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研究:视觉的情节

更新时间:2023-07-17 18:1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件,ppt

视觉的情节

课件,ppt

第一节 情节简述 一、 什么是情节 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 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 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

课件,ppt

二、 情节观念的演变。 最早提出“情节,即事件的安排”这一 见解的是亚里斯多德。 黑格尔认为情节包含三个要点:时代、 情境、性格。

课件,ppt

三、 故事与情节 故事,就是客观发生或存在的事实。 (一)故事与情节的关系 1、故事是生活中的事实,情节是经过加 工过的故事; 2、故事只有一个,情节可能多个; 3、故事不一定有认识价值,情节一定有 认识价值;

课件,ppt

4、故事里通常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情节要 求人物性格鲜明,心理活动丰富; 5、故事总是顺序发生并被顺叙,情节可以顺 叙、倒叙或插叙。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是来源 于生活。 对电影编剧说来,情节可以编撰、虚构,但决 不允许脱离人物性格,脱离生活去胡编乱造。

课件,ppt

第二节 情节的基础:矛盾冲突 电影剧作的情节主要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 突来构成的。 个人与时代、与周围具体环境的矛盾冲突所激 起的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即我们通常说的人 物内心冲突。 个人与大环境的矛盾,个人与具体环境的矛盾, 以及由上述两种矛盾冲突造成的个人内心世界 的矛盾冲突构成了电影剧作中情节的基础。

课件,ppt

一、 个人与时代的矛盾冲突 所谓时代,即指人物生活的大环境。黑 格尔称它为“一般的世界情况”。 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

课件,ppt

不同风格样式的影视剧,其情节基础不 同。 在线状的散文电影中,没有强烈的矛盾 冲突,而只有差异和抵触; 在块状的散文电影中,更难找到强烈的 矛盾; 有些影视剧虽然也有冲突,但不属于戏 剧冲突,而是表现为人物的内心冲突。

课件,ppt

影视剧中的情节点与场面的有效积累 以冲突为基础的情节——情节点

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细微变化或内在 心理为基础的情节——场面的有效积累

课件,ppt

第三节 情节线及情节的松散性 爱森斯坦反复强调的“线索”,指的就 是情节线。

电影剧本中的情节线有两种类型:一种 是简单情节线,一种是复杂情节线。 (掌握具体作品)

课件,ppt

一、 简单情节线与复杂情节线:一般说 来,电影剧本中的情节线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简单情节线,一种是复杂情节线。 简单情节线是指全剧从头到尾只有一条 贯串始终的情节线,没有副线,没有第 二条、第三条乃至多条平行展开的情节 线。

课件,ppt

(一)简单情节线的优劣 最大的优点是人物较少;由于情节

单纯, 脉络也更清楚;观众容易跟着人物和剧 情走,揭示人物心理不会顾此失彼。 弱点是,如果作者把握不住复杂的人物 性格和心理的细微变化,或者开掘不出 相当的思想深度,剧本和影片就可能显 得缺乏力度。

课件,ppt

二、情节的线与点:不论简单情节线或 复杂情节线,电影剧作都要求情节线是 “粗线条”的。所谓“粗线条”,就是 说在主要情节线上要有几个基点,犹如 几根花岗岩柱子支撑大厦一样,支撑着 情节线和整个剧本。

课件,ppt

三、松散性情节 1、摆脱了戏剧式电影情节的因果关系, 避免了刻板;2、由于保留了戏剧式电影 的戏剧性及戏剧因素,对观众有吸引力; 3、是介于传统电影与先锋电影之间的具 有独立品格的雅俗共赏的电影;4、吸取 诸种样式电影之长,回避所短。

课件,ppt

第四节 现代派电影情节及其回 归传统 现代派电影运动在各国的称谓? 答:法国叫“新浪潮”或者“电影手 册”,德国叫“新德国电影”,我国通 常叫“新时期电影”,苏联叫“思想电 影”或“哲理电影”、“作家电影”。 法国弗朗索瓦 特吕弗是法国“作者电影” 的首倡者。

课件,ppt

现代派电影的代表作品? 答:“内心现实主义的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尼” 是第一个背离传统电影的,作品有《奇遇》、 《夜》、《红色沙漠》;阿仑 雷乃的《去年在 马里昂巴德》、《广岛之恋》;特吕弗的《四 百下》、《枪击钢琴师》、《朱尔和吉姆》; 戈达尔的《精疲力尽》;英格玛 伯格曼的《野 草莓》;费里尼的《八部半》;塔尔柯夫斯基 的《镜子》;陈凯歌的《黄土地》;吴贻弓的 《城南旧事》等。

课件,ppt

回顾示例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端 中段 结尾 A────×─┼────×─┼─────Z 建置 对抗 结局 第1~30页 第30~90页 第90~120页 情节点Ⅰ 第25—27页 情节点Ⅱ 第85—90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s8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