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道河子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说明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22: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横道河子镇总体规划 (2010-2030年)

说明书

(送审稿)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年5月

项目名称:横道河子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组织编制单位:横道河子镇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审批部门:海林市人民政府

编制小组名单

赵志庆 院长 副教授 注册规划师 主要负责人 张国涛 所长 高级规划师 注册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 姜鸿涛 副所长 高级规划师 注册规划师 宋扬扬 硕士 主创设计师 专业负责人 胡金萍 学士 主创设计师 王晓磊 硕士 主创设计师 刘生军 博士 设计师 张丽燕 学士 设计师 胡家勇 学士 设计师 李 爽 硕士 设计师 秦 耕 硕士 设计师 李游山 学士 设计师 王清恋 硕士 设计师 刘洁新 学士 设计师 参加编制人员 郑佳鑫 硕士 设计师 杨家宝 学士 设计师 任 娟 学士 设计师 王 锐 学士 设计师 冷 霜 硕士 设计师 夏 新 学士 设计师 练 超 学士 设计师 盛 晖 学士 设计师 徐 雯 硕士 设计师 张昊哲 博士 设计师

目 录

第一部分 概述 ......................................................................................................................................................... 1 第一章 现状概述 ......................................................................................................................................................... 1

一、地理位置 ........................................................................................................................................................................ 1 二、自然概况 ........................................................................................................................................................................ 1 三、资源条件 ........................................................................................................................................................................ 1 四、人口与行政区划 ............................................................................................................................................................ 1 五、社会经济情况 ................................................................................................................................................................ 2 六、交通条件 ........................................................................................................................................................................ 2 七、历史沿革 ........................................................................................................................................................................ 2 第二章 规划概述 ......................................................................................................................................................... 2 一、规划回顾 ........................................................................................................................................................................ 2 二、规划背景 ........................................................................................................................................................................ 2 三、规划重点 ........................................................................................................................................................................ 3 四、规划原则 ........................................................................................................................................................................ 3 五、规划依据 ........................................................................................................................................................................ 4 六、规划期限 ........................................................................................................................................................................ 4 七、规划范围 ........................................................................................................................................................................ 4 第二部分 城镇总体规划 ......................................................................................................................................... 1 第三章 镇村体系规划 ................................................................................................................................................. 1 第一节 发展条件分析 .................................................................................................................................................... 1

第二节 镇村统筹发展战略 ........................................................................................................................................... 3

第三节 城镇化战略 ........................................................................................................................................................ 7

第四节 镇村体系规划 .................................................................................................................................................... 9

第五节 重点发展镇村 .................................................................................................................................................. 12

第六节 镇域用地空间管制规划 ................................................................................................................................. 12

I

第七节 镇域交通规划 .................................................................................................................................................. 13 第八节 镇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 14

一、给水工程规划 ...................................................................................................................................................... 14 二、排水工程规划 ...................................................................................................................................................... 14

三、供电工程规划 ...................................................................................................................................................... 14 四、通信工程规划 ...................................................................................................................................................... 15 五、环卫设施规划 ...................................................................................................................................................... 15 第九节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 15

一、教育设施规划 ...................................................................................................................................................... 15 二、文体设施规划 ...................................................................................................................................................... 16 三、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 16 四、商业金融与集贸设施规划.................................................................................................................................. 16 五、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 16 第十节 镇域旅游发展规划 .......................................................................................................................................... 17 第十一节 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 第十二节 镇域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1 第十三节 镇域近期建设规划 ...................................................................................................................................... 23 第四章 镇区总体规划 ........................................................................................................................................... 24 第一节 镇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4 第二节 城镇性质与规模 .............................................................................................................................................. 25 第三节 镇区总体布局 .................................................................................................................................................. 25 第四节 镇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 26 第五节 镇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 28

第六节 镇区景观风貌系统规划 .................................................................................................................................. 28

第七节 镇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29

第八节 镇区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 31

一、给水工程规划 ...................................................................................................................................................... 31

二、排水工程规划 ...................................................................................................................................................... 32

三、燃气工程规划 ...................................................................................................................................................... 33 四、供热工程规划 ...................................................................................................................................................... 34 五、供电工程规划 ...................................................................................................................................................... 35 六、通信工程规划 ...................................................................................................................................................... 36 七、邮政工程规划 ...................................................................................................................................................... 36 第九节 镇区环境保护规划 ......................................................................................................................................... 38 第十节 镇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 39 第十一节 “五线”控制规划 .............................................................................................................................................. 43 第十二节 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 44

一、防洪规划 .............................................................................................................................................................. 44 二、人防规划 .............................................................................................................................................................. 45 三、消防规划 .............................................................................................................................................................. 46 四、抗震规划 .............................................................................................................................................................. 46 五、防风规划 .............................................................................................................................................................. 47 第十三节 低碳节能规划.............................................................................................................................................. 47 第十四节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 48 第十五节 镇区远景发展规划 ..................................................................................................................................... 50 第三部分 规划实施措施 ....................................................................................................................................... 50

一、体制保障措施 ...................................................................................................................................................... 50 二、科技保障措施 ...................................................................................................................................................... 51 三、法律法规措施 ...................................................................................................................................................... 51 四、制度创新措施 ...................................................................................................................................................... 51 五、公众参与措施 ...................................................................................................................................................... 51 六、政策保障措施 ...................................................................................................................................................... 51 七、资金保障措施 ...................................................................................................................................................... 52

II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一章 现状概述

一、地理位置

横道河子镇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市域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4°48',东经129°04',东与柴河镇、海林镇为邻;南与山市镇接壤;北靠二道镇;西连尚志市。距省会哈尔滨市258km,距牡丹江市42km,距绥芬河口岸210km,距海林市30km,距牡丹江机场54km。

二、自然概况

1.地质地貌

横道河子镇地处完达山脉,张广才岭岭脊东麓,平均海拔900m。山峰有大青顶子、万米沟顶、老黑山,道林西山、横道河子西山、分水岭、苗岭、人头砬子。横道河子镇地处山区,呈带状分布,两侧崇山峻岭,林木葱郁,植被保护极好。镇区地面高程基本在410m~450m之间。

横道河子镇的工程地质目前尚未进行全面勘测,通过对铁路、镇政府旧址等建筑物地质勘测报告分析,横道河子镇多为地层厚度由东向西,由厚变薄变化较大,最薄14m,最厚28.5m,0.5m~6m为粘土,亚粘土,6m~9m为砂卵石层,14 m以下基岩层,土质良好,地耐力每平方厘米为14kg~20kg,地质岩性较稳定,地表水在2m左右,地下水位17.3m~18.7m。

2.气象气候

横道河子镇属冷凉湿润高山气候,冬季漫长,夏季炎热短促,秋季降温迅速,春季升温快。无霜期一般90~115天,年平均气温3℃左右。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均零下20℃左右;七月份最高,月均22℃。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0℃,多年平均降水量662.7mm,年均降水(雪)122天,多集中在6月~8月份,约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0%。最大降水量970mm,降水146天,最小降水量434.1mm。横道河子镇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冬季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夏季盛行风向为西南风,最高风速达8级(17.2 m/s~20.7m/s),冬季最大冻土深度2.1m,无常年冻土现象。地面稳定解冻日期为4月20日,地面稳定冻结日期为10月21日。

3.土壤植被

土壤类型以暗棕壤、草甸土为主。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森林植被中天然林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树种繁多。草甸沼泽植被多在林下和洼地草甸地带。

三、资源条件

1.土地资源

镇域有耕地面积1283hm2;林地73333hm2,其中镇属1379hm2;草原1547hm2。 2.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种类丰富,树林种类约有28科100多种,森林里生栖着豹、熊、野猪、狐狸、山羊、香獐、紫貂、水獭、狍、麝鼠等珍贵野生动物及飞龙、雉、榛鸡等珍禽。蕴藏着山参、党参、平贝、五味子、满山红、刺五加等100多科近200种中药材。果实类有山葡萄、弥猴桃等酿酒原料;有薇菜、元蘑、猴头、松籽、山核桃等百余种的野菜和山产品。

3.矿产资源

镇域内储藏花岗岩、泥炭、铁等金属非金属矿21种。主要矿产有金矿、铁矿、石矿。其中以石矿类最为突出,储量5.5亿m3之多,质地优良。

4.人文资源

横道河子镇自沙俄修筑中东铁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量俄式民宅、铁路机车库以及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一直完好地保留至今。其中,东正教堂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俄式木结构民宅、机车库、大白楼均被列为高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宅附近留存着二十世纪初建设的大量石砌建筑群,在镇区已形成一个完整街区,是横道河子镇区最具特色的人文资源。

5.旅游资源

横道河子镇地域植被完整、林木葱郁、山青水秀,素有“林海山城”之美誉,天然的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优秀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全镇旅游开发的强大后盾,佛手山、人头峰、石林远眺等自然景观和已在旅游界暂露头角的俄罗斯风情园、东北虎林园及威虎山影视城构成了观光旅游的基本框架。

四、人口与行政区划

1.人口概况

2009年,横道河子镇镇域总人口2.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万人,流动人口0.2万人。非农业人口为1.3万人。占总人口的61.9%,汉族占总人口的97%,朝鲜族占0.4%,满族和其它民族占2.6%。

2.行政区划

1

横道河子镇域总面积794km2,其中镇区建成区面积231.7hm2,横道河子镇下设6个行政村,14个自然屯,镇内有两个社区,包含顺桥村和正南村。除此之外,驻镇的还有铁路机关、林业贮木场、猫科动物繁育中心和部分市直单位。

第二章 规划概述

一、规划回顾

(一)上位规划回顾 1.海林市总体规划

《海林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中,将横道河子镇定位为市域重点镇、二级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2万人以内,以绿色食品、山产品、建材、旅游业为主的城镇。

2.海林市城镇体系规划

《海林市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中,将横道河子镇定位为海林市的重点城镇、西

五、社会经济情况

横道河子镇地区生产总值较稳定,2009年三产总量为3.8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总值分别为0.5亿元、2.8亿元、0.5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13%、74%、13%,人均GDP为6283元。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83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61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21元。

六、交通条件

滨绥铁路横贯全镇,与全国六大铁路干线相连,G301高速公路穿越全境,是黑龙江省东西部地区交流的必经之地,东北亚大通道要地。

部的核心城镇,区域城镇体系的二级中心、“一核三心”空间结构中的三心之一。人口规模控制在3万人~5万人。城镇职能以绿色食品、山产品、建材、旅游业为主。

(二)上轮规划

《横道河子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中定位横道河子镇为以绿色食品、山产品、建材、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重点城镇。人口规模为2.1万人。

(三)规划实施评价

纵观横道河子镇上位规划和上轮规划的编制发展,可以发现历次的规划编制成果中对城镇性质的描述始终围绕着以“绿色食品、山产品、建材、旅游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但现状的研究发现,横道河子镇的绿色食品、山产品、建材产业发展缓慢,工业经济虽然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没有突出的带动作用,主导性不够强。

七、历史沿革

横道河子镇镇名来源于横道河河名。横道河,因早年有一条南北道路横穿河流,故名“横道河子”。横道河子镇位于张广才岭岭脊东侧,是牡丹江通往哈尔滨的必经孔道,历史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清代,隶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中东铁路开通后,划为铁路“附属地”,设有铁路交涉分局等重要军政机构。中华民国成立后,1923年划归东三省特别区管辖后,将铁路交涉分局改为横道河子市政分局。东北沦陷时期,初设横道河子堡,后改设横道河子村,隶属宁安县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划归新海县管辖,始为山市区政府驻地。1948年9月,新海、五林两县合并为海林县,仍属山市区。1949年10月,改为第八区,并为区政府驻地。1956年3月,撤销海林县,划归宁安县管辖,同年5月撤区划乡,设置横道河子镇。1958年9月,与山市乡合并,改称横道河子人民公社。1962年10月,划归新恢复的海林县管辖。1964年5月,将横道河子公社划分为山市公社和横道河子镇公社。1986年改称“横道河子镇”,简称“横道镇”。

二、规划背景

(一)宏观背景

1.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

“五年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准备。如何把握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横道河子镇的“十二五”规划,是加快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的启明灯,将领航横道河子镇城镇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2

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要深化旅游业改革、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的旅游方式、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等任务。强化大旅游和综合性产业观念,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重点扶持。当前横道河子镇把旅游业作为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意见》的提出,将更加完善横道河子镇旅游产业各项设施建设和发展,促进城镇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全面繁荣城镇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战略措施。小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和重视。研究、建设、完善、发展小城镇在各地已呈现出一种持续升温的态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小城镇,大战略”的决策精神,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目标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步伐。这对于推进横道河子镇重要的小城镇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4.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指引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突破的重大战略举措,并将逐步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横道河子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战略环境。

(二)区域背景

1.黑龙江省全力打造旅游名镇的发展目标

2009年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重点旅游城镇建设座谈会,提出着力打造旅游名镇,促进全省旅游产业及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拥有百年历史的横道河子镇是国家建设部和旅游局授予的中国旅游名镇,它的发展建设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横道河子镇作为黑龙江省的旅游重镇,市委、市政府将举全市之力启动横道河子镇作为旅游名镇的建设工作。

2.海林市“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海林市政府确立了“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横道河子镇作为海林市旅游资源大镇,提出了要成为“龙江旅游第一镇”的发展目标。海林市以横道河子镇的旅游业为龙头产业和支柱产

业,将极大地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对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海林市及横道河子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横道河子镇小城镇发展的需要

从横道河子镇的自身发展来看,横道河子镇从建镇以来,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具有高起点的城镇总体规划做指导,此次编制不但是建设特色化小城镇的需要,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以城带乡、以科学引导城镇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的需要。

随着横道河子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镇独有的俄式建筑,中东铁路建筑群以及其它旅游资源得到保护和重视,同时国家将中东铁路沿线保护纳入“十二五”规划,横道河子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上位规划和上轮规划未能体现出新的发展需要,基本失去了可操作性,因此,横道河子镇需要制定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

三、规划重点

(一)城镇定性

横道河子镇面临由综合性城镇向旅游业为主的重点镇转变,历史文化名镇的确立使其城镇影响力由地方性升级为区域性。因此,城镇性质应突出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及历史文化特色。

(二)科学规划城镇空间的供给与布局

统筹景观协调性、生态适宜性和其他相关条件,集约利用城镇发展空间。明确城镇总体保护框架及层级,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用地布局。

(三)充分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好横道河子丰厚、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协调好保护与永续利用的关系,更好地为横道河子镇的科学和谐发展服务。

四、规划原则

1.人本主义原则

充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强调人文关怀,因地制宜建设适合人类生存与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构筑具有一定乡土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小城镇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模式。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

3.因地制宜原则

小城镇地区差异大,发展条件不同,充分发挥横道河子镇特色优势,强化地域特色,采用适宜技术,走特色发展道路。

4.城镇营销原则

充分重视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处理好地方政府职能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结合市场经济观念规划设计,把城镇资源作为资产来经营。

