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技术变革与部门就业结构的转变(AAA)

更新时间:2024-05-30 21: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第三章 劳动力流动、部门就业结构转变与农业技术变革

前文的讨论表明,一个社会的需求结构是决定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伴随着经济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市场需求结构将出现有规律的变化。正如恩格尔定律所表明的,市场对农业产品的需求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而对非农产品的需求,则呈现出递增增长的趋势。在部门劳均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作为对需求结构变动的响应,农业劳动力将不断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这种部门间劳动力的定向转移构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过程的重要特征。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不仅取决于由需求结构决定的产业结构,而且也取决于不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结构。迄今为止的国际经验表明,在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增长过程中,农业的劳均产出和劳均资本存量都在增长。这既是经济系统整体稳定增长的充分条件,同时也是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必要前提。现代经济的增长促使农业必须保持在资本密集度较高的水平上,才能保农产品产量的稳步增长和劳动力的稳步转移。技术进步将在农业生产以及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过程中日益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讨论技术进步与农业劳动力流动、农业部门以及经济整体稳定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本章,我们首先在两部门经济的总量模型中,引入一个劳动力增进型的不变技术进步率,探讨在两类产业技术进步率出现偏差的条件下,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农业、非农业产业的影响;其次,我们将讨论农业技术变革的途径,在农业劳动力不断流出农业产业的条件下,讨论农业生产函数要素密集度的变化趋势,并给出一个在竞争均衡框架内,农业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弱化的证明,以此说明政府加强对农业产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第一节. 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与部门经济增长

在前文讨论中,我们曾假定两部门经济的技术进步率B/B为零。作为结果我们发现在两部门经济中所有的人均变量在长期都是不变的,模型的这个性质明显是不真实的。在缺乏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递减的报酬将使得仅仅通过积累更多的人均资本而维持如此长久的经济增长成为不可能。尤其是农业,由于生产依赖于有限的土地,单纯的依靠人均资本的积累维持部门经济的增长,总会达到资本报酬递减的生产阶段。为了解释经济增长的长期持续性,索洛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是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而是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索。” 索洛在其50年代的研究中,首先在生产函数中引入了技术因素变量。他假设技术是一种外生变量,并且保持一种固定的增长速度,即技术进步率。由于技术进步的存在,即使资本—劳动比率不变,资本的边际收益也会不断提高。因此,技术进步可以抵消资本边际收益随人均收入增加而递减的倾

63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向,使其永远保持在零或某一贴现值之上,保证人均资本积累过程在长期内不会停止下来1。 为了将技术进步引入模型中,像运用solow-swan 模型分析有关问题一样,我们假定,由此以下所进行的关于技术进步意义的讨论,在模型中都已包括了如下假设,经济增长的途径都是力求充分就业的,生产的组织过程都是在要使有效消费最大化这一行为原则下实现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对生产是非负弹性的。为方便讨论,我们假设技术进步采用了劳动增进的形式,即哈罗得意义上的中性技术进步2。即,我们假定技术进步以劳动力平均素质提高的形式出现。这一假设的一个额外收益是,因为对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证明只有劳动增进形式的技术进步是与稳态的存在相一致,也就是说从模型的处理角度看,选用劳动力增进型的技术进步,我们最终能够得到一个与长期中各种数量的不变增长率相一致的均衡。当然我们也可不必拘泥于稳态,使模型的各种增长率在长期中并不收敛于固定的数值。然而,这样一来,对于新古典模型,除了带来不必要的复杂运算以外,并没有带来更多的洞见。另外,一些发达国家经济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在长期中人均增长率可以为正,并且没有趋势,这一经验现象意味着一个有用的理论将会预测到人均增长率在长期中趋于零,也就是说模型将会拥有稳态4。

3.1.1.两部门经济中的技术进步

为了构造与均衡相容的劳动力增进型技术进步,我们假设农业和非农业劳

xt??动力的劳动素质都以外生的速度x增长,如果记L[其中L?Le]为有效劳动投入,它以不变的速率x≥0增长。则农业、非农业生产函数方程(1.5)式和(1.6)式可以写为

Y1??K1(1??)?1??3

?1??L (3.1)

Y2?K2??1???1??L (3.2)

其中(3.1)式中的?为两部门技术水平的传导效率。 经过计算,非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方程为:

P?[?A(1??)1??m??1/?B?xt1??M??1]k??? (3.3)

??其中,k?K/L?K/Le为资本与有效劳动的比率。

?将(3.2)式代入(1.10)式得到存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两部门资本积累方程:

???(n?x??)k? 式中,??BM/(??s??s) (3.4) kxtxt????这是因为dk/dt?d(K/Le)?K/Le?nk?xk。显然(3.4)式和(2.8)

1?????s??k式的劳动力流动方程一起构成了闭合的有外生技术进步的两部门经济系统。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解(2.8)式组成的方程组,就可以求出存在外生技术进步时的两部门经济的稳态点。与前面的分析步骤一样,我们通过令(3.4)式和

64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0k(2.8)式中的?0,?来求得稳态的均衡点。

?b(1??)??b??0 (3.5) 1??????0s??k?(n?x??)k (3.6)

其中,??(1??)(??s??s)/(1??)(1??)(1?s)。经过计算,得:

????s?k?n?并且容易证明

x??????,??)(k11????/(1??)?,????/(1??)

