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

更新时间:2024-07-04 08: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跨津秦客专特大桥深基坑承台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1.编制依据

(1) 京津城际延伸线天津至于家堡工程施工图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3)《天津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DB 29-20-2002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7)《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建铁路京津城际延伸线天津至于家堡工程跨津秦客专特大桥,本方案涉及里程范围CJDK19+500~CJDK28+438。部分基坑开挖深度5m~13.9m,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在基坑开挖和承台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临时性基坑支护。 2.1岩土工程条件

土质为各类黏性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细砂等,夹淤泥、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 2.2水文地质条件

平时降水量较小,雨季降水量较丰富。 (1)地下水类型及主要含水层

表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粉、细砂及粉土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黏性土层之中,含水层厚度一般10~30m,渗透系数小于10/d。潜水水位埋藏较浅,水位埋深0.39~3.10m,高水位期出现在雨季后期的9月份,低水位期出现在干旱少雨的4~5月份。潜水位年变化幅度的多年平均值约0.8m。

(2)周边环境条件

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图及现场资料,基坑周边场地相对开阔,距离既有铁路线约为48m-58m,深度5m-14m,基坑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

1

(3)基坑防护标准

本次基坑计算依据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安全等级二级基坑执行。支护结构设计考虑其结构水平变形、地下水的变化对周边环境的水平与竖向变形的影响。

3.深基坑参数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墩号 121 122 123 153 154 155 156 185 186 187 206 207 208 233 234 235 256 257 258 308 309 310 338 375 承台尺寸 12.5*8.1*2.5m 12.5*9.1*2.5m 12.5*8.1*2.5m 10.4*7.1*2m 11*8*2m 10.4*7.1*2m 10.4*5*2m 11*8*2m 11*8*2m 11*8*2m 12.5*8.1*2.5m 12.5*9.1*2.5m 12.5*8.1*2.5m 11*8*2m 11*8*2m 11*8*2m 11*8*2m 11*8*2m 11*8*2m 11*8*2m 11*8*2m 11*8*2m 10.4*7.1*2m 11*8*2m 承台底标高 -11.865m -13.305m -11.744m -6.457m -9.457m -6.457m -4.457m -7.957m -8.457m -8.457m -10.157m -13.157m -10.157m -8.828m -8.893m -8.958m -9.270m -9.335m -9.397m -9.737m -9.737m -9.737m -8.777m -7.966m 地面设计标高 0.762m 0.600m 1.190m 0.350m 0.380m 0.400m 0.820m 0.830m 0.590m 0.640m 0.730m 0.690m 0.780m 0.160m 0.111m 0.450m 0.399m -1.564m -1.878m 0.608m 0.608m 0.612m 0.455m 0.889m 基坑深度 12.627m 13.905m 12.934m 6.807m 9.937m 6.857m 5.277m 8.787m 9.047m 9.097m 10.887m 13.847m 10.937m 8.988m 9.003m 9.408m 9.669m 7.771m 7.519m 10.345m 10.345m 10.349m 9.232m 8.855m 4.钢板桩支护方案设计

4.1钢板桩的选用

根据工程所在地周边环境、地质情况等特点,结合钢板桩的特性、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选用拉森Ⅳ号钢板桩,拉森Ⅳ型钢板桩宽度适中,抗弯性能好。

2

4.2计算拉森桩入土深度

根据钢板桩入土的深度,按单锚浅埋板桩计算,假定上端为简支,下端为自由支承。这种板桩相当于单跨简支梁,作用在桩后为主动土压力,作用在桩前为被动土压力,压力坑底以下的土重度不考虑浮力影响。 4.3钢板桩稳定性验算

板桩入土深度除保证本身的稳定性外,还应保证基坑底部在施工期间不会出现隆起和管涌现象。详见附件1基坑支护计算单。

5.施工方案

5.1总体施工技术方案

根据基坑的不同深度和承台尺寸采用不同的支护类型,见表5.1。

表5.1基坑支护类型

序号 1 2 3 4 基坑深度 5m≤h<9m 9m≤h≤10m 10m<h≤12m 12m<h≤14m 钢板桩长度 15m 18m 21m 24m 钢板桩接长方式 15m 12m+6m 15m+6m 12m+9m 15m+9m 支撑类型 三道围檩、支撑 三道围檩、支撑 四道围檩、支撑 五道围檩、支撑 围堰尺寸 11.2m*14m 11.2m*14m 12m*16m 12m*16m 适用承台 8m*11m 8m*11m 8.1m*12.5m 9.1m*12.5m 钢板桩采用等强度焊接接长,焊接时先对焊或将接口补焊合缝,再焊加强板,相邻板桩接长缝相互错开。插打钢板桩前,原地面下降1m,边开挖边布置围檩以及支撑,第一层围檩采用双层350*350mmH型钢,距原地面1.5m,第二、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围檩采用双层350*350mmH型钢,间距参照设计图,支撑的竖向间距在保证最后一道支撑和承台的施工净空后,可适当调整支撑间距,钢垫板及腰梁与内支撑接触处采用满焊焊接;腰梁与钢板桩接触处采用隔一焊一。钢板与围檩、钢管撑之间焊接保证垂直、密贴。支撑采用Ф630mm(壁厚12mm)钢管,C20混凝土封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厚度为0.2m~0.5m,支护详图见附件2。

基坑开挖采用18m长臂挖掘机挖土至承台底设计标高,预留20cm人工清底,浇注封底混凝土,破除桩头桩基检测合格后,先支立模板再绑扎承台钢筋,采用泵车浇筑承台混凝土。待承台施工完成后,进行墩身施工,墩身施工完成边回填边拆除支撑、围檩,回填完成后拔出钢板桩。 5.2主要施工方法 5.2.1技术交底

3

开工前进行技术培训,编制作业指导书,对现场所有参建人员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铁建设(2009)155号文” 做好三级技术交底,将有关要求落实到每个管理者及操作工人。 5.2.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以5道围檩为例)。 5.2.3测量放样

钻孔桩施工完毕,场地平整,根据设计资料计算承台开挖线坐标,用全站仪测出开挖边线,敷设标志桩,并沿四周洒上白灰线,用水准仪测出原地面高程或者测出支护桩桩顶高程,确定钢板桩长度和基坑开挖深度。做好标志,便于开挖时直接丈量控制深度。 5.2.4钢板桩施工

5.2.4.1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

(1)钢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基础施工,即在基础边缘外留有1.45m~3m的支模、拆模工作空间。

(2)基坑护壁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各周边尺寸尽量符合板桩模数。

(3)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 5.2.4.2钢板桩施工的顺序

实施表层土剥离→根据施工图及高程放设沉桩定位线→根据定位线控设钢板桩导向槽→整修平整施工机械行走道路→插打钢板桩→将钢板桩送至指定标高→焊接围护支撑→挖土→承台施工→墩身施工→回填土→拆除围护支撑→拔除钢板桩。