五、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黑龙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细则》

5.《黑龙江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规范》 6.《镇规划标准》(2007年5月1日) 7.《黑龙江省村镇规划定额指标》 8.《黑龙江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 9.《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10.《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11.《横道河子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2.《海林市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

13.《海林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包含镇村体系规划) 14.《海林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不包含镇村体系规划) 15.《横道河子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

六、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为2009年 规划近期为2010—2015年 规划远期为2016—2030年

七、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按照地域范围分为镇域规划范围、城镇规划区范围、横道河子镇镇区范围三个层次。 1.镇域规划范围

镇域规划范围即横道河子镇行政区辖区范围,总面积794km2。 2.城镇规划区范围

城镇规划区范围由横道河子镇镇区及周边所辖范围,由七里地村、威虎山影视城、虎园、俄罗斯风情园、人头峰、佛手山组成。总面积532.8hm2。

3.横道河子镇镇区规划范围

规划至2030年的区镇规划用地范围由老城区建设用地(原有镇区)和正南村、顺桥村构成,总面积379.8hm2,建设用地面积308.4hm2。

4

第二部分 城镇总体规划

第三章 镇村体系规划

第一节 发展条件分析

一、优势

(一)区位优势明显

横道河子镇位于东北亚大通道要地,G301国道穿越全境,距省会哈尔滨市258km,距牡丹江市42km,距国际空港牡丹江机场54km。滨绥铁路贯穿全镇,与全国六大铁路干线相连。并且在黑龙江旅游的中心线上,西有玉泉狩猎场、亚布力滑雪场,东有镜泊湖风景区和莲花湖风景区。发达的交通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赋予了横道河子镇得天独厚的旅游业开发潜力。开发依托于牡丹江市,辐射哈尔滨市及对外开放口岸——绥芬河市,特有的交通优势使其融入东北亚经济圈,为旅游小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旅游资源丰富

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了横道河子镇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镇内不仅有“佛手山”、“大石门”、“一线天”、“人头峰”等自然景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脉络。自1897年沙俄修建经营中东铁路至日伪时期,一直是重要军政机关所在地,并有“花园城镇”之称,全国唯一的木制东正教堂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中东铁路机车库、中东铁路专家楼等近200处俄式建筑留存下来。2007年6月被国家文物局和建设部联合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独特的俄罗斯文化资源优势,使横道河子镇在俄罗斯和国内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镇内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繁育中心,现存有东北虎200多只。已建成的东北虎林园,集养殖、繁育、科研、旅游观赏为一体。随着“两园一城一村”(俄罗斯风情园、东北虎林园、威虎山影视城、七里地生态村)的建成,横道河子镇已逐步成为研究俄罗斯文化艺术、风俗人情的基地及旅游业发展的中心,休闲度假的理想选择,其影响范围已由黑龙江省扩展到全国、全世界。

(三)工业经济历史悠久

横道河子镇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依托水、山、石、风四大资源优势,丰富的林业资源、矿产资源和风能有力地造就了绿色食品加工业、机械加工业、矿产资源开发、清洁能源项目的兴起。企业税收占全口径工商税收的70%左右。以金泰酿酒有限公司、北珍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鑫顺木

业加工、华海风力发电投资公司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加工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其中果酒酿造业已有百余年历史,现有酿酒企业6家,可生产四大系列五十余个品牌。山产品加工企业3家,拥有猴头、榛子、松籽、香菇等7个品种绿色标识认证。目前,横道河子镇已形成了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品牌,发展优势突出。

(四)农业特色养殖基地已具规模

横道河子镇依据现有农业资源的特点,着重发展了以浆果、北药、食用菌、毛皮动物和野猪养殖等为主的特种种养业。重点培育了两个浆果种植基地、一个北药种植专业村、五个食用菌小区和一个野猪饲养场。已建立正南村食用菌、柳树村食用菌、二十二村平贝和柳树村肉牛4个产业园区。园区年纯效益突破600万元。农业特色养殖为横道河子镇的经济增长拓宽了发展空间。

二、劣势

(一)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偏弱

尽管横道河子镇近几年经济发展呈稳步增长趋势,工业经济比较发达,但与海林市其它乡镇相比,由于在海林市各乡镇中处于后进位置,工业整体经济实力比较偏弱。横道河子镇的工业产值总量由2001年的第六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五位,总体位次仍比较落后,并且工业比重由2005年占海林市的7%,下降到2009年的3.4%,工业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160000 140000 120000100000 80000 6000040000 20000 0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海林镇横道河镇长汀镇山市镇新安朝鲜族镇海南朝鲜乡二道河子镇三道河子镇图3—1 海林市各乡镇工业产值变化趋势图(2001—2005年)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尽管横道河子镇的经济发展总体运行正常,但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经济总量偏小、产业赢利能力不强、增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低、小、少”的矛盾比较突出,规模企业偏少、产业竞争能力弱,品牌创新产品少。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74:13,仍以工业为主导产业,产业结

1

构层次低、外向度不高、自我转型能力不强,产业结构的比例与丰富的资源优势不配套。工业经济比重过大,三产弱小乏力,发展滞后。当今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横道河子镇传统主导产业面临多重挑战的同时,新兴主导产业尚未完全成体系。

(三)旅游产业对经济推动较弱

横道河子镇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缓慢,在经济增长方面未起到推动作用。一是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使得一些重要旅游景点的建设处于停滞状态。二是基础设施水平不高,与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服务设施不成体系。缺少专业的旅行社、旅游接待团队、精品旅游路线和旅游特色产品等。

(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

横道河子镇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古镇,城镇内建设布局杂乱无章,对发展建设有很大制约。村镇管理、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仍有待加强与提升。道路缺乏系统性,交通混杂,功能性差、相互干扰。交通设施不健全,路面质量较差,交通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公共交通系统,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横道河大部分河堤未经加固,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弃于河中,护堤林带不足,没有进行污水合理的整治。

(五)科技和人才劣势

2001年到2009年间,全镇劳动力数量变化较平稳。从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的变化来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最少。从地域上看,横道河子镇属海林市下属镇,区域内受高等教育人群较少,劳动资源虽然丰富,但缺乏高科技人才和旅游专业人才。

1200010000 8000 60004000 2000 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劳动力构成 第一产业(人)劳动力构成 第二产业(人)

劳动力构成 第三产业(人)图3—2 横道河子镇劳动力构成变化图(2001—2009年)

三、机遇

(一)中东铁路沿线保护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

正值我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特殊时期,横道河子镇也面临城镇新一轮五年计划发展蓝图的绘制。经济、社会、人口、居住、交通、环境、旅游等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横道河子镇的旅游产业、中东铁路沿线保护规划等重大项目也将纳入十二五规划中,并在其宏观把握下,领航横道河子镇未来五年的发展走向,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东三省旅游规划的编制

《东北地区旅游规划(2010—2015年)》中,以哈尔滨为一级枢纽地的黑龙江旅游区,重点发展冰雪旅游、养生避暑度假、生态旅游、边境旅游以及城镇观光产品系列,着力建设哈尔滨、牡丹江、黑河等旅游中心城市。其中划定牡丹江市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边境风情旅游亚区。横道河子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位于黑龙江省旅游黄金线上,在借助东北及牡丹江市积极发展各种旅游项目的同时,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力争融入东北旅游的大环境,形成良好的旅游外部环境。

(三)牡丹江市“打造东北亚跨国旅游枢纽城市”的战略目标

“十二五”期间牡丹江市旅游工作将以“打造东北亚跨国旅游枢纽城市”作为牡丹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通过构建“一城三区”的北国风光特色旅游新格局,建立沿边旅游开放先导区战略框架,立足黑龙江、依托东三省、服务东北亚,主动融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努力成为全国沿边旅游开放的先导区域。

横道河子镇作为“三区”中林海雪原、中国雪乡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提出要筹划建设威虎山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以林海雪原杨子荣剿匪遗址、遗迹游为重点,完善威虎山主峰、横道俄罗斯老街、杨子荣烈士陵园、亿龙风情园、东北虎林园、威虎山影视城的旅游功能,重点推进威虎山滑雪旅游集合区、报恩寺佛教文化园、亿龙风情园扩建项目、林海雪原遗址遗迹公园、威虎山影视城改造项目等。横道河子镇应借此机遇,充分利用G301国道这条黄金通道,积极融入“东北亚跨国旅游新格局”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东北亚跨国旅游精品城镇。

(四)横道河子镇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殊荣

横道河子镇已经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成为全省受此殊荣的两个城镇之一。G301国道是黑龙江省旅游的发展轴,作为这条轴上的重要节点,黑龙江省重点旅游城镇发展战略为横道河子镇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客源。当前横道河子镇旅游业发展正处于

2

全球旅游经济发展的时期,“中东”铁路文化背景为地区发展带来了机会。历史文化名镇的确立,定位2:中东铁路建筑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镇 俄式建筑的保护、特色步行街区的建设,为延续地区文脉提供了重大机遇。

四、挑战

(一)区域间竞争日趋激烈

由于和周边县区地域相邻,资源条件类似,经济发展程度相近,产业结构雷同,面临着类似的发展任务,因此和周边地区同业竞争态势比较激烈。作为地区中心城市的海林市与横道河子镇地域包容,因而竞争最为激烈,尤其是相同产业和人口间的竞争更为激烈。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何错位发展,或者如何在“竞合”中获得快速发展是横道河子镇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横道河子镇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中东铁路、俄式民宅、铁路机车库、东正教堂等极具价值的历史文物,作为未来以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产业的横道河子镇,在对待具有历史价值的旅游资源时,如何做到既充分地开发利用实现经济价值,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镇,同时也能对历史文物做到有效地保护,实现可持续利用,是今后影响横道河子镇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和综合服务职能的挑战

目前,从整体来看,东北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偏低,而横道河子镇仍处于集聚发展阶段,产业辐射力不强。因此,如何依靠自身努力,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市域中心城镇,提高横道河子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综合服务职能是横道河子镇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第二节 镇村统筹发展战略

一、城镇的区际地位

1.战略定位

横道河子镇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不论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还是其自身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而,横道河子镇的环境建设、产业构成都需要比较高的标准定为。横道河子镇产业发展影响到牡丹江市、海林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因此,横道河子镇在未来几年内应该是牡丹江市及海林市政府旅游产业重点发展的地区。结合上位规划,确定以下三个定位:

定位1:中国东北虎之乡

定位3:森林中的山水小镇 2.定位解析

(1)中国东北虎之乡

东北虎是我国稀缺的生景资源,横道河子镇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繁育中心,现存有东北虎200多只。东北虎林园集养、繁育、科研、旅游观赏为一体,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横道河子镇在今后发展上要重点打响“虎”品牌,围绕“虎”文化深度开展相关衍生产品开发及旅游,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级的东北虎之乡。

(2)中东铁路建筑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镇

中东铁路沿线保护已被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在此路线上,横道河子镇内的中东铁路建筑群极其丰富,而且是保护最好的小镇。规划应深入挖掘小镇悠久的异域文化底蕴,走文化创意产业之路,将保护、开发、文化三者有机结合,发展为中东铁路沿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3)森林中的山水小镇

横道河子镇植被完整、林木葱郁,森林覆盖率达到95%,镇址四面环山、横道河贯穿其中,可谓山青水秀,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得横道河子镇更具亲和力。规划要重视这种原生态、低污染的特点,打造森林中的山水小镇。

二、城镇发展战略

1.集中发展镇区,以镇区带动村、屯的战略

规划采取重点发展镇区的战略,集中建设镇区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人口和产

业向镇区集中,提高镇区经营管理水平,提升镇区功能和承载能力,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横道河子镇产业类型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

2.镇域分区分类调控战略

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引导镇区与村、屯的差别化发展,实施产业错位发展,村屯依托生态及特色农业资源,发展旅游观光型产业。横道河子镇区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

3.品牌战略

按照市场要求,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产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和品牌优势。

3

三、指标体系

(一)总体发展目标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旅游经济的宏观要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生态基础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规划确定横道河子镇的发展目标为:到规划期末,把横道河子镇建设成为旅游环境优秀、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和谐发展的经济强镇。

(二)经济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实现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由原来“二、三、一”的结构转化为“三、二、一”的结构。

到2015年,人均GDP达到1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年均增长7.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5万元左右,年均增长8.5%。产业结构调整为15:54:31。

到2030年,人均GDP达到2.2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年均增长4.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年均增长8.0%。产业结构调整为18:40:42。

(三)社会发展目标

实现镇村和谐统一,城镇化水平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显著增长;医疗、保险、教育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提高。

到2015年,横道河子镇城镇化水平达到65.5%;义务教育入学率、毕业率均达到100%;高中入学率达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100%,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达到70%,农村人群达到25%。

远期至2030年,全镇森林覆盖率保持在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农村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表3—1 横道河子镇规划镇村发展目标汇总表

人均GDP增长率(%) 2015年 1 1 7 1.35 8.5 15:54:31 65.5 100 80 100 70 25 95 85 60 85 50 2030年 2.2 3 4 4 8 18:40:42 84.6 100 95 100 100 60 95 98 100 100 95 经济发展指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三次产业结构 城镇化水平(%) 社会发展指标 义务教育入学率、毕业率(%) 高中入学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 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 森林覆盖率(%)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农村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到2030年,横道河子镇城镇化水平达到84.6%,其中:镇区街道办事处城镇化水平达到100%;高中入学率达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100%,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达到100%,农村人群达到60%。

(四)环境发展目标

生态环境目标实现镇村市政设施建设达标、生态环境良好,实现资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环保型经济体系。

近期至2015年,全镇森林覆盖率保持在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5%,农村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

环境发展指标 四、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特征 1.工业比重过大

横道河子镇现状工业结构比重过大,在横道河子镇的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企业税收占全口径工商税收的70%左右。重工业企业有26家,主要为机械加工、石材加工、木材加工,其产值占

4

工业总产值80%,其余为食品及山产品加工。并且工业企业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镇区。近年来,表3—2 横道河子镇农村、农业收入情况统计表(2006—2009年)

工业产值不断减少,工业整体呈现下滑趋势,经济增长出现缓慢的趋势。

3500025

300002025000 1520000 1500010 10000 55000 0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5000-5

工业总产值(万元)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图3—3 横道河子镇历年工业产值及工业增加值变化图(2000—2009年)

2.产业结构不合理

分析2000年至2009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数据,横道河子镇镇域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三产业相对较弱,第二产业始终占据着较高的比重,产业结构类型基本为“二、一、三”型。

45000 4000035000 3000025000 20000 1500010000

50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2006200720082009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总计图3—4 横道河子镇历年各项产值变化图(2000—2009年)

当前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比较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发育不健全。农产品加工企业虽然有一定数量,但是规模偏小,多为低水平的初加工、技术后劲不足、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加之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行情。