(3.7)

就是系统全局收敛的均衡点。在均衡点人均有效资

??xt??k本,和最优劳动力比例将保持不变,由于ke?k,所以在均衡点经济系

统内的人均资本将以x>0的速度稳定的增长,而系统的资本总量K将以速度x+n

?增长。和前面的分析步骤一样,能够证明,在系统的稳态,人均有效项---y1(有

?效人均农业产出)、y2(有效人均非农业产出)以及有效劳动的农产品和非农

??产品消费量c1、c2都将与人均有效资本一样在经济的稳态保持不变,与此相对应的人均项以及系统的经济总量将以x、x+n的速度在经济的稳态增长。

3.1.2.技术进步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前文的分析表明,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内人均变量获得长期稳定增长的决定因素。对两部门经济而言,当技术进步以对称的方式作用于农业和非农业生产,即两部门以相同的技术进步率增长时,在需求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的生产供给系统相对结构不变(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变),因此两部门产品的相对价格不发生变化,经济系统的增长是稳定、平衡的。由第一章的分析知,如果两部门劳动力的配置比率,在经济的初始时刻与稳定增长的最优值存在偏离,那么,系统将通过一次性的劳动力转移调整,使部门间的劳动力配置达到最优。这是两部门经济增长的一种平凡情况。显然,这种相同的技术进步所描述的仅是经济增长在部门经济之上的一个平均水平向均衡收敛的动态。在部门水平上,一般而言,农业和非农产业的技术进步率并不相同,当技术进步不相同时,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率将发生变化,生产率变化将导致两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时间序列上发生变化。可以肯定,这将影响产业结构的布局,并且由此影响就业结构。下面我们讨论需求结构同时也发生转变,以及部门间技术进步率不一致(即,技术进步非对称作用于两部门生产率时)的情况,对劳动力部门间配置的影响。

当技术进步以非对称的方式作用于农业、非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产业以不同的外生技术进步率x、g增长时的情景。此时农业与非农业的生产函

?gt?1??xt1??Y1?eK1[(1??)L]Y2?eK2[?L]数可以写为:;。

由于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在部门间资本边际收益均等化的要求下,通过求

65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解两部门的利润函数,并令两部门的资本边际收益率相等,可以得到非农产品的相对价格:

??1xt1??gt??11??P?{e?K1[(1??)L]}/{e?K2[?L]} (3.8)

将(3.8)式与第一章相对价格的变化率方程(1.25)式相比较,我们发现在需求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即(1?s)(1??)/(??s??s)为常数时。( 3.8)式可以

~(x?z)t~P?ePP写为:,其中为 两部门技术进步率一致时的非农产品相对价格。 当农业技术进步率高于非农产业时,即x>g。从(3.8)式可以看到,农业产

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以高于非农产业的速度增长,在需求结构不存在变化的条件下,农产品相对价格将出现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如果需求结构不变,我们可以将非农业产品看作是农业产品的等弹性互补性商品。伴随农产品消费的增长,居民也将同等比例扩大对非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将会直接扩大对非农产品的最终需求规模,这将带来非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非农业就业人员收益增加。其直接结果是加速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如果进一步考虑到伴随经济增长,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农产品消费支出份额递减的事实,即如果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此时,为了吸收由于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增加的额外产出,产品价格可能低到如此程度以至农业的利润实际上下降了。显然,这将进一步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经济重心由农业产业向非农业产业转移,非农产业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将迅速的扩大经济规模。在这一过程中非农产业内部,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的地位将得到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迅速走向高级化。这一切都是由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所推动开始的,同时,这一经济结构高级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又是由农业劳动力的不断转移所保证的。如果没有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显然,非农产业的扩张将因生产要素的短缺而终止。

当农业技术进步率低于非农产业时,即x

66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三产业)。由于劳务行业的劳动需求对技术和资本的投入不敏感,所以从总体上说,技术、资本在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替代效果更大。

如果伴随着经济增长,市场对两部门产品的需求结构也同时相应调整,?/Z?0Z。即农产品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也同时出现下降趋势。根据第一章对非农产品相对价格变化的分析,需求结构的相应转变,将缓解或者解除非农

?产品相对价格下降趋势。在需求结构同向调整(Z/Z?0)的条件下,技术进步对农业以及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z?e1,如果需求结构的这种转变滞后于部门间生产率的变动,即z(x?g)t时。农业产品相对价格上涨的趋势得到了缓解,虽然农产品的最终需求增长趋缓,但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受到了抑制,将促使快速发展的非农产业扩大对农业产品的中间需求,此时国民经济生产结构由于技术进步,开始从首先满足生存必须的粮食生产转向标准化、大批量的轻工业品生产。另一方面非农产业的

继续发展带来更为有利的要素---价格比率。这将直接诱导农业生产者进行要素投入的调整,从长期的角度看,包括农业技术的选择5。

?/z?e2,如果需求结构的这种转变超过部门间生产率的变动,即z时。

尽管非农产业生产率的提高快于农业产业速度,但非农产业仍然无法满足居民

(x?g)t因收入增长而扩大的对非农产品需求的增长。由于非农产品供不应求,非农产品价格将出现上涨的趋势。此时非农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资本和劳动力,在边际收益的意义上,均高于农业产业。在比较利益的驱驶下,农业劳动力将加速脱离农业产业流向非农产业,伴随着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转变,就业结构也将出现急剧的变动。