4

施工测量放样插打止水钢板桩支护机械开挖基坑开挖至-1.5m开挖至-4m开挖至-6.5m开挖至-9m开挖至-11.5m开挖至基坑底,人工清槽混凝土垫层施工凿除桩头绑扎承台、加台钢筋支立承台、加台模板浇注承台、加台混凝土拆除模板基坑部分回填绑扎墩身钢筋支立墩身模板浇筑墩身混凝土拆除模板墩身混凝土养护基坑回填、拆除支撑拔出钢板桩承台、加台混凝土养护钻孔桩质量评定及超声波检测预埋墩身插筋焊接第一道围檩及支撑焊接第二道围檩及支撑焊接第三道围檩及支撑焊接第四道围檩及支撑焊接第五道围檩及支撑

图5.1 深基坑施工流程图

5

5.2.4.3钢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

(1)钢板桩的检验

钢板桩运到工地后,需进行整理。清除锁口内杂物(如电焊瘤渣、废填充物等),对缺陷部位加以整修。

a、锁口检查的方法:用一块长约2米的同类型、同规格的钢板桩作标准,将所有同型号的钢板桩做锁口通过检查。检查采用卷扬机拉动标准钢板桩平车,从桩头至桩尾作锁口通过检查。对于检查出的锁口扭曲进行校正。

b、钢板桩的其它检查,对于桩身残缺、残迹、不整洁、锈皮、卷曲等都要做全面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正常使用。

c、锁口润滑及防渗措施,对于检查合格的钢板桩,为保证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能顺利插拔,并增加钢板桩在使用时防渗性能。每片钢板桩锁口都须均匀涂以混合油,其体积配合比为黄油:干膨润土:干锯沫=5:5:3。

(2)钢板桩吊运

装卸钢板桩采用两点吊。吊运时,每次起吊的钢板桩根数不得过多,并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成捆起吊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采用专用的吊具。

(3)钢板桩堆放

钢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堆放时应注意:

a、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 b、钢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 c、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米,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米。

5.2.4.4钢板桩的接长

18m、21m、24m钢板桩采用15m、9m、6m同类型钢板桩等强度接长,焊接严格按照焊接规范施工,两端钢板桩要对正顶紧夹持于牢固的夹具内施焊,要求两钢板桩端头间缝隙不大于3mm,断面上的错位不大于2mm,对接好后再施焊加强板。

6

5.2.4.5导向架的安装

在钢板桩施工中,为保证沉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防止钢板桩的错位及屈曲变形,控制桩的打入精度,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向架。导向架由导梁和围檩桩等组成,围檩桩的间距一般为2.5~3.5m,双面围檩之间的间距不得过大,一般略比板桩墙厚度大8~15mm。

安装导向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控制和调整导梁的位置。

(2)导梁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钢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施工工效。 (3)导梁不能随着钢板桩的打设而产生下沉和变形。 (4)导梁的位置应尽量垂直,并不能与钢板桩碰撞。 5.2.4.6钢板桩打设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钢板桩采用单独打入法,即从一角开始逐块插打,每块钢板桩自起打到结束中途不停顿。因此,桩机行走路线短,施工简便,打设速度快。角桩为单独加工的异型钢板桩,为保证钢板桩围堰能够闭合,在插打线路的最后两米,调整钢板桩插打的平面角度,直至角桩打入,围堰闭合。但是,由于单块打入,易向一边倾斜,累计误差不易纠正,墙面平直度难以控制。

(1)先由测量人员定出钢板桩围堰的轴线,可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导向桩,导向桩直接使用钢板桩,然后挂绳线作为导线,打桩时利用导线控制钢板桩的轴线。

(2)送桩:打桩机吊起钢板桩,人工扶正就位。 (3)单桩逐根连续施打,注意桩顶高程不宜相差太大。

(4)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根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5.2.4.7挖土

(1)土方采用普通挖掘机配合长臂挖掘机开挖,长臂挖掘机臂长18m,挖斗方量0.6m3,分层分区连续施工,并对称开挖,土方开挖至钢板桩顶以下1m处,进行围护支撑施工。

(2)围护制做安装:第一道围檩及支撑设置在板桩墙顶以下0.5米处,根据设计位置在钢板桩内壁上焊围护托架,然后吊装H型钢围檩并焊接加固。

(3)基坑周边(约一倍桩长)范围内严禁堆载。

7

(4)地面及坑内设排水措施。

(5)开挖过程中注意支护体系的变形观察。 (6)基坑内作业时,有专职安全员负责。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工程在地下水位很高的软土地基中施工,所以钢板桩的垂直度及搭接就十分重要,钢板桩未贴靠在围檩的上部分时,需作加垫处理,使钢板桩的压力传到围护及支撑上,支撑的材料、制作、焊接必须严格按图施工。 5.2.5变形观测

为准确及时的了解在施工的过程中基坑的变形情况,确保基坑的安全与稳定,采取一系列的监测措施。 5.2.5.1支护桩桩身位移监测

在支护桩顶部每隔5m布设一个水平位移监测点,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坐标法,平面控制采用两级控制。在远离基坑影响区域外设立个若干一级基准点,构成平面三角形网,对基准网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边角联测,并采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处理,得到基准点的高精度坐标。并通过对基准网的定期检测来判断各基准点的稳定情况,从而对不稳定的基准点剔除或进行修正。在上述监测点附近布设二级监测工作基点,每次监测时,将全站仪架设在基准点上,测量出工作基点平面坐标,再根据工地通视情况将仪器架设在其中的任一个工作基点上,测得各监测点在上述坐标系统中的平面直角坐标,通过两次观测所得各监测点坐标之差即可得知这两次期间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每天进行两次观测,做好变形记录。 5.2.5.2基坑变形的监控

基坑变形的监控值见表5.2。

表5.2基坑变形的监控值(cm)

基坑类别 二级基坑 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 6 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监控值 8 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 6 变形观测参照二级基坑监控值,如观测变形量超过上表规定允许值,则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5.2.6承台施工 5.2.6.1破除桩头

基坑开挖完成后,开始破除桩头施工。破桩头前先测量出桩头破除高度(承

8

台底向上15cm),采用红油漆在桩身上做好标记,先采用切割机沿标记切割,然后采用人工剔凿,剔至瓶颈形,将钢筋向外侧拨开,用铁簪子水平打入,使桩头断裂,用吊车将桩头吊出,桩头调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理,禁止随处卸放。破除桩头时注意保护声测管。 4.2.6.2封底混凝土施工

桩头调运完成后,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清底、平整处理达到垫层施工条件。在承台西南角预留开挖一个长、宽各1m,深1.5m的积水井。垫层与钢板桩之间隔离一层竹胶板,防止垫层混凝土与钢板桩粘连。封底采用C20混凝土,厚度20cm,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表面必须进行抹面,向积水坑一角收坡-2‰,收面平整,保证垫层不积水,同时控制好垫层顶面标高(即承台底标高)。 5.2.6.3桩基检测