农村总收入农业总收入年份 农村总收入增长率((万元)%) 农业总收入增长率(%) (万元) 2006 3656 1398 — — 2007 4068 1965 11.2 40.6 2008 5363 3045 31.8 55.0 2009 6195 3908 15.5 28.3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近年来,横道河子镇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波动较大,比重整体偏低,最高值是2007年,仅5.6%,近两年甚至出现了负增加,仍属于低层次发展阶段。

60006 500054 400033000 220001 10000 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1-1000 -2-2000-3

第三产业产值(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占总产值比重(%)图3—5 横道河子镇第三产业产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图(2000—2009年)

3.人均耕地少

横道河子镇人均耕地0.9亩,我国现状人口人均耕地指标为1.4亩,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

均耕地的警戒线为0.8亩,可见耕地资源十分紧缺。

4.第三产业层次低

横道河子镇的第三产业现状以低层次的商贸、流通、市场建设等传统行业为基础,交通、邮电、市政服务等基础产业较滞后,直接导致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旅游业没有发挥应有的成效。从另一角度来看,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及物质生活的更高追求,必将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 1.产业发展方向

5

由于横道河子镇的经济增长过份依赖工业,致使工业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横道河子镇经济的整体状况。地方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使得城镇发展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横道河子镇旅游业初具规模,由于起步较晚,旅游业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待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需进一步深入。从当前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情况看,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加之横道河子镇特有的旅游资源,在未来发展中旅游业将会促进横道河子镇的经济增长。

横道河子镇现状的旅游资源开发属于快速发展时期,但旅游业年产值所占比重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使横道河子镇形成了单一的产业模式。横道河子镇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加之国家及地方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因此,横道河子镇应加快产业转型的步伐,在稳步提高工业生产的同时,也要培育多元产业,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加大对于旅游业的各项投入,以改变过份依赖第二产业的现状,促进横道河子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产业发展战略

横道河子镇经济发展正处于发展与转型的重点时期,针对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规划横道河子镇未来产业转型的战略重点是:

(1)强化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

横道河子镇无霜期短,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农业发展空间极其有限,因此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整合农业资源,集中村屯力量做大做强北药、食用菌、大豆、玉米、黑豆等重点农业产品,在城镇主要发展方向及特性的带动下走特色农业及观光农业道路。

(2)推进传统工业向体验型旅游工业转型

目前横道河子镇内分布多种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没有统一的环境规范管理。规划将转移工业发展方向,逐步弱化传统重工业,在南部建设小规模的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横道河子果酒、绿色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低污染、特色强的产业及可参与性的体验型旅游工业。进而丰富旅游体系,横向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3)重点培育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会展业

重点发展以中东铁路建筑群、东北虎林园为核心的旅游业;以威虎山影视城为核心,集影视、娱乐、艺术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构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型服务业体系,逐渐成为支撑横道河子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依托北药、食用菌种植、果酒加工等特色食品加工,策划和举办各种规模和形式的国际和国内的展销会、交易会和博览会,会展参与者会享受住宿、餐饮、交通、

游览、娱乐、购物等各种生活接待服务,使得会展业与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推动。

(三)镇域产业空间总体布局

横道河子镇未来产业发展将打造“一心、两轴、三区”的总体布局结构,通过构建“产业增长点—产业集聚区—产业片区”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带动地区经济增长。

1.“一心”

“一心”指以横道河子镇镇区为主要产业集聚发展区,由此构成镇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 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未来发展应培育旅游业、绿色产品加工这两个主导产业,并稳步推动机械、木材、石材加工工业。以旅游集聚效应带动农业观光游,整合镇村工业项目,促进工业项目在工业集中区和经济带的集聚,成为带动镇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和产业布局的主中心。

区域内重点布局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业、工业产业园、商贸业、服务业等产业,注重现代服务业对镇村整体水平和形象的拉动作用,强化镇区对整个横道河子镇的服务功能和主导地位。

2.“两轴”

“两轴”分别指由东西向镇村产业发展主轴;由二十二村至柳树村形成的镇村产业发展辅轴。东西向产业镇村发展主轴是镇区内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轴线,是构成镇村旅游路线的重要部分。沿镇区横道河设计滨水广场、亲水游憩区、艺术家作品展区等旅游服务设施,增加镇区旅游设施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可吸引更多旅游客源。

南北向镇村产业发展辅轴包括由二十二村、镇区、柳树村形成的南北向发展轴带。以北药、特色菌种植、农业观光为主,发挥各村、屯的比较优势,以农业特色资源为依托,走乡村特色发展道路。

3.“三区”

“三区”指依据横道河子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城镇及村庄的吸引范围和合理的经济联系所划分的北部旅游经济区、中部综合经济区和南部农业经济区。

——北部旅游经济区以北药作物种植、农业观光为主,包括二十二村、五里地屯; ——中部综合服务区以绿色食品加工、旅游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包括镇区(横道河子镇)、七里地村、顺桥村、正南村;

——南部农业经济区以特色食用菌种植、农业养殖为主,包括柳树村、道林村。

6

(六)具体产业布局 1.第一产业

在加强种植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以特种养殖业为主的多种经营,合理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导向,全面提升第一产业的质量效益,从根本上实现农村产业化升级;以镇域农产品为依托,大力发展产品的精深加工,形成产业集团,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向质量效益型发展。

(1)种植业

种植业要重点优化品种结构、改善品质、降低消耗,横道河子镇应发展特色种植业,除大豆、玉米、黑豆外,应大力发展以二十二村为主的北药特色种植产业、以柳树村为主的食用菌特色种植产业。

(2)林业

规划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增加绿色植被、减少资源消耗、优化林木结构、合理开发林下资源,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畜牧业

大力发展高效畜牧业,依托大型企业,突出皮毛动物养殖基地建设,重点在道林村培育和扶持畜禽大户、大场,发展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在完善大型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疫病防治、冷库建设和牲畜交易市场的建设。

2.第二产业

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对横道河子镇第二产业进行整合,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山野菜加工业:整合以黑龙江德尔曼食品有限公司、正大山产品加工厂为主的山野菜加工业,重点布局在七里地村。

制酒业:整合以横道酿酒总厂、横道五加酒业公司、林海酒业、黑龙江横道河子虎峰酿酒有限公司、黑龙江东北虎酒业有限公司为主的制酒加工企业,重点布局在横道河子镇镇区南部。

3.第三产业 (1)商业与服务业

重点扶持横道河子镇中心城镇、七里地村等大、中型商业服务设施的建设,中心城镇的商业设施建设突出大型、综合、专业和富有特色的特点,且门类比较齐全,主要为本地和外地购买者服务。总体布局形成以中心城镇为主中心、七里地村为副中心的商业服务设施布局。

充分重视市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驱动作用,从本地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区位优势出发,建设有较大影响的、辐射范围广、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

为促进横道河子镇山产品市场发展,规划在G301国道收费站出口处建设山产品交易大市场。(2)旅游业

横道河子镇旅游业镇域范围主要体现生态农业观光游和民俗风情游。以横道河子镇镇区为核心,打造自然风光与俄罗斯风情为一体的国内知名品牌旅游镇。重点抓好民俗风情旅游线、生态观光旅游线、红色观光旅游线、农业产业观光旅游线四线旅游,围绕“红、绿、白、黑“四大主题,开发生态休闲型旅游产品系列、文化型旅游产品系列、产业型旅游产品系列、科普型旅游产品系列和节庆型旅游产品系列五大旅游产品系列。

第三节 城镇化战略

一、城镇化发展战略

(一)镇域城镇化发展模式

横道河子镇城镇化发展应采取集中型城镇化模式,推进中心镇区的发展,强化要素与人口向中心镇区、重点镇村的集聚,充分发挥中心区对人口、要素的吸引能力,提高横道河子镇镇域的城镇化水平。

(二)镇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1.中心镇区集聚战略

中心镇区是横道河子镇经济最发达、居民收入最高的地区。未来发展应实现中心镇区整体功能的提升,积极引导各类经济要素、人口向中心城区转移。同时,不断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城镇人口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未来应借助海林市较强的辐射能力,吸纳镇域内部与区域外向中心镇区转移的人口。

2.重点镇村培育战略

7

大力发展二十二村、道林村等中心村,做大中心村的发展规模,完善镇村服务与辐射功能。强化中心村周边的交通和经济联系,促进镇村体系内部之间的联系,带动周边广大乡村的发展。

计算公式:Pt=P0(1+r)n

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0—预测基准年末人口规模;r—人口年均增长率;n—预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人口发展现状 1.城镇化水平较高

横道河子镇目前城镇化水平为61.9%,非农化水平为63.9%,与其它规模的乡镇相比,城镇化水平较高,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不断增多;二是横道河子镇所辖建制村由1986年的15个撤并为2001年的6个,并且撤并后的村屯数量也是海林市各个乡镇中最少的。

2.人口构成较复杂、吸纳能力弱

横道河子镇镇域内人口主要包括镇辖人口、铁路人口和林场人口,此外还有部分市直单位人口。人口年龄构成上,18岁以下及60岁以上的将近30%,并且外出劳务人员及通勤人员较多,复杂的人口构成及流动对外来人口吸引力较弱。

250007674 20000727015000 681000066 6450006260 058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非农比例(%) 图3—6 横道河子镇历年总人口变化图(2004—2009年)

(二)镇域总人口预测 1.综合增长率法

综合考虑到镇域人口历年自然增长状况以及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口下降趋势将会扭转,总人口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规划总人口年均增长率2010—2015年取5‰,远期2016—2030年取12‰。

测年限。

2.分项预测法

主要通过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方面来预测人口规模。 计算公式:Q=Q0(1+r)n+nP

式中:Q—总人口预测数(人);Q0—总人口现状数(人);r—规划期限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P—规划期限内年均机械人口增长数(人);n—规划期限(年)。

3.曲线拟合法

曲线拟合法是根据过去的人口综合增长趋势进行分析,然后假定人口保持趋势不变,进行外推计算规划的人口。

分析横道河子镇近几年的人口趋势,预计在近几年的一段时间内属于人口调整期,远期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会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从而带动横道河子镇人口不断增加。根据现状的人口数据,对2004—2009年的总人口进行二次曲线方程式分析,得出回归公式为:

Y=23948.143—763.5 X +49.214 X2 (R2=0.870) 其中:Y——预测年人口; X——年份;

R2——回归方程检验指数,经检验方程式成立。

表3—3 横道河子镇域人口规模预测表

序号 镇域人口预测 2009年现状(万人) 2015年(万人) 2030年(万人) 1 综合增长率法 2.1 2.2 2.6 2 分项预测法 2.1 2.1 2.5 3 曲线拟合法 2.1 2.4 2.5 4 最终取值 2.1 2.2 2.7 4.预测结果

8

综合各方面要素确定,规划到2015年镇域常住人口为2.2万人;到2030年镇域常住人口为2.7万人。

(三)镇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近期2015年城镇化水平为65.5%,远期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84.8%。

从表2—4可以看出,横道河子镇的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型,横道河子镇处于第一层,人口大于1万人;正南村、柳树村、道林村人口在1000人以上,处于第二层;二十二村、七里地村、顺桥村人口在小于1000人,处于第三层。

(二)镇村体系存在的问题

1.部分村屯居民点过小,不利于村庄发展

第四节 镇村体系规划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镇村体系发展现状

横道河子镇幅员面积794km2,先后经过多次村镇改革调整,至2009年末全镇有2个社区,6个行政村,分别是二十二村、七里地村、正南村、道林村、柳树村、顺桥村,村镇密度为8.8个/km2。目前,横道河子镇镇村体系格局基本形成,但发育程度较低。

表3—4 横道河子镇各村屯概况表(2009年)(单位:人)

名称 镇区 柳树村 总人口 13400 1134 行政区面积(hm) 385 23 2横道河子镇现状下辖的6个行政村中,部分行政村内的自然规模过小,如柳树村的建设屯;正南村的春雷屯、东沟屯;顺桥村的治山屯、岭东屯,这些村屯人口规模都小于200人,甚至少用150人。这些村头在某种程度上很难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既妨碍村庄自身发展,又影响城镇整体发展,规划应综合考虑撤并与否。

2.村屯布点较不平衡,整体呈现线性分布

横道河子镇下辖6个自然村中,二十二村距镇区及其它村屯都较远,在镇村体系规划中,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很容易与城镇经济发展脱离。正南村与顺桥村都在镇区内,受到镇区影响较大,

村屯名称 村屯人口 —— 676 270 188 892 158 1145 180 75 643 145 150 320 690 290 必须合理协调与镇区的关系。七里地村距离镇区较近,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基础设施配置的浪费。其余村庄布局较适中,规划应该注重合理配置各项设施。

3.城镇化进程与非农化进程差距不大

2009年,横道河子镇非农业人口比重为63.9%,这其中包括分布于横道河子镇内的各个林场人口;除去林场人口,非农业人口比重为38%。居住在镇区的人口为1.3万,城镇化水平为61.9%。但是镇区内有很多林业人口及农业人口,很难说成是真正的城镇化。因此,横道河子镇的城镇化水平与非农人口统计水平差距不大,只有将城镇农业人口真正的转移为非农业人口,才实现真正的城镇化。

4.场镇共存,错综复杂

横道河子镇镇域内有大石沟林场、二十二林场、道林林场、横道林场、治山林场,此外驻镇的还有铁路机关、林业贮木场、猫科动物繁育中心和部分市直单位。场镇关系错综复杂,难以理清。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复杂的关系给横道河子镇的发展带来很多制约,很难协同。

正南屯、顺桥屯 ☆柳树屯 富民屯 建设屯 道林村 ☆道林屯 1050 25 良种场屯 ☆正南屯 正南村 1400 40 春雷屯 东沟屯 ☆顺桥屯 顺桥村 七里地村 二十二村 注:☆为村委会所在地 938 320 980 39 20 14 治山屯 岭东屯 ☆七里地屯 ☆二十二屯 五里地屯 9

二、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一)镇村等级规模现状

横道河子镇现辖6个行政村,下辖8个自然屯。镇区人口大于1万人,人口规模601人~1000人的行政村有5个;人口规模201人~600人的行政村有3个;人口规模不大于200人的行政村屯有6个。

表3—5 横道河子镇镇村等级规模结构现状表(2009年)

表3—7 横道河子镇镇村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表(2030年)(单位:人)

镇村人口 等级规模 名称 2015年 >10000 镇区 柳树村 601~1000 道林村 二十二村 201~600 七里地村 14400 1046 1032 915 297 2030年 22900 952 996 850 274 正南屯、顺桥屯、东沟屯 ☆柳树屯 富民屯 ☆二十二屯 五里地屯 春雷屯 治山屯 岭东屯 自然村名 2015年 —— 620 426 656 259 179 143 146 2030年 —— 568 384 622 228 165 138 143 村、屯人口 规模(万人) 1~5 601~1000 201~600

