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文言文之课内虚词分类练习(1)
更新时间:2023-03-08 04:48:2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 2012年高考文言文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12高考之文言文复习资料
课内文言虚词练习(以)
1、下列“以”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不然,籍何以至此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秦亦不以城予赵
D.常以肃杀而为心 既而以吴名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2、下列加点的“以”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A举以于人,如弃草芥 B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C作师说以贻之 D以此知之,故欲往
3、下列加点“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彭祖乃今一久特闻 几以捕系死
B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以其无礼与吾也 C君子不以言举人 举以与人,如弃草芥 D犹能不以之兴怀 则修文德以来之
4、选出下列“以”字用法与意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 ) A以其无礼于晋也 B 几以捕系死
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D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5、下列“以”的意义或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几以捕系死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不赂者以赂者丧 D以其无礼于晋也 6、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不赂者以赂者丧
A.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C. 常以肃杀而为心 D. 越国以鄙远
7、请找出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 ) A.举以与人,如弃草芥 B.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C阙秦以利晋,为君图之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8、下列“以”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以其无礼于晋也。 以五十步笑百步。 C)君子不以言举人。 则修文德以来之。
D)乃入见。问:何以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私人
9、下列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10下列“以”字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君子不以言举人 B不赂者以赂者丧 C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D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1
) 2012高考之文言文复习资料
课内文言虚词练习(而)
1、下列加点的“而”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B骊山北构而西折 C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D拔剑撞而破之 2、“而”字的用法意思不同与其他3项的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C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D渔父莞尔而笑 3、“而”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归而求救国之策
B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太守归而客从也 D人非生而知之者 足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4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蟹六跪而二螯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③/②④/⑤⑥/⑧/⑦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⑤/⑦/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5下列“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 B信而见疑
C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D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6下列加点字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不患贫而患不安 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C.蟹六跪而二螯 D.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而”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下列“而”字意思不同的是( )
A某所,而母立于兹 信而见疑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 C归而求救国之策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D 太守归而客从也 蟹六跪而二螯 9下列句子加点词与其它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2012高考之文言文复习资料
课内文言虚词练习(于、所)
1、下列“于”的用法意思不同与其他三项的是( )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赵尝五战于秦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2、下列“于”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巨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C. 故内惑于郑袖而外欺于张仪 D.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3、下列加点的“于”字选项正确的是( )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③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⑤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⑧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①⑤⑧/②⑦/③⑥/④ B.①⑦/⑥③/②⑤⑧/④ C.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D.①②⑦/⑥③/④⑤/⑧ 4、选出下列“于”字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 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 夫患常积于忽微 C日与北骑相出役于长淮间 D 乃设九宾礼于庭 5、“于”字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6、下列“于”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以勇气闻于诸侯
C徘徊于斗牛之间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7下列“于”字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 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C.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也 D. 不拘于时,学于余
8句子中与“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所”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C.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D.其所以催败零落者 9句中“所”字用法相同的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B.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C.从去里所,复还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10子中“所”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某所,而母立于兹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C.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3
2012高考之文言文复习资料
课内文言虚词练习(之、为、乎)
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下列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的之用法相同一项是
A予之及与死者不知其几矣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D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3、“之”字的用法意思不同与其他三项的是( ) A不知东方之既白 B若风之摇草木
C又闻君子之远其子 D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4、选出下列据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敝之而无憾 B.少者怀之 C.愿闻子之志 D.将援弓射之
5、下列句子中“之”字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非曰能之,原学焉 D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6、下列句子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7、下列句子中“之”字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 A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B客之美我者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8、“为”字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谁为大王为此计之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秦王为赵王击缶 9、下面加点的“为”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先事之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念谁为之戕贼 D秦王为赵王击缶 10、下列“为”字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耳得之而为声
C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D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1、下列句子中“为”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何以伐为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吾杜之行为士先者 D.自令放为 12、下列“为”字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念谁为之戕贼
4
2012高考之文言文复习资料
13、下列“为”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 何以伐为 C.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 自令放为
4、以下选项中“乎”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其皆出于此乎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儿寒乎?欲食乎?