?/z?e3,如果需求结构的这种转变等同于部门间生产率的变动,即z(x?g)t。

此时相对价格不发生变化。两部门经济将各自以x、g的速度增长。因此,可以认为,此时生产结构转变基本上对农业劳动力转移没有影响。局部的适应问题

(部门内的结构调整)被国民经济整体的稳定增长和就业机会的迅速扩张而掩盖了。

技术进步及其扩散推动了产品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发展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劳动就业结构也随之进行适应性的变革。从微观角度考察,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从效应机制上说,总体上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补偿效应两种6。替代效应是指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技术和资本取代劳动,从而减少劳动力的需求效应。补偿效应是指技术进步所创造的对劳动的新需求,抵消了劳动减少的效应7。技术进步的替代效应减少劳动需求,补偿效应却增加劳动力的需求,而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则是这两种效应的总和。如果替代效应大于补偿效应,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就是负面的,就业状况就将恶化。而一般来说,相对于非农产业,技术、资本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效果更大。这是因为,作为非农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务行业(即通常所说的第三产业),其劳动需求对技术和资本的投入不敏感。因此,即使在不考虑需求结构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技术进步将加快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速度,而有目的的选择具有

67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补偿效应强的农业技术革新和开发,对于拥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从宏观角度考察,技术进步是增加还是减少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状况、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如果劳动力市场僵化,不能及时灵活的作出反应,技术进步所导致的经济结构急剧变动必然会加剧部门间劳动力配置的非均衡。并且,这种非均衡会阻碍科学技术在农业部门进一步的推广应用。这是因为农业中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将会降低劳动力的价格,使资本设备和科学技术的采用变得相对昂贵。如果劳动力市场能够灵活的进行调整,那么,技术进步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进程。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实现这一良性的循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这里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以我国为代表的中央计划经济国家,为了实现在特殊历史环境下选择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8,政府取消了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一切市场经济组织,强制剩余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结果造成农业劳动力价格十分低廉,严重扭曲了要素价格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机器设备和农业科学技术始终处于高成本状态,因而难以得到发展的机会。另一种倾向是,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严重,收入低而且不稳定。因此,在劳动力实行自由流动的国家里,农业劳动力的外流速度往往超过农业释放劳动力的速度,造成农业劳动力过于紧张。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因缺乏强大非农产业的有力支持,劳动力的超量外流损害了农业正常的发展9。由此可见,寻找一条与自身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劳动力非农化转移道路,既是实现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也是适应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响应经济客观规律的应有之义。

3.1.3.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两部门经济的积极影响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将不断提高。这种提高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有双重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将释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农业剩余,从而增加向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伴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这一过程又将使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提高。亦即,这一因素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对劳动力的转移有重大影响。

3.1.3.1.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效应与对非农产业发展的贡献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效应。依据农业劳动力与已就业的非农产业劳动力相对素质的不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非农产业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就业效应可以分为两种:1,替代效应,即新来的农业劳动力替代了原来的同等素质的非农业劳动力,从而可能降低后者的报酬水平,提高其失业的可能性;2,补偿效应,即由于农业转移劳动力特定的文化素质,导致非农产业内部生产结构的变动,并且引致与其互补的劳动需求增加,从而提高后者的报酬水平,增加其就业机会。通常对于一个既定的非农产业结构,产业内部可以容纳不同素质的劳动力

68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互为补充,并形成一定的劳动力使用结构。因此,熟练劳动力,即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或素质较低者之间具有互补的关系。并且由于,来自农业的劳动力,其文化素质一般低于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水平10。而国内外许多有关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进入市场往往呈递进的方式,即缺乏技能的农业劳动力首先进入的是非技术性工作岗位,而这些工作又往往是非农产业已就业人员不愿意从事的职业或工种。实际运作过程通常是在低技能的外来工填补非技术工作岗位的同时或者之前,非农产业已就业人员已经递升至条件较优越的或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和工种。因而两者的就业冲突和摩擦并不是经常化的。因此可以认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于非农产业就业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小于补偿效应12。这种替代效应与补偿效应的同时作用,不仅不会降低非农产业的原有劳动力的个人收入,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并且事实上,由于这种就业岗位的替换是在地方性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也不会造成原来部门内部劳动力的失业13。

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联系,被库兹涅茨具体的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农业对非农产业的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他认为:“如果农业自身增长,它就提供了产品贡献,如果它与其他部门进行交易,它就提供了市场贡献;如果它把资源转到其他部门,这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它就提供了要素贡献”。非农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也即是农业对非农产业的要素贡献。劳动力从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农产业部门,对非农产业发展的贡献甚至比农业资本的贡献还要大。一项研究表明15,日本在工业化开始后的1888-1900年,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67%,在1900-1920年,贡献为79%,1920-1940年,贡献为51%。战后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农业劳动力对非农产业生产的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补充了非农产业发展的劳动力不足,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世界银行1997年估计,结构变革的进程为中国过去18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推动力。劳动力部门转移可以解释16%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我国学者的研究16发现劳动力转移对1982~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0.23%;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由于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入,种类繁多的服务行业的兴起,特别是各种社区服务业的兴起,使大量过去由自己承担的家庭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使人们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用支付一部分收入购买劳务或节省时间的家庭消费品来取得更多的闲暇消费时间,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三,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民工吃苦耐劳直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在职职工构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间接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降低了非农产业发展的劳动力成本。这是因为,转移进入非农产业的农业劳动力,一般来说,只能进入非农产业的非正式部门,得不到正式部门就业人员的住房、子女教育、养老保险以及其他生活福利,因而,雇用农业劳动力对于企