数量(个) 1 5 1 中心镇区(横道河子镇) 镇村名称 二十二村、顺桥村、柳树村、正南村、道林村 七里地村 (二)等级规模规划

横道河子镇经过上一轮村屯合并后,基本整合了村镇资源,但还是存在部分自然屯过小现象,为实现土地集约化的利用与管理要求,保证耕地的数量,实现资源有效配置,避免资源浪费。规划对部分面积小、人口少、发展腹地狭窄、自然资源分割、不利于整体发展的自然屯进行合并。

迁移的原则主要依据发展条件、发展潜力、地理位置和人口从分散到集中:即发展条件差的自然屯向发展条件好的村镇集聚;无发展潜力的自然屯向有发展潜力的村庄集聚;交通不方便的自然屯向交通干线迁移。

按照“近郊村城市化、远郊村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的原则,规划远期顺桥村和正南村进行城镇化整理,建设为新农村社区,考虑镇域村庄整体偏少,保留临近林场的或交通条件较好的治山屯、岭东屯和春雷屯,建设屯并入富民屯,东沟屯并入镇区,良种场屯并入道林屯,合并村屯后横道河子镇共计4个行政村,5个自然屯。

表3—6 村屯合并一览表

接收村屯 镇区 富民屯 道林屯 数量(个) 3 1 1 撤并村屯 顺桥屯、正南屯、东沟屯 建设屯 良种场屯 三、职能结构规划

(一)职能结构现状

横道河子镇职能结构从整体上看,各村屯主要以种植业、养殖基地、劳务输出为主要职能。现状横道河子镇镇村体系的职能结构表现出如下特征:

一是镇村职能雷同,彼此之间缺乏协作,未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职能结构体系。 二是镇区中心的职能不完善,对周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强。

三是农业型村镇占绝对多数,工矿型数量较少,交通节点型、旅游型和商贸型城镇缺乏。

表3—8 横道河子镇各村职能结构现状表(2009年)

名称 二十二村 七里地村 正南村 道林村 柳树村 顺桥村 主要职能 豆薯种植、北药种植、肉牛养殖、劳务输出 豆类种植、食用菌种植、毛皮养殖、旅游业、劳务输出 豆薯种植、蔬菜种植、毛皮养殖、山海产品加工、石材产业、劳务输出 豆薯种植、北药种植、毛皮养殖、食用菌种植、劳务输出 豆类种植、食用菌种植、肉牛养殖、食用菌种植、劳务输出 豆类种植、食用菌种植、毛皮养殖、采矿业、劳务输出 10

(二)镇村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根据横道河子镇各镇村区位、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基础以及在镇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优势,综合考虑各镇村的特色、主要服务功能、范围和强度,将其城镇职能分为综合型、农业型、旅游型。

规划镇域职能结构分三级,即:镇区、中心村、基层村。 1.镇区

中心镇区(横道河子镇)是镇域职能结构的核心,是镇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贸易和科技服务信息中心,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旅游、服务、物质流通中心,重点打造成国家级历史文化旅游名镇。

2.中心村

规划根据镇域6个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确定二十二村、道林村为中心村。中心村的确定主要依据:镇域范围内经济发展基础好、区位条件较好、现有人口较多、发展潜力大的村作为中心村。规划期内应重点对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建设和完善,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生活条件,使其发挥对周边基层村的带动示范作用。

二十二村:以北药作物种植、乡村观光旅游为主导的旅游型村庄。 道林村:以食用菌特色作物种植、养殖业为主导的农贸型村庄。 3.基层村

除中心村以外的七里地村、柳树村,其职能主要以发展农业生产和旅游业为主。规划期内基层村应加大村屯整治力度,改善基层农村环境。

七里地村:以乡村农业旅游观光为主、绿色食品加工为辅助的旅游型村庄。 柳树村:以绿色经济作物种植业、乡村农业旅游观光为主导的农贸型村庄。

表3—9 横道河子镇镇村职能结构规划表(2030年)

村镇等级 镇区 中心村 个数 1 2 道林村 七里地村 基层村 4 柳树村 农贸型 农贸型 旅游型 城镇 横道河子镇 二十二村 职能类型 综合型 旅游型 四、空间结构规划

(一)镇村体系空间布局特征

横道河子镇镇村分布不成系统,具有“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由于历史上铁路、公路的重要作用,从空间发展来看,横道河子镇镇村呈明显的单核心空间格局,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镇村发展处于中心集聚发展阶段。

(二)镇村体系空间布局规划

通过对横道河子镇镇村发展以及产业布局趋势进行判断,未来发展采取以中心城区为极核、中心村为辅的空间发展模式。规划形成“一带、一轴、一心、两点”的城镇体系空间格局。通过带状集聚、以线带面的促进横道河子镇经济快速发展。

1.“一带”

“一带”为镇域东西向的城镇发展带,以现有滨绥铁路(哈尔滨—绥芬河)、G301国道为城镇聚合轴带,作为横道河子镇镇域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主体引导空间。该轴线将承担镇域农副产品加工、对外交通联系等职能,同时也承担部分镇域物流集散、对外联系等职能。

2.“一轴”

“一轴”为镇域南北向以连接各个村屯的乡道形成的城镇发展轴,除镇区外主要包括二十二村、道林村及柳树村,该城镇发展轴线是带动横道河子镇南北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轴线,发展优势十分明显。该轴线将承担镇域综合产业基地以及区域农产品加工基地等职能。未来发展应不断强化要素、产业、旅游向轴带集聚,通过轴带伸展,拓展镇域发展空间。

3.“一心”

“一心”即镇区,由于位于镇域较中心位置,其空间地位起到直接辐射周边五个村屯的中心作用,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镇产业与空间发展的核心载体,城镇空间发展的组织中心,重点发展农业生产、加工、现代服务业等,并逐步向大型、外向、高效益方向发展。不断引导人口、功能向中心镇区集聚,提升镇域总体发展能力和承载力。未来应不断强化中心镇区的旅游、商贸、信息、社区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

4.“两点”

“两点”即距离镇区相对较远的二十二村及柳树村,规划将其定为重点发展村屯,联合镇区,重点发展农业生产加工,成为镇域局部经济发展的聚集点。

11

第五节 重点发展镇村

一、横道河子镇

中心镇横道河子镇,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区范围为北到绥满公路、南到G301国道、西到公路养护站、东到虎园家属区。此外还有俄罗斯风情园、威虎山影视城、七里地生态村及威虎山风景区。规划中心镇形成以旅游服务、生态疗养和会展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名镇。规划2030年镇区人口达到2.29万人。

适 宜 建 设 区 空间管制分区 范围 横道河子镇镇、村规划区;中心村以上的居民点;滨绥铁路、G301两侧的规划发展区;城镇开发园区、农村居民点建设区。

表3—10 横道河子镇镇域空间管制分区表

管制要求 本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高效利用本区域内的土地,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不得突破140m2/人;本区内的农用土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以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提前废弃、撂荒,对于占而不用的农用土地必须依法收回。村镇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旧宅基地、空闲地,推行旧村宅基地复垦工作。 横道河林地保护实验区、缓限 冲区;威虎山影视城、威虎山风制 景区、俄罗斯风情园、七里地生建 态村等旅游服务度假区;一般农设 区 中心村建设未来发展的预留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横道河水禁 止 建 设 区 源保护廊道;滨绥铁路、G301廊道的防护绿化及建设控制;高压线下50m范围内;东北虎林园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遗迹对镇域的基本农田进行严格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区内的耕地擅自转为非耕地;禁止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新建、扩建与给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禁止从事有污染的种植养殖业;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和保整治措施;加强对生态景观资源的综合保护力度,田区;盐碱地、荒草地。城镇、防止对自然保护区的污染和破坏。 空间,实施有利于环境改善与景区质量提高的空间条例》等法律条例为依据,梳理整合现有生态景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区二、二十二村

二十二村位于横道河子镇最北端,平贝生产已经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规划二十二村形成以北药作物种植、乡村观光旅游为主导的旅游型村庄。规划2030年人口达到952人。

三、道林村

道林村位于横道河子镇北部,食用菌种植占村生产总值50%以上,规划道林村形成以食用菌特色作物种植、养殖业为主导的农贸型村庄。规划2030年人口达到996人。

第六节 镇域用地空间管制规划

一、分区的原则

区域的划分既要考虑各自区域内具体环境及发展要求的影响,又要充分体现各区域主体功能性,明确各类区域的主体功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在分区过程中做到区域的全覆盖,消除以往以行政单元为利益主体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的弊端;对各分区不仅要制定管治政策措施、提出开发模式等定性的控制,还要进行土地开发容量、建设密度、承载人口等定量化的要素控制;同时,空间管治分区要做到图纸上的易于表达,实践中的便捷操作和实施的可行性。

(东正教堂,俄式木结构民宅、护,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一切行为;严机车库、大白楼等)。 格保护草原,退耕还林还草。 二、空间管制分区

依据镇域发展规划,综合考虑空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除已建区外,规划将镇域分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并采取不同措施,对这三种类型区域的开发建设活动进行引导和管制。

(一)适宜建设区引导措施

第一,以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的重建和恢复作为重点。在正南村、道林村建设垃圾处理场,在镇区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企业的清洁生产、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重点抓好镇区和镇区边缘的工业产业园区规划,加强镇区承载能力,加速人口和产业聚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12

第三,镇区建设用地界限内主要用于村镇居民住宅、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安排建设用地,其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指标。

第四,镇村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应通过土地整理解决用地,并做到占补平衡。保护和改善村屯内部环境,防止水土污染。严格按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审批村镇建设用地内的各类非农业建设用地。

(二)限制建设区引导措施

第一,按照土地和各种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安排人口迁移,使人口和工业向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给予政策引导和财政补偿。

第二,对于横道河子镇镇域旅游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应给予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对于工业项目,按照生态建设目标,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优先安排适合本地区发展的项目,有选择性的发展生态环保型工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三,发展横道河子镇生态经济林业。进一步调整林相和林龄结构,加速林业资源培育步伐,重点抓好果树开发,天然次生林保护、林农生态经济示范区、荒漠化治理、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

(三)禁止建设区引导措施

第一,禁止占用农田进行村镇开发区和工业小区的建设。严格保持基本农田面积的稳定,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挖沙、取土及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

第二,加强对横道河水源核心区的保护和镇域地下水水域的综合利用,在水源地保护区外围建设至少20m宽的绿化廊道。在此范围内禁止建设垃圾站、渗水井、公厕等建筑,禁止随意打自备井,同时对其进行生态培育,恢复土地功能。

第三,严格按照国家“红线”规定,对滨绥铁路、G301廊道的用地实施控制和维护,要合理规划,科学安排。重大线状通讯、电力设施的管治应该在保证通讯工作正常和对人身不构成危害的前提下,对两侧用地建设进行控制和管理。

第四,对东北虎林园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遗迹(东正教堂,俄式木结构民宅、机车库、大白楼等)实行严格的紫线管制,划分保护范围,严禁破坏园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损害文物和遗迹以及对其周围的一切开发。

起止点 第七节 镇域交通规划

一、镇域交通现状

横道河子镇现状对外交通方式为铁路和公路。缤绥铁路横贯全镇,与全国六大铁路干线相连。公路主要为G301国道、绥满公路。东西向联通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南北向乡级公路,联通镇区与南北部的村、屯及林场。此外,二十二村与海林市有一条乡级路,起到分担部分外部交通的作用。

现状没有专用客运站,客运车辆均临时停靠。全镇共10辆客车,平均每车载客15人,每日10次班车,每日最高客运量在150人,客运路线通向二十二村、七里地村、正南村、道林村、柳树村、顺桥村等六个行政村。行政村与镇区之间道路联通性较好,村屯路面宽5m,除春雷屯、东沟屯、良种场和二十二村等部分村屯路没有通硬质公路,其它村屯路的路面均为水泥路。

二、镇域交通规划

(一)一、二级公路规划

横道河子镇镇域交通由老G301国道、乡道及村屯路构成。规划对镇域内绥满公路进行修缮,道路技术等级定为二级,行政级别定为乡道。修缮后的绥满公路起到连接东西向现有的各村屯与镇区的作用,构成镇域内的横向交通轴。

南北向及东西向村屯路提升等级,升级为乡道,道路等级为三级,路面宽度为6m~7m。通过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乡道的建设,构成镇域内以镇区为交通枢纽,以南北向和东西向为交通轴的道路交通体系。硬质化达到100%。

表3—11 规划主要乡镇道路一览表

车行道宽度现状等级 1级 3级 4级 规划等级 (m) G301(横道河子镇内) 绥满公路(横道河子镇内) 镇区—大石沟林场 镇区—道林村 道林村—柳树村 1级 2级 3级 3级 3级 24 16 6~7 6~7 6~7 旧线改造 旧线该造 旧线改造 旧线该造 备注 13

(二)乡村道路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乡村公路,重点改造通往中心村的道路,提高道路等级,拓宽路面,各村主要巷道实现硬化,加强村屯间和村屯内部的的交通联系。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农村公路适度向“屯屯通”发展。在规划期末实现规划区中心村通乡道或三级以上公路,屯屯通水泥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

(三)给水系统规划

规划镇域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给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近期镇区及村屯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分别取140L/人·d和130L/人·d;远期控制在160L/人·d和150L/人·d以下。

综合分析全镇的社会经济发展、环保现状以及环境特征等情况,规划认为在未来的时间内,横道河子镇域社会经济将高速发展,污水排放量也将大幅度增加,而现状环保基础薄弱,居民环境意识不强,给水设施不完善,给水水源的保护将受到更多的挑战。综合考虑,镇域给水系统按

第八节 镇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一)给水现状

横道河是唯一流经镇区的河流,年平均流量为2.45m3/s。镇区有2处水源井。并配有给水管网,给水普及率为32%。村屯给水情况良好,其中七里地村有一处水井,管网长度1400m,给水普及率达到80%,二十二村有2处水井,给水普及率为30%。

(二)用水量预测

此次测算依据小城镇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预测用水量。2015年给水普及率90%,2030年给水普及率为100%。

表3—12 横道河子镇需水量预测表

近期(2015年) 项目 人口数 (万人) 镇区 村庄 合计 1.44 0.5 1.94 用水指标 (L/人·d) 140 130 - 用水量 (t/d) 1814.4 585 2399 人口数 (万人) 2.29 0.41 2.7 远期(2030年) 用水指标 (L/人·d) 160 150 - 用水量 (t/d) 3664 615 4279 如下思路建设:

1.按分区集中给水方案考虑各项设施总体布局,以便控制好用地,重点保护好水源。 2.近期充分利用现状给水设施,在现有设施基础上扩建。

3.远期建立地表水水源和地下水水源共同给水的给水机制。给水普及率达到100%。

二、排水工程规划

(一)污水量预测

根据上述城镇用水量预测结果,针对各村不同的等级规模、功能结构和产业类型,综合分析确定规划期各村的污水排放系数为0.7~0.8,并考虑地下水渗入管道的影响,加上10%左右的地下水渗漏量。镇区及个中心村污水处理率近期达到40~80%,远期达到60~90%,污水处理深度不低于二级。近期污水量为1280m3/d,远期为2294m3/d。

