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考研重要知识点集锦

更新时间:2023-10-11 18: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文地理学考研重点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具有其特定额内涵,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文化景观

亦称为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创造的文化产品。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美国的索尔。

3、配第——克拉克定理

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4、旅游产业

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相关企业的总和。

5、人口转变

由传统人口在生产类型(高高低)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低低)的过渡。

6、自然资源

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根据资源再生性能,可以把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7、文化与文化结构

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结构包括:(1)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2)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3)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

8、城市体系及其等级规模法则

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一定

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相互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体系。 通常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这种人口规模规律,称为等级规模法则。

9、或然论及其代表学者

或然论,也称可能论,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代表:维达尔.白兰士;白吕纳。

10、通勤活动行为空间

由于人们的居住场所与工作或上学场所处于不同的地点,这样上班下班、上学放学所经由的路线和地点构成了人们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这是由相同目的的通勤者和通学者构成的,是在城市运输高峰时间由居住地移向工作地点或学校。因此居住地和工作地、学校场所,及可利用的交通工具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特点。

11、海权理论

马汉认为,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一个国家获得海洋大国地位的能力取决于它的地理位置、陆地形状、领土范围、人口、民族性格和政府政策六个条件。

12、环境决定论

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忽视了各种因素间复杂关系。 13、旅游目的地

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14、种族

即人种,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等,人种概念术语生物学和人类学范畴,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15、土地 土地是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所形成的一个立体的自然综合体,对土地的任何利用活动,都受土地生态系统某些构成要素的制约,并对土地的演变产生影响。

16、地理物象

指地理环境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是人们对周围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是通过稳定性思维形成的。

17、经济区

即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18、城市地域结构

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19、经验主义方法论

大多数学科都起源于经验主义者的实践,人文地理学也不例外。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的基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地区差异,揭示地理要素间关系。其特征:一方面观察是其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0、人口迁移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迁移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做人口迁移。迁移者称为移民,其原居住地称为迁出地,新居地为迁入地。

21、适度人口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前者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人口;后者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

22、行为空间

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是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的空间。

23、产业集群

指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24、政治地理单元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也称为整治区或政治空间组织。

二、简答:

1、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 (1)、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2)、包括三大传统范式: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及空间分析的传统。(3)、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学科。(4)、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2、地理环境决定论基本观点及主要代表学者

简称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忽视了各种因素间的负载关系。(代表学者: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黑格尔、拉采儿、森普尔)

3、举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答:一、自然因素:1、气候。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降雨实现的。一般说,过于寒冷、干燥或湿润的地区均不适合人类居住。(1)、在地球高纬地带,特别是极地、副极地地区,由于严寒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

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因而成为人口稀少的地区。(2)、在干旱、半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无法耕种,水源奇缺,使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少人区。(3)、在热带雨林地区,气温过高,雨量过多,使土壤肥力难以保存,且细菌滋生迅速,疾病易流行,同样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4)、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地区成为人类密集的地区。 2、土壤。 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各类土壤有不同的天然肥力和适耕性能,导致人们对其开发程度不同,进而影响到人口分布。3、水体。 水体除了作为水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所用崴,还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载体和通道,也是人类副食品一个源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体往往成为人口分布的先决条件。4、产业革命以来,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二、社会经济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口分布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1)、史前时代,人口分布极端分散,稀疏和流动性强。(2)、奴隶社会,人口分布有了城乡差别,大多数人散布于农村。(3)、封建社会,农业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乡村人口在全国占绝对优势。(4)、资本主义社会,城市人口大增,乡村人口大为减少。 2、历史因素。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地中海地区,而开发晚的地区人口稀疏,如大洋洲。 3、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也很大,有时短时间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如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了明显变化。 4、国家制定的人口政策。 5、文化因素。

4、简答产业布局主要模式 (1)、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组织的核心。(2)、关联产业配套。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间形成紧密的相关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3)、基础性产业配套。基础性产业是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引导和组织基础性产业,尽量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良好外部环境。(4)、潜导产业及支柱产业发展。潜导产业代表区域产业未来发展希望。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如何根据世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结合本区域的具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条件,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支柱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的贡献,是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5、简述城市化内涵

是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6、简述旅游地主要类型 客源地+目的地

7、举例说明国家边界的类型

国家边界分为自然边界、人为边界。 (1)、自然边界:以双方公认的某种自然特征(山脉、河流、湖泊等)作为边界,作为边界线的山脉有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安第斯山脉等。作为边界线的河流有老挝泰国间的湄公河、中俄间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