69

17

14

11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业来说,无疑大幅度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这对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降低,企业中成本也相应降低,制定产品价格的余地也就增大了,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另外农民工进入非农产业,也促进了非农产业内部就业人员的流动性,这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健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本身对经济的增长就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3.1.3.2.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是一种部门间资源重新配置的现象。而且农业劳动力从农业流动到非农产业,也并非只是一种单向度的生产要素流动,这是因为,事实上在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流动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收益最大化行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它还主要是一种农户家庭决策的结果,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实际上是作为家庭内部资源配置的一个环节,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同时,还必然形成另一个对应的资源流动,即他们的工资收入作为一种货币流,会相应地回流到农业。所以,劳动力流动本身,创造的是一种双向的资源流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劳动力和资金要素的双向流动。一方面使农业中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得到开发,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农业资本要素的形成,从而提高了农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了农业自身的发展。同时对土地制度的变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

与劳动力流动相伴而来的,不只是资金的回流,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带回了提高的人力资本。我国的劳动力转移或流动,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现行的户籍管理体制和农村土地制度的约束,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从目标上并非全部以定居在目的地为导向20。可以说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和农业以及农村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还促进了两部门信息交流,是非农产业向农业部门产生辐射和示范效应的重要渠道。传统的农业小生产造成了信息闭塞、思想保守,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后,亲身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气息,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了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增长了创业精神和风险承担精神。并且在工作中通过“干中学”的方式掌握了必要的技能,这种“干中学”的扩散效应对农业的发展意义很大,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较快地解决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的问题。因此,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创造了劳动力参与生产要素新组合的能力和机会,为农业部门的发展培养了人才,从而有助于形成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18

第二节 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技术变革

在上一节,我们讨论了在需求结构转变的条件下,非对称的技术进步对两部门经济以及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以下我们将从农业部门自身的角度,讨论技术进步与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互动影响。

70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3.2.1.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技术的选择

在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前提下,市场经济中各种价格信号都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中的技术进步起着诱导作用。在农业生产投入的要素市场,要素价格反映了要素的需求程度,诱使农业生产的前向联系部门进行不断适应市场需要的技术开发与创新活动;而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会促使农业生产者采取迎合消费者需要的农业技术并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对这一观点的理论分析,速水佑次郎和拉坦建立的诱导革新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21。基于私人部门根据要素价格变化来进行发明和创新活动,速水佑次郎和拉坦联系到农业私人部门,并且扩展到“直接利用在农业研究、农业技术的利用与推广和保证农业发展的制度性基础结构方面的公共部门投资,来消除以比较缺乏供给弹性为特征的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制约”,由此提出诱导发展模式。

农业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反映在要素市场价格上。通常,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要素稀缺程度与要素市场价格成正比。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农业生产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控制生产成本最小,因此,会选择供给相对充裕的要素和节约较为昂贵的要素投入的农业技术来组合其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变化对私人部门的诱导是显而易见的。速水佑次郎和拉坦还探讨了提供农业技术的公共部门受到要素市场价格诱导的影响。在假设价格信号能够有效反映资源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及农业生产者、公共研究部门的研究人员和行政部门的行政人员之间信息完全的条件下,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预见到农业生产者愿意节约相对稀缺要素的需求,从而开发新的技术来满足需求,实现“用日益丰富的要素代替日益稀缺的要素”,以使生产达到最优。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条件:有效的农业生产者组织、高度分散的农业研究体制、有效的奖励和管理制度,以及积极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

在工业化社会中,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紧密相连。为节约相对稀缺的资源,农业生产部门所需的新技术开发研究并不能局限在农业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农业部门生产中投入的现代要素,在有利的市场条件下,其相对价格变化能够反映要素稀缺程度,从而诱导农用工业部门及其相关部门的革新与研究开发活动。与农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其他部门的技术创新与开发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是重大的。

实际上在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要素稀缺诱导农业技术革新与进步是一个动态呼应的过程。在技术进步过程中,要素稀缺程度会随着农业技术进步程度不断变化,通常是解决了一个制约瓶颈,而又导致了一个新的瓶颈,这就推动持续的农业技术变革不断地朝节约相对稀缺要素的方向发展。农业部门内以及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不平衡,会引致农业生产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部门的技术创新活动,从而促进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这是农业部门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来源。总之,相对要素价格对农业生产者以及供给农业生产所用投入品的现代工业部门的革新和生产活动方向有重大影响。

71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根据速水、拉坦的“要素需求诱导技术进步”理论,农业生产者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化,控制生产成本最小,他必然会选择能够发挥其要素禀赋优势的技术组合进行生产。显然,对于农业生产中存在劳动力剩余的经济,在农业生产投入的要素市场中,供给相对充裕的要素是劳动力,而相对昂贵的要素投入则是非农业产出—资本。因此,农业生产者在生产中会选择相对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技术组合;另一方面,作为技术产品的生产者—市场中的厂商、公共研究部门的研究人员和行政部门的行政人员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依据要素市场的价格信号确立开发研制的目标。