(二)污水系统规划

污水系统中的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站布局形式选择集中布置方式,综合考虑镇村布局、水环境条件及给水工程水源地选择等因素,规划提出如下方案:污水管网建设为雨污分流制,镇域范围内中心区、污染严重的村建设污水处理厂,其余村建污水处理站。

三、供电工程规划

(一) 供电现状

横道河子镇镇内有供电局一处,二次变电所一处,进线110kV,来电方向为海林变电所,出线有5个回路,均为10kV。电源供电能力为6000kW,全镇有变压器81台,总容量8900kVA,年用电量550万kWh。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镇区消防用水量108m3/d,村庄消防用水量108m3/d。

镇域近期最高用水量2400m3/d,日变化系数为1.5,平均日用水量为1600 m3/d,远期最高用水量为4300m3/d,平均日用水量为2867 m3/d。

14

(二) 用电量预测

规划按照人均用电指标为1000kWh/人·a计算,则规划近期镇域用电量1940万kWh/a,远期用电量2700万kWh/a。

(三) 电网规划

依据镇域的电力预测,保障供电的安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对于穿越城区的高压电网,影响镇区景观和商业气氛的部分采用地埋电缆型式,其它线路采用架空线路。

根据用电量和各个变电所的用电负荷情况,对不满足容量的主变压器进行增容。

第九节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一、教育设施规划

(一)教育设施现状

横道河子镇镇域内有中学1所,小学4所;进修学校1所。目前普遍存在教育、师资、教辅用房、活动场地不能满足需求的请况。详见表2—13。

表3—13 镇域中小学校现状统计表(2009年) 学校名称 横道河子镇中学 横道河子镇中心小学 横道河子镇道林小学 横道河子镇二十二小学 横道河子镇柳树小学 位置 横道河子镇 横道河子镇 道林村 二十二村 柳树村 教职工人数(人) 学生人数(人)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46 44 9 4 5 275 431 82 36 28 17000 9600 13000 5600 5000 4100 3900 912 444 534 四、通信工程规划

(一) 规模预测

规划采用普及率法进行宏观预测,各时期电话普及率主要根据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以及国内外可比城镇的经验数值来确定。

规划镇域近期市话普及率为35部/百人,远期市话普及率为50部/百人。 (二) 电信工程规划

1.以管道电缆为骨干通道,光环网和光接入为主要组网方式的电信传输网是规划期电信有线网的主导模式。

2.规划依据电信通信基本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总体目标,加快网络建设,进一步优化网络配置,不断提高传输带宽,实现接入网光缆数字化、宽带化,建成覆盖全基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

3.基地内的通信网及对外网将向“三网融合”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方向发展,建立一个高质量、高速度、多业务、高度自动化的网络。把话音、数据、图像等各种业务在同一网中实现。中继线全部采用光缆,用户配线在条件许可时也应分阶段向光缆过渡。

(二)教育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规模小,办学设备较差。学校教学设备,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配备还不够齐全,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2.镇区、村庄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横道河子镇教育设施主要集中在镇区,分布在村庄的部分小学校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三)教育设施规划

1.在镇区开办职业培训学校或技术学校,发展职业培训教育,从居民、村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可以针对电脑、法律、外语等需求最高的专业开办培训班,不仅可以降低居民外出学习的成本,又有利于居民素质的提高和城镇的管理。

2.整合现有中小学资源,对于基层村的中小学,原则上不予以发展,在区位及交通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与相邻的基层村合建小学。规划将柳树村小学远期合并到道林村。

3.对于距离镇区和村庄较远的农村学生,可通过校车接送和寄宿制来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资源和受教育的机会。

4.每个中心村设置一所小学,其他基层村小学根据生源情况和服务半径适当予以撤并。

五、环卫设施规划

1.垃圾收集方式

规划采用垃圾袋装化收集方式,由专人定时上门收集。 2.生活垃圾处理场

在正南村以南的山谷中规划生活垃圾综合无害化处理场1座,占地11000m2;在道林村南部规划生活垃圾综合无害化处理场1座,占地4000m2。

15

5.加大幼儿教育的网点建设,规划近期在镇区普及学前3年教育;在规划期末全镇普及学前表3—16 镇域现状医疗设施统计表(2009年)

3年教育。

二、文体设施规划

(一)文体设施现状

镇域各类文化娱乐设施类型较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表3—14 镇域现状文化体育设施统计表(2009年)

序号 名称 位置 建筑面积(m2) 1 综合文化活动室 镇区 40 2 老年活动室 二十二村 42 3 老年活动室 七里地村 40 4 老年活动室 道林村 20

(二)文体设施规划

在镇区设置体育场、灯光球场、科技站、图书馆、影剧院和广播电视站。在各村建设文化站一处,包含青少年之家,每处占地面积300m2~960m2。

表3—15 镇域文化体育设施规划表(2030年)

层次 文化体育设施项目 镇区 体育场、灯光球场、科技站、影剧院、文化活动站、青少年之家 中心村 文化站(包含青少年之家) 基层村 文化站(包含青少年之家)

三、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一)医疗卫生设施现状

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需进一步改善,专业性医疗卫生设施缺乏。

名 称 位 置 建筑面积(m2) 建筑等级 医护人数 职工人数 横道河子镇医院 镇区 800 砖混三层 23 25 顺桥村卫生室 顺桥村 70 砖混平房 3 3 道桥村卫生室 道桥村 126 砖混平房 8 8 治山村卫生室 治山村 30 砖混平房 1 1 二十二村卫生室 二十二村 60 砖混平房 1 1 柳树村卫生室 柳树村 60 砖混平房 2 2 富民村卫生室 富民村 60 砖混平房 1 1 七里地村卫生室 七里地村 60 砖混平房 1 1 (二)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在镇区结合医院设置计划生育指导站、防疫及保健站,规划迁并后的行政村各设卫生室一处,每处占地面积100m2~180m2。卫生室的建设在原有卫生室的基础上建设,改善设施。

四、商业金融与集贸设施规划

(一)商业金融与集贸设施现状

现状镇区内商业以火车站区域为主,其它村屯以个体商业点为主,现状横道河子镇镇域有集贸市场1处,位于镇政府对面。镇区的集贸市场和商业中心位于镇中心,现有的商业和集贸设施服务半径过小,不足以满足旅游服务发展需求。村屯个体商业点规模小,商品类型不齐全。

(二)商业金融与集贸设施规划

镇区规划新建山产品交易大市场一座,用于服务对外产品交易。镇区内原有的集贸市场以服务镇域内的集贸交易为主,镇区集贸市场兼具有粮油、蔬菜、副食品、百货及燃料、建材、生产资料市场的功能。同时增加商业金融用地面积,以满足旅游服务需求,使服务半径更合理。各村健全小型综合商店。

五、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一)社会福利设施现状

现状横道河子镇缺少社会福利设施。随着社会发展城镇人口老龄化问题将逐渐凸显,没有社会福利设施将不能满足未来城镇居民需求。

16

(二)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在横道河子镇镇中心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敬老院一处。

表3—17 镇域规划公共设施一览表(2030年) 村镇名称 横道河子镇镇区 柳树村 道林村 七里地村 二十二村 治山林场 大石沟林场

公共设施项目 中学、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幼儿园、电影院、体育场、灯光球场、文化站、科技站、计划生育指导站、防疫及保健站、医院、集贸市场、敬老院、商业金融设施 幼儿园、卫生站、综合商店、文化站 幼儿园、小学、卫生站、综合商店、文化站 幼儿园、卫生站、综合商店、文化站 幼儿园、小学、卫生站、综合商店、文化站 幼儿园、卫生站、综合商店、文化站 幼儿园、卫生站、综合商店、文化站 (二)旅游资源评价 1.资源总量评价

横道河子镇旅游资源中,人文旅游资源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自然旅游资源,服务旅游资源最小。

2.资源品位评价

横道河子镇内建筑俄式风情浓郁、建筑密集,资源品味独特。同时镇区其地处长白山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内,自然山水同样丰富了其水域风光。但横道河子镇旅游服务设施数量少、档次低,接待能力有限,这是旅游服务品位不高的主要原因。

3.旅游产业评价

横道河子镇的旅游业在诸多方面都反映出其发展处于一个刚刚越过初始阶段的启动阶段。 (1)景区尚处自然状态

就景区吸引物来说,其建设远远不够,如七里地生态民俗村、俄罗斯老街、威虎山风景区、

第十节 镇域旅游发展规划

一、旅游资源现状及评价

(一)旅游资源现状 1.自然旅游资源

横道河子镇地处长白山脉的原始生态系统,良好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横道河子镇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镇区在群山环绕之下,是典型的东北山地风光。横道河子镇有佛手山、人头砬子、威虎山、石门山、大青沟、石林等多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

2.人文旅游资源

横道河子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脉络。1897年中东铁路修建,大量外国人在此修建别墅和公寓,开设工厂和商行,留下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俄式建筑,如俄罗斯老街、俄罗斯东正教堂、中东铁路机车库、中东铁路专家楼等,形成了我国比较罕见的俄罗斯文化资源密集区。

3.特种旅游资源

横道河子镇拥有世界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东北虎林园,现存东北虎200多只,饲养种貂4.45万只。

佛手山景区等。横道现有的景区,除“两园一城”以外几乎都处于自然状态下,其他景区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区,处于待开发状态。

(2)地方自主性不强

自主性不强主要体现在用地上,横道河子镇辖区内土地基本上都归林业所有,和地方属于两个平行的体系,严重制约地方发展。

(3)旅游产业不健全

横道河子镇没有旅行社、没有专业导游,特别是旅游宣传方面,严重的制约景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宾馆数量少、档次低、服务差,没有旅游定点饭店,这同样也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4)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

旅游产品特别是旅游纪念品在各个风景名胜区都是比较主要的经济来源,比较著名的景区都很好的开发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包括土特产品,展示当地风土人情的工艺品等,这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有些地区,这些旅游产品的收入甚至超过了门票收入。在横道河子镇,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还没有进到日程上来,没有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可以说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17

二、镇域旅游规划布局

(一)旅游路线设计

《东北地区旅游规划(2010—2015年)》中提出“依托重点区域旅游交通线路,串联重点旅游城市和核心旅游资源,优化完善已形成的空间发展轴线,构建带动蒙东地区旅游发展的新轴线”,形成以“四横、四纵”为主干的区域旅游网,引导跨区域旅游流组织。其中,“四横”旅游发展轴中的“满洲里—海拉尔—扎兰屯—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旅游线路、“四纵”旅游发展轴中的“大连—丹东—白山—敦化—牡丹江—佳木斯—抚远”旅游线路,都涵盖了横道河子镇地区,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1.镇域内旅游线路

镇域内旅游线路将以横道河子镇区为依托,向四周辐射。规划四类旅游线:民俗风情旅游线、生态观光旅游线、红色观光旅游线、农业产业观光旅游线。

民俗风情旅游线:俄罗斯风情园—俄罗斯老街—七里地民俗村;

生态观光旅游线:石林—人头峰—东北虎林园—佛手山—万米沟—虎啸庄—原始森林; 红色观光旅游线:威虎山影视城—七里地碑林—党支部旧址—杨子荣剿匪小分队集合地; 农业产业观光旅游线:柳树村—二十二村。 2.镇域外旅游线路 横道河子镇—海林市; 横道河子镇—牡丹江。 3.旅游周期

1日游:包括周末休闲度假和民俗风情旅游,以自驾游和徒步游为主要出游方式;

3日~4日游:包括自然观光、人文体验、商务会议、探亲祭祖、文化交流旅游,以自驾游、跟团游和单位组织为主要出游方式;

长期游:包括养生度假、教学实践等旅游。 (二)旅游市场 1.镇域旅游市场预测

至2015年,预测横道河子镇年接待游客约42万人次。 至2030年,预测横道河子镇年接待游客约340万人次。 2.镇域客源市场分析

(1)国内客源市场

一级客源市场(立体市场):牡丹江市区周末休闲度假市场。对镜泊湖景区、绥芬河、亚布力的互补(近期)和分流(远期)市场,过境客流是重点开拓的方向。

二级客源市场(发展市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京津地区。 三级客源市场(机会市场):一、二级市场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等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大中城市及地区。

(2)国外客源市场

一级客源市场(核心市场):俄罗斯市场

二级客源市场(发展市场):日韩市场、东南亚市场

三级客源市场(机会市场):欧洲、美洲、大洋州市场以及其他海外国家,作为客源市场的补充。

(三)旅游形象定位 1.总体定位

“百年名镇 魅力横道”

2. 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

针对民俗风情旅游地——都市生态休闲地,异域民俗风情园。 针对生态观光旅游地——投身横道都市绿肺,尽享天然生态氧吧。 针对红色观光旅游地——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针对农业产业观光旅游地——观现代农业,品绿色食品。 (四)旅游发展格局

横道河子镇旅游发展格局可以归纳为:五大产品、四大功能区、十四景观。 1.五大产品

五大产品主要包括生态休闲型旅游产品、文化型旅游产品、产业型旅游产品、科普型旅游产品、节庆型旅游产品。根据横道河子镇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潜力,围绕四大主题,开发五大旅游产品系列。

(1)生态休闲型旅游产品

以欣赏、享受、了解、宣传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和内容的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横道河子镇应重点围绕森林、河湖进行生态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

18

(2)文化型旅游产品

文化型旅游产品实质上涵盖了所有的旅游产品,旅游活动本身实质上是文化活动,旅游资源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任何旅游产品都应有相应的文化底蕴和背景为依托。横道河子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多元而深厚,以俄罗斯文化为主要构件的厚重而深远的文化底蕴为未来横道河子镇文化型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3)产业型旅游产品

产业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产业型旅游产品主要是农业型旅游产品和工业型旅游产品。横道河子镇农业观光旅游具有充足的优势地位,可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俄式面包加工、啤酒加工等。

(4)会展型旅游产品

会展业是当前重要的旅游产品形式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横道河子镇会展旅游产品开发具有优越的资源基础和较大的潜力,如俄罗斯民俗艺术节、北药展销会、食用菌洽谈会等。

(5)科普型旅游产品

科普型旅游产品是本世纪新兴的旅游热点。横道河子镇既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又有20世纪20年代淳朴的东北民俗,还能品读剿匪英雄的传奇故事,这些对于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横道河子镇开发科普旅游,可以满足学生旅游和求知的欲望,而且符合国家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既可以得到政策上的支持,也能够逐步树立起横道河子镇旅游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因此,未来应积极策划、开发具有较强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科普类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如科学考察基地、爱国教育基地、夏令营基地、冬令营基地等。

