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更新时间:2023-10-15 14: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摘要】:人性究竟是善?是恶?自西周初年人性观念的萌发,直至今日,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从未中断过,并且还多次出现发展的高峰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人性问题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各种思想学说层出不穷。儒、道、墨、法等皆提出了自己对人性问题的看法。而儒家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性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孟荀二人对人性概念的界定,对人性善恶的判断,以及修身之方法等的比较,来认识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异同,从而对人性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字】:孟子 荀子 性善论 性恶论 斗争性 同一性

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核心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而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相互对立的答案,并且争论了两千余年未有结果,而人性问题也在这不断的争论中向前发展,逐渐成熟。 一、孟荀人性论的斗争性

1、时代背景不同。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并告诉人们人性本善,只要不去学习坏的东西,不被坏的社会风气所同化,我们自身便不会变坏。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和自我催眠,这与当时的

社会现实相差甚远,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看到这些,荀子有些绝望了,看清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知道自我催眠已经不管用了。为了使人们向善,必须充分让人们认识自身的缺点,才能心悦诚服地改正,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

2、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就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1]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是人为促成的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求利之心,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声色之好。但这种本能如果任其发展,不加节制,不加约束,就必然要产生争夺、残杀等邪恶的事情,造成社会混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

3、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从一开始在性的概念的界定上,孟荀就发生了内圣与外王两个对立的价值取向的分野。“孟子言性善,乃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是仁义理智四端。荀子言性恶,是说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为中并无礼义;道德的行为皆必待训练方能成功。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实非一事。[2]在对性的界定上,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荀子则以一种冷峻严厉的目光审视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的一翼。”[3]尽管孟子主

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看到了善恶的并肩而存。孟子强调性善的一面,是立足于他的仁政理想;荀子强调性恶的一面,是立足于现实人心的状况。

4、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孟子强调心性本心,荀子强调本能欲望。由此也致使二人在对待修身问题上有不同主张。孟子站在性善论的观点上必然强调人的内心修为,他发展了孔子提出的“为仁由己”。“仁”成为孟子学说的核心概念;而荀子力主性恶,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走的是孔子“约之以礼”的路线,“礼”也就成为荀子学说的中坚术语。孟子重于心,荀子重于学。孟子主张扩充本性,主张养气,重视发挥本心的作用,重视自我修养、自我反省的功能。荀子主张化性起伪、改造本性,主张治气,重视学习的作用,重视教育培养、社会约束、师长示范和个人努力的结合。

5、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二、孟荀人性论的同一性

1、同属于人性问题的思考范畴,都是以对人性问题的讨论为出发点的。人性问题,战国中期就在儒学内部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大体来说,大约有四派,有的认为“性无善无不善”,有的认为“性可以

为善,可以为不善”,有的认为“有性善,有性不善”等等,但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实为三家,即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4]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本身就具有先验性。各个学派关于人性的思考总有一些不足和值得思考的地方,这就需要把它们放在各家的思想体系中去考察。

2、关于人性的思考方法有许多共同点。同孟子一样,荀子也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造就的,与后天习得没有关系。“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他们都认为人性是先验的人性,他们都不承认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决定作用。

3、共同的理论基础。尽管在对人性的概念的界定上,孟子和荀子是相对立的,但二者都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孔子的人性观。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认为人性的差别主要产生于后天的习染,这是一种重视社会实践的观点。孟荀二人的人性论实为孔子人性观的继承和发展。只是孟子侧重于“性相近”,而荀子则侧重于“习相远”,孟子侧重于为仁由己,荀子侧重于约之以礼。

4、二者追求的目标相同,都是去恶向善。仁义法正都是可知的、可学的,每一个人都有学习仁义礼法的资质,所以人的本性也一定能够得到矫正。在这一点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孟子认为人性善,其目的就是要引导人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善的本性,荀子认为人性恶,是想通过对于人恶的本性的矫正,最后同样达到善的境界,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二者的归宿,同样是人的修身,只不过前者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后者强调的是外在的社

会约束力量。

5、二者都不约而同地重视教育对修养人性的作用。孟子不但要求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还十分重视教师教育的重要性。荀子更是把“师”、“法”作为他修身的重要因素。

6、他们各自提出的人性论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为自己的政治学说提供理论依据。他们以各自的人性论为基础,都提出了救治社会的药方。正所谓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他们对人性分别做出了善与恶的判断,并进而提供了仁政与礼治的药方。尽管二人的观点截然相反,但都成功地做了论证。

三、孟荀人性论相辅相成

如果说孟子对于人性的认识只是看到了在血缘纽带下父子、兄弟之间仁爱的一面,那么荀子则看到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争夺的一面。[5]

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虽然对人性的内涵界定不同,在个体成善的途径上观点也不一样,但是他们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教人从善,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孟子言性善,欲使人尽性而乐于善;苟子言性恶,欲使人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殊,其教人以善则一也。”这种评价是十分中肯的。[6]

孟子的“性善论”是从正面激励人奋发向上,自觉向善的。孟子从人与动物不同的类本性人手阐述了人的本质,把人的食色之性排斥在人的本性之外,而把道德观念、道德理性看作人的本性,从而深化了对人的本性的认识,突出了人的善良本性;在主体的道德修养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sh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