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规程1984.5
更新时间:2024-05-27 18: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矿 井 地 质 规 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矿井地质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矿井的一切采掘工程都必须以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依据。为此,必须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更好地研究与解决煤矿生产建设中的各种地质问题,以适应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
第2条 矿井地质是指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采结束为止这一期间的全部地质工作。
第3条 矿井地质工作必须支持为生产服务的方向,根据矿井不同地质条件,按照生产建设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进行。
第4条 矿井地质必须坚持现场观测和综合分析并重的原则。实见资料必须准确、完整;预测资料必须有理有据,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
第5条 矿井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
一、研究矿区(矿井)煤系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
二、进行矿井地质勘探 、地质观测、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矿井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采掘工作中的地质问题。
三、计算和储量,掌握储量动态,提高储量级别,设法扩大矿井储量,及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意见。
四、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利用价值。
第6条 开展矿井地质科学研究,积极引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矿井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第二章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
第7条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
1
以其它开采地质条件为辅助依据。各项地质因素复杂程度的规定见表1。
各项地质因素复杂程度的标准 表1
地质因素 代号 Ⅰ类 Ⅱ类 大中型断层不多、断层 地 质 构 造 复 杂 程 度 岩浆侵 入对煤 层的影 响 C 没有或很少受岩浆侵入的影响 仅局部地段受到岩浆侵入的影响,其规模不大,形状较规则,对煤层的影响不大 稳定和比较稳定 煤层的储量占全 井储量的80 % 煤层稳定程度 D 以上,其中稳定 煤层储量所占比 例一般不小于40 %。 煤层的顶底板平其它 开采 地质 条件 复杂 程度 其它特 殊地质 因素 g 简单 较简单 较复杂 复杂 倾角 F 顶底板 E 整,顶板的完整性好,裂隙不发育 大部分地区倾角在15度以下 顶底板较平整,只局部有凹凸不平,顶板较完整、裂隙不很发育。 大部分地区倾角在15度至30度之间 顶底板凹凸不平,顶板裂隙比较发育,岩性比较松软破碎 顶底板凹凸不平,顶板岩性松软、破碎,裂隙发育 稳定和比较稳定 煤层的储量占全 井储量的60~80 % 褶皱 B 地层产状单一很 少,有波状起伏 A 大中型断层很少 且很少互相切割交叉 地层产状变化不大、有少量宽缓褶皱 Ⅲ类 大、中型断层较多或断层虽不多,但互相切割交叉 地层产状变化较大,褶皱比较发育,或有一定数量的紧密褶皱 岩浆侵入范围较大,侵入体的数量较多,形状不规则,对煤层的破坏比较严重。 稳定和比较稳定煤层的储量45~60% 侵入体数量多,影响范围大,侵入层位多变,形状复杂,对煤层破坏严重,部分煤层已失去开采价值。 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煤层的储量占55%以上 地层产状变化很大,紧密褶皱发育 Ⅳ类 大、中型断层相当发育,或断层互相切割比较严重。 占全井储量的 全矿井总储量的注:大、中型断层系指采区无法跨越的断层
一、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评定:原则上应以断层、褶皱和岩浆侵入等三个因素中复杂程度最高的一项为准。其综合评定的标准是:地质构造不影响采区的合理划分者为一类;地质构造对采区的合理划分有一定影响者为二类;地质构造影响采区的合
2
理划分,只能划分出部分正规采区者为三类;由于地质构造复杂而很难划分出正规采区者为四类。
二、煤层稳定性的评定:薄煤层以可采性指数(Km)为主,煤厚变异系数(γ)为辅;中厚及中厚以上的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可采性指数为辅其参照指标见表2。
评价煤层稳定性的主、辅指标 表2
分煤层 薄煤层 厚和中 厚煤层 特厚煤层 γ≤30% 稳定煤层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Km0.95 γ≤25% 较稳定煤层 主要指标 0.95≥Km≥0.8 辅助指标 25%<γ≤35% 0.95>Km ≥0.8 0.95>Km ≥0.85 不稳定煤层 主要指标 0.8>Km ≥0.6 40%<γ 65% 50%<γ 75% 辅助指标 5<γ ≤55% 0.8>Km ≥0.65 0.85>Km ≥0.7 极不稳定煤层 主要指标 Km<0.6 γ>60% γ>75% 辅助指标 γ>55% ≥γ≤25% Km0.95 Km0.95 ≥≥25%<γ ≤40% 30%<γ ≤50% Km0.65 Km0.70 <<注: Km、γ的涵义和计算方法见附录一。
三、参加矿井煤层稳定性评定的煤厚点,其分布应力求均匀,资料必须可靠,凡已作为构造因素评定的煤厚异常点应予剔除。
附《各项地质因素复杂程度的标准》表1 附《评价煤层稳定性的主、辅指标》表2
第8条 矿井地质条件分为五大类。各类矿井的评定标准如下:
一类矿井: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均为Ⅰ类,其它开采地质条件不高于Ⅱ(含Ⅱ)类,。
二类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的稳定程度均为Ⅱ类或其中有一项为Ⅰ类,另一项为Ⅱ类,其它开采地质条件不高于Ⅲ类(含Ⅲ)。
三类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的稳定程度中有一项为Ⅲ类,另一项为Ⅰ类或Ⅱ类。
四类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均为Ⅲ类或其中有一项为Ⅳ类。
3
