区营造一个幽静、秀美的周边环境,对绿化、净化、美化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天然氧吧:七里海大片芦苇每天释放出大量负氧离子。据专家测算,七里海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2500个,比大城市中心区高几十倍。负氧离子具有镇静祛痛、降低血压、消除疲劳等多种功效,被称为“自然保健医生”、“空气中的维生素”。

七里海湿地的芦苇——天然氧吧

水质净化器:七里海大面积芦苇、香蒲等植物,具有净化水质、消除水污染的特殊功能,有“地球之肾”美称

天然蓄水库:七里海对天津东北部地区蓄洪、滞洪具有重要作用。

生命摇篮:七里海大面积天然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环境,是生物物种基因库和生物多样性重要发源地。

七、为加强湿地保护采取措施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将建环境监视监测中心

人民网·天津视窗12月3日电:记者昨日(2日)从七里海管委会获悉,为加强湿地保护,进一步拓展鸟类栖息空间,七里海湿地即将启动环境监视监测中心建设。建成后,可实现七里海核心区全域全天候、全覆盖远程监控和公共宣传功能,24小时视频监测鸟类行踪,并为湿地修复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据介绍,七里海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59.13平方公里。目前,七里海湿地发现的鸟类有182种,占天津地区的78%。其中,大天鹅、小天鹅、东方白鹳、灰鹤、黑鹳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0多种。 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资源,同时在不干扰鸟类栖息活动的情况下开展科研观测活动,七里海湿地将建环境监视监测中心。该中心位于东七里海兴坨水库岸边,将分别在东、西七里海布设若干视频监控和传输系统,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视频监测及光纤传输技术,通过具有夜视功能的高清摄像头捕捉鸟类活动,并传回中心大型电子屏,实现对七里海湿地的实时监控和展示。同时,中心建立科研监测实验室,对环境及水生生物资源进行检测,为湿地修复提供依据,便于开展科学研究。

此外,还将在七里海外围加强保护措施,在七里海核心区边界有条件区域设置围栏,并在关键路口增设哨卡,防止居民误入核心区;在围栏外围种植乔灌木,形成绿色天然屏障;同时在核心区内部重点区域设置栈道4000米,用以开展湿地的监测、科研和日常巡护工作。

天然氧吧:七里海大片芦苇每天释放出大量负氧离子。据专家测算,七里海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2500个,比大城市中心区高几十倍。负氧离子具有镇静祛痛、降低血压、消除疲劳等多种功效,被称为“自然保健医生”、“空气中的维生素”。

七里海湿地的芦苇——天然氧吧

水质净化器:七里海大面积芦苇、香蒲等植物,具有净化水质、消除水污染的特殊功能,有“地球之肾”美称

天然蓄水库:七里海对天津东北部地区蓄洪、滞洪具有重要作用。

生命摇篮:七里海大面积天然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环境,是生物物种基因库和生物多样性重要发源地。

七、为加强湿地保护采取措施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将建环境监视监测中心

人民网·天津视窗12月3日电:记者昨日(2日)从七里海管委会获悉,为加强湿地保护,进一步拓展鸟类栖息空间,七里海湿地即将启动环境监视监测中心建设。建成后,可实现七里海核心区全域全天候、全覆盖远程监控和公共宣传功能,24小时视频监测鸟类行踪,并为湿地修复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据介绍,七里海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59.13平方公里。目前,七里海湿地发现的鸟类有182种,占天津地区的78%。其中,大天鹅、小天鹅、东方白鹳、灰鹤、黑鹳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0多种。 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资源,同时在不干扰鸟类栖息活动的情况下开展科研观测活动,七里海湿地将建环境监视监测中心。该中心位于东七里海兴坨水库岸边,将分别在东、西七里海布设若干视频监控和传输系统,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视频监测及光纤传输技术,通过具有夜视功能的高清摄像头捕捉鸟类活动,并传回中心大型电子屏,实现对七里海湿地的实时监控和展示。同时,中心建立科研监测实验室,对环境及水生生物资源进行检测,为湿地修复提供依据,便于开展科学研究。

此外,还将在七里海外围加强保护措施,在七里海核心区边界有条件区域设置围栏,并在关键路口增设哨卡,防止居民误入核心区;在围栏外围种植乔灌木,形成绿色天然屏障;同时在核心区内部重点区域设置栈道4000米,用以开展湿地的监测、科研和日常巡护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vm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