其他旅游度假产品包括自驾游、节庆度假、商务度假等。 2.四大功能区

四大功能分区主要包括民俗风情区、生态观光区、红色观光区、农业产业观光区。 ——以镇区、七里地村为主的民俗风情区;

——以道林村、镇区、二十二村为主的生态观光区; ——以镇区、七里地村、二十二村为主的红色观光区; ——以柳树村、二十二村为主的农业产业观光区。 3.十四景

十四景包括东北虎林园、威虎山影视城、横道滑雪场、俄罗斯老街、俄罗斯风情园、人头峰、佛手山、七里地党支部旧址、威虎山、万米沟、虎啸庄、原始森林、抗日小分队遗址、石林。

三、镇域旅游交通系统规划

(一)建设沟通景区的旅游交通路网

在现状道路基础上,提高村、屯道路等级,建成技术标准为三级的旅游、运输功能为一体的公路系统,将大部分旅游景区有机联系起来,形成沟通景区的旅游交通线路。

(二)合理安排景区内部游览路的建设

1.以风景区保护规划为基础,尽量减少机动车游览车道。

2.景区内的步行道为游人游览、观赏服务,要方便各景点间的联系,道路选线应根据地形条件,依山就势,宽0.6m~1.5m,每1000m~2000m应考虑游人歇脚点;路面材料因地制宜,石板、木板或砂石等。

3.景区内部的地面铺装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注意步距和踏高的关系。

4.在用地边缘地带和游人休憩的地方设置栏杆,以保证游人的安全,注意栏杆的颜色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

5.在上山小路旁和步行游览路旁可适当建凉亭、茶座等建筑小品作为休憩设施,小品的形式要有所变化,并应以自然原料或样式作为标准,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三)公路客运设施

旅游换乘处是旅游交通网络中的主要节点,是游客不同交通流向的转换之处。结合重点景区建设,考虑对外交通联系,规划镇区建设两处、七里地村一处。这三处建设相应的对外交通设施,如汽车站、车辆维修场、停车场和商业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小型宾馆、饭店、旅游商品店、游乐场所等。

(四)完善静态交通设施系统

根据旅游车辆、客源状况,按照国家标准在旅游城镇、旅游换乘处、度假区、旅游服务中心等处设置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

四、镇域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一)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规划 1.一级服务中心

19

横道河子镇镇区作为全镇风景游览区的旅游服务总基地,也是一级服务中心。要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购物(旅游用品、摄影器材、土特产品)、邮政、通讯、交通、医疗、保险等服务设施。规划近期对原有宾馆扩大规模,增加床位数,提高服务质量,达到星级酒店标准。远期在镇区内新建或改建高档次的三星级宾馆。

2.二级服务中心

规划七里地村是二级服务中心,为该景区提供旅游、生活、安全、管理服务,包括特色旅游产品生产与销售、通信服务、旅游区安全与生产管理等。

3.三级服务中心

三级旅游服务中心设在镇区俄罗斯老街、东北虎林园、威虎山影视城、横道滑雪、七里地民俗村旅游景区入口处,为景区提供简单的旅游服务,包括小型餐馆、旅游用品商店、门诊、急救站、长途电话、邮电、土特产品存放处、停车场等设施,可设立旅游住宿设施。

4.旅游服务点

旅游服务点的设置要根据旅游线路的组织,在旅客的观光路线上的景点处设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以不破坏景观的观赏价值为前提,颜色、体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旅宿床位预测 1.旅宿床位总量预测

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旅宿床位是游览设施的调控指标,应严格限定其规模和标准,计算公式如下:

床位数=(平均停留天数×年住宿人数)/(年旅游天数×床位利用率) 2015年所需床位数=(2×42)/(300×100%)=2800(张) 2030年所需床位数=(2×300)/(300×100%)=20000(张) 2.旅宿档次规划

考虑到规划期内一级客源市场主要来自哈尔滨市、牡丹江市、海林市及其附近县市,二级客源市场为省内地区,三级市场为北方地区,消费水平相对东南沿海各省较低,因此,规划在2015年以前高、中、低档次比例为5:45:50;2030年以前高、中、低档次比例为10:60:30。其中高、中、低档的定义为:

高档:有完善、高标准的室内装备如电视、电话、卫生设施和优质全面的综合服务,客房报价按每间在300元/天以上。

中档:有较完善、高标准的室内装备如电视、电话、卫生设施,客房报价按每间在100元~300元/天以上。

低档:室内装备不完善,如设有电话或独立卫生设施,或者有但质量较差,客房报价按每间在100元/天以下。

(三)旅游购物规划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要建立旅游商品的销售网点,设立定点销售的商店,使网点合理分布,同类商品的价格统一。商店在橱窗设计、产品陈列方面要具有艺术性、科学性,突出旅游商品的特点。

1.建立旅游商品销售中心

横道河子镇镇区、旅游乡镇、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村等应设旅游商品销售中心,集中展示,统一营销。中心应设置在游客较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

2.建立旅游商品一条街

重点在游客集中、游客入住率较高的地点建立旅游商品一条街。规划在横道河子镇镇区商业中心集中展示旅游商品,如东北土特产、俄罗斯民间工艺品、东北民俗文化商品等;分别设立俄罗斯商品一条街和高档东北土特产品一条街。

3.旅游专业商店

在各景区入口分类设置小型旅游专业商店。

第十一节 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一、规划原则

1.坚持环境建设与城镇建设、经济建设同时规划、同时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 2.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3.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

二、规划目标

近期至2015年,镇域森林覆盖率保持在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5%,农村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

20

远期至2030年,镇域森林覆盖率保持在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农村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

(3)加强镇区、村庄绿地建设,提高镇区、村庄绿化覆盖率。 (4)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及新型燃料,降低汽车尾气的危害。 2.治理水污染的对策

(1)加强污染源治理,提高废水重复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量,使废水达标排放。 (2)在镇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减轻河流的污染负荷。

(3)节约用水,一水多用,既节省水资源,又能减少废水排放量。 3.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1)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依法控制各类噪声源。

(2)加强交通噪声管理,改善交通秩序,对镇区主要的交通干线限时分流,汽车要安装消音器。

(3)对建筑工程建设要严格控制噪声强度,限时施工,不得夜间扰民。 (4)加强噪声达标区的建设,对固定声源加强管理。 4.固体废弃物防治对策

(1)加强对医院、卫生所的有毒有害医疗废物产生源的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轻其危害的程度。

(2)建立健全固体废弃物防治的有关制度,依法管理。对固体废物进行类别细分,回收再利用,包括农村垃圾分为有机、无机垃圾,以利于回收利用。在正南村、道林村各建一座垃圾处理场。

三、功能分区

1.农林生态区

优化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作物,发展绿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积极开发农村新能源;坚持集约化生产,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保护与合理利用可更新资源,控制与治理水土流失,维护好耕地面积的稳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实施以生活垃圾、污水、河道治理及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和美化绿化工程,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重点抓好化肥、农药、规模畜禽养殖场和农村生活污染的防治工作。

保护水源涵养地,保护河流沿岸湿地,保护天然草场,禁止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保证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

2.城镇生态建设区

在正南村南的山谷中规划生活垃圾综合无害化处理场1座,占地11000m2;在道林村南部规划生活垃圾综合无害化处理场1座,占地4000m2 。

工业区内污水排放如有国家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行业,按其适用范围执行相应的国家水污染物行业标准,区内大气污染物排放如有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其它大气污染物排放均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二级标准。

四、保护措施

建立和完善横道河子镇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为达到以上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针对横道河子镇生态环境,采取以下措施,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和管理。

1.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

(1)镇区发展集中供热和小区建设,降低镇区排烟密度。 (2)改变燃料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第十二节 镇域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一、抗震规划

抗震设防区的规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的有关规定,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不利地段,严禁在危险地段规划居住建筑和人员密集的建设项目。

黑龙江省被《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为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5g及以上)的地区,横道河子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按国家有关抗震设防规定要求进行抗震

21

设防。坚持“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分级负责、统一指挥、部门分工”的原则,不断完善防震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抗震指挥中心

在镇政府办公楼及各村委会设置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负责制订地震应急方案,在接到临震预报后发布命令,统一指挥人员疏散、物资转移和救灾。指挥中心与各类救护中心结合,配备双线通讯线路及无线通讯系统。

(二)避震疏散通道与疏散场地

镇域内公园、体育场所、学校、小区绿地、广场、停车场作为避震疏散场地。避震疏散通道主要利用城镇主、次干路,形成通畅的快速疏散体系。规划管理中对沿线建筑高度和建筑后退距离严格控制,以保证建筑物倒塌后仍能通行。

(三)生命线系统及建筑设防

重点加强对给水、电力、交通、电信、燃气、医疗救护、粮食供应、防洪、防地质灾害、消防等生命线系统的防护措施,这些工程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设防,原有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物,必须进行加固和改造处理。

(四)次生灾害源的控制管理

对生产、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品的单位,在规划中应严格安排在远离城镇生活区的地带,位于城镇上风向和人口密集地区的灾害源要迁至下风向或迁出城镇。城镇建设应远离由于地震而伴生的地质灾害地段。

消防通讯装备是城镇火灾报警、受理火警、调度指挥灭火力量将火灾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不可缺少的装备,要积极改善现有通讯设备少、质量差、技术落后不成系统的现象,逐步建成现代化的电子消防通讯系统,达到多功能,多渠道报警要求。

报警方式采用“集中报警”与“分散报警”。消防指挥中心与城镇供电、给水、供气、医疗、交通、环保、专职消防队以及消防重点单位设置消防专线通讯,以保证报警、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安消防部队的消防通讯装备的配备,必须建立独立完整的系统,完成配备项目。在镇政府及村委会建立消防通讯调度指挥中心。

3.消防给水与消火栓配置

消防水源为内河及给水管网。消防栓沿道边敷设并靠近路口,消防栓间距不宜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宜超过150m,在镇区或村屯中心及重点建筑物群前要提高密度,消防栓应保证有足够水压。

三、防洪工程规划

(一)现状

全镇堤防长度4km,防洪能力为10年,桥涵数量5座。年度最大洪峰流量为114m3/s。全镇积水面积145km2。年度最大洪水位为99.07m,汛期99m以上较危险。二十二村和正南村所在的流域在历史上山洪频发,每年有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在成立了镇级防山洪组织机构,编制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对森林的过量采伐已使流域内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森林蓄积量大大下降,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也随之大大下降,极大的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不足,品种不全。头道河两岸危险区内的村民家杖子、柴草堆影响行洪畅通。

(二)规划 1.防洪标准

规划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 2.防洪规划

(1)将防洪规划与环境保护、给水排水、道路交通和电力电信等基础生命工程紧密结合,协调一致,统一规划。

(2)要加强横道河的河堤整修维护工作,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好有关雨、污水的提升泵站。

二、消防规划

1.消防站与消防指挥中心布局

利用镇区建筑物的制高点,设立城镇防灾指挥中心、消防瞭望站,以利于统一指挥协调,准确迅速消灭灾情。

根据接警起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最远点及每4km2~7km2设一处不低于二级消防站的标准,镇区需设1个二级消防站,作为全镇消防指挥中心,村屯在各自村委会设置消防指挥中心。消防站或指挥中心要建立完善的消防报警、通信、调度等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

2.消防通信

22

(3)坚持远、近期的有机衔接原则,为远期的发展留有余地。 3.防洪措施

加强气象和洪水预报,建立防汛、报汛网络和警报系统;结合现有工程措施,优化调度洪水,以达到安全渡汛或将损失减至最小;加强立法和河道管理工作,明确部门管理职责,加强对水利工程、河道的管理和保护;建立防洪基金,由政府计划安排,以备防洪抢险时支付使用。在防洪保护范围内的国营、集体、个体房屋及重要财产和商品物质均应办理保险,以利受灾单位及个人在短期内有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安定;违章建筑、设施等不予投保,以杜绝碍洪建筑的发展。

(六)建立疏散通道

确定城镇交通主干路和次干路为疏散通道,街心花园、路边绿地、中小学操场及公园、广场等为疏散地。

第十三节 镇域近期建设规划

一、规划年限及规模

本次规划确定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10—2015年。

规划到2015年横道河子镇镇域总人口为2.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5.9%。

四、人防工程规划

(一)大力开展人防知识教育

特别是防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三防知识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二)战时人口按照疏散与留城隐蔽相结合的原则

规划战时留域人口按总人口的30%确定。疏散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紧急疏散三个阶段进行。人员掩蔽以就地掩蔽为主,掩蔽工程使用面积人均1.5m2,医疗救护、专业队等工程指挥工事使用面积人均3m2。

(三)把下列目标确定为重点防护目标

指挥控制系统:党政军指挥机关、广播电视发射中心、电信枢纽中心和各级指挥机关。 城镇生命线系统:变电站、煤气公司、液化气站、自来水厂、医疗机构。 重要工业企业:在城镇经济中起骨干作用的大、中型工厂。

重要的物资储备系统:包括军需库、物资仓库、医药仓库、粮库、生产资料仓库等。 (四)设置防空地下室

人防工程布局要保证以空袭警报发出10分钟内人员全部进入为原则。规划结合公园、高层建筑、大型商场设置防空地下室。在城镇建设中,重要的建筑物下面按人防工事的标准设置地下室或地下停车场等。新、改建的居住区结合公建和绿地设置人防工程设施。

(五)建立战时物资保障工程设施

充分利用城镇组团绿化带、山地和非建设地区和现有的防空设施组成战略防空体系,利用山体建设一个战时物资保障工程设施。

二、近期发展目标

到2010年,进一步强化横道河子镇的城镇职能,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弱化工业经济主体地位,突出旅游业的地位,以旅游经济带动镇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经济方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0%。产业结构调整为15:54:31。

三、近期发展重点

1.交通设施建设

完成镇区至大石沟林场段、道林村至柳树村段的道路建设。 2.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镇区的给水厂、污水处理厂、正南村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完成各村水源井的建设,各村采取集中给水体制。

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快镇区和中心村教育、体育、文化、医疗、养老设施建设。 4.生态旅游建设

在完善现有镇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其它景区的设施建设。

23

第四章 镇区总体规划

第一节 镇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镇区建设现状

横道河子镇镇区现状总用地面积为379.8h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31.7h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72.9m2。

(一)居住用地 (1)现状

现状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镇区中、北、南部,以一类居住用地为主;建筑多为1~3层,局部6层;现状居住环境良好,但设施配套不全。

横道河子镇区现状居住用地137.1hm2,占城镇建设用地59.2%,人均居住用地102.3m2。 (二)公共设施用地

镇区现状公共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铁路与水系的中间地带,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分散在居住区内,以商业、服务业为主。公共设施用地14.1hm2,占建设用地的6.1%,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0.5m2。

(1)行政办公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主要是横道河子镇镇政府用地,以及工商所、国税局、地税局、教育办、房产局、土地所、司法所等。总占地面积为2.3hm2。

