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材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22 14: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小学三年级《弟子规》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材教案
第1课 总 叙
学习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重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 难点
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
《弟子规》音频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中的 “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是孔子的弟子吗?是指小孩子吗?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学生讨论)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理解“总叙”的意思。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做学问了。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大舜的故事》——孝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
1
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五、礼 仪
1、回答问题要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2、学习鞠躬。 六、作 业
1、背诵《弟子规》总序。 2、回家给父母捶捶背。
第2课 入 则 孝(一)
学习目标
1、复习《弟子规》总序。
2、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3、理解意思,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难点
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做到。 教具准备 音频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1、听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 “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
2
“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时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做的?(指生答)怎样做才能更体现“孝”呢?(生答)
延伸:
父母呼 应勿缓;老师呼 应勿缓 ; 长辈呼 应勿缓 ;同学呼 应勿缓。 2、“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
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4、“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你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接受教训,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孝敬父母、懂礼貌的孩子。 四、讲故事:《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五、礼 仪
1、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问好。
2、父母、老师、长辈,要求做的事情,要尽量做好。 六、作 业
1、背诵“父母呼”。 2、帮父母 收拾餐桌。
第3课 入 则 孝(二)
学习目标
1、复习“父母呼”。
2、学习“入则孝”之“冬则温”。
3、了解意思,进一步理解怎样才是“孝”。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
会读、会背。进一步理解“孝”。 难点
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尽“孝”。 教具准备 播放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父母呼”。
3
2、是否帮父母收拾餐桌。
二、学习“入则孝”之“冬则温” 1、听泛读“入则孝”之“冬则温”。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冬则温”“温”就是温暖的意思。“夏则凊”,凊就是凉爽的意思。孝敬父母应该从哪里开始呢?应该从关心父母的起居生活开始。
讲“黄香”的故事: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很早过世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夏天天气非常热,他每天都给父亲扇枕席,以便让父亲安歇;冬天非常寒冷,为了让父亲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九岁的孩子能懂得这样孝顺父亲,感动了太守刘扩上书朝廷申报,批准孝廉,成为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儿童。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
我们都要以黄香为榜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2、“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记得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问候,这是为人子弟在家里对父母应该有的态度。 “晨则省”,“省”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定”也是如此,也是安慰,让他的心情觉得很好。
3、“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出门一定要告诉双亲。尤其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治安也没有以前的好,所以你出门时一定要向告诉父母到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为什么?绝对不能让父母为我们的行踪担心。 “反必面”,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讲明。“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
四、拓展:
行孝是每个人的责任,是天下所有做儿女应做的事情。同学们,我们的父母是不是很辛苦啊。你们想不想孝敬一下为你辛苦为你操劳的父母呢?设想一下:今天放学回家,你看到父母工作了一天非常劳累,你想怎样孝顺你们的父母呢?(生答)
五、作 业
1、背诵“冬则温”。
2、回家为父母 做一件事。
第4课 入 则 孝(三)
学习目标
4
1、复习“冬则温”。 2、学习“事虽小”。
3、理解“事虽小 勿擅为”“ 物虽小 勿私藏”。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
理解“事虽小 勿擅为”“ 物虽小 勿私藏”。 难点
理解意义。 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昨天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 二、学习“入则孝”之“事虽小”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事虽小”。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理解“事虽小”。什么样的事情是小事?该怎样做? “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不应做的事情,就尽量不做。比如说,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不在黑板上乱涂乱画,这样的事虽小,也是不对的。不应做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三国时的刘备教育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
2、理解“物虽小”。
什么样的东西是小东西?铅笔、橡皮……不能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自藏起来,父母会伤心。
拓展:
捡到小的物品应该怎样做?借用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
四、讲故事:陶母封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严格的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区,并且献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父母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
5
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
五、作 业
1、背诵“事虽小”。 2、给爸爸妈妈洗袜子。
第5课 中秋节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
2、了解和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 4、初步了解中秋团圆之意。 活动重难点:
1、了解和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 3、初步了解中秋团圆之意。 教具准备: 1、课件。 2、月饼。 教学过程: 课前激情: 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什么时候才吃月饼啊?(引出中秋节并板书)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中秋节,一起去感受这一个充满人间温暖的节日。 二、采访交流
现在,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采访,谁愿意接受采访? 预设问题:你和谁一起过的中秋节?你怎么过的中秋节? 三、我是小小学问家
从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中秋节很温馨。
幸福、快乐的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但是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谁敢拍着胸脯说:“我是小小学问家”?