随着经济的增长,特别是随着非农业部门生产效率提高,非农业部门专业化、劳动分工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产生了规模收益效应,降低了机器设备的成本,这将引致更多资本流入农业产业。由前面的讨论知,资本流入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非农产业部门的迅速发展,将直接导致非农部门就业人员收入的提高。一方面将吸引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另一方面,对于仍滞留在农业的生产者而言,收入差距信号将调整其对农业劳动投入的机会成本预期,于是,农业生产者必然会依据变化的要素市场价格,产生重新配置生产组合的要求。与此同时,作为技术的供给者---市场中的厂商、公共研究部门的研究人员和行政部门的行政人员,如果也预期到这一需求趋势,并提供了实现这一需求的可行技术的话,那么。可以肯定,农业生产技术将随着生产要素价格比率演进的累积而进行变迁。

显然,农业部门增长、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技术变迁这一互动的良性循环过程是建立在一个运行良好的、无扭曲的市场体系基础上的。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一必要条件又恰恰是难以满足的。

3.2.2农业部门支付自身科技投入需求的能力将不断下降的趋势

当市场以专利制度鼓励技术创新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微观主体获得超额利润的来源,显然是通过技术研发制造有差别的产品。如果技术研发(R&D)由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承担,我们能够在产品差别竞争的框架内说明农业自主技术创新低下的原因。

如果假设市场产品的差别唯一由技术创新产生22。市场中微观主体的经营利润可以表示为厂商专有技术的函数:R?R(x)

其中,R为经营者利润;x为企业的独有技术。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以及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经济外部性,专有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渐变成行业共知技术。衰减程度可以表示为技术外部性s的函数g(s),如果技术外部经济性高,则专有技术的衰减程度就高,即

gs?0。针对技术的专利保护而言,外部经济

72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性高是指,技术一旦发明出来,难以通过专利的保护将技术产生的收益完全内部化。它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农业生产中的耕作技术革新,技术产品的市场是千千万万的农户家庭,并且这种类型的技术一旦发明出来,立即可以进行无成本的复制,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但是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向使用者收取任何费用。另一个例子则是关于杂交玉米的23。1933年,美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为1亿98万英亩,1987年只种了7670万英亩,比1933年少了3300万英亩。但产量却增加三倍还多,1933年为24亿蒲式耳,1987年的产量达到了82亿2500万蒲式耳。杂交玉米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显然应该包括经济内部发生的所有收入,从玉米生产中释放出来的土地的用于其它产出的价值、养育家禽的成本下降和玉米价格下降所导致的消费者剩余。这些都是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基本经济因素。一般而言,这类技术一旦被研发出来,将立即进入农业技术的公共知识集合,并成为私人技术开发创新的基础。而由于这类技术较高的外部经济性,将导致开发此类技术的企业无法将收益内化,从而可能导致这类技术的市场供给接近于零。这也是政府对农业技术革新进行扶持、补贴的基本原因。

企业的经营过程可以描述为,技术创新→拥有专有技术→获得额外利润→专有技术扩散为部门共知技术→额外利润降为零→继续进行技术创新。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部门共知技术集合不是静止的,而是随时间不断扩展的,是一个时间的增函数。

厂商为了获得利润,在竞争的压力下,对技术研发进行投资。其技术效果

?是投资的确定性函数。则专有技术的研发可以表示为:x(t)?I(t)?g(s)x(t)。?是新开发的技术。其中,I(t)为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所做的投资,x而g(s)x(t)是

24

一个持平投资函数,它表示为了维持现有的技术优势必须进行的投资。于是企业的即期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产品收益与技术投资的差值:

??R[x(t)]?I(t)

厂商的长期经营目标则是选择一个最优的技术投资策略,使由技术革新带来的额外收入最大化,这一优化目标函数可以写为:

?max?J?x???(t)?g(s)x(t)?exp(??t)? ??R[x(t)]?x0?? 73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其中,?为企业对利率的预期。经过简单的变分计算25,可以得到企业的

?(x)???g(s)。即,新开发技术带来的的边际收益等于企业技术投资策略:R进行技术开发的边际成本。式中边际成本被表示成新增技术的维护成本和利率的和的形式。与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家庭生产相比,非农产业的厂商通过独立的技术开发,更容易得到规模经济。同时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农业技术的经济外部性从总体上是高于非农产业的,因此可以认为,针对农业生产进行的技术开发与革新具有很高的垄断衰减系数gA?gI,即涉农技术将以更快的速度变为部门的共有技术。当然,这一点仅是在大数定律意义上成立。如果由市场竞争提供的包含技术创新的农业生产投入品具有排他性,在市场利益的诱导下就会由厂商开发提供。但总的说来,由于农业技术一般开发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并且投入资金规模大等特点,由企业的技术开发策略知,这将促使企业要求获得很高的预期收益,即市场中的企业将要求获得更高的边际

??收益RA(x)?RI(x),才愿意开发与农业有关的技术产品。即对农业技术的市场开发将停留在很高的边际收益水平上,这意味着由市场机制调节供给的农业技术开发活动将远远小于非农业技术的供给水平27。即xA?xI。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前所述,农业技术的革新构成了农业部门的公共技术知识增长的源泉28,由于竞争的市场机制无法提供足够的农业技术供给,这暗示农业公共技术知识集合的扩展也将由于农业技术的市场开发缓慢而远远落后于非农业部门。由此将导致两部门技术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3.2.3农业科技投入日益依赖政府干预的趋势