(2)、人为边界突出的是几何边界,多采取民族作为划分依据。

8、试述民族主要特征 (1)、共同语言。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共同的语言可以促使人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交流,促进民族的形成,维系民族的统一和发展。

(2)、共同的地域。在同一地域内,由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似性,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们逐渐形成稳定的统一体,所以任何民族都有其形成的共同地域。

(3)、共同的经济生活。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区,使用同种语言,相互间交往频繁,同一民族就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和生活习惯。

(4)、共同心理素质。共同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进程,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及心理情感等,是形成并保持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共同心理素质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

9、现代农业基本特征 (1)、现代农业的产品时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也称为商品农业。

(2)、现代农业的产品主要为居住在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提供生活消费品,保证制造业、服务业第二、三产业的顺利进行。

(3)、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农场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所以从事现代农业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区低得多。

(4)、由于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5)、专业化生产使得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大的多。 (6)、现代农业也在向纵深发展,形成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使农业社会化的程度很高。

10、汉语言的形成和分布 (1)、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北方方言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过程:一方面随着政权中心的不断扩大、巩固、深入而扩大其范围,另一方面也是在周围少数民族不断交流、融合中发展的。范围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九江以东、镇江以西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角除外)、四川、云南、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西北部、湖南的西南角。

(2)、吴方言。 大约周朝及以前,就有北方的移民南下吴越,带来中原语言,其后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接受了中原文化,加上秦始皇统一全国与“书同文”的政策,对吴方言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来北方移民大批南迁,使吴方言与中原的语言更加接近。包括长三角及浙江大部。

(3)、湘方言。 殷末大乱,楚人迁至湖北,其带来语言发展为楚语。秦的统一加强了中原汉语对楚语的影响。后来,中原战乱,北方移民南迁,使原楚语进一步接受中原汉语的影响,楚语的北界南迁,主要分布于湖南,成为湘语言。

(4)、粤方言。 今粤方言区是古代越人杂居的地方。北方后来几次大规模移民,使粤语受中原汉语影响的痕迹逐步加深。但由于该地区与中原地区地理距离较远、慢慢形成与中原地区不同的方言。 分布于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的东南部。

(5)、闽方言。 分布于福建、广东的潮汕地区与台湾省的绝大部分。

东汉末、三国及晋时的北方移民进入福建时有海陆之分,福建省内地理条件复杂,不但形成了汉语中较独特的方言、且内部差异较大。

(6)、赣方言。 东晋末年,,中原汉族受北方少数民族侵扰,大举南迁,部分迁入江西中部。唐宋时期,江西则成为接受北方移民的重要地区,对该方言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7)、客家方言。 宋代以后,南方各地由于山区的闭塞,主客社会的封闭形成了主客方言上的不同,加上后来一些主客间的矛盾,有的地方客家人重新迁移,形成了客家方言的特殊分布区。 分布于粤东、粤北、闽南、赣南。

11、绘图说明城市内部同心圆地域结构基本内涵 (1)、第一带是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的核心,包括商店、办公机构、银行、剧院、旅馆等。特点是多为高层建筑,交通汇集量大。 (2)、 第二带是过渡带, 以商业和住宅相混合为特点,居民多为低收入阶层,还出现贫民窟,街道与房屋破旧。 (3)、工人住宅带, 是产业工人集中的住宅区,条件虽不大好,但比第二带好。 (4)、中产阶级住宅带, 也就是白领阶级住宅区,住房条件较好,多是单户住宅。 (5)、通勤带 是一个1/3收入阶层的居住区域,也就是城乡交错带。

12、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方法

(1)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评价历史古迹,要看它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状况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艺术观赏价值:主要指客体景象艺术特征、地位和意义。自然风景的景象属性和作用各不相同。

(3)科学考察价值: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学上各有什么特点,为科教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和追求者提供现场研究场所。

13、人口增长转变的布莱克模式

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其划分五个阶段是: (1)、高位静止阶段。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平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2)、早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3)、后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

(4)、地位静止阶段。 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平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阶段。

(5)、减退阶段。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14、现代人文地理学基本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15、举例说明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中心性区域是国家政治地理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任何国家都拥有标志该国起源、发展及政治经济核心地位的中心新区域。

(1)、首都 首都是一国政治权威机构聚集的地方。①是全国政治中心,国家的象征。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首都是中央政府所在地,政府各部门及

外国使馆所在地。②是全国交通中心。为了实施国家对全国政治、经济及军事的有效管理,要求首都与全国各地间具有尽可能迅速的交通通讯联系。③是全国经济中心。 如伦敦。

(2)核心区 ①起源型核心区 这类核心区是国家最初的发展源地,国家后来的版图都是在这个核心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原先的莫斯科及其周围地区是俄罗斯的核心区。 ②经济型核心区 指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决定性和主导型的那些区域。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美国五大湖地区。