五类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均为Ⅳ类。
当其它开采地质条件的类别,高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或煤层稳定程度二者中最高类别成为矿井正常生产的主要矛盾时,评定矿井的类型可适当升级。
分类名称的数码表示法见附录一。
第9条 一个矿井原则上只评定一个地质条件类别,但如果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有明显的分区规律时,可先按分区划类,然后通过综合评定再确定矿井的类别。
第10条 矿井地质条件的类别应在新井投产8~10年内提出,以后每隔8~10年或在修改矿井地质报告时评定一次。矿井地质类别的评定和变更,需经省煤炭厅(局、公司)批准。
第三章 矿井地质观测
第一节 一般要求
第11条 矿井地质观测应该做到及时、完整、准确、统一。一般要求如下: 一、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观测薄上;记录薄应统一编号,妥善保存。
二、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字迹清晰、表达确切、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三、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四、矿井地质观测要把现场和室内,宏观和微观观测结合起来。
第二节 煤系地层观测
第12条 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对于煤层、标志层和煤层顶底板需作重点观测。必要时,还需采取化石、煤(岩)标本和样品,进行化验和测试。为了对比和陈列,每一个矿井应保存一套完整的煤系标本。
4
第13条 为统一岩石命名和观测描述内容,特作如下规定: 一、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见表3)。
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 表3
级 别 粗 砾 砾 砾 细 砾 粗 砂 中 砂 细 砂 碎屑大小(毫米) ﹥100 ﹥10~≤100 ﹥2~≤10 ﹥0.5~≤2 ﹥0.25~≤0.5 ﹥0.12~≤0.25 0.01~≤0.1 ﹤0.01 岩石名称 滚 圆 的 未 滚 圆 的 粗 砾 岩 粗 角 砾 岩 砾 岩 角 砾 岩 细 砾 岩 细 角 砾 岩 粗 砂 岩 中 砂 岩 细 砂 岩 粉 砂 岩 粘 土 岩 砂 粉 砂 粘 土 二、沉积岩描述的基本内容:
1、碎屑岩类应描述颜色,碎屑可见成分、分选性和滚落圆度,胶结物成分及胶结类型,同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及其分布特征,结核与包裹体成分,大小的形态,与稀盐酸的反应状况等。
2、粘土岩类应描述颜色,混入成分,固结程度,滑腻感,断口开头可塑性,吸水变软或膨胀特点,附舌性,岩石的构造,所含化石及其保存完整程度,结核与包裹体的情况等。
3、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应描述颜色,主要成分及杂质成分,硬度,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所含化石、结核或包裹体情况,岩溶裂隙的发育情况、方向性和充填物成分,与稀盐酸的反应等。
三、沉积岩层描述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层理类型和特征,层面构造和接触关系等。对于煤层对比困难的矿区或矿井,应系统收集有关相—旋回结构分析的基础资料。
第三节 煤层的观测
第14条 井巷所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可采,都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凡井筒、石门和其它的穿层巷道揭露煤层的地点,均应作为观测点进行观测;在沿可采煤层掘
5
进的巷道内,煤层观测点的间距,根据煤层的稳定程度,应不小于表4的规定。遇地质构造时,可适当加密观测点,以反映煤层变化的实际情况。
煤层观测点间距 表4
煤层稳定性 观测点间距 稳定煤层 ﹥50~≤100 较稳定煤层 ﹥25~≤50 不稳定煤层 ﹥10~≤25 极不稳定煤层 ≤10 第15条 煤层观测点心观测描述内容:
一、当巷道揭露煤层全厚时,每个观测点应观测煤层厚度、各煤分层厚度,夹石层厚度、岩性和坚硬程度;当巷道不能揭露煤层全厚时,应按表4 规定的间距探测煤层全厚。
二、在层位难以判断,煤层对比困难时,还应仔细观测各煤分层的宏观煤岩成分和类型;煤的光泽、颜色、断口、软硬程度、脆韧性、结构构造和内生裂隙的发育情况;煤层中所含结核与包裹体的成分、形状、大小、坚硬程度及其分布特征等。
三、煤层的含水性。 四、煤层的产状要素。
五、煤层的顶底板特征,其中包括:伪顶、直接顶、老顶和伪底、直接底等的岩层名称,分层厚度,岩性特征,裂隙发育情况及其与煤层的接触关系等。必要时,应采取岩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
第16条 当煤层变薄、分岔、尖灭和遭受冲刷时,必须注意观测以下内容: 一、出现古河床冲刷时,必须观测冲刷标志,系统收集供判明冲刷类型,推断冲刷变薄带方向和范围的基础资料。
二、出现煤层变薄和分岔和尖灭时,应着重观测煤层结构、煤质、煤和围岩的接触关系、围岩岩性特征,为分析煤厚变化原因,预测变薄带、可采边界、分合区界线积累资料。
6
第四节 地质构造的观测
第17条 观测描述断层,应围绕确定其性质、断距和断裂结构面的力学属性来进行。其观测描述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侧伏角。 二、断层带中断裂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断层带的宽度和充填、胶结情况。必要时,可采取定向标本,对断裂构造岩进行岩组分析。
三、断层两翼煤、岩层的产状要素,煤、岩层的层位和岩性特征、断层旁侧的伴生和派生小构造。
四、断层间的相互切割关系,断层、褶皱的组合特征。 五、断层与煤厚变化等的关系。
第18条 观测和描述褶皱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褶皱枢纽的位置、倾伏方向和倾伏角。 二、褶皱两翼煤、岩层和褶皱轴面的产状要素。 三、褶皱与煤厚变化、顶板破碎等的关系。
第19条 对构造裂隙,应观测描述主要裂隙组的发育方向、发育程度,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裂隙率的测定和统计;观测裂隙面的形态、宽度、充填成分和充填程度,为确定裂隙的力学性质,裂隙与断层、褶皱的关系积累资料。
第20条 对陷落柱应观测描述其形状、大小和陷落角,充填物的岩性、层位密实程度和含水性以及陷落柱附近煤、岩层的产状要素等。
第21条 对煤系中的岩浆岩体,应观测描述其岩石名称、结晶程度、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产状和形态、侵入层位、对煤层厚度和煤质的影响,为确定侵入中心、方向、范围、与构造的关系积累资料。
7
第四章 矿井地质勘探 第一节 勘探性质的划分