同学们,你们要自信,你得相信自己一定知道的很多,不信,你看这些题,你都会!(课件)
预设:1、中秋节是哪一天?(你知道为什么这一天叫中秋吗?) 2、中秋节又叫什么?(为什么又叫团圆节呀?) 3、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仰望天空的什么? 4、中秋节人们自然会期盼什么?
5、中秋节人们都吃什么来庆祝节日呀? 6、月饼最初的用途是什么?
好,真不错,现在你敢拍着胸脯说:“我是小小学问家”了吧!
6
四、美丽的神话 学问家们,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大家已经了解了,你知道吗?中秋节还是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节日呢!谁知道和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
(学生交流)同学们已经把故事的大体内容都说出来了,现在我把这些故事详细的给大家讲一讲。(课件)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五、走进风俗大观园
踏着令我们心驰神往的神话的节拍,我们来到了风俗大观园,在这个园子里,我保证让你大开眼界。(课件)请问学问家们,中秋节都是怎么过的?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预设:1、赏月:教师补充走月、跳月、听月
你在中秋节的夜晚抬头看天空了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随机抽取几个学生问一问)有的同学很遗憾啊,他的眼睛直盯着中秋节的美食,忘了中秋节的美景了,你想不想看看这幅美景啊?
(课件)
2、月饼:月饼是很好吃,你知道月饼的来历吗?(师讲月饼的来历) (学生说到点课件)
3、诗词:有的人还喜欢吟诵诗词,你都知道哪些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咱们书上就有一首词,(课件)叫什么?你听老师给你读一遍。 教师范读,提名读,齐读
4、灯谜:大家知道什么叫谜语吗?那把谜语写在灯上叫什么?老师给你猜几个灯谜看你会不会(课件)
表面是绿,切开是红,吃它是甜,吐出是黑。(打一水果) 一个小小游泳家,说起话来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大了有脚没尾巴。(打一动物)
弯弯一座桥,挂在半天腰。七色排得巧,只能呆一会。(打一自然现象) 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打一动物) 六、喜过团圆节
风俗大观园逛完了,快乐吗?这园子里的哪一样东西让你最难忘啊?
月饼圆圆的,它是一种团圆的象征,咱们大家能在一个班集体中,这也是一种团圆。想不想一起再过个中秋节?有人说,不吃月饼就不能算是过中秋节,请同学们把月饼拿出来,四人一小组开始分享你的美食吧。(课件)
(师生同吃月饼) 七、思想升华 (随机提问)月饼甜不甜?如果中秋节的晚上别的小朋友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过节,而你的爸爸妈妈却不在你的身边,或者他们还在工厂里加班,或者去了外地打工,留下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想想别人家的欢声笑语,再看看自己家里冷冷清清,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吗?
预设:(如果学生发言不积极)你想他们吗?你想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看圆圆的月亮吗?你想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吃甜甜的月饼吗?你想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快乐的猜灯谜吗?
是啊,孩子们,你们想,在中秋节的这个夜晚,所有的中国人都想,这就是中国人期盼团圆的情怀。因为一家人团圆了,我们的心才能贴近,只有心与心贴近了,才叫团圆。
你听团圆的人们多么快乐呀!孩子们,唱起来!
7
七、课堂小结
让我们在中秋节的甜蜜和团圆中结束这堂课,下课!