1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在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还包括以下基层含义: (1)可持续发张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2)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3)在环保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17、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 见名解。

18、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主要学术流派及其代表学者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人文地理学的许多学术思想大多直接间接形成并向世界传播。

(1)、拉采儿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 (2)、赫特纳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地理学应着重空间分布的研究。 (3)、施吕特尔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4)、区域理论学派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

19、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冬季变化产生的因素。(1)、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如在过去几个世纪具有历史意义的人口迁移中,经济目的驱使成千上万人离开家乡来到新大陆。 (2)、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如1947年印巴分治使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3)、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如20世纪80年代非洲萨赫勒地区大干旱造成成千上万的环境难民。

20、马汉“海权论”

核心: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制海权,特别是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狭窄航道,对于大国的地位至关重要。马汉认为一个国家获得海洋大国地位的能力取决于其地理位置、陆地形状、领土范围、人口、民族、性格和政府政策等六个条件。

21、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积极影响: (1)、旅游业的经济特征: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2)、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3)、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旅游业收入属于非贸易收入,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的国际旅游收入是国际贸易中最大的项目之一。

(4)、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是由游客直接消费产生的。旅游业为妇女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

(5)旅游与税收: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济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通过旅游税带来盈利。

(6)旅游与经济结构: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消极影响: (1)、旅游过渡超前发展 (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旅游者往往能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商品,零售商为旅游者服务可以极大的提高边际利润;通货膨胀也会由于土地价格的上升而引起旅游业的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加剧,导致土地价格上升。

22、交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站场费仅同装卸、站场设施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就线路运行成本而言,公路高于铁路、铁路高于水路;站场成本一般是水路高于铁路,铁路高于公路。综合讲,公路适合短途运输,铁路适合中途运输,水路适合远途运输。

(2)、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和结构来表示,一般来说,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衡量交通便捷程度还要考虑到交通网的结构,即要综合考虑连接度和通达度指标。

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通常直接影响一个区域的地理课进入性。 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意味着对外交往可能性的提高,无论是针对原料产地、生产地还是消费地而言,都会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布局的重要因素。

23、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 (1)、高比较优势系数 (2)、高产业关联度 (3)、高需求收入弹性 (4)、高生产率上升率 (5)、高产业创新能力

24、列出印欧语系主要语族的分布区域及其代表语言

(1)日耳曼语系:英国、德国、荷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 代表语言—英语、西日耳曼语、北日耳曼语

(2)罗曼语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 代表

语言—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

(3)、斯拉夫语族:俄国、乌克兰、波兰、捷克、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萨尔维亚。 代表语言—东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南斯拉夫语

(4)、印度—伊朗语族:印度、伊朗。代表语言—印度部分(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 伊朗部分(波斯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

25、列出麦金德的“枢纽地区”范围并分析其战略地位

(1)麦金德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世界分为“心脏地带”(枢纽地区)、内心月形地带和外新月形地带。心脏地带包括从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平原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域。内心月形地带包括德国、奥地利、土耳其、印度、中国及亚欧大陆边缘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新月形地带包括欧亚大陆陆地部分以外的大陆及海岛,主要包括英国、非洲、澳大利亚、日本及美洲。这样就形成了内心月形地带包围心脏地带、外新月形地带又包围内心月形地带的格局。

(2)战略地位 麦金德认为,心脏地带由于地理上与外界隔绝,故海权国家难以进入;又由于地势平坦便于修筑铁路,故可以进入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对欧洲而言,可以通过东欧进入中欧和西欧,并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海上力量,最终战胜海权国家。

麦金德提出三句警示性的全球战略名言: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世界。

26、举例说明种族划分的主要指标

(1)毛发。亚洲人一般为直发;欧洲人常见波状发;非洲人为羊毛卷发。毛发的中间过渡形态,多为混血种族。

(2)肤色。 人的肤色深浅与皮下色素细胞的多少有关,色素细胞分布愈密,人的肤色就会越深。

(3)身高。人们的身高差异虽与营养条件有关,也受到遗传因素的显著影响,在相同的生活条件下,平均身高都相差很大。如:在扎伊尔东部及其相邻地区,瓦图西人和班图人迁移到这个地区很晚,瓦图西人身材高大,班图人身材适中,俾格米人身材矮小。

