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3 00:3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毕业论文

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论文提要: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语文教学在开展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深深认识到必须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跨世纪一代新人,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目标 阅读 写作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中学语文领域中激起了一片浪花。但这种浪花除了表层的变幻和喧哗之外,在教学实践中很少有实质性的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在口头上,应试教育落实在行动上”①的双轨现象使素质教育成为舆论中的热点,实际中的盲点。我们与其说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话,大话或言不及义的套话,还不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做起认真的探索,充分认识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把素

1

质教育落实到每一堂语文教学课中,真正做一个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积极探索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②这一极富战略意义的论断,向教育战线,首先是基础教育提出了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下所说的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后天素质,提高能力,发展个性为方向,以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③为最终目的的中小学教育。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教育。语文学科既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途径,又是素质教育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正确地认识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清醒地看到语文教学担负的责任及任务,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很有意义的。

一、语文教学的目标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责任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中小学教育总目标中的子目标,这个目标与其它各学科目标结合,构成了中小学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学语文培养的目标可以分解为三方面:①德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觉悟。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和长知识的旺盛时期,具有变化大和可塑性大的特点。是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初步形成时期。正确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这关系到学生以后身心发展是否健康。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负起责任,尤其语文教育工作者更不能掉以轻心。这是由语文课具有人文性的学

2

科性质和语文教学贯彻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所决定的,也是由于语文的教学时间长、课时多、德育内容丰富的缘故。因此,语文教育这种最基础、最持久、影响最深远的学科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现行的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④作为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就必须落实思想教育的教学任务,即依据学科的特点,通过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此一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单要求教师讲授语文的知识,亦要不忘对学生渗透良好的思想教育;但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而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语文科教学这一思想教育阵地的作用。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姿多彩,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教学中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层层渗透,正确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使基础教育和思想素质培养相得益彰。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如学习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这一议论文中,我抓住“中国人民为了救国而不知走过了多少的艰苦历程,付出了不知多少的生命和鲜血,才换取得革命胜利”

这一中心。逐层设疑,启发学生,使学生在了解课文结构和领悟文

章内涵的同时,深刻理解到革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这些成果都是靠先辈们用血汗而换取得来。革命先驱们高瞻远瞩,探索真理,用科

3

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武装自己头脑。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掌握了议论文的基础知识和写作技能,亦使学生深深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再结合当前改革开放中所遇到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激励他们学习前辈们那种为救国而不畏艰辛,不怕牺牲,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又如《愚公移山》一文,我抓住“年且九十的愚公,面对两座大山重重阻挡的天大困难”,却没有悲观失望,怨天尤人。而是抱着战天斗地的坚强信念。因为他深信,山虽高,却不会再增高了,而自己年虽老,子子孙孙却是没有穷尽的,此消彼长,道路虽曲折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通过对这篇名著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有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运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有的放矢,持之以恒,问题最终会迎刃而解。②智育,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开拓视野,发展智力。③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大纲告诫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精神为己任。⑥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人格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在系统地全面学习理解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亦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明古国的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十足。从《诗经》,

4

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离骚》、李杜诗歌、《红楼梦》等艺术作品在海外广为传诵,深受世界人民珍爱。大大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陶冶思想情操,加强品德修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刻认清形势,把握方向,努力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竭尽绵力。 二、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语文课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名篇名作的阅读、消化的过程,阅读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既有课内阅读教学,又有课外阅读教学。好文章的阅读使学生理解能力得以训练,自主意识得以强化,鉴赏能力得以提高,高尚情感得以熏陶,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语文教材不乏形质兼爱的好文章,有很多还是古今中外传诵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饱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感情。我十分注意把握利用好它们的内涵来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融汇在知识文化的教学中去。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语言精练凝重,蕴含着优美的意境,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我在教学中着重介绍文章的背景,用直观的图画,录音。营造气氛,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欣赏到诗歌的优美意境。

5

让学生在欣赏理解的基础上领略到诗圣在社会发生重大转折时期的那种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从而在思想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

又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外国小说。学生不易理解文章的内涵,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我紧抓住课本的背景介绍,再根据本文的特点,从儿童纯真的心理和眼光。组织同学分角色朗读和组合放录音,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去感受最后一课的悲壮气氛和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等人物的行动和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悲愤的意境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和洗礼??这种把握作品的内涵,充满丰富的感情色彩,自始至终贯穿着读者的感情活动的教学情景的创设,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因而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崇高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得到应有的升华。