(2)教育机构用地

教育机构用地主要有位于镇区中部的横道河子镇中学与横道河子镇小学,其中中学学生275人,教师44人。小学学生431人,教师42人。占地面积为2.4hm2。

(3)文体科技用地

文体科技用地主要是分布在镇政府东部的综合活动室,占地面积为1.9hm2。 (4)医疗保健用地

横道河子镇卫生院位于镇政府北侧,卫生所位于森林消防大队西侧。医疗保健用地占地面积为1.2hm2。

(5)商业金融用地

镇区内商业、服务业主要分布在横道河两侧,占地面积为5.7hm2。

(6)集贸市场用地

镇区集贸市场位于镇政府东部,占地面积为0.6hm2。 (三)生产设施用地

横道河子镇区现状工业企业散乱分布在镇区之内,总占地面积24.1hm2,占城镇建设用地10.4%,人均用地18.0m2。

(四)仓储用地

镇区仓储用地主要分布在铁路线以北的铁路材料库、森林消防大队南部的贮木场及林业派出所北部的粮库,总占地面积11.5hm2,占城镇建设用地5.0%,人均用地8.6m2。

(五)对外交通用地

镇区对外交通主要为绥满公路、G301高速公路以及滨绥铁路,规划范围内总用地21.2hm2,占城镇建设用地9.1%,人均用地15.8m2。

(六)道路广场用地

镇内共有16条水泥路,路面宽度平均6m左右。镇内有四处广场,主要集中于镇区中部及入口处,道路广场总占地用地16hm2,占城镇建设用地6.9%,人均用地11.9m2。

(七)绿地

绿地主要为分布在G301高速公路周边的防护绿地,总占地2.4hm2,占城镇建设用地1.0%,人均用地1.8m2。

(八)工程设施用地

镇内水源地有2处,一个位于绥满公路北侧原警备司令部附近的山坡上,主要供铁路用水;一个位于镇政府西部的山坡上,主要供地方用水。水源地日给水能力600m3 ,给水普及率32%。

镇区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属两山夹一沟地貌特征。目前该镇没有成型的排水设施,现铁路中心区有日伪时期建设的排水管道,管道长度约840m,管径为600mm,其余雨水和污水均造道路边沟或地面径流直接排入横道河,对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且工程设施基本已经年久老化,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全镇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镇区内有供电局一处,变压器65台,总容量8100kVA,年用电量480万kWh。 电信局2所,装机容量5000门,普及率40%。

24

供热站2处,分别为镇政府供热站及铁路供热站。镇西区主管道400m,镇东区主管道200m,管径均为为4mm,镇西区支管道600m,镇东区支管道300m,管径均为30mm,敷设方式均为掩埋式,两个热力站供热面积5万m。

2

第二节 城镇性质与规模

一、城镇性质

上位规划和上轮规划对于横道河子镇城镇性质的定位均以绿色食品、山产品、建材及旅游业为主。本次规划经过研究认为横道河子镇应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进程,并对城镇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

横道河子镇的性质确定为以旅游服务、生态疗养为主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镇区正南村西南有一处液化气站,以瓶装为主,居民日用气量300m3,月用气量9000m3,年用气量为30000m3 ,普及率为90%。

镇区有一处垃圾填埋场,位于正南村以南,采用简易填埋方式处理生活垃圾。 镇区内没有消防站,有一辆消防车。

工程设施总用地5.3hm2,占建设用地2.3%,人均工程设施用地4.0m2。

二、城镇规模

(一)人口规模

根据专题预测结果,至2015年,横道河子镇镇区常住人口为1.44万人,至2030年,横道河子镇镇区常住人口为2.29万人,流动人口6300人,总人口2.9万人。

(二)用地规模

根据《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现状城镇人均建设用地为172.9m2,规划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按不超过140m2控制,因此,应该减少人均建设用地。至2030年,横道河子镇总建设用地为318.4hm2。

表4—1 横道河子镇人口和用地规模表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

1.现状居住用地占城镇建设用地比例较大,超出《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规定的中心镇镇区居住用地28%~38%的标准。并且,现状居住用地大部分以砖平房为主,设施简陋、建筑密度高、东部缺乏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住宅质量、居住环境较差。居住用地内缺少必要的日常交往和休憩的绿地和室外活动场所。

2.商业金融设施规模小,经营档次低。科技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不足,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市场建设不成体系,缺乏室内集贸市场及专业化批发市场。

3.部分工业与居住用地相互混杂,工业多为石材加工、木材加工等三类企业,对镇区污染环境较大。

4.仓储用地功能闲置,与居住用地混杂。

5.公路交通对城镇景观破坏较大。铁路交通对城镇生活干扰较大,影响城镇南北向联系。 6.道路系统性不强,错头路断头路较多,缺少社会停车场。 7.公共绿地较少,横道河及铁路两侧缺少防护绿地。

8.市政设施各项管网敷设尚未完善,主要集中于老街片区。且管网年久老化,不满足远期需求。缺少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污染地下水。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镇区常住人口规模(万人) 1.44 1.75 2.29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hm2) 229.8 240.5 318.4

第三节 镇区总体布局

一、城乡用地评定及发展方向选择

(一)城镇用地评定

运用ArcGIS软件对规划范围内及周边区域进行坡度分析,分别取5个区间的坡度值。根据《城乡用地评定标准》(CJJ132—2009),从坡度角度来讲:坡度小于等于10%的用地属于适宜建

25

设用地;坡度在10%~25%之间的用地属于可建设用地;坡度在25%~50%之间的用地属于不适宜建设用地;坡度大于50%的用地属于不可建设用地。

针对地域空间具有非农性质的开发建设活动,综合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在城镇规划区内明确划定四大类区域,即可建设用地、适宜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

横道河子镇四区划定包含要素有:历史文化保护区、河湖湿地、绿地、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山体。

可建设用地:横道河子镇内已经进行开发建设的区域。

适宜建设用地: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环境协调区、镇区绿地中的生态绿地。

不宜建设用地:文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历史文化街区;横道河建设控制区、绿化隔离地区;坡度介于15%~25%的山体。

不可建设用地:文物建筑及古民居等文保单位保护范围、滨绥铁路、绥满公路及G301高速公路两侧绿化范围、两个水源地周围、坡度大于25%或相对高度超过250m的山体。

(二)城镇发展方向及空间增长边界 1.城镇发展方向

通过对横道河子镇地形的分析和评价来确定远期用地选择。横道河子镇现状城镇形态为带状,受限于南北两条公路,整体呈横向带状发展,建设用地呈现东西向延伸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1)北部

横道河子镇北部紧邻山体,发展空间极为有限,今后北部主要在原建设用地基础上进行土地整理,同时重点在坡度小于10%的山体范围内建设。

(2)南部

镇区南部主要为正南村,现状土地使用集约性不强,存在部分农林用地,及一些坡度在25%以内的可建设用地。并且周边山、水景观生态较好,可作为重点开发地区。

(3)西部

镇区西部发展已接近山体边缘,且受周边环境影响,城镇拓展空间有限。因此,重点进行土地整理,对坡度大于10%,小于25%的用地进行限制开发。

(4)东部

镇区东部建设用地虽然已经接近东部边缘,但东部土地整体利用率不高,建设用地分散,存在大部分有开发潜力的用地,并且土地拆迁量不大,远期可重点考虑。

综上,城镇空间发展战略为“东拓、西限、北控、南进、中优”格局,远期城镇发展方向为向东延伸。

2.空间增长边界(UGB)

横道河子镇作为四面环山的小镇在建设用地的拓展过程中,受到生态环境极大的制约,在空间增长边界的探讨中应以生态要素为主导,强调生态要素的完整性及保护脆弱的山区生态环境。因此,其UGB的设定应以保护生态空间完整性的“刚性边界”为主导,以人口的规模增长引导用地扩展的“弹性边界”为辅助。

根据城镇人口规模预测得到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及生态环境来看,城镇的空间增长边界北部可控制在坡度小于25%的区域内;南部总体可控制到G301国道边界线,局部仍以坡度小于25%的山体范围为界;东部控制以生态较敏感的东北虎林园为界。由此界定的城镇建设用地发展规模约为4km2。

二、总体布局结构

以横道河为轴,两条对外的道路为纽带,以镇内核心绿地为分界点,形成“一心、三区、九组团”的空间格局。

一心:城镇中心景观绿核。

三区:北部历史文化名镇风貌保护区、西南部当代新老建筑风貌协调区、东南部未来建筑风貌展示区。

九组团:顺桥居住组团、老街居住组团、生态疗养组团、佛手居住组团;正南居住组团、产业及设施组团;会展经济组团、林业居住组团、物流贸易组团。

第四节 镇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一、居住用地规划(R)

居住用地布局划分为北部居住片区、中部居住片区、南部居住片区及东部居住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11.3hm2,占城镇建设用地35%,人均用地48.6m2。

1.北部居住片区

26

该片区以铁路为分界线包括顺桥、老街两个组团。其中老街组团以俄式风情元素开发为主,包括俄式民宿、饮食、商贸、体验等设施,打造异域风情浓厚的街区。顺桥组团承接老街组团的游览路线,以集中的俄式居住群落为中心,既服务外来人口,同时又承载原住居民。

2.中部居住片区

该片区以铁路及G301高速公路为分界线,由横道河河北及河南两部分组成,包括镇中心疗养服务组团、佛手居住组团。其中疗养服务组团借小镇山水风情,以打造疗养、养生内容为主,其内设置老年公寓、疗养住所、艺术家之家等内容,同时容公共服务设施于一体。佛手居住组团以安置北部居住片区居民为主,围绕行政中心布局,该组团在建筑风格及布局上要与老街组团相互协调。

3.南部居住片区

以G301高速公路作为分界线,为正南居住组团。组团背山面水,与镇内绿色食品加工组团一水之隔。组团的结合水域开发,打造高档生态居住社区。

4.东部居住片区

该片区以横道河及贮木场为分界线,主要安置林业人口及饲养场人口,同时服务东部物流园区及外来旅游人口。

3.文体科技用地(C3)

规划取消现状文化馆,在河堤路东侧规划体育馆一处,用地面积0.8hm2。在东部会展组团内规划室内展览馆,新增工业遗址纪念用地、文化会展用地,用地面积14.9hm2。在老街居住组团内围绕历史保护建筑规划两处文化娱乐用地,主要有机车库博物馆、东正教堂,总用地面积1.4hm2。规划顺桥组团内核心区域布置一处文化娱乐用地,用地面积0.8hm2。此外,中部疗养服务组团内规划三块为旅游人口及艺术家服务的文化居住用地。规划文体科技用地面积19.8hm2。

4.医疗保健用地(C4)

规划保留现状镇中心医院。同时在林业居住组团、顺桥居住组团、正南居住组团内规划3处医疗保健用地。此外,在疗养服务组团内结合老年公寓及住宅布置医疗保健设施。规划医疗保健用地面积2.0hm2。

5.商业金融用地(C5)

规划整合现状商业用地,集中布局到疗养服务组团中部及佛手社区主要大街两侧。同时在每个居住组团中心分散布置几处商业服务用地。规划一处宾馆用地,位于老街社区东北部。在镇区东部公路入口附近、老街入口附近、火车站附近及虎园入口附近分别规划1处较集中的商服用地。规划商业金融用地面积25.6hm2。

6.集贸市场用地规划(C6)

规划取消现状集贸市场用地,在顺桥街西侧规划一处室内集贸市场用地,供镇区居民内部使用,用地面积0.5hm2。镇区东侧规划一处大型物流交易市场,主要交易镇区南部绿色产品。规划集贸市场用地面积5.1 hm2。

二、公共设施用地规划(C)

城镇公共设施实行点、线、面布局结构。点状公共设施主要集中于顺桥居住组团、正南居住组团及林业居住组团;线状公共设施主要集中于老街居住组团、疗养服务组团;面状公共设施主要集中在佛手居住组团、东部会展组团及物流贸易组团。规划公共设施占地面积59.0hm2,占城镇建设用地18.5%,人均用地25.8m2。

1.行政办公用地(C1)

镇政府原址为全镇的行政办公中心,占地0.4hm2。整合老街内铁路办公用地,集中布置于铁路线以北地块。此外,绥满公路北侧集中布置几处林业部门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办公总用地面积3.3hm2。

2.教育机构用地(C2)

规划保留镇内中小学等教育机构用地,中学占地面积1.3hm2,小学用地面积1.0hm2。同时,分别在顺桥组团、佛手组团、正南组团、林业组团内规划4处幼儿园,用地面积0.9hm2。规划教育机构总用地面积3.2hm2。

三、生产设施用地规划(M)

规划取消镇区内二类及三类生产设施用地,保留镇区南部一处老果酒厂用地,结合文化娱乐用地转型为果酒产业生产及体验用地。此外,以生产豆制品、酿酒、矿泉水、木耳等绿色食品产业集中规划于镇区南部。在生产设施用地周边布置20m防护绿化带。规划生产设施用地面积3.8hm2,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2%,人均用地1.7m2。

四、仓储用地规划(W)

整合现状铁路线以北的铁路材料库用地,扩大镇区东部粮库仓储用地。仓储用地总用地面积4.8hm2,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5%,人均用地2.1m2。

27

规划多处组团公园,其中结合居住用地的公园有5处,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园有6处。

第五节 镇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一、规划原则与目标

以建设生态型城镇为目标,最大限度保护镇区中心遗存林地和周边农林地,并将其整合成为城镇公园,同时在镇区周边建设防护林地,与周边山体共同形成城镇绿色屏障。

借横道河水系走向,将线性绿地引入城镇中心,从城镇西部一直流经南部及东部,贯穿整个小镇。结合城镇绿核及周边山体,共同创造青山绿水、环境怡人的景观空间。

重视城镇内部公共绿地的均好性,用环状绿地串联各功能用地,并充分考虑办公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内部的绿色空间创造,形成均衡的公共绿地网络。

4.街旁绿地

在横道河支流及道路交叉口附近规划若干小型街头绿地,营造小镇亲切、怡人的景观形象。 规划公共绿地用地面积38.4hm2,人均用地16.8m2。 (二)防护绿地

为保障居民生活安全卫生,保证各种设施安全、正常运转,规划在水源地、变电站、气化站、锅炉房等周围,生产设施用地等地段边缘设置20m宽的防护林带,防止灰尘、噪音、有毒气体泄漏等。

在镇区铁路、绥满公路及G301高速公路两侧规划8m~20m的防护绿带,以隔离并减少过境车辆对小镇干扰。同时在镇区内推广庭院立体绿化,提高总体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活环境。

二、规划布局

镇区绿地系统融入“绿道”规划理念,让绿无处不在,结合道路、建筑等渗透到小镇的每一个角落。规划绿地系统整体呈“一核在城、一水穿城、两带护城、点状均衡”格局,镇区山体绿地位于镇区内至高点,是整个绿化的核心;绿水环为慢行交通系统,从小镇西北流入,流经公共服务轴线,顺势分为东西两向,至镇区东、北部流出;绥满公路及G301高速公路两侧规划防护绿化带,自小镇西北贯穿到东南方向;小镇功能组团内布置点状绿地,形成布局均衡的绿地系统。