(4)头颅形状。头骨指数=头宽/头长*100

(5)鼻形。以鼻梁之狭宽或高中低划分种族。 白种人为狭鼻,黄种人为中鼻,黑种人为宽鼻。

(6)血型

(7)指纹。亚洲人多斗形纹,黑种人多弓形纹,欧洲人多箕形纹。 27、旅游系统构成要素

旅游系统是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通道相互作用的一个空间系统。 (1)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2)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目的地: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

(3)交通连接。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桥梁。 28、东南亚旅游资源突出特色

东南亚由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是亚洲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现已成为度假、避寒、访古、朝佛的胜地,在众多旅游资源中,热带滨海滩岛胜景与浓郁的宗教文化颇具特色。

本区地跨赤道,除内陆山国老挝外,各国均有海岸线,岛屿棋布,灿

若群星。绚丽多姿的热带滨海滩岛是本区自然风景的突出特征。东南亚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交汇地,人文景观无不打上宗教的烙印。宏伟壮丽的宗教建筑构成了本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本区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绚丽多姿,其中华人文化独树一帜,构成了本区独特的人文景观。

29、举例说明国家领土主要形状

(1)坚实型,即从领土中心到边界的距离差距不大,领土形状呈圆或方形,没有分离的领土,如波兰。

(2)延伸性,即虽然大部分领土也呈坚实型,但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远离领土中心的走廊,如泰国。

(3)狭长型,即领土向相反两个方向延伸,形成狭窄条带状的分布,如智利、意大利

(4)分离型,即一国领土被水域或其他国家分开,形成破碎分离的分布状态,如印尼和丹麦。

(5)穿孔型,即一国领土完全被另一国包围,如莱索托、圣马力诺 (6)飞地型,即某国领土被邻国领土全部包围,但主权仍属该国,如瑞士在意大利的堪培尼、德国在瑞士境内的比辛根。

一般来说,坚实型国家便于管理和控制,延伸型国家延伸部分一般难于管理和控制,狭长型及分离型国家多因联系不便而使国家管理及防务较为困难;穿孔型及飞地型国家也因两国关系容易产生摩擦而给国家外交制造麻烦。

30、分别列出基督教三大教派的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三大教派为天主教、正教和新教。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分布于欧洲; 新教势力范围:英国、北爱尔兰中部、荷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芬兰、爱尼波亚、德国; 正教及其他宗教占亚洲非洲绝大部分。

31、雁形形态说

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32、世界城市化特点 (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基础设施网络的逐步完善,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间出现新的城镇,城市间的距离日益缩小。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等。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在发达国家,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进行,其发展已有200年历史,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一般在70%以上,农村地区也在逐步城市化,乡村居民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上已接近城市居民,因此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已逐渐放慢或趋于稳定。而在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多,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是发达国家

的两倍。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指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人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的新现象。逆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和新鲜的空气;另一方面是由于交通信息的发达,有人要求由城市迁往乡村。逆,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三、论述

1、结合实际,分析城市体系主要类型

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也就是说,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

2、综述韦伯工业区位论基本观点 (1)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也即在某特定地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可能性。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A、一般因子: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一般区位因子具体确定,是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原料燃料费、劳动力成本、运费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出于理论研究中便于处理的需要,最终确定为运费和劳动力成本两种。

B、特殊因子:为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它可使相关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

C、集聚因子和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关设施共享等),为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低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则为分散因子。集聚、分散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2)理论前提

韦伯分成三个阶段逐步构筑其工业区位理论: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第二阶段——运费指向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第三阶段——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

(3)理论重点 1)、运费指向论;2)、劳动力成本指向论;3)、集聚指向论

3、杜能农业圈内涵

(1)理论提出的背景和目的:1)、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2)、目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2)理论概要 1)理论前提:

a、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b、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唯一交通工具 c、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耕作且收成相同 d、距城市80km外是荒野,与其他地区隔绝

e、人工产品供应只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只源于周围平原

f、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另外,企业经营型农业即合理的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农业。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2)形成机制

根据已经设定的各种假设前提,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为目标的合理活动,马车是唯一交通工具,则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正比,运费率因农作物不同而不同。

3)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在城市的周围,形成以不同农作物为主的依次排列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形态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农业组织形式,即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距离城市最近的农业地带,主要种植或生产易腐难运的作物或产品,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决定。

第二圈——林业圈。生产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以谷物和饲养作物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谷物、牧草、休耕轮作地带。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距离城市最远、最粗放的谷物农业圈。 第六圈——畜牧业圈。最外圈,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供应城市市场,距城51-80km处。