第6课 入 则 孝(四)
学习目标
1、复习“事虽小”。 2、学习“亲所好”。
2、理解意思,启发培养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 3、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理解意义,辨别是非。 教具准备 播放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①背诵“事虽小”。
②给父母洗袜子了吗?怎样洗的?父母说了什么? 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所好”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所好”。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努力去做;应该学的,也应该努力去学习。让父母得到欢喜。
2、“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谨”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谨慎的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为他去除掉。譬如说父母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为人子女也应该赶快把它改正过来,自己应该要赶快改正过来,让父母能得到欢心。
3、“身有伤,贻亲忧”。想一想在你不小心受伤的时候,你的父母会怎么样?理解“贻亲忧”:让父母担心。
4、“德有伤,贻亲羞”,指如果你的品德不好,你的亲人就会为你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其他不该做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
四、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父母让做的事情,不去做;任性,不听话;跟爷爷奶奶吵架;跟小朋友抢东西、打架……
8
说说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五、作 业
1、背诵“亲所好”。 2、回家扫地、拖地。
第7课 入 则 孝(五)
学习目标
1、复习“亲有过”。 2、学习“亲有疾”。
3、学会在生活中关爱父母、照顾父母。 重点
会读、会背。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难点
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照顾父母。 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齐声背诵“亲有过”。
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有疾”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有疾”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所以在古者,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这个一瓢,一小瓢试试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吃的药多是药片、颗粒,这个你可不能随便尝,以免药物中毒,不过,父母生病时可以提醒父母按时服药。
9
2、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后,这时候如果办丧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
四、讲故事: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五、作 业
1、背诵“亲有疾”。
2、说说自己在父母生病时是怎样做的?
第8课 重阳节
教学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3、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孝敬老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揭示课题:
1、出示:节(指名拼读、齐读) 2、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国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 3、(出示节日名称),春节是我们常说的农历新年,可以放假来庆祝。这些都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人们在不同的节日中可以做不同的事情来庆祝,今天我们就重点来了解其中的一个节日——重阳节。
4、出示课题,指名拼读“重阳”。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我们在35课中学过,出示:“轻重”(齐读)这种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音,我们称它为——多音字。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44课(出示课题,齐读) 二、读通课文,教学生字: 1、出示自学要求:(1)读: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哪一天? 2、出示课文,指名读。(指名评:字音是否读准?) 3、男女生读文、同桌互读(互评:加字不漏字)
10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1、引读:重阳节是——:九月九。九月九日是——重阳。
2、农历九月九日刚好在中秋之后,当时的景色怎样?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
(1)出示卡片:景色(指名拼。正音:后鼻音、平舌音)怎么记住?(日+京) (2)找出文中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读。(文中句子变红) (3)“秋日晴”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出示:秋高气爽 “山风清”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出示:云淡风清 3、那么,人们在重阳节会干什么呢? (1)引读:古人—— 我们——
(2)学习生字:出示卡片:古人(指名拼读、齐读)就是古时候的人。“人”与“八”比较。“人”的笔顺规则
登高(指名、开火车拼)即登上高处,这“登高”可以是爬山、登高塔。
(3)古代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那么,人们登高干什么呢?
引读:古人登高—— 我们登高——
(4)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听重阳节的来历的故事)
4、后来,人们就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自己读好课文,试着背诵。 5、自古以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登上高处,一边观赏秋天的美景,一边许下心中美好的愿望。如果你也登上高处,你会为你的家人和朋友许下什么美好的愿望?
6、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之外,还有观赏菊花、遍插茱萸(茱萸是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避难消灾)、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活动。
7、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敬老节、其老人节。想一想,这一天,我们还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呢?(指名答)
我们不仅可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为老人做事,平时也应该为他们做事。 四、复习巩固、课外延伸
1、生字都认识了吗?猜字谜游戏。
一撇一捺不是八,猜猜我是谁?(人)羊儿羊儿大大大?(美) 大下多一点。(太)我有十张口?(古)太阳照耀北京城?(景)
2、出示: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正是秋高气爽、云淡风清的时节。古人登高躲避天灾。现在我们也在重阳节登山观赏秋天美丽的景色,并祝愿家家平安。
(自读、指名读、齐读)
3、九九重阳,因为“九”与“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的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而且秋天又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人们历来对重阳节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的诗词佳作。(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9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1
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学会本诗中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4、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句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前准备】
1、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件出示古诗及背景。) 2、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这天有什么习俗?“忆”是什么意思?教师简述“山东”的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是谁在思念?你对王维有什么了解?师补充简介诗人。 过渡:王维为什么要思念家乡亲人?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的课外知识与所学内容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对全诗有个整体感知,以问题过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诗句
1、范读,齐读古诗。
2、学生自学,理解诗意:先自由读理解诗句并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再小组交流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首先指名说说已懂得的诗句意思,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再指名说;最后齐读古诗。
4、师述:
读诗不是弄懂诗的意思就行了,还要弄懂、体会出诗中的情感。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追问)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呢?