从前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到,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既是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然结果,又是非农产业能够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为使经济能够协调地增长,农业必须保持相应的增长水平。为此,农业中来自非农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就必须保持适当的增长率,其中科技投入的增长是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能够看到,对这种投入的供给,完全交由竞争性市场中的私人,是不可能达到最优供给水平的。并且由于公共知识集合的存在,这种偏差将不断得到累积,如果得不到纠正,在长期将最终破坏农业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与技术进步的良性循环。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得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的。这样,就自然会使人们意识到,要保证农业部门对技术投入的需求,以便使农业作为系统的基础部门能与整个系统协调的发展,那么,由一定的宏观调节机制来保证相应供给的增长,是客观需要的。

74

29

26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现代经济系统中农业部门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所具有的特征,是由农业在整个系统结构中的地位和整个系统运动趋势对农业的影响和要求决定的。农业部门对技术投入的高需求趋势,显然也是由整个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发展趋势方面的要求决定的。因此,有理由认为,农业对技术投入的高需求趋势,恰恰是整个经济系统的迅速发展对农业技术投入高需求趋势的写照。可以说,在供给能力上,保证满足农业对技术科技投入的需求,不仅是农业部门本身所需要的,也是经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所需要的30。

农业科学技术投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保证产出的增长;另一个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其中包括农艺的提高、装备的现代化和基础设施的改善等几个方面。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政府部门进行的农业研究投资,社会效益巨大。进行的农业研究回报率,即使把失败的因素考虑在内,仍超过了经济中投资的正常回报率31。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由于农业技术一般具有经济外部性强的特点,即收益难以由开发者独享,因此,由竞争性市场供给会低于农业生产的正常需求。在市场调节失效的情况下,为了达到农业科技投入的要求,就需要某种干涉力量的存在,并能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这种干涉就是介入市场的政府干预。

如果在提供农业技术开发供给方面,政府仍然依赖于竞争性市场里追求利润的私人机构。那么,根据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理论,政府对技术开发的支持一般体现在,向这些机构提供财政补贴,或者税收减免上。对于财政补贴,一般可以分为一次性补贴和比例性补贴两种情况。当政府对研究项目采用一次性

~,则企业农财政补贴,支持私人机构开发农业技术时,可以设一次性补贴为g~,此时企业的利润?(t)?I(t)?g(s)x(t)?g业技术研发的投资函数可以写为:x~。 函数为:??R[x(t)]?I(t)?g一次性补贴后的企业目标函数这可以写为: maxJ?x?~?exp(??t)??(t)?g(s)x(t)?g??R[x(t)]?x

?0通过计算企业经营的一阶优化条件,可以立即得到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依时间选择投资的策略函数:

?(x)???g(s)R

我们发现对研究项目的一次性补贴并没有改变企业的研发策略,即,政府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增加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而是在长期增加了技术研

发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可以说,政府对企业农业技术开发的一次性补助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对企业的技术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虽然它节约了企业的开发成本,但却没有有效的增加农业技术的市场供给32。产生这一结果的根源在于,政府补贴没有对企业的技术开发投入形成约束。如果政府对农业技术研究项目财政支持改为比例性补贴时,则企业的农业技术研发的投资函数可以写为:

?(t)?(1?p)I(t)?g(s)x(t)x,即:

?(t)?g(t)x(t)??1/(1?p)?I(t)??x 75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其中,p为政府的财政比例补贴率。此时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R[x(t)]?I(t)

企业的长期经营目标函数为: ?max?J?x???0???1?[x(t)?g(s)x(t)]?exp(??t)??R[x(t)]?1?p???

政府对农业技术研究项目财政支持为比例性补贴时,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依

?时间选择投资的策略函数为:R(x)?[??g(s)]?1/(1?p)?

此时企业要求的技术边际收益由于比例补贴的存在降低了。这意味着由于政府财政补贴的存在,企业将计划开发相对更多的技术,并且技术开发的供给量,随政府补贴率的提高而增加。这一结果意味着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补贴直接扭曲技术开发相对价格的方式,可以促进市场组织扩大农业科学、技术的供给规模,并且达到政府计划的最优水平。然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政府具有充分的信息。政府完全了解各种农业技术的社会价值含量,以及为开发技术所需的成本规模;并且当存在预算约束时,政府能够正确的确定技术支持的优先序。最后政府还能够有能力鉴别开发出的技术是否合乎要求以确保政府开支的有效。显然,一般来说,这是难以满足的。这将诱致政府支持行为出现短期化的倾向33。即政府更倾向于那些投入少、见效快、并且目标明确容易得到确定评价的项目。而事实上,科学研究是一个动态过程,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农业技术开发,由其生产特征决定,一般农业科学技术基础研究都具有研发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稀缺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本。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相当于花费了一代人的努力,随着杂交稻系的大面积推广,其社会回报率一直很高,比现在的正常回报率要高出很多倍。因此可以说,有重大价值的农业技术科学研究成果通常需要几十年才见效。这一点从美国杂交玉米的推广过程中也可得出。因此“短期标准无法抓住农业研究过程的本质与经济含义。如果局限在短期之内,人们就会紧紧盯住农产品供给的高度无弹性。而从长期观点来看,时期一长,供给就变得有弹性,李嘉图的农业土地理论就失去了它的经济影响力。因为研究发现了可以提高地力的方法,这可以作为土地的替代品。结果是这些土地的供给在数量、质量和地点上都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从这可以看出土地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控制的34。”尤其是一个像我们这样大多数人口和劳动力仍然集中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中国家,研究如何在机制上保证政府对农业技术前景的预见性和敏感性,显然是更有意义的。