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桩基检测验收工作。桩基检测前必须对声测管孔道进行清理,保证孔道畅通。桩基检测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完成后,在收到检测单位的检测合格报告后,进行承台施工。 5.2.6.4钢筋加工、绑扎

桩基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施工。

对进场的钢筋先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查;再报质检工程师进行外观检查验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力学性能抽样试验,进行质量鉴定,监理工程师见证,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承台钢筋在钢筋加工厂内加工半成品。钢筋绑扎前,测量班放出承台四个角点,做好标记,施工员根据角点画出承台边线,然后按照施工图进行钢筋安装绑扎安装,钢筋数量、尺寸、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保护层垫块,垫块错开布置,不能贯通截面全长。每平米不少于4个。

承台内接地钢筋采用直径≥16mm的结构钢筋。接地钢筋之间全部采用焊接连接,焊接长度双面焊时不小于5d且不小于100mm,单面焊时不小于10d且不小于200mm,其中d为钢筋直径,焊缝厚度不小于4mm。在承台下层沿桩位四周设置一圈环形接地钢筋,并与墩身、桩基接地钢筋焊接。接地钢筋网应保证各点电气连续贯通,混凝土浇注前应逐个测试无误后方可施工。

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9

此外,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加台(加台)钢筋和墩柱钢筋的预埋,预埋深度及预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注意在墩柱接地钢筋上采用红油漆做好标记。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符合表5.3要求。

表5.3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检验项目 受力钢筋全长 弯起钢筋弯折位置 箍筋内径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20 ±3 尺量 检测方法 钢筋安装满足符合表5.4要求。

表5.4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5 6 检验项目 受力钢筋排距 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 分布钢筋间距 箍筋间距绑扎骨架 弯起点位置(包括加工偏差) 钢筋保护层厚度(㎜) ≥35 允许偏差 ±5mm ±20 mm ±20 mm ±20 mm 30 mm +10,-5 检测方法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尺量连续3处 尺量 尺量两端、中间各两处 对进场的钢筋先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查;再报质检工程师进行外观检查验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力学性能抽样试验,进行质量鉴定,监理工程师见证,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承台为两层承台,在钢筋加工厂内加工半成品。钢筋绑扎前,测量班放出承台四个角点,做好标记,施工员根据角点画出承台边线,然后按照施工图进行钢筋安装绑扎安装,钢筋数量、尺寸、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在底层设置高15cm的钢筋马蹬,支立承台底层钢筋,保证其稳定性。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保护层垫块,垫块错开布置,不能贯通截面全长。每平米不少于4个。在承台中埋设Φ50mm冷却水管,蛇形循环管水平布置,间距1.5米,并通过立管相连接。

按设计要求安装接地钢筋,接地钢筋采用搭接焊,单面搭接长度不小于10d,双面搭接不小于5d。此外,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加台(加台)钢筋和墩柱钢筋的预埋,预埋深度及预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注意在墩柱接地钢筋上采用红油漆做好标记。

5.2.6.5模板施工

钢筋绑扎完毕,开始支立承台模板。承台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安装前

10

必须对模板进行打磨抛光处理,板面平整、无浮锈及杂物,同时涂刷隔离剂。模板与模板间夹垫双面胶带,模板拼装要求表面平整,拼缝无错台,不漏浆,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准确测量,在模板四角标记承台顶面标高,控制混凝土浇注。

模板与钢板桩采用钢管对顶形式进行支护,钢管支撑牢固,间距1m,保证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跑模、胀模。

模板安装的检验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相关规定,详见表5.5要求。

表5.5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项 目 轴线位置 表面平整度 高程 相邻两模板高差偏差 允许偏差(mm) 15 5 ±20 2 检验方法 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测量 尺量 5.2.6.6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前,搅拌站和试验室控制好混凝土自身质量,试验室进行取样及有关试验并做好做混凝土试件。保证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其他相关指标。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测定骨料的含水率,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次,当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用水量和骨料用量,并派专人量测记录混凝土入模温度和坍落度,控制入模温度在5~30℃之间,坍落度在16±2cm之间。

混凝土浇筑前,根据附件3标示位置预埋测温线,在模板上标记出承台的顶面标高,安排专人清理模板内的杂物,保证底部无杂物、无积水。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按照设计图纸核对承台钢筋和综合接地布置及电阻,检查承台结构断面尺寸误差是否符合规定,模板接缝情况及表面平整光洁度。以上情况逐项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洒水润湿桩头及模板。

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运送至现场,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棒振捣。自高处倾落混凝土,临时调整承台钢筋,穿入橡胶泵管,使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满足不超过2m的要求。混凝土浇注采用“先四周后中间,分层浇注,分层振捣”的方式进行施工。

11

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30~40cm。混凝土一经入模,立即进行全面的振捣,使之形成密实的均匀体,先由一台振动棒进行浇筑振捣,紧随其后由一台振动棒进行复振,避免出现漏振。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密实度、表面泛浆气泡消失为准,防止漏振、过振。振捣过程中严禁振捣棒触碰钢筋、模板。操作插入式振动棒时宜快插慢拔,振动棒移动距离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移动间距30至50 cm),每点振动时间约20s~30s,混凝土振动棒插入深度以进入前次灌注的混凝土面层下5cm~10cm为宜。施工现场控制好混凝土顶面标高。

承台混凝土浇注完后毕派专人定时量测环境、混凝土表层和芯部温度,形成书面记录。

5.2.6.7混凝土养护

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铁抹子收面压光,待混凝土初凝后顶面立即覆盖清洁、厚实的塑料布。混凝土终凝后撤去顶面塑料布,用浸湿的土工布覆盖,再用塑料布覆盖在浸湿的土工布表面,进行洒水潮湿养护,根据养护情况随时补充水分,保证混凝土表面润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至第3天,每隔2小时测温1次,第4天至第10天每隔4小时测温1次,第11天至第28天每隔8小时测温1次,养护时间不少于28d,混凝土内部通过冷却管通循环水降温,养护期间设专人负责。

5.2.6.8模板拆除

承台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以上,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5℃,砼内部开始降温后,人工拆除模板。拆除模板时注意保护承台混凝土,避免损伤棱角。 5.2.7墩身施工 5.2.7.1钢筋制安

(1)运到现场的钢筋须有出厂合格证,表面洁净,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下料前必须将表面浮锈清除干净。

(2)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各种钢筋下料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集中制作、现场人工绑扎,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5.6。

(3)墩身钢筋与承台锚固筋按规范和设计要求焊接牢固,形成一体;基底预埋钢筋须位置准确,满足钢筋保护层的要求,钢筋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见

12

表5.7。

(4)钢筋骨架绑扎适量的垫块(4块/m2),以保持钢筋在模板中的准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5)墩柱内主筋的接头,必须在顶层承台3m以上留置。接头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