5、学生分组自由讨论。 6、交流发言。
(重点抓住“独、异、倍、遍、少一人”等词语进行体会,相机让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并感情朗读。)
7、感情朗读。
(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要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信任学生,学生是可以读懂诗句意思的。这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读诗不仅是懂得意思,还要读出蕴含在诗中的情感、意境,并教给学生从诗句中去体会感悟。)三、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诗,复习了一首诗,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有什么不同?
2、这二首诗中,哪些句子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能说一段话用上这句诗吗? 3、感情朗读二首诗。
12
(我们今天学习古人的诗句,不仅是让学生欣赏汉语文的艺术美、语言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优美的词句,在适当时还应鼓励学生去应用。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阅读古诗的作用。)
四、作业同学们,你们现在离开了自己的父母亲人,来到我们实验学校,肯定也会想家,想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吗?试一试,写一两句诗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
第10课 出则悌(一)
学习目标
1、复习“总叙”和“入则孝”。。 2、学习“出则弟”之“兄道友”。
3、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 教具准备 播放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背诵“总叙”和“入则孝”。 指名背。 齐背。
二、学习“出则弟”之“兄道友” 1、听泛读“出则弟”之“兄道友”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道友”, “友”就是友爱,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就是孝道。
13
举例:
父母看到孩子打架,不友好,会是什么心情? 3、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不能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就不会产生怨恨了。 说话时忍让一点儿,气愤就会消失。 四、联系实际讨论:
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作 业
1、背诵“兄道友”。
2、照顾一下比自己小的孩子。
第11课 出则悌(二)学习目标
1、复习“兄道友”。
2、学习“或饮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懂得尊老爱幼。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尊老爱幼。 教具准备 播放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兄道友”。
2、说说是怎样照顾小朋友的? 二、学习“出则弟”之“或饮食” 1、听泛读“出则弟”之“或饮食”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14
不管是饮食,还是坐、走,一定要先礼让长辈。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孩子有尊敬长辈的习惯。
2、“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长”,长辈。“呼”,叫。“即”,立即,马上。“代叫”就是代替呼叫。“长呼人 即代叫”意思就是长辈呼唤儿女的时候,如果这个人不在旁边,要赶紧代替父母去转达。
“人不在 己即到”如果找不到父母所要找的人,你就要赶快来回应,跟父母跟长辈报告说此人不在。
四、联系实际:
1、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吃东西时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先让父母、长辈、弟妹吃,然后自己吃。
2、在家里,父母长辈叫你时,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应立即答应,问父母长辈什么事情,然后立即去做。五、作 业 1、背诵
2、自己洗袜子(给爸爸妈妈洗袜子)
第12课 出则悌(三)学习目标
1、复习“或饮食”。 2、学习“称尊长”,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懂得尊敬长辈。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尊敬长辈。 教具准备 播放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或饮食”。 2、你是怎样洗袜子的?
二、学习“出则弟”之“称尊长”。 1、听泛读“出则弟”之“称尊长”。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15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称呼长者,不可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表现得谦虚恭敬,不要自我表现才能。走在路上如果遇上了尊长,要快步迎上去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不说话,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
2、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如果自己骑马行路时遇见长者要下马,坐着车行路时遇到长者要下车。长辈走后,自己还要在原地呆会儿,等长辈走百步以外,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如果长辈站着,年幼的人就不可以坐下,长辈坐下以后,命令你坐,你才可以坐下。
四、联系实际:
你在路上遇到长辈或父母的朋友时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要站好,有礼貌的问候。主动叫叔叔阿姨。 五、作 业
1、背诵“称尊长”。
2、回家与父母一起表演本课内容。
第13课 出则悌(四)
学习目标
1、复习“称尊长”。 2、学习“长者立”,理解意思。
3、懂得尊敬长辈,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懂得尊敬长辈,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教具准备 播放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6
1、齐声背诵“称尊长”。 2、怎样与父母表演的?