小结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既是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

76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产效率的必然结果,又是非农产业能够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为使经济能够协调地增长,农业必须保持相应的增长水平。为此,农业中来自非农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就必须保持适当的增长率,其中科技投入的增长是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能够看到,对这种投入的供给,完全交由竞争性市场中的私人,是不可能达到最优供给水平的。并且由于公共知识集合的存在,这种偏差将不断得到累积,如果得不到纠正,在长期将最终破坏农业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与技术进步的良性循环。现代经济系统中农业部门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所具有的特征,是由农业在整个系统结构中的地位和整个系统运动趋势对农业的影响和要求决定的。农业部门对技术投入的高需求趋势,显然也是由整个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发展趋势方面的要求决定的。在供给能力上,保证满足农业对技术科技投入的需求,不仅是农业部门本身所需要的,也是经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所需要的。

注释与参考文献:

1为了克服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局限性,索洛、斯旺、米德和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提出了新古典增长理论。这类模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认为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刀锋”式的增长路径是可以避免的,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整生产中的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来实现。在索洛模型以后,为了揭示技术进步的来源,在一般均衡框架下,阿罗、卢卡斯、罗默等人先后建立了与竞争均衡相容的基于外部经济性、技术溢出效应的“新增长理论”模型。 2中性技术进步的定义以来与资本节约和劳动节约的精确含义。它的三种流行的定义分别出自希克斯(1932)、哈罗德(1942)和索洛(1969)。希克斯称一个技术创新是中性的(希克斯中性),如果对于一个给定的资本/劳动比率其边际产品的比率保持不变。希克斯中性生产函数可以写为Y=F(K,L,t)=T(t)F(K,L),其中,T(t)是一个技术状态指数,且T(t)≥0。哈罗德将一个创新定义为中性(哈罗德中性),如果对于以给定的资本/产出比率相对投入份额KF(K)/LF(L)保持不变。罗宾逊(1938)和宇泽(1961)证明这个定义意味着生产函数具有形式:Y=F[K,LA(t)]。其中A(t)是一个技术指数,且dA(t)/dt≥0。这种形式被称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因为它和劳动存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一样提高了产出。最后,索洛将一个创新定义为中性(索洛中性),如果对于以给定的劳动/产出比率相对投入份额LF(L)/ KF(K)保持不变。这一定义意味着生产函数具有形式:Y=F[KB(t),L],其中B(t)是一个技术指数,且dB(t)/dt≥0。这种形式的生产函数被称为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因为技术进步所导致的产量增加与资本存量增加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3 巴罗 萨拉伊马丁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证明。《经济增长》(中译本)p19-2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P19-21

4巴罗 萨拉伊马丁著《经济增长》 (中译本)p19-2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郭华平(03)《技术进步与市场建设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博士论文第七章,中国人民大学。 6《德国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政策研究》中国劳动生活保障出版社2000,9。P142—148. 7对于就业补偿需求的产生因素来说,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首先,由于技术进步带来了生产投入的节约,或者说,以同样的投入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这将促进生产成本的降低。在竞争性的市场中单位成本的降低将促使产品价格下降,如果产品本身是价格弹性高的商品,那么,价格的下降将扩大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并因此会增加对产品生产的需求,从而会创造细新的就业机会,扩大对劳动的派生需求;其次,劳动力增进型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这将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调整给劳动者予以补偿,这一补偿既是劳动力技能提高所产生的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将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扩大就业;再其次,通过技术进步的传导效应与扩散效应,将会引致更多新的产品开发和制造。由此产生的技术乘数效应将为社会积累更多财富,这就必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第四,技术进步产生的成本下降和需求扩张使资本投资的可盈利性上升,受新产业技术进步投资支配的投资激增,而技术进步的扩散,在时间上以及部门间的不平衡,在技术进步产生的成本下降与随之而来的价格降低之间的偏离期间,技术进步的部门能够积累超额利润,在这些利润再投资的地方,创造了新的生产和新的工作

77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机会。第五,由于产品消费的连带性,技术进步增加了一种产品的产量,将会引致该产品的互补产品的需求增加,这必然会增加就业的需求。第六,技术进步虽然包括了对工人的替代效应,但由于产品生产的关联性,围绕新产品的生产,技术进步将诱致销售、维护、服务等相关产业链的形成,从而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其中,前四个因素可以称为技术进步的供给效应,后两个因素则是需求效应。

8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城乡分离户籍制度的国家。为了实现低经济水平下的高积累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中国政府确立了城市的高就业、低工资政策。与之配套,相继实行了基本生活用品低价政策、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城市职工工资以外的福利制度。部分是为了保证这些政策不受干扰地推行,政府进一步采取了阻止农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人民公社制度、城市劳动工资控制制度,以及旨在阻断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在城乡间、地域间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统购统销制度和人民公社体制保证了城市的分配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农业生产增长缓慢和农产品短缺又给增强计划体制提供了理由。农村的集体产权和以此为基础的分配制度控制着农民的流出,而城市的户籍制及各种票证制度又有效地控制着农民的流入。在森严的城乡分隔之间,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渠道越来越窄,仅剩下企业招工、农民子女上大学、部队干部转业等几项。