4、当代世界城市化基本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基础设施网络的逐步完善,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间出现新的城镇,城市间的距离日益缩小。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等。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在发达国家,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进行,其发展已有200年历史,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一般在70%以上,农村地区也在逐步城市化,乡村居民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上已接近城市居民,因此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已逐渐放慢或趋于稳定。而在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多,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指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人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的新现象。逆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和新鲜的空气;另一方面是由于交通信息的发达,有人要求由城市迁往乡村。逆,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5、综述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重要性——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因为区域经济活动是在地理空间上进行的,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的产生需要把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但是它们的区位指向又不尽相同,于是,就需要考虑如何克服地理空间的约束而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经济系统。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2)

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唐富藏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2)集中后分散阶段;(3)分散后地方中心成长阶段。

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2)过渡阶段;(3)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4)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

6、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 (1)、旅游业的经济特征: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2)、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3)、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旅游业收入属于非贸易收入,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的国际旅游收入是国际贸易中最大的项目之一。

(4)、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是由游客直接消费产生的。旅游业为妇女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

(5)旅游与税收: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济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通过旅游税带来盈利。

(6)旅游与经济结构: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7、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在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改变地理环境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强化,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等都给当代社会带来一系列全球性和地区性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者研究的主题。人地关系的协调论思想奠定了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统一性和综合性,探索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模式、途径和方法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当代人文地理学在哲学方法论上表现出多元化趋向。一方面,科学哲学首先引入人文地理学,大大加强了学科的自然科学基础;另一方面,西方人文地理界也相继受到了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从其他社会科学引入

一些新观念、方法和技术,大大丰富了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将人文地理学改变为对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及人与地方关系的诠释。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首先,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20世纪70年代,人文地理引入心理学的分析方法。 第三,现代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心的手段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人文地理研究日益向实用性发展,面向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那些实际问题。

8、举例分析城市化发展的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本前提。1)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力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化形成的第一前提。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化形成的第二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是工业的基地,城市基础经济部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工业生产相关产业部门较多,且联系比较紧密,倾向于集中布局以获取组织效应与节约效应。集中的结果是城市化空间规模的渐趋扩大,城市对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作用增大,实现内涵的城市化与城市的现代化。可知,城市工业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化的内在力量。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城市生活质量,决定城乡人口的流动方向,因而也就决定了区域的城市化水平。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在决定性力量

经济发展为城市化的实现提供了某种可能,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人口政策的相对宽松必然会促进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相反,城市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必然会阻止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人口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低相关的非正常状态。

9、综述区域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

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组织的核心。一般来讲,具有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

(1)高比较优势参数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优势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测度。它是由比较集中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和比较利税系数等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

(2)高产业关联度

主导产业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他们的发展。某产业的关联度可以通过计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判断。

(3)高需求收入弹性

主导产业必须是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所谓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

(4)高生产率上升率

综合生产率上升率最高的产业可作为主导产业。 (5)高产业创新能力

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担负着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是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只有具有高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

10、文化扩散

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后,一直处于虽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小。文化扩散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1)扩展扩散

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的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由于传播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可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接触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其扩散;等级扩散——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刺激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

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各地。如中国的饮食文化。

11、人口迁移机制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这类因素以区位吸引力形式而存在,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价值观的变化而产生。解释迁移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很多:(1)最主要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2)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如20世纪80年代非洲萨赫勒地区大干旱造成成千上万的环境难民。(3)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如1947印巴分治使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12、城市化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本前提。1)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力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化形成的第一前提。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化形成的第二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是工业的基地,城市基础经济部门的

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工业生产相关产业部门较多,且联系比较紧密,倾向于集中布局以获取组织效应与节约效应。集中的结果是城市化空间规模的渐趋扩大,城市对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作用增大,实现内涵的城市化与城市的现代化。可知,城市工业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化的内在力量。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城市生活质量,决定城乡人口的流动方向,因而也就决定了区域的城市化水平。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在决定性力量

经济发展为城市化的实现提供了某种可能,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人口政策的相对宽松必然会促进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相反,城市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必然会阻止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人口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低相关的非正常状态。

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工业生产相关产业部门较多,且联系比较紧密,倾向于集中布局以获取组织效应与节约效应。集中的结果是城市化空间规模的渐趋扩大,城市对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作用增大,实现内涵的城市化与城市的现代化。可知,城市工业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化的内在力量。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城市生活质量,决定城乡人口的流动方向,因而也就决定了区域的城市化水平。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在决定性力量

经济发展为城市化的实现提供了某种可能,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人口政策的相对宽松必然会促进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相反,城市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必然会阻止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人口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低相关的非正常状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tn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