二、学习“出则弟”之“长者立” 1、听泛读“出则弟”之“尊长前 ”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2、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些,但是也不能太低,要是低到听不清楚,那也是不适宜的。在见尊长的时候,走路要快些,见过尊长告退的时候,动作一定要缓慢。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双目望着长辈,不能左顾右盼。
3、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就是他的年纪像父辈这样的人,我们对待他,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的来敬重他。如果他像兄弟姊妹,我们的年龄差不多是在我们的兄长当中,我们也要爱惜他,珍惜这样的友谊。
四、联系实际: 1、讨论:
说说你平时是怎样与长辈说话的?应该怎样做? 怎样与人相处? 2、教师小结: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能和睦。一个团体不能和睦,这个团体肯定不能兴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共处,这个家也不能兴盛。所以与人和睦共处,非常的重要。当然首先我们的出发点,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纪比我们年长的,我们一定要守住一条,要尊敬他,要尊重他。
五、自由练习背诵。 六、作 业 1、练习背诵。
2、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17
第14课 冬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冬至的相关知识,冬至的简介与来历、习俗。 2、知道冬至的活动内容和文化观念。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5、增强体验,感受节日欢乐氛围的同时体验美好生活。 二、教学过程:
1、让学生说说冬至新历日期和的符号意义,说说自己对冬至传统节日所了解的多少。并从日历上找一找今年的冬至在农历的日期。
2、学生介绍冬至庆典都举行了哪些活动和相关的文化传统,例如吃饺子、馄饨等。 三、实践活动
观察记录冬至之后气温的变化情况。理解本地农村谚语:“冬雪(冬至)在月尾,冷在正二月,冬雪在月月中,冷在年夜冬。”意思是说冬至的日期在农历十一月的下旬,那么当年冬天里最冷的天气在明年的正月与二月,如果冬至是在农历十一月的中上旬,呢么当年冬天里最冷的天气是在十二月底,也就是将近除夕的时候。
第15课 谨(一)
学习目标
1、复习“出则弟”。
2、会背“谨”之“朝起早”,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懂得珍惜时间。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珍惜时间。 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尊长前”。 2、复习“出则弟”。
3、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
4、说说你是怎样与朋友相处的。 二、学习“谨”之“朝起早”
18
1、听泛读“谨”之“朝起早”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应早起晚睡,光阴易逝,应及时把握,珍惜青春。 四、讲故事:
中国古代有许多珍惜时间的故事,像“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等,都是古人抓紧时间发奋苦读的典范。
《囊萤读书》
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
车胤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后来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那时候,每逢举行甚么集会或庆祝活动,如果车胤没有到场,大家就觉得扫兴。
五、作 业
1、复习“出则弟”。 2、背诵“朝早起”。
第16课 谨(二)
学习目标
1、背诵“朝早起”。
2、学习“谨”之“晨必盥”,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养成勤盥洗,衣冠整洁的好习惯。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养成勤盥洗,衣冠整洁的好习惯。
19
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谨”之“晨必盥”。 1、听泛读“谨”之“晨必盥”。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漱口。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2、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平整,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回家后,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
3、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穿衣服注重的是整洁,不必讲究衣服的昂贵华丽。穿着应考虑自己的身分及场合,更要衡量家庭的经济状况。
四、联系实际:
1、讲讲自己的生活习惯。
早上你是怎样起床的?谁给你穿衣服? 刷牙、洗脸吗? 衣服是否整洁? 2、讨论:
怎样养成勤盥洗、穿着整洁的习惯? 3、教师小结。 五、作 业
1、背诵“晨必盥”。
2、练习洗自己的小衣服。
20
第17课 谨(三)
学习目标
1、复习“晨必盥”。
2、学习“谨”之“对饮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养成不挑食,不饮酒的饮食习惯。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养成不挑食,不饮酒的饮食习惯。 教具准备 播放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晨必盥”。。
2、说说自己洗的什么衣服,是怎样洗的。 二、学习“谨”之“对饮食” 1、听泛读“谨”之“对饮食”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日常饮食不挑剔偏食,适可而止,不要过量。年少时不可饮酒,喝醉了丑态毕露,最是丑事。
2、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走路时脚步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行礼问候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不要斜着身子靠在墙上,坐着时不可以伸长双腿, 腿更不可以抖动。
四、联系实际:
1、说说自己的饮食:喜欢吃哪些东西?挑食吗?应该怎样做? 2、说说饮酒带来的危害? 3、走路、坐的姿态。
理解“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21
4、教师小结。 五、练习背诵
1、自由背。 2、同桌背。 3、检查。 六、作 业
1、背诵“对饮食”。 2、回家练习走路的姿态、端坐。
