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选择题题库8-15章

更新时间:2024-05-05 06: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B ) 。

A.单纯的公有制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公有制为主、其它所有制经济为次 2.1984 年 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 B )。

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B.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3.“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对邓小平这一论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 。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臵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运行市场经济

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 “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 的党的领导人是( C )。

A.陈云 B.邓小平 C.毛泽东 D.刘少奇

5.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的主观条件是( A) 。

A.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B.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C.前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对我国产生很大影响 D.当时我国经济结构简单、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计划经济容易运行 6.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和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B )决定的。

A.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产结构 B.现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所有制结构 C.我国现阶段人民的生活方式 D.我国政府的意志

7.如果国家拿出 1 亿元进行投资,组建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制的资本总额是1亿元。如果组建股份公司,国家拿出1 亿元投资,掌握40%的股份就可以控股,这时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就扩大到( B )。 A.2亿元 B.2.5亿元 C.1.5亿元 D.3亿元 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混合所有制 9.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制结构,都不是由人们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 B)。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水平的规律决定的

C.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D.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决定的 10.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属于( B)。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C.剥削收入 D.风险收入 11.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B)。

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C.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D.发展多种分配方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制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B)。 A.企业 B.市场 C.政府计划 D.消费者

1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C)。 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B.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对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有重要作用 D.和公有制经济同等重要并长期共存在

14.现阶段,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应当主要运用( C)手段。 A.行政 B.法律 C.经济 D.金融 15.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是指(C )。

A.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A )。 A.不同的经济手段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范畴

17.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D )。 A.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8.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 B)。

A.加强融合创新 B.加强自主创新 C.加强集成创新 D.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

19.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 A)。

A.教育 B.科技 C.对外开放 D.体制创新

20.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中,生活宽裕是( A)。 A.根本目的 B.中心环节 C.主要手段 D.前提条件 21.我国目前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 A)。

A.农村 B.大中城市 C.中小城镇 D.经济发展落后地区 22.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C)。

A.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 B.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23.个体劳动者从事工商业等经济活动,依靠自己的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属于( C)。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资分配 24.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党的十七大指出( D)。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5.按劳分配原则是要在劳动报酬上承认( B)。

A.阶级的差别 B.劳动的差别 C.劳动力价值的差别 D.社会地位的差别 26.党的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把按劳分配和( C)。 A.按资分配结合起来 B.按风险分配结合起来 C.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D.福利性分配结合起来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A )。

A.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28.十七大提出的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指导方针是(B )。 A.效率优先,注重公平

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效率与公平并重 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29.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B.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臵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C.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社会保障方式应该多样化,社会保障体系需多层次

D.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相当完善

30.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的是( D )。 A.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而且极不平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以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为标准取舍不同所有制形式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中具有巨大优越性 31.我国发展国民经济,放在首要地位的必须是( A )。

56.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 ABCD )。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国体就是 ( D )。

A.国家结构形式 B.国家的政治制度 C.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D.国家的阶级性质

2.政体是指( C )。

A.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B.国家的权力由哪个或哪些阶级掌握 C.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D.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 3.我国的国体是( B)。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C)。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专政 B.工农联合专政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专政

5.我国的政体是( C)。

A.社会主义专政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D )。

A.人民民主专政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 B)。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D.依法治国

8.( C)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A.国务院 B.党中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大会 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C)。

A.共产党执政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轮流执政的两党制

10.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现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A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民主党派的领导 C.政治协商 D.相互合作 11.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是(B )。

A.组织领导 B.政治领导 C.经济领导 D.文化领导 12.我国的民主党派是(D )。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1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D )。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B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 C.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B.保障汉民族当家作主,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事务

C.赋予少数民族自治机关行使独立的司法权 D.允许少数民族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行使自治权 1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 D)。 A.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B.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C.各民族不同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1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C )。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C.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D.各民族不同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 17.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是( D)。 A. B.

