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资料10 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

更新时间:2024-06-21 01: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958年资料10 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txt当你以为自己一无所有时,你至少还有时间,时间能抚平一切创伤,所以请不要流泪。能满足的期待,才值得期待;能实现的期望,才有价值。保持青春的秘诀,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是生活决定何种品位,而是品位决定何种生活。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应用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的初步报告

福安专区医院外科 殷慕道;福安专区医院中医科 许少麟

胆道蛔虫病目前已成为外科急腹症的重要课题之一,有关本病的文献很多(1-15),发病数遍及全国各地,因此在1956年曾宪九氏就提出进一步研究胆道蛔虫病的呼吁(5)。

福安地区胆道蛔虫病相当常见,在1958年1月至7月共收治胆道蛔虫病16例,均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吐虫史、上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疼痛,胸骨剑下心窝部有明显之压痛点,十二指肠引流找到着色较深的蛔虫卵等而获得正确之诊断。有九例手术证明胆道中有蛔虫存在,最多的有37条,一般为1-4条,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

关于蛔虫病的治疗问题,除部分作者主张一定时间的保守观察外(6、9)亦最多限制在数至十余小时以内,一般作者(1-4、7、8、10、11-15)均主张一经诊断,立即手术。其主要理论依据是估计蛔虫无倒退逆行能力,一经钻入胆道即无法返回十二指肠,并且钻入胆道如果并发胆道、胆囊炎、胰腺炎、肝脓肿等时,可以致死。因此我院以往亦是采取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的治疗方针,但是胆道手术是较大的手术,近年来外科技术虽然进步,但仍有一定之手术死亡率(6.12、14),即手术对患者内体及精神上的损失及金钱物质的消耗,亦是十分巨大的。近来我院外科同志,在整风胜利的基础上,政治挂了帅,解放了思想,参考了一些文献,并结合我院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我们认为胆道蛔虫病,可以采用保守疗法,并经用中药乌梅丸治疗三例,效果十分良好,爰报告如下:

例一 李××,12岁,男性,住院号58-207,于1958年3月2日急症入院,主诉为上腹部剧痛已25天,剧痛呈阵发性,发作时患儿卷状呼号,痛苦万状,间歇时则无痛苦,合并有呕吐,时有吐出蛔虫,腹部柔软,上腹部心窝部有明显压痛,经诊断为胆道蛔虫病,即进行手术,从总胆管及两侧肝管中取出蛔虫共37条,并用“T”型管作总胆管引流,术后症状完全消失,第12天拔除“T”型管,但至术后14天又发生与手术前完全相同的症状,呕吐时又吐出蛔虫,诊断为蛔虫再度钻入胆道,劝病人再次手术,为其家丽拒绝,即延请本院中医会诊,给予乌梅丸治疗,每次五分,每天三次。第一天症状减轻,三天后疼痛完全消失,即行山道年驱虫,驱出蛔虫40余条,经半年追踪观察,患儿情况良好、无类似症状发生。 例二 缪××,46岁,女性,住院号58-848,于1958年6月25 日急症入院,主诉为阵发性上腹部剧痛已有三天,三天前开始有恶寒继而高热,上腹部发生阵发性剧痛,放射至右肩部,有呕吐,第二天即现巩膜黄染,上腹部右侧肌肉紧张,压痛明显,胆囊未触及,墨菲氏征阳性,诊断为胆石症,行急症手术,从总胆管中取出大量黄褐色脆性结石,因胆囊肿大发炎,一并作胆囊切除总胆管“T”型管引流、手术后一般情况良好,于手术后第20天,原拟拔除“T”型管,忽然发生右上腹部阵发性急剧疼痛,四肢厥冷,冷汗淋漓,“T”型管胆

汁不能引流出来,用生理盐水冲洗,亦无法使其畅通,诊断为胆道蛔虫病并且蛔虫钻入“T”型管,即行拔除“T”型管,有一条粗大蛔虫嵌顿在“T”型管中,但是取出“T”型管后,患老疼痛依旧存在,估计胆道内不止一条蛔虫,动员病人再次手术,病人拒绝,即用乌梅丸内服,每次一钱,每天三次,经三天后症状完全消失而出院,经追踪观察一个半月,无复发现象。

例三 李××,26岁,男性,住院号58——1097于1958年7月31日入院。主诉为阵发性上腹部剧痛已五天,五天前突然发生右上腹部有阵发性闷痛,逐渐加剧,发作时患者弯腰匐状,疼痛呈钻动性,但无放散性,间歇时右上腹部有轻度闷痛,并有呕吐及吐出蛔虫数条,体检腹部柔软,胸骨剑突下心窝部有明显压痛,十二指肠引流未成功,临床症状完全符合胆道蛔虫病,即予乌梅丸内服,每次一钱,每日三次,第一日症状即减轻,第四天症状基本消失,共服八天完全治愈出院。 讨论

一 蛔虫进入胆道后能否退出的问题

在各种寄生虫学上未提供蛔虫有无逆蠕动能力的资料,体外试验在一般条件下又无法进行,因此一般文献上认为蛔虫是不能逆行退回十二指肠,并作为必需早期手术的有力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作者又发现蛔虫能退回十二指肠的,如陈荣殿氏(14)报告有六例手术时扪到总胆管内索状物,并有扪到蛔虫缩回十二指肠的感觉.待切开总胆管后,其中未发现有蛔虫,吴文斌氏等(3)的病例报告中,手术时总胆管内已扪到蛔虫,因当时病人情况不良,即行胆囊造瘘术,三周后病人情况改善第二手术时总胆管内蛔虫已不复存在,李义清氏等(7)的报告,亦有同样发现,我院的三例典型胆道蛔虫病经乌梅丸治疗后症状即消失,以后亦末再发。