课内文言虚词练习(其、因、若)
1、下列句中“其”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其皆出于此乎 B樊哙侧其盾以撞 吾其还也
C哀散墓之徒有其石也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矣 D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 2、下列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B哀斯幕之徒有其石也
C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D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3、下列“其”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C.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D. 其意常在沛公
5、下列句中“其”与“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相同的是( ) A.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B.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 )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②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耶 ③吾其还也 ④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A①②同③④不同 B①③同②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③④都不同
7、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中的“其”相同的是(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C.吾其还也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④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5
)
2012高考之文言文复习资料
10、下列“因”的用法及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相如因持璧却立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任 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因击沛公于坐
11、请找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性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 ) A相如因持璧却立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C因击沛公于坐 D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12、下列“因”字意义与用法不用的一项是( ) A相如因持璧却立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因击沛公于坐 D因跪请秦王
3、下列“若”字的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久不见若影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课内文言虚词练习(则、者、焉、乃、与)
1、下列“则”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见狱吏则头枪地 B.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C.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下列“则”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位卑而足羞,官盛则近谀 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使子路反见之,则行矣 3“者”字的用法不同与其他三项的是( )
A.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 B.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 后之贤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者”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假舆马者
A.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B.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C.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D. 欲流之远者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不同的是( )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A.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B.欲流之远者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D.智者尽其谋 6下列句子中“焉”字用法与其它几项不同的是( ) A.或师焉,或否焉 B.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 吴之民方痛心焉 E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7下列“焉”字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盘盘焉,团团焉,蜂房水涡 C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D置杯焉则胶 8选出下列“乃”字意思不同于其它的一项( )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今少卿乃教已推贤进士
6
2012高考之文言文复习资料
C. 良乃入,具告沛公 D.乃不知有汉 9列“乃”字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今君乃亡赵走燕
C良乃入,具告沛公 D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10出下列“与”字中意思不一样的一项(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C.相如闻,不肯与会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1列与 “失其所与,不知”中的“与”相同的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相如闻,不肯与会 C与赢不助五国也 D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12列句子中“与”字用法不同的是( )
A.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C.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今君与廉颇同列
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文言虚词课堂检测
1、下列句中“以”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以其无礼于晋也。 以五十步笑百步。 C.君子不以言举人。 则修文德以来之。
D.乃入见。问:何以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私人 2、下列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不然,籍何以至此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C.焉用亡郑以陪邻 秦亦不以城予赵
D.常以肃杀而为心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3 、下列句中“而”字意思相同的是( )
A.某所,而母立于兹 信而见疑
B.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因人之力而敝之
C.归而求救国之策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D.太守归而客从也 蟹六跪而二螯
4、下列句子中“而”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5、选出下列“于”字用法与意义不同的一项 ( )
A.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7
2012高考之文言文复习资料
B.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圣人不凝滞于物
6、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是 (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7、下列句中“其”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B.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皆出于此乎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吾其还也 8、下列句中的“为”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C.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吾属今为之虏矣 D.念谁为之戕贼 为之奈何
9、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令张良留谢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C.失其所与,不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10、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B.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尤且从师而问焉 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客何为者 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D.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1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及其所之既倦
8
- 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车型与VIN代号对照表
- 第2章服装原型及原型制作
-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经济户口管理办法及四项制度
- 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试题2
- 传感器综合题答案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硕招生人数及学费
- 初三新编英语教材下册
- 公司庆中秋、迎国庆联欢会客串词
- 向区委常委会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材料
- 2006年GCT英语模拟试题(三)及答案解析
- 经济法概念的早期使用
- 我爱做家务课堂教学设计
- 学校安全工作月报表、消防安全排查表、消防隐患排查台账
-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
-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 2018年天津市高考文科试题与答案汇总(Word版) - 图文
- 铁路论文
- 2017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时间及地点
- 1.111--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起爆点主图 注意买入 拉升 逃顶源码指标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 虚词
- 文言文
- 练习
- 高考
- 分类
- 2012
- 新课标广东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 第一章 动量和动量守恒
- 2013年甘肃高考理科数学试题
- 江苏省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 选择题化学平衡移动
- 2015年成人高考语文考试复习资料
- 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单元测试题(教师版)13Word版含
- 2014年高考双曲线专题做题技巧与方法总结
- 高三尖子生地理辅导材料
- 浙江文解析
-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全套资料
- 高考作文备战___“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
- 杨浦高中补习班杨浦高考培训机构新王牌资料青浦2014.1-高三英语
- 步步高2016届高考化学(人教版新课标)一轮复习配套资料:第三章
- 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资料
- 成语熟语必备资料——高考易错成语汇编
- 2017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必备
- 2014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精练(2013模考汇编):化学实验基础(含答案,
- 2017高考物理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专题
- 高考语文古文复习资料50
- 2016最新热点写作素材时事素材
- 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