第22条 由矿井建设开始,到开采结束期间所进行的一切勘探,统称矿井地质勘探。按其目的之不同,分为矿井资源勘探、矿井补充勘探、生产勘探和矿井工程勘探等四类。
第23条 矿井资源勘探
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矿井资源勘探:
1、延深水平或新开拓区,因无正式批准的精查地质报告而必须进行的勘探; 2、因原勘探报告遗留有重大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勘探程度不足和发现地质构造形态与原地质报告有重大出入,不能满足生产建设的要求而必须进行的勘探;
3、为扩大井田范围而进行的勘探。
二、矿井资源勘探应根据所存在的地质问题和矿井采掘工程设计的需要而进行。应遵循的原则和必须达到的标准按《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试行)执行。
第24条 矿井补充勘探
一、在矿井范围内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矿井补充勘探:
1、因延深水平高级储量的比例达不到规定标准,不能满足设计需要而必须进行的勘探;
2、根据矿井改扩建和开拓延深工程设计等要求而进行的勘探;
3、对需要重新评定的可采煤层,为提高其储量级别或新增储量所进行的勘探。 二、矿井补充勘探应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和设计部门的要求进行。其勘探设计,应按附录二的要求编制。其勘探成果原则上要达到本规程第61条的要求。并于勘探竣工后3~6个月提出相应的补充地质勘探报告(内容见附录三)报省煤炭厅(局、公司)批准。
8
第25条 生产勘探
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生产勘探:
1、在已开拓区内为查明影响工作面划分的地质因素,或为确定采煤方法以及找煤方向等而进行的勘探;
2、在采区内为解决影响正常采掘和安全生产的各种地质、水文地质问题而进行的勘探;
3、为探明采区范围内煤层可采性而进行的勘探。
二、矿井生产勘探,应针对采区范围内存在的不同地质、水文地质问题而进行。其勘探设计和成果必须满足生产和安全的要求。勘探竣工后,应及时整理资料,根据需要编制专门的报告或说明书。
第26条 矿井工程勘探是指矿井生产建设中根据专项工程的要求而进行的勘探。勘探施工前应编制专门设计,其成果必须满足工程的要求。勘探竣工后,应及时整理资料,根据需要编制专门的报告或说明书。
第二节 勘探手段的选择和工程布置
第27条 矿井地质勘探,应根据勘探性质,地质、物性条件,技术经济合理性等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地选择勘探手段,同时,还应遵循物探先于钻探,井下钻探先于地面钻探,钻探先于巷探和物、钻、巷探相结合的原则。
第28条 凡属下列情况者,可采用巷探:
一、井上下均不具备钻探条件或虽可以牛探,但经济上不合理的地区; 二、不稳定、极不稳定煤层,或因岩浆侵入对煤层破坏严重,用钻探手段无法探明煤层的可采性时;
三、煤层受断层破碎带或受陷落柱、古河床冲刷等影响严重不能用钻探手查清时;
9
四、为查清处于临界可采厚度的煤层或寻找老区残煤等特殊需要时。
第29条 勘探工程的布置,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地质资料和已知规律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合理布置,用较少的勘探工程量,获得最佳的地质效果。要充分发挥矿井地质勘探的特点,做到井上下结合,勘探工程与井巷设计工程结合,当前与长远结合,以满足矿井生产建设的要求。
第30条 遇有从地面布孔过深,地形地物影响施工,过采空区施工困难,地层倾角大,影响资料准确性等情况,宜采用井下布孔。
第31条 勘探工程原则上应布置在已有的勘探线上。加密勘探线应尽量与石门、采区上(下)山等主要井巷工程的方向相一致。为解决某些地质总是井巷设计需要和井下探小构造等而布置的勘探工程可按实际需要,灵活合理的布置。
勘探垂深超过1000米的勘探区,地面布孔原则上只对煤层赋存情况和主要构造进行必要控制,加密勘探工程应设法布置在井下。
第32条 矿井地质勘探工程量布置的多少,应以查明有关地质因素,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为准,基本线距和极限布孔密度可参照表5、表6规定数据执行。
钻孔布孔基本线距表 表5
井田地质条件类 别 一类井 田 二类井 田 A级 750 750~500 以地质构造为主的矿井各级 储量的基本勘探线距(米) B 级 1500 750~1000 C级 3000 1500~2000 A级 750~100 375~500 250米左三类井 田 250米左右, 结合必要的巷 探加以查明 250米左右,以四 类 井 田 巷探为主,钻探为为加以查明 250米左右,以巷探与钻探结合进行圈定 不小于250米,以钻探为主,辅以必 要的巷探加以10
250 250~200 右,以巷 探为主,钻探为辅加以查明 250米左右,以巷 探为主,钻探为辅加250米左右,以巷探与钻探相结合进行圈定 不小于250米,以钻探为主,巷探为辅加以控制 250~500 500~1000 以煤层稳定性为主的矿井各级储量的基本勘探线(米) B级 150~2000 7501000 C级 3000~4000 15002000
控制 五类井田 以查明 通常采用边探边掘边的方式进行,在勘探过程中无高级储量 注:表中的储量级别是以主采煤层为准提出的。
极限布孔密度表 表6
矿井类别 一类井田 二类井田 三类井田 四类井田 五类井田 矿井田内平均每里 内的最多布孔数 不 超 过 五 个 孔 不 超 过 十 个 孔 简要说明 对某些较复杂的地质问题要彩巷探与 不 超 过 二 十 个 孔 钻探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 必须采用巷探与钻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不能 原则上不超过三十个孔 单纯靠打钻解决问题 必须采用巷探与钻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不能单 同 上 纯靠打钻解决问题
第33条 各种地面钻孔必须本着一孔多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其作用。每个矿井,原则上应有 2个钻孔进行地温、瓦斯测定和采取伴生矿产样品等工作,但可以有选择地分孔进行。对有地热及瓦斯危害的矿井,测温孔和瓦斯采样也都至少应有两条剖面,每个剖面上的钻孔数不得少于两个。
第五章 资料编录与综合分析
第一节 资料编录
第34条 矿井地质记录薄中描述的地质观测资料,必须于上井后两天内整理完毕,并编绘出正式的井巷素描图或素描卡片。对采掘工程的布置和调整有影响的地质资料,要及时填绘在有关的生产用图上。
第35条 矿井地质必须具备下列基础资料: 一、矿井地质记录薄;
二、井巷素描图及典型地质现象的素描卡片; 三、钻孔柱状图;
11
四、钻孔成果卡片和台账; 五、钻探工程实际材料图; 六、储量动态台账。
上述基础资料必须齐全、完整、妥善保存和便于使用。有条件的矿区,可建立地质资料数据库,开展电子计算机检索业务。
第36条 井巷地质素描图的基本要求: 一、竖井素描图
竖井一般应编录两个互成直角的井筒素描剖面,其中主素描剖面应与矿井地质剖面的方向相一致。必要时,需加绘井筒水平地质断面。
二、石门、斜井、岩石上(下)山素描图