规划绿地总用地面积60.6hm2,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9.0%,人均用地26.5m2。 (一)公共绿地 1.山地公园

位于绥满公路与兴林路交叉口东侧,小镇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15.9hm2,公园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作为城镇的至高点,俯瞰整个小镇风貌。

2.滨水公园

横道河水系从小镇西侧流入,沿生态疗养服务组团南流,在佛手居住组团与正南居住组团交汇处水系分流,主水系仍顺地势向南流。分流向东汇入旅游服务组团,水系整体呈现一主多支状态。

规划水系结合绿化,打造水主题线性开放空间,加强小镇环境的亲水性,整个带状滨水公园规划5处开放空间,形成小镇内部联系的五个景观轴线。

3.组团公园

第六节 镇区景观风貌系统规划

一、规划原则与目标

突出横道河子镇的山水特色及人文特色,创造温馨宜人的人居环境。规划以镇区外围的山地及贯穿整个镇区的水系为背景,形成“城背山,水穿城”的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俄式风情小镇。

二、景观风貌规划

(一)特色构成

中东历史、俄式风情——抓住中东历史文化元素点,创造具有俄罗斯风情的俄式风貌街区。 生态山水、疗养养生——将商业、文化、娱乐、疗养结合滨水要素,营造人性化的公共服务空间尺度。

古老民居、阳光内院——遵照传统居住布局形式,建造朴素、自然的居住景观风貌区。 背山面水、生态居住——顺应地势及传统机理,打造山水生态居住风貌区。

工业遗址、会展经济——充分展示工业遗址资源,进行功能更新,融入会展经济,建设小镇面向世界、面向国际的崭新风貌区。

(二)景观结构

城镇整体风貌体现了城镇的历史演变过程。根据镇区各类用地功能、景观特征等因素,城镇总体景观结构规划为“二轴、三区、多点”。

28

二轴:滨水景观轴、人文景观轴。

三区:北部景观风貌区、中部景观风貌区、东部景观风貌区。 北部景观风貌区:位于镇区北部,重点展示中东历史文化风貌特色。

中部景观风貌区:位于镇区中部、南部,由贯穿镇区的南北向横道河支流联系,重点展示小镇居民新型的居住生活模式及环境,体现城镇健康向上,充满吸引力的风貌特色。

东部景观风貌区:位于中心山体公园东南部,重点展示小镇远期的发展目标及方向,利用工业遗址资源开展会议、展览、休闲、贸易,是面向国际及国内市场,充满感染力的风貌特色。

多点:主要为入口景观节点、历史保护建筑节点、滨水景观节点、新建建筑景观节点及入口景观节点、绿化景观节点。

对外交通用地面积14.5hm2,占城镇建设用地的4.6%,人均用地6.3m2。

三、交通网络结构

规划道路原则上在原有路网基础上选线定线,而且与中心街平行或垂直,并根据新老城区肌理和地势不同,形成混合式路网结构,便于院落划分和节约用地。依据《镇规划标准》,规划道路分为干路、支路和巷路三级。

干路主要与对外交通衔接,起到交通性作用。支路起到生活性作用,用于组织公共交通及人车混行的共享空间,巷路根据分区不同采用两种宽度,以步行为主。

四、道路网密度及红线宽度

根据小镇道路机理,规划原则上采取继承方式,在道路走向及宽度上尽量与小镇风格统一,道路红线宽度采用《镇规划标准》下限标准。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规定,人口大于1万小于5万的小城市道路网密度干路为4km/km2~5km/km2 ,支路为4km/km2~6km/km2。规划干路红线宽度为16m,局部12m,道路网密度为4.9km/km2,支路红线宽度为12m,规划道路网密度为3.7km/km2。

另外,根据道路功能,将道路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种类型,交通性的干路不允许路边停车,生活性的支路倡导公交先行。

规划干路为绥满公路、运材路、二号路、环城路、佛手路,其中绥满公路、运材路。其余为支路。

表4—2 城镇道路规划一览表 道路名称 绥满公路 运材路 二号路 佛山路 环城路 五号路 六号路 河堤路 红线宽度(m) 16 16 12 12 12 12 12 12 路长(m) 6160 2840 1775 1080 3200 850 310 470 起讫点 公路养护站——虎园 绥满公路——正南村 环城路——兴盛路 环城路——一号路 绥满公路——运材路 环城路——绥满公路 兴林路——运材路 环城路——一号路 道路性质 交通性 交通性 交通性 交通性 交通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第七节 镇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一、规划原则与目标

积极发挥交通设施对城镇发展的引导作用,将交通规划作为城镇空间布局的核心内容,采取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导向的城镇复合交通发展模式。

加强镇区的内部交通联系,妥善处理铁路两侧交通联系问题。新区、老区、协调区采用不同交通体系,城镇内部建设一个便捷、安全、低碳的城镇交通环境。

二、对外交通规划

1.道路

镇区的对外交通主要联系周边村屯、哈尔滨市及海林市,主要有G301高速公路、绥满公路、乡级路。规划将镇区段G301高速公路作为远程交通来访的城际交通联系通道、绥满公路及乡级路重点解决自驾车及内部村屯交通联系通道。

G301高速公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4m,两侧规划控制20m宽绿化带。 绥满公路:道路红线宽度控制16m,路面宽度10m,两侧规划8m绿化带。 乡级路:道路红线宽度控制10m,两侧规划8m绿化带。 2.汽车客运站

在火车站对面规划1处三级客运站,占地面积3717m2,满足乘长途汽车、铁路来访游客的内外交通转换需求,同时在老街入口处设置电瓶车、马车等交通转换空间。

29

安全路 绥满路 七号路 兴盛路 一号路 三号路 四号路 八号路 九号路 十号路 十一号路 十二号路 十三号路 十四号路 十五号路 十六号路 十七号路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483 636 190 1160 2044 1800 1263 310 319 230 104 116 146 325 133 104 325 环城路——一号路 火车站——五号路 绥满公路——运材路 环城路——运材路 环城路——兴林路 环城路——运材路 运材路——运材路 绥满公路——运材路 环城路——佛山路 环城路——佛山路 环城路——佛山路 运材路——四号路 运材路——三号路 运材路——三号路 兴盛路——三号路 兴盛路——三号路 兴林路——运材路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生活性 规划内部停车场5处,分别位于老街入口附近、客运站对面、商业中心内、老街入口滨水区附近、会展经济组团入口处,总用地面积1.9hm2 。休闲及集散广场9处,为居民活动提供足够空间。广场用地位于政府前、城镇高速入口处及居住组团内,总用地面积2.2hm2。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55.7hm2,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7.5%,人均用地24.3m2。

六、公共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作为小镇生态交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妥善处理好内部公交线路与外围长途公交线路的联系。公交站点选择充分考虑周边的用地布局及公共服务设施,保证公交可达性。规划公交车总站位于五号路与绥满路交叉口西侧,用地面积3717m2。公共交通服务半径小于300m。

七、步行交通规划

步行交通要求步道和过街设施的无障碍化,并加强步行系统维护、管理和监督。规划保证干路及支路两侧步道的有效宽度、连续性和平整度。规划步行交通体系从老街入口开始,环绕滨水空间至中心绿地公园。

八、自行车交通

规划提倡自行车交通方式,老区及新区开发都要为自行车提供充足的停车设施。保证自行车道宽度和路面平整度,为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和安全的环境。使小镇充满自然、亲切的环境氛围。

九、跨线交通组织及管理

1.现状

现状滨绥铁路、G301高速公路、绥满公路及横道河,对城区用地进行分割,使城镇南北向联系较弱,有过河桥4个,铁路交叉口4个。由于G301高速公路在镇区段为高架式道路,城镇道路可从地面穿越高速公路,对镇区的交通不构成阻隔带。绥满公路镇区段属于城镇干路,分担城

五、停车场规划

1.外部停车场

为保障镇区内各种客货车辆有足够停放场地,完善静态交通系统,规划对外停车场2处。

表4—3 规划停车场一览表 停车场编号 P1 P2 位置 城镇西入口、公路养护站东侧 镇区高速公路入口、绥满公路东侧 面积(m) 0.4 0.5 2镇交通压力。

2.规划

阻隔带 A:由滨绥铁路形成的阻隔带。规划新增五号路、环城路与铁路的跨线交通;改造现状佛山路、火车站附近的现有的一条下穿路、拓宽兴林路、运材路与铁路平交。规划后共有6跨铁路交叉口,除运材路和铁路是平交方式,其它道路与铁路交叉的位置均采取下穿式。规划后,铁路的两侧地块的联系更加紧密,下穿式交叉口不对铁路和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2.内部停车场及广场

30

阻隔带 B:由横道河主河道形成的天然阻隔带,规划包括佛山路、五号路,兴林路、环城路、十四号路,改造河堤路、安全路,运材路与河道交叉口,共8座桥。

阻隔带 C:由横道河直流形成的天然阻隔带,这条阻隔带阻隔了北部城镇和未来发展预留地之间的联系,从远期发展考虑,规划包括规划六号路、七号路、八号路,运材路与河道交叉口,加上位于巷路的桥梁和国道入城口处的桥梁,共6座桥。

规划后镇内共有桥梁14座,分布较为均匀,既有效的联系镇区个个片区,又形成镇内的小桥流水的景观带。

3.交通管理

(1)鼓励自行车和步行出行,严格限制摩托车,引导小汽车使用,明确管理主体、健全管理体制。

(2)设置人行过街设施和交通标志线。 (3)设置信号灯,加配指挥人员。 (4)重要交叉口进行渠化。

4.镇区实行计划用水,倡导节约用水,严禁浪费用水; 5.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全面规划,统筹布局,分期建设;

6.要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保证水源水量充足,成为节水型城镇。 (二)用水量预测 1.综合预测法

根据城镇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开发建设速度加快,相应的综合用水量标准大大提高,因此,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和现状人均综合用水量,镇区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采用如下值:2015年采用140L/人·d,给水普及率90%;2030年采用160L/人·d,给水普及率100%。其预测结果如下表:

表4—4 横道河子镇镇区人均综合用水量预测表 项目 预测年 2015年 2030年 综合用水定额 (L/人·d) 140 160 城镇人口 (万人) 1.44 2.29 普及率 (%) 90 100 最高日用水量 (m/d) 1814.4 3664 3十、竖向规划

镇区地势整体起伏较大,规划尽量结合自然地形和排水需要,减少土方工程。道路最大坡度控制在5%以内,?最小纵坡控制在0.3%以上。街坊内两侧建筑物地坪标高要高出路面0.3m~0.5m,局部低洼地要作填方处理。

横道河子镇近期规划人口1.44万人,远期规划人口2.29万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消防水量108m3/d。

2.分类用水量预测法

第八节 镇区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一)规划原则

1.镇区给水在优先满足人们生活用水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工业用水,使镇区给水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根据横道河子镇镇区的实际情况,镇区给水以地下水为给水水源,并保护水源水质,合理开发利用;

3.加强镇区给水的统一管理,推行镇区水厂的统一给水,逐步取消自备水源供居民生活用水的给水方式,保证镇区用水的水质标准;

(1)居民生活用水量

近期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采用100L/人·d,给水普及率90%;远期采用120L/人·d,给水普及率100%。其预测结果如下表:

表4—5 横道河子镇区综合生活用水量预测表 项目 预测年 2015年 2030年 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 (L/人·d) 100 120 人口 (万人) 1.44 2.29 普及率 (%) 90 100 最高日用水量 (m3/d) 1296 2748 (2)工业企业用水量

31

规划生产设施用地集中布置于正南村。规划用地面积3.8hm2,规划用水量指标取如下值:2015年为70m3/hm2,2030年为60m3/hm2,预测结果如下:

表4—6 横道河子镇区工业用水量预测表 项目 预测年 2015年 2030年 单位工业用地用水量标准 (m3/hm2) 70 60 工业用地面积 (hm2) 3.8 3.8 日用水量 (m3/d) 266 228 (五)水源保护

1.贯彻执行国务院新近颁布的城镇给水节水方针。

2.加强节制用水的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严禁浪费用水。

3.加强给水法制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横道河子镇总体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4.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原则,不断提高合理用水标准。

二、排水工程规划

(一)规划原则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高起点的城镇排水系统,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同时要结合镇区现状,因地制宜,分期实施。

2.城镇工业污水除大型企业生产污水尽可能自身处理达标后排放外,均需经预处理后排入城镇污水管道,与生活污水混合后集中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放。

3.城镇雨水按地形分区,分别排入内河和雨水管道。 (二)排水体制选择

建成区原有的合流管道,应逐步按分流制改造,新区排水按分流制设置,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即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

(三)污水量预测

镇区污水量包括生活污水量、公建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城镇污水量计算按平均日用水量乘以城镇污水排放系数。污水排放系数取0.8。

表4—7 横道河子镇区污水量预测表

规划年限 项目 2015年 平均日用水量(m3/d) 城镇综合污水量(m3/d) 1245 996 2030年 2443 1954 (3)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

采用综合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之和的3%,即:2015年为46.8m3/d,2030年为89.3m3/d。 (4)其他用水量

其它用水量包括管网漏失量、未预见用水量和水厂自用水量,按照居民最高日用水量的20%计算,即:2015年为259.2m3/d,2030年为549.6m3/d。

(5)最高日用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2015年为1868m3/d,2030年为3614.9m3/d。 3.规划用水量

综合上述两种计算方法,取日变化系数1.5,近期最高日用水量确定为1868m3/d,平均日用水量为1245m3/d。远期最高日用水量定为3664m3/d。平均日用水量为2443m3/d。

(三)水源选择及水厂

现有水厂给水能力为600m3/d,近期需水量为1868m3/d,缺水1268m3/d。远期需水量为3664m3/d,缺水3064m3/d。

改造现状2处水源井,分别位于老街附近及政府附近的山上,规划设计给水量1900m3/d。远期仍在镇区东南部水源地附近新建深水井,以解决远期发展所需水量。规划原铁路给水站,给水规模4000m3/d,占地面积2800m2。

(四)给水管网

根据镇区地形地貌的特点,给水管网针对两个水源地就近分两个区分别给水,给水管网采用树状网形式布置,管网设计时变化系数采用Kh=1.6。管网最不利点水压按28m水柱设计,对水压有特殊要求的用户,自行解决升压问题,管径为100mm~200mm。消防给水与市政给水共用管网,在交叉路口及城镇干路每隔120m设一座地下式消火栓井。

(四)污水处理

规划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近期1000m3/d,远期2000m3/d。由于镇区主风向为西北风,故污水处理厂设置在下风向,厂址设在镇区正南村南部,规划四号路以北,占地面积1.0hm2。污水处理厂周围设置20m宽的防护隔离带。

3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u6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