表5.6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项 目 受力钢筋全长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20 ±3 尺量 检验方法 表5.7钢筋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保护层厚度c 箍筋间距 项目 受力钢筋排距 同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分布钢筋间距 绑扎骨架 焊接骨架 C≥35 35>c>25 C≤25 允许偏差 ±5 ±10 ±20 ±20 ±10 30 +10,-5 +5,-2 +3,-1 尺量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尺量、连续3处 检验方法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弯起点位置(加工误差±20mm包括在内) 5.2.7.2综合接地布置及沉降观测点设置 沿墩立面中心对称预置2根竖向接地钢筋,N1上端采用接地端子与梁上的接地系统相连接,下端与承台环型接地钢筋N2焊接;N1接地钢筋伸入顶帽中,要与顶帽钢筋焊接形成电气回路,N1伸入承台与承台顶、底层钢筋网焊接形成电气回路。

焊接时双面焊不小于5d,且不小于100mm;单面焊不小于10d,且不小于200mm,焊接厚度不小于4mm。

接地端子的连接,每个桥墩设置3个接地端子。墩身下部的接地端子外露面应保证与混凝土表面齐平,当桥墩位于旱地时连接端子一般设置在地面以下0.2米处,当桥墩位于水中时可以不设。墩身顶部的接地端子设置在横桥向两个垫石之间,顶面高出混凝土面3~5mm。具体见附图《高速双线桥梁综合接地钢筋布置图》。

13

当墩身全高小于等于14米时(指承台顶至墩身垫石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0.5m,墩纵向(线路方向)中心小里程左侧1.0米。

当墩身全高大于14米时,需要埋设两个观测标;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0.5m,墩横向(线路方向)左、右侧对称埋设。

具体见《桥涵变形观测标构造及安装图》,观测标顶面与混凝土表面齐平。 5.2.7.3模板安装

模板使用前进行预拼,对模板的断面尺寸、平整度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模板满足设计要求,模板允许偏差见表5.8。

拼装后,对模板进行清理、打磨,对于模板表面存在铁锈、油漆彻底清理干净,以无污痕为标准,刷脱模剂并覆盖待用。

搭设支架时,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支架支承在可靠的地基上。 模板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安装,确保轴线、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加固,保证模板在灌注混凝土时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模内干净无杂物,拼合平整严密。支架的立面、平面安装牢固,并能抵挡振动时偶然撞击。模板检查合格后,刷脱模剂。

表5.8墩柱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表面平整度 相邻模板错台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 墩台支撑垫石顶面高程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允许偏差(mm) ±10 3 1 2 0、-5 5 检验方法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测量检查 经纬仪测量 纵横两项尺量检查 5.2.7.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和站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泵送配合漏斗减速串筒入模。

浇注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填塞严密,脱模剂涂刷均匀。

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9小时),并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须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的位

14

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时及时校正。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专人检查,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浇筑。

浇筑时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等指标。混凝土入模前应测试“两度一量一率”,即:坍落度、温度、含气量、泌水率,坍落度控制在,偏差不大于理论的±20mm;入模温度宜为5~30℃,新浇温度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之间的温差应不大于15℃。

泵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且不超过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杜绝蜂窝、麻面。

砼振捣完成后,应及时对砼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篷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的保护层砼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宜直接接触砼表面,直至砼终凝为止。 5.2.7.5支承垫石和锚栓孔

墩台的支承垫石和锚栓孔在墩台浇筑过程中一次浇筑、预留到位。采取跟踪测量和精确定位措施严格控制其位置和标高。 5.2.7.6混凝土拆模

(1)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大于2.5MPa。

(2)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外,还应考虑到拆模时的混凝土温度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筑凉水养护。

(3)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4)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5)自然养护结束后,待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大于15℃(构件截面较为复杂时,内外侧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也不大于15℃)时方可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边拆边浇水的拆模工艺。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5.2.7.7拆模后的养护

混凝土拆模后,应迅速采取切实措施对新暴露混凝土进行后期潮湿养护。采

15

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以便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潮湿状态,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完好。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包覆(裹)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d。

当混凝土拆模后有可能与流动水接触时,应在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前采取有效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养护14d以上,且确保混凝土获得75%以上的设计强度,见表5.9。

表5.9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大气潮湿(RH≥50%)无风,大气干燥(RH<50%)有风或阳无阳光直射 光直射 砼类型 水胶比 日平均气温T(℃) 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和料 5≤T<10 10≤T<20 20≤T 潮湿养护期限(d) 14 10 7 日平均气温T(℃) 5≤T<10 10≤T<20 20≤T 潮湿养护期限(d) 21 14 10 <0.45 5.2.8基坑回填 待模板拆除后,分层、对称回填基坑,从下向上逐次拆除支撑,边回填,边拆支撑,保持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5.2.9钢板桩的拔除

基坑回填完成后,再拔除钢板桩,以便重复使用。拔除钢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会给己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并影响临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底下管线的安全。设法减少拔桩带土十分重要,必要时采用灌水、灌砂填充措施。

先用打拔桩机夹住钢板桩头部振动1min~2min,使钢板桩周围的土松动,产生“液化”,减少土对桩的摩阻力,然后慢慢的往上振拔。拔桩时注意桩机的负荷情况,发现上拔困难或拔不上来时,应停止拔桩,可先行往下施打少许,再往上拨,如此反复可将桩拔出来。

拔桩时应注意事项:

(1)拔桩起点和顺序:对封闭式钢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角桩5根以上。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拔桩的顺序最好

16

与打桩时相反。

(2)振打与振拔: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粘附,然后边振边拔。对较难拔除的板桩可先用柴油锤将桩振下100-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

(3)对引拔阻力较大的钢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不超过1.5h。 5.3施工组织安排 5.3.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指挥长,项目副经理为常务副指挥长,各部室全面负责,深基坑专业施工队组织实施的施工管理组织体系。组织机构图见图5.2。

工程技 术部 谢迎超 测量监控班 石庆波 安全质量部 王春 物资设备部 孙世芳 计划合同部 石红丽 财务部 于瑞霞 深基坑承台施工组织机构 指 挥 长:刘大亭 常务副指挥长:耿志国 总 工 程 师:成守军 图5.2 施工组织机构图

5.3.2计划工期

施工准备(接桩、桩机就位、测量放线):5天 插打止水钢板桩:10天 基坑开挖、支护:20天 混凝土封底:5天 凿除桩头、桩基检测:2天 一层、二层承台施工:11天

17

钢板桩班组 基坑开挖支护班组 承台墩身施工班组 承台回填:2天 墩身施工:10天 回填、拆除支撑:20天 拔除钢板桩、平整场地:2天 平均一个深基坑施工需87天。 5.3.3施工人员、机械设备

为保证承台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按专业成立作业班组,各小组配备人员以及施工机械设备数量如表5.10,表5.11。