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C.各民族不同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

D.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这就是实行(C )。

A.党的领导 B.农民自治 C.村民自治 D.农村自治

19.中国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D )。

A.城市区政府 B.城市区委会 C.城市街道办事处 D.城市居民委员会 20.第一次深刻阐述依法治国的含义,并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在党的( B)。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2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 B.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 C.党领导下的农民阶级 D.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22.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D )。 A.民主 B.人权 C.党的领导 D.法制

23.下列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内容中(A )是前提。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是(B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5.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是(D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保障是( C)。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B)。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28.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B)。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29.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对(C)。

A.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彻底改变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0.“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D )。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 D.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31.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在( D )出现的。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奴隶社会 32.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本质是由(B )决定的。 A.党的领导 B.经济基础 C.政治文明 D.文化基础 33.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是(C )。

A.资本主义民主 B.封建制民主 C.社会主义民主 D.奴隶制民主 34.下列关于民主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D)。

A.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 C.民主的实质比民主的形式更重要 D.民主的形式比民主的实质更重要 35.人权,最早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C )提出的。 A. 反对民主、自由和封建特权 B.反对封建专制和私有制 C.反对神权和封建特权 D.反对神权和私有制 36.人权的基础是(A )。

A.生存权 B.发展权 C.经济权 D.政治权

37. 江泽民指出:“在一个国家里, 实现民主、 自由和人权的根本途径是(A )。 ” A.社会的进步、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B.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C.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文明进步 D.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改革发展 38.下列不属于目前我国城市新型社区建设要求的是(D )。 A.管理有序 B.服务完善 C.环境优美 D.文明富裕 39.下列不属于依法治国的客体是( A)。

A.民主权利 B.社会事务 C.国家事务 D.经济文化事业 40.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B)。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人民民主专政 D.人民当家作主 41.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是( B)。 A.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农村村民委员会制度 D.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 42.我国选举法规定按选区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是(D )。

A.全国人大代表 B.省级人大代表 C.辖区的市级人大代表 D.县乡级人大代表

43.提出“依法治国”思想的领导人是(A )。 A.邓小平 B.刘少奇 C.江泽民 D.陈云 4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 )。 A.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4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B )。

A.方针政策 B.根本保证 C.基本活动 D.大政方针 46.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A )。

A.社会的产物 B.法律的产物 C.经济的产物 D.生产的产物 47.列宁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这说明( C)。 A.文盲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B.文盲不能参政议政

C.文盲影响了他们实际参政议政的能力 D.文盲与有文化的人不能享有同等参政议政的权利

48.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C)。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49. “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该理解为(D )。

A.民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B.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5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D )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ABCD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2.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ABD )。 A.实现工业化 B.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和反动分子实行专政 D.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5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 ACD)。 A.保卫社会主义制度 B.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C.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D.对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和反动分子实行专政

54.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它们的(ABCD )。

A.性质相同 B.作用相同 C.职能相同 D.历史使命相同

55.我国现有八个民主党派,除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外,还有 (ABCD)。

A.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B.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 C.九三学社 D.中国农工民主党

56.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ACD )。

A.政治原则的领导 B.政治信仰的领导 C.政治方向的领导 D.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57.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BCD)。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58.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ABC )。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民主改革

59.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多党制的区别是( ABCD )。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B.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C.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60.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包括(ABCD )。 A.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力

B.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C.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D.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权利

61.我国已经建立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主要包括(ABD )。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城市街道办事处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62.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ABCD )。

A. 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63.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ACD )。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国家的经济是否高速发展 C.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 D.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64.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AB )。 A.生存权 B.发展权 C.文化权 D.政治权

65.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说( ABC )。 A.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 B.在不同国家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C.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具有民族特色 D.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B )

A.爱祖国 B.为人民服务 C.国际主义 D.集体主义

2.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D )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艰苦奋斗 D.改革创新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C )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双百方针 C.培育“四有”公民 D.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文化

4.关于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

B.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

C.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D.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主题是(D ) A.改革 B.体制机制创新

C.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 D.发展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C )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共同理想 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7.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B )