地质构造简单时,可编录一帮(或顶、底)素描图;地质构造复杂时,应绘制素描展开图。
四、主要煤巷素描图
对于巷道能够揭露全厚的倾斜、缓倾斜煤层,当其稳定时,只需实测煤层小柱状;不稳定时,则应编录一帮素描图。对于巷道能够揭露全厚的急倾斜煤层,当其稳定时,只需实测煤层小柱状;不稳定时,则需编录迎头断面,并据此编绘出巷顶水平切面图。对于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倾斜、缓倾斜厚煤层,第一分层巷道需作一帮素描图。对于巷道不能揭露全厚的急倾斜厚煤层,则应编录煤门一帮素描图和必要的迎头断面,并据此编绘巷顶水平切面图。
第37条 地质钻孔资料编录的要求:
一、所有地面钻孔和在保留价值的井下钻孔,必须绘制钻孔柱状图(地面钻孔需加绘测井曲线),填写钻孔卡片,建立钻孔成果台帐;为解决个别问题而施工的零星钻孔,只要求填绘沿钻孔钻进方向的剖面图。
12
二、每个钻孔,都必须填绘在钻探工程实际材料图上,并注明孔号、孔口和终孔标高、终孔层位等;井下钻孔也应填绘在有关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或水平切面地质图上。
三、岩芯的鉴定、缩选和保存:
1、钻孔岩芯必须由地质人员详细鉴定和编录,井下钻孔重要层位的岩芯要升井鉴定。
2、凡未经全面鉴定的岩芯必须在现场妥善保存。
3、重要钻孔的岩芯需经地质技术负责人鉴定并进行缩选。
4、缩选后的岩芯(样),原则上应保存到该钻孔所控制的地区具有实见资料为止。
第二节 综合分析
第38条 矿井地质综合分析必须以完整、准确的第一性资料为基础。 第39条 矿井地质综合分析要紧密围绕矿区或矿井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要着眼当前,兼顾长远;立足矿井,结合区域;要广泛采用新理论、新手段和新方法。
第40条 综合分析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研究煤系地层的层序、沉积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二、研究煤层结构、厚度和煤质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三、研究矿井中小型构造的纵使特征、形成机制、展布规律和预测方法。 四、研究煤系地层中岩浆侵入体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及其对煤层和煤质的影响。 五、研究煤矿生产中新出现的地质问题。
六、研究沼气、二氧化碳富集及地压(地应力)、水害等地质问题。 第41条 综合分析的成果必须反映在下列综合性地质图件上: 一、矿区必备的综合性图件:
13
1、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2、矿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3、矿区煤(岩)层对比图; 4、矿区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 5、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 6、矿区或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 7、矿区主要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二、矿井必备的综合性图件:
1、矿井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1:1000; 2、矿井煤(岩)层对比图,1:200~1:500;
3、矿井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1:2000~1:5000;
4、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面投影图),1:2000或1:5000;
5、矿井地质剖面图,1:1000或1:2000;
6、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适用于煤层倾角大于25度的多煤层矿井),1:2000或1:5000。
三、矿井的日常生产用图:
1、采区煤炭底板等高线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面投影图)。1:1000或1:2000。 2、采区水平地质剖面图(单一煤层或缓倾斜煤层除外),1:1000或1:2000。 3、采区地质剖面图,1:1000或1:2000。
四、矿区(井)还应根据各自的地质特点有针对性的编绘其他有关图件。 五、上述图件必须根据勘探和生产所获得的资料定期进行补充和修改。未规定比例尺的图件可根据具体条件自行确定。
14
第42条综合分析成果必须反映在矿井储量计算方面。每一矿井,年末均应根据有关资料,按照《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规定,进行一次储量计算。
第43条 综合分析成果必须以矿井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采后地质总结等形式提供设计生产部门使用。
矿井地质报告一般每8~10年修改一次,并报省(区)煤炭厅(局、公司)批准。
(核对到此处)
第六章 建井阶段的地质工作
第44条 建井阶段的地质工作(以下简称“建井地质”),是指从建井准备开始直到矿井建成投产整个过程中的地质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系统编录所揭露的一切地质资料,及时预报并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地质问题,编制建井地质报告和移交生产的全部地质资料。
第一节 开工前的地质工作
第45条 新井开工前必须进行以下地质工作:
一、熟悉提交设计井田的最终地质报告,掌握井田地质特征及其与区域地质的关系;
二、调查、核实勘探地质资料的可靠程度;
三、了解矿井设计,分析与之有关的其它技术资料,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四、编制主要井巷工程预想地质资料; 五、复查井筒检查孔资料。
第46条 调查、核实勘探地质资料的内容应包括: 一、钻孔位置和封孔质量;
二、煤层露头、老窑、生产小井情况及其地面塌陷范围等; 三、在表水体;
15
四、邻近矿井有关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等;
五、火区、高温区、陷落柱、构造破碎带、老窑积水区等的情况。 第47条 应编制的主要井巷工程预想地质资料,包括:
一、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石英钟门,运输大巷,总回风巷,首采区上(下)山、运输巷、回风巷、切割眼等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及其文字说明;
二、总运输水平、总回风水平的水平地质切面图; 三、通过首采区的勘探线剖面图;
四、供设计开拓方案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施工中的地质工作