(二)提高鉴赏能力。阅读的任务除了读懂作品、理解作品之外,还要评价作品,表明你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赞成什么,不赞成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就是鉴赏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教学,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能根据不同表达方式和体裁的特点阅读课文;从课文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鉴赏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加强,从而能识别美丑,懂得好坏,提高学生的素质。

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给予学生充

6

分的自由,引导他们向审美对象投射去独特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使审美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完善人格的塑造有机融合。如阅读《桂林山水》为引导学生从课文语言文字的解读和课文插图的观赏中领略其美,使学生对蕴涵其中的美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要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描述的美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要学生谈谈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结果,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桂林山水的美是整体的美,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依,山美水美,山和水融合在一起更美;有的说,桂林山水的美是静态美,山静,水静,给人幽雅,安详的感觉,在这样的画面里游赏,真不愿发出声响,生怕扰乱了她的宁静;有的说,桂林山水的美是奇特的美,你看,每一座山都有它奇特的样子,神奇的姿态:“大象”栩栩如生,“老人”惟妙惟肖,“骆驼”“呼之欲动”;有的说,桂林山水的美是互相映衬的美,美的山水是和谐的美,除了山和水的和谐,天和地的和谐,还有人和景的和谐,江上的竹筏小舟,岸边的中外游客,更增添了桂林山水的生趣??可见,在对桂林山水的赏析中,学生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形成了自己的感受。此例启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教材中的审美因素。须引导学生独立地审视、自主地感受,以形成自己对美的独特见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与老师、与同学、与教材之间往往形成对美的认知的冲突,这是学生主体的充分反映,是学生个性的显示。此时,可巧妙引导激起争辩,不强求认识的统一,只寻求认识的深入。这样,就可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眼光和富有个性的审美情趣,这对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7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确立新的教学理念,建构整体性教学模式,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摄取信息的渠道,为阅读教学探出一条新路。

三、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写作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怕写,教师难教,甚至波及社会,形成一种对写作的恐惧感。寒窗十余载,作文百把篇,中学毕业踏上社会,或进入高校,往往写不成一篇像样的文章,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因此,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是体现在一种新的人才规格上所具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如何在写作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精神,早已成为写作教师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笔者在多年写作教学中做了以下的探索和尝试:

(一)在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教书育人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而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写作课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更具有潜移默化和形象性的特点。

8

首先,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关注校内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挖掘出有意义的素材和主题。各种内容不同的社会生活中都含着大量美的因素,如崇高的见义勇为、平凡的助人为乐、艰苦的学习生活、紧张的军事训练、真诚的友谊等等无不带有鲜明的审美特质。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先进的、美好的事物加以赞扬,对那些与时代发展大潮不合拍的事物进行批评。学生歌颂先进典型、针砭落后现象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在学习写作中提高思想层次和认识水平,形象地接受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对学生一时难以作出明确价值判断的人和事,在教师启发诱导下逐步获得正确的答案,从而写出具有深刻主题的文章,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世界观、人生观的认识。

其次,鼓励和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作品,在阅读中感受美,陶冶道德情操。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阅读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从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感到美,从千姿百态的景物叙写中想象到美。并在审美教育中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进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思想水平。

再次,通过作文和周记的批阅,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在文章中流露出的一些疑虑和不健康思想倾向以评语或交流的形式进行疏导和规劝,使之提高思想认识,坚定人生信念。 (二)在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9

写作是一种思维的劳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写作教学应注重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素质的全面提高。思维素质的提高建立在思维方法掌握的基础之上,而写作训练,特别是作文立意多角度训练,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思维方法,使思路多向展开。

1、辩证思维。这是一种用辩证思想来分析事物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的运用可使学生在文章构思时能看到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在发现一件事物积极作用的同时又能指出其消极影响,这就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易于克服观点片面化、极端化的倾向,不仅确保观点正确,而且使文章观点更为深刻、新颖,论证也更加全面、透彻。

2、发散思维。是指围绕一个中心,对事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性观察和思考的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时,思维主体围绕同一思维对象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思索,使思维呈开放式状态。

3、逆向思维。这是一种沿着与习惯思维相反的进行创新思考的思维方式。运用逆向思维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在写作训练中可给学生提供一些按常规思维具有特定意义的说法和成语,让他们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发人未发、不落窠臼,写出有一定见地的文章。如由“班门弄斧”想到应“弄斧必到班门”,由“忠言逆耳”想到应“让忠言顺耳”等等。

(三)在写作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uk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