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企业二级计量保证体系确认规范

更新时间:2024-05-16 07: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东省企业二级计量保证体系确认规范

引言 为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使计量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并参考 GB/T19001 (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和GB/19022-2003(idt:ISO10012-2003)《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 第一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特制定本规范。

1. 范围和使用领域 1.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对企业进行计量保证的要求。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服务)的特点、生产规模、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等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实现本规范的要求。 1.2 适用领域

1.2.1 工业企业,重点是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有一定规模和计量管理基础的企业。

1.2.2 商贸服务行业,重点是用测量结果来证实其服务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或用户要求,有一定经营规模和计量管理基础的单位。

2. 定义

2.1 计量方针

由企业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企业组织总的计量宗旨和计量目标。 2.2 计量体系

为实施计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2.3 计量保证

提供客观证据证明计量体系能够满足需要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2.4 计量管理

确立计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企业计量体系中付诸实施;同时通过诸如计量策划、审核、改进,涵盖企业全部计量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2.5 客观证据

通过观察、测量或其他手段所获得的、经证实是事实的信息。 2.6 计量设备

所有计量器具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须的资料。

3. 要求

3.1 计量管理 3.1.1 计量方针

企业领导人应根据《计量法》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定本企业计量方针和计量目标,并写成文件。企业应保证各类人员都了解《计量法》、理解企业的计量方针并能坚持贯彻执行。

3.1.2 计量组织

企业应明确主管计量工作的企业领导人;有归口管理计量工作的机构和计量管理人员,能统一管理本企业计量工作并发挥职能作用。企业内部的机构及各类人员职责和权限应形成文件。

3.1.3 计量文件

企业应编制覆盖本规范要求的计量文件并能有效地贯彻执行。计量文件一般包括计量管理手册、计量管理程序文件和计量技术文件三部分。企业应规定计量文件的批准、发布和更改的程序,使文件得到有效控制。 3.1.4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企业应对计量保证活动进行定期内部审核,以保证计量体系的持续有效,并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企业应根据审核的结果和需方的反馈等有关信息,对计量体系进行管理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应将审核和评审的计划和程序编成文件,并记录审核和评审 的活动及其以后的纠正措施。

3.2 计量单位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3.3 计量设备 3.3.1 总则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在投产前或投入服务前配备符合计量特性(如准确度、稳定性、量程和分辨力等)要求的计量设备。企业应将计量设备的配备程序编成文件并编制检测能力分析表。

3.3.2 设计/开发计量设备的配备

企业根据产品设计/开发的需要,配备相应的计量设备,并对计量检测能力进行分析。 3.3.3 工艺控制计量设备的配备

企业应根据工艺文件的要求,确定计量检测点,配备相应的计量设备,并对计量检测能力进行分析。

3.3.4 终端产品检测设备的配备

企业应根据产品标准(或服务标准)规定的项目与要求,配备终端产品质量检测设备,并能对计量检测能力进行分析。 3.3.5 经营管理等计量设备 企业根据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确定计量检测点或编制计量网络图,配备相应的计量设备。 3.4 计量检测 3.4.1 总则

企业应制定检测管理程序并根据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的需要,开展计量检测工作。计量检测必须按文件化的程序进行,检测结果要有记录。 3.4.2 设计/开发中的计量检测

企业根据产品设计/开发的新产品(样品)进行检查和试验,以确定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或合同规定的要求。通过样品和产品发现问题,并在设计/批量生产前,消除那些不能满足合同或顾客要求的问题,以确保设计/开发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3.4.3 工艺过程中的检测

企业根据生产工艺控制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测程序,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检测结果要有记录。

3.4.4 终端产品检测

企业必须根据产品(或服务)标准的要求,制定终端产品(或服务)的检测程序,并按规定程序执行。检测结果要有记录。 3.4.5 经营管理等计量检测

企业根据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测程序,并按规

定程序执行,检测结果要有记录。 3.5 贮存和管理

企业应建立计量设备的采购、运输、验收、储存、发放、管理程序等,以防止滥用、误用及损坏。

3.6 量值溯源

企业编制完整的量值溯源系统图,保证全部计量设备量值能溯源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3.7 计量标准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必须经考核合格后开展检定(校准),企业其他计量标准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后开展检定(校准)。企业应制定计量标准器具的管理程序,标准器具的检定(校准)的原始记录必须齐全。 3.8 计量检定(校准) 3.8.1 总则

企业应编制计量设备检定管理程序和管理帐册并制定检定周期的分类管理办法,对计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类管理办法应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3.8.2 强制检定

企业必须将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送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技术机构按周期执行强制检定。

3.8.3 非强制检定(校准)

企业应合理确定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周期,由内部或社会有资格开展计量检定(校准)的技术机构执行检定(校准)。检定(校准)必须按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进行。 3.8.4 标志管理

企业应制定标志管理程序对计量设备实行标志管理,标志应说明检定(校准)日期、有效日期和检定人员。企业认为不需要周期检定(校准)的计量设备也应作出明显标记。 3.9 不合格计量设备的控制

企业应制定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程序,对任何不合格的计量设备都应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作出明显的标签或标志。不合格设备应在不合格原因已排除并经再次检定(校准)后才能投入使用。在调整或修理前,如检定(校准)结果表明,该设备在以往的检测中出现了明显的误差风险,企业应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企业应制定对不合格计量设备进行控制的文件程序,并按程序执行。 3.10 计量记录

企业应制定管理程序以保存足够的记录,证明计量管理有效运行,计量设备符合规定和要求,计量检测工作正常开展。记录应保留一段规定的时间,用以分析和确定计量工作的情况和纠正措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企业应建立并执行记录的范围、标识、收集、编目、归档、保管和处理的程序文件。 3.11 环境条件

企业应制定环境条件的管理程序以保证计量检定(校准)和计量检测的环境条件符合相应的条件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必要时,应对环境条件进行连续的控制和记录。 3.12 计量人员

企业应制定管理程序并保证所有计量工作都由具备相应资格、受过培训、有能力并接受监督的人员实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pk7.html

Top