第48条 井巷掘进时,必须按本规程的有关要求及时进行观测、编录和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随时补充、修改原有的地质资料。
第49条 建进时期取得的各种原始观测资料、标本以及编录整理的台帐、卡片等,都必须妥善保管,作为编写建井地质报告的基础资料。
第50条 施工井筒时,要注意验证井筒检查孔所取得的各种地质资料,当发现影响施工的不得地质因素时,应及时提供补充地质资料,对采用冻结法施工的井筒,还应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井温、水位、井下涌(漏)水量变化情况的观测。
第51条 采用预注解剖学方法施工的井巷工程应进行以下工作:
一、做好注浆钻孔岩芯编录,特别要注重对岩芯裂隙率、破碎带的描述和简易水文记录,提出注浆前后的的抽(压)水试验资料;
二、详细观测记录注浆材料充填裂隙及空洞等的情况。
第52条 在井巷施工中,应注意影响施工的膨胀性粘土、流砂、基岩风化带、软岩、不稳定岩体及岩浆岩岩体等的发布情况,及时观测分析,提出资料,必要时应采样试验。对井巷揭露的缺少可先靠化验资料的各可采煤层,应进行必要的采样化验。
16
第53条 基建矿井中的水文地质工作,应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
第54条 出现影响矿井设计实施的重大地质总是均应及时进行矿井地质勘探,予以查明 。
第三节 建井地质资料及其移交
第55条 基建矿井必须具备以下图纸资料: 一、图纸:
1、井田地形地质图,1:2000~1:5000;
2、通过首采区的勘探线剖面图,1:500~1:1000; 3、主要井巷地质素描图,1:200~1:500;
4、设计开拓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急倾斜煤层要相应绘制立面投影图)。1:2000~1:5000;
5、矿井实际充水性图,1:2000~1:5000;
6、回风及运输水平地质切面图,1:1000~1:2000; 7、建井期施工钻孔钻也柱状图,1:200~1:500; 二、卡片、台帐: 1、构造素描卡片或照片; 2、煤厚实测(探)卡片;
3、矿井日排水量、井巷探放水、涌水量和井上下长期水文动态观测台帐。 4、煤质、水质、瓦期及有益矿产化验成果台账; 5、地温、水温、煤层自然发火记录台账;
6、预注浆、探放瓦期、煤(岩)层突出观测记录台账。 三、各种原始观测记录。
17
第56条 建井施工单位和接收单位在新井移交前半年,应组成专门小组,着手进行《建井地质报告》的编制工作。编制《建井地质报告》的区域范围,主要是建井阶段实际开拓的区域。《建井地质报告》应报上一级地质部门审查,并报新井投产验收委员会批准。
第57条 新井移交生产的地质资料应有: 1、本章第55条规定的图纸及资料;
2、原有井田最终地质勘探报告及各类补充地质勘探报告; 3、井筒检查孔资料及建井期间的勘探资料;
4、《建井地质报告》以及各种煤(岩)层标本。《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见附录四。
第七章 矿井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
第一节 基 本 要 求
第58条 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以下简称“生产地质”),是指从矿井正式移交生产直至矿井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地质工作。在此期间,必须根据生产建设的需要,及时编制提供各种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地质资料,并开展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第59条 在水平延深采区掘进、工作面掘进、回采和新区开拓过程中,应随着采掘掘的进展,按本规程第三、五章的要求及时进行观测、编录和综合分析,随时补充和个性地质资料。当现有的地质资料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应按第四章的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勘探。
第二节 水平延深的地质工作
第60条 矿井新水平延深时,应进行以下地质工作: 一、了解设计部门的意图及其对地质工作的要求;
二、详细研究延深区现有地质资料的可靠程度,其中包括研究各煤层的可采性
18
和稳定性,主要褶皱断裂、岩解剖学侵入体等的控制程度。
三、核实原有储量的可靠性(级别);
四、预测延深水平主要井巷工程和首采区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五、针对所存在的地质问题,进行单项或系统的补充勘探。 第61条 水平延深的地质工作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一、延深区的基本构造形态,已经查明。一、二类矿井应查明落差20米以上的断层;三类矿井应基本查明影响采区划分的主要地质构造;四、五类矿井应对有开采可能的地段进行必要的控制,并提出结论性的意见。
二、与水平延深主体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层位、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均已控制。
三、延深水平高级储量所占百分比应达到表7的要求。
延深水平高级储量应占百分比 表7
矿井地质条件 一类矿井 二类矿井 三类矿井 四类矿井 五类矿井 井 型 大型 中型 大型 中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中型 小型 小型 延深水平A+B 级的储量占本 70 60 65 55 60 50 30 40 ---- ---- 水平储量的百 分比 大型井:系指设计能力为90、120、180、240、300(及300以上)万吨/年的矿井; 中型井:系指设计能力为30、45、60万吨/年的矿井; 小型井:系指设计能力为9、15、21万吨/年的矿井。
第三节 采区掘进的地质工作
第62条 采区掘进前应按附录五的要求提出采区地质说明书。
第63条 采区设计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应在两年前通知地质部门。采区地质说明书就大正式设计前三个提出,经矿总工程师审查,报矿务局批准。
第64条 采区掘进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地质工作:
一、分析查明采区范围内主要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和落差,主要褶皱的形
19
态、幅度、枢纽位置及其展布方向和长度,区内岩浆侵体的类型和影响范围。
二、掌握可采煤层的层数、主要可采煤层的厚度和结构变化,以及在煤层有无冲刷带存在等情况,确定或基本确定各煤层的可采范围,特别是最上部薄煤层的可采性。
三、掌握区内可采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老顶)的厚度、岩性、含水性以及各煤层变化的情况。
四、查明与老采区、小窑等的空间关系和确定防水煤柱。
第四节 工作面掘进和回采的地质工作
