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秦汉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一节、第二节)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6 08: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走进江南影视 成就艺术人生

江南影视艺术学院高职 中国历史 学科教案

课时:2课时 时间:第 8 周 课 题 第二章 秦汉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一节、第二节) 第一节:秦的统一;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北击匈奴、南征越族;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与西汉建立;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汉武帝强化集权、巩固政权;王莽改制;东汉建立;光武中兴;黄巾大起义。 第二节:对五大行星运行情况的记录与《五星占》;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秦历;教学目标 二十四节气;太初历的制订及其特点;《周髀算经》;《九章算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地图;张衡及其科技成就:浑天仪、地动仪、《灵宪》《浑天仪图说》。 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华佗与“麻沸散”“五禽戏”。《氾胜之书》。我国古代书写材料;考古发现的西汉纸;蔡伦与“蔡侯纸”;造纸术的外传及其世界意义。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教学重点 张衡及其对天文学、地震学的重大贡献;张仲景与华佗;蔡伦改进造纸方法;造纸术发明的意义。 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西汉前期社会空前繁荣与强盛的原因;秦始皇、汉武帝的评教学难点 价。对中国古代历法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节 教学内容与过程 引言部分:介绍秦汉时期周边地区的概况及交往情况,包括三大部分内容。 匈奴族: 匈奴,是祖居阿尔泰山脉以东南、大兴安岭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北、华北平原以西北戈壁披发左衽的北方民族,古北亚人种和原始印欧人种的混合。匈奴也是破坏者和野蛮人的代名词,从中可以看出欧洲人对匈奴的恐怖记忆。公元1世纪,北匈奴,逐渐向西逃亡,最后深入到欧洲腹地,引发了欧洲社会的大变动,改变了欧洲历史。 中国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沙漠,最初在蒙古建立国家,前215年秦始皇在位年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内迁中原的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建立前赵、北凉和夏等国家;北匈奴西迁康居。自汉武帝元光六年(西元前129年)起开始受到汉朝军队的攻击,汉武帝元朔六年(西元前123年)匈奴将主力撤回漠北地区,至汉武帝元狩四年(西元前119)匈奴国已经完全退出漠南地区。汉元帝竟宁元年(西元前33),匈奴王呼韩邪向汉求亲,王昭君出塞嫁与匈奴单于后,匈奴人已重新回到漠南,双方依汉元帝永光元年(西元前43)的约定以长城为界;在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西元46)匈奴人受到乌桓人的攻击北迁前的80年间,匈奴人一直居住在漠南。匈奴人的最近后裔是蒙古族。 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的末代国王夏桀的遗民,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 匈奴又自称胡人,或“天之骄子”。 秦汉与匈奴时战时和,双方的战争属于国内战争,中原政权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 备注 教师: 顿新波 班级: 14级高职影视动画、影视表演/主持、空乘1------5班

走进江南影视 成就艺术人生

战争。反击匈奴的胜利,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此同时,匈奴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不断接触与融合,丰富了中华文明。 秦汉时期,中国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雄踞于世界东方,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大为增强,不断以开放的性格寻求向外发展,从而对亚洲各国乃至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和繁荣昌盛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一节 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概况 一、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 1.秦的统一: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逐渐富强起来。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了中国。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符合历史潮流。 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这是秦始皇巩固统治最重要的措施,中央集权是是一种政治制度,目的在于维持封建统治的秩序。主要内容包括: 政治方面:确立皇权自高无上,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 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9月10日),即嬴政。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军事家。首次完成中国统一,秦朝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越族:军事上的征战,是秦始皇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A.出击匈奴,夺得河套。B.移民垦荒,发展生产。C.修筑长城,解除边患。 万里长城: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艰巨工程与防患意义。它融汇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故此,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