我们认为胆道蛔虫病是有可能退回十二指肠的,尤其当蛔虫未完全进入总胆管,或者蛔虫体较小总胆管扩大的病例,蛔虫可以从容反折退出,至于oddi氏括约肌因炎症破坏,丧失了收缩力,蛔虫更可因胆道内压力而排回十二指肠。

因此胆道蛔虫病的治疗方针,如果能找到某种药物,能促使蛔虫退回十二指肠,避免进行手术是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的。

二 胆道蛔虫病进行保守疗法是可以采纳的

单纯强调胆道蛔虫病可以引起胆道炎症、胆囊炎、胰腺炎、肝脓肿、胆囊及胆道穿孔等合并症而主张无条件的早期手术,亦有偏面的倾向,因为在实际病例中,此种合并症非常少见,如例一蛔虫已进入胆道25天,并无合并症,文献上有久达五月余(11),病期在一月左右更不足为奇(6、7、8、11)。并因本病疼痛剧烈均能早期就医,半数以上病例在48小时内住院(14、15),因此有大部分病例有时间允许进行保守疗法的。

保守疗法必需住院在医师严密观察下进行,在一定时间内(作者暂定3-4天)如果症状不能减轻,表示保守疗法失败,必需进行手术,如果在保守疗法期间,有任何合并症的征迹出现时,必需立即放弃保守疗法。当然入院时即有合并症,是不允许进行保守疗法的。 三 中医对于胆道蛔虫病(蚘厥)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蛔又作蚘,远在公元前200年战国时代内经里,已有对本病的记载:“肠中有虫及蛟蛕皆不可取以小针,心肠痛、憹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据张介宾类经注释:蛟即蛕、属蛕蛔也)(16)。又汉张仲景伤寒论(17)及金匮要略(18)说:“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蚘上入膈故烦,须叟复止,得食

而呕;又烦者,蚘闻食出,其人当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内台方议云(19):“厥蚘者,乃多死也,若病者时烦时静,得食而呕,或口吐苦水,时又吐蚘者,乃蚘证也;又腹痛脉反浮大者亦蚘证也。”

我们的体会,中医所设“蚘厥”,其中包括现代的胆道蛔虫病,因上述的描写,是非常符合胆道蛔虫病的临床症状,亦就是说祖国伟大的医学家在二千余年以前,对本病作了精密的研究,并提出用乌梅丸的治疗方针。通过长期实践的考验,证明治疗是有效的。 四 关于仲景乌梅丸

乌梅丸虽已有数千年历史,迄今仍为中医治疗蚘厥的主要药物,并且效果十分良好。其处方及泡制法如下(17):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 炮去皮蜀椒四两 出汗桂枝六两 去皮人参六两 黄蘖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2000下,丸如桐子大。

关于乌梅丸的药理性能,根据中国医学大辞典(29)“方内用乌梅之大酸为君,以泄肝家本病,黄连黄柏之苦燥为臣,以涤胃中之湿热,更兼酸苦涌泄之义,以疏达中焦停滞之热郁;干姜蜀椒之辛温为佐,以杀胃中之蚘也;桂附当归之和营卫,经络之为使则时厥亦可解除,唯诸药,刚燥辛窜之品,恐非胃家所宜,故又以人参之甘润,扶胃口和诸药。”

据上所述乌梅丸能够达到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效果,主要掌握了蛔虫的特性药物配伍中,运用了酸、苦、辛的性味;以酸味乌梅为主药,苦味黄连黄柏、辛辣蜀椒干姜为副药,使蛔虫“得酸则静、闻苦则定、见辣则头伏而下”,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我们对中医理论研究不够,体会不深,对于上述的药理性能,亦未进一步进行实验证实,当列为今后研究的课题。 总结

一 福安地区胆道蛔虫病是常见疾病,本院中医科数年来治疗“蚘厥”500余例,应用乌梅丸的治疗经验,我们估计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是胆道蛔虫病,可惜过去未曾及时进行整理,资料不全,无法收集在本报告中,深为遗憾。

二 介绍福安专区医院最近用中药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三例,因例数过少,尚不能得出结论,当更进一步进行研究,发扬祖国医学遗产。

参考文献

1.黄志强,胆道蛔虫病之临床诊断中华医学杂志36:247、1950. 2.王永仁,胆道蛔虫病中华外科杂志1:107、1953. 3.吴文斌等,胆道蛔虫病,外科学报2:397、125. 4.杨经国,胆道蛔虫病,中华医学报3:223、1052. 5.曾宪九,进一步研究胆道蛔虫病5:封二1956.

6.王训频等,胆道蛔虫病,中华外科杂志5:335、1956.

7.李义清等,因蛔虫所致之急性胆道阻塞中华外科杂志5:341、1956.

8.田宏泉等,胆道蛔虫病,中华外科杂志5、349、1956.

9.费贻诚,胆道蛔虫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华外科杂志5:355、1956. 10.杨文彬,胆道蛔虫病,中华外科杂志5:359、1956. 11.邢玉春,胆道蛔虫病,中华外华杂志5:5362、1956. 12.张丘亮,胆道蛔虫病,中华外科杂志5:367、1956. 13.张振华等,胆道蛔虫病,中华外科杂志5:362、1956. 14.陈荣殿等:旅大市胆道蛔虫病,中华杂志1:37、1958. 15.罗冠章等:胆道蛔虫病,中华外科杂志1:99、1958. 16.张介宾:类经,第二卷499页人民卫生出版社 17.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108页,重庆中医学会编注 18.张仲景:金匮要略,50页人民卫生出版社

19.陆渊雷:伤寒论今释,428页,人民卫生出版社

20.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第二卷2180页,商务印书局

(本文发表在1958年10期第687页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qj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