表5.10 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合计 作业班组 钢板桩班 钢筋班 模板班 混凝土班 机电班 综合班 人员数量 60 20 10 12 3 5 110 主要工作内容 钢板桩连接、插打、支撑体系施工 钢筋搬运、焊接、下料、绑扎成型 模板清理、支拆模 浇筑、振捣、养护等 机械操作、维修、保养 以上工作内容以外的其它工作 表5.11 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名 称 震动打桩机 履带吊 震动锤 挖掘机 长臂挖掘机 装载机 汽车吊 混凝土运输车 汽车泵 插入式振捣器 钢筋调直机 钢筋弯曲机 钢筋切断机 对焊机 发电机 电焊机 规格型号 数量 2台 1台 1个 1台 1台 1台 1台 6台 1台 8个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3台 备 注 钢板桩插打 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 土方清理 12m/罐 混凝土泵送 备用4个 备用 3Z550 65t 90t CT200 柳工50 25t TZ516GJB ZLJ5291THB125-37 50型 GT12 GWJ40-A GQ40-1 150型 200KW AXC-400-1 18

17 18 19 全站仪 水准仪 水泵 莱卡LEICA TPS300 AL-32X 8BA——18A 1台 1台 6台 6.确保工程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安全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因此施工时必须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项目所有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全体员工协作施工,形成齐抓共管安全的局面。当施工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严格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 6.1保证工程安全的组织措施 6.1.1安全保证组织体系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管理体制,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认真落实 “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项目部遵循“安全重于泰山,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以安全促生产”指导思想,按照“五项”(综合治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一票否决权、从严治理、标准化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见图6.1。

建立安全保证组织机构,项目部和工区成立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书记、总工程师、副经理、安全质量部和工程技术部等人员组成。具体人员如下:

组 长:刘大亭

副组长:耿志国 成守军 杜玉良

组 员:徐大平 谢迎超 李鑫 王春 张洪志 刘伟 王晓辉 马春海 邱科峰

项目部设立与施工规模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机构和安全技术人员,配专职安全员,具体负责工程项目安全监察和管理工作,各架子队设兼职安全员。

项目部各级安监人员必须具备与本机构所管辖生产经营活动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其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必须专司其职,不得兼职。各架子队、班(组)专(兼)职安全员名单报项目部安质部门备案,并不得随意更换。

19

组织保证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思想保证 提高全员 安全意识 安 全 教 育 安 全 活 动 日 三 工 教 学 安 全 标 准 工 地 制 度 制度保证 各项安全 生产制度 工 种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生 产 安 全 检 查 制 度 安 全 考 核 评 比 制 度 安 全 生 产 责 任 制 度 经济保证 安全生产 承包责任制 项目经理 各施工队长 责任考核 经济兑现 安全生产 领导小组 安全工程师 专职安全员 专业工程师 兼职安全员 施工安全 技术规程教育 实现安全目标 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 火灾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 图6.1 安全保证体系图

施工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

施工前,负责召开点准备会,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并合理安排。各部负责人协调机具设备、材料齐全完好、劳力充足、分工到位、责任到人。

施工中,应随时掌握进度和质量,加强现场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每天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情况。

施工结束后,负责召开施工安全总结会,施工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有关人员提出奖惩,并对下次施工提出改进措施。 6.1.2安全保证制度措施

(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职工未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不准上岗作业;规定持证上岗的人员,未取得合格证书不准上岗;特殊岗位人员无上岗证不准上岗。

(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前,安检工程师将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人员分工、防护办法、安全注

20

意事项及质量要求,详细向施工人员交底。并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委派安全监督人员参加。使施工在安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保证施工安全。

(3)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工程所在地有关安全事故处理规定,发生事故按系统逐级及时上报,不隐瞒,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联合调查、认真分析、查明原因,对事故责任者或责任单位追究其经济、行政和法律责任。

(4)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现场按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局,避免各方面的互相干扰。作业场所,道路、设备、设施设置明显标志,状态良好,施工及危险地段设置警示标志。定期检查各种标志,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5)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按时组织定期检查,项目经理部每月一次,对检查的时间、主持人和参加的业务部门、人员及发现的问题、处理改正情况,做好记录、建好台帐,随时改进。

(6)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项目部定期举行安全生产会议,总结安全生产情况,对以后的安全生产提出改进和完善措施,使安全施工顺利进行。 6.2保证工程安全的管理措施

施工前必须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有关部门、相关铁路部门取得联系,确保施工信息沟通及时。报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地段下的管线电缆设施的准确位置,同时进行防护或迁改,防止施工时造成破坏。

(1)树立安全第一、文明生产的观念,严守操作规程,避免设备、质量和人身事故的发生。

(2)关键工序上墙,技术工种持证上岗。 (3)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

(4)安全防护措施齐备,设备器具必须合理使用。

(5)参与施工的人员均应经过培训及技术交底,熟悉施工的流程及关键环节。 (6)禁止双层作业,正确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7)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8)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宜上到人可瞭望的安全地点,明确规定指挥联

21

络信号。

(9)现场照明:照明电线绝缘良好,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钢筋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零。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4m。

(10)用电管理: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11)在施工现场内配备、架立标示牌;标示牌内容包括:警告与危险标志,安全与控制标志,所有标志的尺寸、颜色、文字与架设地点,均经铁路部门认可。防火、防风及防雷击等安全设施完备,且定期检查。

(12)现场设专职安全员佩带袖标、安全帽,经常检查人员、线路、设备等作业安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3)保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转弯地段设醒目的标志,夜间设照明设施,照明严禁使用红色,保持现场排水设施良好。

(14)基坑临边作业设安全网,搭设稳固的扶梯,作业人员通过扶梯上、下基坑。

(15)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时,停止吊装施工作业。

(16)吊装、灌注混凝土等作业时,严禁碰撞支撑;严格按技术交底操作,并杜绝混凝土抛洒在铁路上。

(17)加强安全检查力度,现场安全员不间断巡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提出保持或改进措施,加以落实。发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现象及时制止。

(18)与当地气象部门加强联系,了解近期气象预报,掌握雨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遇有灾害性天气和水情,及时做出部署。

7.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7.1 工期保证组织措施

(1)选调管理水平高、经验丰富、事业心强的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组织机构,推行“项目法”施工。

(2)建立健全项目部各种规范的管理体系,为项目部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转服务。

(3)根据本工程施工标准高的特点,组织有施工经验,善于打硬仗的专业化

22

技术水平高的优秀施工队伍,进行不同工种的施工。

(4)采用成熟的机械设备,向科学技术要速度,要质量,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和新设备的应用来缩短各工序的施工周期,从而保证按期优质完成任务。

(5)设立强有力的现场指挥调度体系,周密计划、超前预测、科学组织、严格管理,根据现场各工序进展情况及时、合理地调配施工中各种劳、材、机等资源统一、协调利用,缩短各工序的施工周期,确保工期。