18 腊八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相关知识,腊八节的简介与来历、习俗。 2、知道腊八节的活动内容和文化观念。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5、增强体验,感受节日欢乐氛围的同时体验美好生活。 二、教学过程: 1、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腊八节传统节日所了解的多少。并从日历上找一找今年的腊八节。 2、 教师讲授腊八节传说与起源,风俗和饮食文化。 三、实践活动
1、关于腊八粥的各种说法 2、腊八粥的各种做法
第19课 除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除夕的相关知识,除夕的简介与来历、习俗。 2、知道除夕的活动内容和文化观念。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5、增强体验,感受节日欢乐氛围的同时体验美好生活。 二、教学过程:
1、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除夕传统节日所了解的多少。
2、 除夕是每一年的什么时候?在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什么? 3、根据自己的了解,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三、实践活动
1、关于除夕的风俗和一些礼仪。 2、搜集整理关于除夕的传说。
22
第20课 元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
2、朗读,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3、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查找资料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背诵部分段落。 教具准备:
1、春节的传说故事 2、投影
3、各地过年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你喜欢过年吗?我国传统的过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年是怎么来的,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2、阅读《过年的来历》
3、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4、你觉得过年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5、学生交流。
6、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自学古诗
1、回忆学法:我们要学会一首古诗你有什么基本办法呢?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理解意思——展开想象)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 三、学习古诗,交流。 1、你读准了吗?
2、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燃爆竹 饮屠苏 迎红日 换新符
3、要读懂古诗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5、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是不是都理解了古诗了呢?请你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自己说——指名说
l理解古诗可以把用在两部分间加上自己的话。使意思表达更通顺。 6、闭眼听老师范读,在头脑中想象,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7、小结:多喜庆,多热闹呀。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如果你
23
觉得读不足以把热闹和喜庆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自己读——指名读——全班读 四、背诵古诗,学习生字。 你会背诵了吗?
全班背——男女生各背
第21课 古今贤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
2、记住文中警句,谚语,格言,明白做人的道理。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符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
3、流利、通顺、正确的朗读课文。 二、指名朗读。 三、分析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
课文告诉我们哪些做人的道理?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举例说明。
文中哪些语句对你的启发最大?你能用现实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吗? 3、讨论、交流。
24
正在阅读:
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材教案05-22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02-14
培训机构 暑期续班话术01-14
餐饮部员工应知应会203-07
幼儿教师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09-08
什么是EDA技术11-08
火遍全球的一组漫画,准到没朋友08-31
人生第一课作文800字07-15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01-08
我与动物的情感作文450字06-1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子规
- 校本
- 教案
- 教材
- 小学
- 我的童年 - 教学反思
- 油气储运认知实习报告
- 纬地道路软件设计常见问题
- 华为高端设备 doc
- 导师工作日志
-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 国际货物运输与交接
- 钦州市2007-2008学年度中学、职业学校三好学生”、
- 县委书记在全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完整版)教室灯光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 200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部分)4》试题及答案
- 电力系统调度管理规程
- 中国潜水搅拌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年度报告(目录) - 图文
- 8B Unit3
- 课程设计板式精馏塔
- 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犯罪的防范措施毕业设计
- 3-通用财务报表附注模板
- 心脏及外周血管超声试题
- 运营商专用 华为发布NE5000E集群路由器
- 2016-2021年灌注器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