第65条 在回采工作面设计前,必须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提出回采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要求见附录五)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交采掘部门使用。
第66条 在掘进期间应进行以下工作:
一、分析和预测影响回采工作面边疆推进的断层和褶皱的形态。综采工作面必须用物探、钻探、巷探查明工作面中间有无隐伏断层或陷落柱等。
二、根据实测资料预测工作面内煤层厚度、结构的变化情况。厚煤层或特厚煤层,应绘制工作面的煤厚等值线预测图。
三、观测、搜集煤层伪顶和直接顶的岩性、厚度变化,测定顶板主要裂隙的发育方向,为顶板管理提供有关的地质资料。
四、观测并素描掘进中揭露的岩浆岩体,测定煤的变质带宽度,确定煤的变质程度与工业利用价值,研究并预测侵入体的位置、形态、影响范围及其对整个工作面的破坏程度。
五、对于巷道实见的煤层冲刷变薄带,要查明其类型、确定其影响范围。 六、当开采煤层下部邻近煤层为临界可采薄煤层时,必须利用工作面巷道,按规定间距用钻探查明其可采性。
20
七、核实该工作面的储量。
第67条 工作面开出后,应在五天内按附录五的要求提出该工作面的回采地质说明书,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交生产部门使用。综采工作面的回采地质说明书,必须报矿务局批准。
第68条 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进行以下地质工作:
一、及时搜集工作面的采高和煤厚资料,对分层开采的厚煤层,必须坚持探煤厚,并绘制剩余煤厚等值线图。
二、实测各种地质构造的位置、形态和性质。综采工作面发现的断层,必须跟踪观测研究其延展趋势,及时提出预报。
三、搜集采出量和损失量等资料,分析损失量的构成比例及原因。
四、编写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开开采结束后勤部30 天内提出;分层开采时,在最下一个分层开采结束后30天内提出,报矿总工程师审定后,妥善保存。
第五节 新区开拓的地质工作
第69条 扩大井田范围的新区,在开拓以前,必须进行资源勘探,并按《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试行)的要求提出精查地质报告。新区开拓过程中的矿井地质工作,按建井阶段或生产阶段地质工作的要求进行。
第六节 矿井收尾的地质工作
第70条 矿井在剩余可采储量比为20%左右,且无进一步扩大储量的可能时,即进入收尾阶段,矿井收尾阶段的主要地质工作是;
一、全面汇集本矿井在勘探、建井和生产阶段的有关地质资料,对各种地质因素作进一步的综合分析,总结矿井主要地质规律,包括:
1、煤系地层的特征及其有关规律; 2、地质构造的特征及其有关规律;
21
3、煤层厚度、结构变化的有关规律; 4、煤质变化的有关规律; 5、其它地质因素的有关规律;
二、进一步研究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的可能性:
1、分析现存地质储量(包括各种永久和非永久煤柱,薄煤层和各种呆滞煤量)的可采性及其开采条件;
2、分析在老采空区内进行复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三、进行采探对比,总结有关经验教训。
1、用实见地质资料从煤层、构造、水文地质等方面与原勘探报告进行验证对比。核实矿井储量(即矿井累计采出量与累计损失量及核实剩余量之和),检验原勘探储量的可先靠性并确定其可靠系数。
2、评价原勘探网度的合理性。
四、全面核实矿井回采率,分析各种损失所占的比例,总结经验教训。 第71条 矿井结束前的地质总结由局、矿总工程师审定后,报省煤炭厅(局、公司(核准。其具体提交时间由矿务自定。矿井收尾阶段地质总结的编写提纲和内容见附录六。
第八章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和伴生矿床的地质工作
第一节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的地质工作
第72条 在煤矿生产建设中,应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与采矿活动有关的其他地质工作,广泛地搜集和提供与瓦斯、地温、地压等有关的地质资料,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
第37条 凡是有热害总是的基建、生产矿井,或已向深部发展的矿井,都应有计划地进行地温观测,查明本矿井恒温带的深度和温度、不同深度和各构造部位的地
22
温变化梯度;研究地温变化与有关地质因素的关系;掌握矿井的地温增长的有关规律,必要时应编制矿井地温等值线图。
第74条 积极开展矿井瓦斯地质工作,对高沼气和有煤层、瓦斯突出危险的基建、生产矿井,在井巷工程初揭煤层前,要尽可能准确预计煤层位置,提出局面地质预报,并协助有关部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探测工作。对已发生突出的地段,应详细记录其他地质现象,分析瓦斯突出的有关地质因素,并参与对瓦斯突出规律的研究。
第75条 有条件的矿井,要积极开展地压地质工作,研究地压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及其有关规律。
第76条 有条件的矿井,应开展井巷工程地质工作。
第二节 对伴生矿床的研究
第77条 在煤矿生产建设和勘探的过程中,对煤系地层中的伴生有益矿产,如铝钒土、黄铁矿、油母页岩、锗和放射性矿产等,必须注意进行观测和研究。有条件的矿井,应结合井巷勘探工程进行必要的普查。对于有希望开采的矿层(体),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其品位、含量和开采价值,并编制必要的图纸和有关文字报告,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
附录一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有关说明
一、煤层稳定性有关计算方法 1、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 = n′/n;
式中:n------井田内参与煤厚评价的见煤点总数(要求分布均一,有代表性);n′-----其中煤厚大于或等于可采厚度的见煤点数。
2、煤层厚度变异系数??sM?100%;
23
n S??i?1(M1???)2?Mn?1
式中:M1-----每个见煤点的实测厚度;
M
-----矿井(或分区)的平均煤厚;
n------参与评价的见煤点数; S-----均方差值。
二、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数码代号表示法
矿井地质条件的名称用带注脚的四位罗马数字表示: 第一位数表示矿井地质条件类别。
第二位数(用横杠与第一位数隔开)表示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并以复杂程度最高的地质因素的代号(a、b、c)作注脚来表明断层(a),褶皱(b)和岩浆侵入对煤层的影响(c)。如断层的复杂程度为Ⅰ,褶皱的复杂程度为Ⅱ,岩浆侵入对煤层的影响为Ⅱ时,则整个地质的构造的复杂程度评为Ⅱ,“Ⅱbe”表示,如三者的复杂程度均为Ⅲ时,则以“Ⅱabc”表示.