(6)在施工中抓主导工序,找关键矛盾,安排合理的施工程序,组织交叉流水作业,作好劳动组织调动和协调工作,来确保总工期控制目标的实现。 7.2 工期保证制度措施

(1)项目部人员实行竞聘上岗,责任到人。建立个人工作档案,每日填报,以便考核。

(2)按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定期召开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分析会,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加快施工进度。

(3)项目部范围内开展劳动竞赛,激发施工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尽量使各项工序任务能提前完成。

(4)在工作中加强与业主、设计、监理等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尽快完善设计和前期工作,并求得他们的支持,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工程任务。

(5)在工作中加强与当地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沿线单位及周边居民搞好关系,提供方便,避免各种干扰,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7.3 工期保证技术措施

(1)加强项目全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技能的培训,确保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2)在施工生产组织中,技术员仔细分析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前出具技术交底,指导现场施工。

(3)质检员加强自检工作,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配合监理单位的工作,杜绝返工,保证工程按计划进行。

8.文明施工/环保/协调保证体系及措施

8.1文明施工/环保/协调保证体系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天津市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办法和津秦公司

23

对工地文明施工的要求,促进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高,增强施工人员的现代化文明意识,维护城市的环境卫生,加强地方协调力度,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项目部根据实际,成立分项管理领导小组:

(1)文明/环保施工管理小组: 组 长:刘大亭 副组长:耿志国 成守军 成 员:杜玉良 李鑫 谢迎超 (2)协调领导小组: 组长:宋盛斌 成员:王安伟

8.2文明施工/环保/协调保证措施

(1)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了全面落实关于创建文明工地的要求,强化“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文明施工责任制。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的直接管理者,对管理的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负直接责任。项目副经理、作业队长对各自管辖的范围负管理责任。

(2)建立文明施工/环保协调领导小组,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建立、健全以分管领导和文明施工员具体指导、项目经理现场负责,各施工队、班、组具体落实的管理网络,增强管理力量。

五必须: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离;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和工作人员配卡上岗;工地现场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合理;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3)实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各类临时设施、施工便道、加工场、堆放场和生活设施均按经过业主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总平面布置图实施。

(4)现场工程概况牌、施工组织网络牌、安全宣传牌、防火须知牌、和施工布置图要设置齐全,规格统一,内容完善,位置醒目,特别要注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期、工程主要负责人和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5)工地现场要挂有文明施工标牌、条幅,采用多种形式向项目部成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员文明施工意识。

(6)合理安排施工,尽可能使用低噪音设备,严格控制噪音,对于特殊设备

24

采取降噪消音措施,以尽可能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7)施工场地、料场要统一规划,统筹部署,规范整洁,施工使用的机具、设备要集中停放,材料要分别堆码标识。

(8)施工和生活用电要统筹安排,严禁乱拉乱扯电线,闸刀箱要上锁,带电部分要有明显的标志;

(9)加强施工现场用水、用电管理,做到无常流水、常明灯。

(10)施工现场固定机械设备要及时清洗养护,且必须搭棚防护,设备旁必须悬挂操作规程牌和设备标牌。

(11)施工中,负责保护施工范围内相关建筑物、管线,以保持周围环境协调。 (12)现场设置职工生活服务设施,需保持整洁卫生,符合卫生标准。搞好文体活动,作好卫生防病工作,确保职工身心健康。

对既有道路、临时便道要经常检查,加强日常养护,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使用,做到路面平整、无坑槽,路拱适度、无积水,边沟排水畅通。干燥路段经常洒水养护,泥泞路段及时换填材料整修。

9.特殊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9.1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9.1.1施工准备

(1)在雨季来临之前准备好雨季施工所需的防洪材料、机具和必要的遮雨设施。

(2)工程材料特别是水泥、钢筋应防水、防潮,要有遮盖设施;施工机械防洪水淹没。

(3)储备足够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资。 (4)保证施工便道雨季畅通。

(5)雨季要及时收集天气预报资料,做到施工期间随时了解天气的变化情况,及时反馈天气信息,以便施工时做好防雨的各项准备工作。 9.1.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根据雨季施工方案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保持雨季施工正常化。 (2)雨季来临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雨季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提出施工具体计划。工区施工负责人驻守工地现场,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情况,

25

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施工作业计划,做到每天的工作计划按时完成,确保总体进度按期完成。

(3)雨天施工时,指派专人维修施工便道,整理施工现场,清理各种垃圾,修复雨水冲毁的各种临时设施,使每次雨水过后能尽快投入正常施工。

(4)对砂石料料场、道路加强维护,搞好排水工作,及时疏通场内及道路积水,防止砂石料遭受泥浆的冲击、污染,若混入泥浆,应以冲洗、过筛后方可使用,保证砂石材料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5)钢材等储备物资存放时,设置防雨棚,建立存放架,使其高出地面30cm至50cm进行存放,并派人看守,经常检查,发现材料变质、性能下降时及时清出现场,不得用于施工生产。

(6)雨季期间进行钢筋绑扎、焊接时,设立临时防雨棚,防止钢材遭雨水侵蚀,钢筋绑扎后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钢筋暴露时间过长而造成锈蚀。

(7)雨季施工期间,混凝土搅拌站搭设防雨棚,混凝土拌和时由试验人员现场随时测定砂、石料含水量,控制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确保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准确。

(8)雨期施工做好模板的保养工作,及时清理模板表面的污渍,并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9)雨季要加强水泥、钢材、砂石料的储备。

(10)根据天气情况,浇筑混凝土时应尽量避开降雨天气,若无法避开,必须搭设防雨工棚,避免雨水冲刷,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9.1.3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1)成立雨季防洪工作小组,建立雨季施工安全紧急预案,确保雨季施工安全。

(2)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人,明确安全责任,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除正常情况下做好班前、班中、班后的施工全过程安全检查工作外,每次下雨过后,对施工机械、脚手架、模板以及施工中的各种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施工生产。

(4)做好电器设备的绝缘工作,所有电器设备配置接地装置,工地现场的输电线路均采用绝缘电线,并通过电杆传送,严禁电线从地表传送,杜绝漏电伤人

26

事故的发生。

(5)配备足够的防洪机具设备材料,如车辆、通信工具、锨、草袋、蓬布、水泵、电线等。

(6)加强防洪抢险队的职能作用,做到令行禁止;严格防洪值班制度,认真执行防洪抢险工作细则。

(7)加强值勤工作,下雨时必须认真巡查工地,发现问题立即及时处理。 (8)加强雨后巡视,对于出现水毁的地段,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9)加强基坑抽排水工作,备用大功率泥浆泵,对基坑内积水进行不间断抽排,雨天对基坑进行苫盖,防止雨水浸泡基坑。开挖到基坑底的立即封底。

(10)在基坑钢板桩外1.5米外四周挖截水沟,引排雨水远离基坑四周,钢板桩与排水沟间设截水墙,防止雨水倒灌入基坑。 9.2高温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9.2.1施工准备