走进江南影视 成就艺术人生

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而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世界的骄傲。 4.秦朝的疆域:秦朝疆域辽阔,超过以前任何一代,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 5.秦末农民起义: 其一,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统治阶级的暴政。秦始皇过度使用民力,超负荷征收赋税,加上严酷的刑罚,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A.修宫室。秦始皇灭六国的过程中,命令仿照各国宫殿式样,在咸阳北照样建造。秦灭六国以后,更加大肆修造,如阿房宫。 B.造坟墓。秦始皇即为之初,就在骊山北麓营造自己的坟墓,且规模宏大。墓中装饰用了大量的铜、水银、黄金、珠玉等贵重物品。 C.颁行严酷刑律。一人犯罪,亲族处死;一家犯法,邻里受牵连。人民动辄被罚做苦役,或者斩脚、割鼻、处死。 D.制造焚书坑儒事件。把秦朝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书,通通烧毁,理由是儒生谈论诗书,以古非今,会削弱秦朝的统治。焚书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4年,一些儒生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施刑罚,秦始皇加以追查,活埋了460多人。 其二,陈胜、吴广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被杀害。但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体现为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建立农民阶级的第一个政权、发动的农民战争第一次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其三,农民战争推翻秦朝。陈胜、吴广起义时,刘邦、项羽起兵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刘邦、项羽继续反秦,并于公元前206年推翻了秦的统治。秦末农民起义推翻残暴的秦朝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两汉政治、经济的发展 1.西汉的建立 A.楚汉战争。秦朝灭以后,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公元前206—公元前202)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战争的结果,刘邦战胜项羽。楚汉战争双方不具备农民起义的性质,刘邦、项羽不再是农民起义军领袖。 B.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战国时期魏国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华夏族。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高祖”称之,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2.西汉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A.休养生息政策:原因---汉初经济贫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措施----让士兵复员生产、恢复逃亡地主的田宅,释放奴隶为平民、减轻田租等。作用----有利于建立新的

走进江南影视 成就艺术人生

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安定生产与生活。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前180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中子,在位二十三年。汉景帝刘启(前157年~前141年),文帝太子。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十六年。 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是租率最终减为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文帝生活也十分节俭,宫室内车骑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汉文帝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 文景之治: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汉武帝时期社会的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的新发展。 董仲舒,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族,今河北人。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时的贡献。 4.汉武帝加强封建统治:A.物质基础;B.对策措施---强化中央集权,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出使西域,平定西南。 5.王莽改制; 6.东汉的建立:绿林----史学界一说是在湖北当阳东北,一说是在湖北京山,属于大洪山系。赤眉----在山东,今天徐州和青州之间。 7.东汉前期的统治 光武中兴: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奉行的是一家一姓的“家天下”制度。古代把一个姓氏崛起从而建立国家的过程叫做“兴”,对于刘氏家族来讲,刘邦建立前汉的过程叫做“兴”,刘秀建立后汉的过程叫做“再兴”,即第二次兴起之意。刘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兴”的家族。为表日后刘家江山在刘邦、刘秀之后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兴起,所以东汉统治者把刘秀建立后汉王朝的过程叫做刘氏江山的—“中兴”,即这不是刘氏江山的最后一次兴起。到了近代,“光武中兴”也成为了同文景、贞观、开皇等一样的一个“治世”的代名词。

走进江南影视 成就艺术人生

8.黄巾起义: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 外戚:古代帝王的母族、妻族。 东汉末年,统治者腐朽无能,外戚、宦官相继专权,朝政腐败。于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了威望,信众多达数十万。张角利用其在民众心中的话语权,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为大规模的起义做好了准备。 公元184年,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杆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和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持续了二十多年。由于起义农民本身的弱点,起义被残酷镇压,但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实亡。 第二节 科学技术 (一)天文、历算、地学 1.天象观测记录: 太阳黑子: 在太阳的光球层上,有一些旋涡状的气流,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看起来是黑色的,这些旋涡状气流就是太阳黑子(sunspot)。黑子本身并不黑,之所以看得黑是因为比起光球来,它的温度要低一、二千度,在更加明亮的光球衬托下,它就成为看起来像是没有什么亮光的暗黑的黑子了。 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活动现象。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其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周期平均为11.1年。 2.秦历与太初新历; 二十四节气: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进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3.数学成就; 4.帛书地图; 5.张衡及其科技成就。 张衡:张衡(78-139年),今河南南阳市人,汉族,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二)医学 1.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张仲景,汉族,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

走进江南影视 成就艺术人生

人,中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张仲景的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元朝明朝以后被奉为“医圣”,甚至有庙供奉香火。他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于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2.华佗。 (三)农学(指导阅读) (四)造纸术的发明 1.中国古代书写材料; 2.植物纤维纸的材料; 3.蔡伦改进造纸方法:蔡伦(61~121)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非发明者)。作为一名古代宦官,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但是,他改造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压制成纸。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造纸术的外传及其意义。 课后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 备注

走进江南影视 成就艺术人生

人,中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张仲景的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元朝明朝以后被奉为“医圣”,甚至有庙供奉香火。他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于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2.华佗。 (三)农学(指导阅读) (四)造纸术的发明 1.中国古代书写材料; 2.植物纤维纸的材料; 3.蔡伦改进造纸方法:蔡伦(61~121)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非发明者)。作为一名古代宦官,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但是,他改造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压制成纸。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造纸术的外传及其意义。 课后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 备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py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