第三位数表示煤层的稳定程度,注脚代号为b。
第四位数表示其它开采地质条件,其注脚代号,顶底板条件为“e”,倾角为“f”,其它特殊地质因素为“g”。
使用方法举例如下:
设某井田地质条件的代号为“Ⅲ——Ⅲc,Ⅱb,Ⅱc”,测表明该井田为Ⅲ类井田。其中,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因岩浆侵入对煤层的破坏比较严惩而评为“Ⅲc”(断层和褶皱的复杂程度均低于Ⅲ),煤层稳定程度因稳定、较稳定煤层储量占矿井总储量的60~80%以上而评为“Ⅱb”,其它开采地质条件因顶底板较平整,只有局部部凹凸不平,顶板较完整,裂隙不很发育而评为“Ⅱc”(煤层倾角及其它特殊地质因素的复杂程度
24
均低于Ⅱ),
附录二 水平延深补充勘探设计编制提纲
一、文字部分
1、说明矿井现状,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勘探目的、任务及要求等基本情况。2、简述勘探区地层、构造、煤层、煤质及水文地质等情况。
3、阐明勘探工程布置原则、手段选择及总工程量。
4、列述各种勘探工程的目的、技术要求、数量和施工顺序。 5、预期勘探效果和储量预计。 6、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7、工期、材料、资金、预算等。 二、图纸部分
1、地形地质及勘探工程布置图。 2、勘探线预想剖面图。
3、主要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 4、其它有关图纸等。
附录三 水平延深补充勘探地质报告编制提纲
一、文字部分
第一章 概况
主要说明编制报告的依据、目的、任务,矿区地理位置、范围及交通情况;评价区内已往所做地质工作,说明本次勘探主要成果。
第二章 矿井地质
主要说明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分布情况。
第三章 煤层及煤质
25
第四章 矿井水文地质
主要说明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并对含水量水层和涌水量加以论述和估算。同时,阐明完成的水文地质工作量及方法。
第五章 储 量
主要说明储量计算的依据,各级储量及总储量的计算结果和储量增减的原因。
第六章 已采区的采探对比
主要对比构造、煤层、储量、水文及岩浆岩等方面。
第七章 开采技术条件
主要说明瓦斯、煤尘、顶底板及煤的自然发火等情况。
第八章 结论
主要说明本次地质报告的质量评价和存在问题及建议。 二、图纸 1、区域地质图; 2、矿井地形地质图;
3、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4、勘探线剖面图;
5、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 6、煤(岩)层对比图; 7、延深水平地质切面图; 8、钻孔柱状图;
9、矿井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 10、水文地质剖面图; 11、其它有关图纸。
26
三、附表
1、钻孔坐标及综合成果表; 2、储量计算基础表及汇总表; 3、煤质化验成果表; 4、抽水化验成果表; 5、水质分析表;
6、河流、水井及地下不长期观测表; 7、钻孔测斜成果表; 8、土样分析成果表; 9、岩石力学试验成果表; 10、其它有关成果表等。
附录四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建井地质报告是对矿井建井全过程地质工作的总结,是地质勘探报告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由于它对原勘探地质报告作了难和补充,因而其文字和图纸必须精炼,凡原报告已有交待,而建井期间又没有新发现的新进展的部分,应一律从略,但对新获得的资料必须认真综合分析,充分予以总结。凡与原报告的观点和结论有不同的部分,以及怀今后生产或矿井补充勘探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则必须交待清楚。编写内容可分为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
一、文字说明
第一章 概论
1、矿井交通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
2、井田地质勘探简史、地质报告(或补充勘探报告)提交审批的情况; 3、老窑、火区、岩溶陷落范围及分布情况;
27
4、建井期间补充地质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巷探)的情况。
5、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以及其它有关设计参数等;
6、矿井基建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实际完成的井巷工程量,以及采区和工作面的准备情况等。
第二章 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1、井田总的构造特征;
2、开拓区范围内响应要断层、褶皱(褶曲)煤层的产状要素,各主要构造的控制程度及其对煤(岩)层的破坏情况。
3、井田内已控制地质构造的可靠程度;
4、井田内中小型构造的特征、规律及其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程度; 5、岩浆侵入体的分布、产状、对煤层与煤质的影响情况; 6、岩溶陷落柱的分布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第三章 煤系、煤层及煤质特征
1、煤系地层:煤系地层的地质朝代、厚度、岩性、含煤层数、可采层数、煤层总厚度以及煤系变化情况。
2、煤层:煤层特征,分层叙述煤层的最小、最大厚度和一般厚度,层间距,结构,顶(底)板岩性及稳定性。
3、煤质特征。 4、瓦期情况。
第四章 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各含水层(组)分布规律和特征。 2、井巷实见涌(突)水点位置、涌(突)水量及处理情况。
28
3、井巷涌水量与巷道长度的关系。
4、矿井充水因素,矿井涌水量大小,变化趋势及防治措施。
第五章 储量与三量计算
1、储量计算或核算的依据和方法;
2、矿井储量和可采储量(未经个性的块段,按原储量统计); 3、储量的增减情况及其原因。
第六章 结论
1、对建井过程中基本些地质问题的结论。 2、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
3、尚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和对该矿井今后矿井地质工作的建议。 二、附图
1、井田地形地质图,1:2000~1:5000; 2、回风水平地质切面图;1:1000~1:5000; 3、运输水平地质切面图,1:1000~1:5000;
4、通过首采区的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经过修改的),1:2000~1:2000; 5、井筒(立井、斜井、平峒)地质素描图,1:200~1:500; 6、采区上(下)山地质剖面图,1:1000~1:2000;
7、首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和储量计算图,1:1000~1:2000; 8、水文地质综合性图件; 9、重算储量的基础表和汇总表; 10、煤质、水质化验成果表; 11、建井期间施工的钻孔成果表。 附录五 各种地质说明书的编制要求
29
一、采区地质说明书 (一)文字说明应包括:
1、采区位置、范围、四邻关系、井上下对照关系,以及勘探钻孔的情况; 2、想念采区实见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概述;
3、地质构造:区内煤(岩)层产状变化情况,断层与褶皱的特征、分面范围和对它们的现有控制程度,它们将给本采区开拓、开采带来的影响;