A.健全政策法规 B.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C.体制机制创新 D.政府职能转变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B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保证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 A ) A.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B.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C.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D.吸引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

10.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B.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两手抓,两手都要软” 。 D.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1.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信念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根本目的。

D.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1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 A )

A.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B.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D.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C)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素质 C.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是(D)

A.马克思主义思想 B.民族精神 C.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5.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C) A.培育“四有”公民 B.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6.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B.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C.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实现人的全面进步 17.关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B.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普世价值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C.引导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 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8.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9.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 D)

A.前者是目的 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 后者是形式 D.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20.中共十六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B ) A.同经济体制改革是一致的 B.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C.同思想道德建设是一致的 D.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一致的 21.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中,关键是指:( D)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C.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22.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 C)

A.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问题 B.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问题 C.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的智力支持问题 D.我国的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问题

2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A ) A.集体主义为原则 B.国家利益为原则 C.爱国主义为原则 D.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原则 2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C ) A.实现四个现代化

B.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加强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个新概念被提出是在党的:(C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26.培养“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四有”首先该强调的是:(A )

A.有理想 B.有文化 C.有道德 D.有纪律

27.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 D)

A.思想道德 B.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C.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精神

28.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B ) A.重要形式 B.重要标志 C.重要基础 D.重要来源 29.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B )

A.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政治文明服务, D.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0.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 A)为核心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集体主义 3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 )

A.思想道德建设 B.法制建设 C.民主政治建设 D.干部队伍建设 32.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是( B)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开拓创新 3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C )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B)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B.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C.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D.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35.下列不是毛泽东对文化论述的是( D)

A.他论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认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 B.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C.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方针。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6.下列不是江泽民对文化论述的是(A )

A.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D.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7.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D.通过普世价值、思想信仰、行为规范产生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 38.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说法错误的是(D )

A.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B是为了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C.是为了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全面满足。 39.关于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四者之间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

B.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实现。 C.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

D.文化是方向,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路径。

40.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D.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世界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4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D)

A.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B.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C.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

D.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普世价值观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42、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B.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C.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 43、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

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次要地位。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所决定的。

D.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指明的正确方向。

4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 B.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C.最高理想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D.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45.关于民族精神,说法错误的是( D)

A.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

B.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 C.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D.是世界各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 46.关于荣辱观,说法错误的是( D) A.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B.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C.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D.一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仅需要宣传教育就可以。

47.关于思想道德建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D.与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关系不是很紧密。

48.关于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C.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D.要和普世价值教育相结合 49.关于发展教育和科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C.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臵。 D.哲学社会科学虽是现代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但和自然科学相比处于次要地位。

50.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B.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C.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事业。 D.要坚持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但关键环节上不能有所突破。 二.多项选择题

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5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AC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国际主义精神 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集体主义精神

53.关于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 ABCD) A.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B.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

C.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需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D.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和方法。

54.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要形成褒荣贬辱的新的社会风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不仅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C.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要求相适应的道德评价、奖惩和监

督机制。

D. 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5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ABC)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B.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 C.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 D.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答案 56.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ABD )

A.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B.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 C.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 D.物质文明是基础,对精神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5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加强:( ABCD) 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B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家庭美德教育

58.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其内容包括:(ABD)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C.把“双百”方针放在首位

D.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5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 BCD)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C.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D.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60.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为:( ABCD)

A.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B.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

6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 BCD) A.解决好文化建设为什么人的问题 B.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C.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D.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6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包括:(ABC )

A.鲜明的时代性 B.浓郁的民族性 C.吸纳百川的开放性 D.强烈的阶级性 6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 ABCD) A.爱社会主义 B.爱祖国、爱人民 C.爱科学 D.爱劳动

64.党的十六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包括:( ABCD) A.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C.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D.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无奈何,坚决抵制腐

朽文化

6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 ABCD)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

C.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C ) A.社会手段 B.社会计划 C.社会理想 D.社会现实 2.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是(B )