9戎殿新 司马军主编《各国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P38-41。

10大专及以上的比例农村不足0.5%,城市接近8.9%;而且文盲比例农村高于城市,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两端反向差异说明了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之巨大。参见《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11章玉军 郭正模“试论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就业”《经济学动态》1999,9 12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经济研究》97,1。李实(97)的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流动对非农产业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很低,特别是对城市非农产业的就业替代影响仅为0.1左右。 13蔡昉2000。《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p124-126 张纯元主编《中国农村人口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12。 14郭庆《现代化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p129 15郭庆《现代化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p133。

16蔡昉等“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力资本与就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4期。

17 袁志刚 陆铭《隐性失业论》立信会计出版社98,1。 18有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对收入有经济的影响,每增加一次工作变换,可以增加收入1.9%,从其对收入影响的绝对额看,每增加一次工作变换,可增加收入43.4元戴园晨 陈东琪《劳动过剩经济的就业与收入》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P181.赵耀辉发现,由于外出劳动力对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在三种就业选择中是贡献最大的,每增加一个外出劳动课以使家庭纯劳动收入增加55%,每增加一个闸爱本地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可以使家庭纯收入增加19%,而每增加一个本地的农业劳动力只能是家庭的纯收入增加5%。“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经济研究》97,2。

19 劳动力外出之所以在现阶段对土地要素的流动没有突出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土地产出目前对农户家庭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即使外出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另一方面是因为土地还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民并没有成为稳定的迁移人口,再加上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宏观环境又难以预料,因而使得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业劳动力不能放弃土地。此外土地承包关系是否稳定也直接影响着土地的流转规模和数量。杜鹰《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97。P144 20 蔡昉2000《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

21速水佑次郎 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P89-138;《农业发展:国际前景》商务印书馆93,P115-140。

22对产品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发展之间的理论研究最早由施慕克勒提出。在其著作《发明和经济增长》一书中,不仅分析了市场需求诱导技术创新的理论,而且在工业部门进行了实证分析。他通过考察美国4个产业——炼油、造纸、铁路和农业——的投资、产出和专利数

78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发明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活动受市场预期收益率的影响,预期收益由此项技术生产的产品在市场预期销售量和预期销售价格决定,这又主要取决于目前市场上的需求状况。转引自郭华平 《技术进步、市场建设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3第六章。 23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P150

24科学知识的增进过程可以带来以此为事业的科学家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感。这种精神上的补偿可能会抵消部分经济收益的缺乏。 25 令

?(t)]?R[x(t)]?x?(t)?g(s)x(t)F?F[x(t),x,则优化规则---欧拉条件可以写

??t为:

eFx?de???tFx???[x(t)]???g(s)dt?R

26宣杏云 王春法等著《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上海远东出版社98 p77-98,书中详细介绍了

国外学者关于农业技术开发贡献率的研究,另外,雷启淮主编的《印度农村的产业结构研究》一文也表明农业技术的开发与私人收益相比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四川大学出版社97p17-21 27 这一点仅是在大数定律意义上成立。由市场竞争提供的包含技术创新的农业生产投入品如果具有排他性,在市场利益的诱导下就会由厂商开发提供。但总的说来,由于农业技术一般开发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并且投入资金规模大等特点,由企业的技术开发策略知,这将促使企业要求获得很高的预期收益,从而使企业的供给小于社会需要的最优水平。而另一方面,农业技术的应用有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宣杏云 王春法等著《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上海远东出版社98 p77-98。 28舒尔茨指出:“农业研究是一种专业化行为,它产生各种各样的使用知识。成功的农业研究增加了这种知识积累。根据知识积累的增加幅度,供给随即增加。” 显然,这里的知识积累就是我们论文意义上的农业公共知识集合,如果这一集合的增长受到了抑制,农业部门技术进步的步伐将会滞后于非农产业。

29格里克斯(Zvi Griliches)在《杂交玉米和创新经济学》中对农业经济部门的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进行研究。提出了S型技术扩散理论。在技术扩散各个不同阶段,技术扩散的速度与市场预期的利润变化是有关联的。在开始阶段新技术的推广速度是较慢的;过了一定时期逐渐加快,并达到高峰;然后,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又放慢,最后达到不再增长的水平状态。最后,可以从新技术盈利的生产者都已经采用新技术,技术采用逐渐饱和,随着经营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以及更新的技术推向市场,原有技术的推广速度开始放缓,并逐渐停滞。但停滞并不意味着技术的失效,而是原有技术受到了更新技术的挑战,原有技术获的超额利润的经济开发价值下降,最终蜕变为构成行业技术知识基础的共有技术知识。外国经济研究学会,《国外经济学讲座(第三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10月,第26-28页。 30 孙中才《理论农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61-91。 31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P148。

32 在更为复杂也更为贴近现实的框架里,一次性补贴事实上也能增加供给,例如考虑到研究的固定成本,有了政府的补贴可能原本无力从事研究的私人机构,也能跨入研究的门槛。这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更为困难的项目实用性鉴别问题。显然,短期标准无法抓住农业研究过程的本质与经济含义。

33从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也可以看出政府对农业技术开发价值的评价。自1978年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在上升,可是占GDP的比重却是下降了,1978年这一比例为13.4%,到1995年下降到8.4%,2000年为8.1%,2001年又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为8.0%柯炳生 宋洪远等,“国民经济结构变革中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载于杜青林主编《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3年月,第88页。 34 舒尔茨 著《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P147。

7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qz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