4、煤层:区内各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及其可采范围,特别是对上一个可采煤层可采性的预测;
5、煤层顶、底板及各煤层的层间距。分层叙述各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含水性及有关物理力学性质,并重点说明各煤层群(组)之间的间距和岩性变化关系,以便设计部门考虑分组或联合开采的可能性和选择较理想的岩巷开拓层位。
6、预测区仙可能存在的岩解剖学侵入体,古河床冲刷等情况;
7、水文地质:阐明本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有无突水的危险怀,对防水煤柱和探防水等的要求,并预测采区的最大涌水量(指开拓开采期间的涌水量高峰值,而不是指突然透水量)和政党涌水量;
8、储量;
9、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和建议。 (二)附图
1、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预测图,,
2、采区回风水平和运输水平的地质切面图, 3、采区地质剖面图,, 4、采区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二、回采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30
(一)文字说明
1、工作面的范围和与邻区及地面的关系;
2、区内煤(岩)层产状和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本工作面的影响,并预测断层落差,掘进找工业区方向以及褶皱的位置和形态。
3、本工作面实见煤厚,煤层结构并预测其变化情况;
4、煤层顶底板(包括伪顶、直接顶)的岩性、厚度、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情况;
5、本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有无突水的危险性,主要含水层和主要导水构造与本工作面的关系等。对防水煤柱、探放水等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并预计本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
6、岩浆侵入对本工作面工业区层可能造成的破坏情况; 7、储量;
8、在地质、水文地质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二)附图
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预测图,1:1000或1:2000;
2、有代表性的工作面地质剖面图或局部地质构造剖面图,1:1000或1:2000; 3、相邻煤层或本煤层群的地层综合柱状图,1:1000 三、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一)文字说明
1、工作面位置、范围、面积以及与四邻和地表的关系;
2、本工作面各实见点地质构造(包括倾斜、褶皱、断层)的概况,实见或预测的落差大于三分之二采高的断层向工作面内部发展变化的情况;
3、各实见点煤层厚度和结构的情况,及其向工作面内部变化的规律;
31
4、各实见点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的厚度,岩性,裂隙组的方向和发育情况;
5、推测工作面内岩浆侵入体、河流冲刷带、陷落柱等的具体位置及其对正常回采或合理分层的影响;
6、储量;
7、对工作面最大涌水量的预计;
8、工作面尚存在的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和对今后地质工作的有关建议。 (二)附图
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实测图,根据需要填绘煤厚等值线,夹石层厚度等值线或相邻煤层间距变化等值线(图)等1:1000或1:2000;
2、工作面、四壁的有关地质素描图,1:500; 3、与工作面有关的主要地质剖面图,1:1000; 4、包括老顶在内的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1:200 。 附录六 矿井收尾阶段地质总结的编写提纲和内容 一、文字部分
1、矿井基本情况(包括开发史、矿井建设情况、井型、开拓方式以及与相邻矿井的关系等)。
2、矿井现状(指当时回采、掘进、开拓的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截止到提出本报告前一年末的矿井地质储量。
3、现存可采储量(包括各种呆滞煤量、尚能全部或部分回收的煤柱和可供老区复采的煤量等)的分布状况。
4、有关地质、水文地质、岩移破坏等情况。
5、建井以来在地质、水文地质上所发生过的大事和对它们的认识。
32
6、对煤系沉积特征、煤层稳定性(煤层厚度结构及煤质变化)和地质构造、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岩浆活动等主要规律的认识。
7、进一步改进地质勘探和矿井地质勘探的意见。
8、矿井资源的回收情况,各种损失的统计与分析,并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数据:
(1)勘探储量的可靠系数。系指截至本报告编写时,矿井现有范围内的累计采出量、累计损失量、核实剩余储量之和,与相同范围内原勘探报告中地质储量之比。
(2)勘探储量有效利用系数,系指截至栓报告编写时,矿井累计产量和尚可采出的煤量之各,与相同范围内原勘探报告中地质储量之比。
(3)矿井回采率。
(4)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损失率。
9、地压、地温、瓦斯地质等方面的有关规律。 10、矿井结束前尚需解决的地质2地质及安排意见。 二、附图部分
1、井田地形地质图,1:2000~1:5000;
2、井上下对照图,1:2000~1:5000; 3、工业广场平面图,1:500~1:1000;
4、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1:1000; 5、矿井煤(岩)层对比图,1:200~1:500;
6、主要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并附原地质报告的煤层储量计算图),1:2000~1:5000;
7、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附地质报告的原图件),1:2000~1:5000; 8、矿井地质剖面图(附原勘探线剖面图),1:1000~1:2000;
33
9、井筒及有代表性的石门、主要运输道地质素描剖面图,1:500~1:2000; 10、井田地质构造纲要图,1:2000~1:10000;
煤炭工业部 一九八四年五月 34
录入:张宝章
正在阅读:
矿井地质规程1984.505-27
4.消毒学试验技术06-1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集-新课标06-19
2011年中考模拟生物试题(三)12-24
公共基础知识40000题及答案-1710-30
MD、TVD和TVDSS地质含义解析03-06
甘肃省瓜州县第二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6章 第5节 光05-06
南通成立数控铣床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报告04-12
浅谈学校文化建设下的教师学习05-03
索达吉堪布-普贤行愿品解释(精校版)05-1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矿井
- 规程
- 地质
- 1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