A.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形态 B.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C.人们可以不劳动,随心所欲地享受 D.由社会主义社会与和谐社会构成的共产主义社会

3.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的(C ) A.十三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六届六中全会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 )

A.根本任务 B.根本原则 C.本质属性 D.基本要求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B )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D)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

定的关系

7.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 B) A.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B.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C.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8.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是( A)

A.就业问题 B.人口老龄化问题 C.农民收入问题 D.环境问题 9.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B )

A.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B.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C.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D.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10.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 A)

A.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 D.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

11.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的是(D)。

A.十五届五中全会 B.十五届六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巩固党执政的( D)。 A.物质基础 B.政治基础 C.思想基础 D.社会基础

13.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B )的社会。 A.共同建设、共同发展 B.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C.共同发展、共同享有 D.共同创造、共同发展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C )。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1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C )。

A.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D.激发社会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D)。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8.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含义的是( D)。

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D.社会主义法制得到健全 19.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是( C)。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消除自然灾害 D.生态良好

20、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 A.自主创新 B.节约资源 C.环境友好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D)。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 D.必须坚持

民主法治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 A)。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D )。 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24、党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变化的要求,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D )在内的“四位一体”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共同富裕 D.和谐社会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25.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要求是:(ABCD ) A.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 B.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C.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D.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6.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ABCD )。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C.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D.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其实质是 ( C) 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的问题 B.中美之间的问题 C.中国的内政问题 D.中日之间的问题

2.从1955年8月到1970年,中美大使级会谈历时15年,谈了136次,关于台湾问题的核心就是 ( C)

A.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B.提出“一纲四目” C.美国从台湾撤兵 D.遣返战俘

3.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 A)

A.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B.拥有立法权 C.拥有终审权 D.拥有独立司法权 4. 正式把 “ 一国两制 ” 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会议是(B ) A.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B.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C.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D.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5.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 C)

A.和平统一 B.承认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一国两制 6.“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 (A )

A.台湾问题开始的 B.香港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 D.西藏问题开始的

7.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回归于 ( C)

A.1999年1月1日 B.1999年5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D.2000年1月1

8. 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一部纲领性文件。这篇讲话的题目是 (D )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9.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C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C.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进行两岸对话谈判和协商 D.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 10.为了进一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猖獗活动,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下关于这部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C )

A.它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一部法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C.中国政府对台大政方针的法律化 D.它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战争法律

11.美国政府于1954年12月与蒋介石集团签订( B),把台湾、澎湖列岛臵于美国的“保护伞”下,阻挠中国统一。

A.《与台湾关系法》 B. “共同防御条约” C.《中美联合公报》 D.台湾防御条例

12.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A )来代替“解放台湾”的

提法。

A.“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 B.收回台湾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武装统一台湾

1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A),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A.《告台湾同胞书》 B.“叶九条” C.“邓六条” D.“九二共识” 1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体系的核心是( D) A.和平统一 B.两制并存 C.高度自治 D.一个中国

15.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D )的“九二共识” ,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 A.“一中一台”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台湾高度自治”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6.2005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A),首次以国家大法的形式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一事实,有力地遏制和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

A.《反分裂国家法》 B.《告台湾同胞书》

C.《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7.“一国两制”的提出,是从解决(A )问题开始的。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18.“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是在(D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19.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C)。

A.中国与美国的问题 B.中国与日本的问题 C.中国的内政问题 D.中国与美国和日本的问题

20.邓小平在谈判香港问题时指出,(D )问题是不可以谈判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文化问题 D.主权问题 21.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A )。

A.反对和遏制“台独” B.推进两岸“三通” 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D.回到“九二共识”

22.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 D)。

A.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B.中美关系 C.军事实力 D.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23.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B )。

A.《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告台湾同胞书》 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24.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能享有独立的(C )。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外交权 D.司法权和终审权 二.多项选择题

25.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这些条约是 ( AB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26.台湾问题是 ( BD)

A.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B.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C.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存留下来的问题D.中国的内政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qf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