(1)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视为高温季节施工。 (2)项目部要对现场的技术员、施工员、材料员、试验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必须对重要工种的班组长、测温人员、电焊工、外加剂掺配人员进行高温季节施工技术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3)对项目部的施工程序、测温及质量安全等方面作周密布署,同时做好高温季节施工技术交底,认真执行工序的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施工过程中要认真保存好完整的高温季节施工资料。

(4)进入高温季节后,项目部应指定专人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信息,做好记录,并及时传达有关人员。

(5)组织好防晒物品、降温设备等的采购供应。 9.2.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对砂子、碎石的贮料仓、料堆搭设遮阳篷进行防晒处理,水泥储存罐及外掺料储存罐上加焊角钢悬挂防晒网,以防阳光直射,露天堆放的砂石料先进入遮阳篷内降温再进贮料仓,以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时的温度。

(2) 拌合用水采用深井水,蓄水池盖板顶用土覆盖,保持水温低于20℃。 (3)混凝土采用低水胶比配合比,并采用聚羧酸型减水剂防止速凝。

27

(4)搅拌站料斗、皮带运输机、搅拌楼均采取遮阳措施。并按规定在搅拌站和施工现场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损失量,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满足施工所必需的坍落度要求。

(5)运输混凝土的罐车储运罐装混凝土前用水冲洗降温,并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顶设置棉纱降温刷,及时浇水使降温刷保持湿润,在罐车行走转动过程中,使罐车周边湿润,蒸发水汽降低温度,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宜慢速搅拌混凝土,不得在运输过程加水搅拌。

(6)混凝土浇筑宜根据施工方量选择在一天气温较低的时间段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时须进行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以及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测量。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大于30℃。

(7)夏期浇筑混凝土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备足施工机械,创造好连续浇筑的条件。混凝土从搅拌机到入模的时间及浇筑时间要尽量缩短,并及时养护。

(8)混凝土浇筑前,在承台混凝土的内部埋设测温线,监测混凝土温度变化。 (9)混凝土要尽可能连续浇筑,中途间歇时间不要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严防冷缝的产生。否则要按施工缝处理。

(10)混凝土浇筑完成并收面平整后,外露顶面要立即覆盖清洁的、厚而结实的塑料布。混凝土终凝后撤去顶面塑料布,用浸湿的土工布覆盖,再把塑料布覆盖在浸湿的土工布表面,并定时洒水进行潮湿养护。

(11)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可拆除模板,拆模前应进行温度测量。该承台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20℃时不宜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夏(热)期施工,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12)在进行洒水保湿养护时应严格控制养护水温,当混凝土表面温度较高时,避免用冷水直接浇洒混凝土表面。养护水与混凝土表面温差不大于15℃。

(13)在混凝土养护期间(拆模前每隔2小时,拆模后每隔4小时)进行温度监控,对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及环境气温进行测量,并做好测温记录,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一般混凝土芯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大体积混凝土芯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不得超过65℃。

28

9.3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9.3.1技术准备

(1)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有关冬期施工的规范、规程及公司的有关文件,高度重视冬季施工安全质量工作,将“防火、防电、防冻、防滑、防坍塌、防中毒”作为冬季建筑施工的重点工作,组织所有参加冬施的人员进行冬施培训。

(2)冬期施工培训:要对冬施方案进行交底和培训,明确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方法、质量要求、施工试验要求。现场填写详细技术交底,交到所有操作人员手中,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方准上岗。

(3)根据规范要求和天津市冬天的气温情况,做好冬季施工混凝土、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4)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并按测温要求进行测温。 9.3.2材料准备

(1)液体材料、易被冻坏材料,冬施前合理储备,足量存放,综合安排,尽可能避开低温进货。

(2)现场冬施期间进场的材料二次搬运时做好覆盖保护工作,并及时运到施工现场,远离潮湿及风寒侵袭之地。对各种加热的材料、设备要检查其安全可靠性。

(3)准备好对施工现场进行封堵的材料,如聚氨酯、热鼓风机、电炉、无纺布、密封条、电热毯、火炉等;检查施工现场,对于需封闭之处做好封堵工作,防止室外寒气侵袭。

(4)对于易燃易爆的材料设专库存放,并配备足量灭火器。 9.3.3机械准备

(1)施工的机械、工具均不受冬季施工影响,平时使用的工具做到不淋雨雪,妥善保管即可。

(2)定期检查电力设施,防止电线硬化破损后因雨雪导致漏电现象。 (3)设备做好覆盖及防冻工作,使用冬季用油料,防止因油料上冻,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9.3.4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1)冬季气温低,风、雪天气增多,是各类惯性事故高发季节,要高度重视

29

冬季施工安全质量工作,将“防火、防电、防冻、防滑、防坍塌、防中毒”作为冬季施工的重点工作,加强冬季施工安全质量生产管理,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培训,进行专项冬施安全交底,开展冬季施工安全质量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各级安检人员进行认真辩识、查找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薄弱环节,并登记造册,逐一整改落实。

(2)根据气候变化,灵活安排不同工种作业,并配齐手套、防寒服、安全帽、安全带等劳保用品,尤其高空露天作业,强调作业人员不得穿硬底及带钉的鞋,必须全部佩挂安全带、防滑鞋、防护手套等;脚手架要牢固,操作平台要设护栏,挂安全网封闭;爬梯设扶手、挂安全网,踏板固定牢固,设防滑条;锅炉等特种设备专人使用,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拆除要严格实行内部审批制度,不得随意拆除。

(3)要加强作业人员生活区管理,建立消防安全制度,驻地采用锅炉水暖管道取暖工人宿舍取暖设施设专人管理,严禁明火取暖和乱拉、乱接电器,宿舍区保持通风良好,严防煤气中毒、火灾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施工便道、作业区、驻地等公共场所应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加强冬季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施工现场按规定配置灭火器、消防桶等器材和设施,严禁施工现场利用废木料明火取暖,加强运输设备的保养,保证运输安全。

(5)强化起重机械设备管理。冬季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特别是垂直运输设备要增加检查和保养次数,要特别注意保护制动装置和安全装置的灵敏度和可行性。严格执行起重机械设备验收和登记制度,加强起重机械设备的装拆安全管理,做好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各种安全装置、限位装置有效可靠,提高设备的防冻、防风及防坍塌的能力。

(6)加强供电系统、输电线路和自发电设备的检查,加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常压容器以及石油液化气、钢瓶等四类设备的安检力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同时对各种热源应严格防护,盛放热水的大桶、大锅等容器加盖防护,热水运输和物料加热要采取防烫隔热措施,消除施工和安全隐患。

(7)与气象部门联系,做好冬期气温预报及安全防火措施。 (8)在大风、大雪、雾天要停止施工。

(9)及时清除施工上下梯道的积雪,特殊位置单独制定防滑措施。

30

9.3.5冬季施工措施

(1)拌合站合格区的砂子、碎石采用牢固的棚架进行遮挡防护,达到遮阳防雨雪、防尘等目的,并设置冬季保温措施。混凝土施工时原材料加热、搅拌、运输、浇注和养护要进行热工计算,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温度监控,保证混凝土温度符合规范要求。

(2)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等可在使用前运往暖棚进行自然预热,但不得直接加热。

(3)砼宜选用较小的水胶比和较小的坍落度,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

(4)骨料中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砼中,骨料中不得混有活性材料,以免发生碱-骨料反应。

(5)搅拌砼前及停止搅拌后,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 (6)拌合楼温度要保持在+10℃以上。

(7)为避免热水直接与水泥接触,投料顺序为:先投放砂、石和用水量的3/4搅拌,再加水泥搅拌,最后加减水剂溶液和剩余的水搅拌。

(8)施工现场温度必须达到要求,防止受冻。搅拌站应派专人负责堆放仓和水池温度的测量和加温,确保环境温度,应保持室内温度高于5℃,并做好防冻保温措施,以确保砂浆不受冻。

(9)封闭混凝土搅拌、运输作业环境。确保环境温度不低于10℃;在地材堆放仓安装暖气设施,保持地材不受冻,堆放仓的容量以满足一条生产线灌注混凝土用量为准。

(10)混凝土搅拌完毕后,立即按规定数量补充砂石等地材,以保证砂石料有足够的温度回升时间。

(11)砼运输容器设保温措施,加强运输组织,并尽量减短运距、避免中间倒运、减少热量散发。

(12)砼浇注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并用热鼓风机将钢筋、模板预热,使棚内和模板、钢筋温度均不小于5℃,且与环境温差小于15℃;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应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正温。

31

(13)砼应分层连续浇筑,最长停放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分层厚度宜控制在30~50cm之间。

(14)新旧砼接缝时,应用碘钨灯或用热水浇淋接合面,使其有5℃以上的温度,浇筑完成后,应采取措施使砼接合面继续保持正温,直至新浇筑砼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

(1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重要部位尽量避开下雪、暴雨、寒潮等天气,而选择气温较高的晴好天气施工。

(16)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规范中“冬期施工热工计算公式”计算确定。养护方法应根据现场的气温、结构物表面系数等多种因素,选用蒸汽养护的方法,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物不受冻害。

(17)砼浇筑后,可采用通入蒸汽、搭设采暖棚、包裹结构物等措施使砼5℃以上的养护龄期不得小于48h;环境温度为负温时,5℃以上的养护龄期不得小于72h,且应注意结构边角部位的保温养护。

(18)养护注意过程中观察混凝土表面湿度,出现干燥现象停止加热,并用温水润湿表面。

(19)养护时在负温情况下严禁向混凝土表面洒水。

(20)砼拆模的时间,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结构特点、自然气温等条件来确定,一般以缓拆为宜,需满足以下3个条件:

○1、抗压强度要求:承台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2、抗冻强度要求:当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砼,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前,且未达到5Mpa前,砼均不得受冻;预应力砼的孔道灌浆应在正温下进行,其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受冻。

○3、温差要求:拆除模板时,砼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

(21)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冻害现象,应暂停拆卸,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拆卸。

(22)对已拆除模板的砼,应立即按照既定方案保温。

(23)钢筋焊接要求在棚内进行。闪光对焊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0℃;钢筋应提前运往棚内,焊毕后的钢筋应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运往室外。电弧焊接时,

32

应有防雪、防风及保温措施,并应选用韧性较好的焊条,焊接后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10.地下管线、地上设施保护措施

在施工前,调查掌握好地上、地下管道和其它结构物情况,做好对地上、地下缆线和其它结构物的保护。对地下各种管线,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和现场踏勘的情况,在施工前进行物探,找准其位置,并在平面图与纵断面图上准确标注其位置,同时制定地下管线保护及施工方案和措施,报监理确认后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对地上设施,坚持既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又不多占一分地的原则。

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及其他管生产的人员,在施工过程做到对现场需保护的对象了如指掌并加强监督,同时制定各岗位的保护周围环境和构筑物的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并贯彻落实、随时检查督促。在迁移和拆除地上、地下结构物前,通知有关单位派专人到现场确认监护,配合迁移和拆除。

11.既有线附近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既有线施工前项目部必须与相关单位签订施工协议,以保证既有线路的施工安全。此安全施工协议必须附带设计文件、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等相关资料。并在对方允许并签订协议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2)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协议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执行有关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工艺流程和卡控措施,严禁超范围作业,确保工程安全质量。

(3)有地下管线的,管线路径两侧5m内严禁施工机械动土,同时在管线路径上做明显标记。在既有线附近进行基坑施工等开挖作业,必须按审批的施工方案对基坑进行支护,同时时刻观察支护安全情况。

12.事件应急预案

桥梁承台施工,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基坑坍塌、预防施工用电、高空坠物安全、机械车辆事故等方面,充分考虑各种安全隐患,为安全顺利完成该项目工程,首先是从技术上采取先进稳妥的施工方案。现场加强施工调度指挥、专职电工、安全员负责专项工作等措施外,我们还准备以下应急处理措施:

(1)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负责处理一切突发事件。 (2)值班车辆和司机,落实救护人员,确保应急工作需要。保证通讯畅通。

33

(3)车间、工区、生活区备足灭火器材。 (4)建立值班制度。

一旦发生人为不可抗拒的特殊事故,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各有关人员全力配合,协同作战,首先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充分利用现场医疗所对伤员急救处理再送往附近医院治疗。

对工程机械“专家会诊”,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工程机械维修,以使施工机械能够尽快修复,投入使用。

(5)应急预案

具体的基坑应急预案详见附件3“深基坑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审批后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详细交底,并进行演练。

34

目录

1.编制依据 ................................................................................................................. 1 2.工程概况 ................................................................................................................. 1 3.深基坑参数表 ......................................................................................................... 2 4.钢板桩支护方案设计 ............................................................................................. 2 4.1钢板桩的选用 ................................................. 2 4.2计算拉森桩入土深度 ........................................... 3 4.3钢板桩稳定性验算 ............................................. 3 5.施工方案 ................................................................................................................. 3

5.1总体施工技术方案 ............................................. 3 5.2主要施工方法 ................................................. 3 5.3施工组织安排 ................................................ 17 6.确保工程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 19

6.1保证工程安全的组织措施 ...................................... 19 6.2保证工程安全的管理措施 ...................................... 21 7.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 22

7.1 工期保证组织措施 ........................................... 22 7.2 工期保证制度措施 ........................................... 23 7.3 工期保证技术措施 ........................................... 23 8.文明施工/环保/协调保证体系及措施 ................................................................. 23 8.1文明施工/环保/协调保证体系 .................................. 23 8.2文明施工/环保/协调保证措施 .................................. 24 9.特殊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 25

9.1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 25 9.2高温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 27 9.3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 29 10.地下管线、地上设施保护措施 ......................................................................... 33 11.既有线附近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33 12.事件应急预案 ..................................................................................................... 33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p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